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整理(完整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教学归纳总结【详细】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教学归纳总结【详细】第一单元《光》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例如:太阳、点燃的鳍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
2.有些物体自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给人感觉很亮,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
例如:月亮、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等。
3■因为有了(%),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4.(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5.夜空中的星星很多,有些是恒星,恒星能自己发光,所以是光源;有些是行星,行星能反射太阳光但自己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6.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7.(没有处在发光状态的物体)不是光源。
如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它们没有处在发光的状态,所以不是光源。
8.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1)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2)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待多久,(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
9.(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
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1)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2)(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3)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激光准直、纵队看齐、射击瞄准等3.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形成了光斑。
(2)当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后,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没有形成光斑。
(3)实验中要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
2024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2024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2024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科学基础知识第一节科学是什么?科学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
科学的主要特点包括严谨性、可验证性和不断更新。
第二节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形状、大小、位置等发生变化,但物质的基本性质不变;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
第三节能量及其形式能量是物体运动或相互作用时产生的能量。
能量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电能、光能、热能、机械能等。
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第二章生物世界第一节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分为动物、植物和细菌三大类。
动物可以进一步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植物可以进一步分为树木、草本植物等。
第二节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的运动、摄食、繁殖、防御等生命活动。
动物的行为受到内部生理状态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包括种子发芽、根系生长、光合作用等过程。
植物的生长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阳光、水分、土壤等。
第三章物质与材料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是指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如水;混合物是指含有多种物质的物质,如空气。
第二节材料的性质与用途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天然材料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材料,如木材、石头等;人造材料是指通过人工合成的材料,如塑料、金属等。
材料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等。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和变化。
第四章环境与保护第一节环境的分类与特点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中的环境,如森林、海洋等;人工环境是指人类活动创造的环境,如城市、工厂等。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专用(共两套)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品知识点第一单元《光》知识清单(第一套)第1课时有关光的思考1.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2.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又如打开的手电筒、点燃的蜡烛、发光鱼、萤火虫等,3.月亮不是光源,人们能看到它是因为它反射太阳的光。
生活中还有一此物体本身不会发光,靠反射其他物体的光发亮的。
如行星、镜子等。
4.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5.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正在发光成正在反射其他光源的光到我们的眼晴里,才能使我们看到它。
6.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我们无论过多久,都不能看到红苹果,是因为红苹果上没有光发出。
7.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第2课时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
这是因为声音可以透过幕布进行传播;而光沿直线传播,穿透不了厚实的幕布。
2.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3.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4.生活中光直线传播的例子:手影游戏、小孔成像、排队看齐日食月食等现象的产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第3课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能穿过玻璃,能看清玻璃前方物体的细节,像玻璃这样的物体是透明物体。
2.光能穿过纸,但看不清纸前方物体的细节,像纸这样的物体是半透明物体。
3.光不能穿过书和厚纸板,不能看到这本书前方的物体,像书、厚纸板这样的物体是不透明物体。
4.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会受到阻碍。
5.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如果三者恰好处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的影子正好落到地球上,形成日食现象。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种子发芽实验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对比实验中,我们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出这个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二、绿豆芽的生长1、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土壤等。
2、绿豆芽在黑暗的环境中会长得细长,茎是白色的;在有阳光的环境中会长得粗壮,茎是绿色的,并且叶子会展开。
三、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候鸟会根据季节迁徙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五、生态瓶1、制作生态瓶时,要考虑放入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要让生态瓶中的生物能够生存下去。
2、减少水和增加动物的数量都会破坏生态瓶的平衡。
六、改变生态瓶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水中的氧气减少了。
2、增加生态瓶里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和食物。
七、维护生态平衡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人类的活动会对生态平衡产生影响,比如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二单元光一、光和影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要有光源、遮挡物和屏。
2、光源位置的变化会导致影子方向和长短的变化。
二、阳光下的影子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早上太阳在东边,影子在西边,影子较长;中午太阳在南边,影子较短;傍晚太阳在西边,影子在东边,影子较长。
(完整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要点知识复习纲要第一单元1.种子抽芽的一定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合的温度。
2.种子抽芽能够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合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喜爱生活在灰暗、湿润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爱生活在必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计除了需要必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相互之间也是相互依靠,相互影响的。
7.食品是动物生计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类像链环同样的食品关系叫食品链。
9.食品链中能自己制造食品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花费他人制造的食品的生物叫花费者。
10.食品链往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狠的肉食动物停止。
11.同一栽种物会被不一样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品。
生物之间这类复杂的食品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构造,叫食品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密不行分的整体,我们能够把它们当作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大海。
13.自然界里某一地区的生物形成一个均衡和睦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 假如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遇到了损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掉均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同样 , 假如环境条件遇到损坏 , 生物的生计就会遇到影响。
16.写食品链:草、兔、蝗虫、鸟、蛇、鹰1、草→兔→鹰2、草→兔→蛇→鹰3、草→蝗虫→鹰 4 、草→蝗虫→蛇→鹰5、草→鸟→蛇6、草→鸟—→蛇→鹰第二单元1.像电灯这样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像这样,从不一样侧面照耀获得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一定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地点、方向相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相关。
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耀的物体侧面的形状相关。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察仪(日晷)计时。
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地点变化而变化,太阳地点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老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9.光以直线的形式流传,速度约每秒 30 万千米。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知识总结一、种子发芽实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2. 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和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 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应该保持一致。
4. 在做水是否会影响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水分,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是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
5. 做种子发芽实验时,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一般在每个盒子里放三粒种子。
6. 水是否会影响种子发芽实验的具体实验步骤。
(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2)在盒内垫纸巾并按三个洞(3)在纸巾上各放三粒绿豆(4)往一个盒子里的纸巾上滴水,另一个不滴7.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8. 在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发生的第一个变化是种子膨大。
9. 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实验中我们需要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
10. 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绿豆幼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11. 在做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时,观察发现靠近水源、水分充足的生长得最快最好,离水源最远的生长的最缓慢。
12.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蚯蚓的选择1.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 同学们设计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实验中,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将捉来的蚯蚓5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观察到大多数蚯蚓待在盒子的盖子没有剪下的部分。
3. 在做“把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实验时,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将捉来的蚯蚓10条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到大多数蚯蚓都爬向湿润的土壤一端。
4. 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整理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整理2.光照射纸和书,会发现光无法穿透,只能照亮纸或书的表面,这是因为纸和书是(不透明物体)。
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就会被(反射或吸收)。
4.反射是指光遇到物体表面后,改变方向,向外反弹。
例如:镜子能反射光,使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像。
5.吸收是指光遇到物体表面后,被物体吸收,不再向外传播。
例如:黑色的物体能吸收大部分光,所以看起来很暗。
6.透明物体能够让光穿过,但是在光的传播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射和折射),例如:玻璃可以让光穿过,但是玻璃的表面也会反射部分光线。
7.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例如:用手指捂住眼睛,就能够看到手指的影像,这是因为手指阻挡了部分光线,使得眼睛只能看到手指的影像。
2.光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方式光能够穿过半透明物体,但无法看清物体的细节,如纸张。
而像书这样的不透明物体则无法让光线穿透,看不到书前方的物体。
探索光在烟雾中的传播在水槽中放入点燃的线香,可以通过激光笔发现光线会沿直线传播。
由于烟气阻挡了部分光线并将一些光线反射到人眼中,当烟气越多时,反射的光线越多,能够看到的光束也越清晰。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激光笔直接照射眼睛。
3.光在不同物体中的穿透性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可以让光线穿透,但不透明物体无法让光线穿透。
4.日食和月食的发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日食。
同理,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形成月食。
5.光的传播方向是否改变观察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和斜射入水中的情况,可以发现前者光线传播路线不会改变,而后者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在实验中,铅笔在水面处发生折射,而观察鱼缸和水槽中的物体也会因为光的折射而产生视觉上的变化。
生活中还有其他光的折射现象,如潭水看上去比实际深,海市蜃楼等。
新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科学知识点整理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光1.1.有关光的思考1.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代物理学之父。
2.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我们根据是否有人类参与分为: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灯笼鱼,发光水母等。
人造光源如:电灯,蜡烛,手电筒,火把等。
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的标志就看这个物体自身是否能发光。
4.常见的光源有太阳光、电灯光、萤火虫、烛光、发光鱼、荧光灯、激光、手电筒发出的光、火光等等。
不是光源的物体有:人眼看到的物体、汽车后视镜、月球等等。
5.人眼是通过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来感知周围世界的,并不是人的眼睛会发光。
1.2.光是怎样传播的1.像声音一样,光也有自己的传播方式,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瞄准;排队看齐等。
3.光沿直线传播的其他事例: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皮影戏等。
1.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者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来的传播方向(沿直线传播)。
2.光(能)穿过一些透明的物体,比如玻璃;光(能部分)穿过半透明的物体,比如纸巾;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比如木板,书本等。
3.在实验过程中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直接照射眼睛。
4.当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部位时,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光,我们从地球上就能观测到日食(发生在农历的初一左右);而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就会发生月食(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左右)。
(谁被遮挡,就发生什么食。
)日食月食原理1.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什么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物质斜射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物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
2.光的折射条件(1)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2)光斜射。
(当光从一种物质垂直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不会)发生折射。
2023年秋新改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精编知识点(后附问答题)
2023年秋新改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精编知识点(后附问答题)一、第一单元:认识生物1.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分为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动物根据其身体结构特征,可以进一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植物可以分为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
2.动物的饮食习性-食肉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如老虎、狼等。
-食草动物:以植物为食物,如牛、羊等。
-杂食动物:既吃植物又吃其他动物,如猪、猴子等。
-腐食动物:以死去的植物和动物尸体为食物,如蚯蚓、蟑螂等。
3.植物的不同部位及功能-根: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在土壤中。
-茎:支持植物体,将水分和养分从根部传输到其他部位。
-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花:进行有性繁殖,结出果实。
-果实:保护种子,帮助种子传播。
4.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动物从幼体逐渐长大成为成体,这个过程叫做生长。
-不同动物有不同的生长方式,如昆虫经历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
-动物还可以通过繁殖产生后代,如鸟类的卵孵化成雏鸟。
二、第二单元:认识植物1.植物的生长条件-光照: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温度:不同植物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水分:植物需要适量的水分来吸收养分。
-二氧化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2.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两个不同的植物结合,通过花粉传递进行受精。
-无性繁殖:植物通过茎、根、叶等部位进行繁殖,如匍匐茎、扦插等。
3.植物的生活习性-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养分分解释放能量。
-蓄水作用:有些植物可以在干旱时蓄积大量水分。
4.植物的适应性特征-根系的不同:有些植物的根系发达,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叶子的形状:有些植物的叶子表面较小,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种子的传播方式:植物通过风、动物、水等方式传播种子。
三、第三单元:认识物质1.物质的分类-固体: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如石头、木头等。
-液体: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物质,如水、饮料等。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主要内容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
(3)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但是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
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部分穿过半透明物体。
(2)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
光线可以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
(2)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
第5课《认识棱镜》(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棱镜可以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制改变光的传播线路。
(3)太阳光看起来几乎是白色的,其实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组成。
第6课《光的反射现象》(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
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2)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第7课《制作一个潜望镜》(1)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在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上有很多用途。
(2)制作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两块平面镜,让光发生两次反射传到眼睛。
(3)潜望镜里面的平面镜应该以45度角放置。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重点实验实验名称:制作一个潜望镜实验器材:牙膏盒、小平面镜、铅笔、尺子、剪刀、双面胶等。
实验方法:1. 2.实验现象:利用潜望镜,光经过两次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
反射用途:被广泛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中。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典型练习一名四年级的同学向小明请教潜望镜的做法,小明耐心地向他解释。
1.潜望镜两块镜片的镜面应该()放置。
A.相对、平行B.相背、平行C.随便2.为了使看到的视野范围最大,两块镜片应与镜筒呈()放置。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能够别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爱日子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爱日子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靠,互相妨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个儿创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截了当或间接消费不人创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狠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别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能够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具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能够把它们看成一具生态系统。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具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降。
14.假如生态系统的一具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假如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妨碍。
16.写食物链。
草、兔、鸟、蛇、蝗虫、鹰1草→兔→鹰2草→蝗虫→鹰3草→鸟→蛇4草→鸟→蛇→鹰5草→兔→蛇→鹰 6草→蝗虫→蛇→鹰17.世界上第一具自然爱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具自然爱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爱护区,三江源自然爱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爱护区。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如此能够自个儿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如此,从别同侧面照耀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影子总在背光一面,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歪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也越来越长。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在光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耀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整理(完整版)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整理〔完好版〕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假如〔体积〕一样,〔重〕的物体容易沉;假如〔重量〕一样,〔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可以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一样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严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开展做出了宏大奉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梳理第一单元《光》主要内容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
(3)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但是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
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部分穿过半透明物体。
(2)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
光线可以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
(2)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
第5课《认识棱镜》(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棱镜可以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制改变光的传播线路。
(3)太阳光看起来几乎是白色的,其实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组成。
第6课《光的反射现象》(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
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2)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第7课《制作一个潜望镜》(1)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在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上有很多用途。
(2)制作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两块平面镜,让光发生两次反射传到眼睛。
第1课《地球的表面》(1)地球表面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2)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常见的地形有:高原、山地、盆地、平原、丘陵等。
第2课《地球的结构》(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第3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1)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
(2)地震时,会使地面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引起海啸……(3)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重点知识复提纲第一单元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虽然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但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和土壤。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第二单元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而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
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整理(完
整版)
以下是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的知识点复习整理:
第一单元:变化中的世界
1. 物体的三种基本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2.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3. 物体的颜色、气味等性质可以通过感官来感知。
第二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 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 元素是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3.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4. 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能量
1. 能量是物体发生变化所需要的,也是物体进行工作所需要的。
2. 能量的形式有:光能、热能、声能、电能和机械能。
3. 能源是供给物体能量的来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第四单元:物体的运动和力
1. 物体的运动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循环运动。
2.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才能发生。
3.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物体下落的原因。
4. 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第五单元:力的作用和效果
1. 力的大小可以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来表示。
2.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状的变化和位置的变化。
3. 力还可以使物体停止运动或改变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4. 力是向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光和影
1. 光是物体发出的电磁波,具有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
2. 光的传播有直线传播和向外扩散的特点。
3. 镜子可以反射光,产生影子。
4. 白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会分成七种颜色的光谱。
第七单元:动物和植物的适应环境
1. 动物和植物适应生活环境的方式有避暑、冬眠、迁徙等。
2. 不同的动物和植物适应不同的环境,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特征。
第八单元: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1. 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是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的能量的变化。
2. 物质的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过程。
3. 燃烧需要燃料、氧气和适当的温度。
以上是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的知识点复习整理。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