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
锂电池电解液电导率模型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从经典溶液模型、统计热力学模型、半经验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四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锂电池电解液溶液电导率模型的研究进展。
锂电池电解液溶液的离子传输机理研究已逐渐从经典的溶液理论转向统计热力学理论,从分子和离子的微观参数出发建立高水平的热力学理论模型,以更好地理解微观结构和微观粒子相互作用。
锂电池电解液溶液电导率的预测以及优化则从传统的半经验模型转向数理统计方法,从而以较小的试验规模、较短的试验周期和较低的试验成本,获得理想的试验结果以及得出科学的结论。
关键词锂电池电解液;电导率;传输机理;预测电解液被称为“锂电池的血液”,其作用是在正负极间传输锂离子,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能、高低温性能具有直接影响。
电导率是电解液最常规的物性,表征着电解液的传输特性,广泛应用于研究电解液溶液微观结构和微观粒子相互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解液中复杂的微观现象。
另外在电池的开发过程中离子电导率低或黏度高的电解液在高电流密度或低温环境下往往表现出较差的循环稳定性,通过合适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进行电解液设计。
电解液电导率受溶质种类、溶剂组成、溶质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影响,变量多且复杂,因此通过数学模型来探索电解液电导率与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寻找其中规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综述了锂电池电解液溶液电导率的理论和数学两大类模型,理论模型包含经典溶液模型和统计热力学模型,数学模型包含半经验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
通过建立电导率理论模型,有助于研究锂离子在电解液中复杂的热力学和输运机制,加深对锂离子溶剂化效应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预测不同组分不同条件下的电解液电导率等关键物性参数,为高低温、倍率等功能型电解液设计提供参考;另外通过建立准确的锂电池电导率模型,也能辅助电池材料基因数据库的建设。
1.1 经典溶液模型近一个世纪以来,许多研究人员试图从理论上解释电解质溶液的离子传输现象。
在电解液中电导率数据容易获得且精度高,研究人员构造出性质尽可能接近真实电解液溶液系统的物理化学模型,通过合理的假设条件推导出可靠的理论模型。
新型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展望
新型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展望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趋严重,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新型储能技术已经成为能源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
本文将从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展望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技术研究进展1. 锂电池技术的飞速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最常用的储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电动汽车等领域。
而在近年来,锂电池技术还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断提高着其储能密度、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其中,硅基负极、高容量正极以及高温电解液等技术的创新,为锂电池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2. 液流电池的应用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以其高效性、长寿命、可扩展性等优点逐渐受到关注。
液流电池将阳极和阴极间的电荷分别储存于两个液体中,通过电极流动来储存和释放能量。
液体的储存和输送使得液流电池可以实现大规模存储和快速充电,因此应用价值巨大。
目前,液流电池已经应用于风力、太阳能等领域,成为可再生能源更好的利用方式之一。
3. 纳米技术的应用纳米技术在储能技术中的应用也是一大趋势。
通过纳米技术的应用,可以制备出具有高效储能性能的纳米材料,例如纳米钛酸锂电极、纳米多孔氧化铝电极等。
此外,纳米技术还可以被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表面涂层和多级堆叠,提高电池的耐久性和导电性能。
二、应用展望1. 能源存储在能源存储领域,储能技术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通过储能技术,能量可以在高峰时段被储存起来,在其他时间段释放出来,进而将能源的使用高度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以液流电池为代表的储能技术已经应用于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中,使这些领域更加可靠、高效。
2. 智能电网随着智能电网的日趋成熟,储能技术的应用也变得愈加重要。
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部分之一,储能技术可以在智能电网中实现多种功能,例如削峰填谷、电能贮存和分配、电能柔性调度等。
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储能技术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作为储能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逐渐成为车市中的一股新势力。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解决方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移动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电池作为电力储存的核心技术之一,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锂离子电池(Li-ion)又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环保的电池技术被广泛了解和应用。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在电池的两个极板之间来实现充电和放电的电池技术。
锂离子电池以其充电周期长、充放电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等优势,在消费电子、电动汽车、无人机、储能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充电电源储能方面,锂离子电池不仅能够满足小型家电、手机、平板电脑等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而且也能够为电动汽车等高负荷、高流量应用提供可靠的动力源,因此在市场上具有重要的竞争力。
然而,随着新兴科技的诞生和市场的发展,锂离子电池技术也在不断地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例如能量密度的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加强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等。
因此,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也变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目前,锂离子电池领域在多个方向上进行研究和开发,以提高电池的容量、性能、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这些研究领域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随着新兴科技的不断涌现,锂离子电池也在不断的进行技术研发。
在电池材料、结构设计和储能方面都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例如,磷酸铁锂电池、三元杂化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都在寻求提高电池容量和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电池尺寸和重量。
同时,也在积极研发新颖的电极材料、隔膜材料和电解液等领域,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
二、锂离子电池的节能与环保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的重视,锂离子电池也越来越注重做到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生产流程上,采用新的技术、设备,使电池制造的污染得以降到最低。
例如在生产中采用“水基涂布技术”对电池进行涂布,这种方法的环保性能和能源消耗都比传统生产方式更加高效。
纯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纯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纯电动车(EV)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而锂离子电池作为纯电动车的核心动力源,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使用寿命等关键因素。
因此,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状况对于纯电动车的普及和推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对纯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同时探讨当前的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
我们将回顾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类型,并概述其在纯电动车领域的应用情况。
接着,我们将重点分析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充放电速度、安全性、寿命和成本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挑战。
我们还将探讨新型电池材料、电池管理系统和回收再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推动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不断提升。
我们将展望锂离子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固态电池、锂空气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前景,以及电池产业链的优化和整合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纯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二、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原理与类型锂离子电池,又称锂电,是一种以锂离子作为移动电荷的二次电池。
其基本原理主要基于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之间的嵌入和脱出过程。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出,通过电解质和隔膜,嵌入到负极材料中;而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则从负极材料中脱出,再次通过电解质和隔膜,嵌入到正极材料中。
这个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来回移动,实现了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换。
锂离子电池的类型多样,根据其电解质状态可以分为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和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两大类。
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其电解质为液态,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但也可能存在漏液、易燃等安全问题。
而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则采用了固态电解质,具有不易泄漏、高温性能优越等优点,是下一代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
液流电池研究报告
液流电池研究报告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电池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可扩展性等优点,因此在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报告将介绍液流电池的原理、结构、性能以及研究进展。
液流电池是一种将电能以液体的形式储存和释放的电池技术。
其主要包括一个正极液体、一个负极液体以及中间的离子交换膜。
在充电过程中,正极液体中的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向负极液体迁移,这时电池储存了电能;在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液体中的离子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释放出储存的电能。
液流电池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储液罐、离子交换膜、流体循环系统和电流收集系统组成。
其中,储液罐用于储存正负极液体,离子交换膜起到阻挡电子流但允许离子传输的作用,流体循环系统用于将液体流动起来,电流收集系统则用于收集电流。
液流电池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高能量密度。
由于液体具有高密度和高导电性,液流电池可以在相对较小的体积中储存大量的电能。
其次,液流电池具有长循环寿命。
由于电荷和离子在液体中的迁移,液流电池的寿命远远超过传统的电池技术。
此外,液流电池具有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容量,并且具有快速充放电的特点。
目前,液流电池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型储液材料,以提高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同时,他们还在研究新型离子交换膜,以提高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在实际应用中测试液流电池,如在备用电源、电网储能和电动汽车等领域。
总之,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池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可扩展性等优点,在能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虽然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挑战,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液流电池有望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锂离子电池是一种经典的可充电电池,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等优势,在移动通信、电动车、储能、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增加,锂离子电池技术在结构设计、电极材料、电解液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创新。
本文将介绍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多个角度探究其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锂离子电池的结构设计电池的结构设计是决定其性能和循环寿命的关键。
一般来说,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主要包括正极、负极、电解质等组件。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锂离子电池结构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正极材料方面,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例如LiCoO2、LiMn2O4、LiFePO4等)是锂离子电池的主流正极材料,其中LiFePO4正极材料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较高的电化学性能,正在成为锂离子电池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
在负极材料方面,将碳材料的石墨化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减轻电池重量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
最近,为了提高电池的性能,石墨化碳材料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改进,例如采用硬碳、微米纤维等材料来改善石墨化碳的性能。
电解质是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使用电解液来实现离子的传导。
新型电解液材料的出现,能够提高电池的韧性、抗干扰性、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
现在,固态电解质被认为是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的最有前途的电解质方向之一。
二、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电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起到媒介传导作用的关键组成部分。
近年来,针对锂离子电池中的电极材料进行了很多研究。
正极材料方面,磷酸铁锂是新兴的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170mAh/g)、较高的放电平台电压3.45V(vs Li/Li+)以及优良的循环寿命。
二氧化钛正极材料则是另一种热门材料,其通过改变二氧化钛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来增加其电容量,进一步提高了电量的密度。
负极材料方面,石墨负极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负极材料。
近年来,人们通过增加石墨负极材料的粗度和孔隙度来提高电池的效率和循环寿命。
宽温域锂离子电池功能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宽温域锂离子电池功能电解液的研究进展摘要:分析锂离子电池在低温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劣化机理,阐述溶剂物理性质对电解液低温性能的影响规律,总结目前通过低黏度及低熔点的溶剂组分、低阻抗的成膜添加剂以及新型锂盐来改善电池低温性能的研究工作。
同时探讨锂离子电池在高温工作条件下容量衰减机制,综述目前改善锂离子电池高温性能的主要方法,包括采用高温成膜添加剂、耐高温锂盐以及锂盐稳定剂。
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宽温域锂离子电池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展望锂离子宽温域电解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宽温域电解液;低温性能;高温性能;添加剂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索尼公司率先推出钴酸锂/石墨锂离子电池[1]。
如今,锂离子电池虽然在小型移动电源领域(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已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其对低温和高温环境的耐受性仍然无法满足极端条件下的应用要求[2 3]。
当温度过低时,电解液的电导率会大大的降低、SEI膜阻抗增大,锂离子在电极中的传递阻抗也会增大。
温度较高时,电极又极容易与电解液发生各种复杂的界面反应,如正极材料的氧化和SEI膜成分的变化等。
如果温度继续增高,电池内部的剧烈反应将导致热失控,从而引发安全问题。
本文将从改善电池低温性能及提高电池高温性能两方面综述宽温域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1 低温电解液的研究进展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性能主要受限于3方面。
首先,常用的EC基电解液在低温条件下黏度增大甚至凝固,使得电解液离子电导率变差;其次,低温下电极界面膜(SEI)电荷迁移阻抗增加,使充放电过程电极极化加大;再次,在低温下条件下,锂离子电池在恒流充电的后期易产生析锂现象,导致SEI膜状况恶化,电池循环性能变差。
因此,改善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溶剂成分优化。
2) 锂盐优化。
3) 低温添加剂。
1.1低温溶剂的研究根据电解液的性能要求,理想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低温共溶剂应具有以下条件:1)熔点低(Tm),沸点高(Tb),蒸气压低,在提高低温性能的同时尽量不对电池高温性能产生不利影响;2)具有较低的黏度(η)及较高的介电常数(ε),从而使电导率高,有利于锂离子传输。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综述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综述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刘文 2015200807近十年以来,通过对新电极材料和新存储机理的开发研究,基于锂的可重复充电电池技术得到了飞跃发展,电池性能不断提高。
得益于纳米技术的不断探索发现,传统电池材料存在的许多重难点基础问题极有希望得到解决。
一、纳米技术致力于解决传统电池领域的哪些重大问题?1. 体积变化导致活性颗粒和电极的开裂与破碎传统嵌入式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较小。
而对于新型的高容量电极材料而言,由于充放电过程中,大量Li物种嵌入和脱嵌,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
经过多次循环之后,活性颗粒和电极材料会开裂和破碎,影响电学传导,并造成容量降低,最终导致电池失效,大大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据报道,合金型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率中,Si为420%,Ge和Sn为260%,P为300%。
而传统的石墨负极只有10%。
图1. 活性颗粒和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开裂和破碎的过程硅极负极的解决方案纳米材料一个天然优势就在于,其尺寸较小,可以在颗粒和电极层面上有效抵抗力学上的破坏。
高容量电极材料有一个基本参数,叫做临界破碎尺寸。
这个参数值取决于材料的反应类型(譬如合金反应,转化反应)、力学性能、结晶度、密度、形貌以及体积膨胀率等一系列参数。
而且,电化学反应速率对于颗粒的开裂和破碎影响重大,充放电速率越快,产生的应力就越大。
当颗粒尺寸小于这个临界尺寸时,锂化反应引起的应力就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缓解颗粒的的开裂和破碎行为。
研究表明,Si纳米柱的临界尺寸是240-360 nm,Si纳米线的临界尺寸是300-400 nm,这一区间范围主要是受到电化学发宁速率的影响。
晶化Si纳米颗粒的临界尺寸大约是150 nm。
图2. Si纳米线负极材料可以适应应力的影响因此,颗粒的破碎问题可以通过使用低于临界尺寸的各种纳米结构材料来实现,譬如纳米柱、纳米线、纳米颗粒、纳米管、纳米棒、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等。
至于电极的破碎问题主要是采用一系列胶粘方法将Si纳米颗粒粘结在集流器上实现。
液流电池 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国内企业
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电联储能等公司 在内的一批国内企业也在液流电池领域进行 了布局和研发,推出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液流电池产品。其中,宁德时代在液流 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均较为突出 。
03
液流电池未来趋势分析
液流电池市场预测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液流电池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扩大。
液流电池市场规模与增长
当前全球液流电池市场规模约为数十 亿美元,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持续增 长。
VS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之一, 液流电池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未 来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液流电池主要企业及产品
国外企业
包括Vionx Energy、ElectraTherm、 Sumitomo等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均已推出 液流电池产品,并已在市场上得到一定应用 。
案例四:液流电池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与示范
总结词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液流电池在智能 电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通过将液流电池与 智能电网相结合,可以实现分布式能源的储存与利用, 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详细描述
智能电网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电力系统 ,可以实现电力的高效、安全、可靠传输和分配。液流 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的储能技术,可以与智能电网相结合 ,实现分布式能源的储存与利用。例如,通过在智能电 网中加入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可以在电力需求高峰期时 释放储存的电能,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
05
液流电池案例分析
案例一:大规模储能电站建设与运营
总结词
大规模储能电站是液流电池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用于 平衡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等。目前,多个大规模液流电池储 能电站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例如中国张北储能电站等。
锂电池的研究进展
锂电池的研究进展摘要:锂离子电池由于比能量高和使用寿命长,已成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主要电源。
尖晶石LiMn2O4正极材料在不同混合溶剂的电解质溶液的电化学性能。
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Li/有机电解液/LiMn2O4电池的电化学行为,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制备、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转涂布工艺,在较低的退火温度(450e)下制备了尖晶石型LiMn2O4薄膜。
关键词: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薄膜1前言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溶液的主体成分,溶剂的组成和性质影响和决定着LiMn2O4正极材料的宏观电化学性能。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大小、电解质溶液在电极表面的氧化电位以及电解质溶液对电极材料活性物质的溶解性都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影响LiMn2O4电极材料的容量、寿命、自放电性能和倍率充放电性能[。
近年来,寻找合适的电解质溶液组分,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LiMn2O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系统地研究溶剂组成对LiMn2O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影响LiMn2O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电解质溶液因素,进一步明确新型电解质溶液体系的优化目标,将为LiMn2O4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本文使用恒电流充放电和粉末微电极的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尖晶石LiMn2O4正极材料在不同混合溶剂体系的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
结合溶剂组分和电解质溶液的理化特性,详细探讨了影响LiMn2O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溶剂因素及其影响机制。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选择是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关键。
作为正极材料的嵌锂化合物是锂离子电池中锂的/存库0,它应满足:(1)在所要求的充放电电范围内,具有与电解质溶液的电化学相容性;(2)温和的电极过程动力学;(3)高度的可逆性;(4)全锂化状态下在空气中的稳定性。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层状的LiMO2和尖晶石型LiM2O4(M=Co、Ni、Mn、V等过渡金属离子)。
液流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研究报告
01
03
政策制定者应加大对液流电池行业的支持力度,促进 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推动液流电池在能源转型和可
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04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提高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成 本、优化材料体系以及探索新的应用领域等。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机遇
随着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液流电池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将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和 商业模式出现。
03
液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液流电池技术的最新进展
液流电池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在储能领域的应 用日益广泛。
新型液流电池的研发不断涌现,如锌溴液流电池 、全钒液流电池等。
这些新型液流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 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液流电池的应用领域
分布式能源
液流电池适合用于分布式能源系统,如 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储能系统
。
工业领域
液流电池也可应用于工业领域,如化 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的能源供
应和节能减排。
电网调峰
液流电池可应用于电网调峰,在用电 低谷期充电,高峰期放电,平衡电网 负荷。
电动汽车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液流 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也日 益广阔。
03
市场需求驱动液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国内外已有多个液流电池 项目投入运营或正在建设中。
04
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是推动液流电池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市场 潜力巨大。
研究不足与展望
尽管液流电池技术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成本、效 率和寿命等方面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输标02入题
当前市场上的液流电池产品种类有限,应用场景有待 拓展,需要加强市场推广和商业模式创新。
液体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液体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能源储存技术成为了当代研究的热点之一。
液体储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储存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液体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二、液体储能技术的概述液体储能技术是一种将能量以化学方式转化并储存在液体中的技术手段。
液体储能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将能量充入液体中的化学键中储存起来,然后在需要时通过释放化学键中的能量来实现能源的利用。
液体储能技术有着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以及可重复充放电的优点,因此在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三、液体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1. 锂离子液流电池锂离子液流电池是液体储能技术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向。
它采用锂离子作为负离子,通过电解质溶液将锂离子进行运动,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锂离子液流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循环寿命,可以有效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
目前,锂离子液流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解质的优化、电极材料的设计以及电池系统的集成等方面。
2. 锌-氧液流电池锌-氧液流电池是另一种重要的液体储能技术。
该电池采用锌作为负极材料和氧作为正极材料,通过电解质溶液实现离子的运输,并在正负极之间进行电荷转移。
锌-氧液流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并且锌和氧都是丰富的资源,因此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
目前,锌-氧液流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正极材料的改进、电解质的优化以及电池寿命的提升。
四、液体储能技术的应用前景1. 可再生能源储存液体储能技术可以为可再生能源提供可靠的储存手段,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问题。
特别是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液体储能技术能够将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并在能源需求高峰时释放出来,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2. 电动汽车液体储能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受到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的限制,而液体储能技术则可以提供更高能量密度和更短的充电时间,从而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
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2008年第27卷第2期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9·化工进展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研究进展张国庆1,马莉1,倪佩2,刘元刚2(1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东莞迈科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800)摘要:分析了从溶剂、锂盐和添加剂3个方面对电解液低温性能进行改进技术的研究现状。
首先比较了乙烯碳酸酯(EC)基和丙烯碳酸酯(PC)基溶剂的低温性能,并针对这两类有机电解液的电化学和低温特性的改进,详细论述了几种重要的方法和措施,得出有机溶剂优化和添加剂的使用是提高电解液低温性能的有效手段的重要结论。
最后指出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低温性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有机溶剂;锂盐;添加剂中图分类号:O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08)02–0209–05Research progress of low temperature electrolytes for Li-ion batteriesZHANG Guoqing1,MA Li1,NI Pei2,LIU Yuangang2(1Faculty of Material and Energy,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6,Guangdong,China;2 McNair Technology Co.,Ltd.,Dongguan 523800,Guangdong,China)Abstract:Research progress of low temperature electrolytes in Li-ion batteries,such as conducting lithium salt,organic solvent and additives is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ethylene carbonate (EC) and propylene carbonate (PC) based organic solvent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In order to modify the electrochemical and low temperature properties of the two important organic solvents above,a few important methods are introduced.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optimization of organic solvent and use of additives are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organic liquid electrolyt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trend of low temperature electrolytes for Li-ion batteries are also discussed.Key words:Li-ion batteries;low temperature electrolytes;organic solvent;lithium salt;additives随着锂离子电池市场化不断深入,人们对电池性能的期望越来越高。
锂离子电池LiBF4 基液体电解质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LiBF4基液体电解质研究进展张昕岳1, 2周园1*邓小宇1, 2 杜秀月1(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西宁 8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摘要LiBF4基电解质的热稳定性较好,对环境水分不太敏感,有希望发展成为被民用、军事、三航领域微型、储能及动力锂离子电池广泛采用的优秀电解质体系。
本文综述了近期在改善LiBF4的电导率,拓宽应用温度范围,促进SEI膜的形成,提高其电解液电导率及与电极材料的相容性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LiBF4液体电解质锂离子电池 LiBOB 离子液体Progresses in LiBF4-based Liquid Electrolytes for Li-ion BatteriesZhang Xinyue1, 2, Zhou Yuan1*, Deng Xiaoyu1, 2, Du Xiuyue1(1 Qinghai Institute of Salt Lak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ning 810008;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Abstract To avoid the drawbacks of LiPF6-based electrolytes such as its moisture sensitivity, thermal instability, narrow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and easiness to release PF5,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developing new type electrolytes. Attempts to develop LiBF4-based electrolytes are among one of them. Electrolytes based on LiBF4 are thermally more stable and insensitive to moisture, which would probably make it a promising electrolyte system for civilian, military, navigation, aviation and aeronautic use in miniature, energy storage and vehicle Li-ion batteries. Progresses in studies of LiBF4-based electrolytes recently such as attempts to improve its conductivity, to extend its temperature operation, to help form stable SEI film and its compatibility with electrodes are reviewed. Future prospect of LiBF4-based electrolytes is also discussed.Key words LiBF4, Liquid electrolytes, Li-ion batteries, LiBOB, Ionic liquids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记忆效应小、自放电率低、轻捷方便等优点而作为便携式电源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摄影机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在未来高比能、高功率的储能电池市场显示出明显竞争优势。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标准化研究进展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03
科技创新导报 2021 NO.1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范围、放电容量、倍率性能、循环和安全性能[4-7]。 1.4 电化学稳定性
锂离子电池电解 液的电化 学 稳 定性 通常用电化 学 窗口来衡 量。电化 学窗口指的是电解 液 发 生氧化 反 应 和 还 原 反 应 的电位 之 差。电化 学 窗口越 宽,表 明电 解 液的电化学稳定性越强。理想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应 该 具 有高的氧化电位和 低的还 原电位。电解 液的电化 学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成品电池的充放电容量[8]。 1.5 浸润性
WANG Yuan* TANG Xianwen SHAO Dan CHEN Zhi CHEN Fe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Testing,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1447 China) Abstract: Electrolyte is one of the key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its performance directly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 inished battery. The standardization of electrolyte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electrolyte product qua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factors of electrolyte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f inished batteri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f iciencies of domestic lithium-ion battery electrolyte standards,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of domestic lithium-ion battery electrolyte. What's mor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develop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y electrolyte in China. Key Words: Lithium-ion battery; Electrolyte; Standardization; Research progress
水系锂离子电池研究进展_夏永姚
LiMn2O4 水 系 锂 离 子 电 池 平 均 工 作 电 压 1.40 V , 放 电 比 容 量
约 42 mAh/g , 10 次 充 放 电 循 环 后 , 放 电 比 容 量 保 持 率 为 85% ; 而 LiTi2 (PO4)3/ LiNO3/LiMn2O4 水 系 锂 离 子 电 池 平 均 工 作 电 压
phate 结 构 的 LiTi2(PO4)3, Li3Fe2(PO4)3, TiP2O7, LiFeP2O7 一 般 在
较高的温度下合成, 材料的比表面较小, 在水中具有较好的稳 定性。但上述材料在嵌锂状态时,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与水发 生副反应。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在上述材料表面进行表面修饰, 例如碳、 氧化物、 高分子聚合物等包覆, 表面层可以允许锂离 子传递, 但能阻止电极活性物质与水发生副反应。
1.50 V , 放 电 比 容 量 约 45 mAh/g , 10 次 充 放 电 循 环 后 , 放 电 比
该 研 究 表 明 正 极 材 料 LiMn2O4 在 水 溶 液 容 量 保 持 率 为 75%[3] 。 中 是 稳 定 的 , 而 负 极 材 料 TiP2O7 晶 体 结 构 的 分 解 和 新 物 质 的 形成使得容量下降, 从而导致整个电池容量衰减。
来纳州化学 工 程 系 电 化 学 中 心 博 士 后 研 究 员 。 1999 — 2001 年在日本通产省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做客座研究员。
2001 — 2002 年 进 入 日 立 Maxell 公 司 电 池 开 发 中 心 工 作 。 2003 年回复旦大学化学系工作。主要从事新型储能材料和
2.2 炭包覆 LiTi2(PO 4)3/ LiMn 2O 4
2007 年 , 我 们 课 题 组 报 道 负 极 采 用 炭 包 覆 LiTi2(PO4)3, 正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我们身边的许多电子设备都需要使用充电电池。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已取代了镍氢电池成为主流。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轻量等优点,正逐渐成为电动汽车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锂离子电池有哪些特点,目前的研究进展如何呢?1.锂离子电池的特点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来储存和释放能量的电池。
它的装置通常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
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一个关键部分,它的种类和性质不仅影响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还影响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能。
实际上,所有的锂离子电池都存在着安全性的问题。
如果电池压力增加或温度升高,电池内部的电解质会变得不稳定,进而产生反应,并产生热量。
这种反应被称为“热失控”,它可能导致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释放,甚至爆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2.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为了应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材料和结构,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最新的锂离子电池研究进展:(1)新型电解液材料的研究:新型电解液材料的出现可以增强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安全性和寿命。
例如,一些研究人员使用具有高离子导电性、低挥发性和高热稳定性的材料来代替传统的有机溶剂,从而改善了电池的电极分解和过电位成分,同时减少了电池的火灾和爆炸风险。
(2)新型正极材料的研究:目前主要使用的正极材料是氧化钴、氧化锂、氧化镍和氧化铁等。
但这些材料的成本较高,而且难以满足高功率和高能量密度的要求。
因此,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新型正极材料,例如钠离子电池、锰酸锂、三元材料和钴酸锂钫等。
(3)新型负极材料的研究:传统的负极材料是石墨,但它的能量密度不太高。
目前有很多选择,包括钛酸锂、硅、锆、铝等。
(4)新型电池结构的研究: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新型电池结构,例如针尖状电极、多维电极、纳米电极等,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此外,一些人也在研究新型锂离子电池,如锰电池、锌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等。
液流电池研究进展
第11卷 第3期2005年8月电化学E LECTROCHE M I STRYVol .11 No .3Aug .2005文章编号:100623471(2005)0320237207收稿日期:2005202229,修订日期:2005205213 3通讯联系人,Tel:(862592)22185905,E mail:qfdong@x mu .edu .cn973项目(2002CB211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3058),福建省科技项目(2003H044)资助液流电池研究进展董全峰31,张华民2,金明钢1,郑明森1,詹亚丁1,孙世刚1,林祖赓1(1.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大学宝龙电池研究所,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摘要: 和通常熟悉的以固体或气体材料作电极的化学电源不同,液流电池的活性物质是流动着的电解质溶液,是一种可实现规模化储能的电化学装置.本文简要综述液流电池的发展历史及其研究现状,瞻望发展前景,并提出它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词: 液流电池;氧化还原电对;电解质溶液;离子交换膜中图分类号: O 646;T M911 文献标识码: A资源和环境将是最终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为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十分迫切的要求,而与之配套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则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途径.到目前为止,人们已提出和开发了多种储能技术,主要可分为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两大类.物理储能主要包括扬水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这两种储能系统虽然具有规模大、能量转换效率高、循环寿命长和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但需要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场地,建设的局限性较大,且一次性投资费用也较高.化学储能,主要包括各种蓄电池和电解水制氢2储氢2燃料电池发电.由于大规模储氢目前尚难以实现,且燃料电池价格高,能量循环转换净效率低,故这种燃料电池用于规模储能也不现实.蓄电池中的锂离子电池、钠硫熔融电池、铬镍电池及超级电容器等也不适于用作大规模的蓄电技术.纵观不同类型的化学蓄电池,液流电池将会以其自身的显著特点而成为规模蓄电的最佳选择.液流电池从提出到现在已有30余年的历史,其发展过程不像某些化学电源(如锂离子电池)那样,在一个时期内集中了大批的研究者而迅速地成长起来,这与整个社会的需求和人们的认识息息相关.如今,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应用,大规模高效蓄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会成为国际上能源领域的热点.在强大的社会发展需求和巨大的潜在市场的推动下,大规模、高效率、长寿命、低成本、无污染的液流蓄电池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简要综述液流电池的研究概况,提出了目前还需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并展望其今后可能的发展前景.1 研究液流电池的意义作为一种较大型蓄电设施,液流电池的储能规模介于电网和各种便携式电池之间,正好可填补大型电网和小型电池间的空白.因而在很多领域可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如液流电池可实现区域供电,在一个独立的地域空间自行配备稳定供电设施并离网运行;液流电池也可用于电网调峰.电网的用电负荷,在白昼是一个用电高“峰”,在夜间则是一个用电低“谷”.“谷”期的负荷甚至不及“峰”期的一半.在电力紧张时,“峰”期须拉闸限电,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而在“谷”期,电站则要降低发电机的功率.降低发电机的功率,对于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但这等于闲置了很大规模的发电机组,使得发电的成本增高.核电站适宜恒定功率运行,很难调低发电机的功率,因此更需加强电网的“峰谷”调节功能;液流电池还可用作重要军事设施的应急电源和重要部门非常时期的备用电站.现代战争某种意义上讲是数字化、信息化战争,军事基地和指挥部门等不能有须臾断电,因此应急备用电源是军事设施必要的装备之一.目前使用的柴油机发电,噪音大、红外辐射强,不利于隐蔽.常规潜艇所用铅酸电池的比能量低限制了潜行航程,充放电循环寿命短降低了潜艇的作战能力.目前,国际工业发达国家均将大规模高效蓄电技术的研究作为其政府高科技研究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1].例如日本的“新阳光计划”、美国的“DOE项目计划”及欧盟的“框架计划”都将储能技术作为研究重点.英国、日本及美国等国家已经建造了MW级示范演示系统.如, 2001年I nnogy公司美国一空军基地建造了一座PS B蓄电系统,规模达120MW h/12MW,2004年投入使用,在非常时期可为该空军基地提供24h的电能.2 液流电池及其特点2.1 液流电池及其基本结构液流电池(Fl ow Redox Cell)或称氧化还原液流蓄电系统,最早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 A)资助设计[2],1974年由Thaller L.H.[3]公开发表并申请了专利[4].与通常蓄电池的活性物质被包容在固态阳极或阴极之内不同,液流电池的活性物质以液态形式存在,既是电极活性材料又是电解质溶液.它可溶解于分装在两大储液罐的溶液中,各由一个泵使溶液流经液流电池,在离子交换膜两侧的电极上分别发生还原和氧化反应.图1是其单元电堆装置示意图,它分别由两个具有不同电极电位的液体电对作正、负极,该单电池可通过双极板串联成“电堆”,形成不同规模的蓄电装置,这种电池没有固态反应,不发生电极物质结构形态的改变.与其它常规蓄电池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2.2 液流电池的特点液流蓄电系统的功率取决于电池的面积和堆的节数,储能容量则取决于储液罐的容积,两者可单独设计.因而,设计的灵活性大,易于模块组合,受设置场地限制小,蓄电规模易于调节[5~7].各单池的反应物流体相同,容易保证电堆的一致性和均匀性,并可通过某几个单池来监测整个系统的充放电状态.也可以利用连接含有不同单电池数的电池组段构成分立的负载,以提供不同的输出电压.当负载变化或放电深度增加时,可用附加电池维持图1 液流电池单元电堆装置示意图Fig.1 The sche me of a fl ow redox cell恒定的输出电压,并利用“再平衡电池”连续校正阳极区和阴极区因物流不平衡引起的轻微副反应.理论上讲,液流化学蓄电系统的寿命长,可靠性高,无污染排放和噪音,建设周期短,运行和维持费较低,是一种高效的大规模储存电能装置[8~13].3 液流电池中的电对液流电池较早提出的有Ti/Fe[14,15]、Cr/ Fe[16~18]及Zn/Fe[19]等体系,比较成熟的是多硫化钠/溴[20](PS B)和全钒[21~23](VRB)体系,近年又有V/Ce[24]、钒氯化物/多卤化物[25]、全铬和Mn3+/Mn2+半电池[26]以及其它新体系的研究[27,28].其中Cr/Fe和Ti/Fe体系的应用主要受制于负极Cr3+/Cr2+的动力学特征和Ti(III)的氧化沉淀.而由铬与EDT A络合组成的全铬体系,其正极电对的反应速率慢且受到副反应的干扰;又如高电位电对的Ce(III)/Ce(I V)体系,因在H2S O4支持电解液中易形成复合离子[29],导致离子扩散阻力增大和电对可逆性下降;钒氯化物/多卤化物体系的活性离子也是复合离子,同样存在与Ce电对类似的问题;Mn3+/Mn2+电对的电位比Ce3+/ Ce4+更高,易受析氧副反应影响,当其H2S O4溶液浓度略高时即产生沉淀,且反应动力学迟缓.为解决上述问题,需深入研究配位化学和支持电解质在液流蓄电系统中相关电对的动力学特征,抑制电解质溶液沉淀和析氧/析氢副反应,提高溶液浓度和离子扩散系数,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液流电池的性能.液流电池的两个电极由不同电位的两个液流电对组成,充电时,在离子交换膜的一侧,其高电位电对的活性物质于电池的正极从低价态氧化成高・832・ 电 化 学2005年价态.另一侧,低电位电对的活性物质在电池的负极由高价态还原成低价态.放电时,以上两过程反向进行.例如,对多硫化钠/溴电堆液流蓄电体系,其正极区电解液为溴化钠,负极区电解液为多硫化钠.充、放电时正、负电极各发生如下反应:正极:B r 2+2Na++2e-discharge charge2Na B r (1)负极: (x +1)Na 2S xdischarge charge2Na++x Na 2S x +1+2e-(2)x =1~4,此一单电池的开路电压为1.54~1.61V.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正极电对为VO2+/VO2+,负极电对为V2+/V 3+.其充放电时,电极反应分别如下:正极:VO2++H 2O -e-discharge chargeVO 2++2H+(3)负极:V3++e discharge chargeV2+(4)相应的开路电压约1.6V.液流电池的充放电特征和普通电池并无显著不同,图2是Ce /V 电池和全钒电池在全充全放情况下的充放电曲线.迄今为止,可成功用于液流电池体系的电对并不多,探索新电对,构建新体系是一项很有意义且充满希望的工作.一般来讲,一个理想电对应具有:溶解度大、化学性质稳定、电极反应可逆性高、无析氧/析氢副反应、电对间的电位差大等特点.此外,非水体系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领域.4 离子交换隔膜离子交换膜[30~33]是液流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具备高离子选择性、高离子传导率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34].常见的离子交换膜主要有两类,即Nafi on 膜和聚烯烃类膜.Nafi on 膜价格昂贵,而且大多数离子在膜内渗透严重,易造成膜的堵塞.聚烯烃类离子膜化学稳定性欠佳,影响系统使用寿命.对此,制备性能优良的新型离子交换膜是目前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针对不同的液流电池体系,一些研究者分别合图2 Ce /V 和全钒电池在全充全放下的充放电曲线Fig .2 Charge 2discharge curves of the Ce /V and all 2V redox fl owbattery at 100%DODcurrent density:80mA /m 2,s oluti on volu me:300mL ,fl ow rate:25mL /m in成了含磺酸基[35,36]、羧基、季铵基等杂环联苯聚芳醚等一系列膜材料[37,38].为了提高膜的亲水性,通常采用共聚方法,即在聚合物主链中同时引入磺酸基或羧基,或采用含季铵基的离子膜和含磺酸基或羧基的离子膜复合等方法,以期在提高离子选择性的同时提高离子传导率.研究中还同时应用现代分析技术对合成的离子交换膜进行表征,包括膜的离子传导率、离子在膜内的扩散系数和膜的离子迁移数等的测定,研究离子交换膜材料的主链结构和离子基团种类(磺酸基、羧基、季铵基等)、数量、分布以及离子交换膜的微观结构等对膜的选择性、离子传导性的影响[39,40].表面处理和修饰可以改变膜的性能[41~43],例如,可利用辐射接枝等方法作膜的表面改性,或以多元胺等作交联剂使膜内聚合物适当交联,目的是提高膜的强度及其抗腐蚀性能,从而提高膜的使用寿命[44];又如,应用接枝技术在现有膜材料上引入不同的功能基团,以提高膜的亲水性、获得大小适中的膜孔、降低水及相关离子的透过率,从而提高膜的离子传导率[45].离子在膜内的传递速率是衡量膜性能的重要指标,研究物质在离子交换膜内的传递机理将为提高离子传导率提供可靠依据.深入认识并建立离子在交换膜内的传递模型,研究在系统运行条件下物质与阳/阴离子交换膜内离子基团的相互作用,以及物质在膜内传递的动力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932・第3期 董全峰等:液流电池研究进展图3 Ce(III)/Ce(I V)离子的存在形式随电解质溶液S O42-浓度的变化关系Fig.3 Variati on of the comp lex i ons of Ce(III)/Ce(I V)with concentrati on of S O42-in electr olyte s oluti on5 电解质溶液及体系反应动力学5.1 高浓度、高稳定性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液流电池的核心,它是一个多价态体系,实现着能量的储存和释放.既需要高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以实现电池的高比能量,又要求它有高稳定性.然而,至今有关多价态、高浓度电解质溶液体系的研究却很有限.物理化学中现有的电解质溶液基本规律都是建立在无限稀薄溶液基础上的.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同,其离子存在形式可能有很大不同(如图3所示),当电解质溶液的浓度高至一定程度后即会引起电解质溶液的水解、缔合或沉淀析出等问题.因此,对于液流电池要求的高浓度、多价态的电解质溶液及其稳定化机制亟需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如何提高其溶液浓度的途径、了解长期充放电循环运行过程中高浓电解质溶液的变化规律,由此等等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5.2 液流电池的反应动力学液流蓄电系统中的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是提高电池系统比功率和能量转换效率的重要基础.至今,即使是比较成熟的全钒液流电池,其倍率放电性能仍然较差[46],这可从图4V(V)/V(I V)电对于不同电流密度下的电位曲线看到.由于液流电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活性物质存在多种价态,虽然一些研究已从不同侧面考察了电对的电化学过程[47,48],但仍缺乏系统性的工作.图4 V(V)/V(I V)电对在5mol/L H2S O4溶液中玻碳电极上不同电流密度下的电位曲线Fig.4 Chr onopotenti ogra m s for the V(V)/V(I V)reacti on atvari ous current densities in5mol/L H2S O4s oluti on on aglassy carbon electr ode5.3 系统性能衰减问题液流电池电堆一般由多节单电池串联或并联组合而成,其性能衰减与系统运行时构成单电池的正、负电极,离子交换膜,双极板以及整个电堆构件的衰减直接相关[49].况且,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系统的腐蚀、副反应乃至离子在膜中的渗透等都会引起电池运行效率的衰退.比如,Na+或H+离子在膜中通常是以水合离子的形式传导,渗透压差势将导致离子交换膜两侧离子的反向渗透,随着充、放电循环次数的增加,其正、负区极溶液的浓度乃・42・ 电 化 学2005年至体积均会发生变化,加之活性物质的浓度逐渐降低,最终必然影响液流蓄电系统的能量效率和使用寿命.所以,有关电池运行过程的系统研究包括电极、双极板的化学和电化学腐蚀,膜的降解、结构变化,膜性能的衰减[50],催化剂的失效机制,及其活性再生,不同价态及不同形态离子间的化学平衡以及离子反向渗透对电解质溶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的探索等.此外,电堆关键部件的材料改性及化学稳定性以及体系的综合动力学稳定条件的建立也是液流电池中的基础问题.6 结 语液流电池显然不同于通常使用的固体材料电极或气体电极,其活性物质是流动的电解质溶液,它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是规模化蓄电,在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呼声高涨形势下,可以预见,液流电池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目前,液流电池普遍应用的条件尚不具备,对许多问题尚需进行深入的研究,诸如高浓度、多价态电解质的溶液化学及其稳定化机制问题,电对在溶液中氧化还原机理问题,集催化、集流、导电等于一体的“一体化”电极问题,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等.有些研究一开始就和系统的集成特点结合起来,并突破前人固有概念,如最近报道了一种无膜液流电池[51],其中使两个氧化还原电对的流体可同时流过一个狭缝区域,无需隔膜而实现发电.这种体系如能扩展到具有一定规模的液流蓄电系统,液流电池可能会取得惊人的发展和突破.参考文献(R efe rence s):[1] Business Communicati ons Company,I rge andAdvanced Battery Technol ogy and Markets[E B/OL].htt p:///chinese/bc24077_large_battery_t oc.ht m l[2] Thaller L H,N ice A W.Fluid battery p r om ises econom2ical st orage[J].Power Engineering,1981,85(2):56~58.[3] Thaller L H.Electrically Rechargeable Redox Fl o wCells[C].San Francisco,US A:S AE Prep rints,749142,1974.924.[4] Thaller L H.Electrically rechargeable redox fl ow cells[P].US Pat:3996064,1974.[5] Stalnaker D K,L ieber man A.Design and A sse mblyConsiderati ons f or Redox Cells and Stacks[M].Ohi o,US A:NAS A Tech M e mo,1981.10.[6] Hagedorn N H,Haaller L H.Design flexibility of redoxfl ow syste m s[A].Pr oceedings of the I nters ociety En2ergy Conversi on Engineering Conference[C].Los An2geles,US A:I EEE,Ne w York,1982.2:600.[7] Nozaki K,Oza wa T.Research and devel opment of red2ox2fl ow battery in electr otechnical laborat ory[A].Pr o2ceedings of the I nters ociety Energy Conversi on Engi2neering Conference[C].Los Angeles,US A:I EEE,Ne w York,1982.2:610.[8] Anon.Maj or reducti on in electric energy st orage costs[J].I ndustrial Research&Devel opment,1980,22(3):97~98.[9] Nozaki K,Kaneko H,Oza wa T.Pr os pect of electric en2ergy st orage by secondary batteries[J].Circulars ofthe Electr otechnical Laborat ory,1979,54(201):71. [10] Sakamot o T,Mori N,Kuno M,et al.Devel opment ofredox fl ow battery[J].Su m it omo Electric TechnicalReview,1989,28:180.[11] Fang B,I w asa S,W ei Y,et al.A study of the Ce(III)/Ce(I V)redox coup le for redox fl ow battery ap2p licati on[J].Electr ochi m ica Acta,2002,47(24):3971~3976.[12] Ya mamura T,Shi okawa Y,Ya mana H,et al.Electr o2che m ical investigati on of uraniu mβ2diket onates f or all2uraniu m redox fl ow battery[J].Electr ochi m ica Acta,2002,48(1):43~50.[13] Trainham J A,Ne wman paris on bet w een fl ow2thr ough and fl ow2by por ous electr odes f or redox energyst orage[J].Electr ochi m ica Acta,1981,26(4):455~469.[14] Savinell R F,L iu C C,Chiang S H,et al.I nvestiga2ti on of a parallel p late ir on2titaniu m redox electr ochem2ical cell[A].Pr oceedings2The Electr oche m ical Soci2ety[C].Bost on,Mass:Electr oche m S oc I nc,Prince2t on,NJ,1979.79(1):468.[15] W ang Y Y,L in M R,W an C C.Study of the dis2charge perfor mance of the Ti/Fe redox fl ow system[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1984,13(1):65~74.[16] Anon.Fluid battery p r om ises t o st ore electricity at l ow2er cost f or power2generati on syste m s[J].Power,1979,123(7):83~88.[17] Gahn R F,Hagedorn N H,Johns on J A.Cycling Per2for mance of the Ir on2chr om iu m Redox Energy St orageSyste m[M].Cleveland,Oh,US A:NAS A TechnicalMe morandu m,NAS A,1985.18.・142・第3期 董全峰等:液流电池研究进展[18] Shi m ada M,Tsuzuki Y,L izuka Y,et al.I nvestigati onof the aqueous Fe2Cr redox fl ow cell[J].Che m istryand I ndustry,1988,3:80~82.[19] Ada m s G B,Hollands worth R P,L ittauer E L.Re2chargeable alkaline zinc/ferricyanide hybrid redox bat2tery[C].Pr oceedings of the I nters ociety Energy Con2versi on Engineering Conference[A].A tlanta,Ga,US A:AS ME,Ne w York,1981.1:812.[20] Kondo S,M isaki H,Suzuki S.Devel opment of ad2vanced battery electric energy st orage syste m f or elec2tric utility l oad leveling[A].Pr oceedings of the I nters2ociety Energy Conversi on Engineering Conference[C].M ia m i Beach,F L,US A:S AE(P2164),W arrendale,P A,US A,1985.11.[21] Rychcik M,Skyllas K M.Characteristics of a ne w all2vanadiu m redox fl ow battery[J].Journal of PowerS ources,1988,22(1):59~67.[22] Su m E,Skyllas KM.Study of the V(ii)/V(iii)redoxcoup le f or redox fl ow cell app licati ons[J].Journal ofPower Sources,1985,15(223):179~190.[23] Skyllas KM,Rychcik M,Robins R G,et al.Ne w all2vanadiu m redox fl ow cell[J].Journal of the Electr o2che m ical Society,1986,133(5):1057~1058. [24] Fang B,I w asa S,W ei Y,et al.A study of the Ce(III)/Ce(I V)redox coup le f or redox fl ow battery ap2p licati on[J].Electr ochi m ica Acta,2002,47:3971~3976.[25] Skyllas KM.Novel vanadiu m chl oride/polyhalide red2ox fl ow battery[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3,124(1):299~302.[26] M i C H,Xia X,Zhang X G.Electr oche m ical behav2i ors of Mn3+/M n2+syste m in redox fl ow battery[J].D ianyuan J ishu/Chinese Journal of PowerS ources,2003,27(1):2.[27] M atsuda Y,Tanaka K,Okada M,et al.Rechargeableredox battery utilizing rutheniu m comp lexes with non2a2queous organic electr olyte[J].Journal of App lied E2lectr oche m istry,1988,18(6):909~914.[28] Ya ma mura T,Shi okawa Y,Ya mana H,et al.Electr o2che m ical investigati on of uraniu mβ2diket onates f or all2uraniu m redox fl ow battery[J].Electr ochi m ica Acta,2002,48(1):43~50.[29] Paulenova A,Creager S E,Navratil J D,et al.Redoxpotentials and kinetics of the Ce3+/Ce4+redox reac2ti on and s olubility of ceriu m sulfates in sulfuric acid s o2luti ons[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2,109(2):431~438.[30] Ohya H,E mori K,Oht o T,et al.I on2selective Mem2branes for Redox2fl ow Battery[C].New York:Plenu mPress,1986.273~280.[31] D ri oli E,Nakagaki M.Me mbranes and me mbranep r ocesses(p r oceedings of the first eur ope2japan con2gress)[C].Ne w York:Plenu m Press,1986.663. [32] R itchie IM,Siira O T.Redox batteries2an overvie w[M].Oxf ord,Engl:Perga mon Press,1984.1732~1737.[33] Hagedorn N H.Nasa redox st orage syste m devel opmentp r oject[J].NAS A Technical Me morandu m,1984:46.[34] Finklea H O.M easure ment of mass2transfer parametersthr ough a poly mer coating by chr onoa mper ometry[J].Electr oche m ical Society Extended Abstracts,1984,48(2):931~932.[35] A rnold C J,A ssink R A.Devel opment of sulf onatedpolysulf one me mbranes for redox fl ow batteries[J].Journal ofM e mbrane Science,1988,38(1):71~83.[36] Moha mmadi T,Skyllas KM.Preparati on of sulf onatedcomposite me mbrane for vanadiu m redox fl ow batteryapp licati ons[J].Journal ofMe mbrane Science,1995,107(1~2):35.[37] Hwang G J,Ohya H.Cr osslinking of ani on exchangemembrane by accelerated electr on radiati on as a sepa2rat or for the all2vanadiu m redox fl ow battery[J].Jour2nal of Me mbrane Science,1997,132(1):55~61. [38] Ohya H,Kur omot o M,M atsu mot o H,et al.Electricalresistivities and per meabilities of composite membranesbased on a cati on exchange me mbrane for a redox fl owbattery[J].Journal of M e mbrane Science,1990,51(1~2):201~214.[39] W iedemann E,Heintz A,L ichtenthaler R N.Trans2port p r operties of vanadiu m i ons in cati on exchangemembranes:Deter m inati on of diffusi on coefficients u2sing a dialysis cell[J].J.of Membrane Science,1998,141:215~221.[40] Moha mmadi T,Skyllas K M.Characterisati on of novelcomposite me mbrane f or redox fl ow battery app licati ons[J].Journal of M e mbrane Science,1995,98(1~2):77.[41] Ogu m i Z,Uchi m ot o Y,Tsujikawa M,et al.Enhance2ment of p r ot on selective of cati on exchange me mbraneby p las ma modificati on[J].Journal of the Electr o2che m ical Society,1989,136(4):1247~1248. [42] Ogu m i Z,Uchi m ot o Y,Tsujikawa M,et al.Modifica2ti on of i on exchange me mbrane surface by p las ma・242・ 电 化 学2005年p r ocess .I .H +i on per m 2selective membrane fr om na 2fi on f or redox 2fl ow battery[J ].Journal of the Electr o 2che m ical Society,1990,137(5):1430~1435.[43] Chieng S C,KazacosM ,Skyllas KM.Modificati on ofDara m ic,m icr opor ous separat or,f or redox fl ow battery app licati ons[J ].Journal ofM e mbrane Science,1992,75(1~2):81~91.[44] Moha mmadi T,Skyllas KM.Modificati on of ani on 2ex 2change me mbranes for vanadiu m redox fl ow battery ap 2p licati ons[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1996,63(2):179~186.[45] Sukkar T,Skyllas KM.Modificati on of me mbranes u 2sing polyelectr olytes t o i m p r ove water transfer p r oper 2ties in the vanadiu m redox battery [J ].Journal ofMembrane Science,2003,222(1~2):249~264.[46] O riji G,Kataya ma Y,M iura T .I nvestigati ons on V(I V )/V (V )and V (II )/V (III )redox reacti ons by vari ous electr ochem ical methods[J ].Journal of Power S ources,2005,139:321~324.[47] Skyllas K M ,L i m antari Y .Kinetics of the che m icaldiss oluti on of vanadiu m pent oxide in acidic br om ide s o 2luti ons [J ].Journal of App lied Electr oche m istry,2004,34(7):681~685.[48] W u H,Sel m an J R,Hollands worth R P .Mass transferand current distributi on in a zinc /redox 2battery fl ow cell[J ].I ndian Journal of Technol ogy,1986,24(7):372~380.[49] Homma T,Zhao G,Ohsa wa Y .Theoretical studies oncharge and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redox fl ow bat 2tery[J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Japan,1990,110(4):24~34.[50] Heintz A,Illenberger C .D iffusi on coefficients of B r2in cati on exchange membranes [J ].Journal of Mem 2brane Science,1996,113(2):175~181.[51] Rosaria F,Abraha m D S,Thomas D C,et al .Mem 2braneless vanadiu m redox fuel cell using la m inar fl ow [J ].J.AM.CHE M.S OC .,2002,124:12930~12931.Research Pr ogresses in a Fl o w Redox BatteryDONG Quan 2feng 31,ZHANG Hua 2m in 2,J I N M ing 2gang 1,ZHENG M ing 2sen 1,ZHAN Ya 2ding,S UN Shi 2gang 1,L I N Zu 2geng1(1.S tate Key L ab for Physical Che m istry of Solid Surface and X iam en U niv .2Po w er L ong B attery Institu te,D epart m ent of Che m istry ,X iam en U n iversity,X iam en 361005,China ,2.Fuel cell R &D Center ,D alian Institute of Che m ical Physics,Chinese A cade m y of Science,D alian 116023,China )Ab s trac t:A s alarge scale electr oche m ical st orage device,fl ow redox battery in which the active materials arefl o wing electr olytes is different fr om the common batteries e mp l oying s olid or gasmaterials as an electr ode .I n this paper we intr oduced fl o w redox battery in brief,revie wed its devel opment and actual state on study .The main p r oble m existed in the ne w device was discussed when vie wed with its future devel opments .Key wo rd s:Fl ow redox battery,Redox coup les,Electr olytes,I on 2exchangeable me mbrance・342・第3期 董全峰等:液流电池研究进展。
以TFSI_为基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2011.11Vol.35No.11综述收稿日期:2011-06-23作者简介:罗建志(1983—),男,河南省人,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纯电子气体的开发。
1444以TFSI-为基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罗建志,王少波,杨献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河北邯郸056027)摘要:以TFSI-为基的锂离子电解液的应用,明显改善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介绍了LiTFSI锂盐的物理特性、对集流体的腐蚀、SEI膜的形成及对锂盐的修饰等性质,系统阐述了有机溶剂、室温离子液体及聚合物电解质等以TFSI-为基不同类型的锂离子电解液,比较了不同类型电解液的优缺点,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LiTFSI;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图分类号:TM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87X(2011)11-1444-03Develop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y electrolyte based on TFSI -LUO Jian-zhi,WANG Shao-bo,YANG Xian-kui(The 718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Handan Hebei 056027,China )Abstract:Withtheapplicationoflithium-ionelectrolytebasedonTFSI-,thepropertyoflithium-ionbatterywassignificantlyimproved,includingenergydensity,cyclelifeandsafety.ThenatureofthelithiumsaltLiTFSIwasdescribedsuchasphysicalcharacteristics,thecorrosionofthecollector,SEIfilmformation,modificationofthelithiumsalt,andsoon.Acomprehensivereviewaboutseveraltypesoflithium-ionelectrolytebasedonTFSI-wasgivenontheprogressfororganicsolvent,roomtemperatureionicliquidandpolymerelectrolytes.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hesedifferentelectrolyteswerereviewed.Finally,theexistingproblemsandtheresearchdevelopmenttrendswerediscussed.Keywords:LiTFSI;lithiumionbattery;electrolyte目前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正极和负极材料的开发和改性上,而电解液的研究所占的比例则相对较少,但是电解液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着电池的容量,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制约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和应用。
锂离子电池液态有机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液态有机电解液的研究进展穆德颖;刘元龙;戴长松【摘要】从电解质锂盐的开发、有机溶剂体系的替代与优化组合到不同功能添加剂的应用等方面,阐述锂离子电池液态有机电解液研究的进展;提出提升电化学性能、提高电池安全性和回收利用对环境不友好的物质,是相关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期刊名称】《电池》【年(卷),期】2019(049)001【总页数】4页(P68-71)【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液态有机电解液;研究进展【作者】穆德颖;刘元龙;戴长松【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环境工程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0;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2.9电解液是获得高能量、长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良好的锂离子电池的关键之一。
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液多为有机体系,在过充、过放、短路及热冲击等状态下,温度升高较快,存在易燃、易制毒等问题[1]。
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LiPF6)、聚丙二乙烯(醇)等化学物质,对生物及人体有影响[2-3]。
对电解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及回收利用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作者总结锂离子电池液态有机电解液中电解质锂盐的开发情况,归纳有机溶剂体系的优化组合以及不同功能添加剂使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有关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问题,并针对电解液环境影响及回收利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1 电解液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性能的影响锂离子电池研究中一个活跃的领域是电解液体系的优化,目标是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周期以及提高电池的比容量和电化学性能。
研究方向主要是各种导电锂盐的开发、电解液有机溶剂的体系或配比的优化、新的电解液添加剂的选择或合成等。
1.1 电解质锂盐的开发LiPF6以优异的成膜性能,较宽的电化学窗口和相对较小的污染,一直是商用锂离子电池的首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的优点,是一种输出功率和储能容量彼此独立、能量密度大、成 本 较 低 的 新 型 绿 色 可 充 电 池。 本
第 31 卷 第 3 期 2012 年 7 月
电工电能新技术 Advanced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
Vol. 31,No. 3 July 2012
锂离子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
陈永翀1 ,武明晓1,2 ,任雅琨1 ,康利斌1 ,李彦菊1,2 ,韩 立1 ,林道勇2 ,王秋平2
于是,上述状况给予我们一个启发: 能否将锂离 子电池的绿色环保和高能量密度特点与液流电池的 输出功率和储能容 量 可 独 立 设 计 的 优 势 相 结 合,设 计开发一种新型储能电池? 类似于全钒液流电池, 这种新型锂离子电 池 的 正、负 极 材 料 颗 粒 和 电 解 液
收稿日期: 2012-02-27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创新人才计划基金项目( O960131C41) 和国家 863 计划项目( 2012AA052203) 作者简介: 陈永翀 ( 1975-) ,男,江西籍,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 固态反应与扩散 / 能源材料与电池技术。
图 1 锂离子液流电池原理图 Fig. 1 Schematic of Lithium-ion flow battery
电池工作时,正 极 悬 浮 液 由 正 极 进 液 口 进 入 电 池反应器的正极反 应 腔,完 成 反 应 后 由 正 极 出 液 口 通过密封管道返回正极悬浮液存储罐。与此同时, 负极悬浮液由负极进液口进入电池反应器的负极反 应腔,完成反应后由 负 极 出 液 口 通 过 密 封 管 道 返 回 负极悬浮液存储罐。正极反应腔与负极反应腔之间
有电子不导电的多 孔 隔 膜,将 正 极 悬 浮 液 中 的 正 极 活性材料颗粒和负极悬浮液中的负极活性材料颗粒 相互隔开,避免正负 极 活 性 材 料 颗 粒 直 接 接 触 导 致 电池内部的短路。正极反应腔内的正极悬浮液和负 极反应腔内的负极悬浮液可以通过多孔隔膜中的电 解液进行锂离子交换传输。
2 锂离子液流电池原理
锂离子液流电 池 主 要 由 电 池 反 应 器、正 极 悬 浮 液 存 储 罐 、负 极 悬 浮 液 存 储 罐 、液 泵 及 密 封 管 道 等 组 成,如图 1 所示。其中,正极悬浮液存储罐盛放正极 活 性 材 料 颗 粒 、导 电 剂 和 电 解 液 的 混 合 物 ,负 极 悬 浮 液存储罐盛放负极 活 性 材 料 颗 粒、导 电 剂 和 电 解 液 的混合物。电池反应器是锂离子液流电池的核心, 其结构主要包括: 正 极 集 流 体、正 极 反 应 腔、多 孔 隔 膜 、负 极 反 应 腔 、负 极 集 流 体 和 外 壳 。 锂 离 子 液 流 电 池工作时使用液泵 对 悬 浮 液 进 行 循 环,悬 浮 液 在 液 泵或其他动力推动下通过密封管道在悬浮液存储罐 和电池反应器之间 连 续 流 动 或 间 歇 流 动,流 速 可 根 据悬浮液浓度和环境温度进行调节。
全钒液流电池 通 过 正、负 极 溶 液 中 的 活 性 钒 离
子的价 态 变 化,可 以 实 现 电 能 的 存 储 与 释 放[4-6]。 全钒液流电池的正负极活性物质溶液分装在两个储 存罐中,在 液 泵 推 动 下,溶 液 通 过 密 封 管 道 流 经 电 堆,在质子交换膜两 侧 的 电 极 上 分 别 发 生 还 原 与 氧 化反应。因此,全钒 液 流 电 池 的 输 出 功 率 和 储 能 容 量可独立设计,这是 液 流 电 池 显 著 区 别 于 其 他 化 学 电池的独特之处,同 时 也 是 液 流 电 池 有 可 能 应 用 于 大规模储能的最 大 技 术 优 势。 但 是,全 钒 液 流 电 池 的正负极活性物质 溶 液 为 钒 离 子 的 硫 酸 溶 液,该 溶 液具有很强的毒性 和 腐 蚀 性,同 时 对 温 度 也 有 一 定 的要求: 相 对 饱 和 的 五 价 钒 溶 液 在 温 度 高 于 45℃ 时,容易生成 五 氧 化 二 钒 红 色 沉 淀 ( 五 氧 化 二 钒 是 剧毒物质) ,低 价 钒 溶 液 也 会 在 温 度 较 低 时 由 于 溶 解度降低而析出 晶 体。 另 外,全 钒 液 流 电 池 的 其 他 材料,尤其是粘附有五氧化二钒结晶体的塑料 / 石墨 复合导电板,很难通 过 循 环 回 收 的 方 式 进 入 再 生 产 环 节 。 因 此 ,从 整 体 产 业 链 的 角 度 考 虑 ,全 钒 液 流 电 池并不安全环保,其 他 液 流 电 池 体 系 也 存 在 类 似 的 环保问题。
当电池放电时,负 极 反 应 腔 中 的 负 极 活 性 材 料 颗 粒 内 部 的 锂 离 子 脱 嵌 而 出 ,进 入 电 解 液 ,并 通 过 多 孔隔膜到达正极反 应 腔,嵌 入 到 正 极 活 性 材 料 颗 粒 内部; 与此同时,负极反应腔中的负极活性材料颗粒 内部的电子流入负 极 集 流 体,并 通 过 负 极 集 流 体 的 负极极耳流入电池 的 外 部 回 路,完 成 做 功 后 通 过 正 极极耳流入正极集 流 体,最 后 嵌 入 正 极 反 应 腔 中 的 正极活性 材 料 颗 粒 内 部。 电 池 充 电 的 过 程 与 之 相 反。
在 2011 年 5 月第 219 届( 国际) 电化学协会研 讨会 ( 219th ECS Meeting) 上,美 国 Drexel University 的 M. Wang 等人[10]讨论了 电 极 颗 粒 形 状 与 体 积 分
第3 期
陈永翀,等: 锂离子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
83
数对于悬 浮 液 流 变 特 性 的 影 响。 随 后,在 2011 年 10 月 第 220 届 ( 国 际 ) 电 化 学 协 会 研 讨 会 上,YetMing Chiang 课题组发表了系列会议报告,分别 讨 论 了电极悬浮液的电导率和流 动 性[11]、电 化 学 活 性 区 域[12]、电极悬浮 液 阻 抗 特 性[13] 和 隔 膜 制 备 技 术[14] 等议题。
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009 年 6 月 12 日 麻 省 理 工 学 院 Yet-Ming Chiang 等人首次申请了关于锂离子液流 电 池 ( 他 们 称为半固态锂可充液流电池,Semi-Solid Lithium Rechargeable Flow Battery) 的国际专利[7],并于 2011 年 6 月在第五届国际锂电池 ( 电极材料) 研讨会 ( LiBD2011-Electrode materials) 上 发 表 了 锂 离 子 液 流电池的会 议 报 告[8],以 及 在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杂志上公开发表了 首 篇 论 文 报 道[9]。 研 究 工 作采用不同的电极活性材料进行测试。以钴酸锂为 正 极 ,石 墨 为 负 极 ,在 连 续 流 动 模 式 下 获 得 电 池 的 充 电容量和放电容量分别为 146mAh / g 和 127mAh / g, 间歇流动模式下的充放电容量分别为 145mAh / g 和 118 mAh / g; 两种模式下的机械损耗分别 为 22% 和 1% 。在给电池堆、存储容器和周边系统留有充足余 量的情况下,Yet-Ming Chiang 等 估 计 锂 离 子 液 流 电 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 300 ~ 500Wh / L( 130 ~ 250Wh / kg) ,能够满 足 各 种 类 型 电 动 汽 车 的 性 能 要 求。若采用能量密 度 更 高 的 电 极 材 料,还 可 以 进 一 步 提 高 电 池 性 能 。 同 时 ,与 传 统 的 锂 离 子 电 池 相 比 , 锂离子液流电池的材料和制造 成 本 更 低,大 致 在 40 ~ 80 美元 / 千瓦 时 的 范 围,远 远 低 于 电 动 汽 车 动 力 系统 250 美元 / 千瓦时和电网储能系统 100 美元 / 千 瓦 时 的 成 本 要 求 ,具 有 非 常 诱 人 的 应 用 前 景 。
对于半固态负 极 来 说,一 个 重 要 的 问 题 是 固 体 电解质界面膜 ( SEI) 所带来的有害影响。由于 SEI 膜的形成取 决 于 电 解 液 溶 剂 在 0. 8V 电 位 ( 相 对 于 锂金属或锂 离 子 ) 甚 至 更 低 电 位 上 的 还 原,因 此 可 以尝试的解决方法有: 通过使用无电镀沉积金属铜 来装饰 MCMB 石墨可以获得非常 良好的电子穿透 率 ,或 者 ,使 用 诸 如 镍 锰 酸 锂 和 钛 酸 锂 之 类 的 高 电 压 正负 极 材 料 匹 配 让 电 压 升 高,在 减 小 SEI 膜 影 响 的 同 时 ,仍 然 可 以 维 持 较 高 的 能 量 密 度 。
文 介 绍 了 锂 离 子 液 流 电 池 技 术 的 研 究 背 景 ,阐 述 了 锂 离 子 液 流 电 池 的 结 构 组 成 和 工 作 原 理 ,并 详 细
综述了锂离子液流电池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指出目前有待突破的 关 键 技 术 问 题。 相 关 技 术 研 究 与
发 展 有 望 开 辟 一 种 安 全 、环 保 和 低 成 本 的 新 型 储 能 技 术 路 线 ,并 在 未 来 广 泛 应 用 于 新 能 源 电 网 的 储
可再生能源、智 能 电 网 以 及 电 动 车 的 发 展 已 成 为国际趋势,同时也 拉 动 了 各 类 大 型 储 能 电 池 的 市 场需求。 目前可采用的,能够达到 MW 级功率应 用 并 被 广 泛 研 究 的 电 池 技 术 ,有 锂 离 子 电 池 、全 钒 液 流 电池等。
锂离子电池应用于大规模储能,其优势在于: 比 能 量 高 ,充 放 电 效 率 高 ,可 快 速 充 放 电 ,循 环 寿 命 长 , 自放电率低,工作温 度 范 围 宽,以 及 绿 色 环 保 ( 不 含 有铅、镉、汞、钒 等 有 毒 金 属 离 子 ) 。 [3] 储 能 锂 离 子 电池目前存在的最 大 问 题 是 成 本 太 高,其 成 本 是 储 能抽水电站建设成本的 1. 5 ~ 2. 0 倍。对于 MW 级 储能电站来说,需要 成 千 上 万 块 单 体 电 池 串 并 联 构 成 ,这 无 疑 增 加 了 系 统 成 本 ,对 于 系 统 安 全 及 系 统 维 护也是极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