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穿刺穿破硬脊膜后处理流程图
硬脊膜打穿后该如何处理?
![硬脊膜打穿后该如何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0e82902f60ddccdb38a016.png)
下面得同行硬脊膜打穿了,但就是又就是受限于基层医院条件,没有改用全麻(即使不就是高龄患者,高昂得费用也使得全麻在基层医院应用非常受限),最后在局麻与静脉麻醉下完成手术。
说句题外话,基层医院得麻醉同行真得很不容易,面临方方面面得困境仍在坚持,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写写基层麻醉得困境.对于术后患者头痛如何处理,也有困惑,尽管硬膜外自体血充填就是个不错选择,但就是也有同行担忧如果这样处理得话,无异于向患者承认就是麻醉得问题,又害怕家属与自己纠缠,现在得医疗环境,您说正常并发症,患者不可能认同,所以有些同行希望病房多补些液体,不再折腾患者,让这件事情就这样平静得过去。
我们今天就来试着探讨一下硬脊膜打穿后,如何处理?硬脊膜打穿了,麻醉医生面临两个问题,首先就是麻醉如何继续,其次就就是出现术后低压性头痛如何处理。
首先硬膜打穿后,一般来说目前大家得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类:①改为全麻②换间隙,最好就是上一间隙继续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后少量分次给药。
③原间隙,穿刺针退到硬外腔,尝试置管,置管后要抽吸,排除置入蛛网膜下腔后,患者置平卧位,然后少量分次给药.④手术时间允许,改为单次腰麻。
2010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关于保证椎管内麻醉安全得有关指导意见》中指出:①废弃以往使用得硬膜外穿刺针穿破硬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直接改为脊髓麻醉(腰麻)得操作方法,以避免麻醉效果不佳或其它并发症。
②废弃以往使用得硬膜外穿刺针穿破硬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后,改换另一椎间隙再行穿刺得操作方法,以避免发生全脊髓麻醉得可能性。
③推荐:在硬膜外填充后,改行全身麻醉.尽管有指南,但就是实际工作中不就是您想改全麻就能改全麻得,有时候会受到各种各样得限制不得不继续硬着头皮去做硬膜外。
ﻫ术后出现低压性头痛如何处理?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快捷指南(2012)推荐得治疗为:①轻度到中度头痛得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补液与口服镇痛药治疗,有些患者毋须特殊处理,头痛能自行缓解;②中度到重度头痛等待自行缓解得病例,需给予药物治疗;③硬膜外腔充填法:就是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最有效得方法,适用于症状严重且难以缓解得病例。
硬膜穿破后头痛(课堂PPT)
![硬膜穿破后头痛(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fdd40db9d528ea80c7793a.png)
1
病例
24岁,女,身高162 cm,体重65 kg,初次 妊娠,要求行无痛分娩术。现宫口开大4cm, 自我感觉非常疼痛。在L3-4间隙通过阻力 消失法确定穿刺针到达了硬膜外腔。行腰硬 联合阻滞。在退出腰麻针后发现有脑脊液从 硬膜外针溢出。
2
硬膜外穿刺针误将硬膜穿破
一项荟萃分析比较了性别差异,发现男性的 发生率显著低于女性,优势比为0.55。
13
对PDPHA发生率影响最大的是穿刺技术 和穿刺针的选择
要确保针尖的斜面与硬脊膜平行。
硬脊膜是一种界限清楚的层状结构并呈向心排列,纤 维方向均衡。蛛网膜细胞平行于脊髓长轴排列,很少有 中断。
腰部硬脊膜的厚度并不一致,薄的地方比厚 的地方穿破后形成的洞要大。
11
空气压力骤减法验证是否加入硬膜外间隙
2955例患者接受3730次硬膜外穿刺,用空针带 1ml-5ml生理盐水或空气通过压力骤减来检测是否 加入硬膜外间隙,当阻力消失后注入10ml 0.5% 利多卡因。对所有硬脊膜被刺穿或可疑被刺穿的患 者通过CT扫描确诊。
意外穿破硬脊膜的几率:带空气组2.6%,带盐水 组2.7%
676例患者以27G Quinke针或27G Whitacre针行脊麻,两组PDPHA发生率分 别为2.7%和0.37%。
产科麻醉指南推荐使用铅笔尖式针以减少 PDPHA的发生率
18
19
影响意外穿破硬脊膜后PDPHA的发生率 的另一个因素——第二产程的管理
33例误穿硬膜的患者,23例在第二产程腹 部积极用力,另10例腹部未明显用力就直接 行CS。
PDPHA的发生与穿刺部位有关,还有相当的运气成分 在内。
14
Flaaten的研究
脊柱手术硬脊膜破裂
![脊柱手术硬脊膜破裂](https://img.taocdn.com/s3/m/14ccd6cea58da0116c1749f2.png)
脊柱手术硬脊膜破裂并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邓强1张彦军1李中锋1彭冉东2韩宪富2(甘肃省中医院730050 兰州市;2.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730000 兰州市)摘要:硬脊膜破裂并脑脊液漏是脊柱外科手术中较常见的并发症。
脊柱外科手术中硬脊膜破裂的发生率为1%~17%[1],对该病处理方法较多,但是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笔者收集近几年相关文献对脊柱手术硬脊膜破裂并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综述如下。
关键词:脊柱手术;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1.硬脊膜破裂并脑脊液漏的原因硬脊膜破裂主要分为外源性损伤和医源性损伤两大类。
外源性损伤多由脊柱爆裂性骨折,骨碎片刺破硬脊膜或椎体骨折脱位,相应平面硬膜受压,更严重者当脊柱受到枪击贯通伤, 常造成硬脊膜大部缺损,修复困难,预后不好。
医源性损伤多为手术者经验不足、粗暴操作、器械使用不当;在手术视野不清情况下盲目操作;对术中困难估计不足等可造成硬脊膜损伤,导致脑脊液漏的发生。
此外术后由于患者咳嗽、喷嚏、用力排便等使腹压骤然升高硬膜囊内压力增大,脑脊液撑破并撕裂薄弱处的硬脊膜也可导致脑脊液外漏。
韦敏克等将硬脊膜损伤并脑脊液漏的常见[2]:①前方破裂,此部位闭合困难;②神经根腋下破裂,此型破裂易被忽视;③后方破裂,此型发生率最高,但易于修补;④神经根破裂,这种破裂较少见易于遗漏。
2.硬脊膜破裂的修补原则无论采用哪种修补方法确保修补后硬脊膜的严密防水性至关重要。
对于硬脊膜损伤尚缺乏系统化的治疗原则,Palavers L等[3]提出十步封闭原则:(1)充分显露硬脊膜破口,这是最关键的步骤;(2)硬脊膜破口内部探查,将硬脊膜内的血肿及碎骨块清除干净;(3)将被挤出的神经纤维彻底还纳;(4)在条件允许下使用硬脊膜内补片;(5)使用7/0或5/0的Prolene 缝线进行连续缝合是首选的方法;(6)使用硬脊膜外补片增强闭合效果;(7)使用Valsalva 动作检验修补处水密性是否良好;(8)必要时可采用硬脊膜外带蒂硬脊膜进行填塞,此方法在以上操作步骤失败时仍然有效;(9)对伤口使用多层缝合以减少死腔的产生,在此步骤中不建议使用筋膜下引流;(10)必要时使用蛛网膜下腔引流,将脑脊液引出,减轻破损硬膜处的流体压力。
穿破硬脊膜后头痛的防治
![穿破硬脊膜后头痛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784dcd1c14791711cc79176c.png)
穿破硬脊膜后头痛的防治阎剑青(古交市中心医院,山西古交030200)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头痛;防治 [中图分类号]R61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0720890201P reven tion and C ure of Hea dache a fter Punctur i n g D urama terY AN J ian2qing(The Centra l H o spita l of Guji a o,Guji a o,Shanxi030200,China) Key wor d s:Extradura l anaesthesia;Headache;P reventi on and Cure 硬膜外麻醉穿刺操作中,穿破硬脊膜,脑积液外漏可致术后头痛。
我们用硬膜外腔填充的方法,对硬脊膜穿破后头痛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2年至2005年,硬膜外麻醉中共穿破硬脊膜38例。
其中男14例,女24例,年龄18岁~80岁,穿破位置最高T7~8,最低L2~3,AS A均为Ⅰ级~Ⅱ级。
穿破原因分析见表1。
表1 穿破硬脊膜原因分析原因例数(例)百分比(%)操作技术因素821.1穿刺工具因素1231.6生理因素(脊柱畸形,体位,韧带钙化)1539.5其他37.91.2 穿破后麻醉处理 硬膜外注药前发现36例(硬膜外穿刺时发现32例,置管后发现4例),10例上腹部手术即改全身麻醉,26例更换相邻间隙穿刺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小量分次注入局部麻醉药(用药方法:试验量4m l,按麻药扩散平面酌情追加剂量),至手术所需平面局部麻醉药用药量为11.2 m l±2.4m l;硬膜外导管注药后发现穿破2例,其低位穿刺麻醉平面低于T4,在连续腰麻下完成手术。
1.3 麻醉后处理 所有患者回病房后均去枕平卧12h,静脉输液2500m l/d~3000m l/d,连续3d~5d,26例术后从硬膜外导管注入生理盐水20m l~30m l(保留硬膜外导管);头痛共发生14例,硬膜外预填充者26例,头痛4例(15.3%),未填充者12例,头痛10例(83.3%)。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风险并发症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风险并发症](https://img.taocdn.com/s3/m/d5c773b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4.png)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风险并发症蛛网膜下间隙和硬膜外间隙联合阻滞简称腰硬联合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是脊麻与硬膜外麻醉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优先用脊麻方法的优点是起效快、阻滞作用完全、肌松满意,应用硬膜外阻滞后阻滞时间不受限制并可行术后镇痛,同时减少局麻药的用药量和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CSEA已广泛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及镇痛,尤其是剖宫产手术。
但CSEA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缺点。
一、实施方法(一)穿刺针常用的为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其硬膜外穿刺针为17G,距其头端1~2cm处有一侧孔,蛛网膜下腔穿刺针可由此通过。
蛛网膜下腔穿刺针为25~27G的笔尖式穿刺针(图-1)。
图-1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二)穿刺方法穿刺间隙为L2~3或L3~4。
先用硬膜外穿刺针行硬膜外腔穿刺后,再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5或26G的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穿破硬膜时有轻轻的突破感,拔出针芯后有脑脊液缓慢流出。
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的侧孔一般朝向患者头端,有利于脑脊液的流出。
在蛛网膜下腔内注入局麻药后,拔出蛛网膜下腔的穿刺针。
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置导管3~4cm,退针、固定导管。
患者平卧测试和调整阻滞平面,同时注意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者应及时处理。
待蛛网膜下腔阻滞作用开始消退,如手术需要,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行硬膜外阻滞。
(三)用药方法由于蛛网膜下间隙阻滞作用开始消退时,开始硬膜外间隙注药。
因此,无法观察硬膜外试验剂量及其效应,一般采用分次注药方法或持续注药方法(4~6ml/h)。
同时严密观察是否有全脊麻的征象,及局麻药毒性反应。
联合穿刺时,硬膜外导管可能误入蛛网膜下腔,通常有脑脊液从导管内流出。
因此每次硬膜外腔注药时,须回抽无脑脊液后再注药。
并且蛛网膜下间隙与硬膜外间隙的局麻药用药剂量均较小,阻滞平面容易扩散,可能有一部分局麻药经硬膜孔渗入蛛网膜下腔,以及硬膜外间隙的压力改变后,局麻药易在蛛网膜下间隙扩散。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70a8d25f90f76c660371ab0.png)
【适应证】 用于注射药物治疗腰椎间盘髓核脱出症。 【禁忌证】 同上。
【操作方法】
腰椎硬膜外前侧间隙阻滞术有3种入 路,即腰椎后外侧入路;关节突关节内侧 缘入路;关节突关节间隙入路。
1.腰椎后外侧入路
透视下确定注射间隙,常规消毒、铺巾。 取病变间隙旁开6~8cm,腰穿9号针 与矢状中线呈45º,经横突下缘进入椎间 孔,直达椎体缘,即腰硬膜外前间隙。
3.关节突关节间隙入路
患者体位同上,根据X线正位片测量 腰椎关节突关节间隙宽度,确定进针点。 常规消毒后,用l0cm长、7号腰麻针垂直 刺达关节突,标记穿刺深度。
稍退针对准上、下关节突之间向内 倾斜5º~10º进针稍有韧感,即刺进关节 间隙,继续进针遇到较大阻力时为黄韧带, 边加压边进针,一旦阻力消失即突破黄韧 带进入硬膜外前侧间隙。
这是本技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局麻药 可阻滞全部脊神经,使呼吸肌麻痹致呼吸停止,药物 从枕大孔进入颅内使患者意识消失。血管扩张引起血 压骤降,甚至心脏停搏。因此本操作必须在手术室或 具有同等条件的处置室内进行,应准备好抢救物品如: 升压药物,麻醉机及气管插管用品。
(3)药物误入血管:局麻药误注入硬膜外 血管,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毒 性反应,导致惊厥和心脏停搏。
图6水平面观腰部硬膜外隙阻滞旁正中入路 法示意图
【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全脊麻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该项操作必 须在手术室内进行,注药后可能出现低血 压,应准备好急救药品。
可能因麻醉平面过高出现呼吸抑制或 窒息,室内必须备有麻 醉机或呼吸器。 硬膜外置管连续注药法比单次硬膜外注药 法更安全。
腰椎管硬膜外前间隙阻滞术
内支骨纤维管体表定位:
28~38°
确定穿点后,将穿刺针垂直刺入乳副 突韧带,再进遇骨质,稍提插穿刺针,当 出现麻木、疼痛放散与主诉疼痛的部位一 致时,证明此处为后内侧支,回吸无异常 即可注射药物。
硬膜外腔连续恒速填充注液防治穿破硬脊膜后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硬膜外腔连续恒速填充注液防治穿破硬脊膜后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d01068fbceb19e8b8f6bae5.png)
t i ur lS c n t e e i n a d Cur he Ep d a pa e i he Pr v nto n e PEPH
DONG hi u Z —h a
(n e n o aScn e l S o i lfHuu bi Ct , ln ur 2 0 0 H N Inr Mog l eo dP o e s t lnur i Huu bi 0 10 ,C I A) i p H pa o y
董 志华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第 二人 民医院麻醉科 ,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 10 ) 2 00
摘 要 : 观察 应用 一次性微 量 注射 泵连 续恒速 填 充硬 膜 外 腔 注液 防 治硬 脊膜 穿破 后 头痛 ( E H) 目的 PP 的 临床 效 果。方 法 随机选取 我 院 3 6例硬 膜 外腔被 穿破 的病例 , 用硬 膜外腔 连 续 恒速填 充注 液 , 察 术 应 观
静脉输 注 较大量 液 体 , 结果 取 得 了预 防 P P 的满 EH
下 列药 物 的病 例有 : 述 复合 液 10mL 1 ; 上 0 者 4例 氯
胺 酮 20m 0 g+生 理 盐 水 10m 0 L者 l 例 ; 斯 2 贺
10mL 1 。每例病 人持续 输 注药液4d 同 时 , 0 者 0例 。
后 头痛的发 生 率、 痛发 生 的 时间、 度及 与 体位 的关 系, 头 程 以及 伴 随 症 状 。 结 果 本 组 3 6例 术 后 随 访 1周 ,
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脊膜后推注适量静脉血预防术后头痛分析研究论文
![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脊膜后推注适量静脉血预防术后头痛分析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1e70dd84254b35eefd3419.png)
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脊膜后推注适量静脉血预防术后头痛分析研究【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宫外孕患者临床手术过程中麻醉的试验,研究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脊膜后推注适量静脉血预防术后头痛,为预防此种病情麻醉后头痛提供依据。
方法宫外孕患者在施行手术过程中,第一次麻醉穿刺时有血液从管中流出,取出穿刺针及导管重新进行穿刺,第二次穿刺结束后至手术完成时,在拔出硬膜外导管以前,抽患者左臂头静脉血约5ml,推入硬膜外腔,有效地预防了患者术后头痛。
结果对宫外孕患者在进行硬膜外麻醉穿刺时,采用穿破硬脊膜后及时对患者进行硬膜外腔注入适量静脉血,有效地预防了患者麻醉后头痛情况的发生。
结论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脊膜,脑脊液外漏后至麻醉后头痛,是较为常见的术麻醉并发症。
本次手术麻醉中1例患者在采取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脊膜后推注适量静脉血,能够在手术后的5天一点症状没有的情况下出院,说明此种方法在临床上采用的预防措施确实有效,在今年的实践中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脊膜;推注静脉血;术后头痛;宫外孕;硬膜外;硬脊膜;静脉血;麻醉麻醉的基本任务是消除手术所致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手术病人的安全,并为手术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专门为麻醉而进行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已经很丰富,与此相适应,临床麻醉技术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从而使麻醉的内容大为充实,结果就形成了一门既有丰富的理论又有足以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技术的专门的学科,即麻醉学。
但在临床实践中,麻醉后头痛是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脊膜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对此,我院结合实际进行了分析研究。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今年2月份,我院收治一名患者,性别为女,年龄为35岁,入院临床诊断为宫外孕并伴有出血现象发生,确诊后我院准备对其施行手术治疗。
1.2基本情况分析宫外孕患者于2013年2月24日晚急诊入院进行手术,术前血压测定为14/8kpa,心率诊断为90次/分钟,呼吸平稳,神志清醒,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6b9991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e.png)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一、概述腰椎穿刺术是一种通过腰部皮下组织和椎骨间隙穿刺,进入脊髓腔或硬膜外腔进行检查、治疗或麻醉的操作方法。
本操作指南旨在提供腰椎穿刺术的详细步骤,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适应症腰椎穿刺术适用于以下情况:1、脑脊液检查,如脊髓炎、脑膜炎等疾病的诊断;2、脊髓麻醉和硬膜外麻醉;3、脊髓腔内治疗,如脊髓穿刺引流等。
三、术前准备1、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取得患者的同意;2、检查患者的病史和体征,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腰椎穿刺术;3、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4、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如穿刺针、消毒液、麻醉药物等;5、提前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如出血倾向、感染等。
四、操作步骤1、让患者保持侧卧位,膝关节弯曲,头部稍微下垂,以充分张开腰椎间隙;2、消毒穿刺部位,避免交叉感染;3、局部麻醉,使用2%利多卡因或其他局麻药;4、用一个透明膜覆盖穿刺部位,以便观察穿刺过程;5、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注意穿刺方向和深度;6、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检查脑脊液流出情况;7、完成操作后,缓慢拔出穿刺针,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8、激活血压控制机制,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五、术后护理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2、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3、监测脑脊液引流情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4、定期检查穿刺部位,观察有无感染迹象;5、给予患者充分的休息和康复时间。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腰椎穿刺术操作记录表2、穿刺针规格和选择指南3、穿刺部位消毒液选择指南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脊髓腔:指脊椎骨和脊髓软膜之间的空隙,包括硬脊膜和软脊膜。
2、硬膜外腔:指硬脊膜和蛛网膜之间的空隙,脑脊液流动的通道之一。
3、局麻药:局部麻醉药物,用于麻醉局部组织以减轻疼痛感。
4、并发症:指在操作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或异常反应。
5、透明膜:通常指聚乙烯薄膜,用于保护无菌环境和观察穿刺过程。
椎管内麻醉穿透后头痛处理
![椎管内麻醉穿透后头痛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497ec46bd97f192379e925.png)
11
LOGO
预防-细节很重要
❖ 针尖:腰穿针的针尖形状决定着PDPHA的发生率。传统的腰穿针为斜面式针尖,穿破硬脊膜时是切割纤 维,因此损伤大;而腰硬联合套件中的Whitacre腰穿针为笔尖式的,穿破硬脊膜时是挤开纤维,因此脑 脊液的渗漏明显减少,从而有效降低PDPHA的发生率。
❖ 穿刺角度:腰穿针的穿刺角度也可能会影响硬脊膜破口的大小。有研究者报道用侧入法穿刺,与硬脊膜 呈30°进针,脑脊液渗漏比60°和90°进针明显减少,研究者认为相邻膜组织使硬脊膜上的破口能相 互重叠,而产生“封口”效应“。
• Click to add Text
• Click to add Text
• Click to add Text
• Click to add Text
14
LOGO
硬膜外血补片(EBP)治疗PDPHA
❖ 1960年,Gormley提出血液可用作充填物质堵塞硬膜破口的观点。 在其报道中7例PDPHA患者(其中一人为他本人),在硬膜穿刺部位注射2 ~3 mL血液可有效缓解头 痛。
受牵拉而引起。 ❖ 另一假说是头痛由脑静脉扩张引起。csf丢失导致脑脊液压力降低,但颅内静脉压力不会降低,这种压力
差引起静脉扩张。
9
LOGO
硬膜外穿透都会发生PDPHA?
❖ 不是所有硬膜被穿破的患者都会发生PDPHA。 ❖ 发生率与年龄呈负相关。10岁以下的患者没有PDPHA发生。 ❖ 一项荟萃分析比较了性别差异,发现男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女性。
传统的针灸穴位如攒竹穴天柱穴昆仑穴申脉穴风池穴合谷穴太冲穴后溪穴头手脚也可选择在耳神门胸椎皮质下双侧进行治疗
大家好 1
LOGO
让麻醉医师头疼的事 ---------------硬膜外穿破后头痛
椎管内麻醉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的临床诊治
![椎管内麻醉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的临床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c5d8ff1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9.png)
椎管内阻滞定义与分类
▪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是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 毒性作用,以及椎管内穿刺与置管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可以分为 1.椎管内阻滞生理效应相关并发症; 2.椎管内阻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 3.椎管内穿刺与置管的相关并发症。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
(1)咖啡因250 mg静脉注射,或者是300 mg口服,需反复给药;口服 醋氮酰胺250 mg,每日三次,连续三天。
(2)茶碱:用氨茶碱替代。氨茶碱0.25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 脉滴注,至少30 min输完,一天一次连续两天输注。(超过50%的患者在 给氨茶碱的30 min后,头痛有明显改善,两天治疗后, 93.8%的患者得 到明显改善)。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
4.腰硬联合阻滞可降低头痛发生率,建议选用25~27 G非切割型的蛛网膜下隙穿 刺针。 5.在硬膜外隙阻力消失实验中,使用不可压缩介质(通常是生理盐水),较使用 空气意外穿破硬脊膜的发生率低。 6.超声技术的应用降低了硬膜外穿刺时硬膜穿破的风险。 ▪ 临床研究表明,预防性的硬膜外隙注入生理盐水,可明显的降低硬膜外血补丁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
5.伴随症状: (1)前庭症状:恶心呕吐头晕。 (2)耳蜗症状:听觉丧失,听觉过敏,耳鸣,听力损害主要发生在低频 范围,发病原因是由于脑脊液的丢失,导致脑脊液压力下降,这种压力的 改变传导至内耳,并打破了内耳内外淋巴结压力的平衡。 (3)视觉症状:发生率为14%,畏光、闪光暗点、复视、调节困难等, 因为眼球的运动神经(III,IV,VI对颅神经)麻痹而导致眼外肌功能障碍。 (4)骨骼肌症状:颈部强直,肩痛。
硬膜外麻醉的手法
![硬膜外麻醉的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b4d562caaedd3383c4d336.png)
硬膜外麻醉的手法:硬膜外麻醉即硬脊膜外神经阻滞麻醉。
操作方法如下:(1)侧卧位,两手抱住膝关节,下颌紧贴前胸,成屈曲状。
(2)按手术要求在第10胸椎至第4腰椎刺突之间,选择好脊椎间隙,先作局部麻醉,用勺状穿刺针头穿刺。
穿刺方法有二:①与脊柱成垂直方向刺入硬膜外腔,称直入穿刺法;②从脊椎旁斜行刺入,称侧入穿刺法。
(3)穿刺时主要根据阻力的改变来判断所经过的层次。
当遇到黄韧带时阻力增大,有坚韧感,这时抽出针芯,接上带有小量空气(或生理盐水)的针筒,小心地继续进针,穿破黄韧带时有“脱空感”,利用硬脊膜外腔的负压将针筒内的空气吸入腔内,并观察针筒头部的液平面变化,若随着负压的变化而波动,则说明已进入硬脊膜外腔。
如无负压等现象,则继续进针,若发现脑脊液,即说明已穿过硬膜外腔,进入了蛛网膜下腔,穿刺即告失败而应放弃。
(4)确已证明在硬膜外腔,则分次注入麻醉药。
常用麻醉药有2%利多卡因(又称赛罗卡因)或2%地卡因,内加0.1%肾上腺素0.1~0.2mL。
利多卡因一般成人单次用量不能超过500mg,地卡因单次用量不超过60mg。
对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可按手术要求陆续分次给药。
麻醉的全过程应密切注意掌握病人的反应及麻醉平面的变化。
(5)如需作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先取与勺状针头大小相应的输尿管导管一根,预先测试是否通畅,并测好长短尺寸。
将勺状针头的斜面向上(或向下,按手术要求而定),输尿管导管从针腔内插入硬脊膜外腔后,边拔出针头,边缓慢将导管向硬脊膜外腔推进,导管留在硬膜外腔内3~5cm即可,不要过长。
在拔勺状针头时切勿将导管带出腔外,从导管内试注少量麻醉药约2mL,如无阻力,局部不隆起,亦无液体外溢,即证明导管仍在外腔内。
最后将留在体外的导管用胶布平直固定在背部,防止脱出和折曲成角,保证导管通畅及术中给药。
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全脊髓麻醉的预防诊断和处理原则问题答案[医疗泉州市]杨晓初浙江新昌中医院麻醉科312500临床中可遇到一些手术后并发症,医生和患者往往误认为是麻醉并发症,其实不然,通过认真仔细地检查,发现很多与麻醉本身并无直接关联。
硬脊膜打穿后该如何处理?
![硬脊膜打穿后该如何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249498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e.png)
硬脊膜打穿后该如何处理?椎管内阻滞几乎是麻醉医生每天都要面对的一项操作,但是常在河边走,难免要湿鞋,一旦硬脊膜打穿了怎么办?同时期待你留言讲讲自己打穿后如何处理。
作者:一叶飘零来源:医学界麻醉频道通过网上搜索发现很多麻醉同行面临类似的问题,同时也有很多困扰下面的同行硬脊膜打穿了,但是又是受限于基层医院条件,没有改用全麻(即使不是高龄患者,高昂的费用也使得全麻在基层医院应用非常受限),最后在局麻和静脉麻醉下完成手术。
说句题外话,基层医院的麻醉同行真的很不容易,面临方方面面的困境仍在坚持,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写写基层麻醉的困境。
对于术后患者头痛如何处理,也有困惑,尽管硬膜外自体血充填是个不错选择,但是也有同行担忧如果这样处理的话,无异于向患者承认是麻醉的问题,又害怕家属与自己纠缠,现在的医疗环境,你说正常并发症,患者不可能认同,所以有些同行希望病房多补些液体,不再折腾患者,让这件事情就这样平静的过去。
我们今天就来试着探讨一下硬脊膜打穿后,如何处理?硬脊膜打穿了,麻醉医生面临两个问题,首先是麻醉如何继续,其次就是出现术后低压性头痛如何处理。
首先硬膜打穿后,一般来说目前大家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类:①改为全麻②换间隙,最好是上一间隙继续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后少量分次给药。
③原间隙,穿刺针退到硬外腔,尝试置管,置管后要抽吸,排除置入蛛网膜下腔后,患者置平卧位,然后少量分次给药。
④手术时间允许,改为单次腰麻。
2010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关于保证椎管内麻醉安全的有关指导意见》中指出:①废弃以往使用的硬膜外穿刺针穿破硬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直接改为脊髓麻醉(腰麻)的操作方法,以避免麻醉效果不佳或其它并发症。
②废弃以往使用的硬膜外穿刺针穿破硬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后,改换另一椎间隙再行穿刺的操作方法,以避免发生全脊髓麻醉的可能性。
③推荐:在硬膜外填充后,改行全身麻醉。
尽管有指南,但是实际工作中不是你想改全麻就能改全麻的,有时候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不得不继续硬着头皮去做硬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