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食品原材料品质验收标准

合集下载

餐饮进货质量检验规定

餐饮进货质量检验规定

餐饮进货质量检验规定1. 总则为了确保餐饮业所提供的食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所有餐饮业的进货质量检验均应遵循本规定。

2. 检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餐饮业从供应商处采购的食品原料、调料、半成品及食品相关产品。

3. 检验内容3.1 产品合格证明所有进货产品必须附有供应商提供的合法有效的产品合格证明,包括检验报告、质量证书等。

3.2 产品外观检查对所有进货产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形状、气味、包装等,确保无明显异常。

3.3 微生物检验对食品原料进行微生物检验,包括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4 营养成分检验对食品原料的营养成分进行检验,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确保其符合产品标识的标示值。

3.5 农药残留检验对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限量标准。

3.6 重金属检验对水产品、肉类等食品进行重金属检验,包括铅、镉、汞等,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4. 检验流程4.1 进货验收对到货的食品原料进行初步验收,包括外观检查、产品合格证明等。

4.2 实验室检验将抽取的样品送至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微生物、营养成分、农药残留、重金属等项目的检验。

4.3 结果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判定食品原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食品原料进行处理。

4.4 记录保存将检验记录、检验报告等相关资料保存至少两年,以备查验。

5. 处理措施对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隔离存放,避免污染其他食品。

2. 停止使用,不得加工制作。

3. 及时报告相关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6. 培训与教育所有餐饮业从业人员应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了解并遵守本规定。

7. 附则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以上就是餐饮进货质量检验规定的内容,希望对您的业务有所帮助。

餐饮原材料验收标准

餐饮原材料验收标准

餐饮原材料验收标准
餐饮企业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一环,对原材料的验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餐饮产品的口感和安全性,所以建立科学的原材料验收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餐饮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原材料的外观,应该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检查。

外观应该符合国家相
关标准,没有异物、霉变、变质等现象,颜色、形状、气味等应该与正常原材料相符合。

其次,对于原材料的包装,应该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漏气等情况,包装上的标签应该清晰、完整,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对于原材料的质量指标,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比如,对于肉类原
材料,应该进行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水分含量等指标的检测;对于蔬菜水果类原材料,应该检测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对于米面类原材料,应该检测面筋指数、面粉筛分等指标。

只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才能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达标。

除了对原材料本身的质量进行检测外,还应该对原材料的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
选和考察。

供应商的资质、生产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等都应该符合相关要求,只有与正规、有信誉的供应商合作,才能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可靠。

在验收过程中,餐饮企业还应该建立相应的验收记录和档案,对于每一批原材
料的验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验收时间、验收人员、原材料名称、批号、供应商等信息,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总之,餐饮原材料的验收工作是餐饮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建立科学
的验收标准和流程,严格把关原材料的质量,以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餐饮服务质量,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

厨房原材料验收标准

厨房原材料验收标准

厨房原材料验收标准
在餐饮行业中,厨房原材料的验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有严格把关原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后续菜品的口感和品质。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厨房原材料验收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对于新鲜食材,我们需要关注外观和气味。

新鲜的食材应该外观完整,无破损、变色、腐烂等情况,气味应该清新自然,无异味。

对于肉类食材,还需要注意肉质是否饱满,有无血迹或异物。

对于蔬菜水果类食材,要检查是否有虫蛀、霉变等情况。

其次,对于包装食材,我们需要仔细查看包装是否完好,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否合格,是否有变质、霉变等情况。

对于罐装、瓶装食材,更需要检查密封是否良好,有无破损。

再次,对于冷冻食材,我们需要检查冷冻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结冰、融化等情况。

对于冷藏食材,也需要检查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异味等情况。

此外,对于干货类食材,我们需要检查外观是否完整无虫蛀、霉变等情况,气味是否正常,有无异味。

对于调味料等食材,还需要检查成分是否符合标准,有无变质等情况。

最后,对于饮用水和食用油等食材,我们需要检查是否有杂质、异物,颜色是否正常,气味是否正常,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总之,厨房原材料的验收是一个细致而又重要的过程。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才能保证后续菜品的质量和口感。

因此,厨房原材料验收标准的建立和执行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保证餐饮企业形象和口碑的重要环节。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这一环节,确保每一道菜品的质量和安全。

餐饮原材料验收标准

餐饮原材料验收标准

编号NO GTJX-HTL 201340307 日期 DATE 2014/03/07批准APPROVAL 内部通启INTER-OFFICE MEMO致TO ________ 总经理由FROM ______ 财务部 _____审核 CHECKER事由 SUBJE C T为规范餐饮作业区原材料采购、验收、粗加工标准,使餐饮原材料采购、验收、初加工达到安全、卫生、 节约的目的,根据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法》及相关的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结合餐饮作业区实际,制定本标准。

1、 原材料分类1.1蔬菜类:主要包括叶菜类、茎菜类、根菜类、果菜类、花菜类和食用菌类等。

1.2水产品类:主要包括新鲜或冷冻的鱼、虾、虾仁及各种贝壳类海鲜。

1.3肉产品类:主要包括新鲜或冷冻的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及其相关附属品。

1.4水果类:主要包括瓜、果、梨、桃、香蕉等。

1.5米、面类:主要包括大米、面粉、玉米面等。

1.6食用油类:主要包括花生油、花生调和油等。

1.7定型包装类:主要包括白糖、味精、豆腐乳、盐、酱油、味极鲜等。

1.8豆制品类:主要包括豆腐、豆腐皮等。

1.9干货类:主要包括木耳、粉条、粉丝、香菇、大料、花椒等2、 原材料验收的方法2.1嗅觉检验:即用嗅觉器官来鉴定原料的气味,如岀现异味,说明已变质。

2.2视觉检验:用肉眼根据经验判断品质的好坏。

2.3味觉检验:可根据原料的味觉特征变化情况来鉴定品质好坏。

2.4听觉检验:根据听觉检验的方法鉴定品质的好坏、如鸡蛋,可以用手摇动,然后听声音来鉴定。

2.5触觉检验:用手检验原料组织的粗细、弹性、硬度等,以确定其品质好坏,本方法是常用的基本方法。

3、 原材料验收、粗加工标准(细则见附件)3.1蔬菜类:蔬菜必须有检疫合格检验单,鉴别其新鲜度,品种的优越性,一般可从其含水量、形态、色泽等方 面来检验。

3.2肉类:鲜肉必须有检疫章和检验单,印章清楚;肉质紧密、有弹性、表面湿润、不黏手、无注水。

食品原材料和相关产品采购验收标准

食品原材料和相关产品采购验收标准

食品原料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验收标准一、采购前应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和产品认定:(1)审核供应商资质证明(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或生产许可证),实际经营范围未超出营业执照所规定范围,服务流通许可证),留存供应商资质证明和产品检验报告,建立《原料索证台账》。

(2)采购的原辅料和用品需按类单独签订有效采购合同,加盖公章。

(签订单位或个人与营业执照信息相符)。

(3)验收时检查产品卫生状况、产品标识和检验报告(或合格证)的完整有效。

不得验收有腐败变质或者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原辅料或三无产品、全外文产品和超保质期的产品。

规格大小新鲜度验收严格按照采购部《原料验收标准》执行。

(4)供应商应提供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相符的并由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或检验报告复印件,当年有效。

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产品不能采购。

(5)采购定型包装的产品时除有独立完整的包装,标签要素完整:a.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b.成分或者配料表;c.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d.保质期;e.产品标准代号;f.贮存条件;g.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h.生产许可证编号;i.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标签上至少要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品名等信息。

(6)采购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GB2760-2007)使用标准名录里的品种。

标签需包含以下信息:品名、产地、厂名、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保质期限、适用范围与使用量、使用方法等,并储存容器标识上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

(7)采购与食品相关的用品时应仔细查验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污染,标签信息包含:品名、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规格、数量、保质期、生产商(地址)、生产日期等,与检验报告相关信息相符。

(8)用于原料验收的框须专用并有明显“原料验收”标识、定位存放。

二、散装原辅料符合验收标准即可,但不得自行包装销售。

餐饮业食品及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餐饮业食品及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外观检查
包装完整性: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损、漏气、渗漏等现象
标签信息:检查标签是否齐全,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
外观色泽:检查食品及原辅材料的外观色泽是否正常,有无变色、发霉、变质等现象 形状和质地:检查食品及原辅材料的形状和质地是否正常,有无变形、结块、杂质等现 象
质量检验
微生物检验:检测食品中的 细菌、霉菌等微生物
标签检验:检查食品标签是 否符合国家规定
理化检验:检测食品的酸碱 度、水分、糖分等
包装检验:检查食品包装是 否完好,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感官检验:观察食品的外观、 颜色、气味等
保质期检验:检查食品是否 在保质期内,是否变质
标签标识检查
检查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 期、储存条件等信息是否正确
制度完善与改进建议
建立完善的食品及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定期对食品及原辅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
加强对食品及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监督,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建立食品及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及时反馈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 题及时改进。
制度监督与考核机制
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负责对食品及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 监督。
制定考核标准,对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定期对监督部门进行考核,确保其工作质量和效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感谢您的观看
食品及原辅材料的验收程序
检查食品及原辅材料的包装和标签,确保符合国家规定 检查食品及原辅材料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确保符合要求 检查食品及原辅材料的外观、气味和口感,确保符合标准 检查食品及原辅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确保真实有效 对不合格的食品及原辅材料进行退货或销毁处理,确保食品安全

餐饮原材料验收制度

餐饮原材料验收制度

餐饮原材料验收制度1. 应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所有餐饮公司,用于规范原材料的检验、验收和管理。

2. 检验标准2.1 检验内容原材料的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外观 - 气味 - 色泽 - 温度 - 湿度 - 纯度 - 包装2.2 检验标准2.2.1 外观、气味、色泽、温度、湿度食材的外观应该符合产品本身特性,无明显异味或变质味道,颜色应当正常。

温度和湿度应该符合要求。

2.2.2 纯度具体要求根据不同的食材而定,如某些蔬菜、水果需要检测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2.2.3 包装食材包装应该完好无损,未过期、没有霉变或异味等情况出现。

3. 验收方法3.1 验收时间原材料到货后应当在第一时间进行验收,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3.2 验收人员验收必须由专人负责,验收人员应当接受官方认证或公司内部培训,并且需持证上岗。

3.3 验收记录每一次原材料的验收记录应当详细记录下来,包括食品名称、生产商、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信息,并且需要及时更新到公司内部管理系统中。

3.4 验收标准如果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应当拒绝接收,并将已接收的食材分类存储,以免与合格的食材混淆,避免交叉污染。

4. 管理措施公司应当制定相关管理程序,对验收制度进行全面的管理。

- 食品供应商管理:选择供应商时要考虑其信誉、生产规模、生产环境、产品质量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

- 储存条件管理:储存环境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储存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都需要密切关注。

- 内部质量安全控制:公司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对食品的生产工艺、清洗、去污、杀菌等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

- 安全保障措施:公司应当采取多项措施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如提高员工卫生健康意识,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与维护等。

5. 行为准则•公司应当落实各项食品安全要求,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员工应当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操作,保证食材的品质和安全。

•若客户对食品安全和质量提出问题,应当积极处理,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整改。

餐饮企业原材料验收制度

餐饮企业原材料验收制度

餐饮企业原材料验收制度概述餐饮企业的原材料验收制度是指在从供应商收到原材料到进行加工制作的整个过程中,为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对原材料进行检验评估验收的相关规定。

原材料验收制度是餐饮企业的关键控制点之一,其在食品安全保障与食品质量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验收内容原材料验收应涵盖以下内容:1.供应商的资质审核;2.原材料的合规性、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3.原材料的外观、口感、气味等质量指标;4.原材料的收货温度和存储条件;5.原材料的检测结果。

实施步骤原材料验收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 供应商资质审核餐饮企业应该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

按照供应商的类别和分级,餐饮企业可以分为三类供应商:一类供应商为核心供应商,二类供应商为备选供应商,三类供应商为普通供应商。

对于不同等级的供应商,审核的内容不同,核心供应商的审核内容应包括企业资质、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设备、检测手段等方面。

2. 到货检验原材料到货后,需要检查外包装、产品标识、质量证明、检测报告和物理性状等内容。

对于需要冷藏、冷冻或保温运输的产品需要查看运输温度记录,并对温度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检查。

3. 直观验货验货人员应对原材料进行目视检查,如发现有异味、异色、变质等情况,应及时向供应商采取处理措施。

4. 代表性取样应对原材料进行代表性取样,根据原料类型和季节特点,取样数量和取样位置需要合理确定。

注意,对于有毒有害物质或者是微生物污染的物质,取样方法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

5. 检验送样后,应根据检测标准及规定进行检验,必要时可以委托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如检测结果不合格,应及时向供应商反馈,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质量记录餐饮企业应建立良好的质量记录,保存原材料验收记录,包括供应商的评估、到货检验、直观验货、取样记录、检验记录、检测结果和退货记录等信息。

总结餐饮企业应加强原材料的质量管控,在采购和验收方面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这样才能保证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问题,同时也可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信任。

餐饮业食品原材料检验标准

餐饮业食品原材料检验标准

餐饮业食品原材料检验标准肉类验收标准为测量标准,恢复,具有新鲜猪肉的正常气味。

无泥污,恢复,具有新鲜猪肉的正常气味。

无泥污,层次分明清晰,无异味以及杂质,不粘手,性,外形完整,心房内无瘀血,无凝血块,颜色黄白,结构紧密,有弹性,形状完整。

润不粘手,结构紧密,略有弹性和尿骚味。

颜色黄白色,表面光滑,无毛,形状完整,质地均匀,无杂质以及臭味,破碎率较低。

颜色:暗红,有光泽,脂肪洁白或淡黄色;外表微干或者微湿润、不粘手,纤维清晰,恢复,具有新鲜猪肉的正常气味。

无泥污,肌肉切而发亮。

外表微干或微湿,不粘手,过多脂肪,腹下刀口,不过长,刀口整齐,肌肉切而有光泽。

外表写稍湿润,不粘手,1.2、蔬菜类验收标准不裂、不烂、不带叉、无黑斑、肉厚而心小,齐,外观一致,结球紧实,无老帮,无焦边,断面洁白完整。

心坚实、无虫、无病、不冻、不带老帮散叶等。

翠嫩、挺直、根部无泥,香气重、水分充足。

颜色青绿、有光泽,豆荚细长、均匀、挺直、饱满,有花蒂,有弹性,折之易断。

无虫斑,断裂、无腐烂。

大小均匀,新鲜,颜色红亮,无虫斑,无烂,肉薄籽多,齐,表皮光滑,体硬不软、饱满。

圆润饱满,无虫蛀和机械损伤,充足,肉洁白、脆嫩。

藕不伤、不冻、不烂、无烂,根呈白色,上有菌环,菌耀为淡米色或乳白色,叶翠绿、饱满充气、均匀细长;鳞茎洁白、挺直;香味浓郁。

色绿,新鲜度好,葱白长,完整无损、不带根、藻体表面光洁,整个提起时不粘连,1.3、水产类验收标准头尾完整,蟹黄凝固不流动,澄清并富有光泽,具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新鲜,虾肉丰满,带籽,色泽正常,无异味。

表面清洁完整,具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背部不红;一级品。

餐饮部厨房原材料验收制度

餐饮部厨房原材料验收制度

餐饮部厨房原材料验收制度前言餐饮部是一个消费者和餐厅之间的桥梁,餐饮部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餐厅形象和消费者卫生安全。

而餐饮部原材料验收制度就是保障餐饮部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

本文将为您介绍餐饮部厨房原材料验收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验收的原则餐饮部原材料验收分为货源阶段、收货阶段、验收阶段三个阶段。

1. 货源阶段货源阶段是指在挑选供货商之前,要进行供货商的背景调查和产品的质量评估,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在货源阶段,应该做到:•选择优质的供货商。

•对传输食品的运输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运输过程中食品的安全。

•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估,及时将不合格的供货商淘汰。

2. 收货阶段收货阶段是指食品配送过程,要对食品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

在收货阶段,应该做到:•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证食品的新鲜度。

•检查包装是否完好,避免因包装破裂、污染等原因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检查食品的标识,保证标识信息真实。

•检查食品的数量,保证配送量与合同量一致。

3. 验收阶段验收阶段是指检查食品的质量安全和合格性,以确保配送的食品可以满足餐饮部的要求。

在验收阶段,应该做到:•食品质量安全监测,采用合格的监测方法检测食品的质量安全情况。

•对食品的口感、颜色、形态、味道、气味等方面进行检查,根据餐厅的需求合理判定食品合格性。

•对检查合格的食品进行入库管理。

二、验收的步骤餐饮部厨房的原材料验收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仓库对账首先,管理员需要对配送货物与订单数量或质量进行核对,保证清点总量与订单一致。

2. 现场验货然后,管理员需要随机抽检部分货物,并对物品进行详细检查。

判断食品的新鲜度、完整度、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 交叉检查根据现场验收的结果,管理员需要对配送单上的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进行核对。

4. 入库管理验收合格的原材料需要进行分类管理,按照不同种类和用途进行归档。

并登记好入库记录,做好仓单和流水账等信息记录,实现原材料的全面跟踪和追踪。

餐饮酒店饭店食品原材料验收规范

餐饮酒店饭店食品原材料验收规范

餐饮酒店饭店食品原材料验收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食品原材料采购验收、质量与数量等操作规氾本规范适用于公司餐饮服务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9年8月30日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7年12月27日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全国人大委员会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2018年8月30日第十四次会议修订。

2 .3《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10年5月1日起实施(原卫生部制定)。

3 .4《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2005年6月27日实施。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餐饮食品原材料餐饮业从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者手中购进的作为餐饮加工原料用的各种食品,包括原料类食品(如大米)、半成品(如速冻食品)以及加工品,也包括食品添加剂。

4 .职责与权限4. 1检验组负责原材料的质量检验,由后厨人员、库房管理人员、供货商组成。

5. 2后厨厨师长负责原材料的质量鉴定,按照检验验收标准确定食品的质量等级。

6. 3库房管理人员严格履行索证索票制度,保留食材供应商提供的票据票证以实现可溯源管理,按照规定履行入库手续。

5.工作内容和要求5. 1验收基本要求5.1 .1验收人员必须由库管人员、供应商、厨房管理人员共同组成。

5.2 .2库管人员对进货食材及相关物品进行规格、品牌、重量、数量、产地进行核验购货凭证。

7. 1.3建立食品进货登记台帐,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质保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厨房原材料验收标准

厨房原材料验收标准

厨房原材料验收标准
首先,对于新鲜食材的验收,我们需要考虑外观、气味、触感等方面。

新鲜蔬菜应该外观鲜绿、无明显腐烂或虫蛀现象,气味清新,触感有弹性。

水果应该外观饱满、无明显挫伤或腐烂,气味浓郁,触感有弹性。

肉类应该外观鲜红,无异味,触感有弹性。

对于海鲜类食材,更需要注意气味是否新鲜,外观是否完整,触感是否有弹性。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考量,我们才能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

其次,对于干货类食材的验收,我们需要注意外观、色泽、湿度等方面。

干货类食材应该外观完整,色泽鲜艳,无异味,湿度适中。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干货进行查验,确保没有虫蛀、霉变等问题。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验收,我们才能保证干货食材的品质和安全。

此外,对于调料和包装食材的验收,我们需要注意包装完整性、保质期、生产日期等方面。

调料和包装食材的包装应该完整,无破损或渗漏现象,保质期和生产日期应该在有效期内。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验收,我们才能保证调料和包装食材的安全和可靠性。

最后,对于所有食材的验收,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记录和追溯体系。

在验收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食材的来源、数量、验收人员等信息,并建立食材追溯档案。

这样一来,一旦出现食材质量问题,我们就能够及时追溯到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总之,建立科学合理的厨房原材料验收标准,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才能保证食材的质量和安全,为顾客提供健康美味的餐饮产品。

希望各位厨房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执行验收标准,确保食材的质量和安全,为顾客提供放心的美食享受。

餐饮业食品原材料品质验收标准

餐饮业食品原材料品质验收标准

餐饮业食品原材料品质验收标准目 录一、目的3二、适用范围 (3)三、职责 (3)三、工作流程 (3)(一)感官鉴定方法 (3)(二)食材鉴别要求 (4)(三)食材品质验收标准 (4)1、蔬菜品质验收标准 (4)2、大米品质验收标准 (5)3、面粉品质验收标准 (5)4、食用油品质验收标准 (5)5、肉类制品验收标准 (7)6、、家禽、蛋类品质验收标准 (8)7、水产品类品质验收标准 (9)8、干料制品验收标准 (10)一、目的通过对食品原料的品质检测和管理,达到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隐患的目的。

二、适用范围帮厨公司购入的所有原材料从到货、验货、确认的全过程,均在管理范围之内。

三、职责1、仓库负责原材料到货通知,质检员负责取样检验。

2、各餐厅组织开展原材料加工、半成品、成品的自检、抽检、巡检。

3、品控部对所有的原料质量行使质量否决权。

四、工作流程(一)食材的感官鉴定方法人们通过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感知,来比较、分析、判断确定其品质的检验方法就叫感官鉴定。

用感官鉴定原料品质的方法是烹饪工作中最实用、最简便而有效的检验法,具体的方法有下列几种:1.嗅觉检验就是运用嗅觉器官来鉴定原料的气味。

许多食品和副食品都有正常的气味,如肉类有正常的香味,新鲜的蔬菜也有清香味。

如出现异味,就说明品质已有问题。

2.视觉检验视觉检验的范围最广,凡是直接能用肉眼根据经验辨别品质的,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即以原料的外部特征(如形态、色泽、结构、斑纹)进行检查,以确定品质的好坏。

3.味觉检验人的舌头上面有许多味蕾,当味蕾接触外物、受到刺激时即有反应,不论甜、成、酸、苦、辣哪一种滋味,都可以辨别出来,这就是味觉。

有些原料就可以通过味觉特征的变化情况鉴定其品质好坏。

4.听觉检验音波刺激耳膜引起听觉。

某些原料可以用听觉检验的方法来鉴定其品质的好坏,如鸡蛋就可以用手摇动,听蛋中是否有声音来确定蛋的好坏。

5.触觉检验触觉是物质刺激皮肤表面的感觉。

食品公司原材料验收规范

食品公司原材料验收规范

食品公司原材料验收规范1. 引言食品公司作为生产食品的企业,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

本文将介绍食品公司原材料验收的规范,并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

2. 验收前准备在进行原材料验收前,食品公司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2.1 确定验收标准:制定明确的原材料验收标准和要求,以确保验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采购合同:与供应商建立明确的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2.3 验收设备:确保验收的准确性,食品公司应配备合适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并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3. 验收程序食品公司的原材料验收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3.1 来料称重:将原材料进行称重,录入系统,并与供应商提供的数量进行核对。

3.2 外观检查: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气味等,确保无异常情况。

3.3 样品采集:根据验收标准,从每批原材料中按规定比例取样,用于后续的检验。

3.4 检验项目:根据验收标准,对原材料进行相应的检验项目,包括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重金属等。

3.5 检验结果评定:根据检验结果,评定原材料的合格与否,并记录在检验报告中。

3.6 不合格处理: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合同要求进行退换货或索赔。

4. 验收标准食品公司的原材料验收标准应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4.1 外观标准:原材料的外观应正常,无异味、变质、霉变等现象。

4.2 化学成分标准: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公司制定的标准。

4.3 微生物指标标准:原材料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不会对产品质量和安全造成影响。

4.4 重金属含量标准:原材料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产品不会受到重金属污染。

5. 验收记录食品公司应对每次原材料验收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以下内容:5.1 验收日期和时间5.2 原材料名称和供应商信息5.3 验收人员姓名和签名5.4 来料重量和实际验收数量5.5 外观检查结果5.6 检验项目及其结果5.7 验收结果评定5.8 异常情况的处理记录6. 管理措施食品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原材料验收管理措施,以确保验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6.1 培训与教育:定期对验收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能,确保理解和掌握验收流程和标准。

餐饮业营运督导主要原料感官验收标准

餐饮业营运督导主要原料感官验收标准

餐饮业营运督导主要原料感官验收标准目的:确保食品产品的卫生质量,严把采购与原料的进货关,提高采购人员的鉴别能力,保证食品与原料的卫生质量。

一、粮、油、豆类及其制品原料采购的卫生要求1、大米其颜色要求呈淡青白色或乳白色半透明状,颗粒完整,大小均匀,表面光滑,无霉斑,无虫子,无杂质,有米的香味,无异味。

2、面粉面粉应呈白色或微黄色,色泽均匀,不发暗,呈粉末状,不结块,无霉变,无虫害,无杂质,具有正常面粉的香味,无异味。

3、淀粉淀粉的粉色应为白净有光泽,粉粒细匀,手摸有干燥,润滑感,捻搓有吱吱声,假淀粉则粗糙滞手。

4、植物油应具有正常植物油的色泽,透明度、气味和滋味、无焦臭、酸败及其他异味。

不可采购呈黑色的棉油5、动物油正常油脂为淡黄色透明液体,无混浊,无明显的悬浮物,尤其固有的香味,无苦焦、霉味、酸败及其他异味。

二、肉类采购制度1、查验产地兽医检疫合格或屠宰加工厂或定点屠宰场兽医检验合格印讫。

2、鲜肉的外表应干燥,肌肉切面有光泽,红色均匀,具有各种畜肉所特的的气味,肌肉结实而有弹性,手指压陷后立即复原,不粘手,不软化,各种脂肪有其因有的色泽,无酸败味,烧熟后肉汤透明澄清。

3、所采购的肉类的皮肤及肉无出血斑点,无脓肿,无病灶,无血污,无毛,无粪便污染,无有腺体,无寄生虫等。

4、严禁采购殆畜禽肉,病死肉多呈紫红色。

三、水产及其制品1、采购黄鳝、甲鱼、乌龟、各种贝类均应为鲜活品。

2、采购鱼贝类等水产品,必须强调其鲜度,即表面光泽,保持自然色调,不失水分,体型有张力,眼球充血,眼房鼓起透明,肋鲜红,肉体有弹性,无臭味或不良异味。

四、饮料及酒类1、不论采购何种饮料,何种酒,都必须来自正规厂家,索取检验报告单,严防假冒伪劣产品。

2、饮料的验收要求是:色泽鲜亮,均匀一致,无退色现象。

可乐型饮料应有类似焦糖色,含乳饮料为乳白色或乳黄色,澄清透明,无沉淀,无杂质,无异物,果蔬汁(味)类饮料,有一定混浊度,允许少量果蔬肉沉淀。

餐饮业进货检验标准

餐饮业进货检验标准

餐饮业进货检验标准1. 引言本标准旨在为餐饮业提供一套完整的进货检验标准,以确保食品的安全、质量和合规性。

所有餐饮业者在采购食品及其原料时,应严格遵守本标准。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餐饮业的食品及其原料采购、检验和入库过程。

3. 一般要求3.1 供应商评估- 餐饮业者应选择有良好信誉和合法经营的供应商。

- 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产品质量、交付时间等。

3.2 采购合同- 餐饮业者与供应商之间的采购合同应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包括产品质量、交付时间、退货政策等。

3.3 检验工具和设备- 餐饮业者应具备适当的检验工具和设备,以确保准确、高效地完成检验工作。

4. 进货检验流程4.1 检验计划- 餐饮业者应根据食品的种类、风险等级和供应商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检验计划。

4.2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应根据食品的特性、危害因素和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确定。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

4.3 检验项目- 餐饮业者应根据食品的种类、风险等级和检验计划,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

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原材料品质、保质期、卫生状况、重量和数量等。

4.4 检验记录- 餐饮业者应记录每次进货的检验结果,包括检验日期、时间、地点、人员、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和处理措施等。

4.5 不合格品处理- 若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餐饮业者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批食品,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退货、销毁或重新检验等。

5. 文件和记录- 餐饮业者应保存与进货检验相关的所有文件和记录,包括供应商评估报告、采购合同、检验计划、检验记录和不合格品处理记录等。

6. 培训和宣传- 餐饮业者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进货检验标准和流程的培训,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 餐饮业者应向供应商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鼓励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7. 附录- 本标准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相关法规和标准、参考文献等,详见附录。

8. 修订历史- 本标准应定期进行审查和修订,以适应餐饮业的发展和变化。

餐饮成品验收制度

餐饮成品验收制度

餐饮成品验收制度背景餐饮行业是一个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行业,所以安全卫生问题一直是餐饮业的重点问题。

为了确保在店内供应的菜品的品质与安全,餐饮行业需制定一套严格的餐饮成品验收制度。

制度内容验收标准在制定餐饮成品验收制度时,必须明确餐饮成品的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成品外观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如色泽、形状、大小、无果皮、无异物等。

2.气味:成品气味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如无异味、无腐臭味等。

3.味道:成品味道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如咸淡适中、鲜美可口等。

4.质量:成品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如无霉变、无变质等。

5.技术:成品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烹饪时间、火候等。

验收程序在餐饮成品验收中,验收程序必须严格执行,以确保菜品的品质与安全。

一般而言,餐饮成品验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购买成品:餐饮店需要严格按照供应商的要求采购成品。

2.外观验收:将成品取出,进行外观验收,如颜色、形状、大小、外观是否良好等。

3.气味验收:闻取成品气味,如是否有异味、腐臭味等。

4.味道验收:品尝成品,确保成品味道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质量验收:检查成品质量,如是否有霉变、变质等情况。

6.技术验收:检查成品烹饪技术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验收记录餐饮店必须做好每次餐饮成品验收的记录,以便于管理人员对验收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一般而言,餐饮成品验收记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验收时间2.验收人员3.成品名称4.供应商名称5.数量6.备注验收责任餐饮店内每个员工都有餐饮成品验收的责任,从负责采购的员工到负责烹饪的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验收制度。

同时,餐饮店管理人员也应该每天进行菜品的品控审核,发现不合格的菜品及时处理。

总结餐饮成品验收制度对于每逢餐饮行业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制定一套严格的餐饮成品验收制度,可以有效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餐饮店内每个员工都应该充分认识到餐饮成品验收制度的重要性,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

餐饮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

餐饮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

餐饮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1. 背景介绍在餐饮行业,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对于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餐饮企业采购的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制定了餐饮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

2. 采购验收流程2.1 采购前准备在采购前,餐饮企业应制定采购计划,并确定采购的原材料品种、数量、质量等要求。

2.2 采购过程2.2.1 选择供应商餐饮企业应选择符合要求、有信誉和良好口碑的供应商,采用询价、比价、招标等方式进行采购。

2.2.2 采购合同餐饮企业应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采购的品种、数量、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时间等要求。

2.2.3 物品到货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的交货时间,将商品送到餐饮企业。

2.3 验收过程2.3.1 验收人员餐饮企业应指派专人负责原材料的验收,验收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验收流程和标准。

2.3.2 验收标准餐饮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及国家有关标准,确定原材料的质量标准,确保原材料的安全、卫生、营养等方面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2.3.3 验收流程验收人员按照验收标准对原材料进行外观、口感、气味、温度等方面的检测,对样品进行化验、微生物检测等,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标准。

2.3.4 验收结果验收人员应认真记录验收结果,如发现不合格项,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进行退换货处理。

3. 验收记录管理餐饮企业应对原材料的验收结果进行记录,并建立档案,包括采购合同、验收记录、退换货记录等。

4. 结语餐饮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助于确保餐饮企业采购的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能够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顾客满意度。

食材验收标准

食材验收标准

食材验收标准
食材是餐饮行业的重要基础,食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餐厅菜品
的口感和品质。

因此,对食材的验收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食
材验收的标准和流程,希望能够帮助餐饮行业从业人员提高食材验
收的标准和质量。

首先,食材验收的标准包括外观、气味、纯度、新鲜度等方面。

在验收食材时,应该首先检查食材的外观,包括颜色、形状、表面
是否有破损等。

其次是气味,食材应该具有清新自然的气味,不应
该有异味或发霉味。

再者是纯度,食材应该是纯净的,不应该有杂
质或异物。

最后是新鲜度,食材应该是新鲜的,不应该有腐烂或变
质的迹象。

其次,食材验收的流程包括采购商提供样品、验收员对样品进
行检查、填写验收记录等步骤。

在采购商提供样品时,验收员应该
对样品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外观、气味、纯度、新鲜度等方面。

在验收员对样品进行检查时,应该严格按照食材验收标准进行,不
偏不倚。

最后,在验收完成后,验收员应该及时填写验收记录,记
录食材的验收情况,以备日后查阅。

总之,食材验收是餐饮行业的重要环节,对食材的质量要求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

只有做好食材验收工作,才能够保证餐厅菜品的口感和品质,提升顾客的用餐体验。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食材验收标准和流程能够对餐饮行业从业人员有所帮助,提高食材验收的标准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饮业食品原材料品质验收标准
目录
一、目的 (3)
二、适用范围 (3)
三、职责 (3)
三、工作流程 (3)
(一)感官鉴定方法 (3)
(二)食材鉴别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食材品质验收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蔬菜品质验收标准 (4)
2、大米品质验收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面粉品质验收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食用油品质验收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肉类制品验收标准 (7)
6、、家禽、蛋类品质验收标准 (8)
7、水产品类品质验收标准 (9)
8、干料制品验收标准 (10)
一、目的
通过对食品原料的品质检测和管理,达到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隐患的目的。

二、适用范围
帮厨公司购入的所有原材料从到货、验货、确认的全过程,均在管理范围之内。

三、职责
1、仓库负责原材料到货通知,质检员负责取样检验。

2、各餐厅组织开展原材料加工、半成品、成品的自检、抽检、巡检。

3、品控部对所有的原料质量行使质量否决权。

四、工作流程
(一)食材的感官鉴定方法
人们通过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感知,来比较、分析、判断确定其品质的检验方法就叫感官鉴定。

用感官鉴定原料品质的方法是烹饪工作中最实用、最简便而有效的检验法,具体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1.嗅觉检验
就是运用嗅觉器官来鉴定原料的气味。

许多食品和副食品都有正常的气味,如肉类有正常的香味,新鲜的蔬菜也有清香味。

如出现异味,就说明品质已有问题。

2.视觉检验
视觉检验的范围最广,凡是直接能用肉眼根据经验辨别品质的,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即以原料的外部特征(如形态、色泽、结构、斑纹)进行检查,以确定品质的好坏。

3.味觉检验
人的舌头上面有许多味蕾,当味蕾接触外物、受到刺激时即有反应,不论甜、成、酸、苦、辣哪一种滋味,都可以辨别出来,这就是味觉。

有些原料就可以通过味觉特征的变化情况鉴定其品质好坏。

4.听觉检验
音波刺激耳膜引起听觉。

某些原料可以用听觉检验的方法来鉴定其品质的好坏,如鸡蛋就可以用手摇动,听蛋中是否有声音来确定蛋的好坏。

5.触觉检验
触觉是物质刺激皮肤表面的感觉。

手指是较敏感的,接触原料可以检验原料组织的
粗细、弹性、硬度等,并以此确定其品质的好坏。

肉类、鱼类、蔬菜类都能用这个方法鉴定原料的品质。

触觉检查也适用于原料新鲜度的鉴定。

6、熟悉原料的出产季节
动植物性原料都有他们的生长收获季节,既有它们质量最好和最差(肥壮和瘦弱)的时令。

如我省蔬菜类原料大多是春、夏季,水分含量充足,秋、冬季质地鲜嫩;家禽一般在秋末冬初谷物收获后,由于饲料充足而使其肌肉丰满,肉质细嫩;鱼类由于秋季很少活动,而使脂肪、蛋白质含量较春夏季丰富。

所以,掌握生产季节对动、植物原料质量的了解有很大帮助。

7、善用感官鉴别原料的品质
原料品质优劣固然可通过理化和微生物等检验方法来鉴别,但这需要仪器和时间。

而有经验的厨师则可用感官鉴定初步判断原料质量的好坏,从原料的形、色、味、老、嫩、声音便可知其成色及新鲜程度。

这是挑选原料时很方便的方法。

(二)食材品质验收标准
1.蔬菜品质验收标准
蔬菜的新鲜程度可从蔬菜的含水量、形态、色泽等方面来鉴别。

新鲜蔬菜形状饱满,表面光滑、水灵、有光泽和特有的鲜艳颜色,无虫点、伤疤,切断面处有较多的汁水流出。

若蔬菜的外形已经干枯萎缩,表面发皱,失去光泽或固有的颜色(如变黄)则表明蔬菜已不新鲜。

蔬菜若存放太久,随着呼吸作用和水分的蒸发,比如显出枯萎、发芽、脱帮,会使营养成分消耗掉,甚至变质腐烂而不能食用。

例如:1.胡萝卜:头尾粗细均匀,色红而坚脆,外皮完整光洁,并具充足水分者。

2.白萝卜:头尾粗细均匀,色白表皮完整细嫩,用手弹打具结实感。

3.马铃薯:表皮洁净完整,色微土黄,水份充足无芽眼。

4.洋葱:表皮有土黄色薄膜,质地结实者为佳。

5.菠菜:叶片呈深绿色、肥厚滑嫩,茎部粗大硬挺,基部肥满而呈红色者。

6.小黄瓜:头尾粗细均匀,表皮瓜刺挺直、坚实、碧绿而带有绒毛,瓜肥肉厚。

7.大黄瓜:头尾粗细均匀,表皮光洁平滑,瓜肉肥厚、坚脆、水分充足。

8. 青椒:外观平整均匀,表皮滑亮,色绿而坚挺。

9. 茄子:表皮光滑呈深紫色,茄身粗细均匀、瘦小、坚挺,而蒂小者为佳。

10. 包心菜:外层翠绿,里层纯白,叶片明亮滑嫩而硬挺,包里较宽松。

11. 莴蒿:叶片肥厚、嫩滑、硬挺但完整而无虫害。

12. 空心菜:茎部要短,叶片肥厚、完整而无虫害。

13. 芋头:表皮完整丰厚肥嫩,头部以小刀切开呈白色粉质物质佳。

14. 香菇:茎小而肥厚,菇背有白线纹为上品菇,里侧越白越新鲜。

15. 甘蓝菜:叶片呈暗绿色、肥厚嫩滑而无虫害,茎部肥嫩者为佳。

16. 芹菜:茎部肥胖而色白为佳。

2、大米品质标准
色泽光亮、无沙、无虫、无杂质、碎米少、口感好、软硬适中、起饭、包装有注册商标SC标识和生产日期、保质期。

3、面粉品质标准
1 .包装袋有注册商标、SC标识、检查合格证、生产日期、保质期,色泽正常、干爽、无异味。

2.依蛋白质含量之不同,而区分如下。

3.低筋:蛋白质含量低,颜色最洁白,紧握后较易成团,宜做小西点及蛋糕之用。

4.中筋:蛋白质介于高、低筋之间,宜做面条之用。

5.高筋:蛋白质含量最高,其色微黄,紧握不易成团,专做面包之用。

4、食用油品质标准
按国家食用油标准,有合格检疫报告,食用油有色泽、透明度、无杂质、无异味。

5、肉类制品品质验收标准(1)猪肉品质验收表
(2)牛羊肉品质验收表:
(3)家畜内脏品质验收表:
(4).家禽品质验收表
(5)蛋品品质验收表:
4.鱼类品质的鉴别
鱼类品位表
5.干料品质的鉴别
(1)如何鉴别干料品质的优劣
干料因在脱水加工过程中,以及在保管、储存、运输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品质可能发生变化。

干料的品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观查:
①干活原料是否干爽,无霉烂?
②干活是否整齐、均匀、完整?
③有无鼠咬虫蛀,杂质污染、色泽是否正常?
这三个方面是鉴别干货原料品质的基本标准。

6、部分食材的验收标准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