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人办报历史的开端与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 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首次提出开
设报馆建议,“直纵民开设,并加奖劝,废 裨 政 教” 。 以后 在 给皇 帝 的上书中又提出 “设报达聪”的建议。康有为在上书的同时, 打算成立学会。 他认为“要救国,必须自强, 要自强,必须变法维新,必须广联人才,开 通风气,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办报。” 经过几个月筹备,1895年 8月17日,维新派 办的第一家报纸《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
⑤重视报纸工作人员的品德和专业素质。
对办报人员的要求是秉公办事,郑观应说
“执笔者尤须毫无私曲,暗托者则婉谢之, 纳贿者则峻拒之,胸中不染一尘……” 王韬要求编辑人员“其立论一秉公平,其居 心务期诚正”,报纸工作人员应该是知识广 博的“通才,新闻报道要真实可靠,避免采 访失实,纪载多夸”。
《中外纪闻》与《强学报》的发行 由梁启超、汪大燮主持。康有为亲自题写报名,并 在上面发表了《开会主义书》,即《强学会序》。 这是一篇维新派的政治宣言,也是康有为生平在报 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政论文章。文章慷慨激昂,扣人 心弦,“读之者多为之泪下”。强学会的活动与 《中外纪闻》出版,引起清王朝内部反对政治革新 的顽固派的反抗,一些顽固派官僚准备弹劾康有为。 为了避祸,也为了去南方继续发动,康有为便南下 南京,游说两江总督张之洞,获许后于1895年11月 在上海成立了强学会(北京强学会又称京师强学 会)。1896年1月12日,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强 学报》在上海创刊。
第三章 国人办报历史的开端与发展
本章摘要
第一节
国人早期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 第二节 维新变法运动中报刊宣传活动 第三节 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 与维新派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学习要点
1、国人早期办报主张中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2、梁启超与《时务报》的宣传 3、《知新报》、《国闻报》、《湘报》、《湘学 报》的宣传特色 4、维新派的新闻思想及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③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 王韬等人对西方资产阶级的言论自由非常 欣赏。他们说自秦以来“所谓言者无罪, 闻者足戒,昔有其语,今无其事,盖暴秦 之为祸烈矣”。 他们呼吁清政府放宽言禁,允许报纸“指陈 实事,无所忌讳”。
④反对外报垄断,呼吁允许国人办报。
他们认为,西方入侵中国,外报起着推波助澜作用。 郑观应说:“中国通商各口,如上海、天津、汉口、 香港等处,开设报馆,主之者皆西人,每遇中外交涉, 间有诋毁当轴,蛊惑民心者。” “西人谓中国人事无大小,非用压力不行,故动以兵 船相要挟。……西报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反谓中国之 待外人如何凌辱,意在激怒其民,以与中国为难耳。” 他们对清政府“于己之民则禁之,于他国则听之”的 报刊出版政策极为不满,大声疾呼:“国之利器,不 可假人!” 郑观应认为,如果国人有了自己的报纸,“遇交涉不 平之事,据理与争,俾天下共评曲直”,那就会大张 国威。
。《强学报》由康有为创办,康指定他的两个弟子 徐勤、何树龄任主编。其办刊宗旨是“广人才、保 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康有 为在其创刊号上发表《强学会后序》,力倡变法维 新。《强学报》的政治倾向比《万国公报》、《中 外纪闻》更为鲜明,影响也更大。出版后,“名士 入会者千计,集款亦数万”。 《中外纪闻》与《强学报》的发行,引起顽固派的 极大恐慌,他们纷纷奏劾,罗织诸多罪名。1896年 1月20日,光绪皇帝迫于慈禧太后压力,下令封闭 了北京强学会《中外纪闻》报。惯于见风使舵的洋 务派官僚张之洞亦下令查禁了上海强学会和《强学 报》。《强学报》从1896年1月12 日创刊到1月25 日被查封,只存在了14天。
《万国公报》为双日刊,创刊之初,经费由康有为 一人承担,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务,内容主要是 宣传维新变法。出版一个多月后,发行量达到3000 份左右。这个报纸有较大影响,“报开两月,舆论 渐明”,“识议为之一变”,“渐知新法之意”。 1895年11月中旬,维新派在国内建立的第一个具有 政党性质的团体——强学会在北京成立。强学会的 成员除了康、梁等维新派人士外,还有清朝官员陈 炽、沈曾植、袁世凯、张孝谦、杨锐等人。甚至李 鸿章也想捐银入会,因其名声太坏而遭拒绝。 强学会成立后,遂将《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 闻》,作为自己的机关报。
3、郑观应、王韬、陈炽的办报主张
19世纪70—80年代,一些有识之士纷纷主张向西方 学习,提出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色彩的办报主 张。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是:郑观应的《盛世危 言· 日报》,王韬的《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 省会城宜设新报馆》和《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 利》,陈炽的《庸书· 报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为了救亡图存,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全国掀起 维新变法活动。 维新运动时期,办报成为推动维新变法的重要 • 途径,维新派所办报刊遍及全国,达数十种之 多。维新派所办报刊中有代表性的:康有为创 办的《万国公报》、《强学报》、梁启超创办 的《时务报》、康广仁的《知新报》、唐才常 的《湘学报》、《湘报》、严复的《国闻报》 等,形成了中国新闻史上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 潮。
《澳门新闻纸》是林则徐所倡导的“开眼看世界” 的产物之一。“新闻纸”翻译了当时澳门出版的所 有外国报纸刊物以及部分印度、新加坡等地报刊上 的文章,既包括外部对当时正在实行的禁烟运动的 反应和评论,也介绍了洋人的生活起居习惯。
《澳门新闻纸》当时几经传抄送清朝皇帝和官员们阅 读,使他们从中得到不少“夷情”,成为闭关锁国 的旧中国看世界的一扇窗口。
2、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洪仁玕(1822——1864),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的族弟,也是太平天国后期卓越的政治家。 1852年,广东起义受挫后逃往香港,在那里他向西 方人学习了天文、历史和其它知识。1859年他来到 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 这时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 政治纲领《资政新篇》。《资政新篇》中提出了革 新政治、学习西方科技、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其 中也有办报的主张。
《资政新篇》的办报思想
开设新闻馆,出版发行“新闻篇” (报纸)。 “新闻篇”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收民心公议,及各省郡县货价低 昂,事势常变”; 二是“上览之得以资治术,士览之得以 识变通,商农览之得以通有无”; 三是进行舆论监督,他认为这样可“以 资圣鉴”,使“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 心可表”,使“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 逃人心公议”。“人岂有不善,世岂有 不平哉!”
②提出了办报的目的是“立言”,强调了
报纸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王韬说:“英国之泰晤士,人仰之见如泰山北
斗。国家有大事,皆视其所言以为准则,盖主 笔之所持衡,人心之所趋向也。” 郑观应认为, “大小官员,苟有过失,必直 言无讳……” 在他们看来,办报立言,可以对执政者进行监 督,从而为政治改革创造条件。
一、康有为与强学会报刊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诏,字广厦,号 长素,广东省南海县人。出身官僚地主家庭,从小 受到严格的封建正统教育。11岁时“频阅邸报,览 知朝政”,第一次接触报刊。 1879年他到香港作过短暂游历,开始涉猎西学书籍, 并收集书报,向西方寻求真理。在他所接触的报刊 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以致他所开 办的第一个报刊与其同名。 1888年,31岁的康有为到北京去应顺天乡试,名落 孙山,写了著名的《上清帝第一书》,提出维新变 法主张,但并未送达清帝手中。回到广州,他办起 了长兴学舍(后迁至万木草堂),招收学生讲学, 培养维新骨干。
二、梁启超与《时务报》 强学会被封,报刊被查禁,维新派的政治活动与 办报活动暂时沉寂。但是,变法维新已成历史潮流, 不可抗拒。1896年夏天以后,维新派重新积聚力量, 将维新运动推向高潮,维新派报刊活动也随之进入 鼎盛时期。1896年8月9日,维新派最重要的机关报, 也是这一时期宣传维新变法最具影响力的报刊—— 《时务报》在上海创刊。 《时务报》的筹备工作,由强学会会员,曾任驻美、 驻新加坡领事的黄遵宪主持。开办费来自上海强学 会余款以及黄遵宪等的捐赠。黄先后邀请汪康年、 梁启超参加筹备工作。经推选,由汪康年任总经理, 梁启超任总主笔。
①重视报纸传播信息的功能。
郑观应认为,设立报馆“其益甚多”:“有 功于救荒”; “有功于除暴”;通达时务, 使士君子足不逾户而周知天下之事,“有功于 学业”; “泰西各国政事有何更改,兵制有何变迁, 商务制造有何新法”,有助于了解外国情况。 王韬则把报纸的功能归纳为四条: 一是“民隐得以上达”;二是“君惠得以下逮”; 三是可以“达内事于外”;四是可以“通外情 于内”。
主张各省设“新闻官”。新闻官的标准和原 则是“性品诚实不阿者”。 准许“富民纳饷”出资办报,但必须履行一 定的手续,即“禀明而设”。 新闻应当真实,新闻“只须实写,勿着一字 浮 文 。” 认 为“ 伪 造新 闻 者轻则罚 , 重 则 罪。”
他的办报主张没有实行,但这毕竟是属于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办报思想,洪仁玕是我国近代 报刊思想的第一位奠基人。
在维护君权的前提下,指望清王朝提倡办报, 自行接受民主议政、舆论监督是完全不可能 的。 即使如此,早期改良派的办报主张在当时的 确算得上前所未有的远见卓识,代表了当时 国人对近代报刊认识的最高层次,对后人尤 其是对改良派和维新派报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第二节 维新运动时期的报刊
19世纪七、八十年代 出现的早期维新思想, 到90年代,从一种社会 思潮发展成为一场轰轰 烈烈的政治运动。这就 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领 导的戊戌变法运动。与 此同时,国人自办报刊 达到高潮。其中,由康 有为起主导作用的维新 派报刊是这次高潮的主 流。
• 维新派的新闻思想与报刊业务改革, 对我国新闻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第一节 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
一、国人早期办报主张
1、林则徐译报活动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是 国人中最早认识到报刊社会功能的。 1839年3月,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时, 他发现“沿海文武员弁,不谙夷情,震于英吉利之 名,而实不知其来历”,认为“必须时常探访夷情, 知其虚实,始可定控制之方”。为了及时了解夷情, 林则徐在广州设立了翻译馆,下令“所有夷书,就 地翻译”,召请一批译员,搜集翻译外文报纸,把 其中一些重要材料进行精选,编成《澳门新闻纸》。
概
述
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 会。中华民族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之 间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 盾。 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一些士 大夫和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 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注目世界探 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 道,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同时,一部分希图变革的知识分子从外国人 在中国所办的报刊中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 新文化、新思想而眼界大开,初步认识到报 刊的社会功能,开始自己动手创办报刊。 19世纪70年代,在香港、广州、上海、汉口 等地出现了中国人办的最早的一批近代报刊。 王韬1874年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是早 期国人所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的一份,它掀起了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 义思潮,是我国最早的政论性报纸。
⑥关于新闻文体、文风方面。
wenku.baidu.com
郑观应认为报刊应“据事直书,实事求是,
而曲直自分,是非自见。” 王韬提倡“自抒胸臆”、“辞达而已”的报 刊文风。他的文章不拘一格,形式自由,酣 畅淋漓,洒脱自如,开报章新闻体先河,广 为后人效法。
小
结
这些办报主张的提出者主要是早期维新思 想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国人中最早主张学 习西方的有识之士。 他们办报思想集中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改 良派对近代报刊的认识。他们主张向西方 学习,实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某些改 革,以求使中国走向独立富强之路。
但他们的办报主张表现出软弱性和妥协性。 他们十分羡慕西方的民主制度和报刊在社会 舆论中的地位,强调报刊应议论时政,监督 政府,具有相当的民主性。 但是,报刊履行这些职能却应以不动摇君主 地位为前提。他们认为,办报目的无非是使 圣君“民隐悉通,民情悉达”,“不过欲当 局者采择之而已”。他们把“下逮君惠”作 为报刊的基本职能,将言论自由的希望寄托 于封建君主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