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与健康研究综述
《大气污染与健康研究综述》
大气污染与健康研究综述摘要: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气环境中污染物和气象要素变化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但大气污染与气象因素对人体健康的短期、长期综合作用的效应报道甚少。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现状对人体健康影响,包括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急性和慢性作用、气象要素的变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因此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防治大气污染越来越重要。
⑴关键词:大气大气污染人体健康防治一.大气污染的概念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光化学烟雾卤族元素等)及颗粒物(粉尘和酸雾、气溶胶等)。
它们的主要来源是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
⑵1.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
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⑶2.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人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汀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
因此说缺乏对环境保护考虑的地方政策的出台,本身就是造成加重大气污染的诱因,所造成环境危害和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3. 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能源的严重浪费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如下:(1)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而用于发电的煤量仅占总煤量的35%,其它煤炭则用于工业及民用燃烧,有84%的煤炭直接燃烧,这种煤炭消费构成是恨不合理的。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综述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综述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姓名:张珊珊班级;医检本科2班摘要:我国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虽然一些常规污染物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新的污染接踵而来。
环境污染已日趋严重,环境问题已危机到人类的生存,使得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许多流行病不断出现,为此,我们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阻止大气污染态势的发展。
该文主要阐述了中国大气污染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和趋势,及一些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问题的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气污染现状对策人体健康前言:地球上人口在急剧增加,人类经济在急速增长,地球上的大气污染也日趋严重。
目前,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遭到破坏三个方面。
中国是一个工业化程度还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2021年国内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67%,相比2021年略有下降,但是从资源禀赋及当前和未来技术条件判断,我们坚持认为至少10年内中国高度依赖煤炭资源的能源格局将不会有明显改变,因此大气污染相当严重。
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但是,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力的提高在驱动经济增长和为企业带来的利润的同时,却使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
中国经济要发展,但是不应该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要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对我国大气污染状况有一个全局性认识,并采取积极措施对大气污染进行综合防治。
正文:1.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城市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
含量普遍超标、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快速增长、二氧化硫污染较为严重,全国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已经形成多个酸雨区,其中华中酸雨区污染程度最深。
在以往调查的三百四十多个城市中,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规定浓度的城市占64%,其中近30%的城市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规定浓度。
1.1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增加。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与防治措施研究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与防治措施研究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超过了一定的浓度或达到了一定的时间,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危害的现象。
大气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从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两方面进行阐述。
1.呼吸道疾病:大气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臭氧等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患者出现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疾病。
长期暴露在大气污染环境中,还容易引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2.心血管疾病:大气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地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可能导致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空气污染环境中,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3.癌症:大气污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苯、苯并芘等被认为是致癌物质。
长期暴露于这些物质可能增加患上癌症的风险,比如肺癌、鼻咽癌等。
4.免疫系统疾病:大气污染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们更容易感染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
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人体的免疫力将进一步减弱,导致患上各种免疫系统疾病的机会增加。
针对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1.提高环境监测和管理能力:加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管理系统,及时发现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推广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3.加强工业污染控制:严格执行工业排污标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和监管,推广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4.提倡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推广电动车辆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对空气的污染。
5.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中。
6.国际合作与共同努力:大气污染无国界,只有国际合作才能解决好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体健康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以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为主要切入点。
首先,我们来探讨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对呼吸道产生直接损害。
颗粒物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原本健康的人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干扰气道细胞的正常功能,阻碍气体交换,使得呼吸系统更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
大气污染还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
除了对呼吸系统的直接影响,大气污染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表明,空气污染物中的细颗粒物(PM2.5)能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空气污染还会导致气道炎症反应,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长期暴露于大气污染环境中的人群,患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免疫系统也是大气污染影响的重要领域。
大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免疫细胞产生直接毒害作用,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与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的患病率呈正相关关系。
免疫系统的异常功能不仅使人们易患感染疾病,同时还会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
此外,一些有害物质还会通过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影响人体免疫细胞基因的表达,进一步破坏免疫系统的平衡。
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建立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技术措施便成为当务之急。
例如,可以通过加强排放标准的监管,控制工业废气和车辆尾气的排放量。
同时,应该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带来的大气污染。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也是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明显的影响。
除了直接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损害外,大气污染还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关。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体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总结相关研究成果。
首先,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不可忽视。
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呼吸道,并引起炎症反应。
长期暴露于污染空气中的人们更容易患有哮喘、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研究表明,大气污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还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使得一些患者的生命悬在一线。
其次,大气污染还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的人们患上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风险更高。
研究发现,颗粒物、汽车尾气等污染物会引起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和血管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
这些病变会严重阻碍血液流动,影响心脑供血,最终导致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发生。
此外,在大气污染的环境下,人们还容易受到免疫系统的损害。
研究发现,污染空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会影响人体抗体的产生和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使得人体易患感染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
例如,细颗粒物被吸入呼吸道后,会损伤肺部的抗菌防御系统,使人体对细菌和病毒的防御能力下降。
此外,研究还表明,污染空气可能与肺癌、鼻咽癌、皮肤病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然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它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儿童、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更容易受到大气污染的伤害。
此外,生活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的人们受到的危害也更大。
因此,人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这包括加强环境管理、推广清洁能源、改善交通设施等。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极为严重的危害。
它不仅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还增加了患病风险。
因此,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加大力度研究大气污染与健康关系,同时推动环境治理措施的实施,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
大气污染与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大气污染与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文献综述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本文将综述大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对策的相关研究文献。
首先,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一个关注重点。
据统计数据,大气污染是导致世界范围内早逝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物如细颗粒物、臭氧和二氧化硫等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直接影响,导致慢性病和早逝的风险增加。
一些研究还发现,大气污染物暴露会对儿童的发育和智力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控制大气污染对保障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大气污染物的释放不仅对大气本身造成污染,还可以通过降水沉降到土壤和水体中,对生态系统造成间接影响。
研究发现,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沉降对土壤养分循环和植物生长有不利影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
因此,减少大气污染对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在相关研究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大气污染及其危害和防治对策的研究。
例如,一些研究关注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通过实验和观察研究了大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直接损害。
另一些研究则关注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探讨大气污染物的沉降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方法。
还有一些研究关注大气污染治理对策的可行性和效果评价,通过模型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评估不同防治措施的效果。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应加强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
相关研究对于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大气污染的监测手段仍需改进、防治政策的执行力度需要加强等。
因此,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大气污染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
大气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研究
大气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研究第一章:引言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存在影响健康、影响环境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臭氧、二氧化氮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大气污染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2.1 颗粒物的危害颗粒物是指大小在2.5微米以下的微小固体颗粒和液滴,主要来源于燃煤、柴油和工业排放等。
颗粒物易附着在人体呼吸道和肺部,引起气道炎症和肺部疾病,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颗粒物还可造成心血管疾病,与心力衰竭和心脏病等相关。
2.2 臭氧的危害臭氧是一种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工业污染等排放物。
臭氧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引起眼部、呼吸道以及皮肤的损伤。
臭氧侵入人体后,会引起眼结膜的炎症、鼻黏膜刺激和肺部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2.3 二氧化氮的危害二氧化氮是一种二次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燃煤等工业废气。
二氧化氮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气道炎症和肺部感染病,也是哮喘、肺气肿等不可逆性肺疾病的诱因之一。
第三章:大气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研究3.1 危险等级和健康影响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各国也提出了相应的空气质量标准。
根据颗粒物检测结果和空气质量指数,制定了不同等级的空气质量标准。
一些针对大气污染问题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表明,空气质量与人类健康呈负相关,空气质量越差,健康影响越大。
3.2 空气污染对人群的影响空气污染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影响。
老年人、儿童和患有心肺疾病的人更容易受到空气污染影响。
这些人的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颗粒物、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影响,导致健康状况恶化。
3.3 个体差异和环境适应能力人体对大气污染的适应能力有所不同,而适应能力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人体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
不同人群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人群对空气污染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的关系研究
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的关系研究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现代工业、交通以及能源消耗等活动,大量的污染物被释放到大气中,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这种大气污染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更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研究表明,大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吸入污染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会对呼吸道造成刺激和损害。
长期暴露于大气污染中,较高的颗粒物和二氧化氮浓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尤其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更容易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
此外,大气污染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研究发现,暴露在高浓度PM2.5和臭氧中的人群,有着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风险。
细颗粒物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损害血管内皮,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臭氧则可以导致血液中的氧供应不足,加重心脏和肺部的负担。
在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中,还发现了不同人群对污染物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
例如,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如建筑工人、交通警察等,会更容易受到大气污染的损害。
同时,尚未出生的胎儿和婴儿的免疫和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大气污染的抵抗能力也相对较弱。
这些人群更需要特别关注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政府和公众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减少排放污染物的来源。
如改善工业生产工艺,塑造智慧城市以提高交通效率。
其次,加强环境监测,及时提供空气质量信息。
这些信息能够让个人、特别是敏感人群有意识地避免高污染区域。
此外,个人也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大气污染的产生,如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使用,鼓励绿色出行方式。
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的关系研究尚有很多未知领域,如不同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长期暴露的慢性效应等。
但相对应的,人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防护措施和治疗方法,以减轻大气污染带来的危害。
大气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大气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近年来,大气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带来的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气污染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之一。
本文将围绕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展开研究,并探索应对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
1. 大气环境污染与健康的关联大气环境污染是指在大气中存在的污染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臭氧等。
这些污染物质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如呼吸道、皮肤和消化系统,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
2. 大气环境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大气环境污染对呼吸系统是最直接和显著的影响之一。
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能直接进入呼吸道,引起气道炎症、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
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中,还可增加患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3. 大气环境污染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接触大气污染物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颗粒物和臭氧等污染物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此外,污染物还可导致血液中炎性因子的增加,促进血栓形成,从而引发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
4. 大气环境污染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近期研究发现大气环境污染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人们易患抑郁症、焦虑症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精神疾病。
污染物通过影响血液和脑部的供氧供血,干扰神经递质的平衡等方式,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5. 解决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为了减少大气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必须采取综合的对策来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和管理,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
其次,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方式,减少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此外,加强公众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
结论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均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空气中的污染物,如颗粒物、有机物、臭氧、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科学研究已经表明,长期暴露在大气污染环境下人体健康将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
首先,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
颗粒物是大气污染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细小颗粒物能够深入到人体呼吸道中,引发呼吸道疾病。
研究发现,颗粒物的长期接触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等疾病加剧。
此外,大气污染还包括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臭氧。
长期暴露在臭氧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人体会出现咳嗽、喉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此外,有机物和硫化物等也会损害人体呼吸系统,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其次,大气污染对心血管系统也有直接的影响。
各类污染物通过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影响心血管健康。
臭氧和硫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可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与冠心病、心脏病发作等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此外,长期暴露在大气污染环境中的人群还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等心脏病症状。
大气污染还对神经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
人们发现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群中,神经退化性疾病的患病率较高。
颗粒物和硫化物等污染物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破坏神经元和突触结构,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此外,大气污染还与认知能力减退、神经发育延迟和情绪障碍等症状相关。
最后,大气污染对人体免疫系统也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免疫系统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气污染会干扰其正常功能。
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可以诱发过敏反应,导致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引发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此外,颗粒物和臭氧等大气污染物也可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及防治策略研究现状总结
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及防治策略研究现状总结概述空气污染作为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综述空气污染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并总结当前的防治策略研究现状。
一、空气污染对健康的不良影响1. 呼吸系统问题:吸入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导致急性或慢性呼吸道感染、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呼吸系统具有特别的危害。
2. 心血管疾病: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研究表明,高浓度的细颗粒物和二氧化氮与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3. 癌症:某些空气污染物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致癌物质,如二手烟、苯、氨、镍等。
长期接触这些污染物可能会增加癌症患病风险。
4. 神经系统问题:空气污染也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加重有关。
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神经系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神经退化等问题。
5. 儿童健康:儿童是空气污染的易感人群。
儿童吸入有害污染物后,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尚未成熟,他们更容易受到污染物的损害,可能导致气道炎症、肺功能下降等问题。
二、空气污染防治策略研究现状1. 减少污染物排放:采取措施减少工业、交通、农业等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是防治空气污染的关键。
政府可以推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2. 促进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风能等,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3. 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及时获取空气质量数据,对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为制定相关政策和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4. 加强环境教育宣传: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空气污染问题的认识和意识,促进公众参与到空气污染防治工作中。
5. 科技创新:开展空气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发展更高效、低成本的净化技术和治理设备,提高空气质量。
三、空气污染防治策略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政策执行不力:尽管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制定了空气污染防治政策,但政策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背景介绍: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城市地区。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的增长,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断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就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呼吸系统具有显著的危害。
首先,空气中的颗粒物会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导致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其次,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与呼吸道的黏膜产生反应,引起咳嗽、气喘等不适症状。
此外,长期吸入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还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展,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第二部分:大气污染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除了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外,大气污染还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细颗粒物和臭氧等大气污染物可附着在血管内壁,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患病风险。
同时,受到污染气体的刺激,人体血压会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加速动脉血管衰老。
这些因素联合起来,使得大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紧密相关。
第三部分:大气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除了成人,儿童也是大气污染的受害者。
由于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对大气污染更加敏感。
长期吸入污染物会导致儿童免疫力下降、肺功能减退,并增加儿童患上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儿童在污染严重的地区出生的概率更高,因为母亲在怀孕期间暴露于污染物也容易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第四部分:缓解大气污染的方法和意义面对大气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的严重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污染问题。
首先是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源治理,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是建立更多的绿地和植被,提高城市绿化率,增加空气净化能力。
此外,发展清洁能源和推广电动汽车也是减少尾气排放的有效途径。
结论:大气污染是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问题。
通过对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儿童健康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人们的健康。
大气污染对健康和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综述调查
大气污染对健康和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综述调查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评估大气污染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评价方法。
本文将综述当前使用的几种主要方法,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首先,常见的评价方法之一是通过大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来评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AQI是一个综合指标,将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标准限值和危害程度综合考虑,给出一个简明直观的评价结果。
它的优点在于能够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向公众传递信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
然而,AQI的缺点在于它仅仅侧重于空气质量的总体评价,无法深入分析不同污染物对健康的具体贡献,可能会掩盖某些对健康有潜在风险的污染物。
其次,专家们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评价方法,例如使用大气散射和传输模型来模拟颗粒物的扩散过程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这些模型能够预测不同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分布,并进一步估算其健康效应。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详细的空间分布信息,帮助决策者针对性地制定环境管理政策。
然而,模型的精度受到观测数据和模型参数的限制,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修正。
除此之外,研究者们还关注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评价方法。
例如,他们开展了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评估研究。
这种方法通过观测植物的生理指标、叶片损伤程度和植物群落结构等参数,评估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程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其受损将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因此,通过评估植物的响应,可以揭示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为环境管理提供指导。
然而,这种方法往往需要长期观测和大量数据分析,并且受到其他生态因素的干扰,结果的可信度需要进一步验证。
此外,近年来还涌现出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遗传效应评估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流行病学数据和遗传学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大气污染和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揭示个体遗传差异对大气污染响应的影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大量研究表明,空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展开探讨,并介绍相关研究取得的进展。
一、大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
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人体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会导致急性症状,如咳嗽、气喘和呼吸急促。
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下,人们易患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和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
科学研究发现,污染物中的细颗粒物(PM2.5)能够穿透人体上呼吸道进入到肺部,引发炎症反应并导致气道阻塞。
此外,大气污染还与肺癌、肺气肿、慢阻肺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二、大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科学家发现,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污染环境下,容易患上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
大气污染物中的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细颗粒物可通过呼吸道进入血液,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
臭氧则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引发氧化应激反应,进而诱发心脏病发作和心律失常。
三、大气污染与神经系统疾病大气污染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大量的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下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以及情绪和行为异常等。
尤其是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它们不仅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还可以通过嗅觉系统直接进入脑部,对大脑神经元的发育和功能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此外,大气污染物中的苯等有机物质也被发现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有关。
四、大气污染与免疫系统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也发现大气污染与免疫系统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体的能力产生了抑制作用,增加了感染疾病的风险。
另外,大气污染中的大量有害化学物质如苯并芘等被认为是诱发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因素。
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大气污染不仅对环境有害,还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质对人体、动植物及环境所造成的危害。
多种大气污染物质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如PM2.5、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等。
这些污染物质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等。
长期暴露在大气污染环境中的人们,更容易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疾病,甚至可能导致早逝。
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对于健康的影响,PM2.5是最值得关注的污染物之一。
PM2.5是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伤害最大。
由于它非常小,可以深入到肺部甚至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对各种器官造成损伤。
PM2.5对健康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
它们可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率随着PM2.5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同时,PM2.5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暴露于高浓度PM2.5的环境中,更容易引发心肌梗死、中风等复杂疾病。
除了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臭氧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而一氧化碳则可以导致中毒、昏迷甚至死亡。
此外,二氧化硫还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成分之一。
三、大气污染的影响与年龄性别有关大气污染的危害程度,与性别、年龄等因素都有关系。
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
这是因为女性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差异更容易受到污染物的侵袭。
同时,老年人和婴幼儿对大气污染的敏感度也更高,他们的身体免疫系统不如年轻人,很难抵御有害的污染物。
四、大气污染的防护措施虽然大气污染的危害严重,但是我们还有很多方法来减少对大气污染的贡献。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减少开车、少烧煤等措施来切实降低大气污染。
另外,每年的污染严重期,政府也会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如限制火车、汽车的通行、停止部分厂矿的生产等等。
大气污染与健康研究综述
大气污染与健康研究综述大气污染与健康研究综述张金刚泰山医学院摘要: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大气污染与许多健康效应直接或间接相关,可对人体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造成肺功能下降、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升高。
目前,在国家规定的个空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有约三分之二的城市的大气质量尚未达到标准。
我国北方城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出几倍【1】。
该文综述了大气污染物与人群健康的关系,为控制大气危害和解决政策提出依据,为今后开展此类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气污染健康流行病学疾病1、大气污染的概况大气污染物是由诸多污染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可以分为化学性、生物性和物理性污染物三类。
根据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态和气溶胶两类。
气态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
气溶胶态的大气污染物即大气颗粒物(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按空气动力学直径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particulates,TSP;粒径≤100μm)、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le,IP;PM10;粒径≤10μm)、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粒径≤2.5μm)和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le;ultra-fine partieu- late matter,PM0.1;粒径≤0.1μm)。
WHO在2005年修订了世界卫生组织大气质量基准(AQG)提出目前全球主要大气污染物为以下4 项:大气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臭氧。
【2】1、1 颗粒物近年来,细颗粒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被尤为关注。
BROOK等[2]认为短期暴露于细颗粒物可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中风、外周动脉疾病的加重以及猝死。
大气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
大气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近年来,大气环境污染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不可逆转的影响和严重后果,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研究成为科学界热议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大气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
科学研究表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污染物与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严重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长期暴露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人们可能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这些直接的健康风险使大气环境污染成为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其次,要理解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污染物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工业排放、交通运输和生活废弃物等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城市地区,由于人口众多和活动频繁,污染物排放量更大。
污染物经由大气传输,沉降到地面,进入人体,并导致不同的健康问题。
因此,减少工业污染、改善交通状况和加强废物管理等措施成为解决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要想应对大气污染带来的健康挑战,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
环境科学家和医学专家进行联合研究,重点是解析污染物与健康之间的直接联系和影响机制。
通过大规模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污染物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风险,为公众提供科学依据和健康建议。
同时,技术创新也是关键。
研发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智能监测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等,有助于改善大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威胁。
除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社会参与和政策支持也至关重要。
公众的意识提高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保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可以加深人们对于大气污染的认识,并促使个人和集体行动。
此外,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限制排放废气和污染物的数量,并制定严格的环境监管标准。
通过法律法规的支持,可以有效遏制大气污染的发展,并保护公众的健康权益。
综上所述,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治机制研究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治机制研究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臭氧等有害物质,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因大气污染而导致的疾病和死亡人数高达数百万人。
本文将阐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治机制研究。
一、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呼吸系统疾病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和气溶胶物质可以进入肺部,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一些污染物质可以导致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长期暴露在高污染环境中还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2.心血管疾病大气污染不仅会直接影响呼吸系统,还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
如臭氧会使人的胸闷、昏厥、心律失常等不适症状加剧。
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3.神经系统疾病大气污染还可能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如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
一些重金属污染物还会使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下降。
4.肝肾等脏器损伤长期暴露在高污染环境中,人体内的脏器也可能受到损伤。
研究发现,空气污染物质会诱发氧化应激,从而对人体内的肝肾等脏器造成伤害。
二、大气污染防治机制研究目前,抑制大气污染仍然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重点工作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的不同,大气污染防治机制也有所不同。
但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治大气污染。
1.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是重要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之一。
各国应以发展清洁能源为主要方向,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这些能源几乎不会排放有害物质,可有效降低大气污染。
2.加强监管和管理政府重视执法监管非常重要。
加强大气污染的监管和管理,严格限制排污企业的排放标准,对违规企业实行严厉的制裁,杜绝不合规行为,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效果。
3.推广绿色出行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为了降低汽车尾气等对大气的污染,政府和企业应大力推行绿色出行,如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推广环保型车辆等,减少汽车的使用。
大气污染与健康的关系研究
大气污染与健康的关系研究大气污染与健康的关系研究大气污染作为现代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主要包括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臭氧、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过高。
这些物质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健康状况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首先,大气污染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悬浮颗粒物、臭氧等对呼吸系统有刺激和损伤作用,使得人们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还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损害血管内皮,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其次,大气污染还对儿童和老年人健康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这使得他们更加容易受到大气污染的危害。
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高污染环境下的儿童与老年人更容易患有哮喘、过敏性疾病、冠心病等。
二、大气污染与健康的关系研究为了全面了解大气污染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他们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首先,研究发现大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一项研究表明,空气中的臭氧和颗粒物浓度升高,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此外,研究还发现,长期暴露在高污染环境下的人群,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更为严重。
其次,大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关系。
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高污染环境下的人群,患冠心病和高血压的风险明显增加。
这是因为污染物对血管内皮产生了损害,导致血管功能异常,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三、可能的解决方案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推动工业企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其次,大家应该从自身做起,更加注重环保意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大气化学中的空气污染与健康研究
大气化学中的空气污染与健康研究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剧,空气污染成为了一大难题。
由于污染物的种类繁多,且相互交互作用,造成了复杂的大气化学环境。
因此,研究大气化学在空气污染控制与健康保护中的应用,是当前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源头有机动车排放源、地面扬尘源、燃煤源、工业源、农业源等。
这些源头是污染物的产生地,而大气化学则是处理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化学反应和迁移转化的过程。
例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都是气体污染物,它们排放进入大气中后,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污染物,如二次污染的臭氧等。
二、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复杂的,并且与污染物的种类、浓度、个人生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因素有关。
颗粒物是影响室外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且其大小不同,一般分为PM10、PM2.5和细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进入人体后,如PM2.5可达到肺泡级,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引起支气管炎、肺癌、哮喘等疾病。
除了颗粒物之外,污染物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等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三、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减轻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控制大气污染的措施,包括加强治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除此之外,公众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在自己的生活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骑自行车、步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绿色出行方式;避免烧烤,使用环保清洁剂,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等。
四、大气化学对空气污染的研究大气化学在应对空气污染与健康保护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大气化学模型可以对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进行模拟,判断某一地区污染物的来源和演变变化。
此外,通过大气化学实验可以模拟大气甚至跨境传输过程的化学反应过程,从而研究大气化学反应机理和规律,进而发展新的控制大气污染策略。
五、透明度的变化透明度降低会使空气变得浑浊,能引起人们的不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与健康研究综述张金刚泰山医学院摘要: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大气污染与许多健康效应直接或间接相关,可对人体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造成肺功能下降、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升高。
目前,在国家规定的个空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有约三分之二的城市的大气质量尚未达到标准。
我国北方城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出几倍【1】。
该文综述了大气污染物与人群健康的关系,为控制大气危害和解决政策提出依据,为今后开展此类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气污染健康流行病学疾病1、大气污染的概况大气污染物是由诸多污染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可以分为化学性、生物性和物理性污染物三类。
根据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态和气溶胶两类。
气态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
气溶胶态的大气污染物即大气颗粒物(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按空气动力学直径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particulates,TSP;粒径≤100μm)、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le,IP;PM10;粒径≤10μm)、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粒径≤2.5μm)和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le;ultra-fine partieu- late matter,PM0.1;粒径≤0.1μm)。
WHO在2005年修订了世界卫生组织大气质量基准(AQG)提出目前全球主要大气污染物为以下4 项:大气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臭氧。
【2】1、1 颗粒物近年来,细颗粒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被尤为关注。
BROOK等[2]认为短期暴露于细颗粒物可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中风、外周动脉疾病的加重以及猝死。
长期暴露也可增加高血压和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颗粒物的大小和形状决定颗粒最终进入人体的部位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d<5.0μm的尘埃则能进入肺中,其中粒径为0.5~5.0μm的可以沉积在细支气管中,经数小时后可由纤毛作用排除掉,而d<0.5μm的可到达并滞留于肺泡中达数周、数月或数年,甚至可能进入血液通往全身。
PM2.5 粒径小,表面积相对大,更易富集空气中的有毒重金属、酸性氧化物、有机污染物、细菌和病毒等。
1、2 二氧化硫SO2易溶于水,被上呼吸道和支气管黏膜的黏液吸收,可对上呼吸道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损伤呼吸道,减弱肺泡活性,从而引发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SO2在金属微粒催化下被氧化成SO3,其危险性更高。
SO2与苯丙芘B[a]P联合作用时可增加其致癌作用。
另外,SO2可吸附在PM2.5 的表面进入呼吸道深部,使毒性增加3、4 倍。
ROUTLEDGE 等让健康志愿者短期吸入极低浓度二氧化硫(200 ppb),4 h 后心脏交感神经的控制性减少(P <0.05),认为SO2可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刘晓莉等用SO2将大鼠染毒,发现海马CAI 区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时程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01);中频放电神经元比例明显下降(P<0.05),而低频放电神经元比例升高;SO2染毒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 <0.01),推断SO2具有类似神经毒物作用,抑制大鼠海马CAI 区神经元的兴奋性,并干扰和影响学习记忆功能。
【3】1、3氮氧化物NOx尤其NO2是可直接侵入肺泡内巨噬细胞,释放蛋白分解酶,破坏肺泡。
正常健康者暴露在室内水平的NO2 3 h,会出现轻微呼吸道炎症。
BARCK等对轻微哮喘和过敏症患者的研究显示:与无暴露对照组相比,在浓度为500μg/m3的NO2下暴露30min,支气管灌洗液和肺泡灌洗液中的嗜中性粒细胞增加(P =0.02)。
另外,大气环境中的NOx和HC在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照射下,经过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可生成光化学烟雾,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破坏生态环境【4】。
NO在无污染的大气中含量极低,城市生活区大气中则较高,它具有广泛的生理学作用性,使细胞内cGMP水平升高而引起生物效应。
同时,NO2、NO作为环境毒物,都可以形成酸雨破坏臭氧层。
1、4臭氧O3是光化学烟雾最重要的因子,可溶性气体,是城市中光化学氧化剂的主要成分,人体的影响与接触的浓度、时间和接触者的运动量相关。
免疫学研究表明,哮喘和非哮喘人群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入院率的增加均与环境中O3浓度上升有关。
JERRETT等在18年间研究了全美448850名个体,收集同期96个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数据,分析发现:和空气污染的其他因素相比,O3在心脏性死亡中作用甚微,但是O3长期暴露对呼吸系统死亡率有促进作用:O3浓度每增加10 ppb,呼吸系统死亡率增加1.040(95%CI:1.010~1.067)。
PARKER调查了1999~2005 年全美约70 000 个儿童呼吸症状及其居住地20英里内的同期空气质量数据分析发现:夏天O3浓度每增加10 ppb,呼吸过敏或花粉症发病危险将增加1.20(95%CI:1.15~1.26)。
ALEXEEFF等在1995~2005 年对1 100 个老年个体每3年测量1 次肺功能情况(FVC和FEV1),并收集同期O3的浓度数据,分析发现:O3每增加15 ppb,可致滞后48 h 的FEV 减少1.25%(95%CI:1.96%~0.54%),研究认为:O3对老年人的肺功能有急性损伤,且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抗氧化基因的多型性修改。
【5】1、5 其他多环芳烃(PAHs)大部分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过程中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本身并无毒性,进入机体后经过代谢活化呈现致癌作用。
PAHs 亦可和O3、NOx、HNO3等反应,转化成致癌或诱变作用更强的化合物。
目前动物实验证明的有较强致癌性的PAHs 有苯并(a)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二苯并(a,h)芘、二苯并(a,h)蒽等,其中以B[a]P 的致癌作用最强[3]。
铅可以损害神经、造血、消化、泌尿、生殖等多个系统,造成智力发育不良和造血功能障碍,且对成年后心血管异常、骨质疏松等也有影响【6】。
JAIN等对83 名老年男性患者进行血铅和骨铅基线水平的测量,并与引起缺血性心脏病发生之间的联系进行了随访,结果发现血铅增高者,其未来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1.27 倍(95%CI:1.01~1.59);骨铅增高者,则增加1.29倍(95%CI:1.02~1.62);慢性铅暴露使血铅浓度>5μg/dL之后,可引起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有显著的下降。
2、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1大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呼吸道是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其他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呼吸系统是大气污染物直接作用的靶器官。
流行病学观察认为短期暴露于户外颗粒物可增加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7】。
PEREIRA 等调查了圣保罗12 个市区1981~1990年大气污染物的数据,发现喉部和肺部肿瘤的发病率与大气污染有关,其中臭氧与肺癌和喉癌发病率的关联强度最大,相关系数分别是0.7234(P =0.277)和0.9929(P=0.007)。
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损伤的确切机制还不完全明了,气态和颗粒污染物均能加重上下气道的潜在病理生理变化。
活性氧簇的生成及其如何导致炎症反应是倍受关注的重要机制,氧化应激还可促发氧化、还原反应敏感的信号通路,以协同方式激活前炎性细胞因子、化学因子和黏附受体的表达。
另外,PM、O3等可以在气道表面生成免疫介导物过敏毒素C3a,诱导气道高反应性。
2、2大气污染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关于大气污染物与心血管系统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流行病学研究和毒理学研究两个方面,后者主要是组成成分分析研究和致病机制研究。
杨敏娟等【8】调查分析多方面资料,在控制了长期趋势、短期趋势、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大气SO2、NO2和PM10 浓度每升高10μg/m3,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危险性分别增加0.40%(0.10%~0.80%),1.30%(0.20%~2.40%)和0.40%(0.20%~0.60%)。
PM10效应在 1 日后达到最大,并基本呈线性无阈值。
提示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存在短期影响能增加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
大气污染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机制还不清楚。
大气颗粒物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影响心血管系统: (1)干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2)颗粒物本身或其某些组分直接进入循环系统诱发血栓的形成; (3)刺激呼吸道产生炎症并释放细胞因子, 后者通过引起血管损伤, 导致血栓形成。
【9】2、3大气污染物与死亡率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大气污染中与死亡率相关。
POPE等通过美国癌症协会收集了暴露于大气污染16 年的近50 万成年人的死亡数据,分析后发现:在控制吸烟、饮食等混杂因素后,PM2.5 每升高10μg/m3,总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肺癌死亡率均分别升高4.00%、6.00%和8.00%。
PM2.5 浓度与其健康损害作用呈线性相关,未发现其健康效应的阈值。
美国国家空气污染与死亡率和发病率关系的研究(NMMAPS)观察了全美20 个最大城市约5 000 万人口和同期天气状况,发现死亡前一天的PM10 每升高10μg/m3,每日总死亡率和心肺疾病死亡率分别上升0.21%和0.31%。
我国常桂秋等人在北京市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总悬浮颗粒物每增加100μg/m3,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增加0.62%,贾健等在上海市闸北区的研究表明:PM10、SO 2及NO248h 平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与总死亡率的OR 分别为1.007(95%CI:1.003~1.011),1.011(95%CI:1.001~1.021),1.010(95%CI:1.000~1.020),其中PM10 与死亡率的联系在敏感度分析中不随模型参数的改变而不同。
【10】3、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的展望大气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它与人群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国内外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在该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使人们对大气污染与健康关系的认识日新月异。
当前,对颗粒物健康影响的研究重点已从TSP 及PM10 逐渐向PM2.5转移。
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UFPs)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成为国际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UFPs 被认为是介导颗粒物不良健康效应的主要因素。
但迄今为止,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还尚未把健康效应特异地归因于某一种大气污染物,亦不能明确地观察到大气污染物对人群健康产生影响作用的阈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