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类红外谱图总结

合集下载

胺基的红外特征吸收峰

胺基的红外特征吸收峰

胺基的红外特征吸收峰胺基是一类含有氨基(-NH2)官能团的化合物,在红外光谱中表现出特征吸收峰。

红外光谱是一种对有机和无机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的重要工具,通过测量分子在不同波数区域的振动频率和强度,可以确定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和位置。

在红外光谱中,胺基通常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吸收峰:1. N-H拉伸振动吸收峰:胺基中的氢原子与氮原子形成了N-H键,通常在3300-3400 cm^-1的波数区域出现吸收峰。

这个区域的吸收峰强度较高,是因为氮-氢键的振动较为活跃。

2. N-H弯曲振动吸收峰:胺基中的氢原子与氮原子形成的N-H键也会表现出弯曲振动,这通常在1600-1650 cm^-1的波数区域出现吸收峰。

这个吸收峰是比较强的,但相对于N-H拉伸振动吸收峰来说,强度稍低。

3. C-N伸缩振动吸收峰:胺基中的碳原子与氮原子形成C-N键,这个键的伸缩振动通常在1000-1300 cm^-1的波数区域出现吸收峰。

不同类型的胺基所表现出的C-N伸缩振动吸收峰位置有所差异,但整体上它们都在这个区域内。

除了这些主要的特征吸收峰之外,胺基还可能表现出其他次要特征吸收峰,这取决于胺基所处的分子环境和官能团的存在。

例如,胺基与酰基(-C=O)官能团相邻时,还会在1700-1800 cm^-1的波数区域出现C=O拉伸振动吸收峰。

总结起来,胺基在红外光谱中的特征吸收峰主要包括N-H拉伸振动、N-H弯曲振动和C-N伸缩振动。

通过分析这些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确定胺基的存在及其分子环境。

这对于判断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是化学研究和应用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胺类红外谱图总结

胺类红外谱图总结
处,芳香胺位于1360~1250 cm-1处,强度 中弱
脂肪伯胺谱图分析
从左到右观察到N-H的伸缩振动的两个小峰, 在1617cm-1左右有伯胺的N-H弯曲振动吸 收峰,C-N的伸缩振动强度很弱,不明显, 但C-N的弯曲振动强度很大,在910-750cm1的范围表现为以宽峰,特征峰很强.
芳香伯胺的谱图分析
2. N-H弯曲振动吸收峰 在1650~1500 cm-1处,伯 胺的吸收强度中等,仲胺的吸收强度较弱且当分 子中含有芳香基时,又常被芳环的骨架振动掩盖, 难以辨认.
3. C-N伸缩振动脂肪胺位于1230~1030 cm-1处,强 度强。芳香胺位于1360~1250 cm-1处,强度中弱。 在仲胺中,当芳基与氮原子连接时,可以看到两 个峰,其中高频峰(1360~1250 cm-1)是由于氮 的孤对电子对芳环共轭,使C-N具有双键性质引 起的。叔胺的 C-N伸缩振动也在1360~1000cm-1 处,不易识别。
1650-1580 主要是仲酰胺NH和C=O反式存在的吸收
1450-1310
内酰胺则是以顺式存在
N-H 弯曲 倍频:3020,w
Ar-N伸缩 :1335-1250,s
N-H wag 770-625,宽而散
C=O 伸缩振动酰胺的谱带,由于氮原子上未 共用电子对与羰基的P-π共轭,使得C=O伸缩 振动向低波数位移,伯酰胺1690~1650 cm-1, 仲酰胺 1680~1655 cm-1,叔酰胺
二丙胺是仲胺,如图所示,在3292cm-1处只能观察到一个N-H的伸缩 振动的吸收峰,1130cm-1处中等强度的吸收峰可以归属于C-N的伸缩 振动,在770~700cm-1的范围可以观察到中等强度的C-N的弯曲振动 吸收峰。1380cm-1左右的峰发生了裂分,表明化合物中有异丙基的 存在。

十八胺红外特征峰

十八胺红外特征峰

十八胺红外特征峰
十八胺(Octadecylamine),又称硬脂胺、硬脂基胺或油胺,是一种有机
化合物,化学式为C18H39N。

它是一种长链脂肪胺,具有胺基(NH2)和长链烷基(C18)的官能团。

红外光谱是一种分析物质分子振动和转动信息的分析方法,通过红外光谱可以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十八胺的红外特征峰主要有:
1. 胺基的伸缩振动峰:位于 cm-1范围内,是十八胺红外光谱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峰之一。

2. C-H伸缩振动峰:位于 cm-1范围内,是十八胺中烷基链上C-H键的伸
缩振动峰。

3. 碳碳单键的伸缩振动峰:位于 cm-1范围内,是十八胺中烷基链上碳碳单键的伸缩振动峰。

4. 胺基的弯曲振动峰:位于 cm-1范围内,是十八胺中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与氢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弯曲振动峰。

5. C-N伸缩振动峰:位于cm-1范围内,是十八胺中碳氮键的伸缩振动峰。

6. C-H弯曲振动峰:位于 cm-1范围内,是十八胺中烷基链上C-H键的弯
曲振动峰。

通过分析这些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了解十八胺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分子量、官能团类型和含量等。

胺类红外谱图总结

胺类红外谱图总结
二丙胺是仲胺,如图所示,在3292cm-1处只能观察到一个N-H的伸缩 振动的吸收峰,1130cm-1处中等强度的吸收峰可以归属于C-N的伸缩 振动,在770~700cm-1的范围可以观察到中等强度的C-N的弯曲振动 吸收峰。1380cm-1左右的峰发生了裂分,表明化合物中有异丙基的 存在。
脂肪叔胺的谱图解析
1650-1580 主要是仲酰胺NH和C=O反式存在的吸收
1450-1310
内酰胺则是以顺式存在
N-H 弯曲 倍频:3020,w
Ar-N伸缩 :1335-1250,s
N-H wag 770-625,宽而散
C=O 伸缩振动酰胺的谱带,由于氮原子上未 共用电子对与羰基的P-π共轭,使得C=O伸缩 振动向低波数位移,伯酰胺1690~1650 cm-1, 仲酰胺 1680~1655 cm-1,叔酰胺
仲铵盐:由于N-H的伸缩振动,仲胺盐在3000-
2200cm-1之间出现宽泛的吸收峰或系列尖带。在 2600-2500cm-1之间明显有多重峰;由于N-H的 弯曲振动,在1620-1570cm-1之间有吸收峰。
叔胺盐:在2750-2200cm-1之间呈宽或系列尖带
季胺盐:没有N-H的伸缩振动
•由n+1规则该
仲胺
N—H的伸缩振动位于3300cm-1呈现单峰, 强度较弱 (在稀溶液中) ; N—H的变形振动在1500cm-1。 C—N的伸缩振动位于1280-1180cm-1
芳香族仲胺位于1350-1280
叔胺
无N—H键,则无N-H的吸收峰 C—N的伸缩振动位于1360-1310cm-1
脂肪仲胺的谱图分析
•由峰面积可知不同种 峰为与-CH3相 类3:的2质子数之比满足3:连 分 酯的 峰 基-, 吸C由 电H2于 作-裂受 用δ

红外光谱(最全_最详细明了)、、

红外光谱(最全_最详细明了)、、

(3)瞬间偶极矩大,吸收峰强;键两端原子电 负性相差越大(极性越大),吸收峰越强;
(4)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产生一个强的 吸收峰,基频峰;
(5)由基态直接跃迁到第二激发态,产生一个 弱的吸收峰,倍频峰.
问题:C=O 强;C=C 弱;为什么?
吸收峰强度跃迁几率偶极矩变化
吸收峰强度 偶极矩的平方
υC=O 1715
1724
1806
1828 1928
(2)共轭效应(C效应): 共轭效应要求共轭体系有共平面性。
共轭效应使共轭体系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键长也平均 化,双键略有伸长,单键略有缩短。
共轭体系容易传递静电效应,常显著地影响基团的吸 收位置及强度。
共轭体系有“π-π”共轭和“P-π”共轭。
X-H 伸缩振动吸收范围。X代表O、N、C、S, 对应醇、酚、羧酸 、胺、亚胺、炔烃、烯烃、芳烃 及饱和烃类的 O-H、N-H、C-H 伸缩振动。
第二峰区(2500-2000 cm-1)
叁键、累积双键(-C≡C-、-C≡N、>C=C =C<、 -N=C =O、-N=C=S)谱带为中等强度吸收或弱吸收。干扰少,容易识 别。
CH2-C(OH)=CH-COOC2H5 υC=O与υC=C在1650cm-1(w) υOH3000cm-1
1.4 有机化合物基团的特征吸收
化合物红外光谱是各种基团红外吸收的叠加 。
各种基团在红外光谱的特定区域会出现对应的吸收带, 其位置大致固定。
受化学结构和外部条件的影响,吸收带会发生位移,但 综合吸收峰位置、谱带强度、谱带形状及相关峰的存在,
非对称分子:有偶极矩,红外活性。
分子的振动分为伸缩振动和变形振动两类。 伸缩振动是沿原子核之间的轴线作振动,键长有变化

不同晶型、旋光型氨基酸原料药的红外图谱分析

不同晶型、旋光型氨基酸原料药的红外图谱分析

图#
不同晶型甘氨酸红外图谱
— — —白色结晶性粉末
$ $ $ $ $ 白色结晶
图%
不同晶型谷氨酸红外图谱
— — —白色结晶性粉末
$ $ $ $ $ 白色结晶
&’%
不同旋光性氨基酸原料药红外图谱的分析
除甘氨酸外, 其余氨基酸均具有旋光性, 有( 型和 ) 型, 其旋光度可按药典规定方法测定; () 型 氨基酸是其外消旋体, 其旋光度为 *+, 不同光学异构 体的红外图谱的差异依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而不同, 在分析比较的图谱中: (#) 试验证明: (图 (),甲硫氨酸与 ),甲硫氨酸 、 &) (),胱氨酸与 ),胱氨酸、 (),色氨酸与 ),色氨酸、 (),盐酸赖氨酸与 ),盐酸赖氨酸均有显著的差异, 其中 (),甲硫氨酸与标准图谱 (---) 完全一致, ),甲 硫氨酸 与 标 准 图 谱 不 一 致; ),胱 氨 酸 与 标 准 图 谱 (-#.) 完全一致, 限于 (),胱氨酸与标准图谱不一致;
图&
不同旋光性苏氨酸红外图谱
— — — "#苏氨酸
% % % % % !#苏氨酸
$ ’ $ 市售饲料级 "#盐酸赖氨酸有黄色颗粒和浅黄 色颗粒状粉末两种性状, 分别来自不同的生产厂家, 与精制后医药级和生化试剂 "#盐酸赖氨酸 (白色结 晶) 、 !"#甲硫氨酸粗品与生化试剂红外图谱完全一 致, 说明纯度大于 () ’ *+ 的样品, 杂质含量对红外 图谱没有多大影响。 $’& 甘氨酸、 甲硫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用 ,-. 和 压片, 其红外图谱均为一致, 但盐酸赖氨酸的图 ,/0
转动能级的信息, 物质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的差别在 红外光谱上有极敏感的反应, 因此利用红外图谱可 对物质 (主要是有机物) 作定性分析 , 很多氨基酸 原料药采购企业都把红外图谱作为判定产品是否合 格的一项主要指标。 现行 国 家 标 准

红外主要官能团对应谱图

红外主要官能团对应谱图

主要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基团振动类型波数(cm-1)波长(μm)强度备注一、烷烃类CH伸CH伸(反称)CH伸(对称)CH弯(面内)C-C伸3000~28432972~28802882~28431490~13501250~1140~~~~~中、强中、强中、强分为反称与对称二、烯烃类CH伸C=C伸CH弯(面内)CH弯(面外)单取代双取代顺式反式3100~30001695~16301430~12901010~650995~985910~905730~650980~965~~~~~~~~中、弱中强强强强强C=C=C为2000~1925 cm-1三、炔烃类CH伸C≡C 伸CH弯(面内)CH弯(面外)~33002270~21001260~1245645~615~~~~中中强四、取代苯类CH伸泛频峰骨架振动(CC=ν)CH弯(面内)CH弯(面外)3100~30002000~16671600±201500±251580±101450±201250~1000910~665~~±±±±~~变弱强三、四个峰,特征确定取代位置单取代邻双取代间双取代对双取代1,2,3,三取代1,3,5,三取代1,2,4,三取代﹡1,2,3,4四取代﹡1,2,4,5四取代﹡1,2,3,5四取代﹡五取代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770~730770~730810~750900~860860~800810~750874~835885~860860~800860~800860~800865~810~860~~~~~~~~~~~~~极强极强极强中极强强强中强强强强强五个相邻氢四个相邻氢三个相邻氢一个氢(次要)二个相邻氢三个相邻氢与间双易混一个氢一个氢二个相邻氢二个相邻氢一个氢一个氢一个氢。

红外主要官能团对应谱图

红外主要官能团对应谱图




伯酰胺双峰
仲酰胺单峰
谱带Ⅰ
谱带Ⅱ
谱带Ⅲ
伯酰胺
仲酰胺
叔酰胺
NH伸(反称)
(对称)
C=O伸
NH弯(剪式)
C—N伸
NH2面内摇
NH2面外摇
NH伸
C=O伸
NH弯+C—N伸
C—N伸+NH弯
C=O伸
~3350
~3180
1680~1650
1650~1620
1420~1400
~1150
750~600
~3270
C—O—C伸
~3450
1770~1720
1280—1100
~2.90
5.65~5.81
7.81~9.09



多数酯
C=O伸缩振动
正常饱和酯
α,β-不饱和酯
δ-内酯
γ-内酯(饱和)
β-内酯
C=O伸
C=O伸
C=O伸
C=O伸
C=O伸
1744~1739
~1720
1750~1735
1780~1760
~1820
CH弯(面外)
CH弯(面外)
CH弯(面外)
CH弯(面外)
CH弯(面外)
CH弯(面外)
CH弯(面外)
CH弯(面外)
770~730
770~730
810~750
900~860
860~800
810~750
874~835
885~860
860~800
860~800
860~800
865~810
~860
12.99~13.70

红外光谱(最全_最详细明了)、、

红外光谱(最全_最详细明了)、、

υS
不对称 伸缩振动
υ as
面内变 形振动
δ 面内
面外变 形振动 δ 面外
面内摇摆 ρ
剪式振动
δs
面外摇摆 ω 扭曲振动 τ
5.峰位、峰数与峰强
(1)峰位 化学键的力常数K越大,原子折合质量
越小,键的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 区(短波长区);反之,出现在低波数区(高波长区)
(2)峰数 峰数与分子自由度有关。无瞬间偶 基距变化时,无红外吸收。
(8)互变异构的影响:有互变异构的现象存在时,在红 外光谱上能够看到各种异构体的吸收带。各种吸收的相对 强度不仅与基团种类有关,而且与异构体的百分含量有关
如乙酰乙酸乙酯有酮式和烯醇式结构,两者的吸收皆能 在红外谱图上找到,但烯醇式的υC=O较酮式υC=O弱,说
明稀醇式较少。
CH3-CO-CH2-COO-C2H5 υC=O 1738(s),1717(s)
例1:如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受苯环和烯键两种给电子共
轭基团的影响而下降。
化合物 CH3-CO-CH3 CH3-CH=CH-CO-CH3 Ph-CO-Ph
υC=O ( cm-1)
1715
1677
1665
例2:化合物 R-CO-CR’
υC=O ( cm-1)
~1715
R-CO-O-R’ ~1735 -I > +C
羧酸的co18201750cm1酰胺co在35403180cm1羧酸的红外光谱图乙酸乙酯的红外光谱图1743为酰胺的红外光谱图不同酰胺吸收峰数据谱带类型谱带名称游离缔合nh3500cm13400cm133503100几个峰酰胺谱带1690cm11650cm1酰胺谱带1600cm11640cm1cn酰胺谱带1400cm1酰胺谱带700cm1nh3440cm13330cm13070cm1nh面内倍频酰胺谱带1680cm1655cm酰胺谱带1530cm1550cmcn酰胺谱带1260cm1290cm酰胺谱带700cm1ocn酰胺谱带650cm11650cm11650cm1cn11801060cm1氰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22752220cm1硝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15651545cm113851350cm1脂肪族芳香族13651290cm115501500cm1基团吸收带数据11

红外1(80-130)

红外1(80-130)

CH3
• 叔丁基裂分双峰:
• δ CH3:1401~1393cm-1 和1374-1360cm-1 低频峰比高 频峰强度大两倍。
• υ C-C( 峰 1, 双 峰 , P231, 叔 丁 基 ) : 1255cm-1 和 1210cm-1,中等强度。 • υ C-O引起很强的红外吸收,可以用来分辨醇RC-OH, 醚RC-O-CR和酯 RC-O-COR类化合物。 • υ C-O吸收峰位置变化很大1300-1000cm-1,但υ C-O常 是该区域最强峰,它是一个判断C-O存在的依据。
• ⑷推测可能的结构。
• ⑸查阅标准谱图集或用计算机检索标谱。
• a、萨特勒(Sadtler)IR光谱图集
• 自 1947 年 开 始 出 版 , 每 年 增 加 纯 化 合 物 谱 图 约 2000张,由美国费城Sadtler实验室编制,是目前 收集IR光谱最多的图集。 • b、其它标准IR谱图资料
• (2) 2000~1660cm-1 的γ C-H 和δC=C 的倍频和组频弱 峰。取代苯在2000~1660cm-1 区的吸收峰的变化见 图3-24,P61。IR光谱的应用实例见P63-64,例1-3。 • 例1、例2文字叙述,自学。 • 例3:P64,图3-25 • (1)因在1600cm-1和1500cm-1处无苯环骨架υ 所以不是芳族,是脂族化合物。
• 应该说无严格的步骤,但有一些解析原则。
• ⑴了解样品来源、纯度,一般要求>98%的纯样。
• ⑵与元素分析、质谱(可确定分子式和分子量)、 NMR.UV等以及样品的物理(mp、bp、折学率等)、 化学性质配合起来解析。
• ⑶寻找特征吸收峰:从高波数(特征区)向低波 数(指纹区)观察,注意峰的强度。
O R C O R C O

红外各基团特征峰对照表

红外各基团特征峰对照表

红外各基团特征峰对照表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确定化学物质的结构和化学键的类型。

在红外光谱图中,各种化学基团具有独特的特征峰,这些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提供有关分子结构的重要信息。

下面是一份红外各基团特征峰对照表,以帮助研究者快速准确地解读红外光谱图。

1. 羟基(OH):在红外光谱图中,羟基通常表现为宽而强的峰,位置在3200-3600 cm^-1附近。

注意,一些羧酸中的羟基可能会表现为更宽的峰。

2. 胺基(NH):胺基通常表现为尖锐的峰,位置在3200-3500 cm^-1附近。

胺基峰的强度通常比羟基峰要弱。

3. 酯基(C=O):酯基的特征峰通常出现在1740-1750 cm^-1附近。

这个峰是一个强吸收峰,显示出酯基的存在。

4. 羧基(C=O):羧基通常表现为一个宽而强的吸收峰,位置在1600-1800 cm^-1之间。

注意,羧酸中的羟基峰通常与羧基峰有重叠。

5. 脂肪烷基(C-H):脂肪烷基的特征峰通常出现在2850-3000cm^-1之间。

这个区域有多个吸收峰,每个峰对应于不同类型的C-H键。

6. 脂肪酸基(C-H):脂肪酸基的特征峰通常出现在2800-3000cm^-1之间。

与脂肪烷基相比,脂肪酸基中的羧基和烯丙基会导致峰的位置和强度发生变化。

7. 烯丙基(C=C):烯丙基的特征峰通常出现在1600-1680 cm^-1之间。

这个峰通常比较强,并且在红外光谱图中相对容易识别。

8. 芳香环(C=C):芳香环中的碳碳双键通常表现为一个强的吸收峰,位置在1400-1600 cm^-1之间。

注意,芳香环的不同取代基可能会导致峰的位置发生变化。

9. 卤代烷基(C-X):卤代烷基中的碳卤键(如C-Cl,C-Br和C-I)通常表现为一个尖锐的峰,位置在600-800 cm^-1之间。

不同卤素的特征峰位置有所不同。

10. 硫醇(S-H):硫醇的特征峰通常出现在2500-2600 cm^-1之间。

伯胺和仲胺的特征峰

伯胺和仲胺的特征峰

伯胺和仲胺的特征峰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红外光谱中伯胺和仲胺的特征峰。

1.伯胺的特征峰:伯胺中有一个氨基(-NH2)基团。

在红外光谱中,伯胺通常表现出两个特征峰:一个是伦吸收峰,介于3200-3500 cm-1,另一个是振动峰,在1550-1650 cm-1伦吸收峰是由于氨基中的N-H键引起的伦吸收。

由于氮和氢原子的电负性差异不大,因此氢与氮之间的N-H键相对较弱。

这使得氢在伦吸收峰上振动,形成一个强烈的吸收峰。

振动峰是由于氮与相邻的碳原子之间的C-N键引起的拉伸振动。

这个振动峰的位置通常位于1550-1650 cm-12.仲胺的特征峰:仲胺中有一个仲氨基(-NHR)基团。

仲胺的红外光谱中也会出现伦吸收峰和振动峰,但与伯胺有所不同。

和伯胺类似,仲胺的伦吸收峰也位于3200-3500 cm-1、然而,仲胺中的仲氮与一个有机基团键合,使得N-H键相对更强。

这个差异使得振动峰较伯胺的振动峰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仲胺中,氮基团(-NR)的振动会在1450-1550 cm-1范围内形成一个较宽的吸收峰。

这是由于仲氮中的C-N键引起的拉伸振动。

此外,在仲胺中,有可能还会出现一个与碳原子相邻的氢原子的伦吸收峰,位于3000-3100 cm-1值得注意的是,伯胺和仲胺的特征峰可能会受到其他官能团和取代基的影响,从而导致一些差异。

因此,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时,需综合考虑化合物中的其他官能团和取代基。

此外,质谱(MS)也可以用来鉴别和确定伯胺和仲胺化合物。

质谱是一种分析化合物的方法,通过将化合物中的分子打碎成电离的分子片段,然后通过质谱仪来记录和分析这些碎片的质量和相对丰度。

对于伯胺和仲胺,特征的质谱信号通常来自于氨基(-NH2,-NHR)以及官能团中的碳原子。

伯胺通常会在质谱中产生一个分子离子峰[M]+,其质量等于化合物的分子量。

此外,伯胺中的氨基也会导致质谱中观察到较低质量的离子片段,如[M-NH3]+。

仲胺也会在质谱中形成一个分子离子峰[M]+,以及氨基引起的离子片段。

红外图谱

红外图谱

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20406080100120透光率%波数/cm -1343916391455139910869552933氢氧化钠由图可见,在1639cm -1左右为酰胺中的C= O 基团的伸缩振动峰。

3439 cm -1是酰胺中N – H 基团的伸缩振动峰。

1399 cm -1是COO –的对称伸缩振动峰。

1455cm -1处为—CH 2—N +(CH 3)3亚甲基的弯曲振动吸收峰,955 cm -1处为季铵基—CH 2—N +(CH 3)3的吸收峰,即为DMC 的特征吸收峰。

这些基团为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特征基团,表明本实验所制备的产品结构符合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结构特征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20406080100120透光率%波数/cm -134382920163714021457954丙烯酸钠对丙烯酸钠为阴离子供体制备得到的AmPAM 试样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见图3-8。

由图可见,在1637cm -1左右为酰胺中的C=O 基团的伸缩振动峰。

3438 cm -1是酰胺中N – H 基团的伸缩振动峰。

1402cm -1是COO –的对称伸缩振动峰。

在2920 cm -1处出现吸收峰,是季铵基团的-CH 3伸缩振动峰,1457cm -1处为—CH 2—N +(CH 3)3亚甲基的弯曲振动吸收峰,954 cm -1处为季铵基—CH 2—N +(CH 3)3的吸收峰,即为DMC 的特征吸收峰。

这些基团为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特征基团,表明本实验所制备的产品结构符合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结构特征。

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20406080100120透光率%波数/cm -13436163613991455131710869562933碳酸钠对以Na 2CO 3为水解剂制备得到的AmPAM 试样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见图3-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丙胺是仲胺,如图所示,在3292cm-1 处只能观察到一个N-H的伸缩振动的吸收峰, 1130cm-1处中等强度的吸收峰可以归属于 C-N的伸缩振动,在770~700cm-1的范围可 以观察到中等强度的C-N的弯曲振动吸收峰。
脂肪叔胺的谱图解析
三乙胺是叔胺,在3000cm-1以上没有N-H 的尖峰出现,1071cm-1左右的吸收峰是 C-N的伸缩振动引起的,C-N的弯曲振动 吸收较弱。亚甲基和甲基的吸收峰很明显
胺类红外谱图总结
第一组 樊金杰 曹红远 李博乾 魏巍
110896 110902 110908 110919

1.N-H键的伸缩振动
• 游离的(N-H)
伯胺(-NH2)
R-NH2 Ar-NH2
双峰νas(-NH2)=3500cm-1 双峰νs(-NH2)=3400cm-1
仲胺(-NH) 叔胺(-N-)
• N-H伸缩吸收峰一般位于3500~3100 cm-1, 伯酰胺游离位于~3520 cm-1和~3400 cm-1, 形成氢键而缔合的位于~3350 cm-1和 ~3180 cm-1,均呈双峰;仲酰胺 游离位于 ~3440 cm-1,形成氢键而缔合的位于 ~3100 cm-1,均呈单峰;叔酰胺无此吸收 峰。
4.N-H面外变形振动吸收位于900~770 cm-1 处,峰形较宽,强度中等(只有伯胺有此
伯胺化合物IR吸收特点
• σN-H在3360与3200附近有两个中等强度的 吸收峰(对称与不对称的伸缩振动吸收) 当氨基缔合时,吸收峰引起向低波数方向 位移
• N-H弯曲振动吸收峰 在1650~1590 cm-1处 • C-N伸缩振动脂肪胺位于1230~1030 cm-1
R-NH-R’ Ar-NH-R
单峰:(3310-3350)cm-1 单峰: 3450cm-1
缔合后吸收位置降低约100cm-1 通常以官能团区双峰或单峰来区
N-H伸缩振动
伯胺
有2个吸收峰,因为-NH2有2个-NH,故有对称和 反对称伸缩振动,这使得它缩振动,故只有一个吸收峰, 吸收峰的形状比羟基要尖锐。
处,芳香胺位于1360~1250 cm-1处,强度 中弱
脂肪伯胺谱图分析
从左到右观察到N-H的伸缩振动的两个小峰, 在1617cm-1左右有伯胺的N-H弯曲振动吸 收峰,C-N的伸缩振动强度很弱,不明显, 但C-N的弯曲振动强度很大,在910-750cm1的范围表现为以宽峰,特征峰很强.
芳香伯胺的谱图分析
• 酰胺N-H变形振动的谱带伯酰胺 1640~1600 cm-1;仲酰胺1500~1530 cm1,强度大,非常特征,足以与伯酰胺区别; 叔酰胺无此吸收峰。
二、 铵盐的吸收特点
伯铵盐:由于NH3+基团中不对称和对称的伸 缩振动,引起了伯胺盐在3200-2250cm-1 之间出现了强和宽的吸收。而且,在26002500cm-1之间出现中等强度的多重复合谱 带。在2200-2100cm-1之间有弱的吸收峰, 有的时候可能不出现。由于N-H的弯曲振动, 在1600-1570cm-1和1550-1504cm -1附近 有吸峰。
叔胺
因N上无氢,则在这个区域无峰。
游离的伯胺:双峰 νas3500cm-
1,νs3400cm-1 仲胺:单峰3310~3350cm-1
2. N-H弯曲振动吸收峰 在1650~1500 cm-1处, 伯胺的吸收强度中等,仲胺的吸收强度较 弱且当分子中含有芳香基时,又常被芳环 的骨架振动掩盖,难以辨认.
对苯二胺是芳香族伯胺,有多个N-H键, 如图所示,在3220cm-1以上表现出多个吸 收峰,N-H的弯曲振动与苯环骨架振动发 生了重叠,在1630cm-1和1518cm-1表现 出两个较宽的吸收峰。对苯二胺的C-N伸 缩振动发生在1266cm-1左右。C-N的弯曲 振动吸收与苯环上的=C-H的面外弯曲振动
仲胺
N—H的伸缩振动位于3300cm-1呈现单峰, 强度较弱 (在稀溶液中) ; N—H的变形振动在1500cm-1。 C—N的伸缩振动位于1280-1180cm-1
芳香族仲胺位于1350-1280 叔胺
无N—H键,则无N-H的吸收峰 C—N的伸缩振动位于1360-1310cm-1
脂肪仲胺的谱图分析
3. C-N伸缩振动脂肪胺位于1230~1030 cm-1 处,强度强。芳香胺位于1360~1250 cm-1 处,强度中弱。在仲胺中,当芳基与氮原 子连接时,可以看到两个峰,其中高频峰 (1360~1250 cm-1)是由于氮的孤对电子 对芳环共轭,使C-N具有双键性质引起的。 叔胺的 C-N伸缩振动也在1360~1000cm-1 处,不易识别。
1 N-H 伸缩:3540-3125
酰胺
伯酰胺:为强度相近的双峰,相距120 仲酰胺:为单峰 叔酰胺:无此峰
N-H 弯曲
+ C-N 伸缩
1650-1580 主要是仲酰胺NH和C=O反式存在的吸收
1450-1310
内酰胺则是以顺式存在
N-H 弯曲 倍频:3020,w
Ar-N伸缩 :1335-1250,s
仲铵盐:由于N-H的伸缩振动,仲胺盐在 3000-2200cm-1之间出现宽泛的吸收峰或 系列尖带。在2600-2500cm-1之间明显有 多重峰;由于N-H的弯曲振动,在16201570cm-1之间有吸收峰。
叔胺盐:在2750-2200cm-1之间呈宽或系列 尖带
季胺盐:没有N-H的伸缩振动
••C乙•同之由H酸种比3峰C乙类满O面酯的足O积C3质可:H子2知3C数:不H23•则 与 相 C分 于 吸由H该 -连 峰 受 电Cn2+-峰 的 , 酯 作H裂•羰 的 质13是-为 由 基 用规-基 子C直相 峰H接3连,的与•规峰C连C分由HH则为的峰n23+--裂该与相1δ增大由于受酯 基吸电子
N-H wag 770-625,宽而散
C=O 伸缩振动酰胺的谱带,由于氮原子上未 共用电子对与羰基的P-π共轭,使得C=O伸缩 振动向低波数位移,伯酰胺1690~1650 cm-1, 仲酰胺 1680~1655 cm-1,叔酰胺
1670~1630 cm-1
C-N 伸缩振动酰胺的谱带,由于氮原子上未 共用电子对与羰基的P-π共轭,使得C-N伸缩 振动向高波数位移,伯酰胺1420~1400 cm-1, 仲酰胺 1300~1260 cm-1,特征峰。叔酰胺无 此吸收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