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合集下载

脑瘫康复训练病历

脑瘫康复训练病历
21
参加社会活动(使用公共设施、购物等)7岁
社会适应能力合计分数:
整体评估分数:
评估人员签名:
评估说明:
*:项目1
活动自如3分,能抬头,但不稳2分,短时间抬头1分,不能抬头0分。
* *:项目2—13
独立完成3分,少量帮助2分,大量帮助1分,完全帮助0分。
***:项目14—21
能2分,部分能1分,不
脑瘫康复训练计划
14
洗漱(洗脸、漱口、刷牙、梳头)2.5岁
15
大小便(脱裤、使用便器、便后清洁)3岁
生活自理能力合计分数:
社会适应
16
理解(对语言、手势、图示的理解)9个月
17
表达(通过语器具(轮椅、假肢、矫形器)
19
参加集体活动或上学(院内和学校活动)3岁
20
协助院内工作(三种以上的工作或劳动)7岁
执行训练计划的情况:
存在哪些问题:
进一步康复建议:
1.
2.
3.
评做人日期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如有无癫痫等)
康复医师(员)签名:登记日期:年月日
脑瘫康复训练评估
姓名
领域
编号
项目
初期
中期
末期
月日
月日
月日




1
头部控制(抬起、竖直、活动)4个月
2
翻身(仰卧、侧卧、俯卧变化7个月
3
坐起(卧位到坐位变化)8个月
4
坐位移动(床、便器、轮椅间)8个月
5
爬(双手、双膝支撑爬行3米)10个月
脑瘫康复训练登记表
姓名
性别
男□女□
出生年月
年月
所属福利院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B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B

株洲市一医院康复科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B (试行)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_____________ 市!(市、乡镇(街道)区)使用说明月Si瘫儿童康复训练是《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

为使这项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使脑瘫儿童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康复状况,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广东省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在中残联编制的《脑瘫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训练任务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对《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统一了指导用语、细化了康复评估与训练方法、规范了评分依据、细化了评估内容,以提高训练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更有利于基层使用。

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

现就该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训练登记筛选18岁以下,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家庭成员配合的脑瘫儿童作为训练对象,纳入重点工程任务,由康复训练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应依据"训练评估"进行。

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训练人员对训练对象的能力逐项评估、计分。

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障碍和困难情况, 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客观依据;通过中期的评估(在康复训练的中期进行)”及时检查训练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

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

"训练评估〃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

月Si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分A、B两份,A表评估内容共11个项目,供医疗康复机构使用,B表评估内容共7个项目,共非医疗康复训练机构使用(详见”评估量表"\ (三)训练计划康复训练人员依据初次评估结果,结合机构、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条件,共同确定长期与近期康复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空白)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空白)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姓名省市县/市/区康复训练定点机构名称:南阳市吉福能力康复训练中心训练的起止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开始年____月___日结束使用说明为做好中国残联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的组织实施和业务管理,在总结以往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任务要求和项目管理工作的需要,制定了脑瘫儿童康复档案,主要用于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

档案内容涉及功能和效果评估、康复计划制定、康复服务记录等康复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与服务,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将脑瘫儿童康复档案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一、康复档案的使用及填写(一)训练登记筛选7岁以下、诊断明确、身体状况稳定、家长配合的脑瘫儿童,纳入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任务,由具体负责的康复专业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评估包括:粗大运动、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语言沟通、认知和社交六大领域。

各康复机构根据本单位实际使用的评估方法和评价量表进行训练评估,按实际得分及时填写评估结果,原则上要求康复训练评估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

(三)评估标准评估结果(提高分数)为:本次评估得分-前次评估得分;提高1分以上为“有效”;提高分数占评估项目满分总分的20%以上为“显效”(四)康复计划根据功能和效果评估结果,由各类康复专业人员、脑瘫儿童家长、志愿者等组成康复小组,针对当前的主要障碍制定和调整康复计划,原则上要求康复计划制定、调整至少每季度一次,由具体负责的专业人员作简要的记录。

(五)康复记录由康复训练人员将训练的主要内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情况进行记录,原则上要求至少每月填写一次(六)年度评估、总结“年度评估、总结”包括:效果评估、家长培训、家长对孩子康复的满意度等内容。

“效果评估”为:本年度评估得分末次-初次评估得分;“家长培训、家长对培训满意度和对孩子康复的满意度”须有家长签名,由具体负责的专业人员将年度评估、总结情况及进一步康复的意见等及时填入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new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new
3、参加有பைடு நூலகம்织的文化、体育、娱乐等社会融入活动:次
4、家长培训:次□集中授课□亲子同训□个别指导□家庭辅导
5、家长对培训工作的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6、家长对儿童康复的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7、进一步的建议和意见:
家长签名:负责人员签名:评估日期:年月日
(六)康复记录
记录日期年月日
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
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
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
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
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
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
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 月日
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
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
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
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
训练人员签名
5、家长对培训工作的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6、家长对儿童康复的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7、进一步的建议和意见:
家长签名:负责人员签名:评估日期:年月日
年月至年月年度评估总结
1、本年初次至末次评估提高分数分
2、儿童康复训练:□显效□有效□无效
3、参加有组织的文化、体育、娱乐等社会融入活动:次
康复计划(续)
当前主要针对的问题:
康复训练计划(训练方案):
负责人签名:其他参加人员签名:
家长签名:日期:年月日
当前主要针对的问题:
康复训练计划(训练方案):
负责人签名:其他参加人员签名:
家长签名:日期:年月日
当前主要针对的问题:
康复训练计划(训练方案):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姓名省市县/市/区康复训练定点机构名称训练得起止时间: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开始年____月___日结束使用说明为做好中国残联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得组织实施与业务管理,在总结以往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得任务要求与项目管理工作得需要,制定了脑瘫儿童康复档案,主要用于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得监测、检查与督导。

档案内容涉及功能与效果评估、康复计划制定、康复服务记录等康复流程中得重要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与服务,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具有重要得意义,此将脑瘫儿童康复档案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一、康复档案得使用及填写(一)训练登记筛选7岁以下、诊断明确、身体状况稳定、家长配合得脑瘫儿童,纳入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任务,由具体负责得康复专业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评估包括:粗大运动、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语言沟通、认知与社交六大领域、各康复机构根据本单位实际使用得评估方法与评价量表进行训练评估,按实际得分及时填写评估结果,原则上要求康复训练评估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三)评估标准评估结果(提高分数)为:本次评估得分-前次评估得分;提高1分以上为“有效";提高分数占评估项目满分总分得20%以上为“显效”(四)康复计划根据功能与效果评估结果,由各类康复专业人员、脑瘫儿童家长、志愿者等组成康复小组,针对当前得主要障碍制定与调整康复计划,原则上要求康复计划制定、调整至少每季度一次,由具体负责得专业人员作简要得记录。

(五)年度评估、总结“年度评估、总结”包括:效果评估、家长培训、家长对孩子康复得满意度等内容。

“效果评估”为:本年度评估得分末次-初次评估得分;“家长培训、家长对培训满意度与对孩子康复得满意度”须有家长签名,由具体负责得专业人员将年度评估、总结情况及进一步康复得意见等及时填入档案。

(六)康复记录由康复训练人员将训练得主要内容、训练中出现得问题及解决得办法等情况进行记录,原则上要求至少每月填写一次二、康复训练档案使用得注意事项(一)使用脑瘫儿童康复档案就是项目实施监测管理重要得措施,有利于促进康复服务得规范化开展,各定点康复机构应按要求认真填写。

精编【档案管理】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精编【档案管理】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档案管理】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株洲市一医院康复科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A(试行)姓名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使用说明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是《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

为使这项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使脑瘫儿童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康复状况,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广东省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在中残联编制的《脑瘫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训练任务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对《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统一了指导用语、细化了康复评估与训练方法、规范了评分依据、细化了评估内容,以提高训练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更有利于基层使用。

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

现就该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一)训练登记筛选18岁以下,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家庭成员配合的脑瘫儿童作为训练对象,纳入重点工程任务,由康复训练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应依据“训练评估”进行。

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训练人员对训练对象的能力逐项评估、计分。

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客观依据;通过中期的评估(在康复训练的中期进行),及时检查训练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

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

“训练评估”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分A、B两份,A表评估内容共11个项目,供医疗康复机构使用,B表评估内容共7个项目,共非医疗康复训练机构使用(详见“评估量表”)。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空白)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空白)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姓名省市县/市/区康复训练定点机构名称:南阳市吉福能力康复训练中心训练的起止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开始年____月___日结束使用说明为做好中国残联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的组织实施和业务管理,在总结以往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任务要求和项目管理工作的需要,制定了脑瘫儿童康复档案,主要用于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

档案内容涉及功能和效果评估、康复计划制定、康复服务记录等康复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与服务,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将脑瘫儿童康复档案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一、康复档案的使用及填写(一)训练登记筛选7岁以下、诊断明确、身体状况稳定、家长配合的脑瘫儿童,纳入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任务,由具体负责的康复专业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评估包括:粗大运动、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语言沟通、认知和社交六大领域。

各康复机构根据本单位实际使用的评估方法和评价量表进行训练评估,按实际得分及时填写评估结果,原则上要求康复训练评估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

(三)评估标准评估结果(提高分数)为:本次评估得分-前次评估得分;提高1分以上为“有效”;提高分数占评估项目满分总分的20%以上为“显效”(四)康复计划根据功能和效果评估结果,由各类康复专业人员、脑瘫儿童家长、志愿者等组成康复小组,针对当前的主要障碍制定和调整康复计划,原则上要求康复计划制定、调整至少每季度一次,由具体负责的专业人员作简要的记录。

(五)康复记录由康复训练人员将训练的主要内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情况进行记录,原则上要求至少每月填写一次(六)年度评估、总结“年度评估、总结”包括:效果评估、家长培训、家长对孩子康复的满意度等内容。

“效果评估”为:本年度评估得分末次-初次评估得分;“家长培训、家长对培训满意度和对孩子康复的满意度”须有家长签名,由具体负责的专业人员将年度评估、总结情况及进一步康复的意见等及时填入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汇编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姓名省市区)(市、县(街道)乡镇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使用说明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是《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

为使这项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使脑瘫儿童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康复状况,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广东省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在中残联编制的《脑瘫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训练任务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对《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统一了指导用语、细化了康复评估与训练方法、规范了评分依据、细化了评估内容,以提高训练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更有利于基层使用。

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

现就该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一)训练登记筛选18岁以下,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家庭成员配合的脑瘫儿童作为训练对象,纳入重点工程任务,由康复训练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应依据“训练评估”进行。

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训练人员对训练对象的能力逐项评估、计分。

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客观依据;通过中期的评估(在康复训练的中期进行),及时检查训练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题调整训练计划。

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

“训练评估”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分A、B两份,A表评估内容共11个项目,供医疗康复机构使用,B表评估内容共7个项目,共非医疗康复训练机构使用(详见“评估量表”)。

(三)训练计划康复训练人员依据初次评估结果,结合机构、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条件,共同确定长期与近期康复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姓名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使用说明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是《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

为使这项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使脑瘫儿童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康复状况,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广东省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在中残联编制的《脑瘫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训练任务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对《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统一了指导用语、细化了康复评估与训练方法、规范了评分依据、细化了评估内容,以提高训练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更有利于基层使用。

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

现就该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一)训练登记筛选18岁以下,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家庭成员配合的脑瘫儿童作为训练对象,纳入重点工程任务,由康复训练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应依据“训练评估”进行。

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训练人员对训练对象的能力逐项评估、计分。

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客观依据;通过中期的评估(在康复训练的中期进行),及时检查训练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

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

“训练评估”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分A、B两份,A表评估内容共11个项目,供医疗康复机构使用,B表评估内容共7个项目,共非医疗康复训练机构使用(详见“评估量表”)。

(三)训练计划康复训练人员依据初次评估结果,结合机构、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条件,共同确定长期与近期康复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包括针对训练对象主要障碍和困难所确定的训练项目、训练内容、训练安排等。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记录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记录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记录一、康复训练简介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特点是肌肉协调能力的障碍和运动功能的受限。

为了帮助脑瘫儿童恢复和改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记录一位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过程和效果。

二、患儿情况介绍患儿小明,男性,6岁,被诊断为脑瘫,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

他的家庭非常重视他的康复训练,每周定期来医院进行康复训练。

三、康复训练方案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的基础,通过各种运动和手法,改善患儿的肌张力障碍和肢体运动功能。

我们为小明设计了一系列的物理治疗方案,包括拉伸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等。

通过定期的物理治疗,小明的肌张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肢体运动也变得更加协调。

2.语言训练脑瘫儿童在语言发展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语言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通过音标练习、发音训练等方式,帮助小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训练,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流利和准确。

3.认知训练脑瘫儿童的认知能力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也将认知训练纳入康复训练方案中。

通过益智游戏、记忆训练等方式,帮助小明提高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知训练,小明的认知能力明显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得到了改善。

四、康复训练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小明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的肌张力明显减轻,肢体运动更加灵活和协调。

在生活中,他能够更好地独立完成一些日常活动,如穿衣、洗脸等。

同时,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自信和积极。

五、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他们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进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因此,家庭和医疗机构应该共同合作,为脑瘫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康复训练服务。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姓名省市县/市/区康复训练定点机构名称训练的起止时间: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开始年____月___日结束使用说明为做好中国残联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的组织实施和业务管理,在总结以往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任务要求和项目管理工作的需要,制定了脑瘫儿童康复档案,主要用于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

档案内容涉及功能和效果评估、康复计划制定、康复服务记录等康复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与服务,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将脑瘫儿童康复档案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一、康复档案的使用及填写(一)训练登记筛选7岁以下、诊断明确、身体状况稳定、家长配合的脑瘫儿童,纳入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任务,由具体负责的康复专业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评估包括:粗大运动、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语言沟通、认知和社交六大领域。

各康复机构根据本单位实际使用的评估方法和评价量表进行训练评估,按实际得分及时填写评估结果,原则上要求康复训练评估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

(三)评估标准评估结果(提高分数)为:本次评估得分-前次评估得分;提高1分以上为“有效”;提高分数占评估项目满分总分的20%以上为“显效”(四)康复计划根据功能和效果评估结果,由各类康复专业人员、脑瘫儿童家长、志愿者等组成康复小组,针对当前的主要障碍制定和调整康复计划,原则上要求康复计划制定、调整至少每季度一次,由具体负责的专业人员作简要的记录。

(五)年度评估、总结“年度评估、总结”包括:效果评估、家长培训、家长对孩子康复的满意度等内容。

“效果评估”为:本年度评估得分末次-初次评估得分;“家长培训、家长对培训满意度和对孩子康复的满意度”须有家长签名,由具体负责的专业人员将年度评估、总结情况及进一步康复的意见等及时填入档案。

(六)康复记录由康复训练人员将训练的主要内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情况进行记录,原则上要求至少每月填写一次二、康复训练档案使用的注意事项(一)使用脑瘫儿童康复档案是项目实施监测管理重要的措施,有利于促进康复服务的规范化开展,各定点康复机构应按要求认真填写。

4脑瘫康复救助档案18项评估

4脑瘫康复救助档案18项评估
后恢复坐位
27、触到放在左后方45度的玩具后恢复坐位
28、右侧坐,双臂游离,保持5秒钟
29、左侧坐,双臂游离,保持5秒钟
30、从坐位慢慢回到俯卧位
31、从坐位到右侧转到四点跪位
32、从坐位到左侧转到四点跪位
33、不用双臂协助,向左/右水平转动90度
34、坐在小凳上,不需任何帮助,保持10秒钟
训练评估----内容

头控、 翻身、

坐、 爬、

站、
转移

步行、 上下台阶、
10
伸手抓物 捏取物体

18 项
活 自
进食、 穿脱衣物、

洗漱、
4
入厕


理解、

表达、

做家务
4
集体活动
评分标准
3分:不需他人帮助能独立完成评估项目的动作、活动和要求 2分:需他人小部分帮助才能完成评估项目的动作、活动和要求
俯 卧 :右前臂支撑,左臂伸直向前 左前臂支撑,右臂伸直向前 从右侧翻身到仰卧位 从左侧翻身到仰卧位 用上肢向右水平转动90度 用上肢向左水平转动90度
脑瘫的异常姿势
评定项目— 3 坐
保持独立坐位3分钟 (8个月龄以上)
1、坐在地上
2、坐在凳子上
3分:独立完成 2分:需要小部分帮助 1分:需要大部分帮助 0分:完全依赖帮助
评定项目— GMFM88项8、上下台阶
84、单手扶持,上4级台阶,一步一级 85、单手扶持,下4级台阶,一步一级 86、不用扶持,上4级台阶,一步一级 87、不用扶持,下4级台阶,一步一级 88、双脚同时从15cm高的台阶跳下
评定项目— 9 伸手抓物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姓名省市县/市/区康复训练定点机构名称训练的起止时间: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开始年____月___日结束使用说明为做好中国残联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的组织实施和业务管理,在总结以往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任务要求和项目管理工作的需要,制定了脑瘫儿童康复档案,主要用于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

档案内容涉及功能和效果评估、康复计划制定、康复服务记录等康复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与服务,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将脑瘫儿童康复档案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一、康复档案的使用及填写(一)训练登记筛选7岁以下、诊断明确、身体状况稳定、家长配合的脑瘫儿童,纳入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任务,由具体负责的康复专业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评估包括:粗大运动、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语言沟通、认知和社交六大领域。

各康复机构根据本单位实际使用的评估方法和评价量表进行训练评估,按实际得分及时填写评估结果,原则上要求康复训练评估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

(三)评估标准评估结果(提高分数)为:本次评估得分-前次评估得分;提高1分以上为“有效”;提高分数占评估项目满分总分的20%以上为“显效”(四)康复计划根据功能和效果评估结果,由各类康复专业人员、脑瘫儿童家长、志愿者等组成康复小组,针对当前的主要障碍制定和调整康复计划,原则上要求康复计划制定、调整至少每季度一次,由具体负责的专业人员作简要的记录。

(五)年度评估、总结“年度评估、总结”包括:效果评估、家长培训、家长对孩子康复的满意度等内容。

“效果评估”为:本年度评估得分末次-初次评估得分;“家长培训、家长对培训满意度和对孩子康复的满意度”须有家长签名,由具体负责的专业人员将年度评估、总结情况及进一步康复的意见等及时填入档案。

(六)康复记录由康复训练人员将训练的主要内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情况进行记录,原则上要求至少每月填写一次二、康复训练档案使用的注意事项(一)使用脑瘫儿童康复档案是项目实施监测管理重要的措施,有利于促进康复服务的规范化开展,各定点康复机构应按要求认真填写。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姓名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使用说明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是《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

为使这项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使脑瘫儿童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康复状况,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广东省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在中残联编制的《脑瘫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训练任务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对《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统一了指导用语、细化了康复评估与训练方法、规范了评分依据、细化了评估内容,以提高训练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更有利于基层使用。

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

现就该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一)训练登记筛选18岁以下,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家庭成员配合的脑瘫儿童作为训练对象,纳入重点工程任务,由康复训练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应依据“训练评估”进行。

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训练人员对训练对象的能力逐项评估、计分。

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客观依据;通过中期的评估(在康复训练的中期进行),及时检查训练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

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

“训练评估”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分A、B两份,A表评估内容共11个项目,供医疗康复机构使用,B表评估内容共7个项目,共非医疗康复训练机构使用(详见“评估量表”)。

(三)训练计划康复训练人员依据初次评估结果,结合机构、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条件,共同确定长期与近期康复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包括针对训练对象主要障碍和困难所确定的训练项目、训练内容、训练安排等。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new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new

(一)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
注:各康复机构根据本单位实际使用的评估方法和评价量表进行训练评估,按实际本领域总得分填写评估结果。

(二)训练评估(续)
注:各康复机构根据本单位实际使用的评估方法和评价量表进行训练评估,按实际本领域总得分填写评估结果。

(三)评估标准
1.提高分数=本次评估得分-前次评估得分
2.提高1分以上为“有效”,提高分数占评估项目满分总分的20%以上为“显效”
康复计划
康复计划(续)
康复计划(续)
(五)年度评估与总结
(六)康复记录。

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训练打卡表

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训练打卡表

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训练打卡表摘要:一、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重要性二、家庭康复训练的必要性三、家庭康复训练的具体方法1.抬头训练2.坐姿训练3.翻身训练4.站立和行走训练5.语言功能训练6.智能训练四、家庭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五、总结正文:脑瘫是一种儿童时期发生的运动障碍,给患儿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因此,家庭康复训练成为了患儿康复的重要途径。

家庭康复训练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家庭是患儿最熟悉的环境,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可以让他们更加放松,从而更容易取得训练效果;其次,家庭康复训练可以让患儿在家人陪伴下进行,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使患儿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最后,家庭康复训练可以节省医疗资源,降低治疗成本。

具体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法包括:1.抬头训练:通过辅助患儿抬起头部,锻炼颈部的肌肉力量,改善其抬头姿势。

2.坐姿训练:通过支撑和按摩等方式,帮助患儿保持正确的坐姿,防止前倾或左右摇摆。

3.翻身训练:通过手动辅助,训练患儿学会侧翻和俯卧等动作。

4.站立和行走训练:通过辅助患儿站立和行走,锻炼其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5.语言功能训练:通过与患儿进行语言交流,帮助其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6.智能训练: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训练患儿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时,家长应注意以下事项:1.训练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切忌盲目模仿他人。

2.训练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提高难度。

3.训练过程中应关注患儿的反应,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4.家长应保持耐心和毅力,坚持进行康复训练。

总之,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训练对于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姓名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使用说明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是《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

为使这项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使脑瘫儿童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康复状况,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广东省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在中残联编制的《脑瘫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训练任务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对《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统一了指导用语、细化了康复评估与训练方法、规范了评分依据、细化了评估内容,以提高训练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更有利于基层使用。

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

现就该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一)训练登记筛选18岁以下,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家庭成员配合的脑瘫儿童作为训练对象,纳入重点工程任务,由康复训练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应依据“训练评估”进行。

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训练人员对训练对象的能力逐项评估、计分。

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客观依据;通过中期的评估(在康复训练的中期进行),及时检查训练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

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

“训练评估”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分A、B两份,A表评估内容共11个项目,供医疗康复机构使用,B表评估内容共7个项目,共非医疗康复训练机构使用(详见“评估量表”)。

(三)训练计划康复训练人员依据初次评估结果,结合机构、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条件,共同确定长期与近期康复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包括针对训练对象主要障碍和困难所确定的训练项目、训练内容、训练安排等。

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训练计划”。

(四)训练记录由康复训练人员将训练内容、训练次数、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情况进行记录,要求每一个月填写一次。

(五)评估与总结“评估与总结”包括阶段评估、末期评估与总结。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阶段评估,转介其他机构或其他原因结束训练时进行默契评估,计算由初次评估至阶段评估提高的分数,小结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掌握训练对象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碍和困难,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调整训练计划。

末期评估与总结栏内,应填写末期分数和初次至末期提高的分数,判断训练效果,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意见。

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评估与总结”。

(六)评估标准评估标准用于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估,包括康复训练“评估项目”、“评分依据”和“效果判定”三项内容。

“评估项目”与“训练评估”中的项目及要求一致。

“评估依据”是依据训练对象完成康复训练评估项目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范围和程度,分为四个等级评估计分。

“效果判定”通过对康复对象初次与末期评估分值之差,判定训练效果。

二、康复训练档案使用的注意事项(一)使用康复训练档案是推进康复训练工作规范化开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管理人员要了解康复训练档案的内容和使用方法,各级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要组织统一使用。

(二)各地在使用康复训练档案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三)康复训练档案的填写要求及时、客观、准确,并妥善保管。

(四)为了更好的发挥康复训练档案的作用,各地在使用中要认真收集意见,并反馈至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以便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儿童康复住院病历(1)次姓名: 性别: 邮编: 出生: 籍贯: 民族:病历采集日期: 入院日期: 病历可靠性:病史陈诉者: 父母工作单位: 父母姓名及职业:通讯地址: 主诉:病残史:既往史:(外伤、中毒、惊阙、麻疹、猩红热、百日咳、流脑、水痘、肺结核、脑膜炎、脑炎)其他史:预防接种:(最近种痘时间,小儿麻痹、三联疫苗、乙肝疫苗、其它)个人史:(母亲孕龄、怀孕周数、胎次)出生前情况:(感染、中毒、先兆流产)出生时情况:(窒息、早产)出生后情况:(持续黄疸,颅内出血)发育史:出生体重:抬头:(月)翻身:(月)认人:(月)独坐:(月)爬:(月)站立:(月)走路:(月)扶站:(月)说话:(月)出牙:(月)喂养史:(母乳、人工、混合)辅食添加:有无家族史:父:母:已死亡小儿原因:(流产、早产、死亡情况)家中其它人的健康情况:社会生活史:家庭经济情况:地区流行病:生活环境:住家中()托幼儿机构()日托()全托()一、一般检查:身长:体重:头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位:步态:意识状态:清醒、耆睡、朦胧、昏迷精神状态:正常、兴奋、烦躁、谵妄、狂噪、淡漠行为智力情况:活动:注意力:情绪:智商:语言情况:流利、吐字不清、重复语言、暴破语言、失语(感觉性、运动性、混合性)二、体格检查:皮肤:黄染:皮疹:皮下结节:血管痣:周身淋巴结:头:颅形:前颅:头发:头颅叩诊:血管杂音:眼:眼距:斜视:眼角:鼻耳:口腔:口唇:牙齿:舌质:舌苔:舌位置:高颚骨:颈:位置:甲状腺:颈A博动:颈肌活动情况:胸部:外形:肺:心:腹部:脊柱腰臀:外形:痛:有无肿物:四肢:生殖器:肛门:三、检验及其它检查:四、问题小结:入院诊断:康复医生:检查日期:训练登记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年月家庭住址家长姓名与残疾儿童关系联系电话残疾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是否伴有其它残疾□视力□听力□言语□智力□精神□多重诊断机构及时间机构名称:诊断结果:诊断时间:年月致残原因□遗传□发育障碍□疾病□创伤或意外伤害□中毒与过敏反应□不良文化因素□其他□原因不明既往医疗、康复情况□药物治疗□手术□矫形器□传统方法□辅助器具□康复治疗□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康复训练人员签名年月日注:1.此表由康复训练人员在相应的栏目文字描述或在“□”中划√。

2.“需要说明的情况”栏,填写表中需要进一步详细说明或未涉及到的康复训练服务相关内容。

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项目分数项目分数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一、认知功能6、站1、认识常见形状7、走2、分辨常见概念8、上、下楼梯3、认识基本空间概念9、伸手取物4、认识四种颜色10、拇食指取物5、认识画上的东西合计6、能画圆、竖、横、斜线四、自理动作7、注意力可集中瞬间1、开水龙头8、对经过事情的记忆2、洗脸、洗手9、寻求帮助表达意愿3、刷牙10、能数数和做加减法4、端碗合计5、用手或勺进食二、言语功能6、脱穿上衣1、理解如冷、热、饿7、脱穿裤子2、有沟通的愿望8、脱穿鞋袜3、能理解别人的表情动作9、解系扣子4、能表达自己的需求8、脱穿鞋袜5、能说2~3个字的句子合计6、能模仿口部动作五、社会适应7、能发b,p,a,o,ao等音1、认识家庭成员8、能遵从简单指令2、尊敬别人,见人打招呼9、能简单复述3、参与集体性游戏10、能看图说简单的话4、能自我称谓和表达所有关系合计5、能与母亲离开三、运动能力6、知道注意安全不动电火1、头部控制7、认识所在环境2、翻身8、能与家人亲近3、坐9、懂得健康和生病4、爬10、能简单回答社会性问题5、跪合计总分:(1)(2)(3)功能状态总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1)每项完成:2分。

总分:100分(2)每项大部分完成:1.5分。

总分:75分(3)每项完成一半:1分。

总分:50分。

(4)每项小部分完成:0.5分。

总分25分。

(5)未能完成:0分。

总分:0分。

③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岁月日月日月日月日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④脑瘫儿童手功能分级(MACS)4—18岁月日月日月日月日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表动作得分动作得分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一、个人卫生动作(七岁前)1洗脸、洗手1大小便会示意2刷牙2会招手招呼3梳头3能简单回答问题4使用手巾4能表达意愿5洗脚二、进食动作七、床上运动1奶瓶吸吮1翻身2用手进食2仰卧位坐位3用吸管吸引3坐位膝立位4用勺叉进食4独立坐位5端碗5爬6用茶杯饮水6物品料理7水果剥皮三、更衣动作八、移位动作1脱上衣1床、轮椅或步行器2脱裤子2轮椅具椅子或便器3穿上衣3操作手闸4穿裤子4乘轮椅开头门5穿脱袜子5移动前进轮椅6穿脱鞋6移动手动轮椅7系鞋带扣子拉锁四、排便动作九、步行动作1能控制大小便(包括辅助具)2小便自我处理1扶站3大便自我处理2扶物或步行器行走五、器具使用3独站1电器插销使用4单脚站2电器开头使用5独行5M3开、关水龙头6蹲起4剪刀的使用7能上下台阶六、认知交流动作8独行5M以上(七岁后)总分1书写评估医生2与人交谈3翻书页4注意力集中评分标准:满分100分50项能独立完成每项2分能独立完成、但时间长每项1.5分能完成,但需要帮助每项1分两项中完成一项每项1分不能完成每项0分⑥感觉统合功能评定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从不这样5 很少这样4 有时候3 常常如此2 总是如此1(一)1.特别爱玩会旋转的凳椅或游乐设施,而不会晕。

54321 2.喜欢旋转或绕圈子跑,而不晕不累。

543213.虽然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旁人,柱子,门墙。

54321 4.行动,吃饭,敲鼓,画画时双手协调不良,常忘了另一边。

54321 5.手脚笨拙,容易跌倒,拉他时仍显得笨重543216.俯卧地板和床上,头,颈,胸无法抬高。

54321 7.爬上爬下,跑出跑进,不听劝阻。

543218.不安地乱动,东摸西扯,不听劝阻,处罚无效。

54321 9.喜欢惹人,捣蛋,恶作剧。

5432110.经常自言自语,重复别人的话,并且喜欢背诵广告语言。

54321 11.表面左撇子,其实左右手都用,而且无固定使用哪只手。

54321 12.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常穿反。

5432113.对陌生地方的电梯或楼梯,不敢坐或动作缓慢。

54321 14.组织力不佳,经常弄乱东西,不喜欢整理自己的环境。

54321(二)15.对亲人特别暴躁,强词夺理,到陌生环境则害怕。

54321 16.害怕到新场合,常常没多久便要求离开。

54321 17.偏食,挑食,不吃青菜或软皮。

54321 18.害羞,不安,喜欢孤独,不爱和别人玩。

5432119.容易粘妈妈或固定某个人,不喜欢陌生环境,喜欢被搂抱。

54321 20.看电视或听故事,容易大受感动,大叫或大笑,害怕恐怖54321镜头。

21.严重怕黑,不喜欢在空屋,到处要人陪。

5432122.早上赖床,晚上睡不着,上学前常拒绝到学校,放学后不54321想回家。

23.容易生小病,并生病后便不想上学,常常没有原因就拒绝54321上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