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杨光斌《政治学导论》讲义
行政管理考研中央民族大学行管杨光斌《政治学导论》课件
第四章意识形态关键词:意识形态本章重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与意识形态密切相连,意识形态在国家兴衰中扮演重要角色。
本章应重点理解意识形态的政治与经济功能,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一节意识形态的涵义与特征一、意识形态的概念几种意识形态定义:1.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定义: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有三种理解:第一、对立是唯心主义的否定和揭示;第二、一种对社会存在的系统解释;第三、它在总体上是一类确定的文化。
2.曼海姆队两种范围意识形态的区分:一种是“特殊”的虚假意识形态,这是对社会真相的掩饰与曲解;另一种是“全面”的意识形态,即一种世界观和生活方式信仰。
3.韦伯的信仰体系:韦伯认为统治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对统治合法性的信仰”,这种信仰是一种说明为什么应该服从某种统治的理论体系或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我们侧重将其看作一定团体中成员共有的认识、信仰或价值体系。
它是成员对周围世界以及团体本身的认知体系,反映了团体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为团体的集体行为提供了合理性辩护,同时也对个人行为提供一套约束。
民众的政治心理与意识形态密切相连,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基础,后者又影响着前者的形成。
二、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1.现实性:意识形态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向性。
一方面,意识形态是为了维护或批判现存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社会成员之所以接受意识形态,也是出于为社会所接受的现实目的。
2.总体性:意识形态是一个综合性的思想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政治思想、法律思想与经济思想,第二、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第三、哲学、宗教。
3.阶级性:不同阶级和社会集团拥有不同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4.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并不完全同步,或者先进于,或者滞后于社会存在。
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5.依赖性:意识形态来源于和依赖于社会存在,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以神秘的和扭曲的方式反映着现实世界。
杨光斌,政治学,课程,讲解,考研,笔记,课件,讲义第二章政治权力
第二章政治权力第一节政治权力的涵义与作用一、政治权力的概念不管如何定义政治,离开权力就无法认识和解释政治。
以权力为出发点来研究政治的历史源远流长。
亚里士多德把权力、权威或规则在公民中的分配当作区分公民素质的一种标准。
后来的大多数政治理论家像亚里士多德一样,认为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理解权力、权威和统治之类的术语,而无需对它们做出复杂的解释。
在权力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打破了西方的传统,认为政治权力即公共权力,其实质是阶级统治的权利。
对当代西方政治学家的权力观影响最大的是马克斯·韦伯。
韦伯较少论及一般意义上的权力,更多关注的是作为权力的特殊形态的合法性权力或权威。
韦伯认为政治或国家的核心就是权力。
现代政治学关于权力的形形色色的说法,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韦伯的影响。
在政治学中,权力与政治权力可以互用。
在现代政治学中,学者们对权力有很多不同的解释。
(1)影响力说。
(2)决策说。
(3)关系说。
(4)控制说。
不管如何解释权力,都离不开强制力、作用和结果三个方面。
因此,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利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首先,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体或团体。
权力客体是指接受权力作用的群体或个人。
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政治强制力,但这并不排除半强制力量和非强制力量,因为政治权力的本质包含着生物的因素、经济的因素和心理的因素。
其次,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再次,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大小。
第二章政治权力第一节政治权力的涵义与作用二、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政治权力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呢?这关系到政治权力的结构。
而政治权力的结构又与政治权力主体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建构在权力结构与权力主体结构之上。
从政治权力的结构方面来说,涉及的要素有:第一,权力作用的方向和方式。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人 权)【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人权15.1 复习笔记一、人权的含义1.人权概念的演化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关系萌芽的出现,文艺复兴中理性主义兴起,旨在清除封建特权与僧侣神学的自然权利学说逐渐形成,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具有近代政治和法律意义的“人权”。
在人权从国内走向国际的过程中,人权学说出现了三个斗争的焦点:(1)权利的主体问题。
(2)权利的内容问题。
(3)人权与主权。
2.人权的概念与性质(1)概念人权是指在既定的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有资格基于最低限度的道德准则,以提供义务为准备而提出对自己所需要的权利的主张。
(2)特性①最低限度的道德性第一,人权是一种道德权利,即人权的存在依据是某些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准则,不道德的要求如杀人不能作为人权的内容。
第二,人权所依据的道德应该保持在最低限度,挥霍性或浪费性的需要并不作为人权存在。
②普遍性人权的普遍性是指它作为一种道德权利所面向的权利主体具有普遍性。
③历史性指人权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不是一个古已有之的“无社会”、“无文化”的存在物所享有的权利,它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④资格性人权的资格性所蕴涵的前提是:即使国家、社会、团体不侵吞个人权利,个人也有可能成为自身权利的侵吞者。
3.两种人权观(1)个人人权观18世纪末l9世纪初,西方政治思想仍笼罩在以个人权利反抗国家暴政的激情之中,许多政治学家、经济学家仍将个人权利视为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
(2)集体人权观强调保障公共自由或国家自由,主张国家权力或社会权力对个人权利的优越性与统率性。
(3)关于集体人权与个人人权的论争,我们认为:人权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待,不能就事论事,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施加人权压力,是其干涉主权、推行霸权的手段。
①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本质上是能够相互融合的,但这一统一需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来保证。
②应当承认,政治民主、人的权利具有自身独立性,其自我完善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提高民众文明程度,增进道德规范。
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政治学导论》杨光斌——指导笔记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八年专注于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课辅导。
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4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包括初试第一名、第二名学员(二本,育明集训营学员)。
更有8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5年中央民族大学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人指导一对一指导!通过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考研招生专业目录注:因为民大的行管招生人数并不是很多,除去统考一般是招6个人左右,但是因为教育经济管理、社保还招收3个人左右,另外0304Z2 ★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也招收2个人,考试的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大家不妨先认真准备,最后根据准备的程度报考最后的方向,行管相对来说是最热的,难度也比其他方向大一些。
毕竟报考是10月份底才结束。
2015年民大行管考研参考书(官方版)614政治学、管理学基础《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管理学》,王凤彬、李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815行政管理学《实用行政管理学》,荣仕星,人民出版社,2004年;《公共管理学(修订第2版)》,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民大行管考研参考书复习特点解析:首先:民大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这几个专业的参考书目和试卷都是一样的,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这几个专业的同学可以共享经验和资料。
1、《公共管理学》这本书看着觉得很简单,实际上并非如此,里面很多观点都是来自于国际知名学者的看法,由此一来,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难以理解之处,对这本书的复习是所有专业书里面最为重要的一本。
2、对于《管理学》这本书,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重点。
里面有很多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因为考试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这几个专业,这些专业的试卷都相同的。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公共治理)【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二、公共治理的模式 1.市场化治理 市场化是公共治理的重要手段,以市场化方式为主要手段的治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市场化 治理。 (1)市场化治理引进企业管理的效率、经济、效益即所谓的“3E”标准提高政府工作 的效率、降低政府运转的成本、增进政府政策的效益。 (2)市场化治理比较经典方式 ①私有化 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原有的国有控股企业经营不力、效率低下、服务滞后、制度僵化 等问题,它通过出售股权、引进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来改造严重官僚化的国有或者公有垄断 企业。通过私有化,国家在市场领域大步退出,授权社会来经营重要的基础性行业,提高了 服务的水平,降低了国家运营的成本,效益非常明显。 ②契约外包 是在服务主体上通过签订合同将某种公共服务承包给特殊的公司,利用公司的市场化运 作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允许不同性质的公司参与到公共项目的竞争投标与 生产运营中来。契约运营的方式吸纳的经济力量通过市场生产方式转移了政府的生产方向, 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服务的效率。 (3)市场化模式将政府定为承包人、经营者的角色,希望政府也能够将大量的公共资 金最大化地运用在投资、生产领域,从而为公众资金创造赚取利润的机会,赢得更多的福利。 所以,企业家精神渗透在政府行动的每个方面。 2.弹性化治理
3 / 1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科学活动。 ②程序公开 指在政府决策执行过程中,绝大多数程序都必须用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并最大范围地允
许公民方便地参与,尤其是利益相关者更应该按照合法程序参与相关政策制定过程。 (3)责任原则 责任原则是公共治理的核心,而重中之重是强调公共机构的责任。 ①责任性要求公共治理的主体始终保持对公民或社会广泛关注的状态,应该时时刻刻将
杨光斌,政治学,课程,讲解,考研,笔记,课件,讲义第十一章政治管理
第十一章政治管理第一节政治管理的涵义与作用一、政治管理的涵义与作用1. 政治管理的概念政治管理必须限定于公共领域,即公共政治生活。
一旦超越“公域”范围,不仅会扰民,干预人民群众的私生活,还会极大地破坏政治管理。
“公域”具体指什么呢?首先,它所涉及的问题必须是政治性的,其次,这些问题又必须相互影响,影响他人,影响社会。
除了环境因素外,公域还包括公民的政治性的行为本身,即公民的政治思想、政治态度、政治性的言论和政治性的活动。
政治管理就是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约束或制约的一定方式。
就是说,通过这种特殊的约束方式使政治生活的各方面都能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来运行和发展。
”由此可见,政治管理的目标是为了维护政治统治和保障社会政治生活的正常运行;其行为方式是自觉地、有计划地约束;其作用的客体是一般社会成员以及统治阶级自身。
2. 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政治统治在本质上是国家的阶级统治。
政治统治是政治管理的前提,而政治管理是政治统治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统治越来越技术化,越来越成熟,很多时候,政治统治的职能甚至表现为政治管理。
由于政治统治更多的以政治管理为基础,政治统治更加技术化,因此在90年代西方出现了Governance“治道”研究热潮。
其研究的是政府如何运用权威、控制力、管理能力以提高管理公共事务的效能,驾驭和推动经济发展。
3. 政治管理的作用政治管理主要以领导、决策、组织、协调、沟通、监督等方式发挥作用,其根本目标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
第一,维护现存的基本政治规范,增强人民群众对这些政治规范的认同和支持。
第二,维护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
第三,促进民主政治生活。
第十一章政治管理第二节政治领导一、政治领导1. 政治领导的涵义现代领导的首要特征是变统治力为影响力。
统治力是靠权势从外部驱使被领导者的力量;影响力是靠信任和共识,从内部驱使被领导者的力量。
如果不适时的促进统治力向影响力转化,就不可能取得现代化的进展。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政治人)【圣才出品】
第九章政治人9.1 复习笔记一、政治人与公民1.政治人的含义政治人,就是指公民以及在政治公民中产生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政治家。
2.公民(1)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通常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公民”与“人民”不同。
“人民”是一个集合性的政治范畴,指对社会起到推动作用的大多数人。
对一个人不能说他是人民,只能说他是人民的一员。
“公民”则是一个个体性的法律术语,可以说某个人是公民。
(3)在中国,常与“公民”相联系的概念有“群众”。
“群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即与“人民”一词同义;二是指“未加入党团的人”,表示“党员”与“群众”的区别,“干部”与“群众”的区别。
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群众观念甚至通常取代公民观念。
二、政治家1.政治家的含义与政治家的产生(1)政治家的含义政治家是指那些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政治远见和政治才干、掌握着政党或国家的领导权力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作用的领导人物。
(2)政治家的特征:①政治家是一定阶级或政治势力的代表。
②政治家是掌握重要的政治权力。
③政治家是事关全局的政治决策的制定者。
④政治家是政治系统的协调者和组织者。
(3)政治家的产生在现代政治体系中,政治家一般都是通过竞选或选举方式产生。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家是通过选拔与选举方式产生的。
选拔是自上而下的过程,选举是自下而上的过程。
政治家产生的第三种方式是通过革命。
(4)成为政治家,主观条件方面的要求:①必须有一定的从政经验;②有一定的知名度;③良好的个人素质。
2.政治家的类型我们可以从阶级标准、职业类型、历史标准和人格类型等不同的角色对政治家进行分类:(1)阶级标准政治家的首要特征是代表一定的阶级或政治势力。
因此,政治家可以根据不同阶级形态分类。
毫无疑问,不同阶级的政治家所代表的利益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并存的时代。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政治社会)【圣才出品】
第八章政治社会8.1 复习笔记一、利益集团1.利益集团概念的界定利益集团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质,代表一定社会群体的利益,参与国家政治活动。
利益集团参与政治,作为社会力量,通过言论和行动,通过与政党和政府机关的互动关系,施加影响,反映和维护本群体的利益。
利益集团具有同类相聚性、互益性的理论特性,在实践中它是民间性的组织化程度较高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2.利益集团的分类(1)从组织角度有的学者根据利益集团的组织规模将其划分为小型政治团体、中型政治社团和大型利益集团。
有的学者根据利益集团的组织程度将其分为四种类型:①非正规性的;②非社团性的;③机构性的;④社团性的。
(2)从利益角度以群体利益为标志,可以把利益集团分为两大类型:①群体利益型利益集团:主要为某一性质的群体利益而斗争。
这一类型又可以分为:第一,以政治利益为基础的群体利益型利益集团,它以发挥政治影响力为主要目的;第二,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群体利益型利益集团。
这类利益集团的目标就是通过影响政府或其他机关而获得经济上的实惠。
②公共利益型利益集团:人们能够普遍地承认面临的某些共同问题,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围绕这些问题而组建起来的团体就是公共利益型利益集团。
3.利益集团与资本主义政治对于利益集团在资本主义政治过程中的作用,必须基于其社会和政治制度的现实来认识。
(1)集中各种利益西方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这就决定了利益集团的首要作用是代表和集中各种利益。
利益集团是社会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集团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组织。
(2)政府的助手利益集团在接近议会和行政机构的过程中,事实上在起着重要的工作人员的作用。
利益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常常要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它们搜集情报,并从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律等各个方面提出论点来支持或否定议会或行政部门的观点。
(3)制约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制衡不仅来自政府内部,还需要政府外力量的制约,这就是以社会力量来制约政治权力。
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杨光斌《政治学导论》重点总结
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杨光斌《政治学导论》重点总结第一篇政治的性质政治是人类社会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关乎人类共同体的兴衰成败。
政治研究也就成为社会科学的主体学科之一。
作为导论的基础,本篇将主要介绍政治的涵义、政治学的学科特征以及作为政治核心要素的权力。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关键词:政治政治学政治权力本章重点:政治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
学生应该重点理解政治的基本涵义;政治的重要地位;政治学的基本内容与发展简史;政治权力的基本涵义与类型;权力、权威与合法性的关系。
第一节政治的涵义一、什么是政治1.历史上的几种政治观:(1)政治是上帝对人世的安排。
(2)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
(3)政治就是权力之争。
(4)政治就是政府的活动。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和国家管理(4)政治是一门科学和一种艺术。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建立在对政治——经济关系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析基础上的,是对政治本质的深刻把握,是一种社会中心主义的政治观。
尽管不同时代和不同世界观导致了不同的政治观,但是政治的运转从来都无法离开权力,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政治的核心仍然是国家权力问题。
因此,结合各位学者对政治的定义,我们认为: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人是有欲望的;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社会必须寻求一种资源与代价分配的途径,此即政治。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在大多数社会,由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作出决定,进行分配,政党、社团与政治人可以影响决定的作出;权威性分配的内容不仅包括资源,也包括代价。
3.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政治系统理论认为,政治本身是一个由各种因素组成的系统,政治系统又处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政治系统与其它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按章按节杨光斌《政治学导论》复习提纲
按章按节杨光斌《政治学导论》复习提纲第一编政治的性质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第一节政治的涵义一、什么是政治1、各类政治观君权神授说;治国说;权力说;政府说;马克思主义政治观2、本书观点二、作为博弈的政治3、博弈和博弈论(分析利益冲突的框架)4、要素、规则、类型三、政治的地位5、政治的地位或作用6、SSP范式第二节政治学一、什么是政治学7、政治哲学、政治科学二、政治学的发展8、中国古代政治学的特点9、西方政治学发展的四阶段古典主义政治学;传统主义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后行为主义政治学10、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发展和特点三、政治学的范围11、简述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四、政治学的研究路径第二章政治权力第一节政治权力及相关概念一、政治权力的概念12、韦伯的权力观13、简述政治权力的概念和主要因素简述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二、权力政治的作用方式14、简述权力政治的作用方式(权力结构、权力主体结构及二者的关系)三、政治权力的四种类型及相互关系(相互关系要结合合法性来讨论)15、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2005年考研简答题:简述强制性权力与功利性权力的区别)操纵性权力;人个性权力(2006年考研论述题:运用政治权力的基本类型理论,说明当前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四、权力、权威与合法性19、权力、权威与合法性及其相互关连性如何实现合法性权力?简述权威与合法性的关系五、政治权力的基础20、政治权力基础的概念及具体内容;简述政治权力的制度基础第二节政治权力的分配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分配二、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分配21、选举制及评价22、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比较23、多数两轮投票制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分配简述当代中国的权力分配制度第二编政治意识25、政治意识的概念第三章政治文化第一节政治文化的内涵26、关于政治文化含义的三种代表性观点:阿尔蒙德、凯泽罗夫、部分中国国内学者27、政治文化的概念28、简述政治文化的内容第二节政治文化的类型与功能一、政治文化的类型29、统治政治文化与大众政治文化30、狭隘型文化、顺从型文化和参与型文化(阿尔蒙德和维巴)二、作为新型政治文化的社会资本31、社会资本理论(普特南):概念、作用、主要特征、基本要素等三、政治文化的功能简述政治文化与政治变革的关系第四章政治意识第一节意识形态的涵义与特征一、意识形态的概念33、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定义34、曼海姆:“特殊”意识形态与“全面”的意识形态35、韦伯的信仰体系36、意识形态的概念37、意识形态与政治心理的区别二、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38、5个基本特征:现实性、总体性、阶级性、相对独立性和依赖性第二节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39、马克思主义40、民主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41、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42、保守主义和新保守主义43、社群主义44、民族主义第三节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45、如何看待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46、简述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47、论述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48、论述诺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第五章政治社会化第一节政治社会化的涵义及特点一、政治社会化的定义49、政治社会化的定义50、简述政治社会化的“双运动过程”51、政治社会化的特点第二节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与功能52、简述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53、政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54、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比较55、政治社会化的功能56、政治自我(政治人格)57、亚政治文化第三编政治体系(重中之重)58、名词解释:政治体系;政治制度第六章国家第一节国家理论一、国家的起源59、简述社会契约论二、国家的本质60、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三、民族国家的建构61、民族与国家(民族国家的定义)简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62、民族国家的要素63、简述民族国家建构的危机四、国家的目的(职能)64、国家的基本目的2005年考研论述题:试论社会转型时期国家职能与社会公正的关系65、国家目的的矛盾性(诺斯悖论)06年考研论述题:运用国家目的的理论解读中国新领导的政府行为特征01、02、06三次考研均涉及的题目:国家能力第二节国家的类型一、划分国家类型的方法和标准66、分类法:亚里士多德67、类型学:韦伯二、以所有制形式为标准的划分(马克思主义)68、封建制:中西封建制比较69、资产阶级国家70、社会主义国家论述:“三个代表”理论的政治意义三、以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标准的划分71、吉登斯:传统国家;绝对主义国家;现代的民族国家四、以政治治理形式为标准的划分72、集权主义国家73、法西斯主义国家74、简述威权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简述20世纪70年代威权主义国家民主化浪潮发生的原因75、分权主义国家(西方自由民主国家)第三节国家的结构形式76、单一制国家77、联邦制国家78、邦联制国家第四节国家机构79、国家元首80、立法机关议会委员会制度;三读法、委任立法制、预算批准制度、委员会批准制度简述如何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81、司法机关违宪审查权或司法审查权、司法独立原则、司法民主原则、法律平等原则、陪审团制第七章政府第一节政府体制一、政府体制理论试析国家与政府概念的关系82、三权分立说比较洛克、蒙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简述制衡原则83、议行合一(04、06两年考研题目)二、政府职权理论84、新古典经济学派政府职权理论85、简述福利经济学派政府职权理论86、当代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理论三、政府行为理论87、公共选择(布坎南)——2005年简答题四、政府体制的类型88、政府体制的定义89、君主制:专制君主制和等级君主制;立宪君主制90、共和制的要素与意义03年考研论述题:论述西方国家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样式第二节行政机关91、总统制的行政机关试述美国总统的权力及其扩大的趋势92、内阁制的行政机关93、混合制的行政机关(法国总统与总理之间的权力关系分析)94、如何认识中国行政领导机关的“议行合一”体制?论述当代中国政治体制中的党政关系简述归口管理制度第三节官僚部门一、官僚制95、官僚制涵义及其作用分析简述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二、官员理论96、简述官员理论(官僚自主性、信息不对称、预算扩大化倾向)三、官僚的作用97、行政机构与官僚机构的区别98、官僚机构(官僚制)的职能99、如何控制官僚主义第八章政党第一节政党理论100、政党的概念及其特征101、使命政党和掮客政党102、政党团结星103、传统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104、中国共产党由革命性政党向执政性政党转变的分析105、简述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的作用106、简述寡头政治铁律107、简述政党适应性108、亨廷顿的适应性理论109、政党体制变迁和政党嬗变理论110、权贵党、群众党、全方位党和卡特尔党第二节政党制度111、两党制的特点:简述美国和英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112、多党制的特点是什么?113、试用政党理论分析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理论114、试论当代中国政治体制中的政党关系第九章利益集团第一节利益集团的涵义及分类115、压力集团;院外活动集团116、简述政党与利益集团的区别117、利益集团的分类(6种)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118、简述西方国家利益集团的基本活动方式119、结合对外政策的国内政治过程,说明利益集团的作用(06年考研论述题)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性社团120、试论20世纪80年代社团在中国兴起和发展的原因121、试述当代中国政治性社团的兴起对治理结构和治理状况的影响第十章政治人122、简述影响良好公民形成的因素123、交易型领袖、变革型领袖、群众路线、道德型政治家124、简述巴伯的总统人格理论125、简述政治家与官僚的关系第四编政治行为第十一章政治统治第一节政治统治理论126、简述精英统治论127、多元统治论、多元主义128、无统治阶级论129、试析新马克思主义的统治理论130、简述现代西方国家的职能的扩大化和膨胀的趋势第二节政治统治的过程与方式131、简述建立或维持统治秩序的基本因素132、简述政治统治的合法化133、简述意识形态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第三节政治统治的类型与规律134、简述以合法性为基础的政治统治的主要类型135、简述克里斯马型统治,传统型统治,家产制,法理型统治136、简述全能主义第十二章政治管理137、简述公域、私域的概念138、治理和善治的概念139、简述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140、试述政治决策科学化的因素第十三章政治参与141、政治参与的概念142、如何看待政治冷漠143、简述政治参与的作用与制约因素144、简述政治心理因素对政治参与的影响145、简述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政治民主的关系第五编政治发展第十四章政治现代化146、试述政治现代化的涵义与标准147、政治发展理论评述148、运用政治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政治腐败问题149、简述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 150、结合政治发展理论分析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第十五章政治民主151、古典主义民主;精英民主理论;152、简述多元民主主义的基本含义153、试论民主与自由的关系(04年人大考研论述题)154、简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征第十六章人权155、简述人权的涵义和特性156、简述国际政治中关于人权争论的主要问题157、简述人权实现的条件158、简述人权的基本内容159、简述人权的民族权利内容。
杨光斌,政治学,课程,讲解,考研,笔记,课件,讲义第十六章政治民主
第十四章政治民主第一节政治民主理论一、政治民主理论(一)民主的涵义民主一词的字面涵义就是“人民的统治或权力”,显然民主的概念来源于某种实践。
亚里士多德写道,民主政体“以自由为宗旨”,“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
在古希腊的直接民主中断了2000多年后启蒙思想家们重新光大了古希腊的民主涵义,认为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洛克试图利用社会契约论证明,政府是根据多数人的意志组成的,政府根据人民的同意来实现人民的统治。
到了18世纪,卢梭把洛克的思想推向极端,认为人民的同意是在共同意志基础上形成的,从而提出了人民主权思想。
洛克、卢梭的《古典民主理论》为密尔、柏尔、麦迪逊等人继承和发扬。
密尔系统地论证了实现人民统治的最好形式是“代议制政府”。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议制政府的弊端在实践中暴露无遗,例如为富人所操纵,由此人们对代议制予以批判,并重新审视“人民的统治”或“人民的权力”这一民主概念。
首先,“人民”是谁?是指每一个人?不确定的大部分人?其次,什么是统治和权力?如果说统治和权力就是控制他人的力量和能力,人民如何成为实际的权力行使者呢?意大利式的精英理论家认为,寡头统治是铁的规律。
意大利的精英主义理论被马克斯·韦伯和熊彼特发展成“精英民主理论”。
韦伯认为,管理国家是一项宏伟的事业,是那些对政治和其他公共事务感兴趣并具有一定才能的精英的职业。
民主就像市场一样,是一种淘汰弱者的制度机制,同时使那些最具竞争能力的人去争取选票和权力。
民主不同于独裁的地方在于“民主不过是指人民有机会接受要来统治他们的人的意思。
……自称的领导们之间为争取选民投票而进行的自由竞争”。
但是,精英民主理论忽略了现代西方政治过程中的另一个特别重要的现象,那就是利益集团的作用。
这也为人们进一步研究民主理论和民主现实留下了空间。
达尔等多元主义者高度重视利益集团在民主中的作用。
在达尔看来,社会中权利的安排是竞争性的,权力是众多利益集团之间“无休止的讨价还价过程”,政治决策则是政府部门试图调和这些利益集团冲突的结果。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2章)【圣才出品】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2章)【圣才出品】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1.1复习笔记一、政治的含义1.含义政治是指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对这一概念应作如下理解:(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3)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2.作为博弈的政治(1)政治博弈的要素对策性博弈的要素:局中人(参加者)、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即局中人运用他们的资源,在一定规则范围内制定对策以达到他们的目标。
①博弈要有局中人即,要得到政治利益,必须首先成为局中人,不能出局。
在政治博弈中,局中人包括个人、团体、国家。
②目标和结果一般来说,局中人在一段时间内所追求的目标可能不止一种,追求目标时所依赖的社会资源也是多种多样,最明显的就是财富、人数、威望、职位以及说服技巧。
在正常的社会秩序内,运用资源而追求目标时一般都要遵循既定的规则。
③博弈的策略博弈的核心就是策略的运用。
每一位局中人都要设计一套策略或行动计划以使赢得的机会最大化,损失的机会最小化。
局中人制定策略时不但要考虑到自己的目标和资源,还要考虑到其他人会如何行动。
(2)政治博弈的规则在政治博弈中,最为重要的要素是规则。
政治博弈的规则规定了如何确定博弈的结果;局中人的角色及与角色相适应的权力、责任和限制;谁能够从事这种博弈;越轨者应受何种处罚及如何使规则更具有适应性。
(3)政治博弈的类型①零和博弈是一种参加者一方所得为另一方所失的博弈。
设想双方处于总体冲突状态,每一方所追求的典型策略就是取得全面的胜利,结果是只有赢家没有输家,即得失相加等于零。
两位候选人之间的竞争就属于这种情形。
②非零和博弈指一方参与者的所得不再恰好为另二方的所失,他们不再是完全敌对的,而且有可能一致认为博弈的某一结局比另一结局更佳。
这种博弈的参与者等于或是多于二人,结局有可能赢家多于输家,也有可能输家多于赢家;前者被称为积极的非零和博弈,后者被称为消极的非零和博弈。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政治统治)【圣才出品】
第四篇政治行为第十章政治统治10.1 复习笔记一、政治统治理论1.政治统治的若干理论(1)精英统治论精英统治论的创始人是意大利的政治社会学家帕累托和莫斯卡。
精英主义认为,无论是在君主制、贵族制还是在民主制中,其共同点都是由少数人或精英统治。
精英之所以获得统治地位,是因为他们具备了社会所推崇的才能和品质。
精英们的权力基础不一定是经济关系,军事力量、教士地位或管理专长同样可能成为政治统治的基础。
“经典的精英主义”认为,人民主权论中的民治思想是不可能的,因为民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直接行使统治权,即使在西方国家,政党政治也决定了由政治领袖组成的小圈子进行实际统治。
正是这个小圈子,操纵着代表制度。
无论社会怎样变革,政治不平等都将存在。
从古典的精英主义到今天的民主的精英主义,都忽视了政治统治的阶级本质(2)多元统治论多元主义者把国家的政治统治看成是公正的仲裁,把国家视为“社会整体”的托管人、工具和代理人,其实质和精英主义者一样,否认政治统治的阶级性,否认国家实际上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3)无统治阶级论这种理论建立在社会学的“社会流动理论”和经济学的“经理革命论”基础之上。
西方社会学家认为,现代西方社会的特点是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一种巨大运动。
(4)新马克思主义的统治论新马克思主义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张一种自由社会主义,并以此反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又分为工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①工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国家理论方面,以米利本德为代表的一些对多元民主理论的挑战,论证在当代条件下国家的阶级工具的本质。
第一,米利本德认为,尽管多元民主理论很巧妙,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并不过时,因为即使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仍然是一个拥有和控制生产资料的阶级,它凭借经济权力把国家作为统治社会的强制机器。
第二,在米利本德看来,国家虽然是阶级的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国家,但是国家的行动却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任何国家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杨光斌,政治学,课程,讲解,考研,笔记,课件,讲义第七章政党
第七章政党第一节政党理论一、政党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政党起源于近代西方国家。
近代西方国家的政府一般都是代议制政府,这种政府形式的必然结果就是普选制。
这为政党的形成提供了历史性的契机。
除了立法机关中的联盟之外,相当大数量的政党产生于立法机关之外。
政党即社会中一定阶层或阶级的活动分子,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社会承认它具有组织与扩张其主张的合法权力,它也积极介入到政治生活之中,为取得或维持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力的行使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政党有别于其它社会组织或政治组织的特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党具有的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是把政府形式上的结构与社会中的各种不同成分联系起来的“纽带”。
第二,政党一般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以及一整套为实现这些目标而设计的政治纲领。
第三,政党是一种制度化的组织,它有系统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原则。
第四,政党的存在受到法律的保护,具有合法性。
第七章政党第一节政党理论二、政党的类型1. 按理念的本质和角色来划分可以以政党所信奉的政治理念的本质、以及政治理念在塑造政党的政治态度与行动方案上所扮演的角色来对政党进行划分:将政党分为使命政党(MISSIONARY PARTY)和掮客政党(BROKER PARTY)。
使命政党是一个以吸引人们信奉其理念为主要目的,而非以扩大选民支持而赢得公职选举为主要目标的政党。
掮客政党的目标是要尽可能多地推选出候选人,而且这些候选人要尽可能地代表许多不同的利益以及政治理念。
2. 按集权的程度来划分按照权力集中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政党分为分权型政党与集权型政党两类。
在分权型政党之中,推选候选人的权力一般集中在地方性党组织之中,全国性党组织只掌握有限的权力,并且不能干涉或无力干涉地方性党组织的决策。
大多数国家的政党都是中央集权型的。
我们也不应忽视基于政党的阶级属性而对政党所作的分类。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资本主义条件下阶级划分、阶级斗争的产物和表现,以政党的阶级属性为标准划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地认识政党的本质。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配套复习资料(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圣才出品】
第二章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权力与权利★★★1.政治权力的概念政治权力是指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对此概念应作如下理解:(1)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
(2)在一般的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3)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综上所述,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有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等。
2.权力的类型(见表2-1)表2-1 权力的类型3.合法性及相关概念(1)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
合法性是一种特性来自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合法性理论主要是回答被统治者为什么会有心理认同或自愿服从。
合法性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统治、政府或政权怎样及能否在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运行。
(2)合法性是一个包含了合法律性(政权来源)、有效性(政府绩效)、人民性(政权主体)和正义性(道义)的概念体系,即拥有了这四种基础的政权,才值得人民信仰与支持。
①合法律性是大家都承认的现代政治原则。
②有效性是最没有争议的合法性政治的基石。
③政治的“人民性”本身就是合法性,但却是争论最大的要素。
④正义性,即是否能保护社会最不利者阶层的利益。
(3)在合法性权力中,关键是权威。
权威就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
将权力转化为权威,其中的关键是合法性问题。
权威以合法性为基础,但并不意味着一个政权具有了合法性,就自然而然地拥有了权威。
实现由合法性向权威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条件。
这些条件需要从构成合法性的基础中去寻找。
①条件之一:合法律性。
②条件之二:合法性中的合利益性因素上升为执政者实际政绩的有效性。
③条件之三:合法性中的合道德性因素较多或完全在执政者身上体现。
4.权利权利的主体是公民或人民,国家权力存在的终极价值不在其自身,而是为了保护和实现其疆域内人民或公民的基本权利。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状元学姐笔记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状元笔记第二章政治权力关键词:政治权力权威合法性本章重点: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力问题。
本章应该重点理解政治权力的基本含义,政治权力的类型划分,权力、权威与合法性的关系,以及不同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方式。
第一节政治权力及相关概念一、政治权力的概念现代政治学的权力定义受到马克斯·韦伯的影响。
韦伯认为:权力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排除抗拒其意志的可能性,而不论这种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
在韦伯影响之下,现代政治学中存在不同的权力观,例如:影响力说,决策参与说,等。
我们认为可以这样来理解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对此定义可作如下理解:1.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如国家、政府、社团及个人。
权力客体是接受权力作用的团体或个人。
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的地位是相对的,可以因时因地而转换。
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政治强制力。
2.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利益既有物质利益,也有意识形态利益,等。
3.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综上,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等。
二、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体现于权力运作之中,建立在权力结构与权力主体结构之上。
政治权力的结构涉及以下方面:1.权力作用的方向和方式。
2.权力运行的层次。
3.权力运行的时间性。
4.权力作用的结果。
政治权力的结构对于我们研究现实政治生活很有意义。
也可以看出,权力的结构离不开政治权力主体的结构。
首先,权力在政治主体结构内运行,权力的大小取决于政治主体的层次,层次越高,权力影响规模越大。
其次,政治主体是多元的,这也决定了政治权力的层次性,例如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结构。
人大政治学导论(杨光斌)
人大政治学导论(杨光斌)笔记1、政治的含义?答: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2、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答:根据政治的本质,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
政治学的规范性活动的核心是“应当是什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哲学。
由于政治哲学不能回答现实问题,政治学家们便企图把政治学发展成能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的工具,于是就有了政治学的科学化问题。
3、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行为主义关注的是政治活动者的行为,断然拒绝机构研究法;2、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资料的量化是科学化的重要目标;3、行为主义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即政治学要合理利用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资料来描述和解释政治现象;4、行为主义研究主张“价值祛除”或“价值中立”。
4、政治权力的含义?答: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5、政治权力的类型有哪些?在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力主要表现五种形式: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操纵性权力、合法性权力及人格型权力。
6、政治权力的基础是什么?政治权力的基础是指取得和占有政治权力的资源或资本,主要包括武力、财富、技能、知识、动机以及制度因素等。
7、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答: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具有以下特性:1、政治文化既是政治范畴,又是文化范畴,是在文化与历史的长久积淀中形成的、支配与制约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政治观念的综合体系。
2、政治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政治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深刻的阶级性。
4、政治文化具有内部的结构性。
8、政治文化的功能有哪些?答:1、政治文化规定了人们的政治倾向,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成为一种内化了的行为标准,直接影响政治行为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指导】2-8月份是专业课复习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
对于跨专业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
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参考书精读2-3遍,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2-3个问题为宜。
由于这段时间很关键,大家完全可以而且应当把专业问题都吃透。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真题中变换着面孔出现。
所以,大家在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察点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
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以上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更多备考方法、策略、规划请到我们的官网查询,必能满足你的期待。
政治学导论杨光斌第七章政府关键词:政府体制、政府职权、政府行为、行政机关、官僚部门本章重点:国家是一个兼具实证性与规范性的概念,而政府是国家的实际代表,执行国家的具体职能。
本章应重点理解政府体制的基本知识、行政机关的不同类型和官僚部门的行为及影响。
第一节政府体制一、政府体制理论1.政府是国家的组织要素,广义上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全部立法、行政、司法和官僚机构。
2.不同国家政府设置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阶级性质与国家职能。
3.政府机构是稳定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4.两种政府体制学说:(1)分权制衡:亚里士多德的分权思想;波里比阿的制衡观念;西塞罗立法与行政分立的思想;洛克对英国体制的阐发;孟德斯鸠关于三权分立的系统论述。
(2)议行合一:卢梭的思想启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批判;巴黎公社的政治实践;苏维埃俄国的政治实践;苏联体制的变迁;中国的议行合一。
二、政府职权理论1.新古典学派。
政府的作用应只限于保护市场经济的范围内,具体而言:(1)制定法律,维护秩序;(2)界定产权,保护财产;(3)监督合同执行;(4)维护本国货币价值。
新古典学派基本沿袭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国家职能观,但是其缺点在于: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无法应对市场失灵。
2.福利经济学派。
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必须干预经济,具体而言:(1)提供公共物品;(2)保持宏观经济稳定;(3)减少经济外部性;(4)限制垄断;(5)调节收入和财富的分配;(6)弥补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福利经济学派的观点基本上反映了在成熟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
3.转型国家中的政府作用。
在中国这样的转轨国家,政府发挥的作用更加广泛,除了以上所陈述的政府职能以外,还包括:(1)界定和保护产权,政企分开;(2)培育市场,建立市场机制;(3)提供其它公共物品。
总之,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政府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但政府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
三、政府行为理论: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是一种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学的研究。
1.基本主题: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政党政治、官员政治等。
2.研究领域:政治市场。
3.研究方法论:个人主义。
4.分析范式:经济人假设。
无可否认公共选择理论的解释力,但是其忽略了理想与公益精神对政府行为的激励作用。
四、政府体制的类型政府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的形式。
政府体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君主制。
这是以君主作为国家元首的政权组织形式,又可分为几种类型:(1)专制君主制,如中国历代王朝。
(2)等级君主制,如欧洲中世纪。
(3)立宪君主制,又可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与现代英国。
2.共和制。
这是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府体制或国家形式。
历史上曾出现过奴隶占有制共和国,现代则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按照总统、议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资产阶级共和国又可分为几种形式,即议会制、总统制和混合型的共和制。
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无产阶级共和制,遵循议行合一与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第二节行政机关1.总统制的行政机关总统制国家的行政权力集于总统一身,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家行政机关首脑。
美国是最典型的总统制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衡原则。
尽管总统也受到约束,但仍是政治中的核心,其主要作用有:(1)最高立法者;(2)行政首脑;(3)国防和外交政策首脑。
2.内阁制的行政机关内阁是内阁制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其主要特点是行政与立法相结合,立法与行政权都控制在内阁手中。
首相是内阁首席大臣,内阁重要活动由首相决定。
其余阁员由首相挑选,对首相负责,负连带责任。
学者们一般认为内阁制有一些优势:(1)行政、立法通力合作,效率高;(2)议会和选民都可以监督政府;(3)内阁可以实行应急政策。
3.混合型的行政机关这是一种兼具总统制与内阁制特点的行政机关。
一般而言,总统具有很大权力,居于政治核心地位;总理虽然相对弱小,但对总统又有相当的制约权力。
法国是最为典型的混合型政府体制。
法国总统不仅拥有总统制国家的总统权力,而且可以主持内阁会议,甚至可以解散国民议会实行全民公决;但同时总理、国会对总统也拥有一定的制约能力。
4.中国的行政机关应该从广义上理解中国行政机关。
(1)党。
当以执政者身份管理国家事务,通过归口管理制度领导个方面工作。
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和书记处在中国政治中至关重要。
(2)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具有广泛的行政职权。
(3)中国行政机关的设置遵循议行合一原则。
对议行合一原则的新理解。
第三节官僚部门官僚部门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属的行政或职能部门,如财政部、水利部等。
一、官僚制1.官僚制是指大型组织中有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组成行政管理机构的制度形式。
2.黑格尔对官僚公益性的论述。
3.马克思对黑格尔官僚理论的批判。
4.韦伯对官僚制的经典研究:第一、官僚制的合理性在于它使行政受法规约束以及要求知识成为决策基础。
第二、官僚制的特征有:等机制、非人格化、延续性、专业化。
5.官僚主义的形成及其解决。
6.官僚的政治立场。
中国场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讲政治;西方场景要求各级文官保持政治中立性。
7.官僚的保守倾向。
二、官员理论1.官员理论是专门研究官员行为的理论,其主要要素是官僚自主性、信息不对称和预算扩大化倾向。
2.官僚自主性即官僚机构和个人超越其法定地位和职能,超越政治家的控制,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现象。
3.官僚机构存在部门利益。
4.官僚机构成为实际立法者。
5.官僚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性追求预算最大化和编制最大化。
三、官僚的作用1.执行中央政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在此过程中,官僚机构也影响着中央决策。
一方面是通过提供信息和参与决策;一方面是通过制定具体的法规条例和自由裁量权。
2.成为实际的立法者。
一方面是制定具体的法规条例;一方面是通过委任立法。
3.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社会监督与体制监督。
思考题一、简述分权制衡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简述政府职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简要比较君主制与共和制。
五、简要比较总统制与内阁制。
六、如何认识官僚制的作用。
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名词解释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③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如:“行政权力”。
第一,什么是行政权力(核心意思,尊重课本)第二,行政权力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行政权力的5点内涵。
具体一点,如,“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的特征包括:①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②行政责任是一种义务;③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④行政责任是一种理论;⑤行政责任是一种制度;⑥行政责任是一种监控体系。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控制时间作答。
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
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
(二)名词辨析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
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课堂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一般可以归类为“A是…”“A和B…”“AB和C”的关系三种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例如“工资就是薪酬”。
(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A和B…”类型的题目)第一,工资的定义。
第二,薪酬的定义。
第三,总结:工资与薪酬的关系。
【名词辨析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不能一上来就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果先把题目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会被扣除很多分数,甚至大部分分数,很多考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
第二,控制时间。
辨析题一般是专业课考试最前面的题目,一般每道题350-400字就可以,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篇幅占到A4纸的半页为佳。
(三)简答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下,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参考书的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程度。
往往是“点对点”的考察。
一般不需要跨章节组织答案。
因此,只要大家讲究记忆方法,善于记忆,记忆5-7遍,就可以保证这道题目基本满分。
简答题采用“定义+框架+总结”答题法。
①首先把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名词(也叫大概念)进行阐述,就像解答名词解释一样。
这一环节不能省略,否则无意中丢失很多的分数,这是很多考生容易忽视的一点。
②读懂题意,列要点进行回答。
回答要点一般3-5点,每条150-200字。
③进行简单的总结,总结多为简单评析或引申。
【答题示范】:例如“简答公共财政的职能。
”第一,公共财政的定义。
(不能缺少)第二,公共财政的3大职能。
(主体部分)第三,总结评析。
【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要采取“总-分-总”答题结构。
即在回答要点之前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最后写几句起总结的话,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太突兀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