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名录下的道教文化类研究

合集下载

探究性报告 城隍庙非遗文化

探究性报告 城隍庙非遗文化

探究性报告城隍庙非遗文化
西安民俗“迎城隍”于2014年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民俗是由户县、长安联合申报,我区拥有省级传承人刘世天道长。

该民俗的保护单位是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城隍是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西安城隍庙主要供奉西安的保护神城隍老爷,城隍爷是代天理物、护国安邦、监察善恶、掌管生死祸福的地方保护神,能够护城保民、祛灾除患、主理冥籍、惩恶佑善。

迎城隍有非常盛大的形式和隆重的仪式。

其中有祭祀和巡游两部分组成,祭祀时由城隍庙主持道长率领道士开坛、请水、请圣、张榜摄召、救苦天地等,巡游是由道教乐队前导,掬香诵经队伍相随。

神物祭器,神前仪仗一应俱全,气势威严。

并且有民间艺术表演有百面锣鼓、芯子社、武术杂耍和秧歌等。

迎祭城隍民俗活动形式盛大古老,它包含了汉族民间信仰、宗教祭祀礼仪、民俗和民间艺术等多种内容,保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同时它也是汉族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对各种汉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八卦鼓舞__走向民间的道教舞蹈

八卦鼓舞__走向民间的道教舞蹈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 YANTAI烟台非遗Bagua Drum Dance: A Folk Taoist Dance八卦鼓舞走向民间的道教舞蹈文/李说素有“胶东屋脊”之称的栖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道教全真宗师丘处机的故乡。

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孕育了八卦鼓舞。

八卦鼓舞,以八卦推演,有道的玄机;其鼓声嘹亮,有舞的韵律。

八卦鼓舞在胶东民间生根发芽,繁衍流传,成为齐鲁大地民间舞蹈的瑰宝,中国道教文化的奇葩,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卦鼓舞是传统的道教斋醮仪式与传统的中华武术相融合而产生的,是山东省唯一属于道教文化的广场舞蹈表演艺术。

八卦鼓舞源远流长,它的产生与发展和栖霞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文化背景有密切联系。

早在数百年前,栖霞就是远近闻名的道教圣地,道教全真派宗师丘处机曾在栖霞建立了三处全国著名的道观,其中为纪念王重阳而建的重阳宫坐落于庙后镇上林家村附近,其规模宏伟,有房屋上百间,故又称“百间观”。

重阳宫鼎盛之时,道士达百人之多,声势浩大。

元代以降,栖霞的道教活动十分兴旺,道观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神祭祖和举行宗教仪式等。

道教以阴阳观认识世界,八卦来自于阴阳,阴阳是八卦的核心,在举行宗教仪式(做道场)的过程中,需要鼓乐配合,于是八卦鼓舞便应运而生了。

早期的八卦鼓舞内容丰富,形式严谨,其核心由八个卦位和东西南北中五个正位组成,作用是祭祖、祈福、辟邪等。

道教的这种仪式正好契合了当时农民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和理想,得到民众的认可与追捧,于是八卦鼓舞由圣坛走向民间,进入广大民众的生活。

栖霞民间习武练武盛行,于是传统武术中的某些动作、武步及服饰等元素被八卦鼓舞所吸纳,交互融合,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八卦鼓舞。

走出道观、进入民间的八卦鼓舞多在每年的腊月准备,正月演出,春耕前结束。

八卦鼓舞在本村演出时,先到庙宇拜神祭祀,然后到各家各户击鼓祝福。

各家各户配备鞭炮、香烟、糖果欢迎答谢。

非遗视野下太康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非遗视野下太康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非遗视野下太康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一、道情戏的渊源道情起源于唐朝,是一种说唱艺术,从道教音乐中发展而来。

唐朝时,皇家以道家始祖李耳为尊,崇尚道教,广建道观,大力宣传道教教义,宗教活动频繁。

唐高宗李治曾命乐工制作“道曲”、“道调”,崔令钦在《教坊记》中记载:“我国家玄元之允,未闻颂德,高宗乃命乐工白明达造‘道曲'‘道调'。

”[1] ,借助道教音乐传播道教思想,唐朝最为著名的道教乐曲《九真》、《承天》就是典型的代表,以道教故事为蓝本,以说、唱、词、曲为演绎形式宣扬道教出世思想。

到了宋朝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道情也开始从皇宫贵族走向市民百姓,在勾栏瓦舍中流行开来,《武林旧事》曾记载:“后苑小厮儿三十人,打息气唱道情。

太上(宋高宗)云:‘此所张伦所撰鼓子词'。

” [2] “诸色技艺人唱耍令,叶道情唱道情。

” [3] 在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得汉族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仕途之路也无可能,倡导出世思想的道情戏遂受到知识分子的欢迎,许多元杂剧中都有道情说唱的描写。

到了明清两代,道情传播范围逐渐扩大,众多文人雅士也参与到道情的变革和推广之中,《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中都有道情的身影,特别是清代文人郑板桥、徐大椿、袁学澜等人都喜爱道情并且力推这一娱乐方式,郑板桥创作有《道情十首》,徐大椿作有《洄溪道情》,袁学澜写作《柘湖道情》,加速了道情的地域化、市民化的发展进程。

道情在不同地域生根发展,与当地文化不断融合,产生了极富地域民风的道情艺术,如流行于南方有“温州道情”、“义乌道情”、“江西道情”、“四川竹琴”等,流行于北方的有“周至道情”、“河湟道情”、“湖北渔鼓”、“河南道情”等。

各地独特的声腔体系、角色行当、演奏乐器和舞台表演方式使得道情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二、太康道情戏的形成及发展太康道情主要流布范围包括太康、开封、商丘、驻马店等地,又因为太康道情是“河南省内豫北道情、灵宝道情、豫东道情中唯一形成戏曲形式的剧种”,所以又被称为“河南道情”。

非遗视阈下的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兼论民间信仰之性质及其与儒释道之结构关系

非遗视阈下的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兼论民间信仰之性质及其与儒释道之结构关系

2015年7月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ul.2015第36卷第4期Journal of Guan g 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 y(Philoso p h 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36No.4非遗视阈下的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兼论民间信仰之性质及其与儒释道之结构关系刘道超(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1)[摘要]桂东南客家聚居区至今传承的大幡醮仪,发端于汉末,形成于南北朝,完善于唐,盛行于明清,古老而神秘.从 非遗 视角观察,大幡醮仪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㊁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显著的社会价值.其中尤其珍贵者,乃仪式之传承者闾山教道公,蕴含着中国传统宗教儒㊁释㊁道㊁巫四教合一的深刻内涵,堪称研究传统宗教之活化石.[关键词]大幡醮仪;闾山教;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道公[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227(2015)04-0012-072013年,笔者在«龙岩学院学报»6期发表«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及其价值»一文,简单介绍了这一神秘的民间道教仪式,虽亦对其价值稍作分析,然较简略.今借赣南师院举办第五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专题讨论 客家文化遗产 之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这一神秘而宏大的道教仪式再作剖析,并就民间信仰的性质及其与中国传统宗教之关系略陈己见,就教于学界同仁,以祈有助于民间信仰研究与非遗传承保护.一㊁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简介桂东南客家聚居区至今保存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大幡醮仪,古称 阳平大醮 ㊁ 罗天大醮 ,俗称 斩大幡 ,或 打大幡 ,全称 大幡胜会通天普度水陆经忏道场 .幡 与 旙 通,旗帜之意.道教斋醮坛场之建幡,一是发布信息,即将举行醮仪之名目及时间地点等诏告神明及民众;二是用于招抚孤魂,使之赴坛受施.旧时之幡,制作讲究,幡顶与幡脚用桐梓木制作,上绘天地人之象征图案,并以龙凤祥云为饰.①今日所见之幡,则化繁为简,大多为红布墨书.宽仅尺余,长则达数十米.以其 大 ,故谓大幡 .道教醮仪,源于先秦冠婚之礼及祭仪.东汉末年,张陵在巴蜀创五斗米道,以 醮 为祭祀之名,发展衍生出内容丰富㊁门类众多的醮仪,与斋法相互补充,组成道教祀神的斋醮仪式.南北朝时,经陆修静等发展完善,至唐末五代,道教醮仪已非常完善㊁丰富.明清时期,大幡醮仪曾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闽㊁赣㊁粤㊁湘㊁桂㊁琼等南方省区尤盛.时至今日,唯闽㊁桂等少数地区完整保存,十分珍贵.就今桂东南客家聚居区流传的大幡醮仪看,这是一种非定期举行的大型综合性仪式.举办时间不确定.一般系村落遭遇人畜瘟疫或意外死①[收稿日期] 2015-04-1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一般性项目 广西客家族群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稳定研究 (11BJZ027);广西文科中心团队建设项目«客家文化研究»(TD2011016)[作者简介]刘道超(1955- ),男,广西柳州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广西文科中心客家研究院副院长.«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五: 道家所用之幡,以表天地人三才之象.幡顶用桐梓木制作,上绘日月星辰云霞,并画天尊象以表天.幡腹书天帝之名,幡脚用龙凤两边带,取象于手,以云龙飞凤为副,取象于人.幡坠脚亦用桐梓之木,画山河大地㊁五岳四渎,取象于地. «道藏»第36册,第405页.第4期刘道超:非遗视阈下的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13亡,或是出现某种怪异现象同时人畜发生意外,导致地方人心不宁,遂有操办醮仪之动议.故间隔三五年或十年八年不等.仪式持续时间较长,长者七八日,短者四五日.仪式丰富,文武皆备,需要二三十位道公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因时长人众,故耗资不菲.大体在十一二万元左右.尤其是仪式之丰富完备,堪称集民间道教仪式之大成.其中最具代表性者,为上刀山㊁过火炼;最隐密可怖者,为施食度野鬼仪式;最惊悚人心者,为活斩猪牛.亦因此故,民间称此醮仪曰 斩大幡 .斩 即斩猪牛之意.笔者有幸于2012年末及2013年初,两次带领研究生到桂东南陆川县实地考察大幡醮仪,①同时拍摄了当地道公部分代表性科仪经文.谨以这两次考察及有限之科仪经文,从 非遗 视角对这一神秘而宏大的民间道教仪式的价值剖析如下.二㊁大幡醮仪之艺术价值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观察,桂东南客家聚居区目前保存的大幡醮仪的价值是极其重大的.包括艺术价值㊁历史文化价值㊁社会价值等多个层面.在艺术层面,大幡醮仪之价值有五:(一)音乐价值桂东南大幡醮仪所用乐器总体较为简单,可分两大类.一是打击乐.主要有大鼓㊁小鼓㊁大锣㊁中锣㊁小锣㊁大钗㊁中钗㊁小钗㊁板鼓等.二是弦乐与吹奏乐.主要有锁呐㊁二胡㊁笛子.但千百年的历炼,民间道公利用这些简单乐器创造出丰富多变的表现形式.道公们在吟诵经文的过程中,经常仅用一面锣或一副钗,即可变化出诸多花样,尤其是小钗的运用,几乎到达出神入化的程度.使经文之吟唱充满音韵美感.鼓与大小锣钗的配合使用,更是高潮迭起,动人心魄.仪式音乐的曲调与旋律也十分丰富,道公们会根据不同的仪式,择用不同的曲调与旋律.在2012年12月上旬举行的大幡醮仪中,有一位来自陕西省艺术学院的女研究生,对民间道教的仪式音乐进行专题调研.(二)舞蹈价值从舞蹈艺术层面看,大幡醮仪也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前后共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负责文武坛的道公班子不同,师承不同,其舞蹈或表演风格亦不相同.来自陆川县清湖镇的吴华二郎道公班子,舞蹈动作样式更丰富多变,艺术性相对要高一些;而来自博白县凤山镇的蒋道忠六郎道公班子,舞蹈动作相对较为简单,以队形的穿插㊁跑动见长,队形变化多端,甚有感染力,也颇具特色.而道公的基本动作则有一共同特征.即左手执铃刀,右手执牛角.刀把上有铃若干,当铃刀上下振动时,铃与刀碰撞发出金属性的 喳喳 声,产生明显的节奏效果,亦可旋转,变换花样.牛角主要是旋转,在表演者指间左旋或右旋,亦可向空中抛掷,表演难度更高的动作,脚步变化非常丰富,或前后左右,或高步,或矮足,或双足平移,或单足跳跃,还有前滾翻㊁后滾翻㊁大跳等高难度动作.是桂东南道公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动作,同时也最具艺术性.上世纪90年代,博白县民间艺术团以道公铃刀牛角舞的基本舞步为基础,创作«快乐的牧牛童»节目,参加广西全区民间舞蹈艺术汇演,获得一等奖.(三)戏剧价值观察桂东南大幡醮仪, 其实就是一个象征性的剧场或战场,以大幡师为代表的阳世的人们,与妖魔鬼怪等破坏性力量进行决战,最后彻底逐除或战胜妖魔鬼怪,使地方 清洁 ,国泰民安 [1].这个象征性的剧场或战场,有具体的四至范围,其中有府衙㊁指挥部㊁神坛㊁鼓楼,还有关押鬼魅的牢狱;有人物,包括元帅(大幡师)㊁将军㊁兵士㊁诸神明㊁天兵天将,后勤支援,以及志在必除的各种邪魅鬼怪.整个大幡醮仪,本质上就是一个以乡野为舞台的民间戏剧展演.表演的形式丰富多彩.主要有:(1)首入幡场时,大幡师令手下将军进场巡视之对话与仪式性表演;(2)武坛告煞斩煞时,将军令道公行刑斩煞之对话与仪式性表演;(3)幡竹幡木进入幡场时的仪式性展演; (4)武坛斩猪牛犒赏神兵天将时,大幡师令行刑道公斩猪牛之对话与仪式性表演; (5)文坛过竹山仪式时,道公对信众之祝颂与吟唱表演;(6)文坛表演八仙祝寿时,道公与信众之互动性表演;(7)文坛表演孙悟空西天取经㊁仙女戏土地公等节目时,嘻笑调情以及信众的配合参与;①第一次是2012年12月5-8日(农历壬辰年十月二十二至二十五日);第二次是2013年元月8-11日(农历壬辰年十一月二十八至十二月初一).14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连最为肃穆的施食仪式,在本质上也是一场戏曲展演:其中有布置演出场地㊁焚香祭祀㊁放置纸船㊁吟唱对白㊁抛掷祭品等表演层次.而且,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演变,今日桂东南地区道公们的表演已经深深扎根当地社会,深受当地民众欢迎.譬如,道公们表演的«八仙祝寿»节目,表演者不是空泛地向所有现场观众唱诵祝福,而是将现场观众的姓氏大名一个一个恭敬列上(尤其是那些当地代表性人物),然后一个一个对他们致以具体的赞美与祝福,使所有受祝者喜笑颜开.还有«孙悟空西天取经»节目,剧中设有一棵番桃树,树上悬挂着数十颗柑子.经过祭祀㊁取经等一系列表演之后,观众们突然一涌而上,将树上所有柑子一抢而空,甚至树叶也被折光. 当地观众说,这些果实与树叶,有驱邪得福之祥.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很多仪式性表演,通常包含有巫术性的内容,即埋符㊁画符或诵咒.尤其是醮仪结束时之 退兵 仪式,道公们边退边埋符施咒,最后撤出幡场,非常神秘.这些表演方式,无疑是当地道公为满足信众需求而对传统方式的发展与创造,形成独特风格.值得认真研究㊁总结.(四)文学价值当地道公传习的各种经文,属民间文学之一种.在表现形式上,多数为五七言句的韵文,其间穿插一些短小散文或对白;亦有少量三言加七言式的句式.可吟㊁可唱㊁可说;有一人独白,有二人对讲,亦有一人说众人相和.在语言应用上,采用当地客家方言书写㊁吟唱,地方特色非常浓厚.在语言风格上,通俗浅显,明白易懂,穿插有大量诙谐生动的比喻,十分有趣.故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这些特征,无疑是唐代佛教 俗讲 形式之传承㊁发展,使高深的宗教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亦值得认真研究㊁总结.(五)仪式价值民间道教斋醮科仪,最具代表性者乃其仪式,最神秘者亦其仪式.整个大幡醮仪,各种仪式贯穿始终,可谓集民间道教科仪之大成.既有一般性的请神开坛仪式,例行的开定更仪式①与早中晚三朝仪式;亦有神秘的刀山火炼仪式;以及阴森可怖的施食仪式.其中很多仪式持续的时间很长,最为典型的是火炼仪式,正式名称 炼度 .过火炼仪式在晚上九时左右才开始,道公们为了保证民众过炼的安全,从上午九时左右即开坛请师,举行相关仪式.此后直到晚上正式过炼,分内外二坛,先后举行了10余个仪式.计有内坛科仪5个,外坛科仪7个.②这些仪式运用了大量的符㊁咒与(指)诀.不仅非常神秘,并且营造了惊人的效果.如赤足上刀脚不受伤;赤足过火炼通红的木炭亦不伤人;施食仪式可招来孤魂野鬼,等等.个中奥秘,很值得探究.三㊁大幡醮仪之历史文化价值我国民间大幡醮仪,肇始于汉末,形成于南北朝,至唐发展完备,盛行于明清,至今已历千五百年,历史悠久.至上世纪中期及以前,曾广泛流行于闽㊁赣㊁粤㊁湘㊁桂㊁琼等南方省区.时至今日,仍能完整传承者,唯闽㊁桂等极其有限的省区.其中桂东南陆川博白两县保存尤其完整,民间传习亦最为普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当地民众不时操办,而今更为常见(大体每隔一两年即有某个乡镇的民众操办;甚者一年数宗). 大幡醮仪历千五百年而犹完整传承于桂东南客家聚居区,堪称这一神秘仪式之活化石.此价值之一.其次,大幡醮仪是观察与理解中国传统宗教与文化之最佳范本.学者均谓,中国传统文化之格局是 儒佛道互补 ;或曰以儒家伦理学说为主导,以佛道为辅助.但三者究竟如何 互补 ?民间信仰的性质及其与儒释道三教的根本关系究竟如何则不易理解.而大幡醮仪及其传习者道公群体,则给国人乃至全世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最直观㊁最立体㊁最完整的观察范本.桂东南地区道公群体的构成比较复杂[2],其中有一支为闾山派.我们实地考察的大幡醮仪的主持道公,即属闾山派.闾山派,又称闾山教㊁闾山法,因为方言谐音的原因,一些地方志或笔记亦称之为 庐山派 ㊁ 吕山教 .据我国民间道教研究者研究, 闾山派是中国原始巫教的流传形态,由于民间宗教文化长期的层积和整合,在其不断地发展衍变过程中,既吸纳了道教正一派㊁茅山派的东西,同时也吸收①②开更仪式,即黎明后服伺诸神明起身㊁梳洗打扮㊁登坛的仪式;定更仪式,即服伺诸神退坛睡眠的仪式.以象征性的舞蹈动作表演.广西博白县宁潭镇蓝洪六郎藏«普菴炼度内外坛科»载:内坛科仪:(1)早晚炼度发表仪式;(2)关师上符命仪式;(3)造起炼布点斗步罡仪式;(4)呼将锁亡仪式;(5)拜起师珠表仪式.外坛科仪:(1)炼坛安师仪式;(2)炼坛安关赵二将仪式;(3)秉师拜上炼珠表仪式;(4)炼坛炼将请师冷炼仪式;(5)关师冷炼仪式; (6)点斗步罡仪式;(7)引灵游池过斗仪式.第4期刘道超:非遗视阈下的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15了佛教瑜珈教㊁密教的宗教养分,成为南方道教的一个重要支派,分布于福建㊁浙江㊁江西㊁广东㊁湖南及台湾等地 [3].闽西是闾山教产生的核心地区,桂东南地区的闾山派,大约系随闽西客家移民迁徙而来.据与桂东南客家闾山派道公交谈㊁研读其经文及实地调研,我们发现,闾山教具有 四教合一 的明显特征.所谓 四教 ,系指儒㊁释㊁道㊁巫.其中释㊁道二教最为突出.譬如,在闾山派 新临弟子 立志入(道)教接受传度及加职的疏表中,径直称 习学释道二教 ,直接表明闾山派新人入教后学习内容,释㊁道二教兼备.再者,闾山派道公拥有三种不同的名称 法名㊁郎名与道名. 新临弟子 入教后即获 法名 (在自己原来姓名中增加或更易一 法 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习后,经加补仪式,再获郎名;当道行达到相当程度,然后获得道名.而道公们在抄录经文落款时往往自称 释门弟子 或 伸僧法寿 .①其中 法 ㊁ 郎 二名,表明传承自闾山法统; 道名 意指上承道教; 释门 ㊁ 伸僧 之号,则为佛教瑜珈及密宗之明示.儒教的表征则要隐晦一些,其在桂东南闾山派中的体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闾山派传世经文中蕴含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如孝㊁悌㊁忠㊁信㊁仁㊁义㊁廉㊁耻等.二是幡场神坛中,以祖先堂居中,文武两坛分居左右两侧(文坛即佛坛,称释雄宝殿,居左;武坛即道坛,称老君殿,又称闾山院㊁阳平衙,居右)的布局.祖先坛居中,体现了闾山教依循中国社会以孔儒为尊㊁以祖先信仰为精神核心之社会实际.巫教既是闾山教的基础,亦为我国社会民间信仰之根基.在桂东南闾山教的实践中,巫教的内涵,既体现为斋醮科仪中对诸 蛮师 的礼敬与传承,②亦体现为各种古老的巫法巫技与多神信仰,还表现为当地民众对包括大幡醮仪在内的各种宗教仪式的信从与热诚.换一句话说,巫教之本身,就是民间信仰.我国传统社会的宗教信仰,以原始时代的巫教为根底,春秋战国时期以 儒 为主体形成儒家学派;东汉初年佛教传入,末年原始道教诞生.此后,儒㊁释㊁道三教经过相斥㊁相吸㊁相合的发展历程.大体而言,南北朝时期是相斥阶段;隋唐时期是相斥复相吸阶段;宋元时期则是相融合阶段.闾山教形成之时,正是三教融合的收官阶段,其实就是我国社会儒㊁释㊁道㊁巫四教交融发展的一大成果.因此,闾山教及其大幡醮仪可以成为学术界研究 三教合一 或 四教合一 的理想标本.四㊁大幡醮仪之社会价值桂东南大幡醮仪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一)国家在民众心中之至尊地位在这一完全由民间自主举办的大幡醮仪中,我们看到了国家在民众心目中的至尊地位.幡场对联明显表示出民众对国家意志之追随.如祖先堂神位左右对联: 祀祖礼神祈福禄,维纲纪继缵经纶 ;祖先堂门口对联: 户户小康众信祖先护百姓,家家巨富诸缘宗亲祐庶民 .联中所言 纲纪 ,意指国家纲纪法度;而 户户小康 ,就是当下之社会建设目标.表现出广大民众对国家的态度:真心支持与拥戴,期盼 国泰民安 .更重要的是,这种表述完全是民间自发的,无任何外力之胁迫,显得十分真实㊁可信.(二)有效解除民众生老病死各种困厄,功效突出上世纪80年代后,这一传统宗教仪式越来越频繁地在桂东南各村镇展演,表明其中必定蕴含诸多不为我们所知的魅力.其一,让非正常死亡者灵魂安息㊁逝者家庭精神获得抚慰.我国各地每年均有为数众多的非正常死亡者,死因不一.逝者家庭成员心灵之哀痛与创伤难以平复.闾山教等民间道公经数百年探索,通过大幡醮仪过火炼仪式(包括阳火炼与阴火炼两种),③使近年非正常死亡者可获超度,还惠及历年非正常死亡之孤魂野鬼,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情怀.其二,使生辰八字不佳,或人生不顺怀疑是八字缺失者获得补救.社会上生辰八字信仰者在人①②③据调查,博白县宁潭镇赖道和二郎所抄录经文,率以 释门弟子 落款;博白县凤山镇蒋道寿二郎所录经文,则习惯以 伸僧法寿 之名落款.研读桂东南闾山派道公传习经文,其称 师 者大致可分三类.一曰 祖师 ,指三清玉帝㊁太上老君等道教师尊;二曰 本师 ,概指闾山教创教诸师,如蓝锦一郎㊁蓝钦二郎㊁蓝清二郎等;三曰 蛮师 ,概指闾山教之外或闽西畲族巫师,如李二郎㊁李小九㊁李十四郎等.相对而言, 祖师 与 本师 的区别不十分严格.一些经书亦将闾山教本师称为 祖师 .传统大幡醮仪均有过火炼仪式,含阳炼与阴炼两种不同形式.阳火炼不仅可解除阳人各种困厄,近年逝世之非正常死亡者,其家人持死者灵牌,亦可获超度.阴炼则主要超度历年非正常死亡之孤魂野鬼,谓之 施食 ㊁ 施孤 .16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生行事不顺之时,就会想到八字问题,大幡醮仪通过 告煞 ㊁ 斩煞 ,以及过 竹山 ㊁ 寿桥 ㊁ 阴阳水碗 等仪式性手段,使之获得弥补乃至解除(使参与者从内心感觉到),十分巧妙.其三,有效缓解各种人际交往之困厄.人生在世,不可避免要与自然及人相处,难免会发生矛盾或摩擦;甚或在无意之中,伤了他人或天地自然,因时过境迁,亦无由致歉.大幡醮仪通过 刀山解冤 仪式,使这些缺失或遗憾获得圆满化解.其四,满足世人求子求寿等愿望.多子多寿是中国普通民众的人生追求.社会上乏子或被疾病困扰者十分普遍.在考察过程中,我们看到,民众排着长长的队伍,手执写着自己姓名与生辰八字的名帖,在 竹山 ㊁ 福寿桥 ㊁ 阴阳水碗 间兴高采烈地穿行;仪式结束时,将那些已然 去煞 的名帖烧掉,道公在大家额头盖上幡师大印,个个脸上露出幸福满足之笑容;家属手捧非正常死亡者灵牌,顺利通过火炼后,变得放松与释然 .正因为大幡醮仪具有如此的社会价值与实际功效,才会在21世纪的今天,仍持续不断地在桂东南客地村镇展演,传承不辍.五㊁大幡醮仪之整体价值与保护路径 兼论我国民间信仰之性质及其与儒释道制度性宗教之结构关系综上所述,桂东南大幡醮仪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亦可谓 价值重大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 非遗 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指被各群体㊁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㊁表演㊁表现形式㊁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㊁实物㊁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大幡醮仪亦在保护范围之内,无疑应予保护.那么,应该如何保护?若据大幡醮仪之内涵细分,可区分为四个不同层次:(1)艺术层面之音乐㊁舞蹈㊁戏剧㊁文学等;(2)仪式层面之祭仪㊁上刀山㊁过火炼㊁过竹山等;(3)传承人层面之道公㊁大幡师等;(4)观念层面之祖先崇拜㊁鬼神崇拜㊁僧道圣贤崇拜㊁儒家伦理观念㊁佛教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观念㊁道教长生观念㊁辟邪观念等.按以往我国非遗保护的基本实践,大体是将后者剥离,仅保护前三者.一旦涉及后者,即有 迷信 嫌疑,谓之 敏感 而放弃. 然而,若将后者剥离,大幡醮仪即无灵魂而名不附实矣!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把民间信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对待,不要随意粘贴迷信标签[4].更有学者呼吁 重建民间信仰 ,希望 营造一种宽松的信仰文化氛围,去除民间信仰即封建迷信的魔咒. 并有选择性地将民间信仰 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 [5].这就涉及民间信仰最关键的核心问题,即:民间信仰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它与儒释道等制度性宗教的结构关系如何?事体重大,不先解决,无从保护.故借此机会,略陈己见.(一)中国传统宗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民间信仰概念的认知仍十分混乱.或说民间信仰不是宗教,而是一种信仰形态,否定其宗教的本质属性;或说民间信仰本质上是宗教,但却是一种与制度化宗教相对的 普化宗教 ;或主张对民间信仰的界定不必过于精确,应当模糊一些;或说民间信仰是一种介于宗教与信仰形态之间的 准宗教 现象;或说民间信仰是一种 不成熟的宗教 .莫衷一是.造成这种混乱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以西方文化尤其是宗教为标准审视中国民间信仰[6]5;二是将民间信仰与佛㊁道等制度性宗教人为分割㊁对立.我们认为,不能用西方宗教标准度量一切,我国民间信仰也是宗教.道森曾很坚定地认定: 凡在文化上有生气的社会必有某种宗教信仰 无论明显的还是隐秘的,而宗教信仰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社会的文化形式. [7]正如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一样,形态完全相同的宗教信仰也是不可想象的.由于中国文明 是在一个整体性宇宙形成论的框架里面创造出来的 [8],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形态走了一条与西方社会完全不同的道路.实际上,中国民间信仰与儒㊁佛㊁道等制度性宗教是一不是二.二者虽有精粗㊁雅俗㊁上下㊁集散之别,实质却是中国宗教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共同完成宗教服务社会㊁传承文化的作用.强与分割,不仅造成概念认知之混乱,更无法正确把握民间信仰暨中国宗教自身的存在方式及未来走向.近年虽有学者意识到民间信仰是中国宗教统一体之重要组成部分[6]6,惜仍无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本文限于篇幅体例,无法展开论述,只能略谈基本观点.。

非遗背景下太康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非遗背景下太康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非遗背景下太康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发源于河南省太康县的道清戏,面临着诸如缺乏观众、演员流失、没有经费、受娱乐文化冲击、脱离时代发展等困难,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从开设校园道情戏课程、加大保护传承人力度、进行商业化模式探索以及保护录音录像资料等方面入手,浅析对传承和保护古老的艺术遗产的方法。

标签:太康道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太康道情戏,它主要存在于河南省太康县及其周边地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源于道教乐歌,是在明清之际形成的一种曲艺说唱艺术,在改革开放后,道情戏被改编为现代戏曾一度文明全国。

由于传统戏曲难以适应人们在精神审美上的新需要,太康道情戏这类小众濒危戏曲面临着逐步退出市场,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新的时代,如何传承和保护古老的艺术遗产值得我们深思。

一、太康道情戏的发展现状和困境上世纪五十年代,太康道情剧团编排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比较出名的剧目有《王金豆借粮》《访苏州》《双拜寿》《雷宝童投亲》等,改革开放后,由艺术名家蔡清枝主演的现代道情戏《前进路上》,场场爆满,剧团多次在全国和省市级的戏曲大赛中取得佳绩今天,坐落在太康县的太康道情剧团,拥有正式演职人员仅63人,在传统艺术的转型、受众面和演员待遇上的状况不容乐观。

艺术的创作要贴近且反应百姓的日常,而反应现代内容的道情戏精品越来越少,百姓认可度不高,难以适应现代人审美的需要。

戏曲编创队伍的萧条,加上演员队伍的规模和后备力量不足,让剧团演出的业务发展停滞不前,剧团的经费捉襟见肘,面临生存危机。

没有受众,没有作品,让经典戏剧艺术只流于戏剧表现技巧。

二、太康道情戏的传承保护对策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太康道情戏的转型刻不容缓,首先要给予道情戏专业的传承人必要的物质支持,让传承人安心搞传承搞发展。

第二,借鉴传统戏剧传承、转型的成功经验,探求新的戏剧发展模式,钻研道情戏新的发展机会。

第四,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加大对太康情道戏的记录、保护和宣传。

非遗文化:驱使鬼神的符咒印版

非遗文化:驱使鬼神的符咒印版

非遗文化:驱使鬼神的符咒印版
· 敦煌残卷《护宅神历》中的居家常用符咒·
道教的符咒是符箓与咒语的合称。

符指的是用朱笔或墨笔所画的一种点线合用、字图相兼、且以屈曲笔画为主的神秘形象,道门中人声称它具备了驱使鬼神、治病禳灾等众多功能,咒指的是具有特殊音频效应的口诀,道门广泛地用以养生辅助、祈福消灾或者召驱鬼神以达到施行者的特殊目的。

在民间信仰中,符咒中还渗入了藏密、祆教等元素,还出现了雕版印刷的符咒,以便大量复制。

今天就给大家推送一组符咒印版——。

道教音乐:无锡城市文化个性的样本研究

道教音乐:无锡城市文化个性的样本研究

道教音乐:无锡城市文化个性的样本研究发表时间:2016-06-15T15:14:37.560Z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9月作者:王峰华[导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双重职责,确立广泛参与的群众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一切工作的核心基础。

王峰华无锡市文化馆无锡 214031一座城市,如果没有鲜明的城市形象,如果没有文化和品牌来支撑,那么这座城市就会失去灵魂和色彩。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它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并成为民众为这个城市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源泉。

而音乐,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以其特有的方式记载着城市的历史与精神,承担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下,在国内各大城市纷纷打出文化牌,企图彰显城市个性的时候,我们必须静下心来沉思:无锡,要凸显自己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独一性”,靠什么?在同打“吴文化”牌的苏南城市群中,要显现城市的文化个性,靠什么?在这样的追问中,音乐,特别是深植于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中的无锡道教音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本文就试图通过对无锡道教音乐的初步探究,阐明其对无锡城市文化个性形成和传播的价值所在及可持续能力。

一、无锡道教音乐的基本文化特征无锡道教音乐发端于古代巫觋歌舞祭祀音乐,经千余年发展,至明清时期锡派道乐日臻完善,成为吴地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支脉。

其音调以古朴典雅、兼具宗教韵味与江南丝竹传统的风格为世人称赞。

就内容而言,无锡道教音乐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腔口”音乐,即道教科仪进行中法师演唱的部分,按照斋醮不同内容、不同场合表现功能的需要,而有赞颂、步虚、咒、道、朗念等多种韵腔体裁,以及独唱、一唱众合、齐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如《救苦赞》、《清静自然香》、《赞礼玄元》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性腔调。

二是“梵音”音乐,即道家曲牌吹打,约有《桂枝香》、《醉仙戏》、《雁儿落》等笛曲曲牌百余首,在醮仪中多用于法事开始前的“发擂吹打”、“序奏”,以及法事过程中的舞蹈伴奏和演唱段落之间的过渡音乐,其慢、中、快鼓段的演奏极具特点,击鼓技艺堪称一绝。

本无踪迹恋柴扃 世乱须教识道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县道情戏述略

本无踪迹恋柴扃 世乱须教识道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县道情戏述略

学史·文化文/王洪鹏作者简介 王洪鹏,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史与科普教育。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贲卦》)”这是“文”“化”二字在中国典籍中首次出现,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

不同地域会产生不同文化,文化反映了当地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生活。

道情戏正是山西临县地区独特的艺术形式,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当地人们的精神生活。

本期学史·文化将带您走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县道情戏,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县道情戏述略本无踪迹恋柴扃世乱须教识道情高山阻隔、河流纵横,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老的山西戏曲文化。

山西不仅戏剧种类多,而且“城镇有戏馆,寺庙有戏楼,村村有戏台”,临县道情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其演出的戏台可佐证其昔日繁荣。

临县道教与临县道情道情作为独立词汇出现于秦朝以后,其本身含义是道义、情理。

道情作为民间艺术,主要用来表达隐逸逍遥的思想感情。

北宋末年曹勋(1098—1174)的《法曲·道情》是现存最早的道教文学作品。

顾名思义,“道情道情,道家传道之情”。

正如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戏曲理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所载,道家唱的尽是“飞驭天表,游览太虚”之言,因为有临县虽然是山西省深度贫困县,可是临县人身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仍不失乐观和旷达的精神,并且保持了临县民俗文化中朴实、原始、丰富的基本特征。

山高路远沟深,扶贫扶智驰奔,临县作为中国科协的定点扶贫县之一,笔者曾十多次赴临县开展科技扶贫活动。

其间,在临县道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瑞锋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刘文峰研究员(临县人)大力帮助下,笔者梳理了临县道情的前世今生和发展现状,希望为这一宝贵的地方剧种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慨古感今,有乐道徜徉之情”,于是就将这一道家表现形式称为道情。

斋醮科仪音乐:海南道教文化之奇葩

斋醮科仪音乐:海南道教文化之奇葩

斋醮科仪音乐:海南道教文化之奇葩*导读:《海南岛史》载:道教自宋初以来得到历朝信仰而复兴。

斋醮科仪音乐,在宋初随着江南一带的移民传入《海南岛史》载:道教自宋初以来得到历朝信仰而复兴。

斋醮科仪音乐,在宋初随着江南一带的移民传入海南,它随民间作斋祭祀活动而繁衍并深深扎根,明代已很盛行,是海南省流行很广、影响很大的一种民间音乐。

*海南斋乐独具本土特色民国三十七年版的《海南岛志》云:道教之于本岛,相当普及,大多数寺庙均属之,全岛道教徒计达三十万人。

当时的海南岛人口仅217万人,道教徒占了14%,可见道教在海南岛影响之大。

据史料记载,海南之道教属正一道,亦称火居道。

正一道虽侍奉宫观,但仍返家居住,经授职籙(音录)的道公平时也务农事,有斋醮活动就为民间设坛祭祀法事。

原始宗教与佛道教的融会而形成海南独特的斋醮科仪,斋醮科仪音乐伴随着斋醮的内容目的和适应行持的程序而融变定形。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符策超告诉记者,海南岛的斋醮活动是中原道教天师道斋醮科仪的承传派生,传至海南后,与本土的原始宗教活动结合,汲纳方言俚语山歌调式演变,并与佛教音乐融会成的一种独特的宗教艺术。

符策超说,海南移民源流多、文化层次杂,加上原籍少数民族信仰文化理念的不同,使斋醮科仪音乐也有别于中原天师道斋醮科仪音乐。

其特点是:声调高、音域宽。

诵经念咒与音乐、击乐同步进行。

其中诵经念咒语音有官话、粤话、海南话及各种语系,经文的长短句和语音不同致使伴奏经韵虚声衬音多,拖腔拉板长。

*海南斋乐曾经繁荣斋醮又称打醮,俗称做道场、经忏或做法事,是宗教礼节。

斋本意为庄敬洁净,醮本意为僧道设坛祈神。

意味着古人祭祀前沐浴更衣,不食荤腥的仪式。

斋醮科仪的行程中道士要身穿道袍,设坛斋醮,演唱经文,祭神度亡,除灾祈福。

它始于何时已难查考,至少在明代已形成。

斋醮祭祀活动催生了斋醮科仪音乐。

明代定安县进士王弘诲曾著文描述当时斋醮祭祀活动景况:每当公节届期,即云集煈附,若三军奉主帅,曾无敢厥声者。

文化研究知识:道教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文化研究知识:道教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文化研究知识:道教文化的历史与传承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其源头则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作为一种多元化的信仰体系,道教在中国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一、道教文化的历史背景道教发源于中国古代农村地区,开始是一种散乱的民间信仰。

周朝时期,国家宗教是儒家思想,但道教也开始逐渐成型。

道家思想体系主要由庄子、老子和列子等人创立。

到汉朝,道家思想逐渐演变为道教的宗教实践。

白帝山玄天上帝庙、蓝田山吕祖庙、龙虎山成昆道观都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这些道观的创立,为中国道教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教在明清时代发展的最为盛行。

道教崇尚自然,注重修炼,开创了道家修炼、布施、拜神、卫星等众多流派和传统。

在这一时期,道教的影响力扩大,吸纳了许多其他宗教的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

二、道教文化的传承道教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通过道教教派和道教寺庙来完成的。

道教教派包括全真派、玄门派、太极派、丹阳派等等,每个派别都有其独特的道教文化底蕴。

道教寺庙则是道教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国民间信仰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道教寺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白云观、武当山、青城山、龙华寺等等。

这些寺庙的代表性建筑、佛像、神庙等都充分展示了道教文化的价值。

此外,道教文化也通过文学、音乐、演艺等形式进行传承。

道教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反映了道教思想与文化,同时也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道教音乐和舞蹈则是宗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三、道教文化的价值道教文化具有丰富的价值,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其在哲学思想和世俗道德方面的贡献。

道教哲学思想贯穿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强调个人修炼和达到心灵自由。

其中,“道”是其中最主要的思想,它代表着自然和宇宙万物的本质。

在古代中国哲学中,道家思想被视为“有无之间的学问”,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据了独特的位置。

国家级非遗名下的道教文化类研究

国家级非遗名下的道教文化类研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道教文化类研究马培红,姚伟钧(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施行,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道教文化,作为中国宗教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完善的宗教思想文化体系,对现代养生、医学、音乐、信仰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然而,其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数量实在是凤毛麟角。

本文通过分析道教文化所处的境地及原因,认为应当加强对道教文化的重视,正视道教文化的存在;建立公正客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体系;加强道教文化研究,扩大道教文化的传播力和文化认同度。

关键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道教文化随着“非遗”热的兴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做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的建立,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建构日趋完善,更加富有层次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为非遗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非遗名录体系的建立,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其中,在道教文化方面,不少学者向纵深处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也有不少学者从民间信仰方面,将非遗中的道教文化作为个案进行研究。

然而,很少有人从整体上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道教文化类项目进行研究。

道教文化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资源,其中蕴含的现代养生、医学等都对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值得现代人去保护、传承。

因此,充分发掘优秀道教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优秀的道教文化意义重大。

本文拟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文本,通过对国家级非遗名录具体的量化分析,指出道教文化在非遗中的不利境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加强人们对道教文化的重视,促进非遗中道教文化类项目的申报。

一、道教文化在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所处的境地鲁迅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是对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的高度肯定。

“因此,不深入研究道教,就不可能全面地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和中国的传统文化”。

环县道情皮影戏发展现状与传承策略研究

环县道情皮影戏发展现状与传承策略研究

第38卷第4期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38,N o .42022年7月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J u l .2022ʌ收稿日期ɔ2022G01G15ʌ作者简介ɔ朱艳君(1977-),女,河南开封人,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非遗文化㊁新闻传播研究.环县道情皮影戏发展现状与传承策略研究朱艳君(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与传媒系,甘肃兰州㊀730070)ʌ摘要ɔ环县道情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戏剧艺术之一,也是中国道情皮影艺术中重要的一支.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表征,环县道情皮影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民俗㊁口传文学㊁民间美术和民间音乐等元素,形成综合性的戏剧艺术形式,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受现代文明冲击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传承㊁保护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坚持科学研究,探究环县道情皮影戏的基因谱系和生命之根,与新媒体融合与创新,是当前促进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发展的有效策略.ʌ关键词ɔ环县道情皮影戏;民间艺术;融合与创新;传承与保护ʌ中图分类号ɔJ 802.6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ʌ文章编号ɔ2095G7009(2022)04G0007G06R e s e a r c h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a t u s a n d I n h e r i t a n c e S t r a t e g yo fD a o q i n g S h a d o wP l a y i nH u a nC o u n t yZ HU Y a n Gju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D e s i g na n d M e d i a ,L a n z h o uV o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i c a lC o l l e ge ,L a n z h o u 73007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D a o q i n g s h a d o w p l a y i n H u a nC o u n t y i san a t i o n a l I n t a n g i b l e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 p r o je c t .I t i so n eof t h em o s t c o m p l e t e l yp r e s e r v e dd r a m a a r t s a t p r e s e n t .I t i s a l s o a n i m p o r t a n t b r a n c h o f C h i n e s eD a o q i ng sh a d o w p l a y a r t .A s a ni m Gp o r t a n t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o f r e g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D a o q i n g s h a d o w p l a y ha s g a t h e r e d f o l ka c t i v i t i e s ,o r a l l i t e r a t u r e ,f o l ka r t a n d f o l km u s i c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f o r m a t i o n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t o f o r m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f o r mo f d r a m a a r t .I t i s o n e o f t h e t y p i Gc a l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s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c u l t u r e i n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B a s i n .I n f l u e n c e db y t h e i m p ac t o fm ode r nc i v i l i z a t i o na n d t h e c h a n g e of p e o p l e s p r o d u c t i o na n d l i f e s t y l e ,t h e i n h e r i t a n c e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D a o q i ng sh a d o w p l a yi n H u a nC o u n t y a r e f a c i n g m a n y c h a l l e n g e s .A d h e r i n g t o s c i e n 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 ,e x p l o r i n g t h e g e n e t i c p e d i gr e e a n d r o o t o f l i f e o f D a o q i n g s h a d o w p l a y ,a n d i n t e g r a t i n g a n d i n n o v a t i n g i n t h e c o n t e x t o f n e w m e d i aa r e e f f e c t i v e s t r a t e g i e s t o p r o m o t e t h e i n h e r i t a n c e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D a o q i n g s h a d o w p l a y.K e y wo r d s :D a o q i n g s h a d o w p l a y i nH u a nC o u n t y ;f o l ka r t ;i n t e g r a t i o n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i n h e r i t a n c e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 ㊀㊀环县在甘肃省最东端的庆阳市西北部,地处甘肃㊁陕西㊁宁夏三省区交界地带,境内山川绵延起伏㊁沟壑遍布.这里不仅是周人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生存和交往,如羌㊁狄㊁戎㊁党项㊁匈奴㊁鲜卑㊁突厥等[1].周边的族群文化和古老的秦陇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融合,中国原生的道教文化更是在这里根植㊁传播㊁发扬.正是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民间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戏.环县道情皮影戏集合了民间音乐㊁民间美术㊁口传文学㊁民俗活动等,在演出程式㊁传承流变㊁艺术表演㊁音乐表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但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旧时缓慢的节奏和难懂的唱词,很难满足当下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审美需求,环县道情皮影戏在现代生活中渐行渐远,演出戏班和观众日渐减少.再加上经济压力和社会潮流的冲击,很多皮影艺人,尤其是年7轻人,为谋求生计而不得不放弃皮影戏的演出.这使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保护㊁传承日益严峻.一、环县道情皮影戏的艺术起源和艺术特色㊀㊀环县道情皮影戏在当地被称为 小戏 (这是相对于秦腔而言,秦腔在当地被称作 大戏 )㊁ 牛皮娃娃 灯影子 ,其音乐唱腔优美独特,皮影雕刻生动精美,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一)环县道情皮影戏的艺术起源关于环县道情皮影戏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说来自山西,因为唱词和山西的方言俚语相仿;也有人说和陕西的碗碗腔一脉相承;还有一种说法是源于环县本地的兴隆山.这些说法存疑很多,也没有确凿的资料,所以关于环县道情皮影的起源,至今没有确切的定论.笔者经过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和考证,对其起源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环县道情皮影戏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皮影戏作为汉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也被叫做 影子戏 或 灯影戏 ,它是用油灯㊁蜡烛或其他光源照射由兽皮或硬纸做成的影人来表演故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中最为重要的道具是 亮子 即影窗,没有亮子,则无以言 影戏 .影窗一般高3尺,宽5尺,最高不过4尺,宽不过6尺,以白纸或白布作幕,以便单人操作.其次为油灯一盏,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动作.艺人通过操纵影人并配合音乐伴奏进行说唱,即 借灯㊁传影㊁配声以演故事 .皮影戏古来有之,关于其起源一种认为是来自印度,它们的皮影保留了没有活动的关节㊁没有颜色的最古老的形状.而且最早关于皮影的文字资料也是印度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源于印尼本土,11世纪时从爪哇王室逐渐传到印尼各地,在爪哇印度湿婆教时期开始盛行.也有源于中国的说法,王传历在其文章«中国皮影戏的起源研究综述»中认为,皮影戏在历史上的起源有三个阶段,其一为汉,其二为唐代,其三则为宋代[2].晋代干宝所撰的«搜神记»第四十四回中,便有早期皮影戏的影子: 汉武帝时,幸李夫人.夫人卒后,帝思念不已.方士齐人李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施帷帐,明灯烛,而令帝居他帐,遥望之. [3]有些学者运用史料考据法,比较«史记»和«汉书»中关于皮影戏起源于西汉的两条主要证据,同时运用历史环境分析法对西汉丧葬习俗㊁社会文化需要㊁神话戏剧产生㊁工艺美术和方士群体进行还原再现,得出皮影戏形成于西汉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4].我国著名学者孙楷第则认为皮影戏起源于唐代,孙楷第在其书中谈到皮影戏的起源时说到: 余意影戏殆仁宗时始盛.若溯其源,则唐㊁五代时,似乎已类似影戏之事耳. [5]通过对一些史料的分析,笔者认为皮影戏在中国出现最迟在魏晋时期,在唐代开始走向大众,在明清戏曲㊁话本的兴盛中,走向高潮.道情 是中国曲艺品种的一个类别,属于说唱艺术,因古代道士念经唱词㊁诵说道教情理而得名.相传起源于唐代布道的道曲,如«九真»«承天»等;从南宋开始用简板㊁渔鼓进行伴奏,又被称为道情渔鼓;到了清代,道情与各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分化为南方的诗赞体和北方的曲牌体两大系别.环县古称环州,是陇东道情的发源地.环县道情皮影戏是皮影与曲艺类别道情相结合的产物,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戏剧艺术之一,也是中国道情皮影艺术中重要的一支,在不断地发展流变中,其表演形式㊁乐器㊁传统曲目等,体现出陇东道情的特点及价值[6].第二,环县道情皮影戏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与当地庙会祭神㊁农家酬神还愿㊁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密不可分.兴隆山位于县城东北的四合塬上,原为道教圣地.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方圆百里的人们慕名而来,祭神㊁过庙会,盛况空前.庙会期间的祭神戏必须是道情皮影.此外,还有一些村建庙宇,供奉有道教神灵.每逢神灵的诞辰,总会举办盛大而庄严的民间自发庙会.而 庙会的实质在于民间信仰,其核心在于神灵的供奉.它可以是一种很大规模的群体的信仰活动,也可以是一个村庄㊁一个家族的信仰活动;所有娱乐都是围绕某种信仰活动的具体展开而进行的 庙会的历史,其实就是民间信仰的历史. [7]庙会上,除了各种祭神活动外,道情皮影的演出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娱神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道情皮影戏中有充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大本戏,也有情节风趣充满讽刺色彩的小本戏,这些戏承载了当地人民的精神追求与向往,饱含着劳动人民的欢笑与深思,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娱乐与享受,在娱神的同时也娱人,达到人神共娱的狂欢.8有关于环县道情皮影的起源问题,总体上说有历史起源说和人民活动说两种,但是,以宗教活动的开展来溯源环县道情皮影戏的起源是不恰当的,道教起源于东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究竟何时将皮影戏和宗教的娱神活动结合起来,有待进一步的考证,故有依托于史料记载的历史起源说方可算作环县道情皮影戏的起源.(二)环县道情皮影的艺术特色在长期的传承中,道情音乐唱腔的悠扬激越㊁表演技巧的奇异高超㊁皮影制作的精湛,成为当地人民劝善惩恶㊁丰富生活㊁倾诉情感的美好形式.环县道情音乐旋律优美㊁高亢激昂,唱腔委婉流畅㊁情深意长,既不失粗犷豪迈,又显出细腻温润.在抒情曲调中, 嘛簧 很有感染力. 嘛簧 也即 帮腔 或 合唱 ,其音调或高亢激越,或婉转圆润,每唱至高潮动情处,主唱领起全体和声,唱出了西北高原人的悲怆㊁雄浑.环县道情皮影戏里的人物形象和大多数戏曲艺术一样,分 生㊁旦㊁净㊁丑 行当,但它的表现内容更为丰富,从天上的神祇到地狱的鬼魅,从人间各色人等到飞禽走兽,都可以得到自由生动的展现.一个环县道情皮影戏班通常有五人组成,戏班的灵魂人物被称为挑扦儿,行话说 唱戏唱情,挑扦挑神 .演唱时,挑扦者端坐前台,负责皮影操作和戏词演唱,前台一唱三四个小时,不但通晓剧中人物的演唱道白和后台乐队的演出,还要纵观全局指挥后台.环县道情皮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史呈林曾说: 皮影是死的,要把它当活人来演! [8]皮影戏的演出效果还和皮影制作的好坏有很大关系.环县皮影的造型㊁雕刻风格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陕西皮影的风格.为了适应皮影戏表演的特殊要求和光影造型特点,雕刻艺人采用写实与抽象相结合的技法,并吸收了其他艺术的部分技巧,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戏曲化㊁艺术化㊁平面化的处理.皮影造型形象生动㊁夸张幽默,雕工细致流畅,着色浑厚沉着,令人赏心悦目.刻刀下,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夸张适度,以形写神,以色写意.皮影线条流畅,色彩绚烂,姿态精致潇洒,从功能和用途上,分为神仙㊁人物㊁动物㊁背景等几大类.匠人们的巧手仿佛赋予了皮影神秘的生命,使之幻化成灯影下随音符飞舞的精灵.一件精美的牛皮影件既可以用来表演皮影戏,又可以作为工艺品供人们珍藏欣赏[9].二、环县道情皮影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㊀㊀环县道情皮影戏历经沧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解长春是被环县道情皮影艺人们奉为祖师爷的传奇人物.生于1841年的解长春天赋异禀又勤奋刻苦,13岁起就独立组班演戏,毕生致力于道情皮影,形成独特的风格,使环县道情皮影艺术日臻完善,被誉为环县道情皮影大师和奠基人.他根据民间传说㊁历史故事改编移植了大量优秀的道情皮影演唱传统剧目;他倡导以德治家,以德载艺,一生广收徒弟,传授技艺,所传七代弟子共有358名.历经世代道情皮影艺人的切磋㊁传承㊁改进和创新,到了20世纪中晚期,形成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以 悠扬刚健㊁字正腔圆㊁旋律优美㊁节奏明快 的显著特色自成一腔,成为陇东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艺术奇葩.20世纪50年代,在环县道情皮影戏的基础上,经过全面的发掘㊁改革和创新,皮影戏开始向舞台剧演变,并最终产生了一个新的戏曲剧种 陇剧.由于完整保存了中国皮影艺术的原生态,2002年6月,环县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 中国皮影之乡 ;2003年,环县道情皮影被文化部列入中国民间文化保护首批试点工程;2006年5月,环县道情皮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又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环县道情皮影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环县道情皮影的戏剧音乐在全国独具特色.它是在演唱道情戏的基础上植入皮影表演而形成的地方小戏,具有鲜明的道情色彩.二是戏班子数量之多,相关从业人员之多,也是全国罕见的.环县道情皮影戏一度成为平民化㊁大众化的娱乐消遣,同时也是传播历史文化坚强有力的媒介之一.可惜的是,传统皮影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使得它很难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虽然环县道情皮影也做了相应的保护工作,但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生存土壤㊁发展条件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县道情皮影戏存在的功能逐渐弱化,群众基础正在萎缩环县道情皮影戏对于当地的民众而言,除了9审美娱乐之外,更深层次的实用功能是源于对神灵的敬畏,在这里,道情皮影戏和敬神㊁娱神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人们用道情皮影戏酬神㊁还愿,祈求四季平安,从而达到人与神㊁人与人㊁人与自然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在«艺术的起源»中,格罗塞认为,艺术的价值不仅仅是审美,还有社会的价值 艺术不是无谓的游戏,而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职能,也就是生存竞争中最有效的武器之一 人们致力于艺术活动最初只是自己直接的审美价值,而它们所以在历史上被保持下来并发展下去,却主要因为具有间接的社会价值. [10]环县村村有庙,有的村甚至还不止一座庙,庙也不只供奉一神,神灵更是五花八门.庙必有会,会必唱小戏.戏台正对庙门,演出有一定的程式,请神㊁敬神㊁唱神戏等,均由专门的人员配合艺人们完成.学者侯杰和范丽珠认为,在中国,传统民间信仰有很强的功利色彩和实用意识.在说明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功利性时,他们认为:中国的民众只是希望通过一定的仪式来完成自己的功利性目的,对宗教的要求并不在于是否有高深的哲理体系㊁缜密的逻辑思维和玄妙的彼岸境界.在探讨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实用性时,他们认为:为满足人们的实用心理和世俗愿望,民间各神有不同的功能.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用各种方式祭拜神灵[11].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神灵观念逐步弱化.目前,很多村子的庙会流于形式,外出求学或者打工的年轻人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和现代化的娱乐方式冲击,逐渐失去了对道情皮影戏的兴趣,群众基础正在萎缩,环县皮影戏赖以存续的文化空间被逐渐蚕食㊁破坏,其背后反映的是皮影戏的 文化空间 危机,它涉及道情皮影戏所处的空间范围㊁结构㊁环境㊁变迁㊁保护等方面.(二)艺人的减少和后继无人在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演出主要通过庙会完成,而唱戏的艺人多半是农民.随着观众的日益减少,庙会唱戏的时间一缩再缩,有的庙会唱完十分钟左右的神戏就结束了.因为没有了观众,艺人们的演唱也就没有了热情和动力.有的经济实力强一些的村子,近年来过庙会的时候开始邀请秦腔演员唱大戏,导致皮影戏更没有了市场.笔者通过调查,目前,在环县一台皮影戏的市场价是700元左右,最高有1000元.但一台戏至少由五个人完成,其中皮影戏箱在分账时也算一份,这样就是六份,一份110元到160元不等.随着庙会越来越少,艺人们的收入也大大减少,生计成了问题.这就使得环县道情皮影戏逐渐失去了未来发展的人才和资源,造成了传承和发展方面的危机.(三) 娱乐为主㊁欣赏为辅 向 欣赏为主㊁娱乐为辅 过渡,皮影戏这种表演形式面临消亡的窘境保护和利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过,应该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是前提,只有保护好才能合理利用,才有可能继承和发展.合理利用有利于保护,但利用的同时不能损害文化遗产. [11]9这是非物质文化在保护和利用上的原则.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娱乐的多样化,环县道情皮影困境重重.首先,从皮影的制作来看,不但要求艺人具有一定的高超技艺,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其次,牛皮制作的皮影在保存上具有相当的难度,风吹日晒以及温度或湿度的变化都有可能对皮影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从皮影戏的表演看,唱功㊁挑扦㊁乐器演奏都非一朝一夕之事.再加上在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是在旅游景区的摊位上看到装饰画般镶在镜框里的皮影,清一色的帝王将相㊁才子佳人,皮影戏似乎已经等同于兽皮雕刻.三、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传承保护策略皮影戏曾展现了中国人对于光影的精巧解读.诚然,在娱乐形式大为丰富的时代,旧时缓慢的节奏和难懂的唱腔,很难满足当下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审美需求.如何让这门古老的艺术不被尘封于博物馆中,如何让皮影真正成为活起来的 戏 ,成了今天面临的最大问题.在处理好保护㊁继承和利用关系的基础上,应注重老艺人的保护和新艺人的发现与培养,观众群的发掘,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中形成有效机制,以便在发展中进行抢救性传承.(一)创造演出机会,让环县道情皮影被更多人认知在现代语境下,皮影的表演往往是被重新定义的.皮影在艺人们身上经历的故事是不一样01的.过去,很多艺人为了一口吃食走上了皮影表演之路,近年来,随着皮影艺术的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被发掘,很多艺人能够到北京㊁上海这些国际化大都市表演,还能到法国㊁意大利这些国家参与国际交流,这种经历对于一个平时务农㊁兼职演皮影的艺人来说,有极大的反差.现在的皮影表演,尤其是商业性表演,很多时候只是一些精彩桥段的炫技,以此博取都市人们的眼球.了解皮影背后文化深意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感兴趣的人却越来越多了.据调查,目前,皮影表演艺人会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演出的直播.2019年,笔者在 活态非遗 我们的节日 活动中,邀请史呈林㊁许明堂等艺人在兰州高校及影院演出,博得了人们的阵阵掌声,很多人围着艺人问长问短,还有人问: 从哪里能学得这种表演?或许技艺的传承是一个问题,但 记忆 注定被这个时代记录下来.只要还有人把头伸进皮影戏台里张望,皮影就可以种下神奇的种子.(二)科学研究,探究环县道情皮影戏的基因谱系和生命之根,确定保护措施笔者做了扎实的田野调查,截至2021年初,全县19个乡镇中17个乡镇有戏班演出,现有在演道情皮影戏班42家,演出艺人323名,皮影雕刻艺人60人.不过,真正长期活跃在乡间的道情皮影戏班约有24家,演出艺人不足150人.目前,政府以及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环县道情皮影戏做了很多的保护措施,如发放道情皮影艺术传承人生活补助,扶持有代表性的戏班,制定艺人带徒制度,普及道情皮影教材进课堂,给自乐班提供场所等.对环县道情皮影进行的调查和研究只是探询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体的第一步,更深层次的研究应该跟进,探求它的基因谱系和生命之根,进而从源头上准确认识,精心保护,让其他的保护措施更加积极㊁有效[11]85.(三)融合与创新,让环县道情皮影在新媒介语境下得以生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在现代社会立足并传承,需要与现代生活结合,对其中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生命力,进而展现其魅力和时代风采.如今,科技越来越进步,我们生产出太多与皮影戏作用相同的东西.而现代皮影戏和皮影衍生品是传统式的复制,带有浓浓的工厂批发式的复制感.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跳出传统的复制思维,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北京 韩非子皮影剧社 做了艺术上的创新.2004年,他们尝试将皮影与木偶结合,利用两种形式的不同特点,推出了«小猫种鱼»;2009年,又将京剧和皮影巧妙融合,并利用三块可移动的大银幕调度舞台,让提线者走向台前,使皮影和真人结合,完成了剧目«灯官油流鬼».«水漫金山»一剧中有传统样式的皮影,也有大型皮影装置艺术;既保留了传统皮影戏舞台的格局,也打破了传统的表演形式,让皮影跃出影窗,从幕后走到台前.北京 韩非子皮影剧社 融合与创新的艺术理念改变了我们对皮影戏固有的认识,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艺术发展的广阔空间[12].皮影元素在现代生活的渗透方面,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传统皮影元素与现代时尚结合而焕发出新的生机.2015年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上展出了 O u r S t o r y 皮影戏系列首饰,利用皮影艺术表现人生百态.2015年深圳时装周,一场名为 拾光 游园惊梦 的跨界时装秀,在宛转悠扬的«牡丹亭»吟唱中,皮影元素变换为模特身上跃动的音符,用时尚与艺术跨界的力量,创造了皮影新的艺术生命.北京什刹海皮影主题酒店,将皮影与现代时尚相结合, 以光成影 . 上海新天地2014年创意橱窗展 中的作品«写意流影»,以中国传统天灯和皮影戏为创作灵感,运用投影技术,将不同图案投射于天灯之上,创造出宛若皮影戏的奇幻视觉效应,仿佛是一场漫长的皮影戏.融合和创新,敢于打破束缚,才会发现更多可能性.在这些成功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只有传承和创新才能使得传统文化继续发展,只有找到传统皮影中最基本的优秀文化基因,并将之与现代社会相协调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并提升人们的参与度,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开来,将其跨越时空㊁跨越国度,与当代的文化精神相吻合,才能赋予皮影文化新的生命与意义,才能将皮影文化重新带进大众的视野中,使它在当代都市文化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生存繁衍空间[13].11(四)开掘内容与主题,让皮影戏符合时代思想中国皮影戏在技术方面并不落后,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深入挖掘皮影戏的故事内容㊁主题和思想的深度,恰是这一点,我们不能望西方皮影艺术之项背.因此对皮影戏内容及其所传达思想的开掘,是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与保护策略的重中之重.剧目是戏剧发展的基础,环县道情皮影戏剧目始终围绕惩恶扬善㊁因果循环与高台教化的宗教文化,以乡村文化㊁历史文化㊁神话传说等故事内容为主体.这是因为当地民众多受 万物有灵 观念的影响,崇拜大自然,信仰神灵,迷信宗教,希望通过道情皮影沟通神灵,借助神灵助善除恶.环县道情剧目中以因果报应为主线,反映着扬善除恶的主题,它通过表演行为建立起感染人们情感和意志的想象空间,将或真实㊁或虚构的故事搬演上戏台,以最通俗易懂㊁乐于接受的方式,将民间传统伦理和道德观念传达给当地民众,从而起到劝诫㊁警喻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剧目故事中忠义㊁孝顺㊁善良㊁勤劳等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借助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段展示给人们,以此规范个人行为,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四㊁结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环县道情皮影戏,以其深厚的历史㊁悠扬激越的道情音乐唱腔㊁奇异高超的表演技巧㊁精湛生动的皮影制作,深深地烙在了民族的记忆和行为方式中.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为了让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发展下去,应针对其传承现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集合多方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坚持守正创新,构建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相结合的保护与传承体系,深入挖掘环县道情皮影戏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使其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ʌ参考文献ɔ[1]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环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2]顾颉刚.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M].北京:中华书局,1983.[3]干宝.搜神记全译[M].黄涤明,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47.[4]刘得腾.皮影戏 西汉起源说 新证[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3):59G62.[5]孙楷第.傀儡戏原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2:62.[6]张洪泽.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高有鹏.庙会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8]李嵱.史呈林:孤独的皮影人[J].新西部,2015(7):9G13.[9]刘淑娟.环县道情皮影的艺术特色研究[J].装饰,2014(1):110G111.[10]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34G235.[11]侯杰,范丽珠.世俗与神圣 中国民众宗教意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6.[12]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31G36.[13]马东平.行动与反思 对环县道情皮影保护利用的现状㊁问题及趋势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07(2):174G183,207.[责任编辑:王敬儒]21。

安徽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一、民间文学(计1项)1 Ⅰ—1 桐城歌安庆市桐城市二、传统音乐(计6项)2 Ⅰ—1 当涂民歌马鞍山市当涂县3 Ⅰ—2 巢湖民歌巢湖市4 Ⅱ—3 五河民歌蚌埠市五河县5 Ⅱ—4 徽州民歌黄山市6 Ⅱ—5 大别山民歌六安市7 Ⅱ—6 道教音乐(齐云山道场音乐)黄山市休宁县三、传统舞蹈(计4项)8 Ⅱ—1 花鼓灯蚌埠市、淮南市凤台县、阜阳市颍上县9 Ⅲ—2 火老虎淮南市凤台县10 Ⅲ—3 灯舞(东至花灯舞)池州市东至县11 Ⅲ—4 傩舞(祁门傩舞)黄山市祁门县四、传统戏剧(12项)12 Ⅲ—1 徽剧安徽省徽剧团、黄山市13 Ⅲ—2 黄梅戏安庆市14 Ⅲ—3 庐剧合肥市、六安市15 Ⅲ—4 泗州戏宿州市、蚌埠市16 Ⅲ—5 青阳腔池州市青阳县17 Ⅲ—6 岳西高腔安庆市岳西县18 Ⅲ—7 徽州目连戏黄山市19 Ⅲ—8 贵池傩戏池州市20 Ⅳ—9 文南词安庆市宿松县21 Ⅳ—10 坠子戏宿州市22 Ⅳ—11 花鼓戏宿州市、淮北市、宣城市23 Ⅳ—12 二夹弦亳州市五、曲艺(1项)24 Ⅳ—1 凤阳花鼓滁州市凤阳县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计1项)25 Ⅵ—1 马戏(墉桥马戏)宿州市埇桥区七、传统美术(计4项)26 Ⅶ—1 盆景技艺(徽派盆景技艺)黄山市歙县27 Ⅶ—2 阜阳剪纸阜阳市28 Ⅶ—3 挑花(望江挑花)安庆市望江县29 Ⅶ—4 竹编(舒席)六安市舒城县八、传统技艺(计14项)30 Ⅴ—1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阜阳市界首市31 Ⅴ—2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芜湖市32 Ⅴ—3 万安罗盘制作技艺黄山市休宁县33 Ⅴ—4 宣纸制作技艺宣城市泾县34 Ⅴ—5 徽墨制作技艺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歙县、屯溪区35 Ⅴ—6 歙砚制作技艺黄山市歙县36 Ⅴ—7 徽州三雕黄山市37 Ⅷ—8 漆器髹饰技艺黄山市屯溪区38 Ⅷ—9 纸笺加工技艺巢湖市39 Ⅷ—10 红茶制作技艺黄山市祁门县40 Ⅷ—11 宣笔制作技艺宣城市41 Ⅷ—12 绿茶制作技艺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六安市裕安区42 Ⅷ—13 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黄山市43 Ⅷ—14 桑皮纸制作技艺安庆市潜山县、岳西县九、传统医药(无)十、民俗(计4项)44 Ⅹ—1 珠算黄山市屯溪区、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程大位珠算法、珠算文化)45 Ⅹ—2 界首书会阜阳市界首市46 Ⅹ—3 抬阁(肘阁抬阁)六安市寿县、阜阳市临泉县47 Ⅹ—4 肥东洋蛇灯合肥市肥东县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类)四、传统戏剧(一)梨簧戏申报单位:芜湖市芜湖梨簧戏,具有近三百年的悠久历史,是芜湖人十分喜爱的“草根戏”。

《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

《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

《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导读: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卡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道教文献研究(批准号为98BZJ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卡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道教文献研究(批准号为98BZJ007),最终成果为工具书《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全书约24万字。

该项研究利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道教文献,考察了隋唐时期敦煌地区道教发展的历史概况,对敦煌道教文献作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道教研究中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成果分为4个相对独立的篇章:综述篇。

概述了敦煌道教的历史,考察了敦煌文献与唐代所编《道藏经》的关系,阐述了隋唐至宋初敦煌地区道教的宗教活动、修持方法,以及佛道二教的相互影响。

目录篇。

搜索世界各国收藏的敦煌遗书,考订并分类著录其中的道教文献,编制一份基本完整且实用的文献目录和收藏索引,以便敦煌学或道教学的专家学者查阅敦煌道教文献。

研究篇。

利用敦煌文献资料进行专题研究。

包括隋唐道教某些道派、某些早期道教缺佚经书、道教思想教义、科仪制度、修持法术等。

资料篇。

整理校订某些重要的敦煌道经文本,尤其是现存明《道藏》失收或残缺的早期道经写本。

前两篇已编成一本研究性工具书为《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后两篇待编为一部专题研究论文集。

现将该成果的综述篇和目录篇介绍如下:一、综述篇1.敦煌道教的历史概况。

分三个时期论述敦煌地区道教的历史。

(1)汉末魏晋河西道教的传播;(2)北朝隋唐敦煌道教的兴盛;(3)安史之乱后敦煌道教的衰落。

论证了敦煌地区道教的兴衰,与中原地区道教的发展状况存在密切关系,并提出了不同于以往认为安史之乱后不再有敦煌道经写本的观点。

本篇梳理出70件可能写于吐蕃占领期和归义军时期的道教文献,并据之论述当时敦煌道教的概况。

2.敦煌道经与一切道经。

利用敦煌道经写本提供的证据,论述了南北朝隋唐时期《道藏》(或称一切道经)形成及编修的历史。

道教的调研报告

道教的调研报告

道教的调研报告道教调研报告一、引言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之一,其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调研报告旨在进一步了解道教的背景、信仰体系、推广和发展情况,以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地位。

二、背景1. 历史渊源:道教起源于古代中国,以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并吸收了其他宗教、哲学和民间信仰的元素。

2. 信仰体系:道教信仰着道教的核心概念“道”,追求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强调修身养性、延年益寿。

三、信仰体系1. 道教经典:《道德经》是道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包含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

其他重要经典包括《庄子》、《道藏》等。

2. 修行方法:道士通过参与道教仪式、炼丹炼丹和参禅修行来追求长生不老、超越人世的境地。

3. 信仰仪式:道教的信仰仪式包括祭祀、祈福、驱邪等,主要在道观和家庭中进行。

四、推广和发展1. 官方支持: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时期,道教被认为是国家的官方宗教,并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

尤其是在唐代和明清时期,道教发展达到了高峰。

2. 文化遗产:许多道教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龙门石窟、青城山等。

3. 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是道教的组织机构,负责推广道教文化、管理道观和培养道教人才。

4. 名人影响力:一些著名的道教名人,如史琯、青原道人等,对道教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当代道教1. 地位和影响:尽管近年来道教的信徒数量减少,但道教在中国仍然拥有广泛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2. 现代变现: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道教也在不断变化中。

道教寺庙进行商业开发,提供寺庙住宿、道观旅游等服务,以增加收入。

3. 生态保护:在当前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的背景下,道教也日益重视生态保护,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道教文化传承:一些道观开始注重道教文化的传承,通过举办研讨会、讲座、展览等活动,将道教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

1996-2000道教研究成果综述

1996-2000道教研究成果综述

1996-2000年国内道教研究成果综述【作者】丁培仁【作者简介】丁培仁,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四川成都610064)【原文出处】社会科学研究【原刊地名】成都【原刊期号】200201【原刊页号】75~78【分类号】B9【分类名】宗教【复印期号】200203【摘要题】研究综述【正文】以往国内道教研究比之佛教研究较弱;但以两种《中国道教史》(注:一种四卷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六五—八五”重点项目,卿希泰主编,主要执笔人曾召南、赵宗诚、李刚、丁培仁、陈兵、唐大潮等,四川人民出版杜,1988-1996年;一种一卷本,任继愈主编,执笔人牟钟鉴、王卡、金正耀、羊化荣、陈兵、吴受琚、马晓宏、马西沙、韩秉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的出版为标志,道教研究迈入空前繁荣的境界。

1996年以来,随着新秀的推出和“票友”的激增,研究又有新的进展,呈现出全面展开的新景观,研究成果之丰赡,前所未有。

笔者孤陋寡闻,见识有限,仅所知道的专著、论文集、工具书、资料汇编和通俗读物大约在40部上下(含台湾版书),比较1979-1990年每五年15部左右,在数量上是大大增加了。

其内容,论述道教思想的有卢国龙著《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年)、陈鼓应著《易传与道家思想》(三联书店1996年)、胡孚琛、吕锡琛著《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潘显一《大美不言——道教美学思想范畴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卿希泰著《续·中国道教思想史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吕鹏志著《道教哲学》(台湾文津出版社2000年)等;论述道教文化的有柳存仁著《道家与道术——和风堂文集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张广保编<超越心性——20世纪中国道教文化学术论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詹石窗著《道教术数与文艺》(台湾文津,1998年)等;论述道教修炼与科学的有陈国符著《中国外丹黄白法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容志毅著《中国炼丹术考略》(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田诚阳著《仙学评述》、《仙道入门》、《中华道家修炼学》(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马济人著《道教与炼丹》(台北文津,1997年)、盖建民著《道教医学导论》(中华道统出版社1997)、张钦著《道教炼养心理学引论》(巴蜀书社1999年)、闵智亭等人合著《道教仪礼》(香港道教学院,2000年)等;论述道教史和当代道教的有刘锋、臧知非著《中国道教发展史纲》(台北文津,1997年)和李养正主编《当代道教》(东方出版社2000年)等;论述道教经典的有丁培仁著《道教典籍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等;论述敦煌文书则有汪娟《敦煌礼忏文研究》(台湾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等;论述道教科仪的有张泽洪著《道教斋醮科仪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等;论述道教伦理的有姜生等人著《明清道教伦理及其历史流变》(四川人民,1999年)、陈霞著《道教劝善书研究》(巴蜀,1999年)等;论述道教与文学的有苟波著《道教与神魔小说》(巴蜀,1999年)等;论述道士的有多人合著《中国历代名道》(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年)等;论述三教关系的有唐大潮著《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宗教文化,2000年)等;一般性介绍的有中国道教协会编《中国道教风貌》(宗教文化,1999年)、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室编《中国道教基础知识》(宗教文化,1999年)和龚鹏程著《道教新论二集》(南华管理学院1998年)等;工具书则有卿希泰、詹石窗主编的《道教文化新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资料汇编则有龙显昭、黄海德主编的《巴蜀道教碑文集成》(四川人民,1997年);论文集则有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编《道教神仙信仰研究》(上下册,中华道统出版社2000年)。

关于道教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道教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道教文化的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道教文化的调查报告关于道教文化的调查报告——武当山摘要:道教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医药、教育、武术等多方面有重大影响,而道教也成为了中国本土教派之一而发展。

关键词:道教、武当山、历史发展、文化一、道教文化(一)道教文化的产生道教形成于中国东汉的中、后期。

它是在战国以来的道家学说基础上,并且吸收了中国传统的鬼神观念、神仙思想,掺杂了古代的阴阳五行、谶纬神学和修炼方术等,最终形成一种中国特有的宗教。

道教把道家创始人老子尊奉为教主。

(二)道教文化的发展1.两晋时期在晋之前,道教分天师道和太平道,在晋代,其社会影响不断增长,两个教派也逐渐合而为一了。

2.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由于北魏太武帝等统治者的推崇,道教得到进一步发展。

寇谦对天师道进行了改革号称新天师道。

在南方,陆修静广泛收集民间流传的道教经书,并加以整理,使道藏经典初具规模。

南朝齐梁时,陶弘景以老庄哲学和葛洪神仙理论为基础,同时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观点,推动了道教的发展。

3.唐宋时期的发展南北天师道发展至唐宋时期,宗派的差异逐渐弥合。

唐朝皇帝因与老子都姓李,更加推崇老子和道教。

宋朝皇帝也崇信道教,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崇奉和提倡,进一步发展了道教理论,对道教的修持礼仪以及养生、医药等多方面做出了贡献。

4.元朝时期的发展南方天师道统一了各教派,称为正一道。

北方的全真道也在元朝统治者支持下势力大增。

从此正一道和全真道成为南北两大教派。

5.明清的道教明朝统治者多崇信道教,清朝雍正皇帝崇信道教。

在民间,一些秘密宗教组织往往属于道教的分支,成为反满抗清的民众团体。

6.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 9 5 7 年,在政府的支持下,道教界成立了自己的全国性组织─ ─ 中国道教协会。

它的成立,结束了道教长期以来的涣散局面,促进了道教界的团结和自身建设。

(三)道教文化的内容道教文化纷繁绚灿,包罗万象,其内容庞杂多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道教神学在道教文化杂而多端的内容当中,核心就是道教神仙信仰。

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

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

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化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道教文化资源的定义和特点、开发现状、产业化模式以及存在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道教文化资源的定义和特点1.1 定义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之一,起源于先秦时期,与儒家、佛家并称为中国三大宗教。

它以“道”为核心概念,强调“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2 特点首先,道教具有丰富多样的宗教仪式和礼仪体系。

例如祭祀仪式、庆典活动等都是体现了道家思想和信仰。

其次,道经是重要的经典之一。

《老子》《庄子》等经典蕴含了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哲学、伦理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道教寺庙是道教信仰的重要场所,也是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寺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宗教氛围吸引着众多信众和游客。

二、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2.1 文化资源开发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

通过修缮寺庙、举办庆典活动、举办文化展览等方式,使得道教文化得到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2.2 旅游业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寺庙旅游。

例如五台山、武当山等著名道观成为了热门旅游景点。

这些景点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游客,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三、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模式3.1 寺庙经济模式寺庙经济是指通过对寺庙内外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例如在寺院周边建设酒店、商业街等,提供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吸引更多游客。

3.2 文化创意产业模式道教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通过对道教文化进行创意设计和开发,推出具有道教特色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以道教经典为主题的图书、音像制品、手工艺品等,吸引了一大批文化爱好者。

四、存在问题与对策4.1 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平衡在进行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和产业化时,需要平衡保护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

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

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

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底蕴。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产业化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及产业化研究。

首先,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承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之一,其思想与信仰系统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精神风貌。

因此,充分挖掘和开发道教文化资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其次,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产业化也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道教文化资源包括了道教名山、宝塔、寺庙、经典、道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资源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道教文化遗产,还可以为其建立经济收入来源,从而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模式。

例如,在道教名山中建设文化遗产旅游景区,通过景区的开发与经营,既可以满足人们对于旅游休闲的需求,又可以保护和传承道教文化遗产。

第三,道教文化资源的产业化也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各地都有着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通过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例如,当地政府可以重视道教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投入相应的资金与人力,发展道教文化旅游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从而带动本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当地的形象和知名度。

最后,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产业化也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保护与传承道教文化遗产必须与经济利益相结合,要注重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文物保护,同时也要避免盲目的商业开发和过度商业化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只有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道教文化资源,实现道教文化产业化的目标。

综上所述,中国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产业化研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千山寺庙音乐研究

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千山寺庙音乐研究

209作者简介:李莹(1981— ),女,汉族,辽宁鞍山人。

主要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山道乐的演奏,是由箫、笛、单(双)管、笙等管乐器和钟鼓、大磬、引磬、撞钟、木鱼等打击乐器、法器相结合进行演奏的。

主要曲目有《白鹤飞》、《秋雨梧桐》、《群仙聚会》、《鸾凤鸣》、《三荆子》、《清微天》、《天尊韵》、《鱼过浪》等诵唱曲和器乐曲两部分。

一、千山佛乐和道乐千山的佛教音乐,经过历代僧人的口传师承,得到不断的继承和发展。

僧人每日击鼓唱颂,功课不断。

诸如“上早殿”、“晚殿”、“普佛”、“进斋”等,都要唱颂经曲。

除每天必做的功课外,还经常举办各种佛事道场,如浴佛节,诸佛世尊诞生日、释迦牟尼佛成佛日,以及放“焰口”等。

在这些频繁的佛事活动中,各地僧人互相往来,即推动了南北佛乐的交流,又促进了对地方民间音乐的吸收,使千山佛教音乐形成风格独特的“北韵调”。

由于北韵的有些曲牌子仍处在一些老僧人、老居士的口传形态之中,其中很多曲调已经失传。

有些曲调也濒于失传。

如再不进行抢救性的收集,即将成为历史的遗憾。

千山佛教音乐有别于其它寺庙音乐,其特点是节奏鲜明,音调高亢,曲调豪放粗犷,感情激昂。

它既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也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如《五方界》佛曲的唱腔,很明显的听得出,是吸收了地方民歌中的“咳咳腔”。

千山佛教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两个部分。

其中声乐部分又分为“禅乐”和“应付韵”两部分。

“禅韵”的特点是用打击乐器伴奏;“应付韵”是用笙管乐器伴奏,多用于放“焰口”。

千山佛教音乐在诵唱形式方面也很丰富,有独唱(“赞头”、“起腔”)、合诵、直唱、韵白等,大都是由“维那师”领腔起调,众僧应合。

“直唱”是佛曲中独具风格的一种唱法,有歌唱型和半歌唱型两种。

“歌唱型”的旋律比较强,如《齐宝铎》、《三千界内珍珠砌》、《七宝楼台碧玉装》等。

“半歌唱型”的近于说唱,在“焰口”中应用较多,如《挂金锁》、《六趣偈》等,有数十首之多。

合唱的曲调较多,有80多首,曲调典雅动听,庄重优美,如《三皈依》、《洁坛净水》、《敬愿十供养》等曲,其中很多曲调是继承唐宋诗词“曲牌子”构成的,如《寄生草》、《水红花》、《翠红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道教文化类研究马培红,姚伟钧(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施行,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道教文化,作为中国宗教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完善的宗教思想文化体系,对现代养生、医学、音乐、信仰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然而,其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数量实在是凤毛麟角。

本文通过分析道教文化所处的境地及原因,认为应当加强对道教文化的重视,正视道教文化的存在;建立公正客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体系;加强道教文化研究,扩大道教文化的传播力和文化认同度。

关键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道教文化随着“非遗”热的兴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做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的建立,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建构日趋完善,更加富有层次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为非遗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非遗名录体系的建立,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其中,在道教文化方面,不少学者向纵深处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也有不少学者从民间信仰方面,将非遗中的道教文化作为个案进行研究。

然而,很少有人从整体上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道教文化类项目进行研究。

道教文化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资源,其中蕴含的现代养生、医学等都对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值得现代人去保护、传承。

因此,充分发掘优秀道教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优秀的道教文化意义重大。

本文拟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文本,通过对国家级非遗名录具体的量化分析,指出道教文化在非遗中的不利境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加强人们对道教文化的重视,促进非遗中道教文化类项目的申报。

一、道教文化在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所处的境地鲁迅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是对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的高度肯定。

“因此,不深入研究道教,就不可能全面地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和中国的传统文化”。

[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体系构建中,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不可或缺。

而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文化所处的境地却是不容乐观。

截止2011年底,我国共有36个项目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却没有一项是关于中国道教的,由此可窥见一斑。

而在国家级非遗名录中,道教文化在其中的处境也是尴尬的,这与道教文化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传播是极不相称的,与道教_________________作者简介:马培红(1988—),女,河南郑州人,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姚伟钧(1953—),男,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化应有的文化地位也是不相称的。

这种不相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道教文化类非遗在名录中屈指可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各种文化争奇斗艳,几千年积淀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非遗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各类文化绽放奇光异彩,文化活动比比皆是,文化资源被不断挖掘,而道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所占比重仍很小,突出了道教文化仍然不为多数人所重视。

在国家级三批非遗名录及两批扩展名录中,道教文化类非遗屈指可数。

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有1219项,国家级非遗扩展名录共有311项,其中国家级非遗名录中道教文化类总共只有7项,分别是一批3项,二批2项,三批2项,占国家级非遗名录的7/1219,即为0.57%(详见表1)。

而在两批扩展名录中就只有1项道教文化类非遗,这样的比例使得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显得苍白无力,这样的事实使得文化资源沉睡在纷繁的中华文化之中,不得不引起人的深刻反思。

(二)道教文化类非遗在名录中分布不平衡在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十大分类中,道教文化的分布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在非遗名录中,道教文化类项目主要倾向于道教音乐方面。

在道教文化类非遗的8项中,就有4项关于道教音乐的,分别是一批中的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Ⅱ-68)和武当山宫观道乐(Ⅱ-69),二批中的道教音乐(广宗太平道乐、恒山道乐……)(Ⅱ-139),二批扩展名录中的道教音乐(东岳观道教音乐、澳门道教科仪音乐)(Ⅱ-139),占所有道教文化类非遗的一半。

而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包括道教绘画、道教宫观的神仙信仰、斋蘸科仪、建筑艺术、音乐、庙会、教义、道法、炼养等等,至于道教音乐,则只是道教文化中的一部分,占得比重如此之高令人费解。

不可否定,道教音乐确有独特之处,但其它道教文化也很有特色,不可偏颇。

其实,道教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就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优秀的道教文化则是值得深挖,值得研究,值得传承的,只关注其中的某几方面不免会对整个道教文化形成偏颇。

(三)道教文化在非遗名录中所占类别少在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十大类别中,每项非遗都在其中找到了所应处的类别,道教文化亦是如此,但是仅涉及了五类,而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手工技艺、曲艺、传统医药等五类并无涉及。

而这五类在道教文化中也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

道教讲究内修外养,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了一套道教医药文化体系,“……与古代的思维模式和哲学思想有较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传统养生文化”[2],对现代养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契合之处。

但是这种医药文化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说明对道教文化资源的挖掘仍显不足。

另外,在道教的宫殿建筑中,随处可见道教壁画,其丰富的题材,独特的审美观念与文化意境,令人印象深刻,这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其它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实,道教文化不只在国家级非遗中的类别少,在地方上站的类别也很少,例如,如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只涉及到玄天上帝传说(民间传说),武当道茶炒制技艺(传统技艺),武当山道教医药(传统医药)三大类。

其在非遗中的缺失,不得不说是非遗申报中的一大损失。

(注:本表根据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其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制作而成;一批代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扩表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二扩表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二、国家级非遗名录中道教文化处境尴尬的原因分析道教文化,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发展在中国,是中华文化土壤孕育下的一种重要的宗教文化,汇聚了人类的无上智慧和处世哲学,有着完整的道教文化体系,并对当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道教文化中,民俗信仰、斋蘸科仪、绘画、音乐等都是很有特色的优秀文化资源,“从哲学层面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建设提供核心价值观、包括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3]。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含了人类的思维观念、处世态度、人生哲学,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元素。

而由道教文化在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所占的比重,可以看出,道教文化在非遗中并不受重视。

具体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相背离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中国传统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系。

而道教思想观念则与中国传统思想格格不入,二者在价值观上相差甚远,道教思想也只能作为旁枝末节湮没在庞大的文化体系之下。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主要以儒家为主导,核心为仁,“以儒家的价值原则为主导,不同的价值观念既相拒又交融、互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系统。

儒家价值观是一个以和谐为目标、以道德为中心的完整体系”[4]。

而道家的价值观念则强调无为,以修行成仙为终极追求,有着一种淡泊的人生态度,洒脱的人生境界。

以仁为核心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一直是现代教育的重点,仁、义、礼、智、信一直是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标准。

并在现代人的心中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

在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道教文化这种特殊的价值观念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排斥,被大多数人所忽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一种非主流的追求。

其实,世上本没有主流价值观念,认同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主流价值观念。

而道教文化则一直游离于传统文化边缘,肩负着背离传统文化的角色担当。

(二)对道教文化资源挖掘不足在传统文化中,道教一直是以一种非主流文化存在并流传,以至于人们对道教有偏见,认为道教是一种迷信。

总体来说,在中国道教比佛教的信徒更少,使得了解道教的人更少,道教在无形之中就缺乏了传播的人群,也使得道教的发展得不到大众的认同。

学术上,人们对道教的研究也很少,认为那只不过是一种迷信。

“在这种学术偏见的影响下,许多人对道教都抱着一种极端鄙视的态度,认为这种宗教文化,简直不屑一顾。

”[5]这种偏见一直存在着,影响着现今人的思维观念,而很少关注这些文化背后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所蕴含的非遗文化内容,导致对道教文化资源的挖掘存在严重的不足。

对道教文化资源挖掘不足,既有当地政府的责任,也有当地道教文化主要传承人的责任。

一方面,现在非遗的传承人一般都是一些老者,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申报非遗的观念淡薄。

地方上的道教文化传承人没有过多宣传自身所拥有的文化,面对非遗的申报不知所措。

另一方面,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就像一场运动一样席卷整个中华大地,当地政府紧跟现在非遗评审的要点,专注于那些所谓的热点项目,都在紧锣密鼓谋申报,而对于道教文化这类不愠不火的文化项目,则是没有深入去挖掘其中的文化资源,也没有重视这类文化的申报,导致地方上也很少有与道教文化相关的文化项目,使得众多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资源与非遗的申报失之交臂。

非遗名录的建立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而对道教文化资源的挖掘不足,使得对道教文化的认识缺乏了一种文化自觉,这又恰恰导致其在非遗的发掘中处于不利境地。

道教文化有待被充分发掘,充分认知。

(三)非遗评审制度存在不合理之处在非遗的评审中,传承人、专家、政府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再加上非遗的审定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中国政府对宗教的态度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得宗教一直是一个大多数人都不愿提及的敏感话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中,专家的作用不能低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和评价主要是在专家群体中进行的。

”[6]这样就使得非遗在评定过程中有意无意的掺杂了一些主观意识,再加上并不是所有的专家都了解道教文化,导致对于一些宗教性的项目能避则避。

“我们比较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表演艺术形式部分,而对像第三项(如属于民俗的礼仪和节庆活动)、第四项(如图腾信仰民间信仰)以及文化空间(如庙会祭典中俗神崇拜)等涉及意识形态的领域,则更多地持否定性态度,这不仅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的理念不符,而且仍然在坚持一种非唯物史观的文化观。

”[7]这种非量化的不客观的评定形式是非遗评审制度中存在的一大缺陷。

当然,三方的综合评定之中,传承人在非遗评定中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政府在其中仍是举足轻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