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名词解释
采矿学名词解释
![采矿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1280519647d27284b7351d7.png)
深矿井开采;也叫深井筒开采,指埋藏在距地表一定深度的煤炭,地表平坦的矿区,煤炭
的埋藏深度与矿井井筒深度大体相当。
石门 —无直接地面出口,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在岩层中开掘的 石门: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煤层直交或斜交的岩石平巷 甩车调车法;电机车牵引重列车行至分车道岔前10~20m减速,在行驶中电机车与重列车
重列车则由专用机车或调车绞车、钢丝绳推车机等专用设备调入重车线
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数个区段服务的巷道。在采区范围内,从掘好 的开拓巷道至区段的通路。T>3 5a。 如: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等。 准备巷道;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 综采;即破、装、运、支、处五个生产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 综采工艺方式:采煤工作面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处理采空区全部 实现机械化的采煤工艺。是发展方向。高产、高效、安全、劳动条件好 和劳动强度小。设备价格高,初期投资大,受地质条件限制大。综采循 环以移架为标志。四六制,三采一准。三八制,两采一准 综采工作面特点 :设备多,重量大。如采煤机 8 12 t;支架 17 t 左 右。 设备功率大,有液压系统,供电系统及其附属设备,液压泵站, 移动变电站,转载机等。 设备安装、拆卸及运输费工耗时。 采面产量 高。 巷道断面尺寸大。 综合开拓:采用立井、斜井、平硐等任何两种以上井硐形式开拓的方式 总回风巷;为全矿井或矿井一翼服务的回风巷道。 走向平硐:平硐沿煤层走向开掘,把煤层分为上、下拓: 井田划分为两个阶段,在阶段内划分为带区,并且采用立井开
拓的开拓方式
立井开拓:主井和副井皆为立井的开拓方式 溜井 —用于自上而下溜煤的垂直巷道。;溜煤眼 — 长度短,直径小的 溜井。 煤层平巷 — 开掘在煤层中的平巷 煤门 — 无直接地面出口,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在煤层中开掘的 煤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煤层平巷 煤炭地下气化;将埋藏在地下的煤炭直接变为煤气,供给工厂、电厂等各类用户。 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炮采:爆破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机械化运煤,用单体支柱支护工作空间顶板 片盘斜井:当井田划分为片盘开拓的斜井 平硐 — 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水平巷道:主平硐,副平硐 平硐: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 平硐开拓:以平硐作为主要开拓巷道的开拓方式 平巷 — 无直接地面出口,沿煤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 平巷;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沿岩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 普采;用采煤机同时完成落煤和装煤工序,而运煤、顶板支护和采空区处理与炮采工艺基本
采矿名词解释
![采矿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061cd43336c1eb91a375d16.png)
采矿名词解释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暗斜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倾斜巷道,是水平之间的联系斜巷暗立。
变质岩:是地壳内已经形成的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受到高温,高压或岩浆侵入,使原有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发生部分或全部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新岩石。
标高投影:在水平投影图上,将投影物各点的标高值标注在各投影点旁边,用以说明各点高于或低于水面准面的数值,这种方法叫做标高投影.标高:地面任意一点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标高。
爆破采煤工艺:指在长壁工作面内用光面爆破法破煤和装煤.人工装煤.输送机或溜槽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采空区的采煤工艺.背斜:是岩层层面凸起的弯曲.标准煤:发热值为7000大卡的任何能源均可折算为一千克的标准煤。
变质作用:褐煤在地下受温度压力时间等应素的影响,转变为烟煤无烟煤石墨等的地球化学作用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再划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一个工作面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系统。
采煤巷道:只为一个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采处率:指工业储量中设计或实际采出的那部分储量约占工业储量的比例的百分率表.采掘关系:巷道掘进和回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配合关系。
采煤工作面:煤矿开拓和掘进所需的巷道后,形成了进行采煤场所的场所。
采煤工艺:在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的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空间的相互配合关系采煤方法:采煤工艺和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相互配合叫采煤方法.采煤循环:采煤工作面完成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采空区处理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采区车场:采区上(下)山于区段平巷或阶段大巷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和洞室的总称采掘工程平面图:采用正投影的方法,将矿井巷道洞室采掘工作面等高线平面坐标地质构造测量等信息等投影在水平面上得到的图成为采掘工程平面图。
采煤机割煤方式:指割煤与其它工序配合方式采煤机进刀方式:采煤机割完煤之后,需要使滚筒重新切入煤壁,称为采煤机进刀.采煤系统:在采区或条带等开采单元内,准备和回采巷道的布置及按建立运输通风等生产系统的总称.采煤班:在采煤工作面主要完成落煤.装煤.运输及支护等工序的轮班叫做采煤班.采空区:回采工作面工作空间以内的顶板必须维护,维护宽度称为回采工作面空顶距,空顶距以外的空间叫采空区.采煤巷道:为一个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采区上山:指从运输大巷由下而上开掘的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采区下山:指从运输大巷由上而下开掘的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成煤作用:从植物死亡堆积到转变为煤的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演变过程中经受各种地质作用,称为成煤作用.成岩作用:泥炭或腐泥被掩埋后,在压力温度等应素作用下,转变为褐煤的作用,称为——沉积岩:暴露与地表的各种岩石,由于长期受到大气温度变化,风雨侵蚀和生物破坏等剥蚀作用,变成碎石.细砂和泥土等物质,这些物质和生物遗体,在原地或被流水和风搬运到海洋.湖泊.低洼地带.随着地壳不断缓慢下降沉积物不断加后,经过压实.脱水和胶结等固结作用,就形成了沉积岩.存车线:存放列车的车线。
采矿学-绪论
![采矿学-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2ae30c8f84868762caaed5a4.png)
采煤方法是煤矿生产的核心,回采工作面是 煤矿生产第一线,采用合理采煤方法,搞好采煤 工作面的生产,是搞好矿井行产的关键。
3、矿井设计
开拓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 采区设计 施工图设计 采区地质说明书 采区生产能力 确定 采区巷道布置 采区机电设备 选择采煤方法 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采区上中下 车场设计 采区煤 仓绞车 房 变电 所峒室 设计 巷道断面和交叉点设计
能源折算系数E
标准煤:发热值为7000大卡/(29 . 27MJ)的 任何能源均可折算1kg标准煤。 标准油:发热值为10000大卡/(41 . 8MJ)的
任何能源均可折算1kg标准油。 某种燃料的实际发热值(MJ/ kg)
E = ----------------
标准煤发热值(MJ/ kg)
2、煤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2.通读,阅读参考书; 3.记忆,记笔记; 4.作业与练习 要求:
掌握采矿工程师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学而优则 用,学而优则创
(五)采矿学主要参考书
徐永圻.煤矿开采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张宝明.中国煤矿高产高效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 出版社,2001 徐永圻.中国采煤方法图集,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0 陈炎光.中国采煤方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1 陈炎光.中国煤矿开拓系统,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 996 陈炎光.中国煤矿开拓系统图集,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 社,1992
采矿学名词解释
![采矿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8a0940176c66137ee061964.png)
名词解释题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为煤田。
2.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部分煤田,谓之井田。
3.井型4.矿区:统一规划或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称为矿区。
5.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称为一个阶段。
6.上下山阶段:如果一个水平为两个阶段服务,则沿倾向向上的阶段称为上山阶段,沿倾向向下的阶段称为下上阶段。
7.水平:布置大巷的某一标高水平面。
8.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9.采区10.盘区11.带区12.开拓方式13.综合开拓14.井田开拓15.准备方式: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称为准备方式。
16.回采方式17.采煤方法:研究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的技术科学,是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合。
18.采煤系统:采准巷道在时间上的配合及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和机械设备称为采煤系统。
19.采场20.采煤工作面21.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称为采煤工艺。
22.正悬臂支架23.倒悬臂支架24.支架排距25.支架柱据26.最大控顶距:27.最小控顶距28.放顶步距29.老顶初次垮落步距30.伪顶31.直接顶32.基本顶33.人工假顶34.再生顶板35.矿山压力:由于在地下煤岩中进行采掘活动而在井巷、硐室及回采工作面周围煤、岩体中和其中的支护物上所引起的力叫矿山压力,即矿压。
36.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压作用使围岩、煤体和各种支撑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37.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支承压力。
38.初次来压:由于老顶第一次失稳而产生的工作面顶板来压称为老顶初次来压。
采矿学
![采矿学](https://img.taocdn.com/s3/m/c9c73a96bceb19e8b8f6ba24.png)
概念及名词解释:煤矿开采学:是研究煤矿开采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采煤系统:回采巷道与采场的回采工作在时间上的配合和空间上的相互关系称回采巷道布置系统,也叫采煤系统。
采煤方法:采煤系统与回采工艺的组合。
新的设备具有新的回采工艺,要求有新的采煤系统。
采煤系统又会促进回采工艺的改造,互相影响。
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常用的三种基本工艺方式:爆破采煤工艺方式(炮采工艺方式)、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方式、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方式。
煤田:由含炭物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矿区: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组合。
矿井: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地面构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井型:根据矿井的生产能力不同而划分的矿井类型。
矿井生产能力:设计中规定的矿井在单位时间内采出的煤炭量。
掘进率:井田一定范围或一定时间内,掘进巷道的总长度与采出总煤量之比。
截深:采掘机械工作机构每次切入煤体或岩体内的深度。
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阶段:在井田范围内平行走向按一定标高的一部分井田。
开采水平: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井底车场:位于井筒附近联络主,副井及开采水平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联络井下运输和井筒提升的枢纽。
石门:岩层中开凿的,不直通地面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岩石平巷。
石门盘区:自水平大巷开掘石门作为盘区主要运输巷道的盘区。
硐室:专门用途,在井下开凿和建造的断面较大且长度较短的空间构筑物。
开切眼:沿煤层倾斜方向在采区走向边界处的煤层中开掘斜巷,连通区段运送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该斜巷称开切眼。
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
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几个区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
准备巷道有:采区、盘区上下山;采区、盘区或带区车场、区段或分带集中巷;采区、盘区或带区硐室(绞车房、变电所、煤仓)等。
采矿学复习资料汇总
![采矿学复习资料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b5fdab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7.png)
采矿学复习资料汇总一、采矿学基础知识1、采矿学定义:采矿学是研究地下矿产资源开采的理论、技术、经济和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采矿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采矿工艺、采矿设备、采矿计划与管理等。
3、采矿的基本步骤:资源勘探、矿体测量、采矿设计、采矿施工、矿石运输与处理、矿山通风与安全等。
二、采矿工艺1、采矿工艺流程:包括落矿、装载、运输、卸载等环节。
2、采矿方法:包括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崩落采矿法等。
3、采掘设备:包括凿岩机、装载机、运输车、提升机等。
三、采矿技术1、矿产资源品位: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矿石中所需的有用组分或元素含量的多少,通常用质量百分比表示。
2、矿产资源储量:指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能够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有用组分或元素的总量。
3、回采率:指在开采过程中,实际采出的矿石量与理论可采矿石量之比。
四、采矿计划与管理1、矿山生产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
2、矿山生产组织:包括劳动组织、设备配备、生产调度等。
3、矿山安全管理:包括安全制度建设、安全培训、事故预防与处理等。
五、复习建议1、认真阅读教材,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
2、梳理知识结构,将知识点归类整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3、加强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或模拟操作等方式,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4、多做习题练习,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5、及时总结复习成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和提高。
电工学复习资料汇总一、基础知识1、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由电源、负载、开关和连接导线组成。
2、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说明了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说明了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4、电容和电感:电容和电感是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它们可以存储能量。
5、交流电:交流电是一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它可以在电路中产生电磁场。
二、电路分析方法1、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它通过求解支路电流来求解电路中的电压和功率。
采矿名词解释)
![采矿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b603c0503d8ce2f006623f5.png)
1.坚固性:矿岩抵抗外力的综合能力。
2.稳固性:矿岩在一定暴露面积下和在一定时间内不自行跨落的性能是影响井巷维护方式、选择采矿方法和地压控制方法的重要指标。
3.矿田:划归一个矿山企业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中一部分称为矿田。
4.井田:在一个矿山企业中,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中一部分,称为井田。
5.阶段:由于开采技术上的原因,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床,还必须将其沿倾斜方向,按一定的高度,沿走向再划分成若干个条带进行开采,这个条带就称为阶段。
6.矿块;将阶段中的矿体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天井连通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将阶段再划分为独立的回采单位,称为矿体。
7.盘区:在开采水平或近水平矿体时,如果矿体厚度不超过允许的阶段高度,则在井田内不再划分阶段。
此时沿井田范围,每隔一定距离用运输巷道划分的开采范围,称为盘区。
8.采区;在盘区中的矿体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采区巷道连通相邻两个盘区运输巷道,将盘区再划分为独立的回采单元,这个单元称为采区。
9.前进式开采:当阶段运输巷道掘进结束后,从靠近主要开拓巷道的矿块先开始回采,向井田边界依次开采的顺序,称为前进式开采。
10.后退式开采:在阶段运输巷道掘进到井田边界后,从井田边界的矿块开始,向主要开拓巷道方向依次开采的顺序。
11.混合式开采:初期采用前进式开采,后期改为后退式开采;或同时采用前进式与后退式进行开采,这种开采顺序称为混合式开采。
12.矿床开拓:从地表掘进一系列的巷道通达矿体,使地面与矿体之间构成一个完整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水和动力供应等系统,以便吧人员、动力、设备、材料和新鲜空气送到井下,并将井下的矿石、废石、矿坑水和污浊空气等排至地面,这项工作称为矿床开拓。
13.采准工作:在已开拓完毕的阶段内掘进巷道,将阶段划分成矿块作为独立的开采单元,并在矿块内创造行人、凿岩、放矿、通风等条件,这项工作称为采准工作。
14.切割工作:在已采准完毕的矿块里,为大规模回采矿石开辟自由面和自由空间,有时需将漏斗颈扩大成漏斗形状,为以后大规模采矿创造良好的爆破和放矿条件,这些工作称为切割工作。
采矿名词解释、
![采矿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009e73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d.png)
采矿名词解释、1、能源:可以提供能量和做功的自然资源。
2、一次资源:自然界天然存在,直接开采可以利用的能源。
3、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产品。
4、常规能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学技术水平下,已经被人们长期广泛应用的能源。
5、新能源:许多古老的能源,若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能广泛应用的能源。
6、非再生能源:自然界里,寻在一些可以不断再生,循环使用,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
7、非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开采后短期内无法恢复,不能呢个循环再生的能源。
8、标准煤:发热值为7000大卡/(29.27MJ)的任何能源均可折算1kg的标准煤。
9、标准油:发热值为10000大卡/(141.8MJ)的任何能源均可折算1kg标准油。
10、成煤作用:从植物死亡,堆积到转变为媒的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演变过程中经受的各种作用。
11、成岩作用:泥煤或腐泥被掩埋后,在压力,温度等因素作用下,转变为褐煤的作用。
12、无烟煤:如果烟煤受到更高温度和压力的长期作用,就会变质为无烟煤。
13、变质作用:褐煤在底下受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转变为烟煤或无烟煤、石墨等的地球化学作用。
14、煤化作用:煤的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
15、岩浆岩:有地壳内部熔融状态的岩浆,沿地壳的裂隙等薄弱地带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16、沉积岩:是地壳表层环境中常温常压条件下形成的岩石。
17、层理:由于先后沉积物的成分、粒度、颜色等均不相同,沉积岩就出现成层现象。
18、变质岩:由原有的沉积岩,岩浆岩或变质岩在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或液体的作用,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及构造都发生变化,变成一种新的岩石。
19、聚煤期:地质历史中形成煤炭资源的时期。
20、煤系:含煤岩系简称煤系,时指含有煤层,并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岩系,它是在一定的古构造、古地理、古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套具有共生关系,多相结合的沉积岩物。
21、煤田:是同一地质时期形成的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精编完整版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精编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bb09c0050876323112121f.png)
1、石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2、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阶段;3、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4、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立井,装有提升设备,也有主副暗立井之分;5、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6、井底车场——联结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7、前进式回采——工作面自采区上山向采区边界推进,称为前进式回采;8、矿山压力——由于井下采掘工作破坏了岩体中原岩应力平衡状态,引起应力重新分布,作用在采掘空间周围岩体内和作用在支护物上的力称为矿山压力;9、沿空留巷——在采煤工作面采过后,将区段平巷用专门的支护材料进行维护,作为下区段的平巷;10、正悬臂——支架悬臂的长段在立柱的煤壁侧,短段在立柱的采空侧;11、及时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支架,后移输送机。
这种支护方式适用于顶板中等以下的采煤工作面。
12、循环进度——采煤工作面每完成一个循环向前推进的距离,是每次落煤的深度和循环落煤次数的乘积;13、放煤步距——是指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前后两次放煤的间距。
14、倒台阶采煤法——是指在急斜煤层的阶段或区段内,布置下部超前的台阶形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15、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16、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17、运输大巷——为水平或一个阶段运输服务的水平巷道18、生产掘进率——生产掘进总进尺/矿井产量,m/万t19、采场——在采区内,用来直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的场所,称为采场。
20、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采矿学复习资料
![采矿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947a952312b3169a451a49a.png)
一、名词解释:1、带区:由若干分带组成,并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区域叫带区。
2、石门:无直接地面出口,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在岩层中开掘的水平巷道。
3、采煤方法: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的综合以及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4、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的方法、设备及及其在空间与时间上的相互配合。
5、作业形式:采煤工作面在一昼夜内生产班与准备班的相互配合关系。
6、开采水平:布置有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并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
7、采区:在阶段内沿走向方向划分的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块段,每一块成为一采区。
8、支护密度:是控顶范围内单位面积顶板所支设的支柱数量。
9、分层同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上下分层工作面错开一定距离同时开采。
10、分层分采:在同一区段或采区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
11、放煤方式:放顶煤工作面放煤顺序、次数和放煤量的配合方式。
12、循环放煤步距: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前后两次放顶煤之间工作面推进的距离。
13、单轮放煤:打开放煤口,一次将能放得煤全部放完。
14、倾斜长壁采煤法:长壁工作面沿倾斜方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15、仰斜开采:采煤工作面沿着倾斜自下向上推进采煤。
16、俯斜开采:采煤工作面沿着倾斜自上向下推进采煤。
17、及时支护:割煤后,先移支架后推移刮板输送机。
18、滞后支护:即采用先割煤再推溜后移架的支护方式。
19、准备方式: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
20、顺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的方向与其提车线的方向一致。
21、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22、控顶距:采煤工作面煤壁至末排支柱顶梁后端的距离,或至放顶柱之间的距离。
23、循环进度:采煤工作面完成一个循环向前推进的距离。
24、开拓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
25、采煤机割煤方式:采煤机割煤与其它工序的相互配合方式。
26、逆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的方向与其提车线的方向相反。
27、采区生产能力-采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产量之和,单位一般是万吨/年28、井底车场:连接井筒与主要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与硐室的总称。
煤矿开采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填空、综合)
![煤矿开采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填空、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b133cf8f02d276a200292e0b.png)
煤矿开采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之为井田。
2.矿井生产能力:矿井每年能生产的原煤量。
(2分)3.井底车场:连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铜室的总称。
(2分)4.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如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采区碉室等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称为准备方式。
(2分)5.回采巷道:仅为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称为回采巷道。
(2分)6.对拉工作面:利用三条区段平巷准备出两个采煤工作面,即中间共用一条运输巷的工作面布置。
(2分)7.人工假顶:厚煤层分层开采时,为使下分层具有较好的顶板条件,在开采上分层时,为下分层铺设假顶即为人工假顶。
(2分)8.矿区总体设计:矿区开发总体部署,合理进行井田划分及矿区规模决策,还要对矿区辅助企业、文教、卫生等统一安排,比可行性研究更具体。
9.两采一准:两班采煤,一班准备、检修,采煤班内进行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移输送机等工作:准备班内进行回柱放顶、检修机器设备、接长或缩短顺槽输送机等工作曳有专门的准备班,准备时间较充足,矿井设备也有较充足的检修时间)。
(2分)10.采煤方法: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11,矿山井巷:在煤矿地下开采中,为了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需要而开掘的井筒、巷道和铜室总称矿山井巷12、斜巷:不直通地面而长度较短的倾斜巷道,用于行人、通风、运料等<1分),此外,溜煤眼和联络巷有时也是倾斜巷道(1分)。
13,采煤工艺:山于煤层的自然条件和采用的机械不同,完成回采工作各工序的方法也就不同,并目在进行的顺序上、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地加以安排和配合。
这种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和配合称为采煤工艺14、区段斜长:为采煤工作面长度、区段煤柱宽度及区段上下两平巷宽度之和。
15、采区采出率:是指工业储量中,设计或实际采出的那一部分储量,约占工业储量的比例,以百分数表示16,道岔:使车辆山一条线路上转到另一条线路上的装置,山尖轨、辙叉、转辙器、道岔曲轨、护轮轨和基本轨组成。
采矿学上的名词解释
![采矿学上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43ed6b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6.png)
采矿学上的名词解释近年来,采矿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采矿工程是针对地下或地表的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进行研究的学科。
在采矿学的领域中,涉及到许多专业名词和术语,这些名词解释的清晰理解对于从事采矿工作的人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采矿学上常见名词及其解释。
1. 矿石(Ore)矿石是指从自然界中取得的包含一定数量有用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岩石矿体。
矿石通常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以提取所需的矿物。
2. 索伦森传送带(Solomon Conveyor)索伦森传送带是一种高效的矿石运输系统。
它采用一个移动的大型传送带,将矿石从矿山运输到加工厂或储存设施。
这种传送带系统可以显著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3. 矿体(Ore Body)矿体是指地下或地表存在的富含可采矿物质的特定区域。
矿体的形态和大小可大可小,有些可能延伸几公里,而其他的可能只有几米的长度。
4. 矿号(Mining Claim)矿号是指政府对特定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权属分配的一种方式。
拥有矿号的人或组织有权在该特定区域内进行矿产开采。
5. 矿冠(Mine Crown)矿冠是指在矿井顶部支撑岩层和保持矿井稳定的结构。
矿冠的设计和构建十分重要,以确保矿井安全运营。
6. 矿露天(Open Pit Mine)矿露天是一种常见的采矿方法,尤其适用于浅层稳定的矿体。
在矿露天开采中,矿体位于地表,通过开挖和移除上覆土壤和岩石,以便进行矿石的提取。
7. 矿石品位(Ore Grade)矿石品位是指矿石中所含有用矿物的质量或含量百分比。
品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矿石开采和矿石加工的经济效益以及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8. 矿石破碎(Ore Crushing)矿石破碎是指将原始的矿石块通过机械设备进行破碎,以减小矿石的粒度并方便后续的选矿工艺。
矿石破碎通常包括初级、中级和细碎三个阶段。
9. 矿山排水(Mine Dewatering)矿山排水是指通过不同方法将地下矿井中的水排出,以维持矿井的干燥状态,减轻水压和防止矿井塌陷。
采矿学名词解释第二季
![采矿学名词解释第二季](https://img.taocdn.com/s3/m/fd5ecec92cc58bd63186bd41.png)
第一章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煤田。
2.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3.井田:划给一个矿井(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井田或矿田。
4.矿田的范围:指井田沿煤层走向的长度和倾向的水平投影宽度。
5.各矿井:6矿山井巷可分为:直立、水平、倾向巷道。
7.直立巷道有:立井、暗立井、溜井。
水平巷道:平硐、大巷、平巷、石门。
倾向巷道:斜井、暗斜井、上、下山斜巷。
8.一个阶段:是在煤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称为一个阶段。
9.阶段内再划分:采区、分段、带区式。
10..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阶段与水平的区别:阶段表示井田的一部分,水平是指布置大巷的某一高标水平面。
广义的水平不仅表示一个水平面,同时也是指一个范围,即包括所服务的相应阶段。
11.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运煤、通风、运料排矸、排水系统。
第二章1.采煤方法: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空的配合。
2.采煤系统:掘进、回采在时空上的配合。
3.采煤工艺:各种工序在时空上的配合。
4.回采工作面:在采场内进行的煤壁。
回采工作:在采场内,为采煤所进行的破、装、运、支助等工作。
采场:用来直接采取大量煤炭的场所。
5.分层采煤法:倾斜、水平、斜切分层。
第三章1.长壁采煤工作面的采煤工艺:炮采、普采、综采。
炮采:爆破采煤工艺。
普采: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
综采: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2.爆破采煤工艺包括:打眼、放炮落煤和装煤、人工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移置输送机、人工支护和回柱放顶等主要工序。
3.爆破落煤:由打眼、装药、填炮泥、联线及放炮等工序组成。
要求保证规定进度,工作面平直,不留顶煤和底煤,不破坏顶板,和不崩倒支柱和不崩翻工作面输送机,尽量降低炸药和雷管的消耗。
4.炮眼布置有:单排眼、双排眼、三排眼。
采矿学名词解释
![采矿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7c01fabdd3383c4bb4cd2ad.png)
暗立井—无直通地面的出口的;垂直巷道:主暗立井,副暗立井;暗立井: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垂直巷道暗斜井: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用来联系上、下两个水平并担负提升任务的斜巷壁式体系采煤法;一般以长壁工作面采煤为主要特征,是目前我国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采煤方法采场;在采区内,用来直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的场所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采煤方法;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采煤工作面;在采场内进行采煤的煤层暴露面采煤系统采区内的巷道布置系统以及为了正常生产而建立的采区内用于运输、通风等目的的生产系统采煤循环—采煤工作面完成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处理采空区的周而复始的过程采区上部车场;采区上山与采取上部回风平巷或阶段回风大巷之间一组联络和硐室。
采区式划分;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采区下部车场;采区上山与阶段运输大巷联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采区中部车场;连接上山和中部区段平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
成组整体顺序式:支架分组,每组 2 3 架。
组内联动,整体移架,组间顺序前移。
移架快,质量不易保证,要求顶底板条件好。
垂直或斜交平硐:平硐由煤层顶板进入或由煤层底板进入煤层,平硐将井田沿走向分成两部分,具有双翼井田开拓特点。
存车线;存放车辆的线路带区式划分;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带区,带区内又划分成为若干个倾斜分带,每个分带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单轮、间隔、多口放煤:放1#、3#、5#、放顶煤,见矸关口,留较大脊背煤;滞后一定距离放2#、4#、6#、放出留下脊背煤中的一个椭球体。
优点: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放顶效果好,丢煤少,少出矸,放煤快。
适用:广泛采用顶车调车法;当电机车牵引重列车驶入调车线后,停车摘钩,电机车通过调车线道岔,由列车头部转向尾部,推顶列车进入重车线对拉工作面;利用三条区段平巷准备出的两个采煤工作面。
采矿学名词解释
![采矿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d786941e45c3b3567ec8b26.png)
名词解释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采煤工艺方式:爆破采煤工艺、普通机械化、综合机械化。
煤田(coal field):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矿区(mining area):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井田(矿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煤田或全部煤田。
矿井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 /a):设计中规定矿井在单位时间(年)内采出的煤炭和其它矿产品的数量。
矿井井型:按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大小划分的矿井类型。
(1)大型矿井:120、150、180、240万t/a 300、400、500、600万t/a及以上;(2)中型矿井:45、60、90万t/a;(3)小型矿井:30万t/a以下。
阶段(horizon):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水平(level ):常指某一标高的水平面。
开采水平:简称水平,运输大巷及井底车场所在的位置及所服务的开采范围;广义的水平:布置大巷的某一标高的水平面;采区:阶段或开采水平内沿走向被划分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开采块段。
采煤循环:采煤工作面完成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处理采空区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完成一个循环后采煤工作面推进的距离称为循环进度。
循环方式:循环进度与昼夜循环数的总称作业方式:采煤工作面一昼夜内采煤班和准备班的配合方式正规循环: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循环作业图中规定任务的循环及时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架,后推移输送机。
(P139)滞后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推移输送机,后移架。
(P139)开机率:采煤机实际运转的时间占可利用的采煤作业时间的百分比。
(P166)倾斜分层:将厚煤层分成若干与煤层层面相平行的分层,然后逐层开采。
工作面沿走向或倾向推进;分层同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上、下分层工作面错开一定距离同时采煤,称:“分层同采”分层分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
采矿学讲义
![采矿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269bda36bec0975f465e264.png)
绪论一、采矿学的研究范畴1、采矿学的定义:是研究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一定的规模安全、经济、高效地开发自然矿产资源,同时维护采矿空间平衡和系统平衡的一门学科。
2、采矿学研究的意义或使命:由于地壳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因此矿床开采是一次性完成的,不管资源多么丰富,储量多么大,总有开采完的那一天,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能够达到寻找出新的替代能源之前,我们只能研究如何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延长现有资源的使用寿命,如何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与环境等,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两代人发展,还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的发展大计,这也正是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把实现可持续发展定为基本国策的原因,通过采矿学的研究学习,我们可了解到节约资源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取得经济效益与保护环境的相辅相成而非对立的关系,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1)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自然矿产资源,据统计80%以上的原材料源于矿产资源的开采。
(2)经过了很多年的开采有些资源呈现枯竭趋势(耗竭性)、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2010年前我国四十种主要矿物将有20种出现短缺(3)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严俊,各类矿山安全事故频发。
(4)矿业开发带来的环境负效应:废石堆、尾矿库、露天坑、地下水等,有的地方对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
(5)经济效益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才能使企业良性发展,但是绝对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冒险蛮干,不遵守经济发展规律。
3、采矿学研究范畴包括三个层面:即两个平衡,合理的工程与工艺,设备设计参数选择;3.1 采矿生产的两个平衡:空间的平衡、生产系统的平衡(1)空间平衡:A、地下矿工作面、采空区稳定;(不出现冒顶、透水等)B、露天矿不滑坡;(边坡稳定,不会出现大的边坡坍塌移动)C、通道准备始终保持超前于开采;(开拓、采准、切割、回采)(2)生产系统平衡:各生产系统间合理匹配(采矿、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压气、供水、供电、通讯等各系统)。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6ff7b2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5.png)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1. 采煤工作面:在矿井内进行采煤作业的场地2. 采煤工艺:在采场内根据煤的自然赋存条件和采用的采煤机械,按照一定顺序完成采煤工作面各道工序的方法及其相互配合称为采煤工艺3. 采煤系统:指采区内的巷道布置系统以及为了正常生产而建立的采区内用于运输通风等目的的生产系统4. 冒落带:当采煤工作面移架或回柱放顶后,工作面顶板岩层自下而上依次跨落形成的带5. 裂隙带:位于冒落带之上,随直接顶得岩石跨落后形成的冒落带6. 弯曲下沉带:裂隙带上方至地表的岩层为弯曲下沉带7.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是一次采全厚的采煤方法,主要应用在缓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进几年发展了大才高综采,在厚煤层中也得到了应用8. 沿空留巷:是指在采煤工作面采过之后,将区段平巷用专门的支护材料进行维护,作为下去段的平巷9. 沿空掘巷:是指沿着已采工作面的采空区边缘,掘进下区段工作面的回风区段10. U型通风:当工作面采用前进或后退回采方式时,其通风方式是U型通风11. Z型通风:进风流与回风流方向相同12. Y型通风:当采煤工作面产量大和瓦斯涌出量大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稀释回风流中的瓦斯13. 爆破采煤:简称泡采,即用打眼爆破的办法进行落煤,人工装煤14. 普通机械化采煤:简称普采,即用浅截式滚筒采煤机或刨煤机进行落煤和装煤15. 综合机械化采煤:简称综采,即工作面全部实现综合机械化16. 带帽点柱:由一根立柱和一个柱帽组成17. 悬臂支架:由单体液压支柱与铰接顶梁组成18. 最小控顶距:采煤工作面在放顶以后和下次采煤以前的宽度19. 最大控顶距:工作面放顶前的宽度,它等于最小控顶距与放顶步距之和20. 推入式进刀方式:当采用单滚筒采煤机时,采煤机的滚筒不能直接割到煤璧的两端,为了使运输机头,机尾和采煤机滚筒推入新的位置,往往采用预先开缺口的办法21. 斜切式进刀方式:采煤机沿着弯曲的输送机运行,逐渐切入煤璧,采用双滚筒采煤机,可以上下都不预做切口22. 齐梁式支护:又称直线式,及悬梁端沿工作面相齐,支柱排成直线状23. 错梁直线柱布置:顶梁交错使用正倒悬臂,但支柱呈直线24. 错梁柱布置图:顶梁均为正悬臂布置,割一刀后均间隔挂梁打柱25. 再生顶板:如果顶板岩石为泥质页岩或泥质成分较高时跨落后在上覆岩层压力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可能重新固结而成较完整的下分层顶板26. 放顶煤采煤法:放顶采煤法就是在厚煤层中,沿煤层(或分段)底部布置一个采高2~3m的长壁工作面,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人工松动的方法是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放出,并予以回收的一种采煤方法27. 倒台阶采煤:工作面层倒台阶形,工人在台阶下分组作业,即可避免上方采落煤块的伤害,又能充分利用工作面全长进行多点作业28. 正台阶采煤法:是指在急倾斜煤层的阶段或区段内,沿伪斜方向布置成上部超前的台阶形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2017-04-09 06:05 | #2楼1.煤田、井田、井型的基本概念。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471b58c680203d8ce2f249e.png)
1.煤田:大面积的含煤地带2.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3.矿井生产能力和井型:(1)根据矿井生产能力不同,我国把矿井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称井型。
(2)矿井年产量是矿井每年生产出来的煤炭数量。
4.阶段和水平:(1)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称为一个阶段。
(2)水平用标高(m)来表示,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5.阶段内的再划分:采区式分段式带区式(1)采区式划分: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
(2)分段式划分:在阶段范围内不划分采区,而是沿倾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带,每个长条带称为分段。
6.采煤工艺: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称为采煤工艺。
7.采煤系统:回采巷道的掘进和回采工作面之间在时间上的配合以及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称为采煤系统8.采煤方法:采煤方法就是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实践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9.厚煤层分层开采的采煤方法:倾斜分层水平分层斜切分层(1)倾斜分层:将煤层划分成若干个与煤层层面相平行的分层,工作面沿走向或倾向推进。
(2)水平分层:将煤层划分成若干个与水平面相平行的分层,工作面一般沿走向推进。
10.一般常用的炮眼布置有以下三种:(1)单排眼,一般用于薄煤层或煤质软、节理发育的煤层。
(2)双排眼,其布置形式有对眼,三花眼和三角眼等,一般适用于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
煤质中硬时可用对眼,煤质软时可用三花眼,煤层上部煤质软或顶板较破碎时可用三角眼。
(3)三排眼,亦称五花眼,用于煤质坚硬或采高较大的中厚煤层。
11.炮采工作面支护:主要有两种,正悬臂齐梁直线柱和正悬臂错梁三角柱,后者采用较少。
最小控顶距时应有3排支柱,以保证有足够的工作空间,最大控顶距时一般不宜超过5排支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采煤工艺方式:爆破采煤工艺、普通机械化、综合机械化。
煤田(coalfield):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矿区(miningarea):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井田(矿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煤田或全部煤田。
矿井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a):设计中规定矿井在单位时间(年)内采出的煤炭和其它矿产品的数量。
矿井井型:按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大小划分的矿井类型。
(1)大型矿井:120、150、180、240万t/a300、400、500、600万t/a及以上;(2)中型矿井:45、60、90万t/a;(3)小型矿井:30万t/a以下。
阶段(horizon):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水平(level):常指某一标高的水平面。
开釆水平:简称水平,运输大巷及井底车场所在的位置及所服务的开采范围;广义的水平:布置大巷的某一标高的水平面;采区:阶段或开采水平内沿走向被划分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开采块段。
采煤循环:采煤工作面完成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处理采空区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完成一个循环后采煤工作面推进的距离称为循环进度。
循环方式:循环进度与昼夜循环数的总称作业方式:采煤工作面一昼夜内采煤班和准备班的配合方式正规循环: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循环作业图中规定任务的循环及时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架,后推移输送机°(P139)滞后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推移输送机,后移架°(P139)开机率:采煤机实际运转的时间占可利用的采煤作业时间的百分比°(P166)倾斜分层:将厚煤层分成若干与煤层层面相平行的分层,然后逐层开采。
工作面沿走向或倾向推进;分层同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上、下分层工作面错开一定距离同时采煤,称:“分层同采”分层分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
(P220)人工假顶的分类:竹笆假顶、金属网假顶、塑料假顶°(P222)顶煤破碎过程:初始破坏区;破坏发展区;裂隙发育区;垮落破碎区。
顶煤冒放性的影响因素: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厚度、工作面条件°(P234)放煤步距(循环放煤步距)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前后两次放顶煤之间工作面推进的距离。
(P236)椭球体放矿理论:椭球体放矿理论认为:矿石在采场破碎后,是按近似椭球体形状向下自然流动下来的,即原来所占的空间形状为一个旋转椭球体;放矿椭球体:放矿过程形成的椭球体叫放出椭球体。
松动椭球体:停止扩展而最终形成的椭球体叫松动椭球体(P235)多轮、分段、顺序、等量放煤:采面分2〜3段,段内同时开启两个相邻放煤口,每次放1/2〜1/3的顶煤,按顺序循环放煤,直至该段全部放完;再进行下一段放顶煤,或是各段平行作业。
多轮、间隔、顺序、等量放煤:放煤口放煤顺序——先放1#、3#、5#、7#、、、、、、、、每次放1/2〜1/3的顶煤;后放2#、4#、6#、8#、、、、、、、、每次放1/2〜1/3的顶煤;反复两三轮将顶煤放完,尽量使顶煤保持均匀下降,以减少混矸。
(P237)准备方式: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
准备方式分类:按煤层赋存条件—采区式、盘区式、带区式;按开采方式—上(下)山采区、上(下)山盘区;按区内巷道布置—单翼采区、双翼采区、跨多上山采区;按煤层开采联系—单层布置、联合布置。
采区生产能力:指单位时间采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产量之和,单位一般是万吨/年采区走向长度=采面连续推进长度+采区间煤柱尺寸区段斜长=工作面长度+区段平巷的长度+区段煤柱的宽度采煤工作面采出率: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占工作面实际煤储量的百分比。
采区采出率=(采区工业储量-开采损失)/(采区工业储量)x lOO%工作面采出率=(工作面实际出煤量)/(工作面实际储量)x lOO%国家规定指标: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75,中厚煤层不低于0.8,薄煤层不低于0.85;工作面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93,中厚煤层不低于0.95,薄煤层不低于0.97;采区车场:采区上(下)山与区段平巷或阶段大巷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及硐室。
采区车场的形式:采区上部车场包括平车场(顺向、逆向)、甩车场(单向、双向);采区中部车场一般为甩车场,按甩入地点不同,可分为平巷式、石门式、绕道式;采区下部车场可分为大巷装车式、石门装车式和绕道装车式。
采区上部车场:采区上山与采区上部区段回风平巷或阶段回风大巷之间一组联络巷道和硐室。
采区上部车场形式:1.甩车场2.平车场3.转盘车场采区中部车场:联结上山和中部区段平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
采区下部车场:采区上山与阶段运输大巷联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道岔:使车辆由一线路转运到另一线路的装置单开道岔—DK对称道岔—DC渡线道岔—DXDX918—5—2016第一段数:6、9-分别表600mm、900mm轨距;15、18、24—分别表示轨型;第二段数字(4、3、5)为辙叉号码;后四位数—前两位数:表示曲线半径,后两位数:表示轨中心距井田开拓:为矿井和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及开掘工程。
井田开拓方式:开拓巷道在井田内的总体布置方式。
开拓煤量:是井田范围内已掘进的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井底车场:是连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下运输和井筒提升两个生产环节的枢纽。
井底车场分为:环形车场和折返式。
环形车场:立式、卧式、斜式。
石门:无直接地面出口,垂直式斜交于煤层走向在岩层中掘进的水平巷道伪顶:位于煤层之上,极易垮落的很薄的松软岩层直接顶:位于煤层或伪顶之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采煤时移架或回柱后能自行垮落的岩层基本顶: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通常厚度和岩石强度较大,难于垮落的岩层。
初次来压:基本顶初次破断在采煤工作面引起的矿压显现周期来压:基本顶周期性的折断在采煤工作面引起的矿压显现周期来压步距:两次周期来压时工作面之间的距离炮采工艺方式:爆破方法破煤、爆破及人工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走向长壁采煤法:工作面沿倾斜布置走向推进倾向长壁采煤法:工作面沿走向布置倾斜推进长距离放顶煤采煤法:开采缓倾斜煤层时先采出煤层底部长壁工作面的煤随即放采上部顶煤的方法综合开拓:主要井筒采用不同井筒形式进行开拓风井布置:1.中央并列式2.中央分列式3.对角式4.采区式5.混合式6.分区式中央并列通风:进风井、回风井并列布置在井田中央工业场地内中央边界通风:主、副井位于井田中央,风井设在井田中央上部边界对角通风: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风井成对角布置在井田两翼上部边界生产掘进率:生产掘进总进尺/矿井产量开拓掘进率:开拓巷道掘进总进尺/矿井产量采放比:机采高度与放顶煤厚度之比。
矿井: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地面建筑等的总称。
地下开采与露天开采:通过由地面向地下开掘井巷采煤称为地下开采,或井工开采。
直接从地表揭露并采煤的方法称为露天开采。
开切眼:沿采区走向边界处的煤层中开掘斜巷,连通区段运输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该斜巷称为开切眼。
开切眼是采煤工作面的始采位置。
带区: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适合于采煤工作面的长条,每一个长条称为一个分带。
由相邻若干分带组成,并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区叫带区。
上下山:上山是位于开采水平以上,为本水平或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下山是位于开采水平以下,为本水平或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矿井生产系统:由完成特定功能的设施、设备、构筑物、线路和井巷的总称,包括运输、通风、运料、排矸、排水、动力供应、通讯、检测等子系统。
(图1-6)割煤方式:1双向割煤(往返一刀)2双向割煤(往返两刀)3单向割煤(往返一刀)。
采煤工作面工艺设计:根据煤层地质条件、矿井生产系统能力和技术管理水平,合理选择采煤工艺参数和设备,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影响工作面长度因素:1地质因素,包括煤层地质构造、煤层倾角、瓦斯涌出量和涌水量等2设备条件3阶段斜长4工作面效率5安全。
综采面调斜及旋转需要有良好地质条件,煤层赋存稳定,顶板中等稳定以上,不受相邻工作面采动影响,煤层倾角不大,采高不宜过大。
调斜方法:1实中心调斜2虚中心调斜。
综采工作面设备拆除顺序:先拆输送机机头机尾,然后是采煤机,输送机中部槽,最后是支架。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即一次将整层煤层采完,用于近水平、缓斜和中斜薄及中厚煤层。
采区巷道掘进原则:尽量平行作业,尽快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
采煤方法选择的原则:1生产安全2技术先进3经济上合理4采出率高5因地制宜。
采煤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1地质因素2技术因素3经济与管理因素4技术政策、法规和规程。
影响采区走向长度的技术因素主要包括区段巷道的运输、掘井通风、供电和采煤机的机械化程度。
井田划分的原则:1与矿井生产能力适应2利用自然条件3合理的尺寸和足够的储量4统筹兼顾5留有余地6直线原则。
井田划分方法:1按地质构造2按煤层赋存3按煤质煤种4按地形地界5人为划分。
井田尺寸:一般指井田走向长度、倾斜长度和井田面积。
倾斜长度指煤层倾斜方向水平宽度。
影响矿井生产能力因素:1储量2地质条件3工艺装备水平4经济与社会因素。
矿井开采能力是具体矿井煤层地质条件下,一定开采布置和采掘工艺所能保证的稳定的采煤能力,取决于矿井内同时生产的工作面生产能力、个数和掘进出煤。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是矿井设计时,按矿井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计算出的设计开采年限,简称矿井服务年限。
阶段垂高又称阶段高度,是阶段上下边界的垂直距离。
开采水平垂高又称水平高度,是开采水平服务范围上下边界的垂直距离。
辅助水平是在开采水平内,由生产需要而增加的有运输大巷的水平位置及服务的开采范围。
水平大巷分为:分层大巷、集中大巷和分组集中大巷。
我国煤矿井田开拓发展方向:1.生产集中化2.矿井大型化3.运输连续化调车方式:1.顶推调车2.甩车调车3.专用设备4.顶推拉煤层倾角分:缓层V250倾250-450急倾〉450煤层厚度:薄煤层V1.3M,中1.3-3.5M,厚〉3.5M开拓巷道:是为井田开拓而开掘的基本巷道。
准备巷道:是为准备采区、盘区或带区而掘进的主要巷道。
回采巷道:是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
准备煤量:是指采区上山及车场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煤量回采煤量:是在准备煤量范围内一有采煤巷道及开切眼所以定的开采储量运煤系统:从采煤工作面采下的煤,经区段运输平巷,采区运输上山,到采区煤仓,在采区运输石门内装车,经运输大巷,主运输石门运到井底车场,由主井提升到地面。
通风系统:新鲜风流从地面由副井进入井下,经井底车场,主运输石门,运输大巷,采区运输石门,采区下部材料车场,采区轨道上山,采区中部车场,下区段回风平巷,联络巷,区段运输平巷进入采煤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