中药配方
中药汤剂配方
欢迎阅读十全大补汤:当归10g 白术10g 熟地15g 炙黄芪15g茯苓8g 肉桂8g 川芎5g 炙甘草6g党参10g 白芍8g3.5元/贴狗肉料:当归陈皮黄芪卤料:花椒3g 木香肉桂花椒3g 山奈小茴泡酒方熟地15g 木瓜15g 枸杞山茱萸10g 补骨脂15g5.3元/贴(25斤酒+2斤冰糖+海马)月子酒:黄芪50g 党参50g 熟地50g 白芍20g川芎20g 杜仲30g 枸杞50g 当归50g红花15g 田七50g 阿胶60g(10-30斤酒)(腰酸:巴戟30g红花30g淫羊霍30g菟丝子30g) 调经补血:夏草3g当归5g枸杞3g白芷3g降压平脂:夏草3g山楂5g杜仲5g丹参3g田七5g健脑安神:夏草3g百合3g元肉5g甘草2g夏草枸杞夏草夏草芡实夏草白果1当归10g黄芪甘草佛手5g麦冬10g沙参1g桔梗10g山楂20g枸杞50g板蓝根10g降火:黄连5g生地15g木通10g竹叶10g茯苓15g麦冬15g甘草5g大黄5g声音哑:诃子10g故纸10g杏仁10g丹皮10g泽泻10g熟地10g桔梗10g茯苓10g(1.6元每贴)清肺止咳炖品夏草3g川贝3g北杏3g沙参5g止咳:金银花20g沙参15g元参20g知母12g麦冬20g紫苑12g诃子肉12g冬花12g鱼腥草30g牛蒡子12g咳喘:款冬花10g党参10g半夏8g茯苓10g杏仁8g白术9g前胡6g咳嗽银花15g桔梗6g菊花10g羌活8g制川乌当归10g(6.3元/贴)雀斑巴戟天15g炒白术15g当归12g党参30g 甘草6g合欢皮15g黄芪30g鸡血藤20g 木香6g山楂15g酸枣仁9g菟丝子15g (6.5元/贴)输卵管阻塞黄连6g板蓝根12g陈皮3g黄芩9g连翘12g丹皮6g紫丹参15g路路通20g 赤芍10g柴胡6g香附9g川芎9g紫花地丁8蒲公英8野菊花3苦参6蛇床子6 (3元/贴)黄连6g板蓝根12g陈皮3g黄柏9g茯苓12g丹皮6g紫丹参15g路路通20g赤芍10g柴胡6g香附9g川芎9g(3.27元/贴)头痛何首乌15g熟地15g枸杞15g山茱萸10g山药15g钩藤15g柴胡15g黄芪10g柴胡天麻15g肉桂10g白芍车前子虎杖生地15g脚酸肉桂10g川芎10g海桐皮胃炎黄芪20g防风10g陈皮10g代赭石15g蒲公英10g甘草3g党参10g旋复花6g苍术10g白芍10g桔梗10g败酱草10g肝炎丹参10g白芍12g龙胆草6g滑石12g茵陈10g栀子6g木通6g皮肤瘙痒通草10g地夫子10g蝉蜕3g白鲜皮15g生地12g甘草6g苍术9g苦参9g防风9g荆芥6g3.5/贴癣症苦参10g白鲜皮10g白花蛇蛇草5g地肤子10g 吴茱萸10g泽泻10g防己8g牡丹皮10g生地12g甘草10g意苡仁15g白芍10g肠炎炒扁豆6g苍术6g厚朴6g木香6g神经炎出虚汗治虚汗炙甘草6g小儿消积、出虚汗太子参5g鸡内金5g茯苓5g麦芽5g怀山药5g神曲5g山楂5g党参5g芡实5g荞麦5g腰椎间盘突出杜仲20g川楝子20g黄芪40g当归20g白芍30g桑寄生20g白花蛇1条川牛膝2g元胡20g(二)连翘12g射干3g车前子10g防风10g穿山甲5g大黄3g黄芩10g黄柏25g川芎9g栀子12g土茯苓10g银花10g甘草5g生姜3片椎间盘突出当归6g熟地20g木瓜25g元胡6g枸杞25g牛膝10g山甲(大小)8g腰痛熟地黄六汗10g桂枝8g元胡10g结石伤药当归1白芥子元胡9g泽兰6g风湿痛何首乌白术10g熟地12g口腔炎生地15g知母10g地骨皮12g元参10g苍术g10白术10g山茱萸10g土茯苓12g桂皮3g泽泻12g右下便牙防风5g荆芥5g枣皮5g石膏5g升麻3g甘草3g黄苓5g桔梗5g青皮5g左上便牙防风5g荆芥5g枣皮5g石膏5g升麻3g甘草3g胆草5g羌活5g右上唇牙痛龙胆草7g荆芥7g升麻3g青皮7g防风7g石膏25g丹皮7g羌活5g甘草5g生地15g牙周炎生地黄20g黄芩12g玄参12g紫花地丁15g 石膏30g(后下)板蓝根15g大黄6g生地20g炒白术车前草天花粉白鲜皮生地12g玄参15g半夏10g6.605元黄柏10g山茱萸月经量少一、肾虚菟丝子10g杜仲10g枸杞10g山萸肉10g当归30g熟地10g山药10g茯苓10g二、血虚人参8g山药10g黄芪15g白茯苓10g川芎8g白芍10g当归25g熟地15g三、痰湿茯苓10g法半夏8g陈皮10g甘草10g苍术10g香附6g胆南星10g枳壳10g生姜2片神曲6g四、血瘀桃仁白芍一、二、1、生地2、生地3、4、生地10g柴胡10g白芍12g茯苓15g白术13g栀子12g黄芩10g三、血瘀蒲黄10g五灵脂10g血余碳10g茜草10g益母草10g沙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痛经一、气滞血瘀当归30g川芎10g赤芍20g桃仁15g红花10g枳壳10g延胡索10g五灵脂10g 丹皮10g乌药10g香附10g甘草10g。
中药配方方解
名方篇真武汤(称玄武汤)《伤寒论》组方:茯苓15克芍药10克白术10克生姜10克制附子5克用法:煎汤,每日三次,每日一剂。
或共细为末,每次3g,每天两次。
适应症:用于治疗阴虚证而引起的新陈代谢功能低下,由于表阳虚,内阴寒,外虚热,内水冲而引起的心惊头昏欲倒,腹痛下痢,大致可归纳为:○1阳症的流感,肺炎,胸膜炎,肺结核。
○2神经系统痴患,神经衰弱,脑出血高血压脑病。
○3心脏病中的心瓣膜病,心力衰竭,心悸,浮肿等。
○4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低下,肠炎,肠结核胃下垂等。
○5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炎和肾萎缩。
○6半身不逐,疟疾,湿疹,老年性瘙痒症,遗尿。
方解:茯苓逐胃内积水,镇静上冲之气,白术助茯苓去水,芍药补里虚,调整胃肠功能;附子的温补力很强,和生姜一起,提高新陈代谢的活力,恢复元气,由于有些药力的综合作用,使体液得到调节,胃肠功能改善。
而治心悸并使元气恢复。
药物功效:芍药为活血、茯苓为利尿药,干姜为驱风附子为温中药。
附记:本方适用于阴虚证所致之新陈代谢功能低下症,表阳虚,内阴寒所致之心悸、头昏等。
苓姜术甘汤《金匮要略》组方:茯苓20克干姜10克白术15克甘草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天三次。
或共细为末(或制成蜜丸),每次5g,每日三次。
适应症:用于腰以下发冷的表证。
治腰痛、腰冷,坐肾神经痛,夜尿症,遗尿症,白带多,以及皮肤湿疹,溃疡等。
方解:主要治疗寒湿证,具有温表利水作用。
茯苓、白术逐表湿利水;干姜温表利水;甘草和干姜一起,温里补下焦,有制止尿频的作用。
本方用于治表寒证的腰痛,坐骨神经痛、夜尿症,遗尿症等,具有温表作用。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组方:当归15克川芎15克芍药2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泽泻10克用法:共细为末,每次4g,每日3次。
适应症:本方用于体虚贫血、足冷、乏力、月经不调等症。
如贫血、低血压,腰腿发冷月经不调,不孕症,神经衰弱,半身不遂等和神经质。
方解:当归补血润血,治贫血,芍药理气止痛;川芎补血理气;茯苓利水;白术、泽泻利尿。
中药配方
1 玉竹配麦冬、石斛治虚热津少口干2天冬(天门冬【性味】甘、苦、寒。
【功用】养阴生津,清热润肺:用于肺肾阴虚之虚热、干咳、咯血及咽干口渴等症。
3桑椹【性味】甘、寒。
【功用】滋阴养血明目:用于阴虚阳亢之眩晕、失眠、腰膝酸软,筋骨不利以及血虚肠燥之便秘等。
【用法】10~15克。
可熬膏常服。
4女贞子【性味】甘、苦、平。
【功用】滋补肝肾,乌发明目:用于肝肾阴虚之头发早白、两目昏花、耳鸣耳聋、腰膝酸痛及牙齿松动等症。
【用法】10克~15克。
5 党参配熟地、当归治血虚气弱;。
6黄芪配当归(名当归补血汤)治气血俱虚。
7 夜交藤粥【来源】民间方【原料】夜交藤60克粳米50克大枣2枚白糖适量【制作】取夜交藤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药汁约300克,加粳米、白糖、大枣,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盖紧焖5分钟即可。
【用法】每晚睡前1小时,趁热食,连服10天为一疗程。
【功效】养血安神,祛风通络。
适用于虚烦不寐、顽固性失眠、多梦症以及风湿痹痛。
8夜交藤具有养血安神作用,以用于阴虚血少所致的失眠为主,常与合欢皮相须配合,也可与枣仁、柏子仁、远志等同用。
9 莲子龙眼粥【来源】民间方【原料】莲子15克龙眼肉10克糯米30克【制作】将莲子、龙眼肉、糯米同煮为粥。
【用法】温热食。
每日2次。
【功效】补心脾,益气血。
适用于失血性贫血。
10糖饯加味红枣【来源】民间方【原料】干红枣红砂糖各50克花生米100克【制作】花生米略煮一下,放冷,取皮,与泡发的红枣同放煮花生米的水中,再加冷水适量,用小火煮半小时左右,捞出花生米皮,加入红砂糖,待糖溶化后,收汁即可。
【用法】每日3次,随量食。
【功效】补气生血。
适用于产后营养不良性及恶性贫血、血小板减小症。
11合欢花粥【来源】民间方【原料】合欢花(干品)30克(鲜品50克) 粳米50克红糖适量【制作】将合欢花、粳米、红糖同放入锅内,加清水500克,用文火烧至粥稠即可。
【用法】于每晚睡前1小时空腹温热顿服。
中药配方
清热解毒防流感1、清热祛湿茶一:木棉花15 土茯苓20 菊花15 茵陈20 夏枯草15 淡竹15 芦根10 白茅根15 栀子10 金银花10 薏苡仁20 葛根 15 甘草52、清热祛湿茶二:广藿香10 佩兰10 紫苏梗10 木棉花15 鸡蛋花10 扁豆15 苍术5 白术10 厚朴花10 茯苓25 北沙参10 玉竹6 甘草5 罗汉果0.333、清热解毒茶金银花30,野菊花20,蒲公英20,地丁20,黄连10。
4、湿气重周身骨痛柴胡10,透骨草20,荆芥15,鸡血藤20,桔梗10,伸筋草20,薏仁10,红花10,白术20,川芎15,川朴20,当归10,土茯苓30,牛七30。
5、清热通便(小儿用量)桃仁5,灯心草3,淡竹叶5,钩藤3,菊花5,山楂3,枝子3,麦芽3,蝉蜕3。
6、红眼病方金银花10,菊花15,连翘15,竹叶15,夏枯草15,桑叶15(配合消炎眼药水)7、防疫茶(流感茶)板兰根30,土茯苓30,金银花30,贯众20,大青叶30,野菊花30。
8、利咽茶蝉蜕10,北杏15,山豆根10,百合30,板兰根30,玉蝴蝶15,射干15,桔梗20克,沙参30。
10、五花茶金银花20,槐花15,野菊花15,葛花15,木棉花20,甘草811、祛湿茶12、主治:清热祛湿,益气生津。
适应: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
野菊花15,岗梅根20,党参20,黄芪15,茵陈20,苍术20,陈皮8。
13、功效:祛湿、下火夏枯草20,天冬20,金银花20,苦瓜干15,菊花20,桑叶15,麦冬20,鱼腥草15,甘草1014、适应: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肺胃热感,口舌生疮,牙龄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痛,大便秘结。
枝子15大黄12黄柏15,天花粉15,知母15,黄芩12,金银花15,黄连5,甘草10。
15、热毒痤疮银花15半枝连10连翘10薏米10地丁15绵茵陈15蒲公英10玄参1,栀子10甘草5 16、痤疮生地30,川芎10,熟地30,红花6,白芍20,黄芩15,三棱15,川断15,莪术15,丹参15,甘草6,丹皮10,薄荷6,元胡10,桂枝15。
让小孩专注的 中药配方
让小孩专注的中药配方
中药可以通过调整身体的平衡来帮助小孩保持专注力,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配方:
1. 人参黄芪汤:
主要配方: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补气养血、益气生津,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和专注力不
够的症状。
2. 香融安神丸:
主要配方:黄芪、白术、当归、远志、菊花、酸枣仁
功效:平肝安神,舒缓焦虑和紧张情绪,促进专注力的提高。
3. 安宫牛黄丸:
主要配方:麝香、牛黄、天麻、白附子、砂仁、甘草
功效:镇静安神,改善多动症和焦虑情绪,有助于增强专注力。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应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调整配方和用量。
此外,药物只是辅助手段,还应结合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锻炼和合理的学习环境,综合提高小孩的专注力。
中药配方秘方
1、速效肝炎灵的配制方法黑矾0.5-1.5、大枣6-10、xx4-8、当归5-8、黄芪5-8、神曲4、五味子3,以上单位以克计算。
临床治疗甲型肝炎患者100多例。
服药一个疗程,98%的病人转氨酶恢复正常、肝脾明显回缩。
服药两个疗程,95%的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总有效率100%。
配制方法:(1)黑矾充分干燥,可在铁锅内炒至灰褐色,达到无水份,无特殊气味为度;(2)大枣洗净、去核晒干后,再置入干燥箱中干燥48小时,干燥温度80-85°;(3)当归、黄芪、丹参、神曲充分晒干,分别粉碎;(4)按配方所给量、取各味药充分混合制成散剂,也可以蜜为丸,或制成片剂。
2、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将蜈蚣4条、甲珠10g、海金砂25g、白花蛇舌草20g、丹参40g、莪术30g、碾成细末后,提取有效成分,然后均匀混合即成。
治愈高、见效快、生产工艺简便。
3、治疗感冒咽喉的中药丸的配制方法治疗感冒、咽喉疾病,主治感冒及感冒反复发作,口干舌燥,声音嘶哑,喉痒咳嗽,咽喉肿疼以及急慢性扁桃腺炎,慢性咽炎和声带疾患,经3000例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96.38%。
干生地20克,元参20克,精制青黛6克,鱼腥草20克,蝉蜕8克,姜蚕9克,牛子10克,马勃6克,生蒲黄9克,本蝴蝶6克,射干6克,胖大海10克,郁金9克,元胡9克,桔梗9克,山豆根9克,大贝母10克,青果10克,麦冬20克,金果兰6克,赤芍10克,薄荷6克,甘草10克。
4、一种治疗中老年咳嗽痰喘药品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一次根治,永不复发的功效,无毒、无任何副作用。
其制备方法简单,合理,只须将豆腐上挖洞,放入其它成分后蒸15-20分钟,降温至45℃即可食用。
各成份的含量(重量)如下:两块豆腐250-300g白糖25-30g白萝卜汁0.25-0.3g。
5、儿童、老年人支气管炎散的配方及制作方法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平喘、祛痰止咳、利咽止渴的作用,对儿童、老年人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无副作用,且有制作简便、产品成本低等优点。
中药配方秘方范文
中药配方秘方范文中药配方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治疗中。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中药配方秘方。
1.八珍汤【组成】党参、白术、茯苓、川芎、桂枝、当归、香附、芍药。
【功效】益气养血,调和气血。
2.四物汤【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3.知柏地黄丸【组成】知母、柏子、生地、山茱萸、黄柏、白芍、山药。
【功效】滋阴降火,清热除烦,益气生津。
4.四君子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补中益气。
5.舒筋活血丸【组成】莪术、牛膝、桂枝、陈皮、姜黄、熟地、赤芍、白芍、鸡血藤、络石莲、葱白、生姜。
【功效】舒筋活血,止痛消肿。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常用的中药配方秘方,中医药学中存在着众多的经典配方秘方。
这些配方秘方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疗效显著,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疾病的治疗中。
此外,中药配方秘方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配方秘方虽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使用时仍需遵循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并由具备相应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医生进行指导和监督。
同时,患者在使用中药配方秘方时也需要了解自身体质和病情,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总之,中药配方秘方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应用中药配方秘方,可以促进人体的自愈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对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正确的使用和合理的调整是保证中药配方秘方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配方秘方,以取得最佳的疗效。
伤寒论一百一十三种中药配方
伤寒论一百一十三种中药配方
简介
本文介绍了《伤寒论》中的一百一十三种中药配方,以下是详细内容。
中药配方列表
1.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石膏、甘草。
2.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杏仁、人参、附子、甘草、生姜。
3. 四逆散:附子、干姜、大枣、甘草。
4. 五苓散:茯苓、白术、桂枝、干姜、泽泻。
5. 五物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
6. 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药、山茱萸、石斛、汉防己、牛膝。
7. 大黄防风汤:大黄、芍药、防风、枳实、甘草。
8. 三黄石膏汤:黄连、黄芩、黄柏、石膏。
9. 苏合香附汤:附子、苏合香。
10. 剂石膏汤:石膏、甘草、竹茹、薏苡仁。
11. 若带下补胎汤:地黄、熟地、川牛膝、干姜、杜仲、肉苁蓉、桑椹、川桂枝、知母、大沙参、萆薢子。
(以下省略一百一十三种中药配方)
结论
本文列举了《伤寒论》中的一百一十三种中药配方。
了解每种配方的组成和用途对于学习中药的应用和中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详细而系统地研究这些配方,可以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和选择。
中药配方秘方
中药配方秘方1、速效肝炎灵的配制方法黑矾、大枣6-10、丹参4-8、当归5-8、黄芪5-8、神曲4、五味子3,以上单位以克计算。
临床治疗甲型患者100多例。
服药一个疗程,98%的病人转氨酶恢复正常、肝脾明显回缩。
服药两个疗程,95%的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总有效率100%。
配制方法:(1)黑矾充分干燥,可在铁锅内炒至灰褐色,达到无水份,无特殊气味为度;(2)大枣洗净、去核晒干后,再置入干燥箱中干燥48小时,干燥温度80-85°;(3)当归、黄芪、丹参、神曲充分晒干,分别粉碎;(4)按配方所给量、取各味药充分混合制成散剂,也可以蜜为丸,或制成片剂。
2、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将蜈蚣4条、甲珠10g、海金砂25g、白花蛇舌草20g、丹参40g、莪术30g、碾成细末后,提取有效成分,然后均匀混合即成。
治愈高、见效快、生产工艺简便。
3、治疗感冒咽喉的中药丸的配制方法治疗感冒、咽喉疾病,主治感冒及感冒反复发作,口干舌燥,声音嘶哑,喉痒咳嗽,咽喉肿疼以及急慢性扁桃腺炎,慢性咽炎和声带疾患,经3000例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
干生地20克,元参20克,精制青黛6克,鱼腥草20克,蝉蜕8克,姜蚕9克,牛子10克,马勃6克,生蒲黄9克,本蝴蝶6克,射干6克,胖大海10克,郁金9克,元胡9克,桔梗9克,山豆根9克,大贝母10克,青果10克,麦冬20克,金果兰6克,赤芍10克,薄荷6克,甘草10克。
4、一种治疗中老年咳嗽痰喘药品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一次根治,永不复发的功效,无毒、无任何副作用。
其制备方法简单,合理,只须将豆腐上挖洞,放入其它成分后蒸15-20分钟,降温至45℃即可食用。
各成份的含量(重量)如下:两块豆腐250-300g白糖25-30g白萝卜汁。
5、儿童、老年人支气管炎散的配方及制作方法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平喘、祛痰止咳、利咽止渴的作用,对儿童、老年人支气管炎有显着疗效,无副作用,且有制作简便、产品成本低等优点。
40种中药基础方剂配方比例
40种中药基础方剂配方比例
中药基础方剂配方比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方剂配方比例:
1. 四逆汤:炙甘草(3),乌药(3),生姜(3),附子(1)
2. 三黄石膏汤:石膏(6),黄连(3),黄芩(1)
3. 小柴胡汤:柴胡(6),黄芩(6),黄连(3),人参(6),半夏(3),生姜(3),大枣(12)
4. 茵陈蒿汤:茵陈蒿(3),黄芩(3),黄连(2),芒硝(2)
5. 五子衍宗丸:巴豆(12),大黄(12),芒硝(8),矾石(8),黄连(8)
6. 加味半夏石膏汤:半夏(6),石膏(15),人参(3),黄芩(6),黄连(3)
7. 大黄蜜丸:大黄(5),黄芩(5),黄连(3),川楝子(3),巴豆(3)
8. 柏子仁丸:柏子仁(5),麝香(1),没药(1),郁金(1),麦冬(1),玄参(0.5)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中药基础方剂配方比例,具体的配方比例
还需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
使用中药方剂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记不要擅自使用中药。
中药配方方解
名方篇真武汤称玄武汤伤寒论组方:茯苓15克芍药10克白术10克生姜10克制附子5克用法:煎汤,每日三次,每日一剂;或共细为末,每次3g,每天两次;适应症:用于治疗阴虚证而引起的新陈代谢功能低下,由于表阳虚,内阴寒,外虚热,内水冲而引起的心惊头昏欲倒,腹痛下痢,大致可归纳为:错误!阳症的流感,肺炎,胸膜炎,肺结核;错误!神经系统痴患,神经衰弱,脑出血高血压脑病;错误!心脏病中的心瓣膜病,心力衰竭,心悸,浮肿等;错误!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低下,肠炎,肠结核胃下垂等;错误!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炎和肾萎缩;错误!半身不逐,疟疾,湿疹,老年性瘙痒症,遗尿;方解:茯苓逐胃内积水,镇静上冲之气,白术助茯苓去水,芍药补里虚,调整胃肠功能;附子的温补力很强,和生姜一起,提高新陈代谢的活力,恢复元气,由于有些药力的综合作用,使体液得到调节,胃肠功能改善;而治心悸并使元气恢复;药物功效:芍药为活血、茯苓为利尿药,干姜为驱风附子为温中药;附记:本方适用于阴虚证所致之新陈代谢功能低下症,表阳虚,内阴寒所致之心悸、头昏等;苓姜术甘汤金匮要略组方:茯苓20克干姜10克白术15克甘草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天三次;或共细为末或制成蜜丸,每次5g,每日三次;适应症:用于腰以下发冷的表证;治腰痛、腰冷,坐肾神经痛,夜尿症,遗尿症,白带多,以及皮肤湿疹,溃疡等;方解:主要治疗寒湿证,具有温表利水作用;茯苓、白术逐表湿利水;干姜温表利水;甘草和干姜一起,温里补下焦,有制止尿频的作用;本方用于治表寒证的腰痛,坐骨神经痛、夜尿症,遗尿症等,具有温表作用;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组方:当归15克川芎15克芍药2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泽泻10克用法:共细为末,每次4g,每日3次;适应症:本方用于体虚贫血、足冷、乏力、月经不调等症;如贫血、低血压,腰腿发冷月经不调,不孕症,神经衰弱,半身不遂等和神经质;方解:当归补血润血,治贫血,芍药理气止痛;川芎补血理气;茯苓利水;白术、泽泻利尿;通过本方药物的综合作用,对妇科虚症和心、脑、肾、神经、肌肉疾患,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治例摘录:错误!病人为一中年妇女教师,一年内自然流产三次休虚乏力,既往下垂;此次妊娠给予当归芍药散,至妊娠分娩前连续服用,安产一男孩;错误!病人为53岁妇女,患胃炎已三身,近有头痛、耳鸣、心悸、尿昼白强阳性,面色苍白,腹部柔软,血压200/100毫米汞柱,脉弦细;给服当归芍药散后,病症渐减;三胀、恢复工作;附子汤伤寒论组方:制附子10克茯苓20克芍药20克白术20克人参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三次;或共细为末,每次3g,每日三次;适应症:治因寒水侵表里而背恶寒身痛,手足发冷者,如感冒、流感而脉沉背恶寒,以及神经痛肌肉痛,风湿性关节炎,腹痛,腹寒半身不遂脑溢血面瘫,如娓腹痛,中枢性麻痹等病证;方解:本方是真武汤去生姜加人参,附子各白术而成,附子温表里之寒,治恶寒和疼痛,白术和附子一起逐表里之停水,茯苓和白术,治胃内外之停水;人参补虚,调节体内水分之不均衡;芍药补里虚,治恶寒疼痛通过这些药物的协同作用,温散表里寒邪,调理气血药物功效;附子为温中药,白术为健脾利湿,人参补气,附注:本方为温表止痛方,对寒侵表里引起的恶寒身痛,手足发冷等症有疗效;人参汤理中汤伤寒论组方:人参15克炙甘草10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人参可另煎同服;用法:共细为末,每次4g,每日3次;适应症:治肠胃虚寒之方剂,如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胃扩恶阻、胃溃疡、糖尿病、肾萎缩、咯血和呕血、以及胃痛和四肢发冷等病症;方解:人参补胃肠之虚;调节体内立水份;干姜协助人参,温肠胃利水;白木利肠胃之温;甘草助人参补肠胃之虚,加附子,称之为附子理中汤,人参被气,白木健肠利温;四君子汤和刘局方组方:人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用法:每次5g,每日3次;适应症:本方是治元气不足,消化不良有贫血倾向的基本方,用于治胃肠虚弱,食欲不振,贫血,呕吐,腹泻,老年人虚弱出血,贫血,四肢无力,脱肛遗尿,夜尿等症,临床时使用加味;方解:人参能温补五脏和补脾胃之元气;白术燥脾胃内停湿;茯苓引胃内浊水流出;甘草调补五脏;药物功效:人参补气,白术健脾利湿,茯苓利尿药;附记:本方对患者无力,面色苍白,语言、手足无力者,效果卓着;参苓散处方人参酸枣仁白茯苓各等分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克 ,空腹时用米饮调下;主治睡中汗出;安神益智;脾脏气虚,风冷乘之,正气相击,心腹疼痛;方解人参中医药理“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西医药理“1、调节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抗疲劳;2、提高机体免疫力、适应性耐受力;3、增强造血功能;4、保护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5、扩张血管,降低血压;6、增强人的生命力和促进阴部血液循环提高性欲;7、增强肝脏解毒功能;8、调节内分泌等; 酸枣仁中医药理“养肝,宁心,安神,”;西医药理“1、镇静、催眠作用;2、安定样作用;3、镇痛、降温作用”;茯苓中医药理“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淋浊、惊悸、健忘等症”;西医药理“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摘录卷五十三卷四十五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各等分;用法:共为细末,兑水冲服或加红糖制成蜜丸,每服三钱;功效:养血活血;现代研究表明,桃红四物汤具有扩张血管、抗炎、抗疲劳、抗休克、调节免疫功能、降脂、补充微量元素、抗过敏等作用;方解:熟地、芍药补益气血,桃仁、红花、川芎活血行气,当归调中、能活血又能补血,此方能活血、能行气,方能益补;出至—玉机微义转引的医垒元戎中的一个方子,始于见医宗金鉴;天麻川芎丸天麻15克,川芎60克;②用法:为细末,炼蜜为丸或以粉直接服用,每次服9克,食后细嚼,茶酒任下;③主治:偏正头痛,眩晕欲倒;④方解:天麻的中医药理“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西医药理“天麻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川芎中医药理作用“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西医药理作用“镇静安神作用;扩张冠状动脉血管,降低心脏总外周阻力;抗放射作用”;——摘自元·御药院方附茶方:川芎天麻茶①成份:川芎500克,天麻200克,茶叶适量;②用法: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③主治:具有熄风止痛功效;主治偏正头痛及首风眩晕;——摘自本草纲目验方篇美容养颜方成份:党参、当归、川芎、黄芪、阿胶各10 克,四种中药;功效:美容养颜,增加皮肤水凝光泽,淡化色斑,细化毛孔,美白;即可用于气血不足或血凝气滞的月经量少、时间延长、有血凝块等月经不调;用法:阿胶加等量黄酒化开,调入其余药,冷后切块;一个星期吃两次;方解:党参、黄芪补气,气强则血液运行顺畅;川芎行气、当归补血活血,气血活则全身机能活跃,阿胶补血,补血名药;此方做到了气血同补,补、活、通、调的同步组合;中药粉剂面膜效验方成分:白芷、白术、白茯苓、薏仁、白芍各等份;功效:美白皮肤、淡化皮肤斑点、提亮黯淡、发黄肤色、对抗粉刺、暗疮;PS:如果痘痘不是首要皮肤问题,可以用本方一起解决,如果是,则建议使用针对性面膜;用法:洁面后取本品8克左右,加入清水偏油性加酸奶,偏干性加牛奶成分搅拌成糊状,薄敷于脸上,约20分钟左右,用清水洗净即可;方解:白芷功效“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可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去除面部色斑瘢痕,治疗皮肤疱痍疥癣等”;本草纲目谓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古代美容方中多用之;白术功效:“补气健脾、利水、止汗、”,美容主要用其除湿排毒、止汗锁水功效;茯苓功效:“美容功效同白术”薏苡仁功效:“它能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活血调经止痛、利尿、消水肿的作用;尤其是所含的蛋白质分解酵素能使皮肤角质软化,维生素E 有抗氧化作用;”白芍功效:“其美白作用应主要归功于"除血痹,破坚积",使血脉流通,清除微小血管中的“垃圾”,使面部色斑消退”;葛根美体方葛根、薏苡仁、黑芝麻、黑豆各等量功效:美体瘦身,调节女性体内雌激素,延缓衰老;也可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用法:上述共细为末,取50g粉,加入200ml水,调匀,再加白糖,一同服用;也可调和好后,在微波炉高火3分钟,后食用;方解:葛根含丰富的葛根异黄酮,风靡日韩的丰体美食,其独特的清货、养颜、排毒之功使众多的女性趋之若鹜;黑芝麻富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丰润美体的作用;薏苡仁常食可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能清除雀斑、老年斑、妊娠斑等,皮肤粗糙的人宜多食;黑豆含丰富的大豆异黄酮,有类雌激素的作用,能延缓衰老,保持年轻态;冠心病中药粉剂配方,代表方:复方丹参滴丸丹参、三七、冰片;用法:每次,每日3次;作为粉剂用,冰片可以不用加入,直接使用丹参粉、三七粉等份兑服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方解:丹参的功效与作用:一、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①强心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②对血管作用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脑血流量下降③抗血栓形成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抑制TXA2合成;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血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④改善微循环;二、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①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丹参制剂治疗:坏死心肌清除快;纤维母细胞分化、胶原纤维形成较明显;肉芽形成比较成熟;局部淤血减轻、血液循环改善,愈合时间缩短;②抑制过度增生对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有抑制作用;三、保肝改善肝微循环;四、抗菌丹参制剂中含有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对体外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有抑制作用;丹参食疗作用: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心、脾、肝、肾血分之药;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主治瘀血头、胸、胁、腹疼痛,积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关节痹痛,跌打瘀肿,温病心烦,血虚心悸,疮疡肿毒,丹疹疥癣;注意:这一部分就是和三七具有相通功效与作用,但不是丹参的强项;丹参在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降低血脂,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成;能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作用;能缩短红细胞及血色素的恢复期,使网织细胞增多,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有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有抗肿瘤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降低血糖;对结核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用途用于血瘀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肝炎、肝硬化,腹腔包块或肿瘤;慢性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血不养心或心火偏亢,心悸不安,心烦失眠;三七的功效与作用:1、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 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2、2、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 dna合成,强身健体;3、3、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4、4、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5、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6、6、止血、活血化瘀;7、保肝、抗炎;7、8、延缓衰老;8、9、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冰片的功效与作用:可使实验性心肌梗死犬的减慢, 冠脉流量改善, 降低,延长赖缺氧时间;黄芪盐炒25克,茯苓50克,为末;每服5克,白汤下;治气虚白浊,除湿固表;方解:黄芪中医药理“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西医药理“1、正常大鼠饲以含黄芪粉末的食物1周后,测其耗氧量比服药前逐渐增加;2、能加强正常心脏收缩,对衰竭的心脏有强心作用;3、本品能使管状血管和肾脏血管扩张,并使全身末梢血管扩张,皮肤循环畅盛,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4、实验者在自己身上进行了利尿试验,证明黄芪有中等的利尿作用;5、黄芪磨成粉末加入饲料给大白鼠喂服3日,有阻抑实验性肾炎的作用;6、黄芪对小白鼠有镇静作用,能维持数小时;7、家兔口服黄芪,可使血糖明显下降”;茯苓中医药理“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西医药理“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尤宜于水湿内困,水肿,尿少,眩晕心悸,胃口欠佳,人便稀烂,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者”;出自—经验良方;银花决明茶金银花10g、生10克、决明子5克、砂糖25克用法:上述共细为末,每次3g,每日两次.功能:清肝降火、通便,消脂明目;也可用于减肥、高血压、高血脂方解:金银花、抗炎、补虚疗风的,同时具有独特的减肥功能,还能抑制与杀灭咽喉部的病原菌,对老人和儿童有抗感染功效;山楂能防治,具有扩张、强心、增加冠脉血、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软化血管及利尿和作用;防治,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西医药理作用具有通便、降脂、降压、抗菌和护肝作用;气阴两虚方西洋参、三七各30克,丹参45克,灵芝60~90克;用法:共研为细末,每次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功能:用于气阴两虚形成的有心悸、胸痛、气短、口干等症状;常见于情绪不好爱发火、口干舌燥食欲差、浑身没劲总犯困;都市白领一族,平时工作忙碌、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而且睡眠往往不足,很容易使脏腑功能受损,最易导致气阴两虚;方解:西洋参在这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火”作用;与其它参类不同,西洋参是一种“清凉”参,其味苦、微甘,性凉,具有补气、生津止渴、除烦躁、清虚火、扶正气、抗疲劳的功效,很适合夏季“清补”;三七、丹参活血化瘀,改善心脏供血和外周微循环;灵芝补气,扶正固本;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灵芝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促进睡眠等方面均具有显着疗效;灵芝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循环系统有降压和加强心脏收缩力的作用,对呼吸系统有祛痰作用,此外,还有护肝、提高免疫功能,抗菌等作用.。
史上最全中药配方大全
史上最全中药配方大全1.四物汤:益血安神,适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症状。
2.寒凉消痛胶囊: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症状。
3.茵陈蒿汤:清热解毒,适用于胃肠炎、急性结膜炎等症状。
4.逍遥散:祛风湿、消肿止痛,适用于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
5.扁豆散:清热解毒,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溃疡性口炎等症状。
6.補中益氣丸:补中益气,适用于乏力疲倦、气虚内伤等症状。
7.回春丸:滋补强壮,适用于体弱多病、养颜美容等症状。
8.逍遥丸:安神定志,适用于失眠、健忘等症状。
9.薏苡仁散:利湿消肿,适用于水肿、排尿困难等症状。
10.四神丸:安定心神,适用于失眠多梦、焦虑不安等症状。
11.茯苓健脾丸: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12.治疗乙肝:黄连上清丸、护肝片、核仁肝片等中药配方。
13.治疗慢性咽喉炎:慢喉宁口服液、藿香正气口服液等中药配方。
14.治疗脱发:养生脱发汤、益毛丸等中药配方。
15.治疗消化不良:大力神胃康片、参苓白术散等中药配方。
16.治疗痛风:活络消痛酊、通淋颗粒等中药配方。
17.治疗感冒:感冒清热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中药配方。
18.治疗便秘:大承气丸、红豆薏苡仁汤等中药配方。
19.治疗高血压:复方丹参片、降压草本颗粒等中药配方。
20.治疗糖尿病:降糖胶囊、龙胆降糖片等中药配方。
21.治疗失眠:安宁神静胶囊、安宫牛黄丸等中药配方。
22.治疗便血:血府逐瘀片、止血宝合剂等中药配方。
23.治疗子宫肌瘤:原发逐瘤丸、红花逐瘤丸等中药配方。
24.治疗痛经:桃仁红花丸、茵陈蒿汤等中药配方。
25.治疗冠心病:血脉通胶囊、养心安神胶囊等中药配方。
中药虽然源远流长,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毒性较大或者功效不确定的药物,请务必遵医嘱,并在合格的中药店购买正规的中药。
同时,在使用中药时也应该注意个人体质的差异,不要盲目追求疗效,而忽视身体的变化。
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中药养生食谱大全及配方
中药养生食谱大全及配方
以下是一些中药养生食谱及配方:
1. 益气健脾汤:
材料:党参、黄耆、白朮、茯苓、白芍、陈皮、生姜、炙甘草。
做法:将以上中药材洗净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即可,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红糖或蜂蜜调味。
2. 补肾益肺粥:
材料:淮山、山药、茯苓、百合、枸杞、糯米。
做法:将淮山、山药、茯苓切成小块,百合用清水泡发,枸杞洗净备用。
将糯米洗净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煲中煮沸,然后加入以上的材料,转小火煮熟,期间搅拌均匀。
3. 清热解毒汤:
材料:金银花、连翘、野菊花、薄荷。
做法:将以上中药材洗净后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盖隔水蒸煮30分钟,然后滤出药液,倒入碗中,可以加入适量的蜂蜜或柠檬汁调味。
4. 滋阴养血汤:
材料:当归、熟地、白芍、红枣、龙眼肉。
做法:将中药材洗净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即可,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
5. 安神养心粥:
材料:远志、麦冬、五味子、红枣、莲子、糯米。
做法:将以上中药材洗净后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加盖煮沸后转小火煮熟,期间搅拌均匀,加入糯米煮熟。
注意:以上食谱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搭配和食用。
中药配方参考
中药配方参考(外用切忌内服)1.关节炎白芷15g 独活15g 草乌5g 防风15g 豨签草30g羌活15g 川乌5g 甘草10g 灵仙30g 伸筋草30g桂枝15g 红花15g 土鳖虫15g 乳香10g 没药15g2.类风湿性关节炎乌蛇20g 土鳖虫15g 全虫3g 蜂房10g 鳖甲珠10g 当归15g 熟地15g 海桐皮15g 葶苈子15g 蓁艽20g33.骨质增生:乳香20g 没药20g 鳖甲珠10g 桂枝20g 土鳖虫15g 桃仁5g 灵芝米15g4.腰椎间盘突出乳香10g 没药10g 黄连15g 公英10g 当归15g 川牛膝15g 丹参15g 双花10g 连翘10g 土茯苓20g5.偏头痛、高血压川芎10g 白芷5g 桂枝5g 独活5g 羌活5g 红花10g 夏枯草15g 蔓荆子15g6.神经衰弱、失眠茯神10g 酸枣仁10g 柴胡15g 白芍15g 川芎10g黄芪20g 五味子10g 生地10g7.坐骨神经痛桃仁15g 红花15g 赤芍15g 当归15g 荆芥15g 防风15g 公英10g 鸡血藤15g 牛膝15g 木瓜15g 麻黄15g8.鼻窦炎连翘15g 苍耳子15g 白芷15g 赤芍15g 辛夷荑花15g 败酱草25g 龙胆草15g9.哮喘生黄 1.5g 柴苑15g 半夏25g 川贝25g 生姜50g白芥子10g 苏子15g 胆南星25g 桔梗25g 细辛25g 阿胶50g 地龙10g10. 气管炎麻黄15g 桂枝15g 干姜15g 白芥子15g 南星15g半夏15g 肉桂15g 补骨脂30g 葶苈子15g11.胃炎桂枝15g 陈皮15g 百部10g 川椒5g 元胡10g干姜10g 乌药15g 苏梗15g 川楝10g12.乳腺增生鳖甲珠10g 白芷5g 川乌(生)5g 桂枝5g 艾叶5g川芎5g 威灵仙5g 灵脂5g 红花10g13.偏瘫桃仁15g 红花10g 当归15g 天马10g 杯牛膝15g独活10g 丹参15g 鸡血藤15g14.静脉曲张、静脉炎红花10g 白芷15g 草乌5g 黄芪30g 丹参10g乳香10g 川芎10g 独活15g 土茯苓30g15.痔疮川芎10g 红花5g 木瓜5g 桂枝10g 仙鹤草5g五倍子5g 大黄10g 白芷10g药液配置及使用方法:取上述药方一剂,用50度以上白酒500ml浸泡五天以上。
中药配方大全
中药配方大全
中药配方一直以来在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疗效被广泛认可。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配方及其功效。
银翘解毒颗粒
配方
•银花 15克
•藿香 10克
•甘草 5克
功效
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咽痛等症状。
逍遥丸
配方
•升麻 10克
•巴戟天 10克
•肉苁蓉 10克
•淫羊藿 10克
功效
补肾壮阳,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腿酸软、阳痿遗精等症状。
四物汤
配方
•当归 12克
•白术 12克
•熟地 12克
•川芎 6克
功效
补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三峡清胆颗粒
配方
•金钱草 15克
•香附 10克
•泽兰 10克
•苦楝皮 10克
功效
清热健胆,用于胆囊炎等胆道系统疾病。
中药配方多种多样,且常常搭配使用,根据不同病症制定不同的药方,不同体质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搭配,因此在使用中药时应该根据医师的建议来调配药方,并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中药配方虽然在治疗疾病中有一定疗效,但仍需谨慎使用,特别是慎防过敏反应和毒副作用的出现。
希望以上介绍的中药配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并为维护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熬制药材配方大全
熬制药材配方大全熬制药材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备方法,它将多种药材按照特定的比例和顺序混合,通过长时间的熬煮,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身体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熬制药材配方,供您参考:1. 清热解毒配方- 金银花 15克- 连翘 10克- 板蓝根 15克- 薄荷 5克- 甘草 5克将上述药材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30分钟,过滤取汁,每日分2-3次服用。
2. 补气养血配方- 当归 10克- 黄芪 15克- 红枣 10枚- 龙眼肉 10克- 枸杞 10克将药材与适量清水一同煮沸,小火熬煮1小时,取汁服用,每日1次。
3. 温阳补肾配方- 肉苁蓉 10克- 杜仲 10克- 熟地黄 15克- 枸杞子 10克- 淫羊藿 5克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小火熬煮1小时,过滤取汁,每日1次,睡前服用。
4. 疏肝理气配方- 柴胡 10克- 白芍 10克- 郁金 10克- 香附 5克- 川芎 5克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小火熬煮30分钟,过滤取汁,每日分2次服用。
5. 祛湿化痰配方- 茯苓 15克- 陈皮 10克- 半夏 10克- 薏苡仁 15克- 桂枝 5克将药材与适量清水一同煮沸,小火熬煮45分钟,过滤取汁,每日分2次服用。
6. 安神助眠配方- 酸枣仁 15克- 龙骨 15克- 牡蛎 15克- 百合 10克- 远志 5克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小火熬煮1小时,过滤取汁,每日睡前服用。
7. 调经止痛配方- 益母草 15克- 川芎 10克- 当归 10克- 红花 5克- 桃仁 5克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小火熬煮30分钟,过滤取汁,月经前一周开始服用,每日1次。
8. 强筋壮骨配方- 牛膝 10克- 杜仲 10克- 桑寄生 10克- 续断 10克- 骨碎补 5克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小火熬煮1小时,过滤取汁,每日1次,饭后服用。
请注意,熬制药材时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配方,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中药配方大全
中药配方大全中药配方是中医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药理论的具体应用,是中医药临床实践的重要手段。
中药配方大全汇集了丰富的中药配方,包括了治疗各种疾病的方剂,对于中医药爱好者和从业人员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感冒类。
1. 麻黄汤。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功效,解表散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适应症,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咳嗽气喘。
2. 桂枝汤。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
功效,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疏通经络。
适应症,风寒感冒,头痛发热,身痛畏寒。
3. 葛根汤。
组成,葛根、麻黄、桂枝、芍药。
功效,解表散寒,解热解毒,利咽化痰。
适应症,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
二、消化类。
1. 保和丸。
组成,砂仁、茯苓、泽泻、厚朴。
功效,健脾和胃,化湿和中,调理气机。
适应症,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腹泻。
2. 三黄片。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痢止渴。
适应症,湿热痢疾,热痢腹泻,口渴咽干。
3. 苦参汤。
组成,苦参、黄芩、黄连、知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适应症,热毒血痢,血热便秘,小便淋沥。
三、祛痰止咳类。
1. 杏苏散。
组成,杏仁、苏叶、桔梗。
功效,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化痰止咳。
适应症,痰饮咳嗽,气喘咳嗽,咳痰吐血。
2. 百合固金汤。
组成,百合、桔梗、金银花、连翘。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解毒利咽。
适应症,肺热痰盛,痰多咳嗽,咽喉肿痛。
3. 天麻钩藤散。
组成,天麻、钩藤、桔梗、半夏。
功效,祛风化痰,平喘止咳,镇惊安神。
适应症,风痰咳嗽,气喘眩晕,癫痫抽搐。
以上所列举的中药配方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中药配方大全中还包含了更多丰富多样的配方,涵盖了中医药领域的各个方面。
希望这些中药配方能够为中医药爱好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也希望大家在使用中药配方时能够遵医嘱,合理用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0种通经活络的中草药配方
20种通经活络的中草药配方1. 桂枝10克,白芍10克,熟地黄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黄芩10克,生姜10克,甘草6克。
2. 蒲黄12克,川芎12克,丹参12克,黄芪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
3. 天麻10克,熟地黄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丹参10克,枸杞10克,甘草5克。
4. 川芎15克,红花12克,桃仁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地龙10克,牛膝10克,丹参10克,甘草6克。
5. 赤芍15克,生地15克,丹参10克,白芷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牛膝10克,桃仁10克。
6. 金钱草20克,王不留行15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青皮10克,柴胡10克。
7. 自然乌梅10克,龙骨20克,茯苓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熟地黄15克,当归10克,甘草5克。
8. 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熟地黄15克,丹参10克,甘草5克。
9. 青皮12克,当归10克,女贞子12克,丹参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甘草6克。
10. 紫草15克,金银花12克,白芷15克,桃仁10克,熟地黄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
11. 旱莲草10克,牛膝15克,红花12克,桃仁10克,丹参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甘草5克。
12. 独活10克,赤芍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黄芩10克,碎米10克,甘草6克。
13. 钩藤20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麻黄10克,白芍10克,丹参10克,当归10克,甘草5克。
14. 羌活10克,当归10克,车前草15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地龙10克,牛膝10克,甘草6克。
15. 猪苓20克,地骨皮12克,独活10克,熟地黄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
16. 桂枝10克,白芍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青皮10克,黑芝麻10克。
中药制香配方
中药制香配方
中药制香配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熏香制作方法,使用中药材制作香料,具有疏风除湿、祛痰化瘀、驱虫安神等功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制香配方:
1. 安神香配方:白芷、当归、香附、龙脑、没药、广藿香、天竺黄、干姜、桂枝、白术、甘草等,按比例混合研粉制成。
2. 清热解毒香配方:黄芩、连翘、苦参、地黄、丹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等,按比例混合研粉制成。
3. 补气养血香配方:人参、当归、白芍、桂枝、川芎、龙眼肉、枸杞子、干姜、甘草等,按比例混合研粉制成。
4. 疏风除湿香配方:艾叶、薏苡仁、白术、茯苓、陈皮、半夏、木香、广藿香、苍术、白芷等,按比例混合研粉制成。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制香配方,不同的药材配比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中药制香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火源安全和烟雾排放问题。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贝蔹芨功乌藻戟遂芜具战草,诸参辛芍反藜芦。
乌头反半夏,瓜萎贝母,白蔹白芨。
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芜花。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艮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悄。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草乌川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太凡修合风顺送,炮爁炙煿莫相依。
硫黄畏朴硝,丁香,水艮畏郁金,狼毒畏密佗僧。
巴豆畏牵牛,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
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石脂,水艮畏砒霜。
损伤膏药配制方法:生川乌,生草乌各50克,三奈50克,甘松节50克,条芩50克,勺行50克,生南星50克。
生半夏50克,麻油贰斤,桐油半斤,先将麻油同药煎枯,去渣,再下桐油、黄丹四两,用桃树枝一根缓缓搞合,滴水成珠就可以,后加上肉桂、附子、古月各30克研末放入锅再搞几下取起。
破血丹:治跌打损伤肉作硬成块红肿不消。
敷药配制如下:紫荆皮、生半夏、生大黄共研细末姜酒调敷五黄散:治跌打损伤外用敷药麻油调敷或蜂蜜茶油调敷。
生黄杞子、五倍子、大黄、黄芩、黄柏、黄连、乳香、没药共研末外敷适应阳性疖肿。
上中下末药配制:上部丹皮、川芎、白芷、羌活、当归、碎补、桂枝、杜仲、木香、赤芍、元胡、故止、乳香、没药、桂皮、田七、血结共研细末,每服5克。
中部:丹皮、生地、羌活、杜仲、元胡、故止、赤芍、红花、防风、秦艽、木香、续断、五灵脂、碎补、当归、小茴、田七、乳香、没药、三棱、莪术、只壳、血结(已上共为细末每服5克)下部:丹皮、生地、独活、赤芍、续断、秦艽、木瓜、五加皮、田七、米仁、防风、牛夕、当归、乳香、没药、血结、木香。
以上共为细末每服5克。
主题损伤各穴通引药歌归尾兼香附、兵郎赤芍宜,四味药为主,加减任迁移,头痛加羌活、蒿本白芷,脑中加只壳,石補中腕随更有良姜在,兼之丙脇俱,郁金同芥末、杏仁、当青皮,腰上加杜仲、故芷并大茴,背上加乌药香附效不虚,胸前加只壳桔梗,柴胡、香附与青皮。
脚上加皮,牛夕、木瓜可服之,手上加桂枝、灵仙、秦花与白芷。
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
小便不通加车前木通,肚角如有患青皮兵郎施,伤胃如呕吐,霍砂可服之,假若实是肿泽兰功最奇。
看伤用药专在医。
药有分量,方有添除。
五府内症是为大穴最难是辩症下药,手脚是小穴,不过调敷而已,七孔为大穴,看伤用药务必仔细,上焦之症,饮食、尔甘、中焦之症,饮食尔纳。
下焦之症大小便通行不止,为一身三病。
大抵用药以温热为主,寒凉之药,切莫乱用,恐伤气血。
全身打药:青皮、杏仁、蒲黄、苏木、郁金、沉香、三棱、莪术、血结、乳香、没药、田七、白叩、肉桔、兵郎只壳、木香、然同、土别、红花、桔梗、柴胡共研细末每服5克,早晚饭后各一次。
全身打药:柴胡、青皮、羌活、独活、苏木、砂仁、香附、只壳、兵郎、三枝、莪术、木香、甘草、白叩、肉桂、红花、桔梗、乳香、没药、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水煎服早晚各煎一次。
当归汤:跌打损伤末破嗜当归、泽泄、红花、桃仁、川芎、丹皮、苏木另加各穴引药。
手:桂枝、灵仙、秦艽、羌活、头上加搞本白芷、羌活、防风。
背上加乌药香附。
胸前加只壳、桔梗、柴胡、牛夕。
腰上加杜仲、续断、年健、故芷、大茴。
酸痛加巴吉、狗脊、寄生、仙灵脾两脇加青皮、郁金、柴胡、白芥子、杏仁。
脚上加牛夕、木瓜、五加皮。
骨伤作痛加土别、乳香、没药、然用,红肿、热痛加紫荆皮、防已、银花连召。
桃红四物汤:凡打伤、跌伤以桃、红四物汤为主题:瘀血作痛桃红四物汤药物如下:当归、川芎、生地、赤芍、红花、桃仁另加引药。
骨伤作痛:乳香、没药、土别、碎补、苏木、肿节风。
血虚作痛桃红四物汤与四君子汤药物如下: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茯苓、白术、黄芪、红花(党乡改黄芪)、甘草、桃仁另加各穴引药与骨伤作痛药。
骨伤作痛药物如下乳香、没药、然同、土别、碎補、苏木、肿节风。
接骨敷药及跌打损伤外敷洋花10克、秘拔10克、细辛10克、牙皂10克生南星10克、生半夏10克、生草乌10克、生川乌10克、白芷10克。
以上共研细末灰面生姜或四季葱调敷另外还可以外敷阴性肿毒。
阳性、疖毒、外敷药国丹10克、冰片10克、炉甘石50克、滑石30克、甘草粉20克共研细末茶油或麻油调,另外还可敷红白蛇緾。
红白蛇緾中药:即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0克、黄芩6克、枙子6克、译泄6克、木通6克、车前子6克、柴胡6克、甘草6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防风10克、虫退6克、荷首乌10克。
红白蛇緾草药方:海金砂烧灰,蜂蜜调敷汤火伤草药方:海金砂烧灰:茶油或麻油、桐油调敷。
皮肤过敏药:防风10克、京芥10克、荷首乌10克、虫退8克、生地10克、赤芍10克(在服药期间出现皮肤过敏可附加此药)肠道过每药防风10克、白芍15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木香6克、生姜3-4片(在服药期间出现肠道腹泻可附加此药,如有不效再把对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和润便的药物去掉)。
例如:乳香、没药、生地、熟地、当归、桃仁、杏仁等润便药)六味地黄汤合八珍汤加减治骨折不愈合者。
六味地黄汤熟地15克、枣皮10克、山药10克、丹皮10克、白茯苓10克、泽泄6克。
八珍汤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茯苓、白术、甘草、党乡(党乡可改用黄芪或附加黄芪30克)五味消毒饮金艮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主治开放性损伤创面感染,适应于疔痰、疖肿。
仙方活命饮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金银花、陈皮、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
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的作用。
主治疮疡、肿毒初起,局部红肿、热痛(跌打损伤作硬,红肿不消可用此方)。
霍乱症方霍香10克、苏梗10克、煎服呕吐立止。
如意金黄散天花粉、黄柏、姜黄、白芷、大黄、紫厚朴、陈皮、甘草、芲术、南星共研末用酒或水调敷还可以用凡士林调匀成膏涂敷患处,主治痛疡疔肿、乳痛、漆痰、阳性疮疡,疔肿初起以及铁打损伤外敷药。
血府逐瘀汤、胸胁损伤重要方剂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牛夕10克、桔梗10克、柴胡6克、积壳6克、甘草6克。
另加骨伤作痛药物或各穴引药。
身痛逐瘀汤是四肢疼痛方剂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夕、地龙,主治肩痛、臂、腰、脚、腿或周身痛。
复元活血汤柴胡10克、瓜蒌根10克、当归10克、红花10克、甘草6克、穿山甲6克(可用研末2克)、大黄酒浸15克、桃仁10克。
适应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的方剂,其它部位也可以使用,并加引药,附加骨作痛药物。
生化汤全当归15克、川芎10克、桃仁6克、干姜3克、甘草3克、养血化瘀、温经、止痛作用,妇科良药。
羌活胜湿汤羌活10克、独活10克、藁本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蔓荆子10克、主治风湿在表、症见头痛、头重、腰背重痛或肩周炎、颈椎病另加姜黄、葛根、瘀血痛加红花、乳香、没药、地龙、桃仁。
风寒冷痛可加桂枝、肉桂、附片、川乌、草乌各选。
血虚痛另加白术、茯苓、黄芪、党乡、甘草、红枣。
独活寄生汤独活10克、寄生15克、杜仲10克、牛夕10克、细辛3克、秦艽10克、茯苓10克、肉桂4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人参10克、甘草6克、当归12克、白芍10克、干地黄10克,主治肝肾两亏、风寒湿痹、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酸软气弱、麻木不仁,痛甚者加红花、地龙、乳香、没药,酸痛者加巴吉、狗脊。
腰肢劳损、坐骨神经痛以及腰部骨折都可以运用。
蠲痹汤姜黄、羌活、当归、黄花、赤芍、防风、炙甘草主治风痹、症见项背拘急肩时痹痛、举动艰难,腰以上疼痛等…乳腺炎方药:艮花15克、当归10克、浙贝10克、皂刺6克、连召10克、陈皮6克、瓜萎皮12克、花粉12克、乳香6克、没药6克、赤茯苓10克、白芷6克、甘草6克、红花6克、蒲公英30克、(可研末2克)、山甲6克。
骨折后遗症治疗药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大枣12克(6-7个)、生姜3-4片、甘草6克、芩苓10克、白术10克、附片6克先煎30分钟,黄芪30克主治气虚骨节冷痛。
保胎药方药:当归、熟地、枸杞子、桑寄生、人参、白术、连肉、桂圆、枣仁、炒黄芩6克、木香3克、川芎、陈皮、炙甘草、紫苏砂仁各5克。
跌打损伤外敷药甲珠10克田七20克蜈蚣10克红花20克水蛭10克桃仁20克血竭10克薄荷脑10克山豆根30克冰片10克雪上一枝蒿30克樟脑10克共研末凡士林调敷跌打损伤外敷药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细辛、闹洋花、㧙拨、皂刺、白芷、乳香、没药、土别、田七、山豆根共研末凡士林调敷。
项痹、项椎病瘀血性眩晕症黄芪30克、当归10克、地龙10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葛根15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川芎15克、白芷10克、天麻10克、白术10克、石昌蒲10克、炙甘草6克、木香10克。
项痹、项椎病、头痛眩晕症羌活10克、独活10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藁本10克、防风10克、芩苓15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谣羊霍10克、钩虅10克、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党参20克、黄芪30克、木香10克、当归10克、杜仲10克、炒菟丝子10克、枸杞子10克、葛根15克共煎水服。
痰饮、喘咳加剧痰多白沫射干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麻黄6克、茯苓10克、只壳8克、细辛4克、白术10克、厚朴10克、桂枝10克、五味子6克、甘草8克共煎水服。
一、月经过多药物如下:金英子根50克,加鸡蛋同煎、鸡蛋不要打破喝汤吃蛋。
二、白带过多药物如下:白花蛇舌草30克、白鸡冠花20克、紫花地丁30克、车前草20克如有不效加葛根20克或柳树顺30克。
三、月经时间过长药物如下:白花蛇舌草30克、白鸡冠花20克、紫花地丁30克、益母草10克、蒲公英20克。
四、崩漏下血、小便带血药物如下:白芍15克炒艾叶炭6克香附10克。
五、月经量少,腰酸腹痛、头痛、头昏、乳房胀痛药物如下:生姜50克、沙糖50克、白英(白毛腾)50克。
先将沙糖放入锅内烊化起泡花后又将生姜切成细末放入起泡花的沙糖里用锅铲搞均起花泡加入白英50克与水煎。
六、尿路感染药物如下:海金砂30克、车前草10-15克、紫金牛15克、紫花地丁30克。
七、经闭腹痛赤白带下药物如下:虎杖10-15克、紫金斗15克、益母草15克、紫花地丁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全身打药羌活、独活、当归、川芎、桂枝、牛夕、赤芍、杜仲、只壳、桔梗、灵仙、续断、郁金、丹皮、柴胡、香附、青皮、乳香、没药、细辛、肿节风、红花、血竭、田七、然同、土别。
新打伤方破血丹红花10克、桃仁10克、苏木10克、独活10克、牵牛6克、大黄6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灵脂10克、归尾10克、木香6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甘草6克。
新伤以破为主,但老者不宜,少者可用,若退热止痛只服三贴,破血消肿不可多服,依此行之另加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