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37f61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d.png)
高中物理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单选题1、用国际单位制表示万有引力常量的单位,下列符合要求的是()A.N⋅m/kg2B.N⋅kg2/m2C.N⋅m2/kg2D.kg⋅s2/m3答案:C国际单位制中质量m、距离r、力F的单位分别是:kg、m、N,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F=G m1m2 r2得到G的单位是N⋅m2/kg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则1N=1kg⋅m/s2所以G的单位还可以写成m3(kg⋅s2)⁄,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2021年2月10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开启了环绕火星之旅。
假设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绕火星做圆周运动时距火星表面高为h,绕行的周期为T1;火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2,公转半径为R。
太阳半径为r1,火星半径为r2。
若忽略其他星球对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影响,则火星与太阳质量之比为()A.R 3r13B.R3T22r13T12C.(r2+ℎR )3D.(T2T1)2⋅(r2+ℎR)3答案:D由题意可知,火星绕太阳公转时,由太阳对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 m火m太R2=m火(2πT2)2R同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绕火星运动时,由火星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火m卫(r2+ℎ)2=m卫(2πT1)2(r2+ℎ)联立以上两式解得m火m太=(T2T1)2⋅(r2+ℎR)3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对于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F=G m1m2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与人之间并没有感受到引力,所以万有引力只存在于特殊物体之间B.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无穷大C.m1和m2之间相互吸引的力总是相等的,与m1、m2是否相等无关D.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A.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天体之间,也存在于普通物体之间,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万有引力比较小,所以人与人之间并没有感受到引力,故A错误;B.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趋向零时,两物体不能看成质点,万有引力定律不再适用,得不到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的结论,故B错误;CD.m1和m2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总是相等的,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m1、m2是否相等无关,故C正确,D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cb1b7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b.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引力与宇宙航行是高中物理必修2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引力定律、行星运动、卫星运动、宇宙探索等知识点。
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点知识。
第一,引力定律。
牛顿引力定律是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的大小与方向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F=G*m1*m2/r^2,其中F表示两物体之间的引力,m1和m2分别表示两物体的质量,r表示两物体之间的距离,G为万有引力常量。
第二,行星运动。
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可以利用开普勒定律来描述。
开普勒第一定律,也称作椭圆轨道定律,指出行星绕太阳的轨道是一个椭圆。
开普勒第二定律,也称作面积速度定律,指出行星在同一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开普勒第三定律,也称作调和定律,指出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第三,卫星运动。
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规律也可以利用开普勒定律来描述。
卫星的轨道一般为近似圆形,其运动速度与高度成正比。
卫星的速度分为正轨道速度和逃逸速度两种,前者用于保持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后者用于使卫星摆脱地球引力束缚。
第四,宇宙探索。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主要依靠航天器和火箭。
卫星是用于研究地球和宇宙的重要工具,包括地球观测卫星、太阳观测卫星、星际探测器等。
火箭是宇宙运载工具,可以将航天器送入太空。
火箭原理是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推动火箭飞行,同时利用牛顿第三定律。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除了上述知识点,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数学计算方法。
例如,通过引力定律计算两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通过开普勒定律计算行星公转周期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误区。
例如,引力是所有物体之间都存在的,而不仅仅是行星或卫星之间;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并非完全是椭圆,而是近似椭圆等。
通过对引力与宇宙航行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的构成和演化过程,为未来的宇宙探索提供基础知识和理论支撑。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的知识点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b1110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8.png)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的知识点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拓展阅读一、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76f8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5.png)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总结
引言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万有引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描述了所有物体之间的吸引力,是我们理解宇宙中天体运动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万有引力公式进行总结,包括定义、公式表达和应用等内容。
什么是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是由牛顿于17世纪提出的理论,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关系。
它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并且在天体运动和地球上的物体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万有引力公式
万有引力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 F = G \\cdot \\frac{{m_{1} \\cdot m_{2}}}{{r^{2}}} $$
其中,
F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
G是万有引力常量,
m1
和
m2
是两个物体的质量,
r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万有引力应用
万有引力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一些重要的应用包括:
1.天体运动:万有引力是描述行星、卫星等天体之间运动的关键原理,
例如描述地球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等。
2.地球物体运动:地球上的物体也受到万有引力的影响,例如描述抛体
运动、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等。
3.工程应用:在工程领域,需要考虑到万有引力对物体的影响,例如建
筑物的结构设计、卫星轨道计算等。
结论
万有引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通过万有引力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
在天文学、地球科学和工程领域中,万有引力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掌握万有引力的基本原理和公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宇宙的运行规律。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归纳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8f5f9da19e8b8f67c1cb9a1.png)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归纳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 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
牛顿的普适的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
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F=GmM/r^2,即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
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10的负11次方单位 N·m2 /kg2。
高中高三物理知识点之万有引力公式
![高中高三物理知识点之万有引力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a10e09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8.png)
高中高三物理知识点之万有引力公式
查字典物理网整理了高三物理知识点之万有引力公式,期望大伙儿能帮到大伙儿,在空余时刻进行复习。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GM/r3)1/2;T=2(r3/GM) 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 1.2km/s;V3
=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围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以上确实是高三物理知识点之万有引力公式,期望能关心到大伙儿。
高中物理知识点万有引力与航天归纳
![高中物理知识点万有引力与航天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7e5065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1.png)
高中物理知识点万有引力与航天归纳高中物理知识点万有引力与航天归纳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万有引力与航天归纳,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知识点(一)行星的运动1地心说、日心说:内容区别、正误判断2开普勒三条定律:内容(椭圆、某一焦点上;连线、相同时间相同面积;半长轴三次方、周期平方、比值、定值)、适用范围(二)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定律:内容、表达式、适用范围2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1)计算中心天体质量(2)发现未知天体(海王星、冥王星)(三)宇宙速度:第一、二、三宇宙速度的数值、单位,物理意义(最小发射速度、最大环绕速度;脱离地球引力绕太阳运动;脱离太阳系)(四)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宏观(相对普朗克常量)低速(相对光速)二重点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1地心说、日心说:了解内容及其区别,能够判断其科学性(选择) 2开普勒定律:熟知其内容,第三定律考察尤多;适用范围(选择) 3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计算中心天体质量、发现未知天体(选择)4计算中心天体质量、密度: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或者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的表达式、向心力的几种表达式(选择、填空、计算) 5宇宙速度:第一、二、三宇宙速度的数值、物理意义(选择、填空);计算第一宇宙速度: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或重力提供向心力(计算)6计算重力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与航天结合(或求周期)、平抛运动与航天结合(或求高度、时间)、受力分析(计算)7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了解其局限性所在,适用范围(选择)有关于高中物理知识点复习:万有引力与航天就为您介绍完了,物理网编辑将第一时间为您整理全国考试资讯信息,供大家参考!【高中物理知识点万有引力与航天归纳】。
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大全
![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5ec324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6.png)
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大全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一、行星运动1.地心说和日心说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及其它行星都绕地球运动,日心说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它行星都绕太阳运动,日心说是形成新的世界观的基础,是对宗教的挑战。
2.开普勒第一定律开普勒第一定律指出: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个定律也叫做“轨道定律”,它正确描述了行星运动轨道的形状。
3.开普勒第三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指出: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T2=k.这个定律也叫“周期定律”.行星运动三定律是开普勒根据第谷连续20年对行星运动进行观察记录的数据,经过刻苦计算而得出的结论.二、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l)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它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两个物体质量越大,它们间的万有引力越大;两物体间距离越远,它们间的万有引力越小.通常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极其微小,在天体系统中,万有引力的作用是决定性的.(2)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是:.即两物体间万有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2.引力常量及其测定(1)万有引力常量G=6.__10-11 N?m2/kg2,通常取G=6.67×10-11 N?m2/kg2.(2)万有引力常量G的值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准确测定的.G的测定不仅用实验证实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同时也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实用价值.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在研究天体运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把地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与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来,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基础.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下列应用:(1)用万有引力定律求中心星球的质量和密度当一个星球绕另一个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设中心星球质量为M,半径为R,环绕星球质量为m,线速度为v,公转周期为T,两星球相距r,由万有引力定律有:,可得出,由r、v或r、T就可以求出中心星球的质量;如果环绕星球离中心星球表面很近,即满足r≈R,那么由可以求出中心星球的平均密度ρ。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8400f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3.png)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大全总结引力定律是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定律。
以下是高中物理必修二中关于引力定律的公式总结。
1.牛顿引力定律牛顿引力定律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有关,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
公式如下:F=G*(m1*m2)/r^2其中,F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引力常量,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2.引力常量3.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在地球表面,重力的大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重力F=m*g其中,F是重力,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4.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是在地球上每单位质量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力的大小。
近似可将重力加速度取为9.8m/s^25.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物体在重力场中的位置上所具有的势能。
其计算公式为:重力势能Ep=m*g*h其中,Ep是重力势能,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h是物体的高度。
6.万有引力势能万有引力势能是两个物体之间因引力而具有的势能。
其数值计算公式为:万有引力势能Ep=-G*(m1*m2)/r其中,Ep是万有引力势能,G是引力常量,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7.离心力离心力是物体在旋转或做曲线运动中所受到的向外的力。
其计算公式为:离心力Fc=m*v^2/r其中,Fc是离心力,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r是离轴距离。
8.万有引力加速度万有引力加速度是物体在因为引力而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到的加速度。
其计算公式为:万有引力加速度a=G*(m1*m2)/r^2其中,a是万有引力加速度,G是引力常量,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以上是高中物理必修二中关于引力定律的相关公式总结。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和理解物体间引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物体在重力和万有引力场中的运动情况。
高中物理知识点:万有引力公式
![高中物理知识点:万有引力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48f244001f69e31433294bf.png)
精心整理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 向=F 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
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周
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 7.9km/s。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 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 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 V1=(g 地 r 地)1/2=(GM/r 地)1/2= 7.9km/s;V2=11.2km/s;V3
高中物理知识点:万有引力公式
精心整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物理知识点:万有引力公式》,供大 家学习参考!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 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归纳与重点题型总结
![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归纳与重点题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7dfc84565ce05087732139c.png)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概括与要点题型总结一、行星的运动1、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①第必定律(轨道定律):全部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②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随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推论:近期点速度比较快,远日点速度比较慢。
③第三定律(周期定律):全部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a3即:T 2k此中k是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相关,与做圆周运动的天体的质量没关。
推行:对环绕同一中心天体运动的行星或卫星,上式均成立。
K 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例 . 有两个人造地球卫星,它们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是1: 2,则它们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二、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定律的成立F G Mm①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公式r 2②月—地查验③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测定引力常量 GG 6.67 10 11N2/ kg22、万有引力定律m①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 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 r 的二次方成反比。
即:F G m1m2r 2②合用条件(Ⅰ)可当作质点的两物体间,r 为两个物体质心间的距离。
(Ⅱ)质量散布均匀的两球体间,r 为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③运用(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一般状况下,可以为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忽视地球自转可得:mg G MmR2例 . 设地球的质量为 M ,赤道半径 R ,自转周期 T ,则地球赤道上质量为 m 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为(式中 G 为万有引力恒量)(2)计算重力加快度G Mm地球表面邻近( h 《R ) 方法:万有引力≈重力mgMmR 2地球上空距离地心 r=R+h 处 mg ' G2 方法:( R h)在质量为 M ’,半径为 R ’的随意天体表面的重力加快度g ' ' 方法:mg''G M ' ' mR '' 2(3)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Mm利用自己表面的重力加快度:GR 2mgMm v 2 24 2利用环绕天体的公转:G r 2m m rm 2 r 等等rT(注:联合 M4 R 3 获得中心天体的密度)3例 . 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以初速度 V 0 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 ,球落到星球表面,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V. 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 R ,引力常量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 M 。
高一下册物理知识点《万有引力与航天》
![高一下册物理知识点《万有引力与航天》](https://img.taocdn.com/s3/m/b257352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2.png)
高一下册物理知识点《万有引力与航天》(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一下册物理知识点《万有引力与航天》物理二字出现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的意思。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2d156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65.png)
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对于每一颗行星,太阳和行星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二、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公式:F=Gr2m1m2,其中G=6.67某10-11 N·m2/kg2,称为引力常量、3、适用条件: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可近似使用,但此时r应为两物体重心间的距离、对于均匀的球体,r是两球心间的距离、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根本思路(1)把天体(或人造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关系式:Gr2Mm=mrv2=mω2r=mT2π2r.(2)在地球外表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mg=GR2Mm,gR2=GM.2、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轨道半径r,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r2Mm=mT24π2r,得出天体质量M=GT24π2r3.(1)假设天体的半径R,那么天体的密度ρ=VM=πR34=GT2R33πr3(2)假设天体的卫星环绕天体外表运动,其轨道半径r等于天体半径R,那么天体密度ρ=GT23π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外表运动的周期,就可求得天体的密度、3、人造卫星(1)研究人造卫星的根本方法: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Gr2Mm=mrv2=mrω2=mrT24π2=ma向、(2)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①由Gr2Mm=mrv2得v=rGM,故r越大,v越小、②由Gr2Mm=mrω2得ω=r3GM,故r越大,ω越小、③由Gr2Mm=mrT24π2得T=GM4π2r3,故r越大,T越大(3)人造卫星的'超重与失重①人造卫星在发射升空时,有一段加速运动;在返回地面时,有一段减速运动,这两个过程加速度方向均向上,因而都是超重状态、②人造卫星在沿圆轨道运动时,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但凡与重力有关的力学现象都会停止发生、(4)三种宇宙速度①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7.9 km/.这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也是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假设7.9 km/≤v<11.2 km/,物体绕地球运行、②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11.2 km/.这是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假设11.2 km/≤v<16.7 km/,物体绕太阳运行、③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3=16.7 km/这是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假设v≥16.7 km/,物体将脱离太阳系在宇宙空间运行、题型:1、求星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在星球外表处万有引力等于或近似等于重力,那么:GR2Mm=mg,所以g=R2GM(R为星球半径,M为星球质量)、由此推得两个不同天体外表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为:g2g1=R12R22·M2M1.2、求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假设设离星球外表高h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h,那么:G(R+h)2Mm=mgh,所以gh=(R+h)2GM,可见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逐渐减小、ggh=(R+h)2R2.3、近地卫星与同步卫星(1)近地卫星其轨道半径r近似地等于地球半径R,其运动速度v=RGM==7.9 km/,是所有卫星的最大绕行速度;运行周期T=85 min,是所有卫星的最小周期;向心加速度a=g=9.8 m/2是所有卫星的最大加速度、(2)地球同步卫星的五个“一定”①周期一定T=24 h. ②距离地球外表的高度(h)一定③线速度(v)一定④角速度(ω)一定⑤向心加速度(a)一定。
高二必修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必修三物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a1185e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1.png)
高二必修三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有很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必修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必修三物理知识点1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2)重力=万有引力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在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是最大的。
由mg=mv2/R或由==7.9km/s5.开普勒三大定律6.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7.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环绕速度8.大于环绕速度的两个特殊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义)功、功率、机械能和能源1.做功两要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2.功: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负功之分,单位为焦耳(J)3.物体做正功负功问题(将α理解为F与V所成的角,更为简单)(1)当α=90度时,W=0.这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如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滚动,桌面对球的支持力不做功。
(2)当α<90度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
如人用力推车前进时,人的推力F对车做正功。
(3)当α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时,cosα<0,W<0.这表示力F 对物体做负功。
如人用力阻碍车前进时,人的推力F对车做负功。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经常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知识点、规律总结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知识点、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46671acb7360b4c2f3f6443.png)
万有引力的三种计算思路 [素养必备]
1.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质点间的万有引力 公式 F=Gmr1m2 2适用于质点、均匀介质球体或球壳之间万有引力的计算.当两物体 为匀质球体或球壳时,可以认为匀质球体或球壳的质量集中于球心,r 为两球心的距离, 引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
14
2.推论法计算万有引力 推论Ⅰ:在匀质球壳的空腔内任意位置处,质点受到球壳的有引力的合力为零. 推论Ⅱ:如图所示,在匀质球体内部距离球心 r 处的质点(m)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球 体内半径为 r 的同心球体(M′)对它的引力,即 F=GMr′2m.
考点一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自主学习
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通常按圆轨道处理.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也适用于其他天体,例如月球、卫星绕地球的运动. 3.开普勒第三定律Ta32=k 中,k 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不同的中心天体 k 值
不同.
9
考点二 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多维探究
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5
三、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1.经典时空观 (1)物体的质量不随__速__度__的__变__化__而变化. (2)同一过程的位移和对应的时间在所有参考系中测量结果_相__同___. (3)适用条件:宏观物体、_低__速___运动.
6
2.相对论时空观 (1)在狭义相对论中,物体的质量随物体的速度的增加而__增__加__,用公式表示为 m= m1-0 vc22. (2)在狭义相对论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 系中是_不__同___的. (3)光速不变原理:不管在哪个惯性系中,测得的真空中的光速都是__不__变__的.
7
1.面积定律是对同一个行星而言的,不同的行星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不等.由 面积定律可知,行星在近日点的速度比它在远日点的速度大.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898121d8bd63186bdebbc30.png)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总结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 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1、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跟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矛盾矛盾为:a、原子是不稳定的;b、原子光谱是连续谱,1913年玻尔丹麦在其基础上,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玻尔理论。
2、玻尔理论的假设:1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做定态。
氢原子的各个定态的能量值,叫做它的能级。
原子处于最低能级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这种定态叫做基态;原子处于较高能级时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的这些定态叫做激发态。
2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n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m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En-Em3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e7384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4.png)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总结引力是自然界中最为普遍的力之一,它可以使物体相互吸引并保持物体的运动。
万有引力是一种重要的概念,由牛顿在17世纪提出,对于理解宇宙中的运动和结构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高中物理中关于万有引力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引力的定义和公式引力是一种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
引力的公式为:F = G * (m1 * m2) / r^2,其中F是引力的大小,m1和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G是万有引力常数。
二、万有引力与质量的关系万有引力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质量越大的物体之间的引力越强。
例如,地球的质量比月球大很多,因此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比月球大得多。
这也是地球上物体落地的原因,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使其向地面加速运动。
三、万有引力与距离的关系万有引力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距离越大,引力越弱。
万有引力的公式中的 r^2 表示距离的平方。
这意味着如果将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翻倍,引力会变得更加微弱。
例如,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比对月球的引力强得多,因为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远得多。
四、万有引力的方向万有引力的方向是沿着连接两个物体质心的直线方向。
也就是说,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是互相拉近彼此的。
例如,地球吸引着物体向地心的方向移动,物体被称为“下落”。
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则使地球稍微向月球移动,导致潮汐现象的发生。
五、地球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地球表面上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就是地球的重力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 * a,其中F是引力的大小,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是其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可以得到 F = m * g。
从而可以得到 g = G * M / r^2,其中M是地球的质量,r是地球半径。
通过对M和r的数值进行代入,可以计算出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大约为9.8米/秒²。
六、行星运动的解释万有引力的概念为我们解释了行星的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是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描述质点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下面是高中物理万有引力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
1. 万有引力的定义:万有引力是质点之间由于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相互吸引力。
2.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在1666年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它表述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具体公式为F=G(m1*m2/r^2),其中F为引力大小,G为万有引力常量,m1和m2分别为两个质点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3. 万有引力的特点:万有引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质点之间的作用力始终存在,无论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它是一种吸引力,方向始终指向两个质点之间的连线上。
4. 万有引力的质点模型: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可以将物体近似为质点,即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只考虑其质量和位置。
5. 万有引力和距离的关系: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当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加倍时,引力减少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当距离减半时,引力增加到原来的四倍。
6. 万有引力和质量的关系:引力与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质量越大,引力也越大;质量越小,引力也越小。
7. 万有引力常量G:G是一个常量,它的值为6.674 × 10^-11 N·m^2/kg^2。
这个常量是通过实验测量得出的,它决定了万有引力的大小。
8. 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地球的质量很大,所以其对地球表面上的物体产生的引力非常强大,我们称之为重力。
重力是物体下落的原因,它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地球上任何物体的重力公式为F=mg,其中F为物体的重力,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9. 使万有引力为零的情况:如果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趋于无穷远,它们之间的引力会趋于零,这时不存在任何相互作用。
10. 万有引力的应用:万有引力是天体运动的重要力学基础。
它解释了行星绕太阳的椭圆轨道、天体潮汐现象、小行星带和宇宙的膨胀等现象。
同时,在地球上导航系统、人造卫星轨道的设计和航天器的出轨修正等方面也有重要应用。
以上是高中物理万有引力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之间的吸引力作用以及天体运动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