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社会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一方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人口等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教育也反作用于社会。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它首先承担培养人的功能,并通过育人功能进而实现其社会功能,保障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变迁和促进社会流动。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则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
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和互相制约的。教育发展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本条件之一,它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关教育的经济功能的论述有代表性的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1959年,美国的经济学家舒尔茨(sohltz,.)发表了《人力投资——一个经济的观点》一文,阐述了他的“人力资本理论”。他提出,全面的资本概念应包括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人们用在教育、卫生以及
为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进行的国内迁移方面的直接费用,乃至为了获得高层次教育而放弃的收人,构成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主要成分是教育资本,它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是真正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他认为,用单纯增加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来促进生产发展,不如通过教育提高人的能力,发展科学技术更为迅速。1963年,他写成《教育的经济价值》—书,运用美国1929年至1957年的统计资料,计算出美国各级教育投资的收益率是:初等教育35%、中等教育10%,高等教育11%,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是%,他又分析了这段时间美国经济增长的数字,推算出教育投资(1929~1957年间)在美国国民收人增加部分中所作的贡献是33%。舒尔茨将教育投资视作经济增长的一个源泉,他说:“就美国经济增长而论,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学校教育和大学的科学研究乃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1][1]他估算认为,美国国民收人中,新增加的财富中的80%是由人力投资所提供的,即由劳动力质量的提高等造成的,而只有20%是来自物质形态的投资。这样,舒尔茨完成了西方首次对教育经济效益的宏观定量分析,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
舒尔茨将人力资源投资所形成的凝固在人身上的价值称为人力资本,它是通过投资使人们所拥有的后天获得的体能、知识和技能,体现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它与物质资本的区别在于:后者的所有权可以转让和继承,前者(在自由劳动者条件下)则不可能。二者存在互补和替代关系。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投资形成的,其途径
主要有四个方面:(1)用于教育的支出,包括正规、非正规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即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文化水平、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人的生产能力。(2)用于医疗保健和支出,可以降低婴儿的死亡率,以增加未来劳动者的数量,还可以减少劳动者的疾病,延长寿命,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以增强工作能力。(3)用于国内劳动力流动的支出。可以调节地区、部门、行业之间劳动力的供求,发挥劳动者的才能,使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其使用效益。(4)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如果入境者是经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才,可节省教育投资。如果入境者是未成年者或普通劳动者,可节省劳动力培养费用,意味着人力入境国人力资本的增加。由教育支出形成的教育资本是人力资本的主要部分。撇开教育投资的非经济收益,教育投资可以使受教育者未来获得较多的收入,更合理地安排支出,对于技术进步引起的产业结构和职业变动有更大的适应性。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舒尔茨、丹尼森等着名经济学家用不同方法计量了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人力资本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起迅速成为教育思想界的主要理论热点,是解决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对教育与经济的认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二战后经济的腾飞需要教育为之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的生产者,如果教育脱离开这一客观需要,既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到教育的进步。因此,人力资本理论在反映和促使人
们加深对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认识上,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正像许多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人力资本理论同样有着显而易见的不足:凸显了教育的经济价值,没有在与教育其他功能的联系上看待教育的经济意义。
具体而言,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力变成现实的劳动力。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在当代社会中,教育的这种转化作用,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显得更加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在现代化的生产中,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采用,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生产技术和工艺规程方面的较高的理论基础知识。因此,各种专门劳动力的再生产就越来越依赖学校教育,如果离开了教育对于人的培养和训练,不通过教育来实现科学与人的结合,也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生产。据统计,一个熟练工人接受一年的科技文化教育,比工人在工厂工作一年,平均能提高工作效率倍。
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变为专门性的劳动者。当今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各行各业需要的不仅是具有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和一般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而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和专业能力。不具有职业和专业定向的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对劳动者再生产的意义主要表现为提高人的普通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一般素质,这种通识性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还是一般性的后备劳动者,他们在总体上还
不能适应分门别类的职业和专业性工作的要求。而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职能就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
能力的训练,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专门性劳动的知识和能力,从而从一般性的劳动者进一步转变为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专门性劳动者。
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成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在古代小生产方式下,劳动者主要是通过个人经验的积累或有限的教育和培训来掌握职业知识技能,行业之间的互相封锁和个人时间、精力的有限性,使得一个人往往在一种职业劳动或一个工作岗位上终其一生,很难也没有必要从一种劳动转换到另一种劳动中去。教育能够把单维度的劳动者转化为多维度的劳动者。现代经济学对劳动者的理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者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和劳动能力,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思想素养、职业修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创新精神以及审美情趣等,这样的劳动者是多维度的人,他们的需求和发展也是多向度的。多维度的劳动者比单维度的劳动者具有更高的境界和层次,具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也更具劳动效能,更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工具”。劳动者的这种转变和提升,必须依靠教育所提供的指导、训练和帮助。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知识,在学校里通过教学,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人类社会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同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