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_TP_OAM_20101216

合集下载

mpls-tp技术原理

mpls-tp技术原理

mpls-tp技术原理MPLS-TP技术原理MPLS-TP(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 Transport Profile)是一种基于MPLS技术的传输网络技术。

它在传统MPLS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传输网络的特性进行了优化和改进,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可用性和性能保障。

MPLS-TP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标签交换实现数据的快速转发。

在传统的网络中,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的路由查找和解析,导致转发效率低下。

而MPLS-TP技术通过在数据包头部添加标签,将数据包标识为特定的转发路径,从而实现了快速的数据转发。

MPLS-TP技术还引入了专门的OAM(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机制,用于监测网络的性能和故障管理。

OAM机制包括了各种测试和监测功能,如连通性检测、环路检测、延迟测量等,可以及时发现并定位网络故障,并提供故障定位和恢复的功能。

MPLS-TP技术还提供了多种保护机制,用于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其中包括了线路保护、节点保护和环保护等机制。

线路保护是指在网络中设置备用路径,当主路径发生故障时,数据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路径进行传输。

节点保护是指在网络中设置备用节点,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数据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节点进行处理。

环保护是指在网络中设置备用环路,当主环路发生故障时,数据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环路进行传输。

MPLS-TP技术还可以支持多种业务类型的传输,如以太网、SDH、ATM等。

通过适配不同的业务类型,MPLS-TP可以实现不同业务的有效传输和管理。

MPLS-TP技术通过引入标签交换、OAM机制和保护机制等技术,提供了高效可靠的传输网络解决方案。

它可以满足不同业务的传输需求,并具有较高的性能和可用性。

MPLS-TP技术在传输网络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将在未来的网络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mpls-tp技术原理

mpls-tp技术原理

mpls-tp技术原理MPLS-TP技术原理MPLS-TP(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 Transport Profile)是一种基于MPLS的传输技术,旨在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服务。

本文将介绍MPLS-TP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MPLS-TP技术利用标签交换技术来实现数据的转发和路由。

它将数据包分割成不同的标签,每个标签对应一个特定的路径。

这些标签被添加到数据包的首部,以帮助网络设备在转发过程中快速识别和处理数据包。

MPLS-TP技术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标签分发:当数据包进入MPLS-TP网络时,网络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路由表,为数据包分配一个唯一的标签。

这个标签用于在网络中识别和定位数据包。

2. 标签交换:一旦数据包被分配了标签,网络设备会根据标签进行转发。

在每个节点,设备根据标签查找对应的下一跳节点,并将数据包转发给该节点。

3. 标签剥离:当数据包到达目的节点时,该节点会将最后一个标签从数据包中剥离,并将数据包传递给上层应用。

MPLS-TP技术的工作机制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个方面: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

控制平面主要负责路由的计算和标签的分发。

它使用MPLS-TP控制协议来交换路由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计算最优路径。

控制平面还负责管理标签的分发和维护标签映射表。

数据平面主要负责标签的交换和数据包的转发。

它使用标签交换协议来实现标签的查找和转发。

数据平面的设备根据标签查找下一跳节点,并将数据包转发给目的节点。

MPLS-TP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了灵活性和可靠性。

由于数据包使用标签进行转发,因此可以轻松改变数据包的路径和流量分布。

同时,MPLS-TP技术还提供了强大的保护机制,如快速恢复和路径保护,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MPLS-TP技术是一种基于MPLS的传输技术,它利用标签交换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

通过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协同工作,MPLS-TP技术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服务,为网络通信提供了更好的性能和灵活性。

MPLS-TP OAM 的国际标准之争 - ccsaorgcn

MPLS-TP OAM 的国际标准之争 - ccsaorgcn

14MPLS-TP OAM 的国际标准之争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 李 芳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MPLS-TP 技术背景和国际标准进展,然后说明了CCSA 在PTN 标准研究方面的工作和我国运营商的网络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MPLS-TP OAM 的国际标准之争,从应用场景、功能要求、技术方案和产业成熟度等方面阐述了基于Y.1731 OAM 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MPLS-TP 操作管理维护(OAM) 分组传送网(PTN) 标签交换路径(LSP)1 MPLS-TP 技术背景和国际标准进展MPLS-TP 是传送和数据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是适应业务IP 化、网络分组化的主流技术,近年来受3G 和LTE 移动回传、三网融合等市场应用需求驱动,成为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新兴热点,但其国际标准化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具体如图1所示。

MPLS-TP 技术的前身是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ITU-T 自2005年开始开发T-MPLS 技术标准,已开发出包括体系架构、设备、保护倒换和操作管理维护(OAM)的一整套标准,但该项工作因受到IETF 的强烈反对而停滞,理由是T-MPLS 修改了IETF 的MPLS 协议——OAM 的标签14而严重影响互联网发展。

图1 MPLS-TP 的国际标准化历程从2008年4月开始,ITU-T 和IETF 正式合作开发MPLS-TP 标准,IETF 主导协议开发,ITU-T 负责传送需求,原定2009年9月完成标准开发,但至今已拖延一年半尚未完成。

主要原因是在传送和数据领域,对MPLS-TP的网络环境2011201020092008200720062005T ‐MPLSIP/MPLSIETF 专家反对T ‐MPLS 标准对MPLS 协议的修改,理由是MPLS 协议应由IETF 开发,T ‐MPLS OAM 采用标签13影响MPLS 协议互通,严重损害互联网;T ‐MPLS 标准逐步受阻停滞。

mpls面试中会提到的问题

mpls面试中会提到的问题

mpls面试中会提到的问题MPLS面试中常见的问题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是一种基于标签交换技术的数据传输协议,常被用于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在MPLS面试中,面试官通常会提出一些与MPLS相关的问题来评估面试者的理解和经验。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MPLS面试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回答。

问题1:什么是MPLS?回答:MPLS是一种基于标签交换技术的数据传输协议。

它通过为数据包添加标签,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

这些标签用于指导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转发路径,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问题2:MPLS的优点是什么?回答:MPLS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提高网络传输效率:MPLS通过标签交换技术,避免了传统IP路由的复杂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 支持多种网络协议:MPLS可以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如IP、以太网、ATM等,使得不同类型的网络可以互相交互。

- 提供灵活的服务质量(QoS)支持:MPLS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保证,如带宽保证、延迟敏感等。

- 支持虚拟专网(VPN):MPLS可以通过虚拟专网技术,实现不同用户之间的隔离和安全通信。

问题3:MPLS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回答:MPLS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标签分发:在数据包进入MPLS网络时,源节点会为该数据包添加一个标签。

这个标签包含了关于数据包的转发信息,如下一跳的地址。

2. 标签交换:在MPLS网络中,每个节点都维护了一个标签交换表(Label Switching Table),用于存储标签与转发信息的映射关系。

当数据包经过一个节点时,节点会根据标签交换表将标签替换成新的标签,并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

3. 标签转发:数据包在MPLS网络中通过一系列的节点进行转发,每个节点都根据标签交换表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下一跳。

这样,数据包可以按照预先定义好的路径进行转发,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MPLS_TP_OAM_20101216

MPLS_TP_OAM_20101216

芯片/硬件支持MPLS-TP OAM方案MPLS-TP OAM标准发展现状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TP)作为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具有高效的多业务适配能力和灵活的标签转发机制,并且和IP/MPLS兼容,能满足分组业务的简单高效传送需求。

在IETF和ITU-T 成立MPLS-TP标准联合工作组后,MPLS-TP的相关标准逐渐完善,成为全球各大运营商构建分组传送网络(PTN)的事实标准。

MPLS-TP 的相关RFC 和草案可以按照总体需求和框架、数据平面、管理平面、OAM、保护、控制平面、应用和互通等进行分类。

总体来说,MPLS-TP 的数据平面和管理平面相对成熟稳定,OAM、保护和控制平面等方面的草案还处于研究开发之中,尤其是在OAM 和保护方面的分歧最大,这严重影响了MPLS-TP 的国际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

OAM是MPLS-TP最核心的问题,IETF已启动保护架构的讨论,最大的争议就是OAM 具体技术规范,目前主要的方案包括GACH+Y.1731 PDU和BFD(Bi-direction Fault Detection) 扩展两种。

BFD扩展方式主要由Cisco,Juniper等数据通信领域的设备厂商提出,并得到了美国AT&T,Verizon等运营商支持,是IP/MPLS网络中BFD + LSP Ping的扩展。

其问题是无法后向兼容IP/MPLS BFD协议,同时其标准化过程至少还需要2年,严重影响了运营商分组网络的部署。

GACH + Y.1731是由华为,阿尔卡特朗讯等传输领域的设备厂商提出,并得到了包括中国移动通信,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意大利电信在内的运营商支持,是T-MPLS OAM(G.8114) 的自然升级。

采用了在以太网已经成熟应用的Y.1731 OAM 标准,用MPLS-TP协议来封装Y.1731 PDUs。

该方案已经由华为和阿尔卡特朗讯公司提出,成为IETF的草案(draft-bhh-mpls-tp-oam-y1731)。

MPLSTP协议解析面向传输的多协议标签交换详解

MPLSTP协议解析面向传输的多协议标签交换详解

MPLSTP协议解析面向传输的多协议标签交换详解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是一种用于传输网络的协议,它使用标签交换的方式来进行数据传输和路由控制。

而MPLS-TP (MPLS-Transport Profile)则是基于MPLS协议的传输网络配置和运行的扩展。

本文将对MPLS-TP协议进行解析,并详细介绍其面向传输的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

一、MPLS-TP协议概述MPLS-TP协议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提出的,旨在将MPLS 技术应用于传输网络,以提供更加可靠和灵活的传输服务。

MPLS-TP 协议适用于各种传输网络环境,例如电信运营商的核心网络、无线电接入网、数据中心互联等。

MPLS-TP协议主要有以下特点:1. 传输可靠性:MPLS-TP协议提供了以太网等传输技术所不具备的可靠性,支持端到端的全局恢复、快速保护和恢复等机制,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2. 简化管理:MPLS-TP采用了简单的体系结构和操作流程,减少了网络管理的复杂性,降低了运营维护成本。

3. 灵活性:MPLS-TP借鉴了MPLS的灵活性,可以支持多种传输技术和服务类型,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

4. 可扩展性:MPLS-TP协议能够支持大规模的网络扩展,满足未来业务增长的需求。

二、MPLS-TP协议的基本原理MPLS-TP协议建立在MPLS协议的基础上,采用了类似的标签交换技术来进行数据传输和路由控制。

其基本原理如下:1. 标签交换:MPLS-TP协议使用标签来识别数据包,并进行转发操作。

每个数据包在进入传输网络时都会加上一个标签,传输过程中根据标签进行转发,最终在目的地将标签去除,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节点。

2. 保护和恢复:MPLS-TP协议支持多种保护和恢复机制,以应对网络故障和链路中断。

其中包括环路保护、链路保护、路径保护等多种方式,通过备用路径或节点实现快速的数据恢复,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MPLS-TP技术原理

MPLS-TP技术原理
图 5 MPLS网络结构
13
MPLS体系结构
结合上图简要介绍MPLS的基本工作过程:
(1) 首先,LDP和传统路由协议(如OSPF、ISIS等)一起,在各个LSR中为有业务需求的FEC建立路由表和
LIB(Label Information Base,标签信息表);
(2) 入口LER接收分组,完成第三层功能,判定分组所属的FEC,并给分组加上标签,形成MPLS标签分组;
(3) 接下来,在LSR构成的网络中,LSR根据分组上的标签以及LFIB(Label 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
标签转发表)进行转发,不对标签分组进行任何第三层处理;
(4) 最后,在MPLS出口LER去掉分组中的标签,继续进行后面的IP转发。
由此可以看出,MPLS并不是一种业务或者应用,它实际上是一种隧道技术,也是一种将标签交换转发和网
操作。标签栈按照“后进先出”(Last-In-First-Out)方式组织标签,MPLS 从栈
顶开始处理标签。MPLS 对标签栈的深度没有限制。若一个分组的标签栈深度为
m,则位于栈底的标签为 1 级标签,位于栈顶的标签为 m 级标签。未压入标签的
分组可看作标签栈为空(即标签栈深度为零)的分组
9
基本概念
3
1. FEC-转发等价类
基本概念
MPLS作为一种分类转发技术,将具有相同转发处理方式的分组归为一类,称为FEC
(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转发等价类)。相同FEC的分组在MPLS网络中
将获得完全相同的处理。
FEC的划分方式非常灵活,可以是以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
3
null

mpls-tp技术原理

mpls-tp技术原理

mpls-tp技术原理MPLS-TP技术原理MPLS-TP(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 Transport Profile)是一种基于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的传输技术,专门用于支持电信传输网络。

它结合了MPLS的灵活性和传输网络的可靠性,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一种可扩展、高效、可管理的传输解决方案。

MPLS-TP技术原理基于标签交换的思想,通过在数据包中引入标签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每个数据包都会被添加一个标签,这个标签被用于路由的决策和转发操作。

MPLS-TP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有一个交换引擎,用于处理数据包的标签。

当数据包进入到一个节点时,交换引擎会根据标签来决定数据包的下一跳,并将数据包送往目的地。

MPLS-TP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可靠性和性能保证。

为了提高可靠性,MPLS-TP引入了一系列的保护机制,包括线路保护、环路检测和恢复、以及多路径备份等。

这些机制使得传输网络具有更好的容错性,能够在故障发生时快速恢复。

同时,MPLS-TP还支持严格的服务质量(QoS)要求,可以为不同的业务流提供不同的带宽和时延保证。

MPLS-TP技术的实现依赖于两个主要的协议:MPLS-TP控制平面协议(MPLS-TP Control Plane Protocol)和MPLS-TP数据平面协议(MPLS-TP Data Plane Protocol)。

控制平面协议用于网络中的节点之间的通信和协调,包括路径计算、标签分配和故障管理等功能。

数据平面协议用于数据包的转发和交换,确保数据包按照预定的路径和保护策略进行传输。

MPLS-TP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特别适用于电信运营商的传输网络。

它可以用于构建高速、高可靠的广域网(WAN),支持各种不同类型的业务,包括语音、数据和视频等。

MPLS-TP还可以用于构建数据中心互连网络,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互联互通。

详解MPLSTPOAM协议传输网络中的操作管理与维护

详解MPLSTPOAM协议传输网络中的操作管理与维护

详解MPLSTPOAM协议传输网络中的操作管理与维护MPLSTPOAM(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nsport Profile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协议传输网络是一种基于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技术的网络,它通过使用MPLS标签来提供灵活的路由和快速的数据传输服务。

在MPLSTPOAM网络中,操作管理与维护是确保网络稳定运行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MPLSTPOAM协议传输网络中的操作管理与维护的相关内容。

一、概述MPLSTPOAM协议传输网络的操作管理与维护是指对网络设备和链路的监控、配置和故障排除等工作。

通过合理的操作管理与维护措施,可以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二、网络设备监控网络设备监控是操作管理与维护的基础。

在MPLSTPOAM协议传输网络中,网络设备监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设备状态监测:通过对网络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包括设备的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端口利用率等,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2. 设备性能监测:通过对网络设备的性能进行监测,包括设备的吞吐量、时延、丢包率等,可以评估网络设备的性能表现,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优化。

3. 设备配置管理:对网络设备的配置进行管理,包括对设备的参数设置、接口配置、路由配置等,可以确保网络设备按照预期的方式进行工作。

三、链路监测与管理链路监测与管理是操作管理与维护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MPLSTPOAM协议传输网络中,链路监测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链路状态监测:通过对链路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包括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丢包率、时延等,可以评估链路的质量,并及时发现链路故障。

2. 链路故障排除:当链路出现故障时,应根据链路故障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排除工作。

MPLS-TP OAM_信息通信技术百科全书——打开信息通信之门_[共2页]

MPLS-TP OAM_信息通信技术百科全书——打开信息通信之门_[共2页]

信息通信技术百科全书—打开信息通信之门特定时间内产生的错误帧进行计数,并依据预先设置的错误帧个数门限值决定是否产生事件通告;错误帧周期事件:对特定报文窗口中的错误帧进行计数,并依据预先设置的错误帧个数门限值决定是否产生事件通告;错误帧秒事件:对特定时期内产生的错误帧秒进行计数,并依据预先设置的错误帧时间门限值决定是否产生事件通告。

远端环回。

这个OAM功能会中断业务的传送。

当链路发生了某种故障,需要进行性能检测和故障定位时,远端设备在环回状态中向链路发送检测报文,这时设备不再正常转发数据报文,而是对接收到的所有非OAM报文都会返回到发送端口。

变量请求和变量响应。

变量请求和变量响应用来请求和回应一个或者多个远端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的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管理信息库)变量。

本端设备发送变量请求报文到对端设备,当对端设备接收到变量请求后收集本地的MIB变量信息,以变量响应的方式进行回复,完成本地对远端的MIB变量查询。

通过OAM的变量请求和变量响应功能,可以实现最后一公里接入设备对用户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功能。

(2) CFMCFM可以实现业务层的端到端OAM监控和管理功能,就像检察院一样,能够在运营商、提供商和用户的桥网络中进行任意的检查、隔离和连接性故障报告。

CFM根据网络管理者的需要,工作于虚拟桥局域网里,具有相当大的统治范围。

CFM主要是通过5个报文来时实现它的“统治大权”的。

连续性检查消息(Continuity Check Message,CCM):一个组播的CFM协议数据单元。

MEP(维护联合端点)周期性发送CCM,以确认MA(维护联合)拥有的MEP通过此MA时的连续性。

链路跟踪消息(Link Trace Message,LTM):MEP发起的一个CFM PDU用来追踪从MIP(维护域中间点)到达目标MAC地址的路径,直到LTM到达它的目的MEP或者不能再被转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芯片/硬件支持MPLS-TP OAM方案
MPLS-TP OAM标准发展现状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TP)作为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具有高效的多业务适配能力和灵活的标签转发机制,并且和IP/MPLS兼容,能满足分组业务的简单高效传送需求。

在IETF和ITU-T 成立MPLS-TP标准联合工作组后,MPLS-TP的相关标准逐渐完善,成为全球各大运营商构建分组传送网络(PTN)的事实标准。

MPLS-TP 的相关RFC 和草案可以按照总体需求和框架、数据平面、管理平面、OAM、保护、控制平面、应用和互通等进行分类。

总体来说,MPLS-TP 的数据平面和管理平面相对成熟稳定,OAM、保护和控制平面等方面的草案还处于研究开发之中,尤其是在OAM 和保护方面的分歧最大,这严重影响了MPLS-TP 的国际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

OAM是MPLS-TP最核心的问题,IETF已启动保护架构的讨论,最大的争议就是OAM 具体技术规范,目前主要的方案包括GACH+Y.1731 PDU和BFD(Bi-direction Fault Detection) 扩展两种。

BFD扩展方式主要由Cisco,Juniper等数据通信领域的设备厂商提出,并得到了美国AT&T,Verizon等运营商支持,是IP/MPLS网络中BFD + LSP Ping的扩展。

其问题是无法后向兼容IP/MPLS BFD协议,同时其标准化过程至少还需要2年,严重影响了运营商分组网络的部署。

GACH + Y.1731是由华为,阿尔卡特朗讯等传输领域的设备厂商提出,并得到了包括中国移动通信,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意大利电信在内的运营商支持,是T-MPLS OAM(G.8114) 的自然升级。

采用了在以太网已经成熟应用的Y.1731 OAM 标准,用MPLS-TP协议来封装Y.1731 PDUs。

该方案已经由华为和阿尔卡特朗讯公司提出,成为IETF的草案(draft-bhh-mpls-tp-oam-y1731)。

中国运营商MPLS-TP OAM的选择
由于IETF关于MPLS-TP OAM的标准进展无法满足现网部署的时间需求。

中国工信部电信研究院(CCSA)联合了中国三大运营商,强烈建议IETF/ITU-T采纳GACH+Y.1731(基于draft-bhh-mpls-tp-oam-y1731)作为一种OAM 标准方案。

目前来看,用MPLS-TP封装成熟的Y.1731 OAM PDUs,在产业和标准成熟、现网升级方案、多厂家互通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1)Y.1731 OAM在2006年成为ITU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以太网业务的端到端服务。

而且其完全独立于承载的技术,其OAM机制在重新定义封装方法后,可应用于包括MPLS-TP在内的其他服务;
2)国际著名测试组织EANTC已经组织了两轮GACH+ Y.1731方案的互通测试,包括阿尔卡特朗讯,华为,中兴等公司的PTN设备参加了测试。

根据该组织公布的测试白皮书,协议互通没有问题;
3)中国移动通信在2009,2010两年的集采后,总计部署了超过16万端的PTN 设备。

今年8月份已经进行了从T-MPLS OAM(G.8114)升级到软件基于Y.1731 的MPLS-TP OAM的大规模现场测试,效果良好,满足RFC5860定义的需求。

在中国移动大规模部署PTN设备以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已经基本完成评估测试,有望在2011年启动PTN设备的采购。

GACH + Y.1731方案已经被CCSA 定为PTN总体技术规范的一部分,其大规模部署已经成为必然。

盛科芯片/硬件支持MPLS-TP OAM方案
由于MPLS-TP OAM的标准迟迟未定,作为PTN设备核心的包处理芯片,一直都无法处理基于MPLS-TP封装的Y.1731 PDU或BFD PDU的报文,目前的该OAM协议的实现基本依赖于软件和FPGA完成。

而从硬件层面对MPLS-TP OAM PDU 的处理是满足50ms 保护切换的必要条件。

盛科网络在2010年推出了处理能力达100Gbps的以太网核心交换芯片CTC6048,可以作为核心交换芯片应用于支持MPLS-TP的PTN设备。

芯片支持强大的Ethernet/IPv4/IPv6/MPLS包交换和处理功能,支持IEEE1588v2, SyncE等主
流时钟同步方案。

在OAM方面,CTC6048内部设计有独立的OAM处理引擎,能够硬件支持目前行业内绝大多数的OAM标准:
•支持IEEE802.1ag CFM
•支持ITU-T Y.1731 OAM
•支持ITU-T Y.1711 MPLS OAM
•支持G.8114 T-MPLS OAM
•支持CFM in Provider Backbone Bridges
•支持CFM in PBB-TE
•支持3.3ms的间隔快速发送和接受CCM报文
•支持MEF定义的UP和Down MEP配置
芯片支持基于Y.1731 PDU的MPLS-TP OAM方案
CTC6048初始集成了ITU-T Y.1731 以太网OAM处理引擎。

利用芯片的灵活性
和内部环回机制,该引擎可以处理基于MPLS-TP封装的Y.1731 PDUs报文。

CTC6048成为全球第一个在ASIC芯片上支持基于Y.1731 PDU的MPLS-TP OAM 核心芯片,使GACH + Y.1731方案具备了大规模部署的条件。

CTC6048在初始设计没有考虑基于Y.1731 PDU的MPLS-TP OAM的前提下,通过灵活应用内部集成的ITU-T Y.1731 以太网OAM处理引擎到达目标,从某种
意义上体现了GACH+Y.1731的合理性和成熟性。

芯片支持基于BFD PDU的MPLS-TP OAM方案
BFD扩展方案由于其标准的不确定性和后向兼容性问题,目前没有成熟的ASIC 芯片可以支持该OAM方案。

然而,盛科网络凭借其芯片多平面处理的独特性,通过灵活识别基于BFD的MPLS-TP OAM报文,外加FPGA来实现未来MPLS-TP BFD的扩展。

CTC6048独特的CPU和包交换芯片通过以太网传输协议报文的特性为实现未来MPLS-TP BFD的扩展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

具体方案如下:
CPU PCI
1.5GE
BFD FPGA Humber CPU Subsystem Subsystem
GE (Register Configuration)
BFD OAM Packets BFD FPGA Humber Subsystem Subsystem I n t e r f a c e s
z PCI 接口用于CPU 对CTC6048子系统和BFD FPGA 寄存器的配置
z MPLS-TP BFD OAM 被系统识别后,通过GE (传输速率可至1.5GE )送至
BFD FPGA 处理
z BFD FPGA 通过FE/GE 与CPU 连接,传送需要CPU 处理的报文
盛科网络面向传输市场,未来会持续开发一系列核心芯片,助力中国的PTN 市场。

下一款核心芯片将会完全支持GACH + Y .1731和BFD 扩展方案。

盛科芯片支持MPLS-TP APS 情况
Automatic Path Swtiching (APS) 是电信级服务部署中很重要的一个特性,也是MPLS-TP 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传输设备根据应用的不同,需要提供各个层次的1+1,1 :1路径保护。

由于APS 涉及数据流的路径选择和处理,一般很难通过外扩实现,为满足50ms 保护切换的要求,芯片内部的APS 支持至关重要。

盛科芯片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机制,来保障各个层次服务的APS 快速保护切换。

z CTC6048支持多层次标签的分析,能够提供不同层次的APS 保护,譬如针
对整个LSP/Tunnel 上所有服务的保护,或者是单一服务的保护。

z CTC6048能够根据LSP/PW 的本地出口(可以是egress 端口/remote chip 等)
创建APS Group ,将不同的LSP/PW 关联到同一个APS Group 加以保护。

CTC6048最多支持2K 个APS Group 。

z CTC6048采用1-bit 快速保护切换.只需修改一个bit ,就能够将同一个APS
Group 内的多条转发流同时切换到保护路径,而不需要逐条修改每条流所关联的转发路径信息(MAC/Route Table ),大大加快了APS 保护切换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