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5

合集下载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中,大气压力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帕斯卡(Pa)B. 百帕(hPa)C. 千帕(kPa)D. 标准大气压(atm)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B. 海洋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D3. 热带气旋在哪个气压带形成?A. 赤道低压带B. 副热带高压带C. 极地低压带D. 极地高压带答案:A4. 以下哪种云属于低云族?A. 高积云B. 层积云C. 卷云D. 雨层云答案:B5.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太阳辐射增强B. 大气污染C.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D. 地球轨道变化答案:C6. 气象学中,风向是指什么?A. 风的起点B. 风的去向C. 风的来向D. 风的速度答案:C7.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天气现象?A. 霜冻B. 龙卷风C. 火山爆发D. 雷暴答案:C8. 世界上最长的纬向气候分类带是什么?A. 热带B. 亚热带C. 温带D. 寒带答案:C9.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气候系统?A. 大气圈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答案:C10. 气象学中,相对湿度是指什么?A.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饱和水蒸气含量的比值B.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总气体含量的比值C.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露点温度的比值D.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气温的比值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气象学中,一天中气温最低值通常出现在________。

答案:日出前后12. 根据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北半球的风向会向右偏,南半球的风向会________。

答案:向左偏13. 气象学中,降水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________的深度。

答案:无渗漏条件下,水平地面上降水的14. 气象观测站通常将一天分为四个主要观测时段,分别是02时、08时、14时和________。

答案:20时15. 气候类型中,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干夏。

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

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

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
1. 什么是气象学和气候学?
答: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天气变化规律的学科。

气候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周围的大气环境长期变化规律的学科。

2. 气象常规观测项目有哪些?
答:气象常规观测项目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等。

3. 什么是气候系统?
答:气候系统是由地球大气、海洋、陆地表面、冰冻层、生物圈等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系统。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

4. 什么是温室效应?
答: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太阳辐射热能后向地面放散的过程,使得地表温度升高的现象。

5.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火山喷发、地球轨道变化等;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工业发展、森林砍伐、能源消耗等行为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

6. 什么是全球变暖?
答: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温度变暖的现象。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

7.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答: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测,提高适应能力,减轻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完整word版)《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完整word版)《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共20分。

)1.干空气:2.水汽压:3.降水:4.大气逆辐射:5.位温:6.雾:7.气团:8.温带气旋:9.赤道辐合带:10.气候变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20分)1.气温直减率的数值是 , 干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是。

2.1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mm水银柱高度,等于 hpa.3.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是由太阳辐射和太阳辐射两部分构成的。

4.干绝热直减率的数值是 , 等温大气的压高方程的表达式为。

5.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科里奥利力)只能改变空气运动的 , 而不能改变它的运动。

6.大气中的水汽凝结物有两大类, 一类是 , 另一类是。

7.饱和水汽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的。

高温时空气的饱和水汽压 , 低温时空气的饱和水汽压。

8. 是我国有名的辐射雾区;我国高原地区迎风坡上,常见的雾属于雾。

9.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 , 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

10.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的热力因子形成的, 白天形成风;夜间形成风。

二. 读图解答: (10分)读下面的图, 回答如下问题:1.此锋是暖锋还是冷锋?2.在当地, 此锋来临时是什么天气?在当地, 此锋过境时是什么天气?在当地, 此锋过境后是什么天气?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 共30分。

)1.为什么暴雨总是发生在暖季?。

2.霜和霜冻有什么区别?3.雾形成的条件有哪些?4. 降水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5.气候系统的结构分哪几部分?6.气团按照地理原地分为哪几类?四、论述题(共20分。

)针以当前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当采取何种对策? (从气候变化的历史事实、当前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和气候变化对策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共20分。

)1.干空气: 大气中除了固、液态微粒及水汽以外的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

2.水汽压: 指大气压强中的水汽分压。

3.降水: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者固态水。

4.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中方向指向地面的这一部分大气辐射。

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课后题目

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课后题目

课后题目1、什么是气象学?什么是气候学?它们有哪些主要分支?2、气象学和气候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1、为什么学习气象学与气候学?3.2、什么是气候系统?它由哪些因子组成?4、臭氧的分布特点是什么?大气中的臭氧在气象学和生物生命活动中什么意义?5、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共分哪几层5、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共分哪几层6.1、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是什么?6.2、比较:绝对湿度与水汽压;饱和水气压和水汽压:温度与露点温度:相对湿度和饱和差。

7、如果两个气团温度不同,但相对湿度相等,它们的绝对湿度和比湿是否相等?为什么?8、写出气象上常用的干空气和湿空气状态方程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9、何为辐射?辐射遵循哪些基本定律。

10、太阳辐射光谱可分为哪三部分?各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多少?11、太阳辐射穿过大气时起了什么变化?12、为什么大气在比较干洁时,天空呈现蔚蓝色?而浑浊时天空呈灰白色?并解释早晚的红日13、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试比较二者的不同?14、太阳辐射随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纬度、海拔高度是如何变化的?15、为什么在晴朗无风的夜间往往比阴雨的夜间多霜(露)?16、地面有效辐射的大小与地面和大气的哪些性质有关?17、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随纬度如何变化?18、写出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差额、地气系统辐射差额的表达式。

19、写出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象学中的表达式。

20、什么是干绝热过程?什么是湿绝热过程?21、为何湿绝热直减率(rm)小于干绝热直减率(rd)?rm的大小与什么有关?22、如何通过rm rd r判断大气的层结稳定度?23、设山高为1000m,rm(湿绝热直减率)=0.65℃/100cm,一团未饱和湿空气在迎风坡山脚时的温度为20℃,露点为16.5℃,当它上升到山顶时,水汽已全部凝结并离开气块。

求该团空气上升到山顶时的温度是多少?越过山顶后到达背风坡山脚时气温为多少?24.1、什么叫逆温?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是如何形成的?逆温对天气有何影响?24.2、温带山区山体的什么部位最易引种亚热带作物?为什么?25、地面与大气,大气与大气之间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热量交换?26、为什么低纬地区气温日较差大于高纬地区?而气温年较差正好相反?27、饱和水汽压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它们如何影响饱和水汽压?28、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是什么?达到凝结的途径通常有哪些?pB329、霜和露是如何形成的?说明其形成的有利天气条件和区域。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1. 气象学研究的是()。

A. 气候现象的起因和变化规律B.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C. 大气中的天气现象和过程D. 地球大气层的组成和结构2. 下列哪个是气象学中用来描述大气热力状态的重要物理量?()A. 气压B. 温度C. 相对湿度D. 风向3. 气象学中用来量化大气湿润程度的物理量是()。

A. 温度B. 风速C. 露点温度D. 气压4. 气候学是研究()的科学。

A. 短期天气变化B. 中期气候变化C. 长期气候变化D. 季节气候变化5. 咸阳地区的气候属于()。

A. 寒冷季风气候B.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1. 大气温度与海拔高度成正比,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也会升高。

()2. 雨量是指单位面积内降水的量,常用单位为毫米。

()3. 露点温度是指空气饱和时的温度。

()4. 在副热带高压区,空气下沉,天气晴朗,湿度较低。

()5. 季风是由于气压的分布差异而形成的,常见于近赤道地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题)1. 请解释什么是台风,并简要描述其形成和发展过程。

2. 什么是气候变化?列举至少两个气候变化的迹象。

3. 简要解释气压和风力之间的关系。

4. 简述温暖前线和冷锋之间的天气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5. 什么是反气旋?它的气象特征是什么?6. 请解释什么是静稳天气,它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什么影响?7. 什么是云核?它对云的形成有何重要作用?8. 请解释什么是电闪雷鸣,并简要描述其产生的原理。

9. 简述地球自转对风的产生和风向的影响。

10. 简要解释什么是洋流,列举至少两个重要洋流,并描述其运动规律。

四、应用题(每题20分,共4题)1. 某地一天的气象数据如下,请根据数据回答以下问题:温度:25°C相对湿度:80%风速:6米/秒降水量:无降水a) 请计算出露点温度。

b) 请判断当前天气可能是晴朗、多云、阴天还是雨天。

气象气候学复习题

气象气候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1.()是气象学的研究范围a.风b.雨c.冷却d.台风e.雪f.龙卷g.蒸发2.()是天气学的研究范围a.霜b.台风c.凝结d.龙卷e.温度3.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关系是()a.气候学包含气象学b.气象学是气候学的基础c.气象学和气候学是独立的2.0 大气是由()组成的a.干洁空气b.O2c.CO2d.水汽e.杂质与微粒f.杂质2.干空气是指不包含()的大气。

a.水汽b.杂质c.惰性气体d.液体微粒4.90km以上,大气的主要成分是()a.臭氧b.氮c.氧d.氩5.( ) 可以产生大气中的氧。

a.离子交换b.光合作用c.闪电d.水的电解6.氮的作用是()a.参与有机物的分解b.缓解氧化c.吸收长波辐射d.肥料7.臭氧在()km处量最多a.20 - 30b.20 - 25c.15 - 258.大气中的固体杂质作用是()a.破坏能见度b.减弱地面长波辐射c.水汽的凝结核心9.()可以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a.臭氧b.水汽c.二氧化碳d.固体杂质e.氮和氧10.物理上界的高度是()km。

a.2000b.1000c.1200d.3000 - 400011密度法规定的大气上界的电子浓度是()个/cm3 ,质点浓度是()个/cm3,高度是() km。

a.10 - 102b.102 - 10 3c.103 – 104a.1b.2c.3a.2000b.3000c.2000 – 300012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a.大气温度b.水汽c.大气成分d.垂直运动状况13.对流层在低纬的上界高度是()kma.13 - 14b.15 - 16c.17 - 1814在对流层中,因()而分()层a.气温b.气流c.天气现象d.水汽分布a.3b.2c.415.对流层中()层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层次a.1b.2c.3d.416.平流层中的温度升高是因为()a.臭氧多b.氮、氧分子多c.空气运动快17.中间层温度随高度而(),原因是()a.降低b.升度c.不变a.臭氧b.氮、氧分子c.太阳辐射18.在中间层的()km处,仅白天出现一个电离D层a.60 - 70b.60 - 80c.60 - 9019.( )层具有无线电波的反射能力a.中间层b.平流层c.暖层d.散逸层20.在大气的垂直五层中,有()个层次温度随高度而升高a. 2b.3c.421.( )层中偶尔会出现贝母云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22.1个标准大气压= ()mba.1000b.1013c.1013.523.水汽的比气体常数(Rw = 1.608Rd)比干空气()a.小b.相等c.大1.地表面的最放射能力对应的波长是()uma.0.475b.8c.10d.10.22.通过大气的太阳辐射被吸收的仅是()a.红外b.可见光c.紫外d.红外和紫外3.当天空出现青蓝色时,说明大气中的粒子直径()a.>lb.与l无关c.小于ld.=l4.当天空出现白色时,此时大气中的粒径是()a.>lb.与l无关c.小于ld.=l5.通过大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为()%a.50b.40c.45d.556.我国太阳辐射年总量最高地区是()a.青海b.西藏c.黄河流域d.新疆7“大气窗”的能量占地面总辐射量的()%a.10b.30c.20d.158.“大气的温室效应”中起作用的是()a.水b.大气逆辐射c.CO2d.尘埃9.地面辐射的75 - 90%集中在近地面的()m气层中a.60 - 100b.40 - 50c.50 - 60d.30 - 5010.大气对长波辐射的主要吸收体是()a.氧气b.臭氧c.水d.二氧化碳11.()地点气温日变化大a.山顶b.高原边缘c.盆地中部d.平原12.海陆之间的反射率可相差()%a.10b.20c.15d.10 - 2013.海上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时间是()a.1和7b.2和8c.1和8d.8和214.地面温度的升或降主要决定于()a.太阳辐射b.辐射差额c.有效辐射d.太阳高度15.辐射逆温常形成于()a.早晨b.夜间c.晴晴朗无云的夜晚d.晴朗无云、少云、微风的夜间16.在中高纬度大陆上冬季逆温层的厚度为()ma.300b.400c.200 - 300d.300 – 4001.温度高的地方比温度低的地方,气压随高度降的()a.快b.一样c.慢2.在气流辐合区中气压(),气流辐散区中气压()a.升高、降低b.降低、升高c.升高、升高3.冬季有冷空气来临时,沿途各地的气压将()a.降低b.升高c.不变4.低层气流辐合,空气将产生()运动a.乱流b.下降c.上升5.气压日变化的周期为()小时a.12b.24c.86.1500m高度上气压的数值约为()mba.900b.700c.8501.()力是实力。

气象学与气候变化考试试题

气象学与气候变化考试试题

气象学与气候变化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气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气象B. 地球大气的物理过程和变化C. 地球地壳的运动和变化D. 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2. 气候是指某个地区在相当长时间内的什么情况?A. 天气的变化B. 大气层的厚度C. 气温的波动D. 年降水量和气温的统计数据3. 气象预报主要通过什么手段进行?A. 地面气象观测站的观测数据B. 卫星遥感和气象雷达C. 数值模型和气象雷达D. 大气压力和风速的测量4. 下列哪项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A. 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B. 太阳活动引起的太阳辐射变化C. 大气层中水蒸气和云量的变化D. 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5. 气候模型是利用什么方法来模拟和预测气候变化?A. 数值模拟法B. 实验观测法C. 统计分析法D. 经验推断法二、填空题1. 气候系统中主要的能量输入源是________。

2. 恒温层的顶部高度大约为________。

3. 当植被覆盖率减少时,地表的________能力会减弱。

4. 南极洲的冰盖主要储存在________上。

5. 常用的超长期气候观测变量有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气象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 什么是温室效应?简述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 请列举至少三种减轻气候变化的措施,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4. 解释一下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5. 请描述气象观测中常用的主要仪器和方法。

四、论述题请就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 结语 -以上是气象学与气候变化考试试题的内容,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形式,综合测试了对气象学和气候变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认真思考并回答每个问题,相信您对气象学和气候变化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注:本文仅作为范例,实际文字内容应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书写。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部分答案 - 副本解析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部分答案 - 副本解析

华东师大《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1、简述干洁空气的概念及其主要成分。

(答案)2、虚温含义,它可直接测量吗? (答案)3、从大气组成推导大气摩尔质量u=? (答案)4、体积相同、P和T相同的干湿空气重量是否一样? (答案)5、P=1010hPa,e=10hPa,t=27 ℃ ,求 Tv(虚温)。

(答案)6、当气温为25 ℃ ,气压为 1080hPa,相对湿度f=65%时,求e(水汽压)、E(饱和水汽压)、d(饱和差)、a(绝对湿度)、q(比湿)。

(答案)7、若相对湿度f,气压p不变,增温时,绝对湿度a和比湿q前后是否相同? (答案)8、对流层的特征如何,为什么? (答案)9、臭氧层形成过程及其作用怎样? (答案)10、某地两时刻f,p相同,当T1>T2时,a,q是否相同? (答案)11、简述静力学方程成立的条件、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答案)12、什么是地面总辐射,与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相比有什么变化? (答案)13、分别涂为黑白色但性质相同的两个物体,在露天下其夜间与白天的表面温度是否相同? (答案)14、温度为20 ℃ 的气块在 r=-0.1 ℃ /100m 的大气中绝热上升或下沉 500m后的温度是多少? 这时气块周围的气层温度是多少,气层是否稳定? (答案)15、求地气系统的短波反射率为0.7时,地气系统的平均平衡温度 (设此系统对长波而言是黑体) 。

(答案)16、为什么云层存在会使白天气温降低,夜间气温升高? (答案)17、同为睛夜静风,清晨但较干燥地区夜间的降温幅度一般总比湿润地区大,这是为什么?(答案)18、假定地球的行星反射率=0.3,地球处于辐射平衡状态时的等效黑体温度应为多少?(答案)19、大气中除贴地层γ,γd外,很少出现γ<γd情况,为什么?(答案)20、大气的特殊量T、Td、(T-Td)各有什么含义?(答案)21、大气保温作用与温室效应是一回事吗?(答案)22、静力不稳定与潜在不稳定有什么不同。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一定义1天气:天气是指某一地区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中气象要素(温度,湿度,气压等)和天气现象(云,雾,雨,雪)的综合。

2气候:是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间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3标准大气压:当温度为0摄适度,纬度为45度,平均海平面上760mm水银柱高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4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不变,降低温度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5虚温:在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升温使其密度与湿空气密度相同,此时的温度为湿空气的虚温。

6黑体:对各种波长的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

7太阳常数:大气上界,日地平均距离处,垂直于太阳光的平面上,每分钟每平方厘米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

其平均值为1.95卡/平方厘米、分。

8位温:干绝热过程中,把任一高度上的空气块按干绝热直减率提高或降低到1000百帕时空气块的温度。

9等高面:空间距海平面高度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10等压面:空间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11等压线:等高面上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

12等高面图:在等高面上画出等压线表示气压水平分布的图。

13等压面图:用地形图的方法,用等高线表示等压面的起伏,投影到水平面上所的到的图形。

14位势米:1千克物质从海平面提高1米,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15大气环流:大气中大规模的大气运动的现象。

16气团:气象要素在水平分布上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团。

17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18雪线:某一高度上,周围视线以内有一半以上为积雪覆盖且终年不化时的高度线称为雪线。

二填空1从地面开始,向上直到90km处,空气主要成分的比例基本上是不变的。

因此,在90km 以下可以把干洁空气当成分子量为28.97的“单一成分”来处理。

在90km以上,大气的主要成分仍然是氮和氧,但平均从80km开始有紫外线的照射,氮的氧以有不同程度的离解。

在100km以上,氧分子几乎全部离解为氧原子,到250km以上,氮也基本上都离解为氮原子。

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含解答)

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含解答)

《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1、简述干洁空气的概念及其主要成分。

(答案)2、虚温含义,它可直接测量吗? (答案)3、从大气组成推导大气摩尔质量u=? (答案)4、体积相同、P和T相同的干湿空气重量是否一样? (答案)5、P=1010hPa,e=10hPa,t=27 ℃,求 Tv(虚温)。

(答案)6、当气温为25 ℃,气压为 1080hPa,相对湿度f=65%时,求e(水汽压)、E(饱和水汽压)、d(饱和差)、a(绝对湿度)、q(比湿)。

(答案)7、若相对湿度f,气压p不变,增温时,绝对湿度a和比湿q前后是否相同? (答案)8、对流层的特征如何,为什么? (答案)9、臭氧层形成过程及其作用怎样? (答案)10、某地两时刻f,p相同,当TI>T2时,a,q是否相同? (答案)11、简述静力学方程成立的条件、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答案)12、什么是地面总辐射,与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相比有什么变化? (答案)13、分别涂为黑白色但性质相同的两个物体,在露天下其夜间与白天的表面温度是否相同? (答案)14、温度为20 ℃的气块在 r=-0.1 ℃ /100m 的大气中绝热上升或下沉 500m后的温度是多少? 这时气块周围的气层温度是多少,气层是否稳定? (答案)15、求地气系统的短波反射率为0.7时,地气系统的平均平衡温度 (设此系统对长波而言是黑体) 。

(答案)16、为什么云层存在会使白天气温降低,夜间气温升高? (答案)17、同为睛夜静风,清晨但较干燥地区夜间的降温幅度一般总比湿润地区大,这是为什么?(答案)18、假定地球的行星反射率=0.3,地球处于辐射平衡状态时的等效黑体温度应为多少?(答案)19、大气中除贴地层γ,γd外,很少出现γ<γd情况,为什么?(答案)20、大气的特殊量T、Td、(T-Td)各有什么含义?(答案)21、大气保温作用与温室效应是一回事吗?(答案)22、静力不稳定与潜在不稳定有什么不同。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着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24、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具有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25、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 的物理现象.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26、台风: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27、露: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物由于辐射冷却,使贴近地表面的空气层也随之降温,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有水汽的凝结物,如果此时的露点温度在0度以上,在地面或地物上就出现微小的水滴,称为.28、龙卷风:龙卷是自积雨云底部伸出来的漏斗状的涡旋云柱.龙卷伸到寺面时引起的强烈旋风,你为龙卷风.29、寒潮:当冷性反气旋南移时就造成一次冷空气袭击,一般地,冷空气袭击时,使当地气温在24小时内降温10度.如果冷空气十分强大,如同寒冷潮流滚滚而来,给所流经地区造成剧烈降温、霜冻、大风等等灾害性天气,,这种大范的强烈冷空气活动,称为寒潮.30、饱和水汽压:当跑出水面的水分子与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正好相等时,即系统内的水量和水汽分子含量都不再改变时,水和水汽之间就达到两相平衡,这种平衡称为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时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31、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一些,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32、城市气候:是在区域气候背景上,经过城市化后,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局地气候.城市气候的特征可归纳为城市“五岛效应”即浊岛、热岛、干岛、湿岛、雨岛.33、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与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之差,称为气温年温差.34、积温——指高于某个农业界限温度持续期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也称活动积温.35、干燥度——指一定时期内农田水分消耗量与水分供应之比.36、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气温经常比其四周郊区为高,在气温的空间分布上,城市气温高,好像一个“热岛”矗立在农村较凉的“海洋”之上,这种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或城市热岛.37、热岛效应:由于人为热的释放,温室气体的排放,人类活动和城市的特殊环境,使城市的气温比四周郊区气温高,以市中区向郊外递减,好像一个热岛矗立在农村较凉的海岸上.38、虚温:同温,同压下 P温<P<SPAN>干,若压强不变,升高干空气温度,P 干逐步减小,当P温=P干时,此时干空气的温度为Tv=1+TT39、焚风效应:未饱和湿空气,受山地阻挡被迫作动力抬升后,沿背风坡下滑时形成的干热风,在坟风作用下出现气候生态环境迎风坡麓与背风坡麓截然不同的自然植被景观.40、青藏高压:南亚高压,暖季出现在亚州大陆南部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大型暖高压系统,因高原的加热作用而成,它的存在和加强可加太平洋副高的势力,对我国天气影响很大.41、位温:气体从原有的压强与温度出发,绝热膨胀或压缩到标准压强1000hpa时的温度.可用来比较不同气压下的气体热状态.42、大气常数:二、填空题1、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2、水是大气中唯一能发生相变的成分.3、飞机起飞拔高后一般都要进入平流层 ,因为这个高度空气能见度好.4、__气温_实质上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表现.5、由太阳喷焰中发射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空气分子相撞,使之电离,并在地球磁场作下偏于两极上空形成,这种现象称为___极光__-.6、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为_____太阳光谱_______.7、气团形成的条件有1、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2、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9、根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和结构状况可分为四种类型.10、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11、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12、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13、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E气之差值,称为地面有效辐射.14、由于暖空气平流到冷的下垫面上形成的逆温称为辐射逆温-.15、等压线愈密集,水平气压梯度越大,反之等压线愈疏-水平气压梯度就愈小.16、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差-,是空气产生运动的直接动力.17、泠气团温度低于所经过地区温度,冷气团使所经过地区变-冷,气团底部获热、增温、气温直减率增大,气层趋于稳定-.18、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并对人类的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19、气温实质上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表现.20 大气分层的原则是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水汽的含量-、扰动的程度、电离现象等特征来划分的.21、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下垫面.22、大气投向地面的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它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到达大气顶的太阳辐射,强度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日地距离,日照时间.23、暖气团温度高于所经过地区温度,暖气团使所经过地区变暖,气团底部失热、冷却、气温直减率减小,气层趋于不稳定.24、气团的地理分类是按气团的气团的源地和下垫面的性质进行分类.25、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和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气候系统的能源.26、柯本气候分类法是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而确定的.27、大气的垂直结构中,-对流层,水汽、尘埃含量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28、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辐射强度.29、晴天,主要是空气分子有选择地对波长较短的蓝色、紫色光进行散射,使天空呈尉蓝色.30、降水的形成过程就是水滴-增大成雨滴雪花及其他降水物的过程.31、气压随着高度递减会因空气密度大小而不同,空气密度大的,气压随高度递减得快些-些,空气密度小的地方则相反.32、白贝罗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则相反.33、等压线横穿锋线时,产生折角,折角的尖端指向-高压的一方.34、当锋面暖气流上升,冷气流下沉时,大气温度直减率小于干绝热直减率时,有凝结现象发生,则有利于锋生,否则有利于锋消.35、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故海洋是热源,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故海洋是冷源36、大气环流、洋流调节了高、低纬之间的的热量差异,并使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出现差异.37、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光谱.38、大气投向地面的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它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39、地面通过长波辐射的交换而实际损失的热量称为地面有效辐射.40、当暖而轻的空气上升时,周围冷而重的空气便下降来补充,这种升降运动称为-对流.41、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气流下沉,天气干燥.42、一般来说,气温直减率愈大,大气愈不稳定,反之气温直减率愈小,大气就愈稳定,若气温直减率为负值,即为逆温现象.43、气压梯度指每改变一个单位高度时,气压的变化量.44、 -锋面天气主要指锋附近的云系、降水、风、能风度等气象要素的分布和演变状况.45、冷性反气旋是由-由冷空气-组成,势力十分强大,中心气压值高,水平范围广的一个浅薄的天气的天气系统.46、由于暖空气平流到冷的下垫面上形成的逆温称为-平流逆温-.47、连续性降水,降水时间较长,强度变化较大,这种降水通常多降自高层云和雨层云中.48、气团离开源地后,随着下垫面性质和空气运动状况的不断变化,从而引起气团的属性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气团原有物理属性的改变过程称为气团的变性.49、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称为热带气旋.50、大气分层的原则是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水汽分布、扰动的程度、电离现象等特征来划分的.51、海洋对大气的主要作用在于给大气热量和水汽,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52、到达大气顶的太阳辐射,强度取决于太阳高度,日地距离,日照时间.53、如果把地面和大气看作是一个系统,那么收入的辐射和支出的辐射差额就是地气系统辐射差额.54、对流层中天气现象的特点是-水汽含量多且复杂多变.55、晴天,主要是空气分子有选择地对波长短的-的蓝色、紫色光进行散射,使天空呈尉蓝色56、大气的吸收率很小,近于透明,这个波段的地面辐射可直达宇宙太空,这个波段通常称为大气之窗.57、气温的距平值是-该地的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值.58、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和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气候系统的能源.59、太阳辐射中99%的能量在~4um范围,其中~范围为可见光区,>的范围为红外区.60、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减小.61、地面对入射太阳辐射的反射取决于地面的反射率r,而r又取决于地面的性质.62、在一定时期内,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值,称为地面净辐射.63、等温线的稀疏表示各地气温相差不大,等温线密集,表示各地气温差异悬殊.64、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递增,空间等压面向下凹形如盆地,空气向中心辐合,气流上升.65、气压梯度是一个矢量,即有方向又有大小,方向是垂直于等压面,从高压指向低压,大小等于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66、城市气候的特征为热岛、混浊岛干岛湿岛雨岛等五岛效应.67、雨层云国际简写为 Ns ,卷云国际简写为 Ci .68、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69、山地垂直气候带分异主要取决于纬度和高度两个因素作用.70、年平均总辐射最高值位于热带沙漠地区 ,在广阔的大洋表面,年平均总辐射等值线大约与纬线平行.71、阻塞高压一般位于 50°N 以北,能维持 5-7天时间.72、锢囚锋两侧均为降雨区区,其中锢囚点上降水量最大.73、海陆风以 1日为周期,白天风向海洋→陆地 ,夜晚风向陆地→海洋 .74、电接风向风速仪自记纸小数部分为 0 、 3 、 7 . 75暗筒式日照计日照纸上当感光迹线为通过筒身横切面的一条直线时为二分日时间.76、干湿球温度计差值愈大,说明空气湿度愈小 ,干湿球温度计差值愈小,说明空气湿度愈大 .77、将气压表的读数订正到仪器差、温度差、重力差后的值即为本站气压 .78、环流因子作为气候的形成因素,是通过输送热量显着的影响着各地的气候.79、气候是用天气过程的综合来表示的.80、气旋就是低压 ,反气旋就是高压 .前者是从大气流场的角度定义的,后者是从气压场的角度定义的.81、气候学是研究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学科.82、气象观测中,气温的观测项目有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露点温度和温度计.83、天文辐射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白昼长度.84、根据云的形状、结构、云底高度及形成云的上升运动特点可将云分为三大类高云、中云、低云.其中三大类云中,每类最常见的云有卷云、高层云、积云.三、是非题:下列各题中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并将错的地方改正.1、饱和水汽压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 √2、大气中各种云状的产生,主要是空气上升运动的形式不同所造成的.√3、自由大气中作直线运动的空气,当G与A这二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更正:当气压梯度力G、在转偏向力A、惯性离心力C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风.4、CO2占整个空气的%,多集呈30KM以上. ×更正:%.5、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夏季,大陆上多出现在8 月,海洋上多出现在7月.×更正:大陆上多出现在7月,海洋上多出现在8 月.6、在同一气温下,气压值愈大的地方,空气密度愈大,气压随高度递减得愈快,单位高度差愈小.反之,气压值愈低的地方单位气压高度差愈大.√7、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均而引起的局部地区的风叫阵风. √8、海洋对大气的主要作用在于给大气热量及水汽,为大气运动提供能源.√9、冬、夏季海、陆冷、热源的分布,使低层完整的纬向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闭合的气压活动中心. √10、波状云主要是由于空气大规模的系统上升运动而产生. ×,更正:将波状云改为“层状云”.11、干洁空气中N是合成氨的基本原料,同时可冲淡O2,使空气氧化作用不过于激烈.√12、平流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13、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增强作用. ×更正:有削减作用.14、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气温的日较差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15、大气对于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是无选择的. ×更正:有选择的.16、溶液面的饱和水汽压比纯水面的要小一些,而且溶液的浓度愈大,饱和水汽压愈小.√17、惯性离心力的方向同空气运动的方向平行.×更正:垂直.18、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地转偏向力. ×更正:地球上除了赤道以外,其他地方都有地转偏向力.19、南亚季风的夏季风不如冬季风强. √20、 O3层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很强,由此保护了紫外线对生命的伤害.√21、对流层内的天气现象最复杂. √22、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都属于短波辐射. ×更正: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但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则属于长波辐射.23、对流层顶附近的温度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关系不大. ×更正:有关系.24、年总辐射最小值出现在南北半球的极圈内,最大值出现在赤道. ×更正:最大值在北纬20°.25、地转偏向力只是相对于地面有运动时才产生,物体处于静止时不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26、海陆风的风向特点是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27、水的相变是各相之间分子交换的结果. √28、气块与外界有热量交换时的状态娈化过程称为绝热过程.×,更正:称为非绝热过程.29、湿绝热直减率Ym随温度的升高和气压的升高而减小.×更正: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气压的降低而减小.30、大气热量的来源主要取决于吸收太阳辐射的多少.×更正:取决于吸收地面辐射的多少.31、平流层内的天气现象最复杂. ×;更正:对流层.32、中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气温的日较差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33、氟里昂的大量排放,可以破坏大气中O3的结构. √34、全球获得天文辐射最多的是在极地. ×更正:赤道.35、地转偏向力在赤道处为零. √36、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所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37、大气中各种云状的产生,主要是空气下降运动的形式不同而造成的.× ,更正:主要是空气上升运动的形式不同而造成的.38、饱和水汽压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 √39、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是温带大陆气团和温带海洋气团. ×更正:热带海洋气团40、大气中各种云状的产生,主要是空气上升运动的形式不同所造成的.√41、锋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以及云、风等气象要素没有明显的差异×,更正:有明显的差异.42、积状云主要是由于空气大规模的系统上升运动而产生. ×,更正:层状云.43、斯查勒气候分类法是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而确定的. ×,更正:柯本.44、气团的形成首先必须具备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其次必须具备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 √45、水量平衡是水分循环过程的结果,而水分循环又是通过大气环流来实现的. √46、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增强作用. ×更正:削减.47、溶液面的饱和水汽压比纯水面的要小一些,而且溶液的浓度愈大,饱和水汽压愈大.×更正:饱和水汽压愈小.48、根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的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和结构状况,可将锋分为三种类型.√49、南亚季风的夏季风不如冬季风强. √50、斯查勤气候分类法认为天气是气候的基础,而它的特征和变化又受气团、锋面、气旋和反气旋所支配. √51、气温实质上是空气分子平均势能大小的表现.×,更正:动能.52、 O3层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很强,由此保护了紫外线对生命的伤害. √53、气团的地理分类是按气团的性质和下垫面的性质来进行分类的.√54、年总辐射最小值出现在南北半球的极圈内,最大值出现在赤道.×更正:北纬10度.55、地转偏向力只是相对于地面有运动时才产生,物体处于静止时不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56、海陆风的风向特点是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57、大气主要靠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而增热的. ×更正:地面长波辐射.58、气块与外界有热量交换时的状态娈化过程称为绝热过程. ×更正:无热量交量.59、等压线横穿锋面时,产生折角,折角的尖端指向低压的一方. ×更正:高压.60、大气中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吸收太阳辐射的多少. ×更正:来自于吸收地面辐射的多少.62、太阳光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到达地面,称为太阳-直接辐射. √63、由于山坡、山谷空气受热不均,产生了风向以一日为变化周期的风,称为山谷风.√64、层状云是由空气对流上升,造成绝热冷却,使空气中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的.×更正:积状云.65、暖气团温度高于所经过地区温度,暖气团使所经过地区变暖. √66、毛卷云属于低云属. ×67、近地面大气增温主要靠显热交换作用. √68、温室气体是指温度相对较高的气体. ×69、其他条件相似前提下,纬度愈高,雪线愈高. ×70、在山地迎冈坡,由山脚开始,降水量随着高度增加而不断递增. ×71、成对龙卷风的旋转方向往往相反,一个是气旋式,另一个是反气旋式.√72、气象卫星一般选用极地、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 √73、当等压线通过锋线时,应有明显折角或气旋性曲率增加,折角尖端指向低压一侧. ×74、锋面两侧,气团属性一般有一定差异,冷区较为干燥,因此露点较低,暖区潮湿,露点较高. √75、相对湿度是不可以由仪器直接测得的,因为湿度的各种表示量在观测以后均需查湿度查算表×76、日照时间不是可照时间,而是实照时间. √77、气温变化的特点通常用平均温度和极端值—绝对最高温度和绝对最低温度表示.√78、太阳常数是大气上界当太阳位于日地平均距离时,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 √79、气候变化就是指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80、雾凇和雨凇是地表的水汽凝结现象,不是天气现象. ×81、通常所说的小雨、中雨、大雨等均是以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的. ×83、气旋、反气旋是天气系统,不属于大气环流的范畴. ×四、单项选择题在被选名词下划横线 10分2、当干球温度t=15℃,露点温度T d=-2℃时表示空气比较干燥,比较湿润,空气中水汽接近饱和,空气中水汽远离饱和.3、未饱和空气在上升下降过程中,单位距离的温度降低值升高为气温直减率、干绝热直减率、湿绝热直减率4、海平面气压图中的等值线是等温线、等高线、等压线5、暗筒式日照计所观测的日照时间是可照时间、昼长、实照时间6、下列有关东风波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A、槽前吹东北风,为辐合上升气流B、槽前吹东南风,为辐合上升气流C、槽前吹东南风,为辐散下沉气流D、槽前吹东北风,为辐散下沉气流.7、西太平洋副高具有季节性移动特征BA、夏季北移,东伸,冬季南撤,西退B、夏季北移,西伸,冬季南撤,东退C、夏季南移,西伸,冬季北进,东退D、夏季南移,东伸,冬季北进,西退8、大气长波温压场形式为CA、冷槽,暖脊,槽前冷平流,槽后暖平流B、冷脊,暖槽,槽前暖平流,槽后冷平流C、冷槽,暖脊,槽前暖平流,槽后冷平流D、冷脊,暖槽,槽前冷平流,槽后暖平流。

气象学与气候学所有作业

气象学与气候学所有作业

⽓象学与⽓候学所有作业第1—2章1)简述⽓候系统。

答:⽓候系统是⼀个包括⼤⽓圈、⽔圈、陆地表⾯、雪圈和⽣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候形成、⽓候分布和⽓候变化的统⼀物理系统。

太阳辐射是⽓候系统的能源。

在太阳辐射的作⽤下,⽓候系统产⽣了⼀系列复杂的过程,这些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和不同的空间尺度上有着密切的相互作⽤,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紧密地结合成⼀个复杂的、有机联系的⽓候系统。

2)名词解释:天⽓、⽓候、天⽓系统、天⽓过程、天⽓预报、⽓象要素、辐射通量密度、⽐辐射率答:天⽓:某地在某⼀瞬间或某⼀短时间内⼤⽓状态和⼤⽓现象的综合。

⼤⽓状态:⼤⽓的⽓压、⽓温和湿度等。

⼤⽓现象:⼤⽓中的风、云、⾬、雪等现象。

⽓候:在太阳辐射、⼤⽓环流、下垫⾯性质和⼈类活动的长期作⽤下,在某⼀时段内⼤量天⽓的综合。

不仅包括该地多年的平均天⽓状况,也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状况。

天⽓系统:指引起天⽓变化和分布的⾼压、低压、⾼压脊、低压槽等典型特征的⼤⽓运动系统。

天⽓过程:天⽓系统的发⽣、发展、消失和演变的全过程。

天⽓预报:⼈们根据对天⽓演变规律的认识,利⽤多种观测及模拟⼿段,对未来⼀定时期内天⽓变化作出主、客观的判断。

⽓象要素:⽓象要素是指表⽰⼤⽓属性和⼤⽓现象的物理量,如⽓温、⽓压、湿度、风向、风速、云量、降⽔量和能见度等等。

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积的辐射能量称辐射通量密度(E),单位是W/m2。

⽐辐射率:3)哪些⾃然现象能证实⼤⽓圈的存在?答:a. 蓝⾊的天空。

这是由于⼤⽓中的⼀些⾮常细⼩物质成分,如⽓体、粉尘等,它们的直径较阳光的波长⼩得多,因此,蓝⾊的散射量较之于其他任何⼀种颜⾊能更多地被选择散射。

这种散射称瑞利散射。

b. ⽩云。

如果形成散射粒⼦的形状是球形的,⽽且其直径并不⽐阳光的波长⼩,所有的波长都是平均地被散射的,这种散射称迈耶散射。

因此,云是⽩⾊的。

c.风。

有风就说明有物质的存在,因为风是由于⼤⽓不同部位的压⼒差别造成的。

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业

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业

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业第一章1.在标准状态下干空气和湿空气哪个密度大?证明之。

2.有一团湿空气,其中水汽压强占0.8%,温度为17℃,问其虚温是多少?设当时的气压为1000百帕,湿空气的密度是多少?3.如果一块30℃的空气的比湿为19.6克/千克,求它的虚温,如果湿空气的总压强是1014百帕,它的密度是多少?4.计算温度为20℃,水气压为9百帕时水汽的密度。

5.为什么人们特别关心大气中的臭氧?南极臭氧洞是怎么回事?有什么特点?形成机制是什么?第二章1.已知某黑体最大放射能力对应的波长为0.5微米,求该黑体的温度。

2.当地面温度为27℃时,地面放射的红外辐射为多少?并求地面辐射能极大值对应的波长。

3.已知干空气在500百帕处的温度为 - 24 ℃,求其位温。

4. 有一部分干空气从温度为 15℃,气压为1013.3百帕的海平面上升,求:①上升到760百帕等压面上的温度,②空气的位温。

5.若未饱和的湿空气流经3000米一座高山,已知山脚处温度 t=20 ℃,对应的地面露点温度为 15 ℃,γm =0.5℃/100m ,γ d =1 ℃/100米,试求①凝结高度是多少?②山顶温度是多少?③气流翻越高山后在背风坡山脚处温度是多少?(提示:凝结高度 Z=123( t0 - td)+ Z,td——露点温度,Z——其始高度)思考题1. 名词:太阳常数;大气透明系数;大气质量;大气逆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差额;黑体;位温;干绝热过程;湿绝热过程;大气层结稳定度。

2.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时受到那些削弱?削弱规律如何?3. 海陆热力差异表现在那几方面?对温度变化有何影响?4. 如何判断大气层结稳定度?第三章1. 温度为21℃,f=80%的10公斤空气,在p=1000百帕下,由于辐射冷却,使气温降低 5 ℃,可产生多少克露?2. 甲、乙两部分空气质量都是一吨,甲气温10 ℃,f=90%;乙气温20 ℃,达饱和。

在p=1000百帕处混合产生雾,不计潜热影响,可形成多少雾量?3.解释下列概念:冰晶效应,水滴的连锁反应,辐射雾,平流雾4.饱和水汽压决定于那些因子?他们如何影响饱和水汽压?5.根据上升运动的特点,云可以分成那几大类?各类云的主要特征?与什么样的降水相连系?第四章1、已知海平面气压为1013.0百帕,气温为15℃,1500米处气温为6℃,求1500米处的气压。

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试题(A)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试题(A)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试题(A)答案一、1、同温,同压下P温<P干,若压强不变,升高干空气温度,P干逐步减小,当P温=P干时,此时干空气的温度为Tv=(1+0.378e/T)T2、未饱和湿空气,受山地阻挡被迫作动力抬升后,沿背风坡下滑时形成的干热风,在坟风作用下出现气候生态环境迎风坡麓与背风坡麓截然不同的自然植被景观。

3、由于人为热的释放,温室气体的排放,人类活动和城市的特殊环境,使城市的气温比四周郊区气温高,以市中区向郊外递减,好像一个热岛矗立在农村较凉的海岸上。

4、南亚高压,暖季出现在亚州大陆南部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大型暖高压系统,因高原的加热作用而成,它的存在和加强可加太平洋副高的势力,对我国天气影响很大。

二、填空题1、混浊岛干岛湿岛雨岛2、Ns Ci3、冰期间冰期4、纬度高度5、热带沙漠地区纬线6、50°N 5-7天7、降雨区降水量8、1日海洋→陆地陆地→海洋9、0 3 710、二分日11、愈小愈大三、1、×2、√3、×4、×5、×6、√7、√8、√9、×10、√四、1、A、2、D 3、B 4、C五、1、①Z-Z0=123(t。

-t d)Z=615m②凝结高度处温度=20℃-1℃/100m×615m=13.85℃高山顶温度=13.85℃-[0.5℃/100m×(3000m-615m)]=13.85℃-11.925m=1.92℃③背风坡山脚温度=1.92℃+10/100m×3200m=31.92℃2、t海=0.6℃+0.6℃/100m×100m=1.2℃p1由压高公式Z Z-Z1=18400(1+2t)lg——p21.2-0.3————2100=18400(1+————)(lgP1-lg1000)273P1=1013hpa1.7A3、K= ————-20.4sinφK广=45.4% K上=61.7%K呼=71.9% K土=82.7%K海=84.7%大陆度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六、1、当地面温度升高时,蒸发加大,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多,由于水汽对地面长坡辐射的不透明性,产生“温室效应”,从而使地表进一步变暖,蒸发增大,这是正反馈过程。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库与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库与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41题,每题1分,共41分)1.我国主要受( )气团影响.A、冰洋B、赤道C、变性D、热带正确答案:C2.就整个地-气系统来讲,辐射差额的多年平均值()。

A、为0B、为正C、为负正确答案:A3.地球上各种形式的总水量约有_____是冻结的。

A、3.15%B、4.15%C、2.15%D、1.15%正确答案:C4.全球海洋中,热带气旋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是。

A、东北太平洋B、西北太平洋C、西北大西洋D、东北大西洋正确答案:B5.“大气的温室效应”中起作用的是()A、水B、大气逆辐射C、CO2D、尘埃正确答案:B6.北太平洋副高压夏季分裂为西太平洋副高和东太平洋副高,其中西太平洋副高季节活动规律明显,其强度,位置。

A、夏强冬弱、夏南冬北B、冬强夏弱、冬南夏北C、夏强冬弱、夏北冬南D、冬强夏弱、冬北夏南正确答案:C7.地转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因此,等压线越密集,地转风速A、越小B、不变C、不确定D、越大正确答案:D8.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时空分布是由太阳与地球间的( )决定的,又称天文辐射。

A、实际距离B、天文位置C、万有引力D、平均距离正确答案:B9.描述最高温和最低温所处月份是否与一般规律(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相等使用的气温标准是()A、年温相时B、气温日较差C、气温年较差D、大陆度正确答案:A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冬季为冷源B、大陆冬季为冷源C、海洋夏季为热源D、大陆夏季为冷源正确答案:B11.气压一定时,气温越高,则单位气压高度差。

A、不变B、无法确定C、减小D、增大正确答案:D12.北半球夏季副高的强度比冬季( ).A、不一定B、大C、小D、一样正确答案:B13.赤道与极地间的热量输送形式有( )A、显热输送B、蒸发C、涡旋输送D、环流输送正确答案:A14.()的降水是阵性的。

A、卷层云B、积雨云C、高层云D、层云正确答案:B15.我国太阳辐射年总量最高地区是()A、青海B、黄河流域C、新疆D、西藏正确答案:D16.厄尔尼诺现象形成时,西太平洋( )A、海水上翻B、气候干旱C、海平面不断抬升D、海平面不断下降正确答案:C17.公式中Q+q表示的总辐射包含( )A、地面长波辐射B、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C、发向宇宙的长波辐射D、到达地表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正确答案:D18.能造成雷暴阵性降水的云是。

气象与气候部分习题及答案

气象与气候部分习题及答案

自然地理学第二章气象与气候部分习题及答案简答题:1.绘图说明山谷风的形成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热力因子形成的,白天因坡地上空气比同高度上的自由大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谷地上面较冷的自由大气,由于补偿作用从相反方向流向谷地,称为反谷风。

夜间由于山坡上辐射冷却,使邻近坡面的空气迅速变冷,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成为山风,谷底的空气因辐合而上升,并在谷地上面向山顶上空分流,称为反山风开民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

2.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有何异同?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小大气温年较差小大年气温相时最热月:8月;最冷月:2月最热月:7月;最冷月:1月春秋温度差气温变化和缓,春来的迟,夏去得亦迟;春温低于秋温气温变化急剧;春来快,夏去得亦快;春温高于秋温降水变率降水均匀,变率小降水集中夏季,变率大大陆度K小于100%K大于100%3.为什么在晴朗无风的夜间往往比阴雨的夜间多霜雾?(1)地面强烈辐射冷却,降温迅速;(2)当近地面的薄层空气与冷地面接触后,空气将逐渐冷却并达到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汽就凝结在所接触的地表面上或地表面的物体上;(3)如果露点温度在00C以下,则水汽直接在接触面上凝华为白色的冰晶称为霜,(4)当空气中水汽较多时,由于强烈辐射降温后空气中会形成许多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这种现象便称为雾。

4.为何日出、日落时太阳呈红色??答案要点:(1)因为太阳高度不同,太阳光通过大气的厚度也不同;(2)大气层愈厚则大气的吸收、散射、反射作用也愈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少;(3)太阳高度越小,日光垂直投射时穿过的大气质量就越大;(4)日出、日落时,日光通过的大气质量数最大,短波光的散射增强,红色光在太阳光中的比例增加。

故日出、日落时太阳呈红色。

5.绘图说明海陆风是如形成的?参考:海陆风形成的原因如图:6.青藏高原对气候有何影响?答案要点:青藏高原的存在对对周围气候有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1)青藏高原的冷热源作用:冬季,青藏高原相对周围大气而是一个冷源,使大陆上蒙古高压势力得于加强,夏季,青藏高原相对周围大气是热源,使得印度低压势力得于加强,即对西南季风有加强作用。

【优质文档】气象学与气候学练习题

【优质文档】气象学与气候学练习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

(30分)1.气候系统。

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2.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f):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即f=e/E ×100%,相对湿度直接反映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3.太阳常数。

太阳常数: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m2面积1min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

I。

= 1370W/m24.位势不稳定。

位势不稳定:在实际大气中,有时整层空气会被同时抬升,在上升过程中,气层的稳定情况也会发生变化,这样造成的气层不稳定,称位势不稳定。

5.冰晶效应。

“冰晶效应”:在云中,冰晶和过冷却水共存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如果当时的实际水汽压介于两者饱和水汽压之间,会产生冰水之间的水汽转移现象,即水滴会因不断蒸发而缩小,冰晶会因不断凝华而增大。

6.平流冷却。

平流冷却: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气流本身温度降低。

若暖空气与冷地面温度相差较大,暖空气降温较多,也可能产生凝结。

7.高压脊。

高压脊:简称脊,是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在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脊附近空间等压面类似地形中狭长山脊。

8.东风波。

东风波:是副高南侧(北半球)深厚东风气流受扰动而产生的波动。

槽前吹东北风,为辐散下沉气流区,湿层较薄,只生成一些小块积云或晴朗无云;槽后吹东南风,为辐合上升气流区,有大量水汽向上输送,湿层较厚,形成云雨。

9.切断低压。

切断低压:是温压场结构比较对称的冷性气压系统。

切断低压是西风带长波槽不断加深、南伸,直至槽南端冷空气被暖空气包围并与北方冷空气主体脱离而形成的闭合低压。

10. 山谷风。

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地面风常从谷底吹向山坡,晚上地面风常从山坡吹向谷地,即山谷风。

二.计算题。

(20分)1、温度为12℃的未饱和气块在气温直减率r = 0.8 ℃/100m 的气层中作向上运动,其温度按干绝热直减率变化,问气块上升300m 后的温度是多少,这时它周围空气的温度呢,并说明此气块的运动趋势,这时的气层的稳定情况如何?参考答案:气块温度12-1*3 =9°c ;周围空气温度12-0.8*3 =9.6°c ;气块将有返回原来位置(向下)的运动趋势,气层是稳定的。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5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5

18气象学习题(有答案)-5A.相对湿度是80%B.相对湿度是91%;C.露点温度是12.4°CD.露点温度是15.8;A.上坡雾B.辐射雾C.平流雾D.蒸发雾12.夏;A.副热带高压B.阿留申低压C.印度低压D.蒙古;13.在江淮流域梅雨期,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大约;14.台风按其结构可划分成不同区域,其中天气最恶;A.台风眼B.外围大风区C.涡旋区D.反气旋区;15.已知某一周逐日A.相对湿度是80%B.相对湿度是91%C.露点温度是12.4°CD.露点温度是15.8°C 11.()大多在夜间形成。

A.上坡雾B.辐射雾C.平流雾D.蒸发雾 12.夏季影响我国的大气活动中心主要有()。

A.副热带高压B.阿留申低压C.印度低压D.蒙古高压13.在江淮流域梅雨期,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大约在北纬()。

A.15°附近B.20°至25°之间C.25°至35°之间D.0°附近14.台风按其结构可划分成不同区域,其中天气最恶劣的区域是()。

A.台风眼B.外围大风区C.涡旋区D.反气旋区15.已知某一周逐日平均气温分别为11.0,12.0,9.0,8.0,11.0,12.0,13. 0°C,对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0°C的作物来说,则这一周。

A.活动积温为76.0°CB.有效积温为9.0°CC.活动积温为59.0°CD.有效积温为59.0°三、判断改错题(对下列命题,你认为是正确的就在其题干前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未改正则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1.武汉地区从夏至到春分,白昼渐短,但昼长于夜。

2.垄作地的土壤温度日较差比平作地的大,有利于排水除渍,但不利于植物有机物的积累。

3.当太阳直射光与地平面垂直时,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大小决定于大气质量数。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5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5
复习思考题(第8章)
一、选择题
1. 下列气候系统的反馈过程中,属于负反馈是:[ C]
A、水汽-辐射反馈 C、云量-地面气温反射 B、冰雪-反射率反馈 D、二氧化碳-海洋-大气反射
2. 气候形成的基本因子是:[ A ]
A、太阳辐射 B、环流因子 C、下垫面因子 D、人类活动影响 3. 东亚季风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因子是:[ C ]
(2)图中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③ 地,该地属于 热带雨林
问答题:
1. 简述气候系统的组成要素
2. 影响气候的基本因子有哪些?
3. 论述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4. 论述地形起伏对对气候的影响 5.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它对区域以及全球气候有何影响?
A、盛行西风
分的。 A、辐射和湿度
B、季风
C、东北信风
D、东南信风
B 13、柯本气候分类法是以_____要素为基础,进行气候带的划 B、气温 和降水 D、气压和湿度
C、积温和干燥度
读图题:1、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判断下列各地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A、白天盛行陆风,夜间盛行海风
Hale Waihona Puke B、 一般来说,陆风风速比海风大
C、白天盛行谷风,夜间盛行山风 D、冬季谷风比山风强,夏季则山风比谷风强
8.下图中(a)(b)两图分别是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盛期时热带太平洋海表温 度正常值的偏差(单位: ℃), D
其中“厄尔尼诺”现象是 指:[ ] A.赤道太平洋东部海表温 度异常降低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地形起伏
4. 下列风系中,主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是:[ A ] A、海陆风 B、山谷风 C、峡谷风 D、焚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气象学习题(有答案)-5
A.相对湿度是80%
B.相对湿度是91%;
C.露点温度是12.4°C
D.露点温度是1
5.8;A.上坡雾B.辐射雾C.平流雾D.蒸发雾12.夏;A.副热带高压B.阿留申低压C.印度低压D.蒙古;13.在江淮流域梅雨期,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大约;14.台风按其结构可划分成不同区域,其中天气最恶;A.台风眼B.外围大风区C.涡旋区D.反气旋区;15.已知某一周逐日
A.相对湿度是80%
B.相对湿度是91%
C.露点温度是12.4°C
D.露点温度是15.8°C 11.()大多在夜间形成。

A.上坡雾
B.辐射雾
C.平流雾
D.蒸发雾 12.夏季影响我国的大气活动中心主要有()。

A.副热带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印度低压
D.蒙古高压
13.在江淮流域梅雨期,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大约在北纬()。

A.15°附近
B.20°至25°之间
C.25°至35°之间
D.0°附近
14.台风按其结构可划分成不同区域,其中天气最恶劣的区域是()。

A.台风眼
B.外围大风区
C.涡旋区
D.反气旋区
15.已知某一周逐日平均气温分别为11.0,12.0,9.0,8.0,11.0,12.0,13. 0°C,对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0°C的作物来说,则这一周。

A.活动积温为76.0°C
B.有效积温为9.0°C
C.活动积温为59.0°C
D.有效积温为59.0°
三、判断改错题(对下列命题,你认为是正确的就在其题干前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未改正则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武汉地区从夏至到春分,白昼渐短,但昼长于夜。

2.垄作地的土壤温度日较差比平作地的大,有利于排水除渍,但不利于植物有机物的积累。

3.当太阳直射光与地平面垂直时,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大小决定于大气质量数。

4.我国天气预报中所说的大雨是指日降水量为50.0-100.0mm降水。

5.人感觉空气潮湿,说明空气中的水汽量接近或达到饱和,但这时空气实际含水量的数值并不一定很大。

6.我国春旱主要出现在华南地区。

7.静止锋产生的降水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强度变化小,降水累积量大。

8.地球低纬地区的年辐射差额为正值,但温度并非一年比一年升高,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9.我国西北内陆年降水少,年际变化大。

10.800mm等雨量线将我国分为东南湿润半壁和西北干燥半壁。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地面有效辐射 2. 湿绝热直减率
3. 露点温度
4. 低压槽
5. 锋
五、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

每小题5
分,共15分)
1. 为何在晴天或在干燥条件下夜间降温幅度大?
2. 辐射雾和平流雾各是如何形成的?
3. 为何高大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气候有较大的差异?六、计算题(要求写出主要的步骤和结果。

每小题7分,共14分)
1.我国北纬36.5°处有一南北坡向的山坡,坡度均为30°,试求冬至日正午南北两坡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

设大气透明系数为0.7,太阳常数为1367W/m-2。

2. 一块温度为25 °C、露点温度为20 °C的气块,从海平面开始翻越一座2 500m的高山,忽略气块到达饱和前露点温度的变化,并假设在迎风坡产生的凝结物全部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试求云底的高度、翻过高山后到达海平面时的气温和相对湿度(已知气温为5.0、10.0、20.0、25.0和35.0°C时的饱和水汽压分别是8.7、12.3、2
3.4、31.7和56.3hPa)。

七、论述题(根据本课程的理论对以下问题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论述。

每小题8分,共16分)
1.试分析土壤耕翻或松土后产生的气象效应及其原因。

2.试任举三种产生阴雨天气的天气系统,分析其气流特征和阴雨天气的产生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