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散剂与颗粒剂

合集下载

实验四散剂、颗粒剂的制备PPT课件

实验四散剂、颗粒剂的制备PPT课件
在实验中发挥创新精神,培养其独立思 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实验原理
散剂的制备原理
散剂的制备原理主要是将药物与辅料进行粉碎、混合,制成一定比例的粉末状制 剂。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与辅料的比例、粉碎粒度、混合均匀度等参数 ,以保证散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干法、湿法等,根据药物和辅料的性质和制备要求选择合适 的方法。
颗粒剂的制备原理
糊精
作为粘合剂,有助于将药 物粉末粘合成剂型。
试剂
乙醇
用于药物的提取和纯化,提高药 物的溶解度和制剂的稳定性。
甲醇
用于药物的溶解和制剂的制备,提 高药物的溶解度和制剂的稳定性。
蒸馏水
用于药物的溶解和制剂的制备,提 高药物的溶解度和制剂的稳定性。
04 实验步骤
散剂的制备步骤
粉碎与过筛
将药物和辅料进行粉碎并过筛, 确保粒度符合要求。
掌握散剂和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外观检查
粒度检查
水分测定
观察散剂和颗粒剂的外 观是否均匀、色泽一致, 有无杂质和结块现象。
对散剂和颗粒剂中的药 物粒子进行粒度分布测 定,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对散剂和颗粒剂中的水 分进行测定,确保符合
规定要求。
微生物限度检查
对散剂和颗粒剂进行微 生物限度检查,确保符
合规定要求。
实验四散剂、颗粒剂 的制备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材料 • 实验步骤 • 结果分析 • 实验总结
01 实验目的
理解散剂和颗粒剂的基本概念
散剂
散剂和颗粒剂的特点
指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的干燥粉 末状制剂,可直接使用或通过内服给 药。

药剂学课件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药剂学课件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药剂学课件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 片剂的包衣)
本课件将为您详细介绍固体制剂的不同种类,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以及未 来的发展方向。
散剂
定义
不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粉末状 固体制剂。
制备方法
质量控制
研磨法、混合法、晶体加工法等。 粒度、均匀性、含量测定等。
颗粒剂
定义
由数个小颗粒组成,直径一般在0.5~2mm之间。
1 意义
保护药物,避免刺激味道;改善质地;美化 外观。
2 制备方法
滚塑法、喷涂法、浸渍法等。
3 分类
按材料可分为天然包衣、合成包衣、复合包 衣等。
4 质量控制
厚度、
应用范围
稳定性高、剂量准确、服用方便。
包括口服、药衣、缓控制释和控 制溶出、植入和注射等领域。
未来发展方向
制备方法
湿法、干法、熔融法等。
质量控制
颗粒度、均匀度、包衣质量等。
应用
常用于制备口服制剂和散剂的组分。
片剂
1
定义
具有特定形状、大小和重量的片状固体
制备方法
2
制剂。
压片法、压块法、成型法等。
3
分类
不同压制工艺可制得不同特征的片剂,
质量控制
4
如糖衣片、薄膜衣片等。
含量测定、重量均匀度、分散性等。
片剂的包衣
微型化、智能化、绿色化、提高 生物利用度等。

散剂、颗粒剂 颗粒剂 药物制剂课件 药物制剂课件

散剂、颗粒剂 颗粒剂 药物制剂课件 药物制剂课件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成功项目展示
01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05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02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工作完成情况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年度工作总结 标题文本预设 标题文本预设
标题文本预设 标题文本预设
年度工作总结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年度工作总结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标题文本预设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整粒机
(五)分剂量与包装
颗粒自动包装机
二、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1.粒度 2.干燥失重 于105℃干燥至恒重,含糖颗粒应在80℃减压干燥,减 失重量不得超过2.0%。 3.水分 中药颗粒剂按照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 过6.0%。 4.溶化性 5.装量差异 6.装量
颗粒剂的制备
一、实训目的
四、实训内容
1.处方 2.制法
维生素C粉末 淀粉 淀粉浆
1.5g 150g 适量
1.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一般工艺。

固体制剂-Ⅰ(散剂、颗粒剂、片剂)--精品医学课件

固体制剂-Ⅰ(散剂、颗粒剂、片剂)--精品医学课件
16
• 6. 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MCC) 对药物有较大的容纳量,具有良好的流动 性和可压性,有较强的结合力,压成的片剂有较 大的硬度,适用于湿法制粒和粉末直接压片用。 除作为稀释剂外还兼有有润滑、助流、崩解和粘 合作用。
• 7. 无机盐类 主要是一些无机钙盐,如硫酸钙、 磷酸氢钙、药用碳酸钙等。
31
常用辅料品种分类及用途分类
淀粉、淀粉浆
羧甲基淀粉钠CMS-Na 预胶化淀粉 糊精 糖粉、糖浆 乳糖
稀吸 释收 剂剂
●●
● ● ● ●
崩 润粘 润助 解 湿合 滑流 剂 剂剂 剂剂






●●
32
常用辅料品种分类及用途分类
稀吸 崩 释收 解 剂剂 剂
润粘 湿合 剂剂
润助 滑流 剂剂
微晶纤维素
3
第四节 片剂
四、压片 五、片剂的质量检查 六、片剂的包装 七、片剂的制备举例
4
第四节 片剂 • 一、概述
• 片剂(tablets)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通 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
• 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
• 在药物制剂中占重要地位。
5
各种片剂
6
各种片剂
7
各种片剂
8
片剂的优点
• ①剂量准确,服用方便; • ②化学稳定性好; • ③携带、运输、服用方便; • ④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产量大,成本低; • ⑤可满足不同临床医疗的需求 • 用于口服,也可用于舌下、 • 口腔粘膜或阴道粘膜; • 可调节片剂中药物的释放速度, • 可调节片剂中药物的释放部位。
• 3. 糊精(dextran) • 4. 乳糖(lactose) 是一种优良的片剂填充剂,

散剂、颗粒剂1 共50页PPT资料

散剂、颗粒剂1 共50页PPT资料
内摩擦系数(internal friction coefficient) Coulomb公式:F=W+Ci
式中,W为对剪切面所施加的重直重力;F为剪切拉力;Ci为粒子间 凝聚力; 为内摩擦系数。
Ci和越小,流动性越好。
2、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
粒子大小、 形状与表面粗糙性、 含湿量、密度、 粒子表面积构造
三、粉体的密度 (一)粉体密度的概念
粉体的密度根据所指的体积不同分为:真密度、 粒密度、松密度三种。
•粉粒的体积
•粒子间间隙
•粒子内部 孔洞间隙
•粒子自身
三、粉体的密度
密度公式:
真密度=W/V 粒密度g=W/(V+V1 ) 松密度b=W/(V+V1 +V2)=W/V
式中,V1为粒子内空隙,V2为粒子间空隙,V为粒子真容 积,V为表观容积, W为粉体重量。
②单独粉碎
单独粉碎的药物:
氧化性与还原性法粉碎
是指在药物粉末中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液体 再研磨粉碎的方法,

“加液研磨法”(可以降低药物粉末之间的 相互吸附与聚集,提高粉碎的效果)
“水飞法” --
④低温粉碎
是利用物料在低温时脆性增加、韧性与延伸 性降低的性质以提高粉碎效果的方法。
2.粉碎的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以及生物利用 度;
②有利于各成分混合均匀; ③有利于制备多种剂型,如散剂。 ④有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等。
3.粉碎方法
常用的粉碎方法有:
① 混合粉碎
处方中药物和性质相似的; 含有大量油性、黏性大、新鲜动物药物。
串油法:油脂性药物 串料法:含糖分、粘液质等药物 蒸罐法:新鲜动物药

药剂课件-散剂、颗粒、胶囊ppt

药剂课件-散剂、颗粒、胶囊ppt

(3)粉碎方式 闭塞粉碎与自由粉碎
闭塞粉碎 已达粉碎要求的粉末不能及时排
出而继续和粗粒一起重复粉碎的操作。耗能
自由粉碎 已达粉碎粒度要求的粉末能及时
排出而不影响粗粒的继续粉碎的操作。效率高
开路粉碎与循环粉碎
开路粉碎 连续把粉碎物料供给粉碎机的同时
又不断地把已粉碎的细物料取出的操作。粒度
常见剂型的生产
固体制剂——— 散剂、颗粒剂、胶囊
第一节 概述
一、固体制剂制备工艺
药物
粉碎
过筛
混合
散剂
造粒
颗粒剂
压片 片剂
↘ ↙
胶囊剂
粉体学
• 1、粉体的流动性 对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的重量差异影响较 大,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改善方法: 1)制粒 降低粒子间附着力、凝聚力 2)加入一定量粗粉 3)改进粒子形状 尽量接近少棱角的规则形 状 4)适当干燥 减少粒子间作用力 5)加助流剂
• 2、粉体吸湿性 CRH(临界相对湿度):水溶性药物 相对 湿度较小时吸湿量较少,当相对湿度提高 到某一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相 对湿度 CRH越小越易吸湿
二、固体剂型的体内吸收途径
口服给药
崩解
溶出
吸收 生物膜
胃肠道中
血 液 循 环
第二节 散剂
一、 概述
(一)定义 散剂(powder)系指一种多种药物混合制成的 粉末状制剂。 单散剂与复散剂 (二)散剂特点 粒径小、易分散、起效快、易吸潮; 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 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儿服 用。
比较,超出差异限度不多于2包, 不得有一包超出限度一倍
第三节 颗粒剂
一、概述

3散剂和颗粒剂PPT课件

3散剂和颗粒剂PPT课件

散剂的制备
第27页/共61页
粉碎的概念
• 目的是减少粒径、增加比表面积。 • 当颗粒形状一定时,颗粒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颗粒大小减
少到十分之一,总面积可显著增加。通常把粉碎前粒度D与粉碎 后粒度d之比称为粉碎度。
第28页/共61页
意义
• ①细粉有利于固体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 生物利用度;
粒子间的黏着力摩擦力范德华力静电力等作用往往阻碍粒子的自由流动影响粉体的流动性型钢截面只需少量加工即可用作构件省工省时成本低但型钢截面受型钢种类及型钢号限制难于完全与受力所需的面积相对应用料较多习题正确答案ae型钢截面只需少量加工即可用作构件省工省时成本低但型钢截面受型钢种类及型钢号限制难于完全与受力所需的面积相对应用料较多型钢截面只需少量加工即可用作构件省工省时成本低但型钢截面受型钢种类及型钢号限制难于完全与受力所需的面积相对应用料较多粉体的吸湿性具有水溶性的药物粉末在相对较低湿度环境时一般吸湿量较小但当相对湿度提高到某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被称作临界相对湿度criticalrelativehumiditycrh
• ③松密度:粉体质量M除以该粉体 第11页/共61页
• 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和颗粒密度的方法与相应的孔隙率的测定方 法是一致的。在测定松密度时,当装填时不施加任何外力所测 得密度为最松松(堆)密度,施加外力而使粉体最紧充填状态 下所测得密度称最紧松(堆)密度。
第12页/共61页
习题
• 最佳选择题 • 粉体学中,用包括粉粒自身孔隙和粒子间孔隙在内的体积计算
第8页/共61页
粉体的比表面积
• 比表面积是表征粉体中粒子粗细以及固体吸附能力的一种量度。 粒子的表面积不仅包括粒子的外表面积,还包括由裂缝和孔隙 形成的内部表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捣者,有合捣者” 制备散剂的药物都需要经过适当粉碎,其
目的是增加药物有效表面积,提高生物利 用度;调节药物粉末的流动性;改善不同 药物粉末的混合均匀性;降低刺激性等
粉碎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粒度对于水溶性药物的溶出、吸收、疗效 影响较小,而难溶性药物粒度越小,溶出、 吸收、起效越快
作用于胃肠道局部的药物,其粉末越细, 分散作用面积越大,作用越强
红霉素在胃中不稳定,降低其粒度会加速 其在胃中的降解,影响疗效。呋喃坦啶因 对胃肠道的刺激性随粒度降低而增加,故 不宜制成较小的粒子服用。
粉碎操作注意事项
对于药材本身质量的要求 由于散剂包括了药材的全部内容,使用时 常常要求使用者将所有药材包括残渣全部 服下,所以与汤剂相比,对于进行加工的 药材必须要求很高的质量,不得含有过多 的杂质,包括金属、石头、泥土、塑料等, 并且不能有药材生虫、发生霉变腐烂、农 药化肥超标。
五石散是魏晋名士的“催情迷幻药”
散剂的特点和分类
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指出:“大抵汤者, 荡也,去大病用多;散者,散也,去急病 用多;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药 之舒缓,而治之意也。”
散剂服用方便,可以用水直接冲服或用开 水直接泡服, 适合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
散剂可事先配伍加工好以备用,从而可为 病人节省等待拣药和熬药的时间。
第五章 散剂与颗粒剂
固体制剂的吸收特点 固体制剂的吸收过程:
固体制剂→崩解(分散)→溶出→吸收
固体制剂吸收快慢的次序: 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Noyes-Whitney方程 : dc/dt=kSC
第一节 散剂
散剂是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均匀混 合或与适量辅料均匀混合而成的干燥粉末 状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对于药材本身性质的要求
由于药材本身性质的差别,软硬度不同, 粘度和湿润度不同,所含纤维成分比例不 同,一般药物在加工前都要尽量保持干燥 以保证一定的脆性,便于加工。
一般单味药加工难度大,混合的处方容易 粉碎。
比如生地、熟地这类药物过于湿润粘稠, 如果进行烘烤则药性又会发生变化 ;又如 丝瓜络这类药纤维成分多,韧性十足,单 独加工无法打碎成细末,而通过配伍运用 在复方中,则比较容易被粉碎为细末。
散剂进行分包装后,剂量准确,携带方便, 便于使用者更好控制服用剂量。
与同样处方的汤剂相比,病人的单次用药 量减少,药材的利用程度较高,更为“节 省”药材。
汤剂中含有的主要是可溶性成分,而服用 的散剂则含有药材的全部内容,包括各种 粗纤维和不溶于水或醇的成分,更完整的 保存了药材的药性。
与汤剂相比,更适宜于慢性病患者长期服 用,相对于汤剂对胃肠道影响较小,不容 易影响使用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简单的机械粉碎机进 行粉碎,一方面加工成本低,操作简便; 另一方面能够完好保持药材本来的物理化 学特性。
不同类型散剂的粉碎方法
外用散剂主要用于皮肤、粘膜和伤口,其 中多为不溶性成分,如白陶土、滑石粉、 磺胺、冰片等。这些药物均应粉碎成细粉, 以减轻其对组织或粘膜的机械刺激性,提 高分布性能
煮散剂在应用时需先煎煮,为了防止因药 物粉末过细,在煎煮时易糊化,不易过滤 等,煮散剂一般粉碎成粗粉
应用于肺、鼻的吸入散剂,应根据人体生 理特征,给药部位,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 粒度。
过细粉末易随气流丢失,过粗粉末达不到 病变部位,且易产生刺激性,甚至阻塞给 药通道。
2、混合
散剂混合的要求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证制剂外观色泽一 致、含量均匀,对含有贵重药物或剧毒药 物的更应注意。
4、散剂的包装和贮藏
散剂的分散度大,吸湿性或风化性显著, 所以包装的防潮能力是保证散剂质量的重 要措施。
按组成成分性质分类:有中药散剂、浸膏 散剂、低共融组分散剂、泡腾散剂以及剧 毒药散剂。
按剂量分类:有分剂量和不分剂量散剂两 类。外用散剂多为不分剂量散剂,内服散 剂则两者都有,但剧毒药散剂必须分剂量。
散剂的一般制备过程
散剂的制备过程包括粉碎、过筛、混合、 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等。
1、粉碎与过筛 《名医别录》:“先切细曝燥乃捣,有各
眼用散剂应全部通过9号筛(200目,75μm)
四种分类方法
按用途分类:有内服、外用散剂和煮散剂 三大类。其中内服散剂又可分为:口服散 剂、吸入散剂(肺或鼻)等;外用散剂包 括撒布散剂(治疗皮肤或粘膜创伤)、吹 入散剂(口腔、耳)、牙用散剂、杀虫散 剂等;煮散剂为经过煎煮以后可供内服或 外敷用。
按组成分类:有单方和复方散剂两类。
散剂是我国中药传统的剂型之一。
最早关于散剂的记载是在《五十二病方》, 此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等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
五石散
基本成分为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 石英,赤石脂
东汉著名的内科大夫张仲景先生研制的治 疗伤寒的药
魏晋时期,五石散成为士大夫津津乐道的 时尚消费品
《世说新语》是这样说的:“服五石散,非 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对于药材加工细度的要求
一般内服为80-120目 如果散剂加工的颗粒太粗,则药物溶解度
相对低,残渣太多,服用时刺激咽喉,异 物感重以致于吞咽困难。
如果加工的细度过细,则药物溶解度高, 开水泡服时会比较苦,口感不好而影响胃 口。
对于加工工艺的要求
将药物进行粉碎有多种方法,例如破细胞 壁技术、广泛运用在食品加工工业的冷冻 粉碎技术等。
3、分剂量
目测法(估分法):将一定重量的散剂,根 据目测分成若干等份。此法简便但不可靠, 不适用于含有细料和剧毒药物的散剂。
重量法:根据剂量要求,采用称量器具逐一 称取。这是目前分剂量的机械中最常采用的 定量方法,可有效避免由于散剂粒度和流动 性差异造成的误差。
容量法:根据剂量要求,采用适宜体积量具 逐一称取。该法使用的关键在于能否确保散 剂粒度均匀、流动性好。
散剂便于进行进一步加工成为其他剂型, 如丸剂、胶囊、片剂等。
药材经过分装后密闭保存,保存期延长, 如经过射线照射消毒灭菌,则保存期可以 极大延长。
根据散剂的用途不同,其粒径要求有所不 同,一般的散剂能通过6号筛(100目, 150μm)的细粉含量不少于95%
难溶性药物、收敛剂、吸附剂、儿科或外 用散剂能通过7号筛(120目,125μm)的 细粉含量不少于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