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pdf 46)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理论和标准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理论
对地基采用不同的模型,其中主要有三种,: ➢文克勒(Winkler)地基模型,如图2-14-a所示。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如图2-14-b所示。 ➢巴斯特纳克(Pasternak)地基模型,如图2-14-c所示,来自a)Winkler地基模型
b)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c)Pasternak地基模型
设计标准和验算标准
小结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分析采用弹性地基板理论。我国现行规范规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采用弹性地基板理论,而地基模型则采用以弹性模 量和泊松比表征的弹性地基模型。以在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下, 不产生疲劳断裂作为设计标准。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理论
基本假定条件: ➢板为具有弹性常数 (弹性模量)和 (泊松比)的等厚弹性体; ➢作用于板上的荷载,可近似地忽略竖向压缩应变和剪切应变的影响, 利用薄板弯曲理论进行计算分析; ➢弹性地基在接触面处对板仅作用竖向反力,即地基和板之间无摩阻力; 同时,在荷载作用下,板同地基的接触保持完全连续,板的挠度即为地 基顶面的挠度。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 设计理论和标准
模块二
01
公路
02
路面设计
03
04
识读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设计
识读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 设计理论和标准
C目 录 ONTENTS
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理论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标准与验算标准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理论
➢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分析采用弹性地基板理论。弹性地基板理论 把刚度大的水泥混凝土面层看作是支承于弹性地基上的小挠度弹性板。 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刚度远大于基层(功能层)和路基的刚度,在荷载作 用下,具有良好的荷载扩撒能力,其所产生的弯曲变形远小于其厚度, 因此,可采用小挠度薄板理论分析。 ➢我国现行规范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采用弹性地基板理论,而地基 模型则采用以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表征的弹性地基模型。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2011_附录A 交通荷载分析
A.2 轴载调查与分析
A.2.1 通过实地设立站点进行各类车辆的轴型调查和轴重测定,或者利用该地区或相 似类型公路已有称重站的车型、轴型和轴重测定统计资料,获取设计公路的车辆类型、轴型 和轴重组成数据,以及最重轴载和货车中主导特重车型轴载。 A.2.2 各类车辆按轴型称重和统计时,可采用以轴型为基础的轴载当量换算系数法计 算分析设计车道使用初期的设计轴载日作用次数。随机统计 3000 辆 2 轴 6 轮及以上车辆中 单轴、双联轴和三联轴等不同轴型出现的单轴次数,并分别称取其单轴轴重。按单轴轴重级 位统计整理后得到轴载谱,并按式(A.2.2-1)计算确定不同轴重级位的设计轴载当量换算 系数。
k p ,k k p ,i pi
i
(A.2.3-1)
式中 kp,k——k 类车辆的设计轴载当量换算系数; pi——k 类车辆单轴轴重级位 i 的频率(以分数计) 。 依据调查所得的车辆类型组成数据,可按式(A.2.3-2)计算确定设计车道使用初期的 设 计轴载日作用次数。
N s ADTT (k p ,k pk )
附录a交通荷载分析a1交通调查与分析a11利用当地交通量观测站的观测和统计资料或者通过实地设立站点进行交通量观测和统计获取所设计公路的初期年平均日交通量双向及其车辆类型组成数据剔除轮及以下的客货运车辆交通量得到包括大型客车交通量在内的初期年平均日货车交通量双向
附录 A 交通荷载分析
A.1 交通调查与分析
A.1.1 利用当地交通量观测站的观测和统计资料,或者通过实地设立站点进行交通量 观测和统计,获取所设计公路的初期年平均日交通量(双向)及其车辆类型组成数据,剔除 2 轴 4 轮及以下的客、货运车辆交通量,得到包括大型客车交通量在内的初期年平均日货车 交通量(双向) 。 A.1.2 2 轴 6 轮及以上车辆交通量的方向分配系数应根据实际调查确定,如确有困难可 在 0.5~0.6 范围内选用。 A.1.3 依据设计公路的车道数, 按表 A.1.3 确定 2 轴 6 轮及以上车辆交通量的车道分配 系数。 表 A.1.3 2 轴 6 轮及以上车辆交通量的车道分配系数 单向车道数 车道分配系数 高速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1 1.00 2 0.70~0.85 0.50~0.75 3 0.45~0.60 0.50~0.75 ≥4 0.40~0.50 -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1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
1.0.3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1.0.4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1.0.5 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路面水泥混凝土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2.0.2 滑模铺筑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其特征是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摊铺、振捣密实、挤压成形、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
2.0.3 轨道铺筑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4三辊轴机组铺筑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5 小型机具铺筑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6 碾压混凝土路面铺筑采用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使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械碾压密实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7 真空脱水工艺混凝土路面摊铺后,随即使用真空泵及真空垫等专用吸水装置,将新铺筑路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吸除的一种面层施工工艺。
2.0.8 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振捣、成形、抹平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1]_GD-2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1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
1.0.3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1.0.4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1.0.5 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路面水泥混凝土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2.0.2 滑模铺筑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其特征是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摊铺、振捣密实、挤压成形、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
2.0.3 轨道铺筑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4三辊轴机组铺筑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5 小型机具铺筑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6 碾压混凝土路面铺筑采用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使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械碾压密实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7 真空脱水工艺混凝土路面摊铺后,随即使用真空泵及真空垫等专用吸水装置,将新铺筑路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吸除的一种面层施工工艺。
2.0.8 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振捣、成形、抹平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总则1.0.1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水平、使用品质和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材料、建设和养护条件、工程实践经验及环境保护等,通过综合分析确定。
1.0.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设计、结构层厚度设计、材料组成设计、接缝构造设计、钢筋配置设计等内容。
1.0.5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要求,在设计基准期内承受预期的交通荷载作用,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concrete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作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
2.1.2普通混凝土路面jointedplainconcrete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也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ly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fiber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复合式路面composite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材料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block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034.4 面层4.4.1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其他面层类型选择面层类型适用条件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高速公路沥青上面层与连续配筋混凝土或横缝设传力杆的普通混凝土下面层组成的复合式路面特重交通的高速公路碾压混凝土面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服务区停车场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标高受限制路段、收费站、混凝土加铺层和桥面铺装矩形或异形混凝土预制块面层服务区停车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桥头引道沉降未稳定段4.4.3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
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4.4 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
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
4.4.5 横向接缝的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普通混凝土面层一般为4~6m,面层板的长宽不宜超过 1.30,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 ;——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0m;——钢筋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5m。
表 4.4.6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交通等级特重重公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高速一级二级变异水平等级低中低中低中低中面层厚度(mm)≥260 ≥250 ≥240 270~240 260~230 250~220 交通等级中等轻公路等级二级三、四级三、四级三、四级变异水平等级高中高中高中面层厚度(mm)240~210 230~200 220~200 ≤230 ≤220 表 4.4.6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交通等级特重重公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高速一级二级变异水平等级低中低中低中低中面层厚度(mm)≥260 ≥250 ≥240 270~240 260~230 250~220 交通等级中等轻公路等级二级三、四级三、四级三、四级变异水平等级高中高中高中面层厚度(mm)240~210 230~200 220~200 ≤230 ≤220 4.4.7 钢纤维混凝土面层的厚度按钢纤维掺量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为0.6%~1.0%时,其厚度为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的0.65~0.75倍。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1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
1.0.3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1.0.4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1.0.5 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路面水泥混凝土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2.0.2 滑模铺筑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其特征是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摊铺、振捣密实、挤压成形、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
2.0.3 轨道铺筑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4三辊轴机组铺筑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5 小型机具铺筑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6 碾压混凝土路面铺筑采用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使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械碾压密实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7 真空脱水工艺混凝土路面摊铺后,随即使用真空泵及真空垫等专用吸水装置,将新铺筑路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吸除的一种面层施工工艺。
2.0.8 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振捣、成形、抹平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19)word资料91页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19)1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
1.0.3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1.0.4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1.0.5 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路面水泥混凝土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2.0.2 滑模铺筑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其特征是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摊铺、振捣密实、挤压成形、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
2.0.3 轨道铺筑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4三辊轴机组铺筑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5 小型机具铺筑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6 碾压混凝土路面铺筑采用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使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械碾压密实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7 真空脱水工艺混凝土路面摊铺后,随即使用真空泵及真空垫等专用吸水装置,将新铺筑路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吸除的一种面层施工工艺。
2.0.8 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振捣、成形、抹平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答案解析案例分析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中南地区某拟建公路位于A 市近郊,采用设计速度为100km/h 的一级公路标准,全线采用整体式路基。
交通量预测显示,预测年限年平均日交通量为38000pcu/h ,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
规定服务水平下的单车道服务交通量取为1200pcu/(h ·ln )。
经计算,该公路的车道数应为多少?(取整数)( )A .2B .4C .6D .8【答案】B【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3.3.4条、第2.1.2条条文说明。
查表3.3.4,中南地区,近郊一级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 =10.0%。
单方向车道数:N =AADT ×K ×D/C D =38000×10.0%×0.6/1200=1.9。
取整,单方向车道数为2。
故该公路双向车道数应为4。
2.某拟建干线公路,采用设计速度60km/h 的二级公路标准,路基标准横断面宽度为10m 。
下图为局部路段的平面路线设计图和参数,路段平曲线为设置缓和曲线的圆曲线。
计算在一般情况下,桩号K1+150处的路基宽度应为多少?(取小数点后两位)( )[注:本题暂缺图]A .10.00mB .10.23mC .10.57mD .10.80m【答案】C【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7.6节。
查表7.6.1,加宽值:0.8m 。
按照线性加宽,K1+150处路基宽度为:115011000.81010.57m 11701100K K K K +-+⨯+=+-+3.某新建山岭区公路,采用设计速度80km/h 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标准。
其中在某越岭路段为连续上坡,纵坡(坡度/坡长)依次为1%/450m ,4%/850m ,2.0%/400m ,4%/850m ,1.5%/550m 。
三级公路(A标段)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土基30)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设计内容 : 新建单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公路等级 : 三级公路变异水平的等级 : 中级可靠度系数 : 1.07面层类型 : 普通混凝土面层序号路面行驶前轴数前轴重后轴数后轴重拖挂部分拖挂部分交通量车辆名称 (kN) (kN) 的轴数轴重(kN)1 货车 1 20.2 1 38.2 0 0 1562 货车 1 23.7 1 69.2 0 0 1723 货车 1 60 2 100 0 0 1594 客车 1 19.3 1 27.9 0 0 2965 客车 1 40 1 80 0 0 62序号分段时间(年) 交通量年增长率1 10 7 %2 5 6 %行驶方向分配系数 .6 车道分配系数 1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54设计轴载 100 kN最重轴载 100 kN路面的设计基准期 : 15 年设计车道使用初期设计轴载日作用次数 : 192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上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 938581路面承受的交通荷载等级 :中等交通荷载等级混凝土弯拉强度 4.5 MPa 混凝土弹性模量 29000 MPa混凝土面层板长度 4 m 地区公路自然区划Ⅴ面层最大温度梯度 88 ℃/m 接缝应力折减系数 .87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11 10-6/℃基(垫)层类型----新建公路路基上修筑的基(垫)层层位基(垫)层材料名称厚度(mm) 材料模量(MPa)1 水泥稳定粒料 350 15002 级配碎石 200 2003 新建路基 30板底地基当量回弹模量 ET= 65 MPa中间计算结果 : ( 下列符号的意义请参看“程序使用说明” )HB= 200 DC= 19.78 DB= 5.58 RG= .884SPS= 1.98 SPM= 1.98 SPR= 3.77 SPMAX= 1.72CL= .774 BL= .53 STMAX= 1.49 KT= .42STR= .63 SCR= 4.4 GSCR= 4.71 RE= 4.67 %SCM= 3.21 GSCM= 3.43 REM=-23.78 %HB= 206 DC= 21.61 DB= 5.58 RG= .905SPS= 1.931 SPM= 1.931 SPR= 3.68 SPMAX= 1.68CL= .752 BL= .496 STMAX= 1.43 KT= .4STR= .57 SCR= 4.25 GSCR= 4.55 RE= 1.11 %SCM= 3.11 GSCM= 3.33 REM=-26 %HB= 208 DC= 22.25 DB= 5.58 RG= .912SPS= 1.914 SPM= 1.914 SPR= 3.65 SPMAX= 1.67CL= .745 BL= .486 STMAX= 1.42 KT= .4STR= .57 SCR= 4.22 GSCR= 4.52 RE= .44 %SCM= 3.09 GSCM= 3.31 REM=-26.44 %HB= 210 DC= 22.9 DB= 5.58 RG= .919SPS= 1.898 SPM= 1.898 SPR= 3.62 SPMAX= 1.65CL= .737 BL= .475 STMAX= 1.4 KT= .39STR= .55 SCR= 4.17 GSCR= 4.46 RE=-.89 %SCM= 3.05 GSCM= 3.26 REM=-27.56 %混凝土面层荷载疲劳应力 : 3.62 MPa混凝土面层温度疲劳应力 : .55 MPa考虑可靠度系数后混凝土面层综合疲劳应力 : 4.46 MPa (小于或等于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混凝土面层最大荷载应力 : 1.65 MPa混凝土面层最大温度应力 : 1.4 MPa考虑可靠度系数后混凝土面层最大综合应力 : 3.26 MPa (小于或等于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满足路面结构极限状态要求的混凝土面层设计厚度 : 210 mm(取230mm)新建基(垫)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计算新建基(垫)层的层数 : 2测定车后轴轴重 : 100kN层位基(垫)层材料名称厚度(mm) 回弹模量(MPa) 综合影响系数1 水泥稳定粒料 350 1500 12 级配碎石 200 200 13 新建路基 30 1.2第 1 层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38.1 (0.01mm)(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有关公式计算)第 2 层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40 (0.01mm)(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有关公式计算)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58.8 (0.01mm)(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有关公式计算)LS= 322.9 (0.01mm)(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有关公式计算)。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1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
1.0.3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1.0.4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1.0.5 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路面水泥混凝土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2.0.2 滑模铺筑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其特征是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摊铺、振捣密实、挤压成形、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
2.0.3 轨道铺筑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4三辊轴机组铺筑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5 小型机具铺筑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6 碾压混凝土路面铺筑采用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使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械碾压密实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7 真空脱水工艺混凝土路面摊铺后,随即使用真空泵及真空垫等专用吸水装置,将新铺筑路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吸除的一种面层施工工艺。
2.0.8 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振捣、成形、抹平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篇一: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034.4面层4.4.1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 面层一般采用设接缝的普通混凝土;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基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
其他面层类型可根据适用条件按表4.4.2选用。
表4.4.2其他面层类型选择4.4.3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
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4.4 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
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
4.4.5 横向接缝的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普通混凝土面层一般为4~6m,面层板的长宽不宜超过1.30,平2面尺寸不宜大于25m;——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0m;——钢筋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5m。
4.4.6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可参照表4.4.6所示参考范围并按4.4.9条规定计算确定。
表 4.4.6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4.4.7 钢纤维混凝土面层的厚度按钢纤维掺量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为0.6%~1.0%时,其厚度为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的0.65~0.75倍。
特重或重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60mm;中等或轻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40mm。
4.4.8 复合式路面沥青上面层的厚度一般为25~80mm。
4.4.9 除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外,各种混凝土面层的计算厚度应满足式(3.0.3)的要求。
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B.1和B.2计算。
面层设计厚度依计算厚度按10mm 向上取整。
采用碾压混凝土或贫混凝土做基层时,宜将基层与混凝土面层视作分离式双层板进行应力分析。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2介绍
1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1.1 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 依据公路技术等级、交通荷载、路基条件以及当地温度和湿度状 况,选择及组合与之相适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并满足预定的使 用性能要求。
◆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应使各个结构层的力学特性及其组成材料性 质满足各自的功能要求。
◆ 应充分考虑结构层上下层次的相互作用、层间结合条件和要求以 及组合结构的协调和平衡。
N s
n i 1
Ni
Pi Ps
16
为了简化计算,对多联轴的轴载换算作偏保守处理,忽 略邻轴的影响(应力降低作用),双联轴按2次单轴计,三 联轴按3次单轴计
1.3 路基
混凝土路面下路床顶面的荷载应力很小,对路基承载能力的 要求并不高。路基出现不均匀变形时,混凝土面层与下卧层之间 会出现局部脱空,导致面层板断裂。对路基的基本要求是提供均 匀的支承,即路基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不均匀变形小。
(2)与国外水平对比
通过本次修订,进一步提高了规范的系统性、先进性和 适用性;同时,增加了混凝土板极限断裂验算标准和基层疲劳 断裂设计指标,使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设计方法更趋 完善,保持在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
(3) 实施后的经济效益
修订后的规范更加符合实际,对避免水泥混凝土路面早 期损坏和提高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规范经修订并颁布 实施将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原规范采用查诺模图的方式获取综合温度翘曲应力和内应力 的温度应力系数,既不方便,也不精确,本次修订将增补温度应 力系数的数值解,进一步完善温度应力分析方内,相当数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面临大、中修 和改建。原规范关于旧路面损坏状况评级标准偏低,不利于控 制加铺层的时机。需调整这方面的内容,以指导今后的修复和 改建设计。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3 设计依据
3.0.1 公路工程结构的设计安全等级,系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 一级为破坏后果很严重、二级为严重、三级为不严重。《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T 50283)规定的公路工程结构的设计安全等级为三个等级,路面工程的安全等级仅考 虑高速、一级和二级公路的路面,相应的安全等级要求规定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本规范适 用于各等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为使本规范适用范围内的路面都能应用可靠度设计 统一标准,本规范对《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的规定作了调整, 将一级公路路面的安全等级提升为一级,二级公路路面的安全等级提升为二级,三级和四级 公路路面的安全等级列为三级,并相应地调整了路面结构的目标可靠指标和目标可靠度。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内容由六部分组成: 1 结构组合设计——按使用要求和当地条件,选择行车道和路肩的结构层类型和层次
以及各结构层的组成材料类型和厚度,并选择和布设路面表面和内部排水设施,组合成初步 拟定的路面结构。
2 结构层厚度设计——通过力学计算和损坏预估分析,对初拟路面结构进行验证和修 正,使之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由此确定各结构层和路面结构所需的设计厚度。
1.0.5 在我国境内,分布有面积不等的沙漠、膨胀土、黄土、盐渍土和季节性冻土等特殊 地区,这些地区的水文、地质、气候等具有特殊性,比如沙漠干旱缺水、昼夜温差大、多风
- 58 -
少雨;膨胀土遇水膨胀,承载力大大下降;黄土具有洞穴、湿陷的特点,遇水塌陷;盐渍土 遇水盐分溶解,若渗入混凝土中,容易腐蚀埋设其中的钢筋;多年性冻土遇水、热等融冻, 路基承载力大大下降。因此,在这些特殊地区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 切实结合当地的成熟经验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防治该地区的一些特 殊路面病害。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2011版与2002版内容变更比较分析
新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同时废止。
修订后的规范分8章和5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厚度设计、接缝设计、混凝土面层配筋设计、材料组成设计和加铺层结构设计等。
本次修订主要增加了混凝土板极限断裂的验算标准和贫混凝土及碾压混凝土基层的疲劳断裂设计标准;考虑特种车辆和专用道路结构设计增加了极重交通荷载等级;改进了接缝设计及填缝材料的选型;完善了连续配筋的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两个设计指标的计算公式;提高了混凝土板错台量和接缝传荷能力的评级标准;完善了材料设计参数经验参考值等内容。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材料、建设和养护条件、工程实践经验及环境保护等,通过综合分析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设计、结构层厚度设计、材料组成设计、接缝构造设计、钢筋配置设计等内容。
设计参数1、交通荷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道在设计基准期内缩承受的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应按附录A进行调查和分析,按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临界荷位处所承受的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分为5级,分级范围见表1。
表1 交通荷载分级(2011版)交通分级(2002版)2、强度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应采用28d龄期的弯拉强度。
各交通荷载等级要求的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表2的规定。
新版规范中把“极重、特重、重”三种级别划分为一种等级,强度数值统一≥标准值。
表2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2011版)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2002版)3、防冻厚度在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结构层的总厚度不应小于表3规定的最小防冻厚度。
新旧版区别是把原版路基土类别“低、中、高液限粘土”及“粉土,粉质低、中液限粘土”改为“易冻胀土”及“很易冻胀土”;冰冻深度范围“1.01~1.50”及“1.51~2.00”改为“1.00~1.50”及“1.50~2.0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1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
1.0.3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1.0.4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1.0.5 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路面水泥混凝土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2.0.2 滑模铺筑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其特征是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摊铺、振捣密实、挤压成形、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
2.0.3 轨道铺筑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4三辊轴机组铺筑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5 小型机具铺筑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6 碾压混凝土路面铺筑采用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使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械碾压密实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7 真空脱水工艺混凝土路面摊铺后,随即使用真空泵及真空垫等专用吸水装置,将新铺筑路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吸除的一种面层施工工艺。
2.0.8 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振捣、成形、抹平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则
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
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
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
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
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
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
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
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
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
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2.1.8 碾压混凝土roller compected concrete
采用振动碾压成型的水泥混凝土。
2.1.9 贫混凝土 lean concrete
水泥用量较低的水泥混凝土。
2.1.10 设计基准期限design reference period
计算路面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度量与时间关系所取用的基准时间。
2.1.11 安全等级safety classes
根据路面结构的重要性和破坏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划分的设计等级。
2.1.12 可靠度reliability
路面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2.1.13 目标可靠度objective reliability
作为设计依据的可靠度。
2.1.14 可靠指标reliability index
度量路面结构可靠性的一种数量指标。
2.1.15 目标可靠指标objective reliability index
作为设计依据的可靠指标。
2.1.16 可靠度系数reliability coefficient
为保证所设计的结构具有规定的可靠度,而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采用的单
一综合系数。
2.2 符号
2.2.1作用及作用效应符号
N e——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 s——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P——轴载
P s——标准轴载
w——弯沉
εs h——干缩应变
σp r——荷载疲劳应力
σp s——标准轴载的引力
σs——钢筋应力
σt m——最大温度梯度时的温度翘曲应力σt r——温度梯度疲劳应力
2.2.2 设计参数和计算系数符号
B x——温度应力系数
C v——变异系数
C x——温度翘曲应力系数
g r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k c——综合影响系数
k f——荷载疲劳应力系数
k j——接缝传荷系数
k p——轴载当量换算系数
k r——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
k s——粘结刚度系数
k t——温度疲劳应力系数
k u——层间结合系数
p——概率或频率
T g——混凝土面层最大温度梯度
αc——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αs——钢筋线膨胀系数
γr——可靠度系数
δi——轴-轮型系数
η——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λc——混凝土温缩应力系数
λs t——钢筋温度应力系数
λb——裂缝宽度系数
μ——面层与基层之间的摩阻系数ρ——配筋率
ρf——钢纤维体积率
φ——钢筋刚度贡献率
2.2.3 几何参数符号
A s——钢筋面积
b j ——裂缝缝隙宽度
d f ——钢纤维直径
d s——钢筋直径
h——结构层厚度
l——钢纤维长度
f
l——面层板长度
L d——裂缝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