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16届九年级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2016届九年级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2016届九年级中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 线索梳理林则徐关天培抗击英军中国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大战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二、 知识梳理(第1课)鸦片战争①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 ② 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防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③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④鸦片战争时清朝皇帝是:( 道光皇帝 )⑤清朝皇帝支持禁烟的根本目的:( 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⑤鸦片战争时间:(1840-1842年);涌现出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和(关天培)。

⑥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签署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2、起止时间是(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主凶是( 英、法)帮凶是( 美、俄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罪行:(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十二生肖》铜首就是在此时被盗走;沙俄割占中国西北和东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其中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瑷珲条约》,割占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沙俄成了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列强。

4、天平天国运动①兴起: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国都,与清政府对峙。

②面对太平天国起义,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组建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后来在(慈溪)战斗中将之击毙。

(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①19世纪60至70年代新疆危机的制造者分别是(英国)(沙俄)和(阿古柏政权),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仆二主)②左宗棠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占领的(伊犁)之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1881年清政府与俄谈判收回伊犁③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与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1894)年是我国旧历上的甲午年,故称甲午中日战争;2、战役:①民族英雄邓世昌牺牲在(黄海大战)②辽东半岛战役:日军在我国东北制造了(旅顺大屠杀)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威海卫战役);3、《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中方代表:(李鸿章)日方代表:(伊藤博文)4、内容:①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款: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③特权: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此项对中国伤害最大) ④开口岸:增辟通商口岸5、条约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镇压义和团)2、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目的是:(扩大侵略权益)3、③八国联军是指(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指挥者是( 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 )。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4【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4【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4五、知识结构时间:年月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景:蒋介石在年月对解放区发动进攻,挑起内战,接着大举进攻解放区。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指挥者: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问题探究.为什么抗战后蒋介石要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谈和平?2.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应不应该赴重庆谈判?谈谈你的看法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七、目标检测.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其主要原因是A.中共力量的壮大B.国内人民要求和平c.美国提出和平主张D.内战准备不充分.国共重庆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国民党被迫同中共签订了A.《双十协定》B.《停战协定》c.《共同纲领》D.《国内和平协定》.抗日战争胜利后,美蒋发动的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A.中原解放区B.陕甘宁解放区c.山东解放区D.上党地区.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A.山东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c.陕甘宁解放区D.大别山根据地.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A.收复延安B.挺进大别山c.渡江战役D.三大战役.指挥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是A.彭德怀、贺龙B.陈毅、粟裕c.刘少奇、邓小平D.刘伯承、邓小平.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请问这一事件是?图二是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

他们为什么能走在一起?你能将他们两个人走到一起的原因说出来吗?为什么说毛泽东此行是“弥天大勇”?国共之间谈判的结果如何?8.阅读下列材料毛泽东对一次战略部署作了生动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

八年级上历史导学案

八年级上历史导学案

八年级上历史导学案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对我们的成长和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八年级上,我们将要学习的历史知识包括“大一统的帝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国共内战”等等。

这些历史事件与文化内容丰富,涵盖了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需要我们努力学习才能够真正掌握。

在这一系列的历史学习中,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中国古代的大一统帝国。

大一统帝国是指一个统一的政治体系,在中国长期发展中,多次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在学习中要着重研究秦汉和唐宋元三个时期的帝国,以及他们各自的政治和文化特点。

我们应该明确每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事件和社会背景,了解它们之间的演变和辉煌,理解其中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在这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要学习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这两个事件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和变革。

新文化运动是为了推动现代文化的发展,倡导自由民主,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理论。

五四运动则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上,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思想和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一定的推动力。

我们还需要学习解放战争和国共内战。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新旧国际的交替,双方之间的矛盾和争端是不可避免的。

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领导的中共人民军队和国民党军队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武装斗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铸就了新中国的历史,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总的来说,我们在八年级上学习历史需要全面、系统地了解一系列的历史知识内容,掌握考察和讨论历史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逐步提高自己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思考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发展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尊重历史、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明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有所成、做有所为,为人类的未来作出自己的贡献。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2【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2【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七、目标检测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社会政治原因是A、洋务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D、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加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甲午战争失败B.公车上书c.强学会的成立D.光绪帝下诏变法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A.开明地主B.民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A.资产阶级力量弱小B.光绪帝没有实权c.顽固派对变法阳奉阴违D.维新派策略失误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A、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B、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c、变法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的巩固D、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戊戌变法”的实质是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B、光绪帝为首的“帝党”与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的斗争c、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旧势力的斗争D、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的斗争认真观察下图,下列四位历史人物都与戊戌变法有关。

请你简述这四位历史人物与戊戌变法运动之间的关系。

八、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其他质疑的问题,请写在下面。

九、作业布置记忆和理解第7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预习第8课《辛亥革命》,将导学案内容补充完整。

第8课辛亥革命一、学习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武昌起义的历史影响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观察想象通过观察想象当年加入同盟会的仪式、武昌起义的紧张情景等插图,体会三民主义的实际影响以及辛亥革命在民众中产生的巨大震撼力探究思考提取信息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比较联系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联系与区别,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历史联系与本质区别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的发扬光大进取意识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挠革命精神的张扬。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第1课鸦片战争一、学习目标:基础知识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探索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运用史料指导学生阅读插图、资料、自由阅读卡,从中获取与本课相关的史识逻辑思维训练学生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意识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爱国情感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二、学习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史料、自由阅读卡,学会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2.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发展过程中,指导训练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分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给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

四、知识链接林则徐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一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1811年考取进士,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

1831年任河东河道总督时曾修治黄河。

1832年任江苏巡抚,疏陈连年钱漕之累、小民之苦,坚请缓征,并修白茆、浏河等水利。

(八年级历史教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3

(八年级历史教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3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教案全册3八年级历史教课设计第 13 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一、教课目的基础知识了解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由掌握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地图认识历史从课文和插图中认识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楚的时空观点,正确复述发生在那边的重要事件剖析比较研究原由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获得长征成功,不一样的领导决策致使了截然相反的结果感情态度价值观思想意识指引学生学习红军战胜困难困苦、百折不回的革命英豪主义爱国爱党爱军感情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老是百折不挠,并总能经过自己的力量校订失误。

我们应当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二、教课要点与难点教课要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教课难点剖析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获得长征成功在原由上的反差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回想、联系已学的四次反“围歼”知识,阅读楷体字对于博古李德错误的军事指挥及危害,剖析成功和失败的原由。

2.在学习战争、战斗等相关军事斗争的历史时,指导学生必定要掌握读图、用图的基本要求。

本课要按长征路线,挨次找到红军经过的省份、江河,找到重要地名 (地址 ),认识发生在那边的历史事件。

3.在剖析重要历史事件的意义时,要教会学生剖析的方法,如比较、联系等。

要注意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用发展的目光去察看、审察历史。

4.组织、指导学生在课外赏析毛泽东在长征期间写的其余诗词,阅读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斯诺的《西行漫记》等文学作品,赏识、学唱《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观看反应长征的电影、电视剧和专题片等,并沟通心得领会。

四、知识链接遵义会议中共中央于 ____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列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秦邦宪(博古 )、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朱德、陈云,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

参加会议的还有邓小平(秘书长)及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一、大秦王朝1. 大秦帝国的建立大秦帝国是中国古代称呼西方的一个国家,主要存在于秦汉以来,主要是引起汉唐时期中国统一政权针对西域地区进行经济文化往来的一族和国家。

2. 大秦帝国的疆域大秦帝国的疆域辽阔,包括汉唐帝国时期西域地区的大部分领土,以及东欧、巴尔干、南欧等多个国家的土地,与汉唐的政治、经济有所紐带。

3. 大秦帝国的文化特点大秦帝国处于汉唐帝国东部的西域地区,文化受到了东方和罗马文化的影响,发展了以哲学、政治、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学术体系。

4. 大秦帝国的经济大秦帝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社会分工发展比较明显。

同时,大秦帝国还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国家,也受到了农业和商业之间矛盾的困扰。

5. 大秦帝国的社会制度大秦帝国的社会制度以人为本,但也有严格的阶级划分。

皇室、贵族、官僚、士兵、奴隶等阶级各司其职,相互制约。

6. 大秦帝国的历史影响大秦帝国的历史影响较大,对世界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值得后人借鉴和研究。

二、汉武大帝1. 汉武大帝的生平汉武大帝是中国西汉时期的一位伟大皇帝,其生平事迹为后人津津乐道。

在位期间,汉武大帝实行一系列改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 汉武大帝的改革措施汉武大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取消分封制度、推行中央集权、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官制、加强军事力量等,为后来的统一大一统等埋下了伏笔。

3. 汉武大帝的文化影响汉武大帝推动了汉字文字之规范化,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容,开创了古代教育的新局面。

同时,他也推动了自对于联系西欧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4. 汉武大帝的外交政策汉武大帝的外交政策以铁与血为主,对邻国实行民族融合的策略,实施文化渗透,大力推动文化交流,为中西交流壮大了基础。

5. 汉武大帝的历史评价汉武大帝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一位帝王,他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对历史文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在治国理政等方面也存在不少争议。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复习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复习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第三单元复习学习目标1.说出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阐明五四精神的内涵。

2.概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4.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5.描述红军长征的过程,体会长征精神。

6.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黄埔军校的创建及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意义;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预习导学2.北伐战争(1)准备: 1924 年5月, 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结果: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4)南京国民政府成立:①时间:1927年4月。

②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政权。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南昌起义:①时间:1927年8月1日。

②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秋收起义:①时间:1927年9月。

②结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会师:①时间:1928年4月。

②结果: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合作探究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问题一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给了我们什么启示?①探索: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后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古代的中国历史第一课文明的源泉-黄河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中,我们将研究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着重介绍中国文明发展的源头——黄河。

我们将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特点,以及黄河对古代中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明确黄河的重要性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过程至关重要。

第二课文明的瑰宝-夏商周三代本课程将聚焦夏商周三代这一重要历史时期。

我们将深入研究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第三课文明的巅峰-秦汉本单元的第三课中,我们将研究秦汉两个朝代,这段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

我们将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的改革,以及汉朝的繁荣和创新。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第四课文明的交汇-三国两晋南北朝本课将介绍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特殊的时期。

在这段时期,中原地区不再统一,而是分裂成多个王朝和政权。

我们将研究这些王朝的兴衰、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探索这一时期的历史成因和影响。

第五课文明的启蒙-隋唐在第五课中,我们将研究隋唐时期的历史。

这段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代,被称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启蒙时期。

我们将了解隋朝的统一和变革,以及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第六课文明的辉煌-宋元明清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中,我们将研究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

这段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时期。

我们将了解宋朝的文化繁荣、元朝的统一和明清两代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收官之作。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的大纲,主要介绍了六个单元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重要时期。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将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初中历史八上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八上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八上复习教案课题:复习教学内容:《中古时代的世界》教学目标:1. 复习《中古时代的世界》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古时代世界各国文明的认识和了解。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古时代欧洲的封建制度、教会对欧洲社会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等。

难点:三大农业体系的介绍、中世纪的骑士文明、黑死病的传播和影响等。

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第八册上册。

2. 复习教案。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通过回顾前几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二、复习内容讲解(25分钟)1. 中古时代欧洲的封建制度:讲解封建制度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教会对欧洲社会的影响:介绍教会在中世纪的影响力和作用。

3. 丝绸之路的开通:讲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对欧亚大陆文化交流的作用。

4. 三大农业体系的介绍:分别介绍地中海农业、北欧农业和东亚农业的特点和发展。

三、合作探究(15分钟)分组讨论问题,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历史事件的影响和启示。

四、知识巩固(10分钟)进行知识点的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中古时代世界各国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年级+历史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本课内容: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回顾资产阶级革命派所做的努力;2.通过本课复习,学生能对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活动一:师简单提问8--11课的内容,指定生回答活动二:师带领生勾画出《赢在燕赵》的易错点,并进行强调活动三:师补充知识点,生做笔记活动四:做《赢在燕赵》中的相关练习题,对答案;有疑问的,师当堂解答学以致用:11.(经典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

“普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材料二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1917年孙中山广州演讲材料三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全球通史》(1)蔡锷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运动的名称是什么?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2)为什么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中国依然是专制统治。

北洋军阀。

(或袁世凯。

)(3)《全球通史》称“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精糕的时期之一”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军阀割据混战,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等。

4月17日陈腊梅15:20---15:50本课内容:复习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回顾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等知识。

2.通过本课复习,学生能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活动一:师简单提问12--14课的内容,指定生回答活动二:师带领生勾画出《赢在燕赵》的易错点,并进行强调活动三:师补充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活动四:做《赢在燕赵》中的相关练习题,对答案学以致用:1.“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

八年级历史上册全一册导学案(打包23套)-中华书局版6

八年级历史上册全一册导学案(打包23套)-中华书局版6

第课新文化运动【学习目标】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标志、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地位和作用【知识梳理】年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

从第卷第号开始,青年杂志改称《新青年》。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举起了新文化运动大旗。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等文章,鼓励青年为青春之中国的诞生而努力奋斗。

年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聘请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具有新思想的人任教授,壮大了新文化运动的阵容。

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陈独秀也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把文学革新与政治改革联系在一起。

.《新青年》从第卷第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

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鲁迅还发表了《孔乙己》、《药》等小说,出色地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和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为新文学树立了典范。

【课堂导学】.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答: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想一想,为什么要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又有什么进步意义?答:因为文言文内容陈腐空洞,形式教条呆板,晦涩难懂,脱离生活实际等。

另外,旧文学是同旧思想相联系的,要反对旧思想就用反对旧文学。

提倡白话文,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便于人们接受,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白话文在内容上突出革命内容,使白话文成为反封建思想、礼教的重要武器。

【自主检测】.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鲁迅.如果你要研究新文化运动的有关问题,主要应该参考(). 《万国公报》 . 《民报》 . 《新青年》. 《申报》世纪前期,我国发生了一场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华夏古国与周文化导学目标- 了解华夏古国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掌握周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思考周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意义课时安排课时一- 研究历史上的华夏古国- 了解华夏古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进程- 分析华夏古国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课时二- 探究周文化的起源和特点- 理解周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思考周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课时三- 总结华夏古国和周文化的关系- 分析周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周文化的精髓第二单元两河流域文明导学目标- 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掌握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思考两河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课时安排课时一- 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分析两河文明的主要特点和独特之处- 思考两河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课时二- 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 掌握两河文明在科学、农业等方面的成就- 思考两河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课时三- 总结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及其地位- 分析两河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两河文明的精神第三单元祖国的领土与疆域导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的领土变迁与疆域扩张- 掌握中国古代的边疆防线和守卫制度- 思考中国古代领土与疆域对现代国家建设的启示课时安排课时一- 研究中国古代的领土变迁与疆域扩张- 了解中国古代边疆防线的建设和守卫制度- 分析中国古代疆域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课时二- 探究中国古代的边疆民族和交往- 理解边疆民族与中原文明的互动关系- 思考中国古代领土与疆域对现代国家建设的启示课时三- 总结中国古代的领土与疆域发展- 分析中国古代领土与疆域对现代国家建设的启示- 思考如何保护和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导学目标- 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掌握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官僚体制- 思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课时安排课时一- 研究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官僚体制- 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组成和运作方式- 分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课时二- 探究古代中国的封建等级和礼制仪式- 理解封建等级和礼制仪式对社会秩序的维持作用- 思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课时三- 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特点- 分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思考如何发扬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精华。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第1课鸦片战争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导学目标知识点: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2.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3.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4.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观察、讨论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浏览本课,初略了解(二)基础知识检索、完形填空1.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鸦片输入的危害虎门销烟:时间;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显示了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爆发地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英《南京条约》时间____________,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导学:(一)说一说1.本课文的梗概能否简单的说一下。

.2.完成以上基础知识填空。

(二)问题探究1.比较一下当时中英两国的情况,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它说明了什么?2.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谈一谈,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什么意思?4.如何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1.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国际联盟》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这些都是为了纪念()A. 虎门销烟B. 中国的禁烟运动C. 鸦片战争D. 林则徐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禁绝鸦片B. 中英贸易受到威胁C. 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D. 虎门销烟使英国遭受重大损失3.1840年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中国的线路是()A.珠江口—厦门—定海—天津B.珠江口—福州—定海—天津C.珠江口—厦门—福州—天津D.珠江口—福州—镇海—天津(二)多项选择1.《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A.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B.封建经济消亡C.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D.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关于鸦片战争正确的表述是()A.清朝国势衰落始于道光年间B.清朝衰落时,世界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C.在当时,以英国的工业发展水平最高D.为了向中国输入鸦片,英国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3.在鸦片战争中,堪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关天培C.葛云飞D.邓世昌课后反思:第2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导学目标知识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5篇海阔凭你跃,天高任你飞。

愿你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1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要点:赵州桥、唐都长安、雕版印刷术、李白、杜甫、白居易。

2、技能训练: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从而提高学生对唐诗、散文、书法、雕塑等方面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隋唐文化中每一项科技成果无一不是经过发明者无数次试验,钻研、认真学习前人成果取得的,我们要学习他们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教学难点:1、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特色。

2、赵州桥在世界桥梁的地位及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自隋统一,结束了几百年的割据分裂状态,至唐灭亡,期间虽也发生过一些战争,但总的来看,国家处于相对安定的局面下。

从开皇之治,经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大,中外交往频繁。

各族人民经过共同努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无论是在科学技术、医学还是在诗歌、建筑、绘画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和伟大的创造。

本节课,我们共同了解一下隋唐文化在科技方面的表现。

我国有一座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长的敞肩圆弧石拱桥。

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设计并主持建造这座桥的是隋朝的一名普通工匠。

想一想,他是谁呢一、高超的建筑水平(板书)1.赵州桥(1)隋唐建筑艺术的特点(2)赵州桥是谁主持修建的是何时修建的(3)赵州桥在世界桥梁有什么地位2.唐都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是唐朝皇帝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的地方。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印刷术是石头书的拓印技术和印章技术相结合而发明的。

我国四大发明是什么2.现存最早雕板印刷品《金刚经》3.隋唐医学的发展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广泛运用才使得大量的唐诗能够保留下来,唐诗内容丰富,我们今天也才能读到的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百万首诗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中考历史复习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导学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A D C B D D C D C D B
材料分析题
1、(1)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①中国贫穷落后,综合国力不敌日本;②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妥协投降。

(2)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原因:①这是一场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是正义战争;②国共两党团结协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得到了美国、苏联等国家的支援。

(3)回答“落后就要挨打;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团结起来力量大;国共和则民族兴”等均可。

2、(1)参加了西安事变后的国共谈判、抗战结束后的重庆谈判。

因为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黄埔军校中,蒋介石是校长,周恩来是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成为事实:抗日战争时期归属国民革命军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是由红军改编的。

(2)影响或作用:西安谈判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重庆谈判迫使国民党与共产党签订<<双十协定>>,规定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两次谈判过程中所做的巨大努力,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只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