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对鱼类洄游造成的影响
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自从长江三峡大坝建成以来,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备受关注。
这个巨大的水利工程不仅为中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水质、生物多样性和泥沙沉积等方面入手。
首先,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后,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由于大坝截断了水流的自由流动,水库中的水流速度减慢,水体与岸边的交换也减少,导致大量的有机废料在水体中积聚。
这些有机废料分解产生氨氮和硝酸盐等化学物质,对水生生物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此外,大坝水库的堆积沉积物也被废料覆盖,导致富营养化现象的加剧。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水质,还可能污染下游的农田和饮用水源,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风险。
其次,长江三峡大坝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大坝阻隔了鱼类等水生动物的迁徙路径,很多鱼类无法完成其生存繁殖的周期。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鱼类繁殖基地之一,但大坝的建成导致了鱼类的数量急剧下降。
一些特有的鱼类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这对于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另外,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也对泥沙沉积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大坝建成前,长江一年四季都会带来大量的泥沙沉积到下游的农田和河道中,为农业生产和河岸生态环境提供了养分。
然而,大坝阻断了泥沙的顺流运动,在上游堆积了大量的沉积物。
这不仅导致下游的土壤贫瘠化,还加速了海洋侵蚀,造成河道淤积。
这些问题不仅给农田带来了严重的困扰,还加剧了下游城市的洪水风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措施。
例如,在大坝下游建设了一系列的污水处理设施,以减少废水的排放。
同时,也积极推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等生态恢复项目,以保护受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
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坝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及补偿措施
目录
一、绪言 二、大坝建设对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 三、补偿措施及工程案例 四、鱼道 五、展望
绪言
*大坝建设应在考虑人类需要的同时兼顾鱼类生存 的需要 *鱼类得到较好保护后,与鱼类相关联的其他生物 类群和生态系统也可以得到相应保护。
大坝建设对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
1.阻隔鱼类洄游通道 *1981年葛洲坝建坝前,中华鲟的产卵场分布在长江上游,绵延 约800km *建坝后,中华鲟自然繁殖活动被压缩至庙嘴约4km的江段内 *产卵厂分布江段长度不足原有1%,自然繁殖规模急剧缩小,导 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阻隔鱼类洄游通道
*1981年葛洲坝建坝前,中 华鲟的产卵场分布在长江上 游,绵延约800km *建坝后,中华鲟自然繁殖 活动被压缩至庙嘴约4km的 江段内 *产卵厂分布江段长度不足 原有1%,自然繁殖规模急 剧缩小,导致种群数量急剧 下降。
原有水生环境改变甚至消失
*丹江水库兴建后,汉江坝 上江段一些产漂流性卵鱼类 的产卵场消失。 *其他一些产卵场规模虽扩 大,但由于卵苗孵化漂流流 程较短,且水库表层流速降 低到0.15m/s时,表层水中 已无鱼卵,中层鱼卵也很少, 大部分鱼卵孵化前沉入库底。
利用地形修建的鱼道
水坝附设的鱼道
展望
*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保护应该标 本兼治,不仅是在生产负面影响 后的恢复,还要建立和完善相应 法律体系,明确责任,才能有针 对性的执行操作。 *鱼类保护是多学科、多群体的, 工程师、生物学家、环境科学家 等要携起手来,各展所长,共同 努力。 *水利水电工作者肩负着水电建设 和生态保护两项重担,在保护生 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水利水电 建设的持续发展。
鱼类自然保护区
针对三峡水库和金沙江一期建设工程的影响,在向家坝—三峡水库 回水末端长约380km干流江段,一级支流赤水河约450km干流江段, 一级一些临近支流的河口或者下游段初步安排建立了: *长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 *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上海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来保护濒临灭绝的中华鲟,并取得显著效果。
论长江三峡工程的利弊
论长江三峡工程的利弊
长江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由拦江大坝、水力发电厂和通航船闸组成,其水利工程的防洪于泄洪能力居世界首位,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以前,在长江上游地区洪水频繁,每逢特大洪水,虽有分洪,但也会淹没一些乡村和田地。
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有了三峡大坝,它有强大的滞蓄洪水的能力,防洪库容有两百多亿立方米,能有效地减少和控制洪水,可防止长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直接确保了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内的耕地的保护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对于三峡工程的发电功能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它的年总发电量相当于6个半葛洲坝电站的年发电量,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全国水力发电的20%。
而且它还促进了节能减排,它发出的电相当于燃烧数千吨煤所发的电,减少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并且解决了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区的电力供应。
在能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三峡工程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电力,发电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三峡工程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但它也有那不可忽视的弊端。
对于生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给洄游鱼类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长江流域曾是洄游鱼类的理想栖息地,因为它给洄游鱼类提供了天然的繁殖、产卵的场所和洄游通道。
但在三峡水库建成之后,因为没有修建鱼道,所以就发生了许多洄游鱼类撞死在坝堤上的惨剧,中华鲟,白鲟等珍稀鱼类都明显受到了影响,数量锐减。
除了这个,三峡工程还带来了地质、气候、文化遗产方面的问题,但纵观利弊,我个人认为三峡工程得利还是大于弊,毕竟那些弊端还是可以改善的。
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生态补偿措施
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生态补偿措施摘要:本文分别总结了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对鱼类造成的影响,探讨有效的生态补偿措施,并着重介绍鱼道。
关键词:水利工程;航道工程;河流生态系统;生态补偿;鱼道多数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率很高,河流渠化率高,航道等级网发达。
而发展中国家的水电资源开发水平极低,一般在10%左右,航道网密度低。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在未来20年中,仍然需要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和航道工程。
但是,大型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对鱼类的影响,因此必须科学地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水利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修库筑坝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下泄清水,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影响鱼类的产量;高坝溢流泄洪时,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
水利工程对鱼类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但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如洄游鱼类由于种类不同,其生存的环境也各不相同,而且,并不是每条河流都有洄游鱼类,因此,在不同地区,不同河流上建坝对鱼类的影响是不同的,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1水流流态改变对鱼类的影响大坝建成后,库区水位上升,库内水流流速降低,流态趋于稳定,水流对岸坡栖息地的冲蚀能力降低。
水库水深的增加,使水库内淤积的泥沙比建库前河道淤积的泥沙多,而这些淤积的泥沙多为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来源。
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富集使库区成为鱼类索食场所。
由于水库使原有河道失去急流、浅滩和较大的弯曲度,喜急流性鱼类的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因而水库中急流性鱼类数目会有所减少。
相反,水库静水区面积增大,静水性鱼类数目会相应增加。
由于大坝下泄流量是靠人工调节,加强了对河流径流的控制。
水库运行的削峰添谷功能降低了河流原有脉冲式水文周期的变幅,甚至有些水库的调节库容接近或超过河川的多年平均径流量,造成大坝下游河流水量的相应减少。
鱼类根据流速、水温、水位等信息获得产卵的信号,因此河流流态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鱼类的产卵和生长。
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及补偿措施
具体案例二
案例名称
某水电站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案例描述
某水电站的建设对当地河流的鱼类种群数量和分布产生了负面影响, 导致鱼类数量减少和种群结构的变化。
影响分析
水电站的建设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条件,影响了鱼类的繁殖和生存环境 ,导致鱼类种群数量的减少。
补偿措施
水电站采取了生态补偿措施,如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实施生态修复 等,以恢复和保护鱼类资源。
02
大坝建设对鱼类影响的补偿措 施
建立鱼类通道
鱼类通道
在大坝建设时,应考虑建立鱼类通道,如鱼梯、鱼闸等设施,以便鱼类能够顺 利通过大坝,保持种群交流和生态平衡。
生态流量保障
确保大坝下游的生态流量,以满足鱼类繁殖、生长和栖息的需求,防止因大坝 建设导致的生态退化。
鱼类人工繁殖和放流
人工繁殖
通过科研机构和鱼类保护组织,开展鱼类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提高繁殖效率和种 群数量。
三峡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案例描述
三峡大坝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鱼类种群数 量和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导致鱼类栖息 地丧失和生态环境的改变。
影响分析
补偿措施
大坝的建设阻断了鱼类的自然迁徙通道, 导致鱼类种群数量下降,影响了生态平衡 。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Biblioteka 施,如建设鱼类通道 、实施生态补偿等,以减轻大坝对鱼类的 影响。
04
结论与建议
结论与建议
总结词
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机制,以及更加科学合理的补偿措施。
详细描述
目前对于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未来研究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同时,现有的补偿 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影响,但仍然存在一些 问题,如过鱼设施的效率不高、生态补偿的效果不显 著等,未来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补偿措施,以提 高其效果和可持续性。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 交流,共同推进大坝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峡大坝对下游洄游鱼类的影响
三峡大坝对下游洄游鱼类的影响摘要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2309m,坝高185m,工程总投资为4954.6亿元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
三峡大坝建成10年后,中国三峡集团坚持在生态保护基础上有序开展项目建设与运营,注重工程保护与自然养护的协调统一,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保护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全面开展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工作。
三峡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非常广,其中对库区的影响最直接和显著,对长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响,甚至还有人认为三峡工程将会使得全球的气候和海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关键词:三峡大坝,水生生态,鱼类1.水生生态1.1水质建库后,随流速的降低,水流扩散能力减弱,某些近岸局部区域污染物浓度会有所增加。
水库蓄水后,库水流速减小,滞留时间增加,有利于可降解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降解净化;但同时库水的复氧能力减弱,降低对生物化学需氧量的接纳能力;由于入库生物化学需氧量的负荷远小于水库生物化学需氧量的容量,近期水库总体水质不致恶化。
就总体而言,水库不致出现富营养化问题;对干支流局部流速很缓的库湾水域,有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
1.2鱼类的影响三峡大坝的修建,使原有连续的河流生态系统被分隔成不连续两个环境单元,造成了生态景观的破碎,对鱼类造成的最直接的不利影响是阻隔了洄游通道。
这对生活史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范围迁移的种类往往是毁灭性的;对在局部水域内能完成生活史的种类,则可能影响不同水域群体之间的遗传交流,导致种群整体遗传多样性丧失。
据统计,三峡库区原有鱼类108 种, 分属9 目20 科71属, 其中珍惜鱼类47种,经济鱼类30种, 铜鱼、圆口铜鱼、鲤鱼、草鱼、黄颖鱼(黄腊丁、嘎鱼、嘎牙子)、鲢鱼、南方大口鳃鱼、青鱼、鳙鱼等9种鱼类为主要捕捞对象,2种铜鱼的捕捞量最大, 占渔获物总量的36.4%。
鱼类的洄游研究
鱼类的洄游研究某些鱼类在生活史的各不同阶段,对生命活动的条件均有其特殊要求,因此必须有规律地在一定时期集成大群,沿着固定路线作长短距离不等的迁移,以转换生活环境的方式满足它们对生殖、索饵、越冬所要求的适宜条件,并在经过一段时期后又重返原地,鱼类的这种习性和行为称为洄游。
鱼类在由海人河的溯河洄游或自河至海的降河期间,都需要有一个转换调节渗透压机制的过程,以适应水质不同的环境改变。
1 洄游的类型依据鱼类洄游的不同类型,可分为生殖洄游、索食洄游和越冬洄游。
1.1生殖洄游大多数海洋鱼类的生活史均在海洋中度过,它们的生殖洄游是由远洋游向浅海,进行近海洄游,如小黄鱼、大黄鱼和带鱼。
与此相反,青鱼、草鱼,等终生生活在江河中的淡水鱼类,其生殖洄游是从江河下游及其支流上溯到河流的中、上游产卵,其行程可达1000----2000km。
1.2索饵洄游鱼类为追踪捕食对象或寻觅饵料所进行的洄游,称作索饵洄游,例如,我国福建南部蓝圆鳄追随犀鳕、带鱼追食隆头鱼类(拟隆头鱼、海猪鱼的集群洄游。
索食洄游在结束繁殖期或接近性成熟的鱼群中表现得较明显而强烈,它们需要通过索食摄取和补充因生殖洄游和繁殖过程中所消耗的巨大能量,并且也为鱼类恢复体能、增强体质,以及积贮大量营养物以供生长、越冬和性腺再次发育的需要。
1.3越冬洄游当气温下降影响水温时,鱼类为寻求适宜水温常集结成群,从索饵的海区或湖泊中分别转移到越冬海区或江河深处,这种洄游叫做越冬洄游。
鱼类进入越冬区后,即潜至水底或埋身淤泥内,体表被有一层黏液,暂时停止进食,很少活动,降低新陈代谢,以度过寒冷的冬季。
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是鱼类生活周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三者又以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目的而互相区别。
洄游为鱼类创造最有利于繁殖、营养和越冬的条件,是保证鱼类维持生存和种族繁衍的适应行为,而这种适应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并由遗传性固定而成为本能的。
至于诱发鱼类洄游和决定洄游路线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不仅与鱼类自身的生理状况有关,也与季节、温度、食源、海流、水质变化等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同时也与遗传性密切相关。
论长江三峡工程利弊
论长江三峡工程利弊论长江三峡工程利弊长江三峡水力枢纽工程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
其水利工程的防洪效益与泄洪能力居世界首位,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历史上,长江上游洪水频繁,每逢特大洪水,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都要进行分洪,但总会淹没乡村和农田。
而三峡大坝具有强大滞蓄洪水能力,防洪库容近200亿立方米。
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可防止长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数千万亩耕地和数千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发电也产生巨大利益,该工程起初便只考虑发电。
文革后三峡工程被第三次提起,1994年三峡水电站正式动工,其发电量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占全国水力发电的20%。
为国家带来部分财政收入,也解决了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区电力供应。
在长江三峡工程筹建开始,便与生态、文物保留等诸多问题相伴。
白鳍豚,我国特有濒危哺乳动物,三峡工程其上千万吨的通航能力带来的弊端之一便是增加了白鳍豚被螺旋桨击毙的事件,同白鳍豚同意珍惜的中华鲟也成了受害者,三峡工程每年蓄水时,会让下游天然水量有所减少,这有可能干扰中华鲟的栖息与产卵。
除水生生物外陆生生物如川明参,因在淹没区内或者建造其他设施而遭破坏……我国是文明古国,而三峡地区富有地方特色,其文物、遗址不可估量,但由于三峡工程淹没范围广淹没地面地下文物、遗址众多,虽有所保护规划但也有一部分文物没入了淹没线以下并且出土几率少之又少。
纵观利弊,个人认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其利大于弊,因采取许多措施,其弊端被缩放,与其利——数千万人民生命安全相比还是较小的。
但在看到其利的一面时也要看到其弊。
防洪: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控制上游进入中下游平原的洪水,是解除长江中游洪水威胁,防止荆江河段发生毁灭性灾害最有效的措施。
发电: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840亿千瓦小时,可供电华中、华东以及川东地区。
每年约可替代煤炭5000万吨,可减轻上述地区的煤炭运输压力,并可减轻因火电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
三峡工程对中下游四大家鱼产卵环境的影响
部分 泥沙 , 出库含沙 量大 幅度减 少 ,03—20 20 0 6年实测 出库 排 沙比为 3 %左右 , 7 改变 了长江 中下游来 水来 沙条件 , 下游 河 坝 床将 发生长距离 冲刷 , 改变 了长 江中下游草 、 、 、 四大 家 也 青 鲢 鳙
鱼生 态环境 , 特别是对四大家鱼 的产卵期 的水流条件 带来一定
第3 9卷 第 1 9期 2008年 1 0月
人 民 长 江
Ya te Rie ngz vr
V 1 3 No 1 o . 9, . 9
0c.. t 20 8 0
文章编号 :0 1 4 7 (0 8 1 0 3 0 10 — 19 20 )9— 0 8— 4
三峡工程建成后改变 了长江 中下游 的来 水来沙 环境 , 由于
1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预估
三峡水库运用初期 , 区发生 大量泥沙淤积 , 库 出库排 沙比在
3 %左右 , 0 下泄不饱和水流首先从临近坝下游的河段挟带泥沙 ,
库 区发生大量淤积 , 下泄不饱 和水 流使河床 冲刷 , 改变了四大家 鱼产 卵场 的断面水力特性 , 水深增 加 、 流速减小 、 水位下 降、 比降 变缓等都将对 四大家鱼产 卵期 、 卵场 的水流条件 带来一定影 产 响。以下根据数学模型计算 成果 , 分析三 峡水库 蓄水运用前后 长江 中下游 四大家鱼 主要 产卵场 的水流条件 变化 , 包括来水来 沙条件 、 产卵期间( 6月 ) 4~ 同流量下 的水位变 化 、 断面平均 流
速变化 、 水位 与流速关 系的变化 , 以及河床冲淤变化对产 卵场水
流 条 件 的影 响 。
以满足其挟沙能力 , 河床发生 剧烈 冲刷 。对 于卵石或 卵石夹 沙 河床 , 冲刷使河 床粗化 , 形成抗 冲保 护层 , 使强烈冲刷 向下 并 促 游转 移; 对于沙 质河床 , 因强烈 冲刷 改变了断面水力特 性 , 深 水 增加 、 流速减小 、 水位下 降 、 比降变 缓等各种 因素都 将抑制河道 的冲刷作用 , 使强烈 冲刷 向下游发展 。 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 ’ 三峡 水库运 用后 , , 宜昌至大通 河段悬移质累计最 大 年冲刷 量 为 4 . 5亿 t 出现在第 6 29 , O年 。
【2021高考地理】流域的综合开发含解析
流域的综合开发1.(2021·重庆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11月1日,水利部发改委联合公布,三峡工程日前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三峡大坝采取“蓄清排浑”(水库为减少库区泥沙沉积,保证库容量并蓄水的一种措施)的运作方式,近几年来,库区年沉积泥沙量不断减少。
反调节水库一般位于较大水利枢纽工程的下游,对其上游水电站调峰发电的不稳定流进行再调节。
三峡工程下游38km处的葛洲坝,是其重要的的反调节水库。
图9示意长江上游主要水利枢纽和水电站分布,图10示意三峡水库水位季节变化。
图9 图10(1)说出三峡水库“蓄清”、“排浑”的月份和目的。
(2)分析葛洲坝反调节的过程和作用。
(3)推测三峡库区年沉积泥沙量不断减少的原因。
2.(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2020年6月29日,位于川滇交界处金沙江干热河谷的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该电站的水坝坝高为270米,坝顶(甲处)海拔为988米,其弧长为326米。
12台发电机组分别设置在水库的左右两岸,图中乙和丙处为引水发电孔道,孔道连通山体内的电厂。
该电站为我国第四大水电站。
下图为乌东德水电站所在地区示意图,由于保密的原因,水电站附近的等高线没有标出。
(1)绘制图中甲到丁的地形剖面图。
(2)分别说出在图中甲处建设大坝而在乙处和丙处建发电设施的主要原因。
(3)简述该水电站的修建对乌东德库区干热河谷自然环境的的影响。
3.(2020·威海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葛洲坝集团是以水利水电工程为主,集建筑业、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于一体的新型企业集团。
2014年7月18日,葛洲坝集团和阿根廷合作的基什内尔一塞佩尼克水电站项目正式签订。
该项目是阿根廷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承揽的金额最大电力项目,预计在2022年实现首台机组发电,建成后预计平均年发电量达52亿度。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水利水电工程在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它也会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以1000字左右介绍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主要影响,并提出一些减缓这些影响的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域栖息地破坏: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开辟和改变河流、湖泊等水域的原有流动和潜伏条件,这使得鱼类的栖息地受到破坏。
大坝的建设会导致一些河流的底部湿地被淹没,这会影响湿地鱼类的生存条件。
2. 水质变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包括人工湖、水库的形成,会导致水质的变化。
水库的建设引入了大量的堆积,这会导致水质富营养化,增加水生植物的生长,而过度的水生植物生长会消耗水中的溶氧,影响鱼类的生活。
3. 水流改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特别是大坝的建设,会导致水流的改变。
水流的改变会影响鱼类的洄游和繁殖。
大坝的建设会阻断鱼类的洄游路线,鱼类无法回到产卵地,对于鱼类的繁殖会有很大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缓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1. 科学规划和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尽量避免或减少对鱼类的不利影响。
在大坝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渐变式堆石坝,减小对河流水流和水生生物的影响。
2. 生态补偿与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配套采取一系列的生态补偿与修复措施。
可以在水利水电工程附近的河道中设置一定数量的鱼类放流点,以补偿鱼类洄游受阻的影响。
可以植被恢复和湿地保护工程,以提供更好的栖息地条件。
3. 健全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环保和生态建设的监督和管理。
要加强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和规定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环保意识和责任。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生态补偿与修复、健全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等措施的采取,可以减缓这些影响,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水利水电工程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需要而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但其建设和运营往往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鱼类。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主要包括水流变化、水质改变、栖息地破坏等因素,而这些影响往往会导致鱼类的数量减少、种群结构改变甚至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了减缓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包括生态补偿、人工增殖、生态保护等方面。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水流变化对鱼类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往往会改变河流的水流速度、水深和水位等因素,这些变化对于鱼类的生活和繁殖都会产生影响。
水流的加速和减慢会使得鱼类的洄游和迁徙受阻,影响它们的生存和繁殖;水位的变化也会使得一些鱼类的孵化地和栖息地受到影响,导致它们的数量减少和分布区域改变。
再次是栖息地破坏对鱼类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往往会占用一定的水域和土地资源,导致一些鱼类的栖息地受到破坏,例如湖泊变小、河道变窄等因素,这些都会导致鱼类的数量减少、分布区域改变甚至灭绝。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以减缓其对鱼类和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下面是一些减缓对策和措施:一、生态补偿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前就要对周围的水域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和监测,找到对鱼类和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因素,尽量采取一些生态补偿措施,例如建设人工鱼类孵化场、保护和恢复鱼类栖息地、进行湿地保护等。
二、人工增殖措施。
为了保护和维护受到水利水电工程影响的鱼类种群,可以采取一些人工增殖措施,例如对受影响的鱼类进行人工繁殖和放流、建设养殖基地等,以增加其数量和保护种群。
三、生态保护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重点要加强对周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例如加强水质监测、开展河道修复、保护湿地等,以维护和保护受到影响的鱼类和水域生态系统。
四、科学管理措施。
水利工程对鱼类影响
生态补偿措施
1.施工期保护措施 1.施工期保护措施 2.人工繁殖鱼苗 2.人工繁殖鱼苗 3.建立保护区 3.建立保护区 4.过鱼建筑物 4.过鱼建筑物
中的大熊猫”之称。因为它只在长江上游产卵, 中华鲟又被称为“爱国鱼”。一条成年的中华 鲟可以长到4米长、1000公斤重,寿命可达100 多岁
中华鲟濒临灭绝:能顺利洄游产卵已不足 中华鲟濒临灭绝:能顺利洄游产卵已不足500尾 尾
洄游路线: 洄游路线:
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游——大海 大海——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游 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游 大海 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游
具体影响
• 河道失去急流、浅滩和较大的弯曲度,急流性鱼 类数目会有所减少 。 • 水库静水区面积增大,静水性鱼类数目会相应增 加。 • 鱼类根据流速、水温、水位等信息获得产卵的信 号,因此河流流态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鱼类的产 卵和生长 。
2.水温改变对鱼类的影响 2.水温改变对鱼类的影响
葛洲坝泄水 三峡大坝泄水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宜昌,长江宜昌段落差大,水流湍急,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宜昌,长江宜昌段落差大,水流湍急, 波涛汹涌。 波涛汹涌。
三峡蓄水后,宜昌段河面变宽,水流平缓。 三峡蓄水后,宜昌段河面变宽,水流平缓。 避免了很多自然灾害,有利有弊,同时也带来了对鱼类的伤害。 避免了很多自然灾害,有利有弊,同时也带来了对鱼类的伤害。
三峡工程伦理
浅议三峡水利工程涉及的工程伦理问题摘要介绍了工程伦理的相关概念,并从环境专业角度出发,分析三峡水利工程中涉及的工程伦理问题,以期加深工程伦理的专业认知,提升个人伦理素养。
关键词工程伦理;环境;三峡水利工程1引言中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科技进步,政府开展大规模的工程活动,这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工程活动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类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方面却面临危机。
工程活动是人类的重要实践。
工程活动的成果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随着工程事件的不断发生,学界逐渐关注其背后的伦理问题。
在工程实践中碰到的各类伦理冲突越来越多时,正确的决策和价值选择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我国学术界对工程伦理内涵的界定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人,主要指工程技术人员和活动利益相关者,要求他们恪守职业道德;其次是工程活动,以体现工程价值,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谋求福利为目的;最后一个是制度要求,即为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是工程师组织和工程协会制定,是对以上两个内涵的补充。
2 三峡水利工程简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称三峡工程。
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大坝正常储水水位可达175米,总库容达到392亿m3,水库面积1084k m3,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m3。
对长江汛期的洪水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大幅度削减中游灾难性洪峰时,也能说是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
在工业文明下,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被人类创造出来。
然而我国作为世界上建设水利工程最多的国家,在水资源丰富的条件下,兴修水利就成了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它的建成,有效地促进了长江流域的防洪、航运、发电以及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但三峡大坝修建后也带来的生态问题,《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谈到。
三峡工程的利弊
论三峡工程利弊班级:事管11-1姓名:学号:三峡工程利弊三峡工程的开端,要从从毛泽东的一句话说起,六七十年代,毛泽东曾数度拒绝三峡工程上马的请求,他曾对湖北省革委会主席张体学说:“现在要准备打仗,你脑壳上顶200亿立方水,怕不怕?”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但我们还是要好好思考一下“脑壳上顶200亿立方水,怕不怕。
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毛泽东设下擂台,林李直接交手,是为著名的“御前辩论”,结果是三峡工程被暂时拉下马。
由于毛泽东态度变化,是年3月的成都会议通过的三峡工程决议案指出,三峡工程何时修建,要待各个重要方面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才能作出决定。
决议案还将三峡蓄水位限高为200米。
这成为“大跃进”时代难得的一份不符合“跃进精神”的决议。
六七十年代,毛泽东又数度拒绝三峡工程上马的请求,他曾对湖北省革委会主席张体学说:“现在要准备打仗,你脑壳上顶200亿立方水,怕不怕?”改革伊始的1980年,三峡工程再度启动。
在邓小平指示之下,1981年,长办提出最高蓄水位为200米的高坝低坝等多个候选方案。
1982年11月24日,邓小平在北京听取国家计委关于修建三峡工程以缓解电力紧张局面的汇报时表示赞成低坝方案,“希望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决定三峡工程命运是在1985年1月19日”,这一说法出自李鹏三峡日记。
该书记载,邓小平当日在听取汇报时说:中坝方案是好方案,可以多发电,万吨船队可以开到重庆。
中坝方案,便是重新论证的推荐方案、最终确定的175米方案。
但邓小平由最初的赞成低坝变为肯定中坝,具体过程尚不得而知。
即便是在邓小平表态之后,由于各执一端的反对意见,1986年6月,中央再度要求水利电力部组织专家重新论证三峡工程可行性。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略超三分之二多数的赞成票,通过了三峡工程决议案。
三峡工程最终被确定为坝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
从此,三峡的功过便是人们讨论的话题,下面,我就三峡工程的功过给大家总结概括如下:一、三峡工程的益处1、防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遭遇了长江流域最大的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仍超警戒线,而三峡大坝却在泄洪,每天4万立方米每秒的洪水向下游倾泻。
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摘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三峡大坝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建设及后期蓄水给库区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可避免的影响,为世人所关注。
对此,本研究依据影响库区生态环境因子的实际特点,在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分析与现状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三峡工程兴建及蓄水前后,库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研究。
对选取局地气候、库区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水文泥沙及水质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库区生态环境现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独立评价,并就评价结果进行验证。
关键词: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影响。
(一)三峡大坝及库区生态环境概况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改善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实现了大江截流;2003年6月11日,蓄水至135m,由此开始通航、发电,枢纽初步产生效益,进入围堰挡水发电期;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建成,达到海拔185m设计高程;2006 年9月开始,蓄水至156m,三峡枢纽进入初期运行期,防洪、发电、通航效益开始全面发挥。
三峡库区东起湖北宜昌市,西迄重庆市江津区。
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
库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水热资源丰富。
库区雾层多,光照少。
库区属中亚热带生物气候带,库区在植物地理区划中属于泛北极区,中国一日本亚区,华中植物地区。
植物群落主要有:山地灌草丛、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等(二)三峡大坝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一、对水文、水质、地下水的影响大坝拦蓄,水库调度改变了库区河段的水文情势。
建库前,库区河道夏季水位最高,冬季水位最低;建库以后,改变了库区的水位变化特征,夏季最低(水库蓄洪时除外,汛末及枯水季初期水位最高。
我国水利工程对生态不利影响的案例
水利工程是指为了调节、控制、利用水资源而建设的工程,如水库、大坝、堤坝等。
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些甚至对生态造成了不利影响。
以下是一些我国水利工程对生态不利影响的案例:一、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但其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大坝的建设导致了长江河道的改变,对鱼类的洄游、繁殖等产生了不利影响。
大坝蓄水后,湿地大量消失,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影响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二、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但其建设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工程的调水过程中,对水源地和河流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水资源调配对河流的水质和水量造成了影响,对相关的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一些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受了破坏。
三、黄河清淤工程黄河清淤工程是为了解决黄河泥沙淤积问题而进行的工程建设,但其清淤过程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
清淤工程导致了黄河生态系统的破坏,对黄河流域的植被、土壤和水生生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了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四、渠道和引水工程在我国,许多地区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渠道和引水工程建设。
这些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一些工程的建设也导致了水源地的生态环境恶化,给周围的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利影响。
以上是一些我国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案例。
虽然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的利用和调配问题,但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希望未来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能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水利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然而,很多水利工程建设往往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了许多不利影响的出现。
三峡概括文章
三峡概括文章标题:三峡大坝:中国壮丽工程与生态挑战简介:本文将概括介绍中国的三峡大坝,包括其建设背景、技术特点以及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挑战。
正文:中国的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横跨湖北、重庆两个省市。
这个宏伟的工程是中国政府为了解决洪水问题、提供清洁能源和改善航运条件而建造的。
三峡大坝的建设始于1994年,耗时17年完成。
该工程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减轻长江流域的洪水威胁。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流域面积广阔。
过去,洪水频发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三峡大坝的建成,通过调节水位,控制洪峰流量,显著减少了洪灾的风险。
此外,三峡大坝也是中国重要的清洁能源项目之一。
大坝下方的水电站每年可以产生约840亿千瓦时的电力,相当于燃煤发电厂的8000万吨煤炭。
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然而,三峡大坝的建设和运行也带来了一些生态挑战。
大坝和水库的形成改变了长江的生态系统。
大坝阻塞了鱼类洄游的通道,导致许多鱼类无法完成繁殖周期。
这对渔业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水库的消沉和湿地的淹没也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他们实施了放流计划,让一些鱼类能够继续洄游。
他们还建立了护理中心,研究和保护濒危物种。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水污染治理,以保护长江的水质。
总之,三峡大坝是中国的一项壮丽工程,为中国提供了洪水控制和清洁能源。
然而,它也带来了一些生态问题,需要持续的努力来解决。
中国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并为当地社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三峡大坝的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是一个持续的挑战,但中国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为未来创造更可持续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长江水生生物物种资源的影响 对于源自类资源的影响最为显著三峡工程引起的水域环境改变,对长江物种 资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的影响在工程完 成后便显示出来,有的则要经过较长时期才 (一)对鱼类洄游产生了阻 能觉察。 生物的适应性是有限度的 当环境因素改变 超出了他的适应范围时, 将很难逃脱灭绝的厄运。
对水文、水质、地下水的影响 大坝拦蓄,水库调度改变了库区河段的水文情势。建库 前,库区河道夏季水位最高,冬季水位最低;建库以后 ,改变了库区的水位变化特征,夏季最低(水库蓄洪时 除外),汛末及枯水季初期水位最高
对陆生动植物的影响 三峡库区因淹没土地、移民开发和工程施工对库区植物 种及珍惜特有种类造成一定影响。库区陆生动物极为丰 富,在三峡水库建库后,淹没了大片生境,水面扩大, 导致某些不易迁徙的种类个体减少,与水有关的种群数 量增加,直接对库区陆生脊椎动物产生一定影响;移民 搬迁、土地开垦也造成动物栖息环境的破坏。
库区鱼类的生态现状 据统计,三峡库区有鱼类鱼类108 种, 分属9 目 20 科71属, 其中珍惜鱼类47种,经济鱼类30种, 铜 鱼、圆口铜鱼、鲤鱼、草鱼、黄颖鱼(黄腊丁、 嘎鱼、嘎牙子)、鲢鱼、南方大口鳃鱼、青鱼、 鳙鱼等9种鱼类为主要捕捞对象,2种铜鱼的捕捞量 最大, 占渔获物总量的36.4%。
生态措施
3.设立渔业增殖站 三峡水库蓄水后, 水生物的增加对鱼类产量有良 好作用, 但也破坏了一些鱼类的繁殖场所从发展库区 渔业资源和作为补偿措施, 设立鱼类增殖站是十分重 要的对于经济鱼类主要建立人工产卵场, 设置孵化育 苗车间, 养殖水面和经济鱼类鱼苗产区, 定期定点向 水库投放鱼苗。
生态措施
库区鱼类变化 大坝对于鱼类的影响
大坝截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使栖息地破碎化,原有的水 文规律和江湖关系均发生改变,影响了长江的鱼类资源, 有些鱼类种群数量受到威胁,有些甚至从此消失。 大坝的隔离使产卵场规模萎缩,江湖关系的改变使江湖 洄游鱼类所占比重越来越小,鲤鱼等定居性鱼类明显增 长。
三峡工程对库区鱼类生态影响
三峡工程以其优越坝址和防洪、发电、航运和旅游等巨大效 益成为对流域资源、环境、生态巨系统进行人工调控的不可替 代工程,可以对长江在自然演进中已被破坏的旧生态环境系统 进行协调,促进长江地区新的生态平衡的建立。但它对生态环 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这其中,对于鱼类洄游的 影响最为严重。因此,对于生物多样性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对农业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三峡库区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山多地少。建库后库区 温度、湿度、土壤结构形状的变化,将使农业生态与 环境发生一定的变化,给农业种植结构、动植物种群 类型、结构均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和影响。
对河口地区生态及环境的影响 长江口及近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渔场。建坝后,将改 变河口径流在年内的分配,影响到该水域的渔业资源 ,由于不同种类的鱼类生活习性不同,对一些鱼类有 利而对另一些鱼类不利。
(长江水系鱼类资源,1990)
库区生态现状概况
7种水生生物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包括 白鲟 中华鲟 达氏鲟 大鲵 胭脂鱼 江豚 白鳍豚
中华鲟 白鲟
胭脂鱼 大鲵
三峡工程对库区的生态影响
鱼类资源的影响
鱼类总数的年际变化
三峡工程对库区鱼类生态影响
鱼类种数的变化
鱼类面临困境
长江流域鱼类种类丰富、资源量大、特有性高、 经济种类多,其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流域内鱼类生物多样性 由于面临河流梯级开发引起的洄游阻隔、生境破 碎和水文情等改变的严重威胁 种群下降趋势明显 .
补救措施
为保护长江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有必要 更新水工程规划理念和设计技术,修建鱼 道等必要过鱼设施,进行水库生态调度, 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4.调整水库调度方式 其目的是在对鱼类繁殖的适宜环境调查的基础上 , 通过运用水库调度产生人造洪峰,促使家鱼繁殖三 峡工程修建后, 在家鱼繁殖期内, 特别是5 月中旬至 6月上旬, 安排1-2次人造洪峰, 以促使“ 四大家鱼 ” 的繁殖产卵。
大型水利工程除了对于鱼类资源的影响严重外
,对于生态环境其他影响也不可忽视 其中包括几个方面
感 谢 您 的 关 注
对环境地质的影响 三峡建库后可能诱发构造性和非构造性地震。其中危 害最大的是构造性诱发地震。
生态措施
4.调整水库调度方式 其目的是在对鱼类繁殖的适宜环境调查的基础上 , 通过运用水库调度产生人造洪峰,促使家鱼繁殖三 峡工程修建后, 在家鱼繁殖期内, 特别是5 月中旬 至6月上旬, 安排1-2次人造洪峰, 以促使“ 四大家 鱼” 的繁殖产卵。
“ 大 型 工 程 ” ”与 “ 生 态 工 程
三 峡 工 程 对 鱼 类 洄 游 造 成 的 影 响
人类在改造自然、兴建大型项目时,必须从全局出发,既要 考虑眼前利益,又须顾及长远影响。然而,人类在改造自然 时,很多时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影响利与弊
三峡工程是一项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一项宏伟的环境工 程,在长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它也 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据吴强对库区的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与历史资料比 对,以往记载而调查未发现鱼类为50种,以往未记载而调 查发现的种类为12种。 以往较多的的胭脂鱼、岩原鲤、鳡、鳗鲡等鱼类数 量锐减。其中,胭脂鱼为国家三级保护鱼类。
南方长须鳅、斑条、兴凯、福建纹胸、成都栉、虎 鱼、四川栉为首次在库区内发现, 胡子鲇、琵琶鼠鱼等 为外来物种。
生态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珍稀濒危水生野生物动物和特 有鱼类资源, 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投入力度。目 前长江流域已建立了白鳍豚、白鲟、中华鲟、大鲵 等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9个,市县级30多个。 2.建立人工繁殖放流站 人工繁殖放流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普遍采用的珍稀 濒危物种保护方法。三峡工程为保护珍稀鱼类 , 在 长江上游设置长江上游胭脂鱼和白鲟人工繁殖放流 站, 长江上游长江鲟人工繁殖放流站, 长江中游珍稀 鱼类人工繁殖放流站。
总结:
一: 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势必要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对这一“打破”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人类要生存 发展,自然需要打破那些恶性的动态式的生态平衡,使其从 “恶”变“良”;同样,也正是因为人类要发展,还需要“ 打破”那些“良性”的生态平衡,让其向着更有益于“良性 ”的方向发展,而其中的代价,则正是我们在建设过程中所 应充分注意的环境保护问题。 二:人类变革自然的活动具有两重性:既能改造自然 ,创造新的生存条件;又能破坏自然,损害人类的生存环境 。人类在创造任何一个局部环境时,都或多或少地造成两种 截然相反的效应。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地发展与应用现代科 学技术,深入地研究自然与生态的平衡机制,研究人类变革 自然时对生态近期与长远的影响,预测新技术对自然的影响 ,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行为,减少变革自然的 盲目性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隔作用,特别是对中华鲟溯 游到上游产卵场的生殖洄游 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原来栖息于该江段的一 部分种类不能适应诱饵生物 组成的变化,从而在水库内 消失或极为罕见,如长鳍吻 鮈、长薄鳅山鳅等。
(三)长江干、支流梯级开 发后,鱼类繁殖环境的恶化 ,可能是物种生存的最大威 胁。
库区生态现状概况
蓄水对库区主要经济鱼类分布的影响 三峡工程一期工程完成后库区水位为135 m, 回 水达到丰都高镇江段, 丰都以下江段水流逐渐变缓 , 上游江段仍为流水水体; 2006年10月, 库区水位 蓄水达156 m, 回水达重庆江北区铜锣峡, 水位的 升高进一步导致部分江段的流水水体转变为静水 水体, 水环境的变化已深刻影响到库区中的鱼类的 生存及繁衍。吴强(2007)设了12个采样点,对 鱼类进行采样,采样点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