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探讨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效果是一项时代教育课题。教师应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充分挖掘诗歌之人文内涵,注重培养高中生诗歌鉴赏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鉴赏能力
高中诗歌教学是高中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激发高中生学习诗歌兴趣,培养高中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升高中生综合的文学素养等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诗歌鉴赏也纳入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应该加强诗歌教学,注重培养高中生的综合鉴赏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一、反复吟诵,提高理解能力
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等特点,适合人们吟诵。在吟诵过程中,人们可以感悟到诗歌之人文内涵与丰富情感。为此,教师在高中诗歌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反复吟诵之作用,引导学生吟诵诗歌过程中逐渐领会喜怒哀乐之情感,让学生能够跟作者产生感情共鸣。
其中,笔者在诗歌教学课堂上结合学生实际开辟出了“每课一诗”等栏目,规定学生轮流推荐出自己喜欢阅读的诗歌,课外让大家反复吟诵,课堂上则抽点几名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吟诵心得。如此一来,学生日积月累吟诵了不少诗歌,积累了不少的心得,也大大提高了诗歌的理解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纵观古今诗歌,人们会发现诗歌的语言具有想象的翅膀,往往寄情于物,抒发个人内心的情感,给读者无限的遐思。诗歌也含蓄隽永,给读者美妙的意境、独特的审美享受的同时也给高中诗歌教学或多或少带来了一些困境。可以说,怎么样让学生可以准确把握诗歌所蕴含的各种感情意蕴,使学生从文字感知逐渐上升至内心的领悟,从而跟诗人较好地达到感情共鸣,已经成为高中诗歌教学之难点与热点。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将信息技术运用在高中诗歌教学中,则可以较好地弥补传统的诗歌教学之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诗歌的特定的教学氛围中,认真读下去会有种激情澎湃之感。因此,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声传情、以形传意,不断优化诗歌教学的过程。
比如,笔者传授王维写的《山居秋暝》这首诗歌的时候,就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诗歌中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采用一些图片来展示其优美的意境。当学生看到朗朗明月、密密松林、潺潺流水等图画,听到水流声的时候,顿时感怀万千,对诗歌之品味更胜一筹。
三、知人论世,善解其言
诗歌往往是作者真实经历的写照。“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在了解作者所处的创作时代以及真实经历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作品的真正内涵。我们将结合作者的生平与时代背景来理解诗歌
作品的方法称作“知人论世”。笔者认为,此种方法是诗歌文学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应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此方法。
比如,假如学生掌握清楚了杜甫自己一生不同阶段中的一些经历,清楚其怀才不遇之遭遇以及领会了他为国家为人民担忧的心思,那么对其在《秋兴八首》《登高》等多首诗作中所迸发而出的热烈情感与寄托之思想就会变得更容易理解与把握。因此,在鉴赏诗词之前,笔者一般是采取布置高中生去查阅、收集该课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的资料以及作品当时的一个创作背景的资料,这样学生对诗词进行预习的过程中,既体会了诗词之意,又丰富了他们原有知识库里面对于作品作者、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现象等的一系列的认识与了解。
四、抓住意象,巧妙鉴赏
意象一般是指出现在诗词作品中的那些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物象。意象在诗词作品中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而许多个个体所联接起来的整体,则是我们平时说的意境。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诗歌之意象角度来切入点,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深入分析、仔细体味,让学生通过联想与想像营造出独特的意境,进而迅速、准确地进入所构建起的情境中去。
比如,在对李清照词人的《声声慢》一词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词中的“秋风、过雁、黄花”等的相关的经典意象,以让学生了解词人李清照所受到磨难和内心上的煎熬、挣扎的凄惨心境,倾吐出词人李清照的哀愁与凄苦、寂寞与悲愤的这一心理感受。
此时,假如教师可以抓住此些意象积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学生则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词。值得一提的是,在平时的高中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逐渐积累一些常用意象所具有的固定式的象征性意义。比如“月”一般多表达的是离愁别苦之情,渲染悲寂的氛围。斜阳则大部分是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凭栏则大部分是表达思恋他人或者发泄心中忧闷之意。
总之,教学得法则可以显著提高高中诗歌教学水平。教师在诗词教学中不要局限于某种方法,而是要结合诗歌之声韵、节奏与格律等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诗歌鉴赏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诗词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廖芳华.加强积累,让心灵之花灿烂绽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3).
[2] 庄颖.找准切入点,读懂诗情[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3).
[3] 白富念.波澜曲折的情节,鞭辟入里的分析——探析赤壁之战的叙写艺术[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3).
[4] 万淑萍.读经典名著,享知识人生——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