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5篇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生物8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2章第1节《动物的运动》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动物的运动》教案一、设计理念本课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
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知识产生和建构的场所,是学生“做中学”的乐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动物的运动》是《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一节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知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
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
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探究实验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四、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对动物生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思维较活跃的时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也很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生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探究一、运动的结构及其功能同学们观察运动员肌肉的状态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模仿一下。
做曲肘和伸肘的动作。
大家注意观察老师的胳膊发生了什么变化?很好,大家回答的完全正确,如果我不牵引它呢?能动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运动是由运动系统构成的,同学们先阅读教材。
然后相互讨论胳膊上的肌肉鼓了起来。
发生了一个动作。
学生思考,阅读教材,明确运动系统的组称。
10’结论同学们做的非常好,请认真思考总结,得出骨是—杠杠作用;关节—支点作用骨骼肌—,连接和动力作用,有收缩特性共同讨论思考得出结论6’探究二、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1、呼吸系统—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呼吸频率加快2、消化系统—消耗有机物,加快吸收,产生饥饿感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模型来演示运动系统各部分的作用。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生物8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2章第1节《动物的运动》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动物的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说明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和运动的本质。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认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2.教学难点理解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三、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细致研读后,精心设计了八个思考题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在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
小组讨论及思考题的设计,目的是给学生提供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建构、自我反馈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在这节课里,每个小组都需要汇报讨论结果,老师进行评价打分。
通过小组讨沦、回答、抢答等方式,结合教师的及时评价,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教学准备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学生屈肘和伸肘动作的照片,关节积木等。
课前小组分工: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以6~8人一组,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词论、合作学习等途径开展学习活动。
五、教学过程内容以哺乳动物为例,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利本 2.结合关节积木,讲解关节的结构组成。
布置学生观察“关节积木”。
提问:“关节积木”中球形的结构代表什么?凹进去的地方代表什么?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关节结构。
观察“关节积木”,思考并认识关节的结构。
在教师板图的基础上,写出对应的结构。
运用实物模型,将抽象的结构形象化。
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得出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
3.人体有哪些骨和关节?它们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对照图片,认识相应的关节,并进行关节认识关节名称,进行相应的关节活动。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上的关节,掌握关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一、运动系统的组成1.骨骼⎩⎪⎪⎨⎪⎪⎧骨关节⎩⎪⎪⎨⎪⎪⎧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内表面分泌滑液内外表面有韧带牢固灵活关节腔2.肌肉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三、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四、动物运动⎩⎨⎧过程:骨在肌肉牵引下围绕关节运动,使躯体完成各种动作意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教学反思:(一)本课成功之处: 1、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的整个设计都是围绕学生的学来开展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及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明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举例说明运动器官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说明运动系统与其它系统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观察关于运动系统的图片和模型、观察自身相应的运动系统结构,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体验运动过程自身运动系统的变化和其它系统的参与情况,认识运动系统与其它系统的联系。
尝试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发展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骨、骨骼肌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关节的结构;骨骼肌与骨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3.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设计温故知新:播放“动物的运动”视频,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概括动物的运动,过渡到运动系统一、运动系统的组成1.骨:形态结构、分布、功能小活动请你摇摇头或抬抬手,想一想,人的运动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引导学生答出:骨、骨骼肌、(骨连结)关节观察与思考一(展示家兔骨骼标本和人体骨骼模型)1). 对照 P29家兔的骨骼图,观察家兔的骨骼标本和人的骨骼模型,重点观察四肢的骨组成。
思考:骨具有哪些功能?2).对照自己的四肢,找出相应骨的位置上肢: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下肢:股骨、腓骨、胫骨、跗骨、蹠骨、趾骨3).家兔和人的四肢骨的形态结构具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骨的功能的关系?点评学生的回答。
展示小资料“长骨的解剖结构”、“骨折”归纳:骨的形态多样,坚固而轻便,主要具有支持、保护的作用。
2.关节:结构、分布、功能观察与思考二1).观看有关“”的视频;填出关节各部分结构名称2).活动活动你的四肢关节,上肢: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注意哪几个关节活动范围较大?3).在运动过程中,哪些关节容易受伤?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关节?组织学生活动、交流、评价、归纳进行体育运动时,上肢的肘关节、腕关节,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等都容易受伤。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生物8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2章第1节《动物的运动》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动物的运动》教案一、设计理念本课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
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知识产生和建构的场所,是学生“做中学”的乐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动物的运动》是《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一节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知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
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
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探究实验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四、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对动物生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思维较活跃的时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也很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生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展示:各种动物运动的图片。
“动物”从名称上体现了人们对它的最初的认识——能“动”。
但动物的运动是如何实现的呢?生:思考并回答。
师:播放视频:猎豹捕食猎物的视频。
提问:运动是通过身体的哪个系统实现的?(二)运动系统的组成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你所了解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生:从水、陆、空进行讨论,交流。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动物的栖息环境与运动方式。
动物的运动教学和反思
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八年级一级部刘学斌上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实物观察,让学生观察鸡脚关节,从而认识关节的结构;同时,让学生观察鸡翅上的肌肉,认识肌肉的结构和作用。
这样安排,这节课的内容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而且生的鸡脚和鸡翅会发出难闻的气味,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实验前和实验后准备的工作非常地多,实验材料还挺贵的,这样八个班做下来得用好多钱。
接着用演示实验,但是实物投影并不能很清楚地展示关节和肌肉的结构,而学生坐在位置上看,容易因为看不清楚,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并且,教师在准备关节的时候,非常地麻烦,用解剖刀把关节露出来了,关节囊却看不到了。
在和老师的备课中,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取消实验,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寻找突破点,同时,运用圆规和绳子解决“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这个重点与难点。
于是,第二次,效果好一些了,课堂没那么乱,而且学生也学得顺畅一些,思路清楚了。
但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觉得不畅。
按照教材的安排,在“观察与思考”中,是用家兔的骨骼介绍运动系统的骨骼,运用人体的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说明肌肉是附着在两块骨头上。
但是在“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中,又出现了骨骼肌的介绍。
教材安排凌乱,使教师不知如何处理是好?同时,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学习卷,想通过学生自行阅读课本,完成学习卷上简单的知识,但是课堂气氛比较闷,学生学起来也没意思,虽然会做,知道答案。
这时,和郑老师及黄老师集备,大家就是否应该用学习卷展开了讨论,最后决定把学习卷做为课堂练习卷,在上完新课内容后,做巩固练习用。
那不用的话,这个课又得如何去上呢?这时,我想,何不以人体为例,学习动物的运动系统呢?这个想法一出来,我立刻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整理。
通过一个简单的伸肘和屈肘动作,提问学生,这个动作的完成需要哪些结构的参与?从而导入运动系统的组成。
接着展示人体的全身骨骼图,通过层层问题,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及其作用;接着认识关节的结构及作用;运动仅仅依靠骨骼和关节就能完成了吗?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得出骨骼肌的结构与特性。
八年级生物《动物运动》评课稿(5篇范例)
八年级生物《动物运动》评课稿(5篇范例)第一篇:八年级生物《动物运动》评课稿八年级生物《动物运动》评课稿彭老师讲的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下面就本节课观课学习,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目标本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彭老师立足于本节目标,结合多媒体,讲解透彻。
二、教学内容1、教学思路清晰。
本节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了9个问题,这9个问题贯穿本节课的主线,层层展开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学风格严谨彭老师讲的本节课中有两个易混概念,“骨”和“骨骼”,对于概念的准确辨析,以及辩解时通过板书形式呈现,学生印象深刻。
对于基础概念的辨析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一些中考题基本围绕重要概念设置题目,而且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生物基础概念也是也是提高生物学科素养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3、板书条理本节课尤其具有理科特点,逻辑性强,彭老师的板书条理清晰,本节课的'脉络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效率。
4、课堂务实课堂本身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而不是一场秀。
课堂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围绕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设立,而非重视为了表面的热闹。
彭老师在本节课中注重学生笔记,给学生留有一点时间记笔记,对于有效率的课堂来说,这点非常重要。
5、课堂紧张有效,以学生为主体彭老师在课堂的每个问题关节,都会调查学生的达标率,以学生自己举手的形式,只要是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措施,都是灰常伟大的“发明”。
三、师生交流彭老师整个课堂通过问题贯穿起来,主要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形式,整体课堂紧张有序,只是有时候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铺垫不是很多,学生对于此知识点的反映与学习有些慢,造成课堂气氛有时候不是很热烈。
这一点也是我讲课时存在的不足,课堂气氛的调动真的需要讲课艺术,继续努力。
第二篇:八年级生物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八年级生物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第二节动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物运动的形成第二时一、骨与骨之间是怎么连接的?关节有什么特点?教师活动l、简单总结上节的内容,同时提出新的问题:人体有那么多骨头,它们是怎样连接的?为什么人能够很灵活地做各种各样的运动?2、学生回答后,做必要的补充和说明:骨与骨之间以纤维、软骨和骨组织连接的,而关节是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并由此转向指导学生观看挂图:关节的剖面模式图。
幼儿园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动物们的运动》及教学反思(五篇范例)
幼儿园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动物们的运动》及教学反思(五篇范例)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动物们的运动》及教学反思《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动物们的运动》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设计思路:动物是孩子的朋友,是幼儿喜爱并乐于接受的事物,很多幼儿在家中也养着各种宠物,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
每种动物都有其自身的运动特点,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息息相关。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小动物来运动”这个活动,对动物的运动特点进行探索。
知识点:1、动物是运动健将大自然中有很多动物,它们会跑、会跳、会爬、会攀……会做许许多多的事,有很大的本领,有的可是大自然中的运动健将。
(1)跳远健将:袋鼠,袋鼠一跳的距离可以达到十几米。
(2)跑步健将:猎豹,猎豹的跑步速度有时比人类的汽车还快。
(3)游泳健将:海豚,海豚游泳的速度比现代核潜艇还快。
(4)跳高健将:跳蚤,跳蚤能跳过自身高度的100多倍。
(5)滑雪健将:企鹅,企鹅的滑雪速度可达每小时30公里。
2、生活中的小动物也会很多运动(1)跑――马、羊、狗、猫(2)跳――兔、猫、青蛙(3)爬――乌龟、蛇(4)攀――猴(5)游――鱼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运动特点,并模仿它们的动作。
2、联想人类的运动项目与动物运动的相似之处。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的各种动物运动的图片。
2、动物运动和人类运动的影片(由动物的运动、人的运动、人和动物的运动穿插三部分组成)3、户外锻炼器材活动过程:1、它们怎样动幼儿已经自行收集了一些动物运动的图片,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相关经验,正迫不及待的想要表达,所以活动的开始,教师可引导幼儿先交流自己收集的动物图片。
说一说图上是什么动物?它是怎样运动的?(幼儿可以边说边模仿动物们的动作)教师在活动中可穿插进行知识点的强调。
2、动物模仿秀幼儿自由模仿各种动物,比一比谁学得最像也可将幼儿分成几组,各组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动作,让其他组的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
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近年来,动物运动教学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动物们通过特有的运动方式和动作,向人类传递出许多有关身体控制、协调能力以及健康生活的重要信息。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动物的运动教学进行反思,以期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首先,动物的运动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和情境,使学生对动物的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可以引入动物模拟游戏,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动物的运动,提高他们对动物运动的兴趣和理解。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动物运动表演或进行亲自观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动物运动的魅力。
其次,动物的运动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
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动作独特而独特,借鉴和模仿动物的运动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
因此,我们应注重指导学生正确而规范地模仿动物的运动方式,并通过反馈和调整,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动物的运动技巧和动作要领。
此外,我们还应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性等身体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动物的运动要求。
再次,动物的运动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动物的运动通常需要多人配合完成,需要良好的协作和配合能力。
因此,在动物的运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动物模拟训练,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动物的运动要求。
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动物的运动教学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动物的运动不仅仅是身体的表现,还涉及到生理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
因此,我们应将动物的运动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融合,将动物的运动教学与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结合,加深学生对动物运动的理解和认识。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生物8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2章第1节《动物的运动》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动物的运动》教案一、教学目的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
2.说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4.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的角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观点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理解肌肉、关节、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和理解运动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动物的运动是与其功能的统一的,是动物行为的具体体现。
四、教学方法图片导入法,观察法,课件演示法等。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展示图片,使学生观看到不同种类动物的各种活动。
刚才大家看到的动物所进行的这一系列的活动,是由于器官不同导致运动方式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观看图片,关注动物的运动。
通过生动的动物活动画面,引起学生的兴趣。
探究学习: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各种动物具备不同的运动方式,但你知道动物是怎样完成这些动作的吗?要完成各种运动在动物的躯体中相应的应具备一些结构。
今天我们把自己的身体当作研究的对象,通过一个小活动研究一下我们自己完成运动的结构是什么?活动1:阅读课本P42观察与思考中的三幅图,结合PPT了解家兔的骨骼、关节的结构以及什么是肌腱与肌腹。
并思考,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阅读课本小资料思考:1、骨、关节与肌肉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三者如何配合产生运动?骨的连接构成关节,肌肉附着在骨头上,肌肉的收缩牵拉骨骼,完成关节的各项运动2、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如果用房门来打比方,它相当于门上的什么结构?减少运动对骨头的冲击,增加骨头的灵活性,门轴。
听课思考观看PPT,绘制关节的模式图。
阅读小资料。
观察后思考回答:学生的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3、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他不能快速运动的原因吗?是的。
4、举例说出人体那些部位有关节,进行体育运动时,那些关节容易受伤?应当怎样保护?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总结出运动系统的组成为:骨、关节、肌肉骨和关节形成骨骼骨骼和肌肉形成骨骼肌学生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实验探究:骨、肌肉、关节的协调配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动物的运动需要依靠一定的身体结构(运动系统)。
生物《动物的运动》课后教学反思
生物《动物的运动》课后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产生运动的结构基础,另一方面是介绍运动是如何在骨、关节、肌肉的配合下产生的。
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很难理解,需要教师运用直观道具辅助教学。
为此在介绍产生运动的结构基础时,使用直观材料关节和骨骼标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很好地认识各个结构,尤其是关节的结构,通过开展讨论,学生经思考得出结论,关节使动物的运动灵活。
在本节课的讲解中,我利用了多媒体和教具的演示,学生对知识的重、难点理解较为轻松,同时学生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如讲解曲肘伸肘运动时,让学生自己体验肱二肱三头肌了解曲肘伸肘的运动情况,同时通过完成屈肘和伸肘的动作,验证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和舒张。
这使得生物课堂真正有了生命,学生亲身体验,不仅使思维活跃,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关于运动系统与其它系统的关系,通过学生上体育课的感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运动的产生是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产生的。
本节课有一些不足之处,让学生表现的机会较少。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对材料加以选择,以达到科学、准确地演示。
实和种子》教学案例及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生物8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2章第1节《动物的运动》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动物的运动》教案【学习目标】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2、认识动物运动所依赖的结构;3、描述运动是如何完成的;4、体会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过程与方法】探究实验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1、理解肌肉、关节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理解动物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根据素材分析推理,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习重点】运动是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学指导一:运动的方式1、你知道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2、运动对动物有何意义?自学指导二:运动的基础(一)基础梳理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和组成。
2、骨连结有三种形式:(如)、(如)、(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3、关节的基本结构有哪三部分构成?关节面包括哪两部分?4、骨骼肌包括和两部分,两端是白色的,中间部分是。
(二)合作研讨1、与关节的牢固性和灵活性有关的结构分别有哪些?2、骨骼肌在结构层次上属于什么?3、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分别起什么作用?自学指导三:运动的实现1、屈肘和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处在什么状态?2、当人手提重物上楼时,上肢肌肉处于什么状态?手臂自然下垂时肌肉处于什么状态?3、骨的运动是如何完成的?二、教师精讲重点对合作研讨进行处理三、基础过关四、拓展延伸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一、运动系统的组成1.骨骼⎩⎪⎪⎨⎪⎪⎧骨关节⎩⎪⎪⎨⎪⎪⎧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内表面分泌滑液内外表面有韧带牢固灵活关节腔2.肌肉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三、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四、动物运动⎩⎨⎧过程:骨在肌肉牵引下围绕关节运动,使躯体完成各种动作意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教学反思:(一)本课成功之处: 1、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的整个设计都是围绕学生的学来开展的。
八年级生物上教学反思 动物的运动
八年级生物上教学反思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18中陈翡翠第一次上这节课,我采纳的教学方法是实物观测,让同学观测鸡脚关节,从而认识关节的结构;同时,让同学观测鸡翅上的肌肉,认识肌肉的结构和作用。
这样安排,这节课的内容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而且生的鸡脚和鸡翅会发出难闻的气味,影响老师和同学的心情,试验前和试验后预备的工作特别地多,试验材料还挺贵的,这样八个班做下来得用好多钱。
接着用演示试验,但是实物投影并不能很清晰地展示关节和肌肉的结构,而同学坐在位置上看,简单由于看不清晰,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并且,老师在预备关节的时候,特别地麻烦,用解剖刀把关节露出来了,关节囊却看不到了。
在和罗老师的备课中,罗老师提出了珍贵的看法:取消试验,依据同学的生活阅历来查找突破点,同时,运用圆规和绳子解决“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协作”这个重点与难点。
于是,第二次,效果好一些了,课堂没那么乱,而且同学也学得顺畅一些,思路清晰了。
但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仍旧觉得不畅。
根据教材的安排,在“观测与思索”中,是用家兔的骨骼介绍运动系统的骨骼,运用人体的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说明肌肉是附着在两块骨头上。
但是在“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协作”中,又涌现了骨骼肌的介绍。
教材安排凌乱,使老师不知如何处理是好?同时,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学习卷,想通过同学自行阅读课本,完成学习卷上简约的知识,但是课堂气氛比较闷,同学学起来也没意思,虽然会做,知道答案。
这时,和郑老师及黄老师集备,大家就是否应当用学习卷开展了争论,最末决断把学习卷做为课堂练习卷,在上完新课内容后,做巩固练习用。
那不用的话,这个课又得如何去上呢?这时,我想,何不以人体为例,学习动物的运动系统呢?这个想法一出来,我立即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对我的支持和援助!整理。
通过一个简约的伸肘和屈肘动作,提问同学,这个动作的完成需要哪些结构的参加?从而导入运动系统的组成。
接着展示人体的全身骨骼图,通过层层问题,引导同学认识骨骼及其作用;接着认识关节的结构及作用;运动仅仅依靠骨骼和关节就能完成了吗?同学阅读课本并思索得出骨骼肌的结构与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5篇生物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5篇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篇1)知识目标:1.了解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2.掌握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3.理解和掌握主要化学元素的作用;4.通过生物体组成元素与非生物的对比,理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认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初步学会抓住知识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用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对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这些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2.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是碳;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教学过程: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已知的大约200万种。
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在个体大小、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都不相同。
但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大体相同的,也就是说,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
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科学家通过研究各种生物体细胞内的生命物质,查明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数量和作用。
大家都知道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由物质构成的,构成细胞的物质和世界上其他物质一样都是由元素构成的。
那么组成生物体的元素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生命的物质基础的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到玉米和人体化学元素含量对比表,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解读,找出规律。
那么,如何来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呢?或者说通过什么方法来寻找规律呢?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找出两者不同的地方。
除了找不同点外,还要找相同点。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恰当科学的方法来解读表格中的数据,归纳结论,然后进行交流。
我们通过比较,发现玉米和人的化学元素组成差异较大,除了O和C两种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有较大差异外,一些含量较小的化学元素差异也很大。
我们来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哪些。
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下面的问题: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哪些?与非生物是否相同?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含量是否相同?3.哪些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高?哪些很低?经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对比分析,回答了上述问题。
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评价,鼓励学生自己主动思考问题。
分析上表,我们知道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基本元素是C、H、O、N,这四种元素在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
从上表还可以看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大体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同种生物不同生长期体内各元素含量也有不同。
同种生物体内不同器官各种元素的含量也有差异。
另外,同学们思考一下: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和海洋中的鲸,组成他们的化学元素是否大体相同?各种化学元素在这两种生物体内的含量有没有差别?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仙人掌和海洋中的鲸的化学元素大体相同;各种化学元素在这两种生物体内的含量有差别。
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都理解了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不同生物中含量有差异。
根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量元素;那么什么是大量元素呢?大量元素就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例如:C、H、O、N、P、S、K、Ca、Mg等。
与之相对的是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生物生活所必需,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
例如:Fe、Mn、Zn、Cu、B、Mo等。
同学们要注意: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P、S6种元素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如表1-2,大约共占细胞总量的97%生物体的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是由上述六种元素组成的。
例如:糖类多是由C、H、O组成,核酸是由C、H、O、N、P等元素组成的,而蛋白质由C、H、O、N等元素组成。
一是: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如糖类、蛋白质、核酸、脂肪等,这些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化学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例如,油菜缺B时,会出现“花而不实”的现象。
这是因为微量元素B能够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当柱头和花柱中积累了大量B时,有利于受精作用的顺利进行。
在缺少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
Mo作为牧草生长的必需微量元素(新西兰草场钼矿)。
小孩缺钙长不高,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
人缺铁会出现贫血症状,果树缺铁会的黄叶病;植物体缺钾茎秆软弱易倒伏;人体缺碘易患大脖子病等。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作用,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在生物体特定的结构基础上,在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化合物是生命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
三、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例如,C、H、N3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
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小资料)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结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
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生物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篇2)一、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让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其中蛋白质部分是个重点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一节提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以后学到载体蛋白、酶等知识都与蛋白质紧密相关。
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从分子水平理解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举足轻重,同时也为学好必修2基因表达部分打基础。
蛋白质这一节内容分为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三部分。
我们计划用两个课时完成这一节,其中第一课时完成氨基酸的结构及其种类以及氨基酸的结合方式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剩下内容的教学同时通过练习加强巩固。
本教学设计是针对第一课时来进行的。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子目标来完成。
1、知识目标: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的结合方式。
2、能力目标:(1)通过氨基酸结构通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2)通过探讨氨基酸的缩合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氨基酸结构比拼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以及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的结合方式;四、学情分析及教法设计生物必修1面向的是高一学生。
他们学习化学才一年多的时间,有机化学的知识比较肤浅,没有看过比较复杂的化学结构式、化学键,也没有学过有机物反应的过程,因此对本节课重点内容难以把握,给课堂教学带来比较大的障碍。
本节内容如果按教材的编排,直接让学生观察氨基酸的结构,然后归纳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会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陌生的化学结构式让学生很难领悟,更谈不上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学生)和客体(学习内容)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要么通过同化作用,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要么通过顺应作用,改组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把新知识包容进去。
它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自主的、自动的建构过程。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乙酸、氨气等化合物,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基础。
因此,对本节教材的教学采用问题引探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本课设计情景让学生回顾学过的化学知识,然后改组原有的知识结构,纳入新知识,最后分析、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然后介绍氨基酸种类,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蛋白质食品的正确选择上,联系到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组成,过渡到氨基酸的结合方式的学习。
这里并没有按照教材通过看图来引出氨基酸的缩合方式,而是通过上述来实现知识点的过渡。
把这幅图放在下一课时讲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多样性时才一起讲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1、地位和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主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该内容以第4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学“消化”为基础。
学习本节利于“细胞代谢的学习”,利于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等知识的学习。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Ⅰ)。
(2)技能目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按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
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Ⅱ)。
(3)情感目标:①评价自己的实验结果②参与交流,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维护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见。
3、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
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酶的作用。
[解决方法]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入酶的学习。
通过实验、资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
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都与酶的活动有关,活细胞内全部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在人体内,大约每分钟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完全是因为酶的作用,酶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是怎样起作用的?显然应是本节课内容的重点。
教学难点:①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解决方法]①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②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
活化能这个名词在高中生物教材体系中是第一次出现,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这个名词都很陌生。
化学反应之所以能进行,就是达到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在酶的作用下,原来不能进行反应的物质发生了反应,是增加了反应物的自由能,还是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通过实验和类比,必需要让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