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体重公式

合集下载

小孩子bmi计算公式

小孩子bmi计算公式

小孩子bmi计算公式
儿童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公式是:BMI=体重(kg)/身高(m)2。

体重的单位是千克,身高的单位是米。

BMI是衡量胖瘦程度及健康的指标,正常值在20-25,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通常属于肥胖。

如果儿童身体质量指数BMI高于正常值,要警惕小儿
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

如果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存在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

建议平时调整饮食,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如肥肉、五花肉、肥肠等。

要保证营养均衡,适当摄入蛋白质、维生素、脂肪、淀粉等,保证营养充足。

儿童处于发育阶段,更要补充营养,否则可能会影响发育。

6~12个月小儿体重计算公式

6~12个月小儿体重计算公式

6~12个月小儿体重计算公式
6至12个月的婴儿体重计算公式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进行估算: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公式来计算男婴的体重:
体重(公斤)= 9.07 + (0.33 × 年龄(月数)) + (体重(kg)× 0.20)。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公式来计算女婴的体重:
体重(公斤)= 9.07 + (0.33 × 年龄(月数)) + (体重(kg)× 0.20)。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父母或医护人员估算6至12个月婴儿的体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估算值,实际的体重会受到遗传
因素、饮食习惯和生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建议定期带
婴儿去医院进行体格检查,以确保其健康成长。

7~12个月小儿体重计算公式

7~12个月小儿体重计算公式

7~12个月小儿体重计算公式7~12个月小儿体重计算公式是根据小儿年龄和性别来估算其体重的一种公式。

一般来说,男婴和女婴的体重增长曲线略有不同。

以下是常用的男婴和女婴7~12个月体重计算公式:
男婴体重(kg)=(0.567×年龄)+ 4.19
女婴体重(kg)=(0.555×年龄)+ 4.03
例如,一个8个月大的男婴的体重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男婴体重(kg)=(0.567×8)+ 4.19
男婴体重(kg)= 8.51
这表示这个男婴的体重大约为8.51公斤。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只是一种估算方法,实际体重可能会有所偏差。

因此,在确定小儿体重时,应该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结合其他生长指标来确定体重是否正常或需要关注。

婴儿成长计算公式

婴儿成长计算公式

婴儿成长计算公式
以下是婴儿成长计算公式:
1. 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 出生体重(或3公斤)+ 月龄×(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 出生体重(或3公斤)+ 月龄×(公斤)。

2. 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

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一岁大约是75厘米。

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 年龄×5+75(厘米)。

3. 头围标准:
出生时约为34厘米。

前半年增加8\~10厘米,后半年增加2\~4厘米。

1岁时平均为46厘米。

以后增长速度减缓,到成年人时约为56\~58厘米。

4. 胸围标准:在出生时比头围要小1\~2厘米,到婴儿4个月末时,胸围与头围基本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婴儿的生长速度会有所不同,因此以上计算公式只是一种参考标准,具体的生长情况还需结合婴儿的实际状况来考虑。

同时,为了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家长需要注意提供全面的营养、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运动。

儿科计算公式

儿科计算公式

1. 小儿体重的计算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X0。

77~12个月:体重=6+月龄X0.252~12岁:年龄X2+8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

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2. 小儿身高的计算: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2~12岁身高=年龄X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3.头围: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

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15岁接近成人54~58cm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4。

胸围:出生时平均32cm。

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约46cm。

5.牙齿: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6.囟门:出生时为1。

5~2。

0cm,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7。

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时,其比例1:8;按容积1:4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 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即5X(100~110)=500~5508。

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X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2)按体表面积:体重小于等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X0。

035+0.1体重〉30,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X0.02+1。

05(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X小儿体重/509。

血压:2岁以后收缩公式收缩压=年龄X2+80mmhg(年龄X0.27+10。

67kpa)舒张压=收缩压X2/3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10。

烧伤面积的计算:烧伤面积是以烧伤部位与全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的。

第一个24小时补液计算=体重(KG)X 烧伤面积(%)X1.5(ml)加2000ml生理需要量(1)新九分法:头、颈、面各占3%,共占9%;双上肢(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共占18%;躯干(前13%、后13%、会阴1%)共占27%;双下肢(两大腿21%、两小腿13%、双臀5%、足7%)共占46%。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1、小儿体重的计算1~6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7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2~12岁:体重=年龄2+8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2、小儿身高的计算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2~12岁身高=年龄7+70或75;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3、头围: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15岁接近成人54~58cm;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4、胸围:出生时平均32cm;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约46cm;5、牙齿: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6、囟门:出生时为1.5~2.0cm,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7、血压:2岁以后收缩公式收缩压=年龄2+80mmHg年龄0.27+10.67kpa舒张压=收缩压2/3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8、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时,其比例1﹕8;按容积1﹕4;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即5100~110=500~5509、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①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②按体表面积: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0.035+0.1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0.02+1.05③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50。

小儿体重的计算公式及标准

小儿体重的计算公式及标准

小儿体重的计算公式及标准小儿的体重计算公式和标准主要是根据年龄、性别和身高来确定的。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计算公式和体重标准。

1.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用于0-5岁儿童的生长发育标准。

其计算公式是根据年龄、性别和身高来计算体重标准差得分(Z-score)。

2. 肌肉质量指数(Muscle Mass Index, MBI)计算公式:MBI是根据儿童的性别、年龄和身高来计算的肌肉质量指数。

MBI等于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

MBI的计算公式如下:MBI = 体重(kg)/ (身高(m)^2)3.年龄体重百分位数计算公式:根据年龄和性别计算出的儿童体重百分位数可以作为评估儿童体重发育情况的指标之一、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性别,有不同的标准。

以下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给出的体重标准的大致范围:新生儿期(出生至满月):男性:2.7-4.6kg女性:2.4-4.4kg3个月:男性:5.685-7.385kg女性:5.2-7.1kg6个月:男性:6.477-8.373kg女性:5.8-7.6kg9个月:男性:7.158-9.356kg女性:6.5-8.5kg12个月(1岁):男性:7.400-10.358kg女性:6.5-9.3kg2岁:男性:10.0-14.8kg女性:9.2-14.2kg3岁:男性:12.3-17.4kg女性:11.8-16.8kg4岁:男性:13.7-19.2kg女性:12.6-18.7kg5岁:男性:15.4-21.8kg 女性:14.1-20.7kg。

儿童身高体重指数计算公式

儿童身高体重指数计算公式

儿童身高体重指数计算公式
儿童身高体重指数,也称为身体质量指数(BMI),是一种利用身高和体重来衡量儿童健康状况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2。

其中,体重的单位是千克,身高的单位是米。

BMI的正常值在20-25之间,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通常属于肥胖。

如果儿童身体质量指数BMI高于正常值,要警惕小儿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等风险。

如果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存在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风险。

请注意,小儿身高、体重受遗传、内分泌及宫内生长水平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性,会有一定的波动范围。

另外,小儿的营养、运动、睡眠情况对身高、体重也有一定的影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任何健康疑虑或症状,应及时向医疗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和建议。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身高与体重是一个反映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往往作为评价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基础,对儿童来讲这个指标尤为重要本文是小编整理的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仅供参考。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1、体重标准测量公式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

6(公斤);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

5(公斤);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2、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

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3、头围标准计算公式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头围测量可作为儿童智力发育的指标之一。

计算公式为:头围=身长(cm)4/10+152-12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2-12岁的儿童身高计算公式身高(CM)=(年龄-2)X5+85=年龄X5+75按年龄计算体重公式:婴儿:前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X0.7后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6X0.7+(月龄-6)X0.52-12岁儿童体重(KG)=(年龄)X2+12=年龄X2+8学生测量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较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成年:〔身高(cm)-100〕0.9=标准体重(kg)另一种是:男性:身高(cm)-105=标准体重(kg)女性:身高(cm)-100=标准体重(kg)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基本已被广泛采用。

另外,最近军事科学院还推出一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方法: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0.6+50(kg)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0.6+48(kg)这一计算方法,似乎比较适合南北地区中国人。

体重的评价指标如下:标准体重的60%以下严重营养不良标准体重的60-80% 中度营养不良标准体重的80-90% 轻度营养不良标准体重的90-110% 正常范围标准体重的120% 肥胖儿童标准体重的计算,简便的方法是:1~6个月:出生体重(kg)+月龄0.6=标准体重(kg)7~12个月:出生体重(kg)+月龄0.5=标准体重(kg)1岁以上:8+年龄2=标准体重(kg)学生计算身高的公式利用遗传因素即利用父母的身高进行预测。

儿科计算公式

儿科计算公式

1。

小儿体重的计算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X0。

77~12个月:体重=6+月龄X0.252~12岁:年龄X2+8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

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2。

小儿身高的计算: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

2~12岁身高=年龄X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3.头围: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

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

15岁接近成人54~58cm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4。

胸围:出生时平均32cm。

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

约46cm.5.牙齿: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6.囟门:出生时为1.5~2.0cm,1~1。

5岁(12~18个月)应闭合7.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时,其比例1:8;按容积1:4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 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即5X(100~110)=500~5508.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X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2)按体表面积:体重小于等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X0。

035+0。

1体重>30,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X0.02+1.05(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X小儿体重/509.血压:2岁以后收缩公式收缩压=年龄X2+80mmhg(年龄X0.27+10。

67kpa)舒张压=收缩压X2/3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10.烧伤面积的计算:烧伤面积是以烧伤部位与全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的.第一个24小时补液计算=体重(KG)X 烧伤面积(%)X1。

儿科常用计算公式

儿科常用计算公式

儿科常用计算公式
儿科常用计算公式包括以下几种:
1. 小儿体重的计算:
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

7\~12个月:体重=6+月龄。

2\~12岁:年龄X2+8。

2. 小儿身高的计算:
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

2\~12岁身高=年龄×7+70(或75)。

3. 头围和胸围的计算:
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

胸围出生时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岁时与头围相等约46cm。

4. 前囟门大小及闭合时间的计算:
前囟门大小:出生时\~2cm,12\~18个月闭合。

5. 乳牙的计算:
2岁内乳牙数目为月龄减4\~6。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

在使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时,请务必考虑个体差异和生长发育状况,同时要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小儿身高体重计算公式口诀

小儿身高体重计算公式口诀

小儿身高体重计算公式口诀
嘿,宝妈宝爸们注意啦!小儿身高体重计算公式可是很重要的哦!先说体重,2 岁到青春期前的孩子体重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年龄×2(kg)+8(kg)。

比如说 5 岁的孩子,那体重不就是5×2+8=18 千克嘛!这就像盖房子,得先有个稳固的基础呀!
再来说身高, 2 到 12 岁孩子的身高公式可以这样算:年龄×7(cm)+75(cm)。

嘿,这就好比是小树苗成长,每年都长高一点呢!比如 7 岁
的孩子,那身高差不多就是7×7+75=124 厘米呢!
咱宝贝的身高体重得时刻关注着呀,这可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呢!你说是不是呀?可千万别马虎哟!。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1、小儿体重的计算1~6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7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2~12岁:体重=年龄*2+8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

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

2、小儿身高的计算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

2~12岁身高=年龄*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3、头围: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

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

15岁接近成人54~58cm。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4、胸围:出生时平均32cm;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约46cm。

5、牙齿: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6、囟门:出生时为1.5~2.0cm,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

7、血压:2岁以后收缩公式收缩压=年龄*2+80mmHg(年龄*0.27+10.67kpa)舒张压=收缩压*2/3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8、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时,其比例1﹕8;按容积1﹕4。

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

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即 5*(100~110)=500~5509、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①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②按体表面积: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0.035+0.1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0.02+1.05③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50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婴幼儿体重身长计算公式

婴幼儿体重身长计算公式

婴幼儿体重身长计算公式熬知道新生儿是否正常生长发育,可以计算新生儿的体重,根据体重情况做判断。

那么计算新生儿体重是否达标怎么算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新生儿体重公式,欢迎阅读。

新生儿体重公式1-6个月体重(千克)=初生体重+(月龄*0.6千克)7-12个月体重(千克)=初生体重+(月龄*0.5千克)2-10岁平均体重(千克)=年龄*2+7凡体重超过25%,或低于25%,可视为不正常儿童生长增长标准: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47-58cm,第一年增长约25cm,以后每年增加约5cm新生儿身长计算公式身长=(年龄*5)+75cm凡身长超过10%,或低于10%,可视为不正常新生儿公式大全1. 小儿体重的计算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X0.7 7~12个月:体重=6+月龄X0.25 2~12岁:年龄X2+ 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

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

2. 小儿身高的计算: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

2~12岁身高=年龄X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3.头围: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

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

15岁接近成人54~58cm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4.胸围:出生时平均32cm。

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

约46cm。

5.牙齿: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 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6.囟门:出生时为1.5~2.0cm,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7.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时,其比例1:8; 按容积1:4 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 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即 5X(100~110)=500~5508.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X 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2)按体表面积:体重小于等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X0.035+0.1 体重>30,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X0.02+1.05 (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X小儿体重/509.血压:2岁以后收缩公式收缩压=年龄X2+80mmhg(年龄X0.27+10.67kpa) 舒张压=收缩压X2/3 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儿科计算公式

儿科计算公式

1. 小儿体重的计算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7~12个月:体重=6+月龄2~12岁:年龄X2+8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

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

2. 小儿身高的计算: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

2~12岁身高=年龄X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3.头围: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

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

15岁接近成人54~58cm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4.胸围:出生时平均32cm。

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

约46cm。

5.牙齿: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6.囟门:出生时为~,1~岁(12~18个月)应闭合7.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时,其比例1:8;按容积1:4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 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即 5X(100~110)=500~5508.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X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2)按体表面积:体重小于等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体重>30,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X小儿体重/509.血压:2岁以后收缩公式收缩压=年龄X2+80mmhg(年龄+)舒张压=收缩压X2/3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10.烧伤面积的计算:烧伤面积是以烧伤部位与全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的。

第一个24小时补液计算=体重(KG)X 烧伤面积(%)(ml)加2000ml生理需要量(1)新九分法:头、颈、面各占3%,共占9%;双上肢(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共占18%;躯干(前13%、后13%、会阴1%)共占27%;双下肢(两大腿21%、两小腿13%、双臀5%、足7%)共占46%。

小儿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小儿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小儿标准体重计算公式小儿标准体重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按照年龄和性别对体重的理想标准值。

了解小儿标准体重对于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计算小儿标准体重的公式成为了医学和健康管理领域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小儿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通常采用的是Cole公式或者CDC公式。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种公式的计算方法。

Cole公式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来计算标准体重的公式,其计算公式如下:标准体重(kg)= 17.5 × (身高(cm)÷ 100) ^ 2 + 0.65。

其中,身高以厘米为单位,标准体重以千克为单位。

而CDC公式则是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和身高来计算标准体重的公式,其计算公式如下:对于男孩,标准体重(kg)= 17.75 × (身高(cm)÷ 100) ^ 2 + 0.65。

对于女孩,标准体重(kg)= 17.25 × (身高(cm)÷ 100) ^ 2 + 0.65。

同样,身高以厘米为单位,标准体重以千克为单位。

在实际使用这些公式时,我们需要首先测量儿童的身高,然后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从而得到儿童的标准体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计算公式仅适用于健康的儿童,对于存在特殊情况的儿童(如早产儿、患有疾病的儿童等),应当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计算。

另外,标准体重只是一个参考值,实际的体重还需要考虑儿童的体脂肪含量、肌肉含量等因素。

因此,在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时,除了标准体重,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来进行全面评估。

总之,小儿标准体重的计算对于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体重公式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体重为各器官、组织和体液的总重量,是代表体格生长、营养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计算药量、输液量的重要依据。

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前半年增长最快,每月平均增加600~800g.后半年每月平均增加300~400g,3~5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6kg),1周岁时增至3倍(9kg)。

1岁以内小儿体重的推算公式是: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kg)
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kg)
2岁时体重4倍于出生体重(12kg)。

2岁后到11、12岁前体重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长2kg,推算公式是:2~12岁:体重(kg)=年龄×2+8(kg)
12岁以后为青春发育阶段,受影响,体重增长较快,是生长发育的第二次高峰,不能按上式推算。

正常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体重存在个体差异。

一般在10%上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