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 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课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课标《硝酸》教案(精品中的精品)

新课标《硝酸》教案(精品中的精品)

《硝酸》 教学设计第11小组主题10:板块化PCK 教学设计的撰写——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一、设计思想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

在学生完成氮元素及其部分化合物性质学习的基础上,学习硝酸的性质,完善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框架,同时对已有的知识加以巩固应用,促进知识的结构化。

以学生已学习的知识与能力为基础,“工业制硝酸”情境素材贯穿本课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新的知识。

本节课侧重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实验观、元素观等化学基本观念,同时发展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证据推理思维及三重表征的化学学科专属思维。

本节课基于以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观,采用“工业制硝酸”贯穿式情境素材,形成本课时的明线;以元素化合物性质研究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运用为暗线,明线暗线交织,使得课堂内容更为连贯。

由情境中引发思考,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法观察硝酸的物理性质;随后进行硝酸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先让学生观看工业制硝酸的冷却装置及久置的硝酸并预测其性质,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硝酸的不稳定性,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随着工业制硝酸的流程,对其中的运输装置提出疑问,类比浓硫酸与铜反应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硝酸的强氧化性,并认识浓硝酸的钝化作用,发展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及“量变-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最后分析工业制硝酸的流程图,基于元素价态变化的视角分析并说明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路径,发展学生的元素观。

采用“工业制硝酸”贯穿式情境素材为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此情境素材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源于生活,反馈与生活”;同时也使得课堂开展更为连贯顺利。

情境中引发出来的思考与验证,也与“证据推理”、“科学探究”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相呼应。

在整个课堂中,也融入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充分贯彻“素养为本”。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 硫酸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 硫酸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

实验: 铜与浓硫酸反应
b.氧化绝大多数金属单质
与Cu反应:
∆ 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思考1:n(氧化剂)/n(还原剂) = 思考2:浓硫酸在该反应中体现什么性质?
实验现象:
a试管中铜丝表面__逐__渐__变__黑__色__,__有__气__泡__产__生____ b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逐渐变为__无__色____ c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逐渐变为_红__色_____ d将a试管里的溶液慢慢倒入水中,溶液变为_蓝__色__
2. H2SO4的化学性质
(2)浓硫酸的特性
①吸水性:浓硫酸可以吸收物质中游离的水以及结晶水,具
有强烈的吸水性。
应用:鉴别浓硫酸与稀硫酸;常用作干燥剂
加入少量 浓硫酸
一段时 间后
现象:胆矾晶体由蓝色变为白色粉末
实验: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2. H2SO4的化学性质
(2)浓硫酸的特性
②脱水性:将有机物中的H、O两种元素按水的组成比(2:1)
脱去,如纸张、棉花、蔗糖、木材等。
“黑面包实验”
蔗糖变黑,体 积膨胀,变成 疏松多孔的海 绵状的炭,并 放出有刺激性 思考:为什么蔗糖会变黑呢?产生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气味的气体。
浓硫酸
C12H22O11
12C + 11H2O
想一想: 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有什么区别?
1.吸水性是指浓硫酸直接与水分子结合。 吸收现成的水——“有水才吸”
b.氧化绝大多数金属单质
与Fe、Al反应: 常温下钝化,加热继续反应 ∆
2Fe+6H2SO4(浓) === Fe2(SO4)3+3SO2↑+6H2O
运输浓硫酸的化工槽罐车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课件: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课件: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一、氨 阅读材料: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 制冷车间发生液氨泄漏事件,整个厂区 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 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厂区内 寒气逼人。
思考:氨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实 验4—8] 氨的性质,注意观察现象。
现象:烧杯中的水由玻璃导管进入 烧瓶形成红色的喷泉。
NH4Cl △= NH3 ↑ + HCl ↑ NH4HCO3 △= NH3 ↑ + H2O ↑ + CO2 ↑ (NH4)2CO3 △= 2NH3 ↑ + H2O ↑ + CO2 ↑
由上面的反应可以看出, NH4Cl 、 NH4HCO3、 (NH4)2CO3 受热都能分解,都有NH3产生,但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 解都能产生NH3的,例如NH4NO3的分解:
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3)制取装置:
固固加热装置
棉花的作用: 防止空气对流,保证 氨气纯度
④集气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⑤验满方法: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白烟)
⑥干燥方法: 碱石灰(CaO和NaOH混合物)等碱性干燥剂 注意:无水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形成CaCl2.8NH3)
小结:浓硫酸的脱水性是指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 的氢氧原子按2∶1(H2O)的个数比脱去。
吸水性、脱水性的比较
性质
吸水性
脱水性
吸收物质中的游 吸收对 离水、水蒸气、 将有机物中的氢、氧
象 结晶水,直接与 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 水分子结合


与水发生水合作 用,放出热量

4.4《硝酸》(2课时)教案(人教版必修1)

4.4《硝酸》(2课时)教案(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四节硝酸(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挥发性)。

(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和强酸性)。

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有关硝酸强氧化性的实验,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2)通过从酸的一般通性到硝酸的性质的推理分析,提高运用复分解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硝酸跟硫酸、盐酸等的对比和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硝酸的用途让学生对化学为提高人类生活作出贡献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引言]硝酸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大强酸之一,现在老师手中拿着的是一瓶浓硝酸,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观察后总结一下你从中可以判断出硝酸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以此为落点让学生边观察边作简单的推理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实验现象推出结论的推理能力)[板书]1.硝酸的物理性质(1)无色(观察硝酸溶液的颜色得出);(2)有刺激性气味(打开瓶塞可嗅到);(3)易溶于水(观察瓶中标签浓硝酸的浓度为65%可得出);浓度大于98%的硝酸会在空气产生大量的白雾,故称为发烟硝酸。

……[教师引导]我们可以断定硝酸具有酸的通性,请同学们根据酸的通性来分析解决下列问题,并把结果填信表格中:[学生分析时可能出现的情况]估计绝大部分学生对前三个问题都能得出正确结论,对于后两个问题,可能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结论。

这正是后面进一步探究硝酸的氧化性创设了问题情景。

[板书]2.硝酸的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强酸[教师活动]盐酸、硫酸跟铁和铜等金属反应情况?试推断铁、铜跟硝酸反应反应情况。

[实验演示]A.稀硝酸中投入铁片、稀硝酸中投入铜片B.浓硝酸中投入铁片、浓硝酸中投入铜片C.浓硝酸跟投入铁片并加热[学生观察并分析]铁、铜跟稀硝酸都能在常温下反应产生气体(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不是氢气?)。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实用教案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实用教案设计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一)教材分析与处理本节教材重点介绍了三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氨、硝酸、硫酸,这些知识虽然在课标中都是了解的内容,但仍然需要3节课来完成。

教科书所介绍的学习内容主要有:⑴氮的固定;⑵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氨水的成份;⑶氨盐的性质,氨的合成、实验室制法和氨的用途;⑷硝酸的工业制法及强化性;⑸浓硫酸的氧化性及用途。

虽然这些内容仅仅被安排为一节,但其知识点基本上包络了原高中教学大纲中对氨、硝酸及硫酸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既要把握其要求在了解层次,还要注意相关知识又是中学生所必备的学科知识,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是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要秉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将理论、应用与结论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的科学化。

在内容编排上,既重视了知识的构建,又重视了环境教育。

(二)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学生在初中时对氮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受热易分解,遇碱性物质放出氨气,但对于氨气的性质缺乏系统性掌握。

能力方面: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在对比学习、实验设计和操作方面缺乏训练,而且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习惯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

情感方面:通过半年的化学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认识不足。

(三) 课题分析氨、硫酸和硝酸是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

掌握硫酸、硝酸和氨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中的重要用途。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因此,本节教科书选择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氨气的性质和制法,以及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为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些重要化工产品的主要性质,了解氮的循环对生态平衡的作用。

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氨是氮的氢化物。

非金属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等构成某一非金属元素的知识体系。

在硫、氮元素的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氧化物和含氧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4.4《硫酸》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4.4《硫酸》说课稿

《硫酸》说课稿云南昆明市第三中学高芳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书中的位置:“硫酸”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的内容之一。

到本章为止,基本完善了高中必修阶段无机物的知识体系,也基本构建成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网络。

纽带作用: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学习的意义: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二)三维目标1. 通过探究硫酸的性质并实验,掌握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书写分析硫酸与碳、铜的反应方程式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能较灵活的运用。

2. 对实验的设计、评价、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观察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在实验研究设计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对学习的要求较高,还可以增加以下目标:4.定性、定量分析浓硫酸与铜反应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实验探究、评价思维的形成。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观察、讨论、猜想、归纳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高一学生学习心理:学生在看到《硫酸》这个课题时,很多学生会觉得对稀硫酸已经很熟悉,又在新闻中看到过浓硫酸伤人的负面报道,对之或多或少有点恐惧,所以,学生学习硫酸的兴趣不会很大,做浓硫酸的实验也不会太积极。

但是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对于问题喜欢去寻根究底,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4.4 第2课时 硫酸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4.4 第2课时 硫酸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2课时硫酸一、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1.与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Fe+H2SO4===FeSO4+H2↑。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uO+H2SO4===CuSO4+H2O。

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2NaOH+H2SO4===Na2SO4+2H2O.5.与某些盐反应:H2SO4+Na2CO3===Na2SO4+H2O+CO2↑。

二、浓硫酸的性质浓H2SO4是无色黏稠油状液体,难挥发,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常用的98%的浓H2SO4的密度为1.8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

三、浓硫酸的化学性质1.浓硫酸是二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2.浓硫酸的特性。

(1)脱水性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的H、O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脱去,留下黑色炭。

例如,浓硫酸能使蔗糖炭化.(2)吸水性浓硫酸能够吸收游离态的水或结晶水,可用做干燥剂。

(3)强氧化性①与Cu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错误!CuSO4+SO2↑+2H2O。

②与铁、铝反应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铁、铝钝化,即铁、铝表面被浓硫酸氧化为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所以可以用铁、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③与非金属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错误! CO2↑+2SO2↑+2H2O。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浓)错误!CuSO4+SO2↑+2H2O(浓硫酸作用:氧化性、酸性);火热木炭与浓硫酸反应:C+2H2SO4(浓)错误!CO2↑+2SO2↑+2H2O(浓硫酸作用:氧化性);溴化氢被浓硫酸氧化:2HBr+H2SO4(浓)===SO2↑+Br2+2H2O(浓硫酸作用:氧化性);硫化氢被浓硫酸氧化:H2S+H2SO4(浓)===S↓+SO2↑+2H2O(浓硫酸作用:氧化性)。

在以上反应中,浓硫酸一般被还原为SO2。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酸、硝酸和氨教案及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酸、硝酸和氨教案及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酸、硝酸和氨教案及练习题强酸物质在化学实验中常出现,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

下面是由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硫酸、硝酸和氨教案及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酸、硝酸和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重点介绍了三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它们分别是氨、硝酸、硫酸,这些知识虽然在课标中都是了解的内容,但仍然需要3节课来完成。

教科书所介绍的学习内容主要有:⑴氮的固定;⑵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氨水的成份;⑶氨盐的性质,氨的合成、实验室制法和氨的用途;⑷硝酸的工业制法及强化性;⑸浓硫酸的氧化性,及用途。

虽然,这些内容仅仅被安排为一节,但其知识点基本上包络了原高中教学大纲中对氨、硝酸及硫酸的要求。

因此,教学中既要把握其要求在了解层次,还要注意相关知识又是中学生所必备的学科知识,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是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硝酸、浓硫酸的特性及氨及铵的性质;(2)认识喷泉实验及实验室制氨气、工业上制硝酸的原理;(3)了解铵盐、浓硫酸、硝酸等物质的用途.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硫酸、硝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非金属元素知识体系,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2)通过教学,进一步建立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氨的性质与制法;2、硝酸与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氨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硝酸与浓硫酸的氧化性四、学情分析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学生基础不错。

但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学习基础知识同时,应适当拓宽加深。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教学方法1.情景激学法:通过图片给学生以震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探究实验教学法:采取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六、课前准备学生猜测性质→提出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七、课时安排:3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浓硫酸的特性1、浓硫酸的吸水性:在盛有少量硫酸铜晶体的试管里注入浓硫酸,现象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水溶液中,NO- 3 本无氧化性,但当水溶液中有大量 H+存 在时,NO3-就表现出强氧化性,如在有 H+、NO- 3 存在的 溶液中就不能存在 Fe2+、S2-、I-、SO23-、Br-等还原性 离子。
(2)规律。 ①温度越高,硝酸越浓,其氧化性越强。 ②与硝酸反应时,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
4.实验室制取 NO2 的原理 Cu+4HNO3(浓)===Cu (NO3)2+2NO2↑+2H2O。
5.铁、铝在常温下,遇到浓 H2SO4 或浓 HNO3 发生钝 化,这体现了二者都具有强氧化性。
6.红热的木炭投入到浓硝酸中可观察到:剧烈反应, 有大量的红棕色气体逸出;已知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CO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4HNO( 3 浓)==△=== CO2↑+4NO2↑+2H2O。
②与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 Zn+2H2SO( 4 浓)===ZnSO4+SO2↑+2H2O。规律: 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硫酸一旦变稀, 就会发生反应 Zn+H2SO4===ZnSO4+H2↑。 ③与氢之后的不活泼金属(除 Au、Pt 外)反应: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规律:反应需加热,否则不反应; 氧化产物是硫酸盐,金属显高价,还原产物为 SO2; 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5)酸化 KMnO4 时,既可以加浓 H2SO4 也可以加 浓 HNO3。( )
答案:(1)√ (2)× (3)√ (4)× (5)×
2.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 A.将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说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铜与浓硫酸共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说明浓硫 酸具有强氧化性 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储存,说明铝与冷的浓硫 酸不反应 答案:D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电子教案-案例5-5 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设计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电子教案-案例5-5 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设计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分析1.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第二部分内容,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初步了解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吸水性、脱水性,氧化还原反应,硫和氮的氧化物等知识,为学习硫酸、硝酸的酸性、氧化性、稳定性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本节运用分类观和氧化还原理论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的特点,进一步深化分类观和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运用,也为后续学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作了知识铺垫。

1.2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高一学生整体上表现为一种过渡性特点,思维上正从经验型思维向理论型思维过渡。

虽然已经经历了三章化学知识的学习,但并未形成系统的化学学习方法和成型的化学思想。

但好奇心较重、学习主动参与性较高、对新知识的渴求度较高,容易调动其积极性。

(2)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在初中就已经做过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实验,并且掌握了酸的通性。

在前面三章的学习中,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视角来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思维方法,初步具备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预测或假设的经验和能力。

2 教学目标设计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道并能区分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2)认识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3)能简单列举硫酸和硝酸的用途;[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装置,类比设计铜与浓硫酸的实验装置,并且从浓硫酸的氧化性类比学习硝酸的氧化性。

体会到类比学习的魅力,从而获得类比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2)通过硫酸、硝酸的氧化性探究过程,以“激发疑问-猜测现象-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基本实验探究模式,学会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将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改进,增强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2)通过浓硫酸氧化性的探究过程,体验严谨的科学精神,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从现象到本质的唯物。

主义世界观。

2.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教学难点: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2.3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引导-发现法3 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设计3.1 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探究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建构主义的思想设计的。

化学必修一4-4-2

化学必修一4-4-2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④待反应完全后,将导管插入试管内接近液面; ⑤将铜丝插入到溶液中; ⑥反应一段时间后,用针筒通过橡皮塞向试管中推入空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先加入一定量 CaCO3 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中有 NO 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④中不将导管插入试管内液面下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与碳反应表现氧化性;与铜反应表现氧化性和
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使反应不能持续进行下去,故现象不明 显。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1.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
酸的氧化性

氧化性酸
酸电离出的 H 被还原为 H2,是 酸根部分的某元素获得电子被 酸的通性 还原
H3PO4、H2CO3、稀硫酸等反应 浓硫酸、硝酸、次氯酸等其酸根 中酸根部分元素化合价不发生 变化 中的 S 、N 、Cl易获得电子表现 出很强的氧化性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②还原产物一般是 SO2,一般金属被氧化为高价态的硫酸盐, 非金属被氧化为高价态氧化物或含氧酸。 ③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而与 非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强氧化性。 ④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变小,一旦变为稀硫酸,反 应就停止。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3.硝酸与铁反应时,产物符合以下规律
自主探究

化学1必修4.4《氨 硝酸 硫酸》教案

化学1必修4.4《氨 硝酸 硫酸》教案

三、氨硝酸(xiāo suān) 硫酸——氨教学(jiāo xué)目的1. 掌握(zhǎngwò)氨的物理(wùlǐ)、化学性质(huàxué xìngzhì),理解氨水显弱碱性。

2.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铵根离子的检验。

3. 学会通过实验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用品PPT浓氨水、浓盐酸、酚酞、碳酸氢铵、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玻璃棒、红色石蕊试纸。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前面我们学习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知道氮元素有多种可变价态,今天新课导入我们学习其最低价态的化合物——氨气的性质。

思考交流展示一瓶氨气,引导学生观察:1.氨气的色、味、态,根据其相对分子质量推导氨气的密度(与空气比较)。

2.设计怎样的实验可以证明氨气是否溶于水?观察实验,阅读教材P97。

总结氨的物理性质。

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

归纳整理氨的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700)。

探究实验演示实验4.8。

回答上述思考与交流问题2。

问题提纲学习交流1.请描述实验现象。

2.讨论产生现象的原因。

3. 喷泉是如何形成的?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4.若要产生喷泉,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5.通过氨的喷泉实验你对氨的性质有什么认识?烧杯内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内形成喷泉,烧瓶内溶液呈红色。

a.氨极易溶于水。

b.氨水显碱性。

原因: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溶解,使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压入到烧瓶,形成喷泉。

a.干燥的烧瓶;b.瓶内压强减小应用提高上述实验,如果没有胶头滴管,如何引发喷泉实验?你可否设计一个可以产生喷泉的其他装置?广开言论交流,同学之间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老师给予肯定。

自学释疑阅读课本P97~99页有关内容,读完后,请向大家介绍你对氨气(NH3)这种物质的认识?阐释氨水显碱性的原因?阅读,讨论,交流。

教学设计2:4.4.2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设计2:4.4.2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第2课时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巩固稀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及强氧化性。

2.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比较教学,分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2.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分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分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比较教学,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动手实验,使其体会理论上的理解和亲手实验的不同,而且实验不总是每次都能成功,分析教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和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

教学重点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强氧化性)教学难点研究某物质的程序和方法教具准备浓硫酸、纸、火柴、白糖、铜片、布、硝酸、硝酸钡、烧杯、玻璃棒、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等教学过程[多媒体]化学家的“元素组成通式”——C4H4Clear—Head 清醒的头脑Curious—Heart 好奇的精神Clever—Hands 灵巧的双手Clean—Habit 洁净的习惯师:如果我们能以化学家的科学素养来要求我们自己,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科学高峰一定瑰丽多姿。

下面请同学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听一则小故事。

[投影]清华学子刘海洋伤熊事件。

清华大学机电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用火碱、浓硫酸将北京动物园的五只熊烧伤,其中一头黑熊双目失明。

这一故意残害动物的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同时,“高材生为何会犯如此低级错误?一个‘好学生’为什么没有成为一名好公民”的疑问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地讨论与深入地思考。

(材料有很强的震撼力,学生陷入了沉思)师:刘海洋为何用浓硫酸残害黑熊?浓硫酸又具有哪些重要性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氨是氮的氢化物。

在硫、氮元素的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氧化物和含氧酸。

硫酸、硝酸既有酸的一些通性,又有它们自己的特性。

本节主干知识: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它们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反应的特点是浓硫酸、硝酸中的硫、氮元素被还原,生成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对浓硫酸和硝酸的相关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浓硫酸和硝酸作为酸所具有的酸的通性,本节课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建构新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并且能够根据现象推测实验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2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知识的建构能力的,理解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基本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

(2、重视实验尾气处理,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时间
45min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一、【提问】硫酸和硝酸都具有酸的通性,具体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
1、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4、与盐反应
5、与活泼金属反应
【思考】实验室里用金属和酸的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性质决定用途,可能是具有某些性质使它们不能制取氨气。

二、【新课】浓硫酸的氧化性
教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在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就知道了,首先来复习浓硫酸的两个特性。

1、吸水性
实验室常用做干燥剂。

2、脱水性
【演示实验】观看浓硫酸与蔗糖实验视频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生成了黑色的碳,而产生了气体使它变得疏松多孔
(辨析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本质)
【提问】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是什么呢?稀硫酸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而浓硫酸不能制取氢气,下面我们以实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

学生观看演示实验: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条件
2、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产物
3、写出反应方程式
4、氧化剂、还原剂
【教师讲解】:浓硫酸的氧化性体现在硫元素
请同学们写出稀硫酸与金属铁的反应以及加热条件下,浓硫酸与金属铁的反应
讨论稀硫酸与浓硫酸氧化性的不同
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还能和一些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C
C+2H2SO4(浓)==CO2↑+2H2O+2SO2↑
所以在脱水性实验中,刺激性气味是SO2,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形成黑色的炭,多余的浓硫酸和炭继续反应产生SO2
【小结】:
1.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表现出酸性和强氧化性,在化学方程式中起氧化作用的硫酸只有1mol,故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当硫酸的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变成稀硫酸,反应不再进行。

三、硝酸的氧化性
【思考】浓硫酸不能和活泼金属制取氢气时因为它的强氧化性,硝酸是否具有一样的性质呢?
【观看演示实验】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通过实验现象判断产物,写出反应方程。

Cu + 4 HNO3 ( 浓) = Cu(NO3)2+ 2 NO2↑+ 2H2O
3Cu + 8 HNO3 (稀) = 3Cu(NO3)2+ 2 NO ↑+ 4H2O
【小结】:
①除Au、Pt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可能氧化所有的金属,但不生成H2。

②常温下,Fe、Al等金属在浓HNO3中发生“钝化”。

③硝酸越浓,其氧化性越强。

如稀HNO3可使石蕊试液变红,而浓HNO3可使石蕊试液先
变红后褪色。

④一般来说,金属与HNO3反应,浓HNO3的还原产物为NO2,稀HNO3的还原产物为NO。

活泼金属与极稀HNO3反应时,还原产物复杂,可为NO、N2O、NH4NO3等。

如:4Zn+10HNO3(稀)== 4Z n(N O3)2 + N2O↑+5H2O
4Zn+10HNO3 (极稀)== 4Z n(N O3)2 + NH4NO3 +3H2O
⑤王水(浓HNO3和浓HCl按体积比1:3配制)具有更强氧化性,能溶解Au、Pt。

⑥非金属单质可被HNO3氧化为最高价氧化物或其含氧酸。

板书设计
一、硫酸
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2.浓硫酸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密度大,极易溶于水。

⑵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3.强氧化性C+2H2SO4(浓)△CO
2
↑+2SO2↑+2H2O
二、硝酸
1、硝酸的酸性
2、硝酸的不稳定性 4HNO3=4NO2↑+O2↑+2H2O
3、硝酸的强氧化性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4HNO3(浓)=4NO2↑+CO2↑+2H2O 王水浓硝酸:浓盐酸(体积比)=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