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转型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及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及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我国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针对传统农民科学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现代化经营意识不强、 农业现代化生产能力欠缺以及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等突出问 题,在进一步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等综合素质的同时,应着重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便为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 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2.1 突出建设重点,完善农田水利设施 湖北省农田水利设
1 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湖北省在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值得充分肯
定。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诸如偏远山区农 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的重视程度不 足、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等问题,需要相关部 门予以足够重视。 1.1 偏远山区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 发展的基石,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随着各级政府对农 田水利设施的越发重视,湖北省农田水利设施总体状况明显 改善,特别是湖北省襄阳、荆州等平原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 网络日渐完善,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但在广大的西部山区丘陵地带,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远远 落后与平原地区。深入实地调查发现,有的山区只硬化了为数 不多的主干渠,支干渠依旧是传统的“土石结构”,加上日常 管理及相关维护跟不上,不少农田水利设施长时间处于“无专 人看管、年久失修”状态,致使农田水利设施的功效难以有 效发挥出来,甚至有的地方干旱时节时常发生因争灌溉水源 而大打出手的事情,制约了当地新型职业的培育规模和步伐。 1.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农业弱势 地位尚未根本改变 在 20 世纪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受到城乡 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更倾向于优先发展城市 工业经济,给予其更多的人力资金扶持和优惠政策,而对于 农村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则明显不足,投入力度也远 远不够,有的甚至不惜牺牲农村与农民的利益来换取城市工 业经济的增长,致使“三农”问题不断积累,乃至后来影响 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 21 世纪,尽管随着党和政府对“三 农”问题的更加重视,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新时代,如何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已成为“三农”工作必须深入考虑的关键性问题,农业产业 发展进入了新时期,迎来了新机遇。 2 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以武汉市汉南区邓南街为例

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以武汉市汉南区邓南街为例
武汉 船 舶职 业技 术学 院学 报
21 0 2年第 1 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农 村 基 础 教 育 的现 状 分 析及 其 对 策 建 议
— —
以武汉 市汉 南 区邓 南街 为 例
陈世 宁 李 飞
( 武汉船 舶职 业技 术 学 院 , 北武 汉 湖
摘 要
4 05 ) 3 0 0
在 二 元 经 济 结 构 背 景 下 , 展 农 村 教 育对 挖 掘 我 国人 力 资 源 潜 力 、 进 农 村 转 型 等 均 具 有 重要 的 意 义 。本 文 以 发 推 农 村 教 育 ; 育 结 构 教
均月 工 资近 4 0 0 0元 , 且工 资能 够按 时发 放 。农 村 教 师补贴 2 0元/ , 偏 远 的两 个 小 学 补 贴 为 2 月 较 2 0 / 。有 的学 校 还 能 够 享 受 上 下 班 路 费 报 4元 月
销。
园 。 目前 , 中在 校生 1 5人 , 小 学 共 计 在校 初 2 3所
爱业 敬 岗 , 在艰 苦 的条 件下 坚守 教育 信念 , 强拼 顽
搏 , 重前 行 , 极 推 进 教育 教 学 工 作 , 得 了较 负 积 取 好成 绩 , 的学校 还办 出 了特 色 , 的学 校教 学质 有 有 量甚 至 远远 超过 了城 区学 校 , 到 了广 大 农 民的 得
文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8 0 ( 0 2 O — 0 1 — 0 6 1 10 2 1 ) 1 0 5 3
农 村 教 育 为 研 究 对 象 , 总 结 和 借 鉴 前 人 研 究 成 果 的 基 础 上 , 我 国 农 村 教 育 的现 状 、 因 进 行 分 析 , 提 出 对 策 建 议 。 在 对 成 并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进程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进程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进程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摘要]受宏观经济发展基础和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滞后于城镇地区,由此造成的职业教育事业二元化制约了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顺利推进。

文章阐述了农村职业教育对城乡一体化战略的促进功用,并从理念、体制和实践的角度提出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职业教育教育改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乡村城市化的进程,城乡之间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城市以自身强大的生产力辐射农村地区,并促使农村地区的丰富资源为城市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城市拉动农村发展和农村促进城市生产力提升互为因果,优势资源互补,最终形成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和谐发展,同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城乡一体化目标。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的方式来为高质量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奠定人才基础。

但是,城乡一体化战略自身目标的复杂性和使命的艰巨性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事业陷入发展盲区,进而制约了其服务城乡一体化战略的能力。

农村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明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认清其发展困境,并据实提出可行对策,以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高技能人才支持。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一)助力农村区域社会转型农村职业教育应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提供服务。

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存在先天差异,职业教育不公平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导致城乡差距加大,形成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恶性循环,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为确保城乡一体化的高水平运行,农村居民要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技术能力的前提下实现人的素质和技能的城镇化。

为夯实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素质的基础,农村职业院校必须面向广大农民推进职业教育,以提升农村居民整体素质与技能水平。

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导向性,所以农村职业院校在培养城乡一体化所需人才问题上比普通高校更有优势。

苏北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苏北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平十分低下 , 多农村职业学校真 正的专业 许
教师几乎是空 白, 只能靠文化课教师 改教或
从社会上临时聘请兼职老师 , 勉强维 持专业
课 的教学 。 这种现状将严重制约职业学校的 专业建设和后续发展 。
3 .城 市职 教 资 源 的 相 对 集 中与 农 村 职 教 资 源 的 相 对 不 足之 间 的 不 平衡 。
展 的 同 时 ,苏 南 和 苏 北 之 间 的 差
距依 然较大 。这 种差 距体 现在 职 业教育方面也十分显著 。因此 , 如 何 完 善苏 北农 村 职业 教 育体 制 ,
技 能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 , 加之生源 高峰 过后的生源减
少 . 些学 校在 未 来 的发 展 中将 处 于 明 显 的 弱 势 地位 。 这
的人 才 高地 。
体 的规定和要 求 , 由于 苏北地 区经济基 础薄弱 , 但 县级
苏北长期存在 的城 乡“ 二元经济结构” ,
村 和解 决 “ 农 ” 三 问题直 接挂 钩 . 将职教作为我 国经济欠发达地 区 、 尤其是农村地 区社会 经济发展的“ 发动机 ” 有可能成 为我国“ 。 十一五 ” 以及 未 来2 0年 、0年 教育与经 济协调发 展 的一个 重大战略 选 5 择。本人长 期在 苏北农村地 区从事 职业教育管理 工作 , 今 年六 月份有 幸被省教 育厅抽 调参加 苏 中地 区职 业学 校 示范专业的验收工作 , 最近 又刚 刚参加了省厅组织 的 职 业教育教 学工作 调研 , 苏北 、 中经济 欠发 达地 区 对 苏 职 业教育发 展现状有一定 的了解 。 现略述管见如 下 :
业教 育的改 革与发 展将 产生重大影 响。在 《 决定》 国 中,
家和 省级政 府为加 快职教 事业 的发 展 出台了一 系列优

系统科学视角下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

系统科学视角下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

系统科学视角下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摘要]破解城乡二元教育结构,赋予城乡居民以平等身份来获取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促进城乡职业教育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当前职业教育系统关注的热点和难题。

文章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定格城乡职业教育二元格局困境、城乡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方向背离城乡统筹发展趋势、城乡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结合度失调导致职业教育供需失衡三个方面揭示了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基于公共服务均等理论、资源集约理论及产业关联理论提出了支持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城乡统筹产业转移二元格局城乡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深度挖掘我国丰富人力资源的内蕴价值,提高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角度分析,当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就业人口问题和区域产业升级问题。

就业人口问题主要集中体现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非农产业转移问题。

大力建构适应现代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着力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有助于将众多的农村低素质劳动力人口转变为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产业技术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农村经济稳健发展的制约问题。

我国国民经济正迈向稳步增长的新常态发展阶段,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障碍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匮乏。

城市职业教育系统的办学资金和教学设施设备实力相对雄厚,技术娴熟型教师资源丰富,但城市生源受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多数不愿入读职业院校。

农村职业教育系统的教学设施设备数量充沛但质量相对低下,教师总量庞大但对先进专业技术的掌握水平有限。

城乡职业教育系统应当基于合作共赢理念来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结合地方政治与经济发展现状来制定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策略,以有效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事业与城乡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定格城乡职业教育二元格局困境1.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环境奠定城乡二元化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优化研究

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优化研究

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优化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优化成为学界与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与层面展开论述,分析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对策和建议。

一、农村教育资源的现状在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农村教育资源的获得和利用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首先,农村地区普通教育资源匮乏,学校建设和基础设施滞后于城市地区。

同时,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相对城市地区更加匮乏,并且存在专业能力、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差距。

此外,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部分农村学生因家庭经济负担而无法继续接受高等教育。

二、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资源的不均衡配置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城市地区聚集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地区则相对匮乏。

其次,农村教育资源的粗放利用亦不容忽视。

由于大部分资源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些冷落的学校和专业,教育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此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也表现在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上。

三、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必要性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可以增强农村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能力,并提升农村教育水平。

同时,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村发展。

四、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途径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

其次,加强资源调配的公平性,增加农村教育资源的分配比例,确保农村学生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此外,可以建立跨地区教育合作机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加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

五、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举措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是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关键之一。

首先,要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素质,加强其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的培养。

其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定位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定位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定位[摘要]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背景,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特点,宜将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为培养“农民—工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创业型—新型农民”,服务现代农业,同时为农村社区民众提供终身教育服务。

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具有多元性与层级性、发展性与前瞻性、相对性与同一性、主体性与社会性等特点。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职业教育定位新型农民劳动力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农村职业教育要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重要前提是必须准确定位。

一、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定位的论争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职业教育恢复发展以来,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就很明确,即农村职业教育必须为振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尽管在职业教育恢复发展之初,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困难重重,但农村职业学校从总体上来说还是较好地体现了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乡土气息”,可以说是姓“农”。

但是这种“好光景”并不长久,很快农村职业学校,尤其是以“农”字头专业为主的学校不景气,许多学校被迫关门,呈现一片萧条景象。

在此情况下,许多学校纷纷“弃农”,以开设非农专业为主,受到家长、学生的欢迎,学校也因此起死回生,重现繁荣景象。

但随之而来的质疑之声、批评之音、反对之语也越来越多,他们提出的共同问题是:农村职业教育究竟应该为谁服务?应该姓“农”、姓“职”,还是姓“城”?因此,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出现了。

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也展开了许多讨论,应该说这些讨论对于人们厘清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和定位有着重要的意义,也确实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里仅列举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论”:农村职业教育应以培养本土人才为目标。

关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开辟新生代农民工高职教育新领域

关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开辟新生代农民工高职教育新领域
高职 院校 具有三 个最 主要 的特 征 :本士 i 生、职 业 性 、技术 性 。高职 拥有 专职 教师 队伍 、满足教 育
国外早期关于城乡不协调发展的主要理论是阿 瑟 刘 易斯 的二元 经济 论 , 已为 中国经济学 者所 熟知 。 自此以后 ,舒尔茨的人力资源理论则指出了提高劳
动 者 的素质 , 开 发 人力资 源是 城乡 发展 的重要 途径 。
化的合格 的生力军转 变 ,简单的技能培训 难 以胜任 。 当前 我 国高职 院校 参与新 生代 农 民工的教 育培
技能培训, 其综合素质与社会发展 的要求存在距离, 导致人力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如果单纯地从经 济学角度分析 ,这一群体只是一个具有私有属性的 边缘化的生产要素的概念 ,但要实现向产业工人的
高职教 育 瞄准 新 生代农 民工任 重而
人力资本水平 是农 民工就 业与技术管理水平较高 的单位 ,成为专业技术人 员和管理人员 的基 本条件 ;
道远
近年来 ,在 我 国经济 发展 过程 中,虽然 农 民工 是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替代 的人 力资 源 ,但是 由于 欠缺 专业 的职业
技术培训降低了农民工更换工作单位的次数, 培训带 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了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 工 作满意度的显著提高 , 有助于提高农民工归属感和工 作效率。 要让他们从以提供低端劳动力为主向成长为 技能高、 素质好的现代产业大军, 乃至尽 决成为城镇
自己的生 活 , 由此 萌发 了更 强 烈的权 利意 识 ;他们
更 多地 与 现代 化和 市场 化 发生关 联 。他们 素质 的高 低 不 仅影 响到 自身 素质 提升 ,还 直接 关 系到社 会 经 济 转 型升 级与 城 乡统筹 发 展 。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经济的快速转型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也不断提升。

因此,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成为了必然趋势。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可以提供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培训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

同时,技术的应用也能够为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带来更多可能性,提升教育质量。

二、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企业可以提供实践基地和岗位资源,为职业学院的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职业教育与实际用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三、跨学科与终身教育的发展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单一学科知识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

因此,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中,跨学科的教育方式将得到更多关注和推广。

同时,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变革,职业教育也需要更加注重终身教育的理念,通过持续学习和专业能力的更新,使得职业教育系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拓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与国际先进经验的交流和学习,职业教育可以获取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

同时,国际交流也能够促进职业学院的国际化发展,提升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因此,未来职业教育改革需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教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育现状介绍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对于培养人才、推动经济发展以及促进社会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存在一些主要问题,这亟待我们关注和解决。

二、学校资源不均衡分配问题在城乡教育发展、地区间等方面,学校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相对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普遍缺少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优质师资。

大量城市家庭不惜重金将子女送入高档名校,而农村学生则长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他们无法享受到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

这种资源差距造成了知识和机会的二元结构,加剧了社会阶层固化现象。

三、应试教育制度致使培养完整人格的难题当前我国主流的培养模式过度重视应试能力,并且评价体系过于片面化。

以高考为核心指标的应试导向教育使得学生只追求分数和成绩,忽视了艺术、体育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了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

这种教育模式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产生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现象,给学生压力过大,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四、职业教育滞后问题中国人才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大部分学生都进入普通高中和大学接受理论教育,导致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我们更需要注重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推动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更多具备实际工作技能的人才。

只有真正解决职业教育不足问题,我们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五、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优秀的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师资不均衡,一线城市的名校拥有更多优秀的师资资源,而农村学校则常常面临师资缺乏的困扰。

其次是教师培训体系亟待完善,现行的教师培训模式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并提供更多相关支持将是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一步。

六、解决问题和改进措施为了解决当前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措施。

首先,在资源分配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和贫困地区学校的投入,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新农村建设中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因素及策略分析

新农村建设中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因素及策略分析

新农村建设中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因素及策略分析[摘要]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农民工教育培训缺乏科学体系等障碍因素的影响。

欠发达地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做好宣传和引导,增强职业教育观念,努力增加投入,创新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就业机制。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当前,欠发达地区人口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素质普遍较低,每年仍有大量劳动力需要从农村中转移出来。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改变这一状况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实现人力资源优化升级的重要作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实现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市民化。

然而,在现实中,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存在多种障碍因素。

分析这些障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策略,对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因素1.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特点的一种理论概括。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初始阶段,现代工业只能在少数部门或地区率先出现,而其他部门或地区则停留于传统状态,由此形成了现代经济与传统经济、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

传统经济部分和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部分,对劳动者教育、文化水平要求不高,而现代经济部分和发展程度较高的部分则对劳动者要求较高。

与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中国的社会结构也是二元并存的。

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城乡居民由于经济地位的差异而导致的社会地位悬殊。

有学者对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内涵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构成二元社会结构的14种具体制度。

①其中主要包括: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人才制度、婚姻制度等。

这些制度将中国切成了泾渭分明的城乡两大板块,构成了特有的中国式形态。

试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试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试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摘要]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建设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经营管理、技术人员的教育,是社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在政府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的情况下,农村职业教育不断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文章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并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把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序列,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与方向,多方联动打造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将农村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使农村人口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

一、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要求1.农民工的生存现状的改变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

农民的发展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可以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民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大致可以分为务农和务工。

为了挣得更多的收入、寻求更好的发展,许多农民走出家门,成为特殊的群体——农民工。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是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出现的群体。

他们具有农民和工人双重身份,工作在城市,但没有城市户口,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待遇,属于游离于城市的边缘人群。

绝大多数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低,不具备专业的技术,是最廉价的劳动力,从事着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工作。

职业教育对于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显示出了极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新生代农民工中,90%的人希望能在城市找到自己的位置,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矛盾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首要问题,专业技术知识及就业技能的培训可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需求,使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

2.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农民工的职业教育现状及思考

农民工的职业教育现状及思考

农民工的职业教育现状及思考【摘要】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一个重要的群体,但他们在职业教育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

本文从农民工的教育背景和现状、职业教育需求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改革方向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分析发现,农民工在职业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需要借助政策支持和改革措施来提升其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政策建议,强调了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以及其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关键作用。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农民工职业教育,为其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合。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教育、教育背景、现状、需求分析、问题、挑战、改革方向、政策建议、重要性、发展前景、关键作用。

1. 引言1.1 农民工的职业教育现状及思考农民工作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群体,其职业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作为城市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其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技能培训机会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的职业教育现状并不乐观。

农民工的教育背景和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职业发展的方向和机会。

相对于城市居民,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

针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需求,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实际上,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包括基础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素质等多个方面的需求。

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至关重要。

农民工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包括教育资源不足、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培训机构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了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

为了解决农民工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需要从政策层面出发,提出改革方向。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农民工职业技能的提升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的实践壁垒与实现路径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的实践壁垒与实现路径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的实践壁垒与实现路径1.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概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应面向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服务农业产业升级:职业教育应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应服务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村文化繁荣等方面,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职业教育应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之间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交流和共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面临人才流失问题:许多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由于待遇和发展空间有限,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其中,导致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学水平有限。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往往面临经费不足、设施简陋等问题,难以满足大规模职业培训的需求。

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现有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往往脱离农村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社会认知度不高:在部分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度不高,农民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有限。

为克服这些实践壁垒,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需要采取以下实现路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水平,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职业教育事业。

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调整教育内容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农村实际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提高社会认知度: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共同富裕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目标。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以新民农村职业教育现状为例

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以新民农村职业教育现状为例
t ev ain le u ain mo e n h sa l h n fe au t g s se 。am ig t e v o h o t a d ct d l d t e etbi me to v lai y tm c o o a s n i n o sr e fr o vn h rbe fvl g r , o n r s n g i l e n c eeai h r g eso slig t ep o lmso ia e s cu ty ie a d a r u tr ,a d a clr t g t e p o rs f l d c u n u b nzt n. r a iai o Ke r s r rlae s h u rn i ain o o ain l d c t n;c u tr au esu y ywo d : u a ra ;tec re tst t fv t a e u ai u o c o o o n eme s r t d
长期 以来 , 国 的城 乡二 元 经 济结 构 导 致 了 我
展对 于解 决好 沈 阳市 的 “ 三农 ” 问题 、 进其 城 市 促 化进 程 , 终 实现 东 北 老 工业 基 地 的 振 兴意 义 重 最
大。

城 乡差距拉大 、三农 ” “ 问题突出等现状。城市化
是解 决这 一 系列突 出 问题 的根 本 出路 。职业教 育
d v lp n f u a o ain l d c t naeofrdfo sxap csi e dn h n t cino e eo me t r l c t a u ai r f e rm i s e t l ig t ec sr t f or v o e o e n u o u o
第 1 卷 第6 3 期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策略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策略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策略黄少英河北农业大学【摘要】在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把大量农村劳动力迅速转化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城镇劳动者。

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培训缺乏监管、流于形式,技能型、实用型师资缺乏。

应不断完善农民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拓宽农村职业学校的投资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民职业教育统筹城乡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通过举办农民职业教育,大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迅速转化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农民职业教育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使得农民职业教育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本文着重论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一、农民职业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实效性。

由于长期以来农民职业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政府部门对其管理还处于短期行为而没有纳入法制的轨道,致使农民职业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农民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表现为相关政府部门职责不清,参与管理的部门很多,如教育、财政、农业等部门,但往往出现跟风而上,想管就管,不想管就不管的现象。

有关部门对资金监管力度也不够,虽然农民技能培训方面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由于缺乏监管往往被一些部门截留而没有合理使用;农民技能培训没有长远计划,随意性大,缺乏系统组织,一些地方培训时间严重缩水,培训工作成了走过场,造成“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教育效果不明显。

第二、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不高,技能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实践能力强的教师。

农民职业培训的教师通常来自各级农业院校和县级职业中学,高等农业院校教师有理论水平而实践经验略显不足,讲课针对性不强,讲授的内容与实际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农民觉得学非所用,加上他们的工作的质和量没有纳入评估和考核,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使得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农民职业教育的生源和规模。

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

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

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得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山东省某地区得农民反映,国产得5斤水果抵不上1斤洋水果得价格,还卖不出去,况且洋水果正在降价……黑土地得农民反映,几十亩土地得收入供不起一个在城里读高中得学生,这中学为啥都办在城里……农民说上了学就是放牛娃,不上学也就是放牛娃,还不如不念……种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这学咱还念个啥……加入WTO,我国农村经济与农村教育所面临得挑战与机遇无疑就是最大得。

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教育得发展成绩斐然,然而加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现代化,城乡二元结构即将终结得今天,为什么农村得孩子考入高中、大学那么难?为什么高中都办在城里,回乡或进城打工得农村青年为什么无一技之长?农村学生得辍学现象就是表象还就是本质,农村得孩子就是否都回到农村务农才可以称道?对这些问题虽不能用一句话回答,但可以作一些客观、系统得分析,可以为研究解决这些难题提供科学依据.一、农村教育得发展现状与问题得症结1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就是农村教育得主要症结。

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5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就是农业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

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就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不光学到得基础文化课,就连学科得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得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得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得巨大浪费与盲目流动。

农村孩子升学无望,但农村职业学校又办不下去,导致“有校无生”。

根据农村社会发展与农村教育发展得客观规律分析,在农村自然就业状态下与农村城市化潮流中,农村孩子升学无望,农业收入锐减,就业无路,劳动力过剩都就是农业职业教育难以走出低谷得重要原因。

2中小学辍学率居高不下,成为农村教育走不出困境得重要原因。

1986—1990年,全国每年辍学得小学与初中学生都在500万以上,88/89学年度接近800万,89/90学年度5654万(国家课题组)。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城镇化进程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客观规律,现在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说“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

近年来,在我国坚持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现实执行中,由于农村教育的不配套,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因此,我就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现状这一课题在诸暨市陶朱街道白门下村展开了相关调查。

本文中将谈谈我的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思考,就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的农村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在文章的开始,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城市化进程与农村教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农村教育可以使农民适应非农产业就业的要求,使农民有机会进入第二、第三产业;有助于农民适应城镇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能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农村教育存在着以下较为明显的问题:一、农村教育片面追求升学倾向中国历来有着重教育的良好传统,特别是农村地区。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农村学生进入高校的机会更大一些,高考就成了指挥棒,在学校方面,尽可能地让农村的孩子通过考试进入城市。

从学生来说,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考大学。

而作为家长,更是寄希望于考试,进大学,做城里人,光门耀祖。

片面追求升学率,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

升学主义思想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以下三点:一是,“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市和乡村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境遇使得农民对自己的子女的最大希望就是能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社会身份,获得社会升迁的机会,成为城里人,享受城里人的同等待遇,这是农民对自己孩子抱有的最美好的愿望。

农民寄希望于自己的子女“跳出农门”,这就很明白地使学校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不得不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之路,这也是农村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屡禁不止的根源所在。

其二,“跳出农门”的思想普遍存在。

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再认识

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再认识

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再认识我国经过近10 年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已经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文化发展前进。

理论的充实, 观念的共识, 比任何时候都要更感迫切。

不仅教育界要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形成共识, 而且全社会都要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形成共识。

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 比如党的教育方针内涵的再思考, 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问题, 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问题, 都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加以阐释。

职业教育具有全局性的战略地位的共识, 将影响我国未来十几年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 关乎民族的兴旺, 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而职业教育的摆位对不对, 将影响中华民族振兴的步伐。

一、经济的发展要以教育为基础,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综合国力彰显的必然选择温家宝总理2009 年1 月4 日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当今世界, 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 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

! 职业教育作为直接培养一线的实用人才, 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群体的教育,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解决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与加剧的局面, 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 ..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因为, 我们的基本国情是东强西弱, 贫富差距大, 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 解决这些现状实现均衡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发展职业教育。

..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 从而能够就业, 能够生存, 能够为社会服务, . 就这个优势来讲, 其他教育还无法与之争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元经济转型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职业教育作为连接社会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环节,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和技术性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工业发展输送技术性人才。

同时,促进我国经济一体化发展。

以三穗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为实例,针对二元经济体系下农村职业教育现有的发展模式及趋势提出见解以及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标签:二元经济;农村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对策1 二元经济概述二元经济的说法最初是由伯克于1933年针对印尼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的,后1954年刘易斯发表《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描述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经济特征:传统农业部门薪资远远低于城市工业者,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农村劳动力减少,这就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直到与工业达到一致,最后形成经济一体化。

该理论衍生到我国主要是指自给自足的农业以及生产力极小的服务业与社会化大生产中技术较先进的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度的资源倾斜政策,表现为工业为代表的城市与农业为代表的农村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导致农村发展落后于城市发展。

2 二元经济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二元经济的经济结构给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采取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过度偏向工业和城市。

同时,由于城市工业发展引起工资水平迅速上升,从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范围的流动。

以此经济和社会现状为背景,党和国家开始重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相继出台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关政策,培养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

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召开了7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利用国家权力出台了4份专门文件,针对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现状,采取相应的职业教育政策指导。

当然,二元经济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工业发展过快,在农村和城市形成工资水平差异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这不仅造成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还导致农村大量田地荒芜;农村发展过慢,以至于从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的学生90%以上毕业后选择去城市工作,这虽然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问题,但是达不到职业教育培训技术性人才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性目的。

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落后的经济使得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观念缓慢,甚至对职业教育认识少之又少。

在农村,很多人难以接受三年职业教育毕业后还要去打工的观念,觉得浪费时间;农村落后的经济状况使得国家从政策上形成倾斜,更倾向城市教育的发展,而忽略农村教育。

3 二元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二元经济中农村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

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东西部两极分化严重,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快速,其产生的价值能够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虽然当前中国发展政策向农村倾斜,但由于其自身底蕴不足,对于农村经济转型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使得其产生的价值不足以完全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在其发展的道路上与农村经济转型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而且由于农村经济的后劲不足,导致这些矛盾无法及时解决,所以,农村经济转型对农村职业教育有着一定的制约性。

二元经济下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

我国现行的国策下,新型城镇化作为其基本的发展战略战策之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不断产生,对农村职业教育也存在一定影响。

其一,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影响农村职教的生源稳定性。

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使得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村职业教育的生源不断被压迫,呈现降低趋势。

其二是反哺力度不够。

目前,农村二元经济转化已初见成效,产生了一定的价值,但这些价值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反哺力度不足。

现在,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对职业教育而言,其扶持力度虽每年都有所增加,但只是杯水车薪。

4 二元经济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4.1 贵州省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我省省委、省政府为贯彻中央文件精神,落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明确职业教育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3年我省教育厅力图改变省内职业教育发展短板,重点启动实施“9+3”义务教育、中职学校免除学费计划,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大发展,为我省职业教育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和政策导向。

截至2016年,我省现有职业教育学校346所,辐射到全省各地,贵阳作为省府城市职业学校分布最多以外,黔东南作为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区职业学校居多,约占全省14%。

2013—2015年,中职教育完成27万、30万、33万人招生规模。

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免除省内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学费、享受国家助学金。

职业技术学校设置的专业几乎覆盖了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对口技术型人才,真正做到向市场靠拢,例如:计算机、护理、采矿等紧缺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所有各类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在高等教育大发展中,职业教育基本上各地市都有了自己的高职和中职院校。

4.2 二元经济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的问题4.2.1 学校自身建设不足一是核心能力建设不足。

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国家重视,并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但教育资源呈地区性倾斜的发展趋势,就贵州省来说,黔东南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职业学校辐射面较广,据统计,2016年黔东南有职业院校48所,属贵州职业院校最多的地区;二是职业院校的硬件设施落后。

无论是教学楼建设、教学场地建设,还是教学设施、实训基地、学生娱乐设施等,在建设方面都远远低于同等普通高中教育。

4.2.2 課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很多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理论性较强、知识固守原有的结构、缺乏实用性和先进性,使得毕业生基础知识薄弱,实训技能不强,升学压力大,就业困境难以突破,从而阻碍了职教事业的发展。

同时,职业院校校本开发空白,学校没有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因材施教,设置与学生、市场实际相符合的课程。

4.2.3 农村学生和家长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认识不全面,主动选择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强由于几千年“唯读书论”等传统思维和相关政策影响,学生和家长对职业院校不了解,从思想上排斥子女上职业院校,认为职业教育不是正规教育以及职业学校毕业学生不是“文化人”,很多家长选择孩子上普通高中。

加之社会上以往对职业教育偏颇、陈旧传统的观念。

因此,很多家长对职教本质存在误解。

4.2.4 职业学校教师产生职业懈怠,工作积极性不高从教师个人层面分析,二元经济发展现状——城乡差距大,以及房产泡沫的冲击,给教师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从学校角度分析,职业院校的奖励制度设置不合理,尤其是职业学校技术性岗位的编制较稀缺,大多学校选择外聘的方式引进专业教师,奖励机制和待遇在编制内外教师的差异化,造成外聘教师缺乏归宿感,产生职业懈怠,这会影响教师工作的正常开展;从工作时间角度分析,由于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成熟,易冲动的特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需要24小时关注学生动态,工作时间较长,教师工作态度受影响。

4.2.5 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呈下降趋势据调查显示,中等职业院校(普通中专、职高、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问题生”较严重,体现在年龄结构上:中职学生普遍分布15—18岁之间,年龄较小,对事物分辨和认识度不够,容易冲动;再者,中职学生原有知识结构较简单,理解能力低,对技术型和专业性较强的知识领悟迟缓。

5 二元经济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5.1 二元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5.1.1 二元经济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力处于二元经济背景下发展的中国经济,工业化大生产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技术型人才,因此立足我国经济、社会现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改变高等院校存在的单一性,让职业教育更加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改变原始观念,使一线拥有专业技术蓝领人才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

同时,二元经济发展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工资水平的差异,以及农业生产工具的科学化、机械化在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与城市经济发展所需劳动需求形成供给。

5.1.2 二元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制约经济和教育一直是国家发展的硬性标准和软件设施,两者相辅相成,二元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职教的发展具有制约性,主要表现在农村职业院校建设、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等和城市高等、普通院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农村职业院校教室、宿舍等基础设施差,以及专业实训基地不合规格,学生不能进行岗位实操训练。

再者,在农村人们的观念受经济的影响,对职业教育认识度不高,使得职业教育在近几年的招生工作中出现“短板”。

5.2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二元经济转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二元经济转型主要表现在,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90%以上选择在城市就业,这可从2011年—2015年城镇新增人口数据得到印证,2011年新进入城市就业人数为1221万人,2015年为1312万人,在中间的几年中,每年人数逐年上升,在新增就业人口中包含了高等院校、普通院校、中职院校等毕业生和城镇化过程中转移的人口,但就上述数据所示,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中占据主体地位,说明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依靠二元经济发展,并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缩小城乡差距,有助于我国经济一体化发展。

6 三穗县中等职业学校案例分析本文根据贵州省三穗县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政策引导、办学目标、师资力量、招生计划等方面,结合三穗县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职业学校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6.1 三穗县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三穗县中等职业学校,创始于1988年,是一所公办的省级重点职校,学校现有专业教师63名,全日制在校生560人,非全日制学生882人,实习人数197人。

坐落于三穗县县城城郊,总占地达10400平方米。

校内附有计算机、电工、电子、电焊、服装加工、广告制作等十个实验实训室,有广告制作中心、服装加工厂、电子产品加工厂;固定资产4430余万元。

该校深入开展“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先后与苏州和硕天坤学院、玉林市嘉乐文化教育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由学校牵头引导学生到企业实习,学习和实践专业知识,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近三年来学生就业比率平均高达92%以上,高职考试录取率达95%以上。

学校开设有机电、农村经济管理等专业。

实习实训设备总投资400余万元。

6.2 三穗县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的问题6.2.1 政府缺乏重视三穗县现有高中阶段的学校两所,一所是民族普通高中,一所就是三穗县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普职班,這对于一个县的学生来说远远是供给小于需求;而且民高的升学率低于黔东南地区的其他县。

这说明该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和重视不够。

6.2.2 没有建立完整的管理体制据实地调查显示,三穗县中等职业学校最突出的问题是管理,高层意见不统一,领导层出现问题,引起管理混乱、问责无人、事务堆积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还造成教师摸不清该听谁的,教学内容如何开展,教学目标如何达到;各科室工作人员资料堆积如山,等待管理层一一批准再下发到各工作人员,出现在文件规定时间没有完成工作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