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海洋潮汐的规律性及其复杂性(精)
海洋涨潮规律
![海洋涨潮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66695a4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7.png)
海洋涨潮规律海洋涨潮是地球上一种普遍现象,具有规律性。
涨潮与退潮交替出现,形成了海洋的潮汐现象。
潮汐是一种由引力引起的现象,主要由月球和太阳引力对地球的作用所导致。
涨潮的规律性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包括月球引力、太阳引力、地球自转和地形的影响。
首先,月球引力是导致海洋涨潮的重要因素之一。
月球质量较小,靠近地球,其引力对地球的作用非常明显。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表面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月球所引起的引力作用下,地球表面的海洋产生了一个向月球方向的引力梯度,这就是潮汐力。
月球的引力产生的潮汐力是导致涨潮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太阳的引力也对海洋涨潮起着重要的作用。
太阳质量大,距离地球远,其引力作用要弱于月球,但同样会对地球的潮汐产生一定的影响。
太阳的引力也会生成一个向太阳方向的引力梯度,使得地球表面对太阳的引力与地球表面对月球的引力之间存在一个差异,进而产生涨潮现象。
另外,地球自转也是导致海洋涨潮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球自转引起了地球上大气运动和海洋运动,形成了一种类似涡旋运动的潮汐现象。
地球的自转使得潮波随着地球表面的运动而移动。
这种潮汐运动一般沿着维度线运动,形成了连续的涨潮和退潮现象。
此外,地形的影响也会对涨潮规律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不均匀,而地形的不同又会对海洋涨潮产生影响。
对于开阔的海洋而言,涨潮和退潮过程比较规律,有明确的涨潮和退潮时刻。
但是对于海岸线弯曲的地区,如海湾、峡湾和河口等地,涨潮过程则会更加复杂。
海洋的涨潮规律受到地形特点的影响,会产生更加复杂的涨潮过程。
总结起来,海洋涨潮规律是由月球引力、太阳引力、地球自转和地形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潮汐运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在开阔的海洋空间中,涨潮和退潮过程一般较为规律,有明确的涨潮和退潮时刻。
但在地形复杂的地区,潮汐现象会更加复杂。
海洋涨潮规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地球的自然规律,也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海洋潮汐是怎样产生的呢
![海洋潮汐是怎样产生的呢](https://img.taocdn.com/s3/m/aed5004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9.png)
海洋潮汐是怎样产生的呢
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引起的振荡性因素造成的海水高低变化,这种潮
汐是复杂的物理过程,一定范围内具有可预测性,其影响着海洋和滨
海湿地的生态环境。
以下是对海洋潮汐产生机制的探讨:
1.潮汐原理:海洋潮汐是受月球与太阳的引力吸引而产生的,太阳和月球作用产生的引力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吸引地球的海水不断发生微小
的振荡,形成有一定规律的潮汐。
2.潮汐推求:海洋潮汐的推求分为实和虚潮汐推求,是通过合成使经度线上的潮汐一步差等于所有经度线上的潮汐的海洋潮汐模式,反映水
体的实际潮汐状态。
3.潮汐影响:海洋潮汐可使潮间带沿着沿岸向海中引起运动,形成潮流,进而影响到沿岸地区的渔业、运输等活动;潮汐也会伴随阵面条件传播,在一定距离内影响一定范围的海洋环境;潮汐还可控制滨海湿地
的水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
4.潮汐预测:对海洋潮汐的预测不仅要用潮汐模式进行推求,而且还要考虑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以及风场、温度、压力等的影响,有时也受
到地球的自身条件的影响,综合多种潮汐调控因素进行预测。
5.潮汐保护:潮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海洋潮汐对于沿岸城市及沿海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功能和影响,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构筑和社会发展的远景,因此,在使用海洋潮汐资源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潮汐的保护和管理,保障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海洋天文潮汐
![第二节 海洋天文潮汐](https://img.taocdn.com/s3/m/4c8dc87f8e9951e79a892702.png)
第二节 海洋天文潮汐由于日月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使地球上产生潮汐现象。
地球上的潮汐包括存在于海洋中的海洋潮汐、大气中的大气潮和岩石中的固体潮。
其中海洋潮汐是显而易见的。
一.潮汐现象及其成因(一)有关潮汐的基本概念1.潮汐:全球性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 涨落:潮汐是海水的运动。
海水运动包括多方面,如洋流——水平运动;波浪——水分子的振动;潮汐——垂直运动(涨落)。
● 全球性:就一地来讲,潮汐是海水的垂直运动;但从广义上讲,全球潮汐现象还表现为海水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潮流。
因一地的海水水位上涨必然是别地海水流来补充。
故从全球范围看,潮汐现象既有海面的垂直升降,也有水平的流动。
● 周期:主要为太阴日。
(如图)2.涨潮和落潮在海水升降过程中,海面持续上升的过程为涨潮;海面持续下降的过程为落潮。
3.高潮、低潮和潮差高潮:海水由涨潮转为落潮时,水位最高,为高潮。
低潮:海水由落潮转为涨潮时,水位最低,为低潮。
潮差:高潮水位与低潮水位之差。
一般来说,在1太阴日中,有两次涨潮,两次落潮,高低潮也各有两次。
但每一次涨落并非前一次的简单重复,高潮不是同样高,低潮也不是同样低。
故潮差也有大有小。
4.大潮和小潮大潮:潮差最大时的潮汐为大潮;小潮:潮差最小时的潮汐为小潮。
(二)潮汐成因引潮力 潮汐 变形潮汐1.引潮力(1)概念● 实际引力F:日月对地球各质点的引力。
自然界两物体间存在万有引力。
对地球来说,影响最大的是自转分布日月两个天体的引力。
地球可看作由许多质点组成,日月对各个质点均由引力存在,我们把日月对每个质点实际存在的引力称为实际引力。
方向:指向引力天体(日、月)。
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F=●平均引力F0:日月对地心的引力。
由于各质点位置的差异,日月对地球各质点的实际引力大小、方向均不相同。
地心的受力情况(大小、方向)无疑是全球的平均状况。
故称之为平均引力。
●引潮力f:各地受到的实际引力与平均引力的差值。
即f=F-F0可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得f的大小和方向。
潮汐的变化规律(DOC)
![潮汐的变化规律(DOC)](https://img.taocdn.com/s3/m/4c488441312b3169a451a4b8.png)
潮汐的变化规律由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均有一昼夜各出现海水涨落两次的潮汐现象。
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或农历十六至二十)为大潮汐(当地人称“大活汛”);农历初六至十二(或农历二十一至农历二十五)为小潮汐(当地人称“死汛”);而初九或二十四为最小潮(当地人称“死汛底”)。
每天的潮汐时间均后延45分钟左右,如此周而复始有个计算公式共,仅供大家参考。
满潮时间=(农历日—1或16)乘以0.8+10:32干潮时间=满潮时间加或减6:12潮汐表编辑潮汐预报表的简称。
它预报沿海某些地点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每天潮汐情况。
在航运方面,有些水道和港湾须在高潮前后才能航行和进出港;在军事方面,有时为了选择有利的登陆地点和时间,就必须考虑和掌握潮汐的情况;在生产方面,沿海的渔业、水产养殖业、农业、盐业、资源开发、港口工程建设、测量、环境保护和潮汐发电等,都要掌握潮汐变化的规律。
潮汐表就是为这些方面服务的。
中文名潮汐预报表外文名Tidal prediction table作用预报沿海某些地点潮汐情况服务行业航运,军事,生产...最早文献《海涛志》包括主港逐日预报表,附港差比数等目录1简介2文献来源3港差比数4潮汐信息5简便算法6潮汐时间1简介编辑cháo xī biǎo潮汐表tide tables潮汐表又称潮汐长期预测表,即在正常天气情况下由天文因素影响所产生的潮汐。
2文献来源编辑英国开尔文中国唐代窦叔蒙在《海涛志》一文中提出了根据月相推算高潮时刻的图表法,这是保存下来的介绍潮汐预报方法的最早的文献,大约比英国的《伦敦桥潮候表》早400年。
19世纪60年代末,英国开尔文和G.H.达尔文等人提出了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后来还设计和制造了机械的潮汐推算机,使潮汐表的编算工作得到迅速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在潮汐推算工作中。
潮汐表一般包括主港逐日预报表(通常有高潮和低潮的时间和潮高,有的港还有每小时的潮高)、附港差比数、潮信和任意时刻的潮高计算等内容。
潮汐现象的成因及规律分析
![潮汐现象的成因及规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d6193c0b4c2e3f572763d1.png)
一
F日 : 一 G 日 △m尺sn /  ̄ , 潮 : = M ia r 地
G 地M月/ 式 中 M地、 M /, Mn分别 表示 地 、 月两
F日 一 G 日A 潮 M mR  ̄1 3 o / 日 。 / + c sa r 地
2 c s) Rr o a 号一 GM 月Am/ 。 r。
‘
. ’
r R,.2 c s / r > I Rr o a (上+ R )< 1 . 。
根据 泰 勒 级 数 ( + z 一 1 2 1 ) + + 2 2— (
1 X / + … + 2 2— 1 … ( ) 21 ( ) 2一 + 1 / , ) n!
由( ) 4 两 式 得月球 对 海水 的引潮 力有 : 2()
F月 一 2 M n Ar o a r 地 潮 G n Rc s / n , F月 一 一 a ̄ B ArRsn / n , 潮 a n ia r  ̄。 /
‘
如图 1 示 , 所 以地 月两 球心 的连线 为平 面坐 标 系的 z轴 , 直 于地 月 连线 的 直线 为 Y轴 , 垂 以 地 心为 坐标 系 的原 点 。 对地 心有 F 一 F 则 合 引+
1 引 潮 力 及 引 潮 力 公 式
1 1 月 球 对 海 水 的 引 潮 力 .
a 月Z n / ,  ̄/
() 1
F — F引 潮 = 一 GM 月 A mRc s / , ( ) o a r 2
r 一
地 球在 绕着 太 阳高速运 动 的同 时 , 绕着 地 也 球 的轴 在 自转 , 以地球 是 一 个 非 惯性 系 。 非 所 在
潮汐的成因和规律
![潮汐的成因和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aabb02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6.png)
潮汐的成因和规律
潮汐现象的形成原因为月球引力作用、太阳引力作用。
1、月球引力作用
月球对地球具有引力作用,特别是对地球表面的水体。
月球的引力会导致地球上的海洋水体受到拉扯,形成潮汐。
由于月球的引力不同部分的作用力会略有差异,因此在不同地方产生了潮汐现象。
2、太阳引力作用
太阳也对地球的水体具有引力作用,尽管太阳的引力相对较小,但它仍然对潮汐现象有一定的影响。
当太阳、地球和月球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太阳的引力与月球的引力相互叠加,形成春潮。
当太阳、地球和月球呈90度角排列时,太阳的引力与月球的引力相互抵消,形成大潮和小潮。
潮汐的原理:
月球的引力和地球的引力形成差值,称为干扰力,干扰力迫使海水移向月球,就产生了潮汐现象,潮汐是一种周期性运动,是沿海地区一种比较多见的自然现象。
潮汐现象的影响:
1、海洋生态系统
潮汐现象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运行和物种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潮间带是潮汐带来的水位变化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生活着丰富的海洋生物,潮汐提供了营养和氧气供应,也带来了水体的混合和循环。
2、航海和港口运输
潮汐现象对航海和港口运输至关重要。
在进出港口和航行时,船只需要根据潮汐的涨落来调整航线和时间,以避免浅滩和航道不通。
3、能源利用
潮汐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形式,通过利用潮汐的周期性变化来产生电能。
潮汐发电可以提供清洁、可靠的能源,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积极意义。
4、水文和沉积物运动
潮汐现象对水文和沉积物运动有直接影响。
潮汐涨落的水体流动会改变河口和海湾的沉积物分布,对海岸线形态和河口地貌产生影响。
天文潮汐
![天文潮汐](https://img.taocdn.com/s3/m/50235df908a1284ac9504337.png)
二、引潮力
1、引潮力定义 地球中心所受月球或太阳引力,无论大小或方向,
都是整个地球的平均值,同这个平均值相比较,各 地所受月球或太阳引力都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是 地球变形和潮汐涨落的直接原因,称引潮力,也称 长潮力或起潮力。 2、引潮力分布 3、影响引潮力因素:天体质量m、天体距离d和地球 半径r 4、太阳潮与太阴潮(以太阴潮为主)
四、潮汐的地理意义
1、发展养殖 2、发电 3、港口和海运 4、旅游 5、国家领土的基准 6、动力大洛希极限
一天体施与另一天体上的引潮力在正、反两 个方向把天体拉长,引潮力与距离的三次方 成反比,当绕中心天体旋转的小天体的距离 小到一定限度以内,引潮力可能超过小天体 内物质间的引力,使小天体瓦解。当然这个 极限距离与小天体的密度也有关系。如果小 天体内物质松散,在较远一些的距离上就会 瓦解,法国天文学家洛希1848年首次求得了 这个极限距离,称为洛希极限。
第三节 天文潮汐
一、潮汐现象
1、海面的潮汐涨落 在海洋潮汐现象中,海面的上升叫涨潮,海
面的下降叫落潮。 涨潮转变为落潮时,水位最高,称高潮,落
潮转变为涨潮时,水位最低,称低潮。 高潮和低潮的水位差,称为潮差。在一个周
期内,潮差最大时的海面升降,称为大潮; 潮差最小时的海面升降,称为小潮。
高潮和 低潮、 大潮和 小潮形 成示意
高潮和低潮、大潮和小潮形成示意
大潮和小潮形成示意
大潮:发生在朔望
小潮:发生在上下弦
2、地球的潮汐变形
从全球范围来看,潮汐现象首先是地球变 形的现象,地球是一个球体。假如地球本 来是一个正球体,它要在自转过程中由一 个正球体变成明显的扁球体,又要在公转 过程中由正球体变成轻微的长球体。前者 是永久性变形,而后者是周期性变形,称 为潮汐变形。
海洋为什么会有潮汐变化
![海洋为什么会有潮汐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366cde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a.png)
海洋为什么会有潮汐变化在我们广袤的地球上,海洋占据了约 71%的面积。
当我们漫步在海边,或者乘船出海时,会发现海洋的水位会有规律地上升和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潮汐。
那么,海洋为什么会有潮汐变化呢?这背后其实有着一系列复杂而又有趣的科学原理。
要理解海洋潮汐的变化,首先得从引力说起。
我们都知道,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太阳系中,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无疑是太阳和月球。
月球虽然比太阳小得多,但由于它距离地球更近,所以对地球产生的引潮力要比太阳大得多。
当月球绕着地球转动时,它对地球不同部分的引力是不一样的。
面向月球的一侧,受到的月球引力较大;而背向月球的一侧,受到的月球引力较小。
这种引力的差异就导致了海洋水体的变形,从而形成了潮汐。
想象一下,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球体,被一层海洋包裹着。
当月球位于地球的一侧时,它会把这一侧的海水“拉”起来,形成一个隆起的区域,这就是涨潮。
而在地球的另一侧,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海水也会出现一个隆起的区域,同样是涨潮。
与此同时,在与月球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海水则会相对下降,形成落潮。
随着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每个地方都会依次经历涨潮和落潮的过程,从而形成了潮汐的周期性变化。
一般来说,每天会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
除了月球,太阳对地球的潮汐也有一定的影响。
虽然太阳的引潮力相对较小,但在特定的时候,比如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处于同一直线上时(也就是朔日和望日),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会相互叠加,形成大潮,这时的潮汐幅度会比平时更大。
而当太阳和月球的位置呈直角时(也就是上弦日和下弦日),它们的引潮力会部分相互抵消,形成小潮,潮汐幅度相对较小。
海洋的形状、深度和海岸线的轮廓也会对潮汐产生影响。
比如,在一些狭窄的海湾和海峡中,潮汐的幅度可能会被放大,形成汹涌的潮流。
而在一些广阔的浅海区域,潮汐的变化可能相对较为平缓。
此外,地球的自转速度、大气压力、海底地形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潮汐的特征。
潮汐的成因和规律
![潮汐的成因和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66ae0c6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3.png)
潮汐的成因和规律一、潮汐的成因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海水都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从而产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这一现象的形成与天体之间的距离、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身的形状以及地球内部的地质构造等多种因素有关。
月球引潮力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相互抵消,但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月球的引力对地球的一部分产生潮汐作用。
太阳引潮力是由于太阳和月球一样对地球有引力作用,但太阳距离地球远,所以太阳的引潮力远小于月球的引潮力。
二、潮汐的规律潮汐的涨落主要受到天体运动的影响,每天都会出现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
在一个完整的潮汐周期中,海面上升至最高点称为高潮,下降至最低点称为低潮。
而介于高潮和低潮之间的短暂时间,海面相对平稳,称为平潮。
潮汐的规律性变化与月亮的盈亏周期相一致,因此人们常常将月相变化与潮汐联系在一起。
在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内,地球上不同地点的潮汐会有规律地提前或延迟。
例如,在满月和新月期间,由于月球和太阳位于地球的同一侧,会产生合力,从而形成朔望大潮;而在上弦和下弦期间,由于月球和太阳分别位于地球的两侧,合力较小,形成朔望小潮。
三、潮汐的地理差异由于地球上的海洋是一个广阔的连续体,不同地区的潮汐规律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然而,由于地球上的海洋受到地形、海岸线形状、海底地形、海水深度、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的潮汐规律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在浅水区域,潮汐的涨落幅度可能会比较大;而在深水区域,潮汐的涨落幅度可能会较小。
此外,在某些狭窄的海峡或河口地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潮汐的涨落幅度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四、潮汐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对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潮汐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潮汐的涨落不仅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活习性,还参与了营养物质的搬运和循环。
其次,潮汐对人类的航海、渔业、港口运输等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涨潮的原理和规律
![涨潮的原理和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4aba444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3.png)
涨潮的原理与规律:海洋中的奇妙舞蹈
引言:
涨潮是大海的宏伟表演,一幕古老而神秘的舞蹈。
在这个美丽的过程中,海水从远处滚滚而来,覆盖岸边,将沙滩浸泡,如同大自然的独特交响乐。
本文将深入探讨涨潮的原理和规律,带您领略这场壮观的自然景观,了解它背后的科学奥秘。
主体部分:
一、引力的神奇魔力
涨潮的原因之一是地球的引力。
地球和月球相互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海洋。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更强,因此海水受到月球的吸引而发生潮汐现象。
除了月球,太阳也对地球产生引力,但其引力相对较弱,对潮汐的影响较小。
二、潮汐周期的规律
1.大潮和小潮
涨潮有两种状态:大潮和小潮。
当地球、月
球和太阳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它们的引力相互叠加,产生最大的潮汐差,称为大潮。
当月球与太阳之间形成直角时,它们的引力相互抵消,产生最小的潮汐差,称为小潮。
2.潮汐日和潮汐月
潮汐周期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一个潮汐日(24小时50分钟)内,通常会发生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它们互相交替。
而一个潮汐月(约29.5天)则是指从一个大潮到下一个大潮的时间间隔。
结语:
涨潮是地球和月球之间的一场无声对话,它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通过了解涨潮的原理和规律,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这个神奇的世界。
希望在未来的探索中,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共同见证这场自然奇迹的延续。
12 Tide 潮汐
![12 Tide 潮汐](https://img.taocdn.com/s3/m/db96bd91ec3a87c24028c4b5.png)
涨潮至最高水位叫
落潮至最低水位叫
。
。
相邻高潮和低潮的水位差,叫 潮差 。 潮差最大时叫 大潮 。高低潮与大小潮的区别
潮差最小时叫
小潮
。
P152
1.2 地球的潮汐变形
地球各部分受太阳 和月球引力的“差 别吸引” ,发生潮 汐变形——正球体 变成长球体
P153
二、引潮力
什么叫引潮力? 某地实际所受天体引力同全球平均引力的差值 (实际引力-平均引力) 分布规律
P157
赤道潮与回归潮?
赤道潮 ——月球赤纬 δ = 0 时发生的潮汐
回归潮 ——月球赤纬最大(28°35′)时发生的潮汐
P157, penultimate Para
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
P157, penultimate Para
半日潮?
——在赤道上,或者发生赤道潮时,一太阴 日内有等高的二次高潮和低潮,间隔均匀。
潮汐变形
P152
2、月球的“差别吸引”, ——地球在绕转月地共同质心中发生潮汐变形。
月地日三者形成直角,日月的垂点相距最远(90°,太 阳潮最大程度削弱太阴潮,形成一月中最低的高潮和 最高的低潮,(高潮-低潮最小)潮差最小。
P157
3.2 潮汐的复杂性
日潮不等 若月球赤纬不等于零,它的两个垂点分居南 北两半球,以致同一纬度(除赤道外)的顺 潮与对潮有所不同,造成一日内二次高潮之 间的差异;
P151
第十二讲
潮 汐
P151
钱塘江大潮
为什么会有潮汐? 一天几次潮涨潮落?为什么? 什么时候大潮、什么时候小潮? 原因是什么? 潮汐的其它规律?
P151
一、 潮汐现象
什么叫“潮汐”? 潮汐指海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白天称潮, 夜晚称汐,合称潮汐。
潮汐的规律
![潮汐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82a4e0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0.png)
潮汐的规律
潮汐是指海洋中的涨落规律。
潮汐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现象,而是由多个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太阳和月亮的引力。
潮汐的变化持续数天,其规律性和变化受到了太阳和月亮的影响,受到海洋深浅、地形和气压也有影响。
潮汐受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影响最大,由于太阳和月亮的距离变化,导致海洋的水位产生变化,造成潮汐的变化。
通常每个月的月圆月缺相继出现,月圆时潮汐较大,月缺时潮汐较小。
太阳和月亮在一个月内,会朝同一方向移动,从而形成每日两次潮汐,因此也称为半日潮。
另一方面,海洋深浅、地形和气压也会影响到潮汐的变化。
海洋深浅的变化会导致潮汐的变化,海洋越深,潮汐越大。
另外,地形也会影响潮汐的变化,当海水涌入大西洋时,会遇到狭长的海峡和贝壳环礁,此时潮汐的变化会受到影响。
而气压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潮汐,当高气压天气压制低气压天气时,潮汐会减小。
总之,潮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受到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影响最大,其次是海洋深浅、地形和气压等因素。
潮汐具有规律性,每个月有两个月圆月缺相继出现,每日有两次潮汐;此外,海洋深浅、地形和气压也会影响潮汐。
因此,潮汐变化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充分了解潮汐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我们积极利用潮汐能,从而为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经济收益。
- 1 -。
第三节 天文潮汐
![第三节 天文潮汐](https://img.taocdn.com/s3/m/f2697e3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0.png)
四、潮汐的地理意义
· 1、发展养殖 · 2、发电 · 3、港口和海运 · 4、旅游 · 5、国家领土的基准 · 6.动力大地测量学
雄伟壮观的钱江潮除月、日引力影 响外, 还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 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像 半岛似地挡住江口, 使钱塘江赭山至 外 12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 潮水易进难 退, 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 到外 12工 段仅宽几公里, 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 , 滩高水浅, 当大量潮水从钱塘 江口涌 进来时, 由于江面迅速缩小, 使 潮水来 不及均匀上升, 就只好后浪推前 浪, 前 浪跑不快, 后浪追上, 层层相叠。其次还 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 这些 沉沙对 潮流起阻挡和磨擦作用, 使潮水 前坡变 陡, 速度减缓, 从而形成后浪赶 前浪, 一浪叠一浪, 一浪高一浪涌潮。
第三节 天文潮汐
一、潮汐现象
1.海面的潮汐涨落 在海洋潮汐现象中,海面的上升叫涨潮,海 面的下降叫落潮。 涨潮转变为落潮时,水位最高,称高潮,落 潮转变为涨潮时,水位最低,称低潮。 高潮和低潮的水位差,称为潮差。在一个周 期内,潮差最大时的海面升降,称为大潮;潮差最 小时的海面升降,称为小潮。
高潮和 低潮、 大潮和 小潮形 成示意
/view/33719.htm?fr=ala0_1_1
· 混合潮: 在其它纬度带,每太阴日虽有二次涨潮和落潮,
但高度有所不同,涨(落)潮历时也有差异;
· 二分潮: 春秋二分前后的朔望,日、月都在二分点附近,
太阳潮和太阴潮潮汐隆起最为接近,潮差特大,日潮不等
现象不显著;
三、海洋潮汐的规律性
3.潮汐摩擦
·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潮汐长球体的两
个潮峰在地面上以太阴日为周期向西运行, 形成潮 波,在这过程中,海水对于海底具有 摩擦作用,这 就是潮汐摩擦。月球绕转加快 的结果,必然是月地 距离加大;而月地距离 加大的结果,必然是月球绕 转速度的减慢, 这样看来,潮汐摩擦的后果是地球 自转和月 球绕转的速摩变小,即周期变长,比较起 来,
第十二讲 海洋天文潮汐(华锐学院)
![第十二讲 海洋天文潮汐(华锐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4bf0afcf58f5f61fb7366627.png)
太 阴 日 的 高 潮 和 低 潮
——每朔望月两次大潮和小潮。 太阳潮和太阴潮同时存在,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是二
者合成的结果。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太阳垂点以太
阳日为周期,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向西运行。 但太阳潮远不及太阴潮,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太阴潮的 干扰。由于太阳日和太阴日是两个不等的周期,这种干 扰同月球和太阳的会合运动相关,因而以朔望月为周期。
潮汐的基本周期:每朔和望发生大潮,每逢上弦和下弦发生小潮
实际上潮汐现象不单纯是海面的垂直运动,它是一种周 期性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同时,海洋潮汐不是某个海域 的特殊现象,而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因为: 海水不会突然增加,也不会突然减少,因而,有些地方 海面上升,必然会有另外一些地方海面下降;同样一些地方 海面下降,恰好说明另一地方海面在上升。这种海水的此起 彼落称潮波。 海面的升降是通过海水的流动来实现的,海水从正在落 潮的海域流向正在涨潮的海域,这样的水流叫潮流。 因此,从某地看,海洋潮汐表现为海面的垂直升降,而 从全球来看,海洋既有垂直运动,又有水平运动,所以潮汐
如大气运动状况,水流情况都会增强或削弱潮差, 且二者是非周期变化的,因此使海洋潮汐的预报工作复 杂化,需在天气预报和水情预报的基础上进行。
例如,我国的钱塘潮,就同它所处的河口位置有关。钱塘江 口与杭州湾的广阔水域毗连,呈喇叭状,阔口向外,吞纳大量海
水。杭州湾口宽度为100km,向里逐渐狭窄,至浙江澉浦,水面
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潮汐为太阴潮。
二者的相对大小,可以用上述引潮力公式进行比较。 该公式虽不是引潮力的普遍公式,它只适用于正反垂点 (而且是近似的),不能用来比较二地的引潮力大小。 但在比较太阴潮和太阳潮的相对大小时,只需比较二者 各自垂点的引潮力的大小,而无需涉及地点因素。
高一地理潮汐的规律知识点
![高一地理潮汐的规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69d77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4.png)
高一地理潮汐的规律知识点潮汐是指海水周期性地上升和下降的现象,它是地球引力和浩瀚的海洋相互作用的结果。
潮汐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将在本文中探讨高一地理中与潮汐相关的规律知识点。
一、潮汐的形成原理潮汐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和月球、太阳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导致的。
地球引力对月球和太阳的作用使得海洋中的水分被引力拉向了月球和太阳的方向,形成了潮汐现象。
二、潮汐的周期性变化潮汐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以月球为例,地球上的海洋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形成了月潮。
一般来说,满月与新月时引潮力最强,称为大潮;而在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引潮力最弱,称为小潮。
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月球与地球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三、潮汐的高度和时间潮汐的高度和时间都存在一定的规律。
在同一地点,每天会发生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在平时,两次高潮的时间间隔大约为12小时25分钟,两次低潮的时间间隔也是如此。
但实际上,由于地理和天文因素的影响,潮汐的时间和高度会有所变化。
四、潮汐的分布规律潮汐的分布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
一般来说,潮汐在海洋中的传播呈现出从大洋向近海、浅海、海湾逐渐变大的趋势。
此外,地形、潮汐传播的方向和速度也会影响潮汐的分布规律。
五、潮汐的影响潮汐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有一定影响,也对人类活动带来了一些影响。
例如,潮汐能被应用于发电,潮汐能发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此外,潮汐还会影响港口的运输和航运,以及渔业活动的进行。
总结:潮汐作为地球和月球、太阳间引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潮汐的形成原理包括地球引力和月球、太阳间的引力相互作用。
潮汐的周期性变化和高度时间存在一定的规律,并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
潮汐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了解潮汐的规律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海洋和地球的相互作用,进一步认识自然界的奥妙。
潮汐现象的科学原理
![潮汐现象的科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f9846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2.png)
潮汐现象的科学原理潮汐现象是指海洋水体因月球、太阳与地球之间引力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它不仅对自然界造成深远影响,同时也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潮汐的成因、类型、周期、影响等方面详细探讨潮汐现象的科学原理。
一、潮汐的成因潮汐现象主要由天体引力引发,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原因:月球的引力: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大天体,其引力对地球上的水体有着显著的影响。
由于月球离地球较近,其引力会使得靠近月球的一侧海面出现升高,也就是形成了“潮涨”。
太阳的引力:尽管太阳距离地球更远,但由于其质量巨大,对地球的引力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太阳的位置变化会造成海洋水位的变化,尤其是在新月和满月期间,太阳和月球呈一直线时,潮汐增大,这被称为“春潮”。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导致了相对于月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使得不同地点受到引力的影响出现差异。
这种差异使得海水在不同区域形成高低起伏。
地形因素:沿海地区的地形、河流口和岛屿等可能影响潮汐的实际表现,例如在狭窄入海口潮水涌动会更为明显。
当地形条件与潮汐组合时,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共振现象。
气候与气压变化:气候条件的变化也可能引起局部的潮位波动。
例如,低气压天气系统可能导致海平面升高,而强风则可能影响水面的运动。
通过这些因素,我们可以认识到潮汐是一种复杂的物理现象,其研究需要考虑多重变量及其相互作用。
二、潮汐的类型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潮汐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半日潮:一天内有两个高潮和两个低潮,幅度相似。
通常情况下,在赤道附近及大部分热带海洋区域较为常见,受月球和太阳引力共同作用。
全日潮:一天内只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高潮和低潮之间相隔约24小时。
全日潮多见于一些特定地区,如格林兰附近,由于特殊地形和气候条件造成。
不规则潮(混合潮):若干种不同形式的潮汐交错在一起,在时间特征和高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这类潮汐多见于东南亚地区及其他受到大规模水体调动影响的区域。
春秋潮与尺量潮:春秋潮是指新月和满月发生时,由于日月同一方向,因此产生最大幅度高低变化。
潮汐形成的原因以及规律
![潮汐形成的原因以及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0a3729e0102de2bd9605880b.png)
潮汐形成的原因以及规律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新塘中学高一A5班作者姓名:阳金霖指导老师:李俊、兰军亮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潮汐概述: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助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
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
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
随着人们对潮汐现象的不断观察,对潮汐现象的真正原因逐渐有了认识。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余靖(字安道)在他著的《海潮图序》一书中说:“潮之涨落,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之往从之”。
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涛之起也,随月盛衰。
”指出了潮汐跟月亮有关系。
到了17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提出了“潮汐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设,科学地解释了产生潮汐的原因。
潮汐是所有海洋现象中较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海水运动现象,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渔、盐、水产业,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
尤其是,永不休止的海面垂直涨落运动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这一能量的开发利用也引起人们的兴趣。
定义分类: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总称潮汐。
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tide)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
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
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海潮。
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
阐述潮汐现象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阐述潮汐现象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c3f257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4.png)
阐述潮汐现象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潮汐现象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潮汐现象是海洋中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其特征和产生原因涉及多方面的物理和地球科学因素。
分析海洋潮汐的规律性及其复杂性
![分析海洋潮汐的规律性及其复杂性](https://img.taocdn.com/s3/m/5676f15cad02de80d4d8404d.png)
分析海洋潮汐的规律性及其复杂性(一)海洋潮汐周期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垂点都随地球自转而在地面上向西运行,使垂点在地面上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同一地的海面涨落。
因此,海洋潮汐具有周期性,表现为垂点西行的周期性,特别是月球垂点的西行周期。
1.海洋潮汐以太阴日为周期,每太阴日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2.海洋潮汐以朔望月为周期,每朔望月有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
(二)海洋潮汐的复杂性海洋潮汐的太阴日周期与朔望月周期只是说明了海洋潮汐的一般性规律,此外还有一些次要规律,它们使潮汐规律更加复杂化。
其原因有:1.天文因素。
月球和太阳不仅有黄经的变化,而且由于黄赤交角和黄白交角的存在,它们之间还有赤纬的差异,此外,月地距离、日地距离也发生变化,这些因素都影响海洋潮汐。
2.气象因素和水文因素。
除天文因素影响海洋潮汐外,气象因素和水文因素也影响海洋潮汐。
如大气运动状况,水流情况都会增强或削弱潮差,且二者是非周期变化的,因此使海洋潮汐的预报工作复杂化,需在天气预报和水情预报的基础上进行。
3.地文因素。
海洋潮汐还受海岸形状、海盆形状、海水深度等各种因素的干扰。
如钱塘江大潮,就是地文因素的影响产生的。
4.海水的粘性。
海水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粘性,存在着内摩擦,海底对潮流也产生一定的摩擦作用,因此使海水涨落的时间相对滞后,在一个太阴日内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出现的时间不在月上中天和月下中天的时刻,而是向后推迟一段时间,具体的推迟时间因地而异。
以朔望月为周期的两次大潮也不在朔望两日,而向后推迟一~三日。
北宋文豪苏东坡曾为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写下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实质就是海水的粘性的影响。
大海为什么会有潮汐现象
![大海为什么会有潮汐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a13e2ed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3.png)
大海为什么会有潮汐现象潮汐是现象很常见的现象,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大海有潮汐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大海有潮汐的原因,来欣赏一下吧。
大海有潮汐的原因月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
地潮、海潮和气潮的原动力都是日、月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而引起的,三者之间互有影响。
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太阴潮比太阳潮显著。
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塑性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
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
潮汐是因地而异的,不同的地区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它们都是从深海潮波获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
尽管潮汐很复杂,但对任何地方的潮汐都可以进行准确预报。
海洋潮汐从地球的旋转中获得能量,并在吸收能量过程中使地球旋转减慢。
但是这种地球旋转的减慢在人的一生中是几乎觉察不出来的,而且也并不会由于潮汐能的开发利用而加快。
这种能量通过浅海区和海岸区的磨擦,以1.7TW的速率消散。
只有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并且在地理条件适于建造潮汐电站的地方,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
虽然这样的场所并不是到处都有,但世界各国已选定了相当数量的适宜开发潮汐能的站址。
据最新的估算,有开发潜力的潮汐能量每年约200TW·h。
潮汐的涨退时间规则半日潮涨退时间为每12个小时潮水涨退一个周期。
简易的潮水时间计算方式为:最高潮时间=农历×0.8,最低潮时间=最高潮时间+/-6。
掌握了规律,记住计算公式应该不是难事,下面就拿几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此公式:假设:今天为农历15,最高潮时间=15×0.8=12,即中午12点和午夜零点;最低潮时间为早上6点和晚上6点。
近距离观察的时间为早上的4点—8点以及下午4点到8点另外例如:1)2000/12/31:农历日期是初六,因此涨潮时间是6*0.8=4.8,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4点48分,2)2001/10/28:农历日期是十二,因此涨潮时间是12*0.8=9.6,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9点36分,3) 2002/1/1,农历是十八,涨潮时间是(18-15)*0.8=2.4,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下午2点24分,还有另外一种算法,就是农历十五和农历三十都是12:00的水时,其他时候就都是40分钟的倍数(以初八为例:三十是12:00,初八就是8*40=320分钟,就是12:00加上320分钟,也就是5小时20分钟,就是5:20和17:20)算法比较烦琐,不过还是挺准的!夏天水时都会推后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海洋潮汐的规律性及其复杂性
(一海洋潮汐周期
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垂点都随地球自转而在地面上向西运行,使垂点在地面上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同一地的海面涨落。
因此,海洋潮汐具有周期性,表现为垂点西行的周期性,特别是月球垂点的西行周期。
1.海洋潮汐以太阴日为周期,每太阴日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2.海洋潮汐以朔望月为周期,每朔望月有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
(二海洋潮汐的复杂性
海洋潮汐的太阴日周期与朔望月周期只是说明了海洋潮汐的一
般性规律,此外还有一些次要规律,它们使潮汐规律更加复杂化。
其原因有:
1.天文因素。
月球和太阳不仅有黄经的变化,而且由于黄赤交角和黄白交角的存在,它们之间还有赤纬的差异,此外,月地距离、日地距离也发生变化,这些因素都影响海洋潮汐。
2.气象因素和水文因素。
除天文因素影响海洋潮汐外,气象因素和水文因素也影响海洋潮汐。
如大气运动状况,水流情况都会增强或削弱潮差,且二者是非周期变化的,因此使海洋潮汐的预报工作复杂化,需在天气预报和水情预报的基础上进行。
3.地文因素。
海洋潮汐还受海岸形状、海盆形状、海水深度等各种因素的干扰。
如钱塘江大潮,就是地文因素的影响产生的。
4.海水的粘性。
海水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粘性,存在着内摩擦,海底对潮流也产生一定的摩擦作用,因此使海水涨落的时间相对滞后,在一个太阴日内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出现的时间不在月上中天和月下中天的时刻,而是向后推迟一段时间,具体的推迟时间因地而异。
以朔望月为周期的两次大潮也不在朔望两日,而向后推迟一~三
日。
北宋文豪苏东坡曾为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写下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实质就是海水的粘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