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钢结构住宅发展历程及其结构体系

合集下载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钢结构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构件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施工效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工程项目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发展历程。

一、钢结构的起源和初期发展(19世纪)钢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钢材的生产和应用开始蓬勃发展。

首先,人们开始将钢材用于制造桥梁和铁路轨道等基础设施。

随后,钢结构逐渐应用于工业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如工厂、仓库和体育场馆等。

这一时期的钢结构主要采用铆钉连接,具有较低的强度和刚度。

二、钢结构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上半叶)20世纪初,随着焊接技术的发展,钢结构焊接连接逐渐取代了铆钉连接,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此外,钢材的生产工艺也得到了改进,使得钢材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这一时期,钢结构开始应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和水坝等工程项目。

钢结构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于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和施工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钢结构的现代化发展(20世纪下半叶至今)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结构分析理论的成熟,钢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现代钢结构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使得结构更加精细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

同时,钢材的品种和规格也得到了丰富和完善,满足了不同工程项目的需求。

在现代钢结构中,常见的构件包括钢柱、钢梁、钢桁架和钢板等。

这些构件通过焊接、螺栓连接或预制构件等方式进行组装。

钢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度好、可塑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石油化工、电力设备等领域。

此外,钢结构的发展也受到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现代钢结构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采用了可再生材料和绿色建筑技术,提高了建筑的环境性能和可持续性。

总结起来,钢结构经历了从初期的铆钉连接到焊接连接的转变,从传统建筑到现代化建筑的发展,不断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刚度和施工效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钢结构在未来将继续发展,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一、引言钢结构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构件材料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高稳定性和耐久性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发展历程,包括起源、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起源钢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随着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开始将钢材应用于建筑领域。

首次应用钢结构的建筑是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它成为了钢结构建筑的里程碑。

三、发展阶段1. 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在这个阶段,钢结构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领域,如工厂、仓库等。

钢结构的优势在于能够满足大跨度和大空间需求,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

2. 中期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钢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设计的创新,钢结构开始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和体育场馆等领域。

著名的建筑如纽约的帝国大厦和悉尼歌剧院都采用了钢结构。

3. 现代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结构设计理论的不断完善,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现代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商业、住宅和文化领域。

同时,钢结构的可持续性和环保特性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四、未来发展趋势1. 新材料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如高性能钢、复合材料等将逐渐应用于钢结构领域。

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轻的重量,将进一步提升钢结构的性能。

2. 绿色建筑的推广在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下,绿色建筑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钢结构作为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具有较低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将在绿色建筑中发挥重要作用。

3. 智能化和数字化随着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建筑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通过传感器和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钢结构的监测和维护,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结论钢结构作为一种先进的建筑结构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钢结构将继续发展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在现代建筑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强、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项目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钢结构的发展钢结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钢材的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改进。

首先在工业领域中开始应用钢结构,如钢铁厂、煤矿等。

随着钢材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钢结构逐渐应用于桥梁、铁路车站等工程项目中。

二、钢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20世纪初,钢结构开始在建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是在高层建筑中,钢结构的轻质特性使得建筑物更加灵活,同时可以承担更大的荷载。

纽约的埃菲尔铁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采用了钢结构设计,并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之一。

随着钢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开始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建筑项目中,如体育馆、会展中心、机场等。

钢结构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建筑成本。

三、钢结构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钢结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项重要的技术进步是焊接技术的应用。

焊接技术使得钢结构的连接更加牢固和可靠,同时减少了使用螺栓连接的时间和成本。

另外,钢结构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改进。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的引入,使得钢结构的设计和制造更加精确和高效。

四、钢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钢结构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也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钢结构将更加注重节能和环保。

例如,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建筑物将成为主流,钢结构在这方面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推广。

此外,钢结构在抗震和防火方面的性能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材料的应用和结构设计的改进将使得钢结构具备更好的抗震和防火能力,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总结: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创新。

从早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到现在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钢结构在建筑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历史

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历史

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历史钢结构包括房屋钢结构、桥梁、塔桅、容器及水工钢结构等多领域。

本文仅谈房屋钢结构的60年发展历程。

房屋钢结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初盛阶段(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低潮阶段(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发展时期(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强盛阶段(2000年至2010年)。

初盛阶段(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当时钢产量很低,每年仅135万吨(现已达5亿吨以上)。

钢结构建设只有依靠苏联经济及技术援助,当时苏联援建156项重型工业工厂,包括冶金、重型机械、飞机汽车等工业,如鞍山钢铁厂,武汉钢铁厂、大连造船厂、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等。

当时还派来一大批苏联专家指导工作。

与此同时还在北京、沈阳、华东、华南、中南、西南、西北等地成立6大工业设计院,在北京、武汉、鞍山、重庆、包头、上海成立了6个钢铁设计院,先后成立了22个冶金建设部门及钢结构制造安装公司等。

短短几年建设了不少钢结构工业厂房(钢柱、钢屋架、吊车梁),培养一大批设计、制造、安装方面的人才,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时,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不多,值得提出的有:1954年北京体育馆(57米跨两铰落地拱)、1954年重庆人民礼堂(40.6米肋环形钢穹顶)、1956年天津体育馆(50米柱面联方钢网壳)、1959年北京人民大会万人礼堂(60.9米大钢桁架)等。

当今的日本教授首创的弦支梁、弦支桁架以及弦支穹顶等,这种弦支概念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有了,如大跨度下撑式吊车梁以及预应力输煤栈桥等。

低潮阶段(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这个时期国家各部门钢材需求量增大了,但钢产量仍然不多,每年也只有2000万吨,国家提出节约钢材的政策,当时有人片面理解为不用钢结构,于是钢结构工程数量少了。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一切都停了下来。

通过教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努力,才把使用多年的1955年版《钢结构规范》用自己编写的1974年版《钢结构规范》代替。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一、引言钢结构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构件材料的建筑结构系统,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轻质化的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和应用领域。

二、起源钢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化时期。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钢材的生产和加工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改进,使得大规模使用钢材作为建筑材料成为可能。

最早的钢结构建筑可以追溯到1889年的巴黎埃菲尔铁塔,这座标志性的建筑物成为了钢结构建筑的里程碑。

三、发展阶段1. 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初-1940年代)在20世纪初,钢结构建筑开始在工业化国家得到推广和应用。

在这一阶段,钢结构建筑主要应用于工业厂房和桥梁等领域。

随着钢材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工程设计的创新,钢结构建筑的规模和复杂度逐渐增加。

2. 发展成熟阶段(1950年代-1980年代)在这一阶段,钢结构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涵盖了商业、住宅、体育场馆等多个领域。

同时,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例如,1969年美国的圣路易斯拱门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不锈钢拱门,展示了钢结构建筑的潜力。

3. 现代化阶段(1990年代至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设计理念的变革,钢结构建筑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钢结构建筑的设计越来越注重环境可持续性和节能性。

同时,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也推动了钢结构建筑的发展。

例如,现代化的钢结构建筑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和优化设计方法,使得结构更加精确和高效。

四、应用领域1. 商业建筑钢结构建筑在商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办公楼、购物中心和酒店等。

其优势在于可以快速建造、灵活性高、空间利用率大。

2. 工业建筑钢结构建筑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如工厂、仓库和物流中心等。

其优势在于能够满足大跨度和大空间需求,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3. 文化建筑钢结构建筑在文化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如体育场馆、博物馆和剧院等。

其优势在于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体验。

钢结构住宅发展情况报告

钢结构住宅发展情况报告

钢结构住宅发展情况报告钢结构住宅建筑是以工厂化生产的钢梁、钢柱为骨架,同时配以新型轻质、保温、隔热、高强的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建造而成,其主要承重骨架是由钢构件或钢管混凝土构件所组成。

一、国外及国内钢结构住宅发展历程回顾(一)国外钢结构住宅发展历程1. 发展起步时期18-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钢铁工业得到有力促进,钢结构技术得以产生和初步发展。

这个时期炼钢技术的产生和进步为钢结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同时,力学相关理论在这个时期也发展迅速,这为钢结构的科学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 初步探索时期20世纪初至中叶,由于钢结构的防火能力缺陷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兴起,钢结构的发展进入低潮期。

这个时期钢结构技术研究受到建筑师们的重视,逐步探索在钢结构住宅中运用钢结构技术和钢材特性来体现现代建筑理念,这为钢结构住宅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全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开始,钢结构开始全面进入住宅领域。

进入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钢材性能和产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钢结构建筑的各种结构体系日益成熟,计算机技术也开始运用于钢结构建筑的辅助设计。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钢结构住宅技术在经济发达国家得到了全面发展,总体走向成熟。

钢结构住宅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从欧洲、美洲的少数国家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推广,亚洲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钢结构住宅发展尤为典型。

从这个时期开始,钢结构住宅逐步走向工业化生产,这是钢结构技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目前,瑞典、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钢结构住宅占新建住宅总面积的比例分别约为 80%、75%、50%和 20%。

(二)国内钢结构住宅发展历程1. 发展准备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由于钢材产量低,一直以“节约用钢”作为基本国策,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局限于一些标志性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在民用住宅建筑中只有一些零星的应用尝试。

(完整版)钢结构发展历程

(完整版)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从铁被人们发现开始,铁就与建筑有着紧密的关系,在人类建筑史上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大规模的运用钢铁作为建筑材料还是从近200年开始的。

我国古代有许多运用铁构件建造的建筑,如公元694年在洛阳建成的“天枢”和公元1061年在湖北荆州玉泉寺建成的13层铁塔等。

欧美等国在1840年之前多采用铸铁建造拱桥。

在1840年后,随着铆钉连接和锻铁技术的发展,铸铁结构逐渐被锻铁结构取代,1846年到1850年英国人在威尔士修建的布里塔尼亚桥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该桥共有4跨,每跨均为箱型梁式结构,由锻铁型板和角铁经铆钉连接而成。

直到1870年成功轧制出工字钢后,形成了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钢材的能力,强度高韧性好的钢材才逐渐在建筑领域代替锻铁材料。

20世纪初焊接技术和高强度螺栓的接连出现,极大的促进了钢结构的发展,除了欧洲和北美外,钢结构在前苏联和日本也获得了广泛应用,逐渐成为全世界所接受的重要的结构体系。

中国虽然早期在铁结构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但由于2000 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束缚,科学不发达,因此,长期停留于铁制建筑物的水平。

直到19 世纪末,我国才开始采用现代化钢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钢结构的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过去。

在设计、制造和安装等技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掌握了各种复杂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在全国各地已经建造了许多规模巨大而I 结构复杂的钢结构厂房、大跨度钢结构民用建筑及铁路桥梁等,我国的人民大会堂钢屋架,北京和1海等地的体育馆的钢网架,陕西秦始皇兵马佣陈列馆的三铰钢拱架和北京的鸟巢等。

轻钢结构的楼面由冷弯薄壁型钢架或组合梁、楼面OSB 结构板,支撑、连接件等组成。

所用的材料是定向刨花板,水泥纤维板,以及胶合板。

在这些轻质楼迈特建筑轻钢结构住宅面上每平方米可承受316~365 公斤的荷载。

的楼面结构体系重量仅为国内传统的混凝土楼板体系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但其楼面的结构高度将比普通混凝土板高100~120 毫米。

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发展与应用初探3篇

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发展与应用初探3篇

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发展与应用初探3篇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发展与应用初探1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发展与应用初探钢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具有重量轻、建造快速、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商业、公共建筑和桥梁等领域。

钢结构住宅建筑则是利用钢结构来建造住宅的一种新型建筑形式,它具有抗震性能好、建造速度快、工期短、环保节能等优点。

本文将探讨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一、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发展历程钢结构住宅建筑起源于欧美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发展起步较晚,直到1994年才出现了第一座钢结构住宅小区——上海市祝桥镇住宅小区。

该小区采用钢材框架结构、大跨度楼板和桥式结构,一经推出便引起了不少关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住房需求量大幅增加,精细化施工、绿色环保、安全性能等要求也日益提高,钢结构住宅建筑成为了一种新型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的钢结构住宅建筑数量虽然不算多,但已经涉及到了不同的建筑类型和不同的技术路线。

二、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的技术特点钢结构住宅建筑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住宅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技术特点:1.轻量化结构:钢结构住宅建筑采用了轻量化的钢材构件,其重量只有混凝土结构的1/5~1/6左右,可以减轻建筑物本身的重量负担,降低了建筑物的自重,同时也有利于减小地基的承载压力,降低了基础成本。

2.建造速度快: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建造速度很快,因为钢材构件可以事先加工好,现场拼装,施工效率高,能够大幅缩短施工周期,节约了工期和劳动成本。

3.安全性能好:钢结构住宅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抗风性能,能够承受自然灾害的袭击。

由于钢结构中所使用的材料都是绿色、环保、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也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三、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的钢结构住宅建筑还处于探索和推广阶段,它的发展仍面临着不少技术瓶颈和市场认知度不足等问题。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钢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轻质化、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项目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发展历程,包括起源、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

一、起源钢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钢铁产业的发展,钢材的生产和应用逐渐成熟。

最早的钢结构应用于铁路桥梁和工厂建筑等工程中,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二、发展阶段1. 初期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在这个阶段,钢结构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桥梁和工厂建筑领域。

随着钢材生产工艺的改进和钢结构设计理论的逐步完善,钢结构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2. 发展成熟阶段(20世纪40年代-70年代)在这个阶段,钢结构的应用进一步扩展到高层建筑、体育场馆、桥梁、机场航站楼等领域。

同时,钢结构的设计、制造和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大型钢结构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3. 现代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钢结构设计软件的应用,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更加精确和高效。

同时,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引入,如高强度钢材、预应力技术等,进一步提升了钢结构的性能和施工质量。

三、未来趋势1. 绿色环保未来钢结构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技术和循环利用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2. 高性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钢结构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

新材料的应用、结构优化设计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将使钢结构具备更高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3. 智能化未来钢结构将更加智能化,通过传感器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结构的监测和维护。

同时,智能化的钢结构还可以与其他建筑系统集成,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使用环境。

4. 多功能化未来钢结构将更加注重多功能化的设计。

通过灵活的结构形式和可变的空间布局,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建筑体验。

总结:钢结构经历了起源、发展和未来趋势三个阶段。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钢结构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钢结构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
1.1 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的兴起带动了钢结构的发展。

1.2 首次应用于建筑领域的钢结构是在工厂和铁路领域。

1.3 钢结构的优势在于其高强度和轻质特性,逐渐被人们所认可。

二、早期发展
2.1 20世纪初期,钢结构开始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2 钢结构建筑的快速建造速度和灵活性受到业界的青睐。

2.3 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逐渐成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现代化发展
3.1 随着科技的进步,钢结构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3.2 钢结构建筑在地震、风灾等自然灾害中表现出色,受到更多关注。

3.3 钢结构建筑的环保特性和可持续发展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四、创新发展
4.1 钢结构建筑在设计理念、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不断创新。

4.2 钢结构建筑在高层建筑、桥梁、体育场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3 钢结构建筑在国际上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

五、未来展望
5.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钢结构建筑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5.2 钢结构建筑在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等方面将有更大发展空间。

5.3 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将与数字化技术、智能化建筑等领域融合,迎接更多挑战和机遇。

总结: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起源到现代化发展再到创新发展,钢结构建筑在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城市发展和人类生活提供更好的建筑环境。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一、引言钢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轻质、刚性好、耐久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住宅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发展的历程,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

二、起源钢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对更高强度、更灵活的建筑结构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1883年,美国建筑师WilliamLe Baron Jenney首次将钢材用于建筑结构,创造了钢结构的先河。

此后,钢结构逐渐得到应用,并在20世纪初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发展阶段1. 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初-1940年代)在这个阶段,钢结构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和桥梁建设。

经过多次实践和改进,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逐渐成熟。

著名的建筑如纽约的埃菲尔铁塔和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等都采用了钢结构。

2. 发展成熟阶段(1950年代-1990年代)在这个阶段,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钢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

大型工业厂房、体育馆、商业中心等建筑纷纷采用钢结构,钢结构也开始应用于桥梁和海洋工程等领域。

同时,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提高。

3. 当代发展阶段(2000年代至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建筑工艺的创新,钢结构在当代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技术使得钢结构的设计更加精确和高效。

同时,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为钢结构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例如,高强度钢材、复合材料等的应用使得钢结构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未来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建筑安全、环保性能的要求提高,钢结构在未来将继续发展壮大。

以下是一些未来钢结构发展的趋势:1. 绿色建筑:钢结构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推广。

通过优化设计和材料选择,钢结构可以实现更高的能源效率和环保性能。

2. 智能建筑: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钢结构将与智能建筑相结合,实现更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一、引言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轻质、耐久、可塑性好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发展的历程,包括起源、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

二、起源钢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钢材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震能力,逐渐将其应用于建筑领域。

最早的钢结构建筑可以追溯到1889年的巴黎埃菲尔铁塔,这座标志性建筑成为了钢结构建筑的里程碑。

三、发展阶段1. 初期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钢结构的初期发展阶段,主要应用于工业建筑和桥梁等领域。

钢结构的优点使得工业建筑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空间,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

同时,钢桥的建造也成为了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 发展成熟阶段(20世纪中叶-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设计的不断创新,钢结构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层建筑、体育馆、机场航站楼等大型建筑开始采用钢结构,极大地改变了建筑行业的面貌。

同时,钢结构也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钢铁厂、化工厂等。

3. 现代发展阶段(21世纪至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钢结构在现代建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使得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更加灵活、高效。

同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促使钢结构的绿色化和节能化,使其成为可持续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未来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将不断创新。

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钢结构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数字化设计和建造技术的应用将使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更加精确和高效。

2. 绿色可持续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钢结构将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性和节能性。

绿色建筑标准的推广将促使钢结构的绿色化改造,如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材料等。

同时,钢结构的可回收性也使得其在循环经济中具有巨大潜力。

3. 多功能化应用未来钢结构将更加注重多功能化应用,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钢结构二百年来发展历程报告3000

钢结构二百年来发展历程报告3000

钢结构二百年来发展历程报告3000 钢结构是在结构上以钢为主要材料,经过特殊的设计和制造而成的一种新型建筑结构。

它由钢构件和钢支撑系统两部分组成。

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方便等优点。

在经济上比砖混房屋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它仍有一些缺点,比如在结构重量上会增加,强度不够;对钢材不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其耐腐蚀性能差,使用年限短等等。

但是近200年来这方面技术进展迅速,使得它在我国建筑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我国是世界上钢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生产和消费钢和水泥两大工业部门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一、概述它包括焊接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柱、钢梁等部分。

钢构件主要由板材、型钢、槽钢件、钢板、不锈钢板和热轧钢板组成。

采用特殊的制造工艺和合理的结构形式。

钢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建筑。

钢结构建筑已成为现代国际上建筑发展中的一种趋势。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先后采用了新型钢梁和型钢框架结构技术以取代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二、发展历史早在19世纪末我国的一些桥梁上就开始出现以钢材为主要材料的桥梁建筑,但由于技术水平较低,结构形式不够美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结构逐渐成为建筑业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钢结构工程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在工业、农业及民用建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生产销售钢铁产品的企业有近2000家,年生产能力为1000万吨左右。

钢结构房屋应用面积有1.5亿平方米。

钢结构住宅、大型公共建筑等其他工程也都使用大量的钢构件来建造。

此外,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的传统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也在逐步降低。

三、钢结构建筑的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了能在战争中有更大的使用空间,用来安置飞机、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战争中的民用建筑越来越多。

为了适应这些建筑的要求,德国于1922年开始采用钢板为主要结构材料,在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钢结构住宅小区。

1954年11月17日开幕的北京和平饭店就是用这种建筑结构的一个典型范例。

钢结构住宅的技术体系及发展趋势

钢结构住宅的技术体系及发展趋势

钢结构住宅的技术体系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钢结构建筑推广步伐加快,尤其在公共建筑领域的应用“风生水起”。

除了厂房、多层房屋领域,还扩展至超高层建筑、大跨度会展中心、体育场馆、大型交通建筑等,目前在建和已建成的200m 以上钢结构超高层已达千余座,钢结构正向着更高、更广、更轻的方向发展。

钢结构住宅发展稍显缓慢,我国最早的钢结构住宅是1994 年建于上海北蔡的8 层钢结构住宅,其后20 余年内建成的钢结构住宅数量与钢结构公建的数量相差甚远,目前占比不足5%。

近年来,在我国北京、杭州、合肥、湛江、蚌埠、济宁、淄博、沧州、包头等地开展了钢结构住宅的设计研究和工程实践工作,相继建成一批多高层钢结构住宅的试点工程,如杭州钱江世纪城、北京成寿寺安置房、沧州福康家园等,这些试点工程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已于2020年8月20日正式发布。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钢结构住宅评价标准〉编制工作的函》(建司局函标〔2020〕77号)的要求,《钢结构住宅评价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20年7月8日举行。

2020年12月21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发展“中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

一、钢结构住宅的技术体系分析(一)结构系统1.竖向及抗侧力体系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应采用大开间、户内空间灵活可变的结构布置形式,根据建筑功能、建筑物高度以及抗震设防烈度等条件选择下列结构体系(GB/T 51232):(1)钢框架结构(适用于建筑高度30m以下的建筑)(2)钢框架-支撑结构(支撑包括中心支撑、偏心支撑和屈曲约束支撑)(3)钢框架-剪力墙(或延性墙板)结构(剪力墙可以采用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延性墙板包括钢板剪力墙、钢板组合剪力墙、钢框架内填竖缝混凝土剪力墙等)(4)交错桁架结构(5)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适用于不大于3层且檐口高度不大于12m的建筑)2.楼板体系钢结构住宅的楼板和屋面板一般采用装配化程度较高的免支模的楼盖和屋盖体系,包括钢筋桁架楼承板、预制叠合楼板及预应力叠合楼板(PK板)等。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钢结构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构件的建筑结构体系,具有高强度、轻质、耐久、可重复利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住宅建筑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发展历程。

一、钢结构的起源和初期发展钢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钢材在建筑领域的潜力。

第一个应用钢结构的重要工程是1889年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该铁塔采用了大量的铁和钢材构建而成,成为了钢结构建筑的里程碑。

二、钢结构的发展与应用1. 20世纪初至中期在20世纪初期,钢结构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钢结构开始在桥梁、厂房和高层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美国的布鲁克林大桥和英国的伦敦塔桥等标志性建筑都采用了钢结构。

此外,随着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的发展,钢结构也开始应用于汽车厂房和飞机制造厂等工业建筑。

2. 20世纪中期至晚期在20世纪中期,随着钢材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建筑工程设计理念的演变,钢结构的应用进一步推进。

钢结构开始应用于大型体育场馆、展览中心和购物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

例如,美国的纽约大都会体育场和中国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都采用了钢结构。

此外,钢结构还开始在海洋工程领域得到应用,用于建造海上石油平台和海底管道等。

3. 当代钢结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钢结构在当代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现代钢结构建筑不仅在设计上更加灵活多样,而且在施工速度和质量上也有了显著提升。

例如,钢结构可以通过预制构件和模块化设计来加快建筑进度,同时减少对现场施工的依赖。

此外,随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钢结构的可再生和可回收性也成为了其优势之一。

四、钢结构发展的未来趋势1. 高性能钢的应用随着钢材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性能钢材的应用将成为未来钢结构发展的重要趋势。

高性能钢材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可以实现更轻、更坚固的钢结构。

2. 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钢结构建筑将更加智能化和环保。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发展历程,从其起源、发展到现代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起源和初期发展阶段钢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对于更高效、更灵活的建筑结构形式的需求逐渐增加。

钢材作为一种优秀的结构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可塑性强等特点,因此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初期发展阶段,钢结构主要应用于工业建筑领域,如工厂、仓库等。

在这一阶段,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还比较简单,主要采用铁桁架结构形式,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大跨度的覆盖和无柱空间的创造。

二、现代钢结构的发展和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程技术的发展,钢结构在20世纪中叶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钢结构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不仅包括工业建筑,还涉及商业、居住、体育等各个领域。

现代钢结构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形式的多样化现代钢结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铁桁架结构形式,而是涵盖了更多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悬挑结构、网架结构等。

这些不同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建筑需求进行选择,实现更灵活多样的设计。

2. 施工技术的进步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钢结构的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例如,采用预制构件、模块化设计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施工过程。

此外,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建造(CAD/CAM)技术,可以更精确地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控制。

3. 钢材性能的提升随着钢材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钢材的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高强度钢材、耐腐蚀钢材等新型钢材的应用,使得钢结构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4. 环境可持续性的考虑现代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越来越注重环境可持续性的考虑。

例如,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等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钢结构本身也具有可回收性,可以在建筑使用寿命结束后进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钢结构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构件的建筑结构体系,具有高强度、轻质、耐久、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项目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发展历程。

1. 钢结构的起源钢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钢铁工业的发展使得大量的钢材被生产出来,人们开始尝试将钢材应用于建筑领域。

最早的钢结构建筑出现在工业厂房和桥梁等工程中,如英国伦敦的塔桥。

2. 钢结构的发展阶段(1)早期发展阶段:20世纪初,钢结构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开始出现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空间结构中。

例如,美国纽约的埃菲尔铁塔和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等标志性建筑。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战后,钢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由于钢材的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使得钢结构的质量和性能得到提高。

同时,建筑设计师们开始运用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创造出更加复杂和具有创意的钢结构建筑,如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

(3)现代化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得到了革新。

现代化的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中,如中国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和迪拜的哈利法塔等。

3. 钢结构的应用领域钢结构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建筑:工厂、仓库、矿山设施等。

(2)商业建筑:写字楼、商场、酒店等。

(3)公共建筑:体育馆、会展中心、博物馆等。

(4)桥梁和交通设施:高速公路桥梁、地铁站等。

(5)能源设施:发电厂、核电站等。

4. 钢结构的发展趋势(1)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钢结构的可持续性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材料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将成为未来钢结构发展的趋势。

(2)数字化设计和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钢结构的设计效率和质量。

通过数字化模拟和优化,可以实现更加精确和经济的结构设计。

(3)建筑信息模型(BIM):BIM技术的应用将实现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钢结构建筑的整体效益。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钢结构是一种采用钢材作为主要构件材料的建筑结构体系,具有高强度、轻质、耐久、可塑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工程项目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发展历程。

1. 钢结构的起源钢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和钢材生产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钢材在建筑领域的潜力。

首先应用钢材的是工业建筑,如工厂和仓库,其后逐渐扩展到商业建筑和住宅建筑。

2. 钢结构的发展阶段(1)早期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这个阶段,钢结构主要应用于工业建筑和大型桥梁。

例如,埃菲尔铁塔是一个著名的早期钢结构建筑,其采用了大量的铁和钢材,成为当时的建筑奇迹。

(2)中期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60年代)在这个阶段,钢结构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办公楼、商场、体育馆等。

钢结构的优点逐渐被人们认可,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纽约的帝国大厦和伦敦的大本钟都是采用钢结构建造的标志性建筑。

(3)现代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这个阶段,随着科技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引入使得钢结构的应用更加灵活多样化。

例如,现代的高层建筑、桥梁和体育场馆都采用了先进的钢结构技术。

3. 钢结构的发展趋势(1)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钢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通过采用可回收材料和节能技术,钢结构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2)数字化设计和制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正在成为钢结构行业的新趋势。

通过使用先进的建模软件和数控机床,钢结构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可以更加精确和高效。

(3)创新应用领域钢结构的创新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例如,钢结构在海洋工程、航天工程和地下工程等特殊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渐增多,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结:钢结构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起源到现代的不断演进和创新。

随着科技和工程技术的进步,钢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在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设计和制造以及创新应用领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梅阳;周蔚
【期刊名称】《建设科技》
【年(卷),期】2006(000)01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宅建设发展很快。

近年来.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引发了更高的住房需求。

传统的以砖混、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的住房结构体系,结构自重大,进深和开间相对较小,梁、柱粗大.空间利用率较低.而且拆除不便。

而钢结构住宅是以钢结构作为承重骨架.围护、分隔结构及屋面材料均采用轻质材料.其构件及与之功能配套的水暖电卫设备和部品在工厂加工制作后运至现场进行组装,易亍实现工业化生产、标准化制作.配套的墙体材料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符合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在国内发展很快。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梅阳;周蔚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相关文献】
1.我国钢结构住宅发展历程 [J], 薛发;;
2.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展望 [J], 孟胜国
3.我国建筑钢结构现状与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展望 [J], 但泽义;赵熙元
4.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历程 [J], 薛发;
5.我国建筑钢结构现状与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展望 [J], 但泽义;赵熙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仅供参考)钢结构住宅发展历程及其结构体系

(仅供参考)钢结构住宅发展历程及其结构体系

钢结构住宅发展历程及其结构体系摘要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

在高层建筑、大型工厂、大跨度空间结构、交通能源工程、住宅建筑中更能发挥钢结构的自身优势,钢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

因此钢结构的应用与良好发展已成国际上的大势所趋。

随着我国钢产量的上升,经济的发展,新技术的开发,发展钢结构的时机已经成熟。

钢结构住宅具有自重轻,抗震性好,施工工期短,环境污染小等优势,根据我国住宅产业的现状和物质条件,钢结构住宅必将成为住宅结构体系的主流。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1)钢结构住宅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分析2)研究了钢结构住宅的结构体系组成、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发展历史ABSTRACTSteel construction is a new type of energy saving building system, Known as the 21st century, "Green Building". In high-rise buildings, large factories, large-span space structure, transportation and energy projects, residential steel buildings can bring their own advantages, with strong seismic capacity. Application and good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steel has becomeWith the rise in steel production in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steel structure of the time is ripe. Steel housing with light weight, resistance to shock,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other advantages, according to China's housing industry status and material conditions, steel structure system of residential housing will become the mainstream.In this paper, the main contents and conclusions:1)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steel structure at home and broad2)The structural system of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situation and for the steel structure residentialKeyword: steel structure, dwelling, structure systems, development history.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引言 (1)1 钢结构住宅的发展 (2)1.1 钢结构住宅在国外的发展 (2)1.1.1 钢及钢结构技术产生与发展 (2)1.1.2 国外钢结构住宅的回顾与发展 (2)1.2 钢结构住宅在中国的发展 (3)1.2.1 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前景 (3)1.2.2 钢结构住宅在我国发展的迫切性 (3)1.2.3 我国钢结构住宅发展的有利条件 (4)2 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 (5)2.1 框架结构体系 (5)2.1.1 框架结构体系组成 (5)2.1.2 框架结构体系特点 (5)2.1.3 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缺点 (5)2.2 框架支撑体系 (5)2.2.1 框架支撑体系组成 (5)2.2.2 框架支撑体系特点 (6)2.2.3 框架支撑体系优缺点 (6)2.3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 (6)2.3.1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组成 (6)2.3.2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特点 (6)2.3.3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优缺点 (7)2.4 框筒体系 (7)2.4.1 框筒体系组成 (7)2.4.2 框筒体系特点 (7)2.4.3 框筒体系优缺点 (7)2.5 桁架筒体系 (7)2.5.1 桁架筒体系组成 (7)2.5.2 桁架筒体系特点 (8)2.5.3 桁架筒体系优缺点 (8)2.6 巨型框架体系 (8)2.6.1 巨型框架体系组成 (8)2.6.2 巨型框架体系特点 (8)2.6.3 巨型框架体系优缺点 (8)2.7 钢板剪力墙体系 (9)参考文献 (10)引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钢产量迅速增长,特别是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过亿之后,迄今,我国钢产量一直稳居全球第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住宅发展历程及其结构体系摘要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

在高层建筑、大型工厂、大跨度空间结构、交通能源工程、住宅建筑中更能发挥钢结构的自身优势,钢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

因此钢结构的应用与良好发展已成国际上的大势所趋。

随着我国钢产量的上升,经济的发展,新技术的开发,发展钢结构的时机已经成熟。

钢结构住宅具有自重轻,抗震性好,施工工期短,环境污染小等优势,根据我国住宅产业的现状和物质条件,钢结构住宅必将成为住宅结构体系的主流。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1)钢结构住宅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分析2)研究了钢结构住宅的结构体系组成、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发展历史ABSTRACTSteel construction is a new type of energy saving building system, Known as the 21st century, "Green Building". In high-rise buildings, large factories, large-span space structure, transportation and energy projects, residential steel buildings can bring their own advantages, with strong seismic capacity. Application and good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steel has becomeWith the rise in steel production in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steel structure of the time is ripe. Steel housing with light weight, resistance to shock,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other advantages, according to China's housing industry status and material conditions, steel structure system of residential housing will become the mainstream.In this paper, the main contents and conclusions:1)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steel structure at home and broad2)The structural system of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situation and for the steel structure residentialKeyword: steel structure, dwelling, structure systems, development history.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引言 (1)1 钢结构住宅的发展 (2)1.1 钢结构住宅在国外的发展 (2)1.1.1 钢及钢结构技术产生与发展 (2)1.1.2 国外钢结构住宅的回顾与发展 (2)1.2 钢结构住宅在中国的发展 (3)1.2.1 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前景 (3)1.2.2 钢结构住宅在我国发展的迫切性 (3)1.2.3 我国钢结构住宅发展的有利条件 (4)2 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 (5)2.1 框架结构体系 (5)2.1.1 框架结构体系组成 (5)2.1.2 框架结构体系特点 (5)2.1.3 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缺点 (5)2.2 框架支撑体系 (5)2.2.1 框架支撑体系组成 (5)2.2.2 框架支撑体系特点 (6)2.2.3 框架支撑体系优缺点 (6)2.3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 (6)2.3.1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组成 (6)2.3.2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特点 (6)2.3.3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优缺点 (7)2.4 框筒体系 (7)2.4.1 框筒体系组成 (7)2.4.2 框筒体系特点 (7)2.4.3 框筒体系优缺点 (7)2.5 桁架筒体系 (7)2.5.1 桁架筒体系组成 (7)2.5.2 桁架筒体系特点 (8)2.5.3 桁架筒体系优缺点 (8)2.6 巨型框架体系 (8)2.6.1 巨型框架体系组成 (8)2.6.2 巨型框架体系特点 (8)2.6.3 巨型框架体系优缺点 (8)2.7 钢板剪力墙体系 (9)参考文献 (10)引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钢产量迅速增长,特别是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过亿之后,迄今,我国钢产量一直稳居全球第一。

但我国的钢结构用钢量占总量的比例仅为2%,而在钢结构用钢量中,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又仅占其中的10%,这与我国作为产钢大国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

多年来,国家外经贸委会同冶金部制定了在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钢结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而住建部将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开发和应用作为我国建筑业用钢的突破点,并且于近年先后制定了《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产业化技术导则》和《钢框架核心筒住宅建筑体系技术导则》。

钢结构与其他材料的结构相比,在使用功能、设计、施工以及综经济方面都具有优势,同时钢结构又是可重复利用的绿色环保材料,因此非常适合作为住宅产业化的对象。

随着国家禁用实心粘土砖和限制使用空心粘土砖的政策的推出,加快住宅产业化进程、积极推广钢结构住宅体系已迫在眉睫。

但我国的钢结构住宅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这种体系在钢结构防火、梁柱节点做法、楼板形式、配套墙体材料、经济性及市场可接受程度上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

目前我国钢结构住宅出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全国各地都在进行钢结构住宅的建设。

无论从可持续住宅角度出发,还是从住宅的使用功能看,钢结构住宅将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钢结构住宅因其主体结构全部采用钢材,当其生命周期结束时,拆除的钢材全部可以再利用,并且大部分钢材不需要回炉便可直接利用,建筑垃圾几乎为零,完全符合可持续住宅的发展方向。

未来,钢结构住宅将成为居住建筑的主流。

1 钢结构住宅的发展1.1 钢结构住宅在国外的发展1.1.1 钢及钢结构技术产生与发展18-20世纪初,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钢铁工业在一些资本主义强国迅速发展,钢结构技术得以产生和延续。

1)钢结构发展的物质基础具备。

其物质基础主要指的是炼钢技术及铁制品加工技术。

2)钢结构得以科学运用的理论基础。

19世纪后期产生的结构力学原理与静力学理论以及各自的完善实现了钢结构设计工作。

3)钢结构技术在一些建筑中初步运用。

最初钢结构建筑一般为厂房和高层建筑,最早运用于住宅的是18世纪末的英国。

19世纪钢材被作为建材在西欧被广泛使用,用钢材作为结构骨架的住宅业也在这个时期实现。

起步时期,钢材多作为公共建筑的骨架,较著名的有巴黎的火车站北站和东站,法国国家图书馆等。

与此同时,欧洲钢铸构件也大量发展。

在当时的欧洲、美洲、亚洲以及澳洲工业化国家钢和铸铁得到广泛的运用,尤其是低层的住宅。

1.1.2 国外钢结构住宅的回顾与发展1、钢结构住宅的探索时期20世纪的前半世纪,因钢结构有其缺陷,所以最初在建筑建造中应用较少,但由于其新材料表现力,一些建筑师仍在探索。

被誉为欧洲第一座现代建筑的柏林AEG的透平机房的支撑结构就是钢结构。

1927年,建筑大师勒?科布西耶在德国斯图加特的威尔逊霍夫住宅区的上层就设计采用了钢框架结构。

著名的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其主体支撑结构也为钢结构。

2、钢结构住宅的全面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钢结构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加上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为钢结构技术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动力。

而当时住宅的紧缺,短时间内解决这一问题的需要就为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这一时期,钢结构住宅在西方迅猛发展。

3、钢结构住宅发展的成熟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钢结构走向成熟。

它的运用已从欧洲,美洲推广到亚洲地区。

与其有关的各项技术如CAD、CAM也得到发展,为钢结构技术的发展及成熟提供了保障,它在住宅建筑中的潜能不断的体现。

目前,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澳洲等,正积极推动预制装配化钢结构在低层住宅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

美国最早采用钢框架结构建造住宅。

1992年仅500栋.而1998就达到12万栋,2000年更达到20万栋的规模,约占住宅建筑总数的20%。

日本的钢结构建筑数量最多,人们更喜欢钢结构住宅可以提供良好的抗震性能,其新建的14层建筑.大都采用了钢结构。

在澳大利亚,钢框架住宅占全部住宅数量的30%, 2000年这个比例达到50%。

在芬兰、瑞典、丹麦以及法国,钢框架体系也正变得越来越普及。

在美国,由于环保、造价、生产技术和工艺等方面的原因,钢框架结构的独立式或连排式住宅正在渐渐取代传统的、木结构住宅。

1.2 钢结构住宅在中国的发展1.2.1 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前景建国初期到80年代初,由于钢材短缺而以“节约用钢”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钢产量大幅增长,自1996年起连续年产量超过亿吨,并跃居世界首位。

2010年全球粗钢产量达到14.14亿吨,创下全球粗钢产量新纪录。

其中,中国以6. 267亿吨位居全球第一位,占全球钢产量的44. 3%。

但我国目前建筑用钢量只达到22%-26%,钢结构建筑所用的钢材还不到全国钢材总量的2%。

我国最早的钢结构住宅是上海现代房地产公司于1994年11月建于上海北蔡的8层钢结构住宅,采用冷弯成型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和U形冷弯薄壁组合梁组成的框架,外墙采用稻草板。

19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己建成约50幢高层钢结构建筑,面积约400万平方米,结构用钢量约50万吨;现在每年新建量约60万平方米。

近年来,住建部在全国积极倡导钢结构住宅的应用和发展。

目前.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己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关规范和标准已经出台,国内钢材产量充足,有了一批钢结构住宅的试点和示范的建设经验和科技成果,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已具备了较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1.2.2 钢结构住宅在我国发展的迫切性20世纪90年代,在建设部的推动下,各地纷纷投入力量探索发展途径,并开始试验建造钢结构住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