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总结地理高考题型分类归纳
地理高考题型分类归纳
![地理高考题型分类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0888184d0d233d4b14e692d.png)
地理高考题型分类归纳第一类、地理计算类:时差、正午太阳高度、日照长短;比例尺;温差、海拔高差等常需计算来解决问题。
1.依据概念、公式、方法、技巧等,采集相关的数据来分析。
如:地方时差的计算:时刻东早西晚(自然),从时间日期看自180°向西愈西愈晚(人为规定)。
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ф为某地纬度,δ为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半年取-)或(h=90°-纬度差)日照度长短中: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
比例尺或经纬网图中的计算,常用“110千米/1°(沿经圈或赤道上)”;温差、海拔高差中”6℃/1000米”(气温直减率)等是十分重要的计算依据。
2.采取统计图表中的极端数值或拐点、转折点,或依常识概念性规律提取地理有效信息,利用要素的关联性进行推理分析。
第二类、分析区域环境区位特点、优势及评价:1.分析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从区域的环境要素结构因子出发,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比较中往往是与同纬度(东西)比较为主,也有同经度(南北)比较两个度,比较是为了突出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分析的目的是为发挥比较优势,以便因地制宜地找出区域科学发展之路。
如:北京与巴黎的气候相比,其特点是夏热冬冷,年气温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水旱灾害较多。
北京与广州气候相比年温差较大,雨季较短,降水集中于夏季7、8月,表现为大陆性较强。
2.分析区域的经济区位优势特点。
第三类、地理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类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这一主线,回答促进人地关系的协调的措施,树立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应注意“地理是将来进行式”,答题的方向是:1.“问题地理”是地理特色,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这一主线,地理试题主要是考地理环境中的问题的表现、成因、对策的理解,应体现地理科学对国情资源的忧患意识。
提高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培育节约资源的风尚,提倡绿色消费。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af0701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e.png)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四季变换与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运动对气候和地理现象的影响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种类与用途- 比例尺、地图符号和注记- 地图的阅读和解读3. 空间定位与地理坐标- 经纬度系统- 地理坐标的确定方法- 空间定位技术的应用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组成与大气层结构-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系统2. 水文循环与海洋地理- 水文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河流、湖泊的特征与分类- 海洋的形成、分布和海洋资源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壳结构与板块构造- 内外地质作用及其影响- 地貌类型与地貌演化4. 生物地理与生态系统- 生物分布的规律与生态因素 -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迁移与人口问题 -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体系- 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2. 农业地理与粮食安全- 农业类型与农业布局- 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 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3. 工业地理与区域发展-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 工业发展与区域经济- 产业转型与区域创新4. 交通运输与物流- 交通运输方式与网络-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物流系统与现代物流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与GIS- 遥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知识-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2.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 环境评估的步骤与内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五、地理实践与案例分析1. 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实验与实地考察- 地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地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2. 地理案例分析- 国内外地理案例的收集- 案例的分析方法与步骤- 案例教学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性的归纳,实际的高考地理复习应结合具体的教材和考试大纲进行深入学习和练习。
此外,考生还应关注最新的地理事件和现象,以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97个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97个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43de25c6bd97f192279e979.png)
97个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新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c44ae5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f.png)
新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人们了解和认识地球的自然与人文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新高考中,地理作为必考科目之一,必然会考察一些关键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对新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地球的构造与地球形状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地球的形状略呈椭球状,两极略扁,赤道略鼓。
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引力造成的。
2.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同时也给予了地球的温暖和适宜的气候。
地球的公转和倾斜度等也是导致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
3.地理经纬度与时区划分地球表面上的长线称为经线,用于表示东西方向。
纬线则是指示南北方向。
经纬度的划分可以帮助我们定位地理位置,并确定时区的范围。
4.地理气候与气象地球不同地区由于纬度、经度、高度和地势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气候对于农业、工业和人们的生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5.地球的水资源与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地球上的水循环可以通过蒸发、降水、融化等过程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与城市化人口与城市化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人口的迁移和集聚,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等,研究不同地区的人口规模、结构和城市发展状况。
2.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理的区位、自然资源分布、交通等因素,都是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
3.地理环境与农业发展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发展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地形地势、气候、降水等地理因素都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地理环境与资源开发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分布不均匀,地理环境成为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条件。
人们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科学开发利用资源。
5.自然灾害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也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与地球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学习和了解这些地理知识有助于预防和减轻灾害的影响。
高考地理常见题型
![高考地理常见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0e57345fcf84b9d528ea7a61.png)
高考地理常见题型
关于高考,每种题型都有其固有的知识点展现形式,因此学生在备考的时候,应该留意一下每科的考题都涉及到了哪些题型。
如果把题型归纳全了,知识点展现形式掌握了,那么答题规律也就成为你掌控的对象了。
现以地理学科为例,将高考全部的解答题题型以及涉及到的知识点归纳如下。
1、区位条件分析型解答题
题型:评价区位选择是否合理、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评价地理事物的区位条件。
2、分布规律应用型解答题
题型:利用太阳辐射分布推导地理、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的应用、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运用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析地理现象、利用洋流分布规律解释地理问题、结合版块分布解释地理问题。
3、区域综合分析型解答题
题型: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地球的基础知识、以区域为基础考查地理分布规律、通过区域资料考查区域特征、对比两地区域特征的异同、分析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基本技能型解答题
题型:以地图为载体考查地图基本要素、以图表为载体考查统计和计算、设计研究性情境考查实践技能。
5、与现实问题综合的解答题
题型:提供新材料考查循环经济、创设新情境考查人口城市化、探讨区域环境以及整治措施、考查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结合当地热点问题考查,例如北京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以上总结的高考地理题型和涉及到的知识点总结,其它的学科也可以用相似的方法进行归纳。
通过以上归纳可以看出,知识点是有限的,题型也是由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投入到题海中,那样的话会迷失了方向,同时自己也会被淹没。
高考地理题型分布
![高考地理题型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ed968a1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d.png)
高考地理题型分布一、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在高考地理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哦。
这部分的题目类型那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说,有关于自然地理的题目。
像考查地球的公转、自转,这时候就会问你一些季节变化呀,昼夜长短的问题。
就像问你,在某个季节,某个地方的白天为啥这么长呢?嘿嘿,这就需要你对地球的运动规律有很清楚的了解啦。
还有考查气候类型的题目,什么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啦,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分布啦。
这就像是在认识不同性格的小伙伴一样,每种气候都有它独特的脾气呢。
而且呀,选择题里还经常会出现一些关于地图的题目,比如给你一张地形图,让你判断某个地方的地势高低,河流的流向。
这就像是在玩寻宝游戏,你得从那些弯弯绕绕的等高线里找到线索。
有时候还会出一些关于人口分布、城市区位的题目呢。
就好比问你,为啥这个城市会建在这儿呀?是因为有肥沃的土地,还是靠近交通要道呢?二、综合题部分综合题可是很考验大家综合能力的。
这部分题目经常会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结合起来考查。
比如说,先给你一个区域的描述,这个区域可能是一个山脉旁边的平原地带。
然后呢,就会问你这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你就得把自然地理中的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和人文地理里的劳动力、市场、交通等因素都考虑进去。
就像在给这个区域做一个全面的体检一样。
还有呀,综合题里会有关于环境问题的考查。
像某个地方出现了水土流失,那就得分析是因为植被破坏了呢,还是地形太陡峭了,或者是降水太集中了。
然后呢,还得想出一些解决办法。
这就像是在给生病的地球开药方一样,可有趣啦。
而且呀,有时候还会出关于产业转移的题目。
比如某个产业从发达地区转移到了欠发达地区,这时候你就得分析为啥会转移呀,对转出地和转入地有啥影响呢?这就像是在看两个小伙伴之间的故事,一个小伙伴把自己的宝贝送给了另一个小伙伴,那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三、选做题部分选做题就更有意思啦。
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选做题内容。
比如说有旅游地理方面的选做题。
地理高考卷面知识结构
![地理高考卷面知识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ec48c3a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0.png)
地理高考卷面知识结构
高考地理卷面的知识结构涉及广泛,主要覆盖了地理学的各个领域和主题。
以下是一般来说可能出现在地理高考卷面的知识结构:
自然地理学: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地球的层次结构、板块构造、地震、火山等地球运动现象。
地貌学:不同地形地貌的形成和特征,如山地、平原、河流、湖泊、海洋等。
气候与水文:气候要素、气候类型、气候变化;河流、湖泊、洪水、干旱等水文现象。
生物地理学:不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内容。
人文地理学:
人口与人口地理学:人口数量、分布、迁移、人口政策等。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城市化过程、城市问题等。
经济地理学: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分布、产业结构、经济活动的地域差异等。
文化地理学:不同文化地区的特征、传统文化、文化遗产、文化交流与融合等。
区域地理学:
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区域划分、自然资源分布等。
世界地理:不同洲际、不同国家地理位置、特征、地缘政治等。
地理方法与技术: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地图阅读、地图绘制、地图制作技术、GIS的应用等。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污染、资源消耗、生态系统退化等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策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250ce0fbb7360b4c2f3f64d8.png)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的含义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020年高考地理高考题型分类归纳总结
![2020年高考地理高考题型分类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066d9da300a6c30c229ff5.png)
2020年高考地理高考题型分类归纳总结第一类、地理计算类:时差、正午太阳高度、日照长短;比例尺;温差、海拔高差等常需计算来解决问题。
1、依据概念、公式、方法、技巧等,采集相关的数据来分析。
如:地方时差的计算:时刻东早西晚(自然),从时间日期看自180°向西愈西愈晚(人为规定)。
正午太阳高度:H=900-φ±δ(ф为某地纬度,δ为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半年取-)日照度长短中:日出时刻= 12-昼长/2 = 夜长/2。
比例尺或经纬网图中的计算,常用“110千米/1°(沿经圈或赤道上)”;温差、海拔高差中“6℃/1000米”(气温直减率)等是十分重要的计算依据。
2、采取统计图表中的极端数值或拐点、转折点,或依常识概念性规律提取地理有效信息,利用要素的关联性进行推理分析。
第二类、分析区域环境区位特点、优势及评价:1、分析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从区域的环境要素结构因子出发,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比较中往往是与同纬度(东西)比较为主,也有同经度(南北)比较两个度,比较是为了突出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分析的目的是为发挥比较优势,以便因地制宜地找出区域科学发展之路。
如:北京与巴黎的气候相比,其特点是夏热冬冷,年气温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水旱灾害较多。
北京与广州气候相比年温差较大,雨季较短,降水集中于夏季7、8月,表现为大陆性较强。
2、分析区域的经济区位优势特点。
见另文《经济地理区位选择一般原理》。
第三类、地理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类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这一主线,回答促进人地关系的协调的措施,树立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应注意“地理是将来进行式”,答题的方向是:1、“问题地理”是地理特色,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这一主线,地理试题主要是考地理环境中的问题的表现、成因、对策的理解,应体现地理科学对国情资源的忧患意识。
2024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da58e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1.png)
2024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人口与城市1.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 城市化的过程和影响-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2. 城市规模和结构的变化- 城市规模的度量和分类- 城市结构的特点和类型- 城市规模和结构变化的原因和影响3. 城市发展与城市问题-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模式- 城市问题的种类和原因-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二、农业与农村1. 农业资源和农业类型- 农业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农业类型的划分和特点- 农业资源和农业类型的关系和影响2. 农业现代化和农业问题-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和特点- 农业问题的种类和原因-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3. 农村发展和农村问题- 农村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模式- 农村问题的种类和原因-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三、工业与城市1. 工业发展和工业体系- 工业发展的过程和影响- 工业体系的分类和特点- 工业发展和工业体系的关系和影响2. 工业化的模式和路径-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模式和路径- 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3. 城市工业化和城市问题- 城市工业化的影响因素和模式- 城市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城市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四、交通与通信1. 运输方式和运输网络- 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 运输网络的组成和特点- 运输方式和网络的影响和发展趋势2. 通信技术和信息网络- 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特点- 信息网络的组成和特点- 通信技术和信息网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3. 交通运输和通信建设- 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因素和模式- 交通运输建设的问题和挑战-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五、资源与环境1. 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 人文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2. 能源资源和水资源- 不同种类的能源资源和特点-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能源和水资源的问题和挑战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原因- 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措施-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六、地理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1. 地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地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影响2.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在决策和规划中的应用3. 地理技术在资源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技术在资源调查和评价中的应用- 地理技术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的应用- 地理技术在灾害预测和应对中的应用以上是____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5a8849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5.png)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比例尺表示地图与实际地面的距离关系,地图符号和颜色用于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3.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通过地图可以获取方向、比例、地形、气候等信息,需要掌握地图的基本符号和解读方法。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大气层的组成,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2. 水文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环节。
3. 地貌学:地壳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山脉、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的形成与特征。
4. 土壤与植被:土壤类型与分布,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植被分布的地理环境因素。
5. 环境与自然资源: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对策,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可持续利用。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
2. 农业与工业:农业的分类与分布,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对环境的影响。
3. 交通运输与贸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与影响因素。
4. 文化与旅游:文化景观的地理特征,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5. 区域发展与合作: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合作与全球化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定位技术在地理中的应用。
五、地理实践与案例分析1. 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实地考察的方法与技巧,地理实验的设计。
2. 地理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地理竞赛与研究:参与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六、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1. 地理学的科学方法:观察、分类、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思维方法。
地理高考知识点板块归纳
![地理高考知识点板块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cf6b62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f.png)
地理高考知识点板块归纳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而深刻。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在备考高考时,地理科目的复习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点,下面将对地理高考知识点板块进行归纳和总结。
第一板块: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基础,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地理现象。
在地理高考中,自然地理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球和地图、自然地理区域划分、地球的运动与地理时空、地球上的水资源与利用等内容。
在地球和地图方面,需要了解地球的结构与成因、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的经纬度和地图投影等知识。
自然地理区域划分则包括世界的大洲和大洋、国内的自然地理区域划分等。
第二板块: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以人类社会、文化与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分支。
在地理高考中,人文地理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人口与城市、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经济地理等内容。
人口与城市方面,需要了解人口的数量与分布、人口问题与政策、城市的特点与发展等知识。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则包括农民工与城市化、歧视与融合等方面的内容。
经济地理是人文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地理方面,需要了解经济活动的特点与类型、资源利用与保护、经济中心与地域发展等知识点。
第三板块:地理技术地理技术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运用各种地理工具和技术方法来获取地理信息并解决地理问题。
在地理高考中,地理技术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和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来获得、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以支持决策的一种技术系统。
遥感技术则是通过卫星或飞机等遥感设备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获取地理信息。
第四板块:地理问题与挑战地理问题与挑战是地理学的重要课题,涉及到环境、资源、城市等方面的问题。
在地理高考中,地理问题与挑战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城市化与环境、气候变化、资源分布与利用等内容。
城市化与环境方面,需要了解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等知识。
气候变化则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影响因素等内容。
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01cac4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4.png)
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1.自然地理知识点:(1)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图的制作与使用;(2)自然灾害与防治:如地震、火山、沙尘暴、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方法;(3)气候与气象:气候带分布、气象要素、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等;(4)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的分布、利用与保护、水循环的过程与影响;(5)土壤与植被:土壤的类型、形成与利用、植被的分布与影响;(6)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与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实践。
2.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与城市:人口问题与发展、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2)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的基本概念、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城市与区域经济;(3)交通运输与通信: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网络与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作用;(4)资源与能源:资源类型与分布、资源开发与利用、能源问题与发展;(5)区域地理:不同地域的特点、地域差异与区域发展。
3.地理观念和地理方法:(1)地理思维: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地理思维方式;(2)地理研究方法:地理研究的观察、实验、调查、推理等方法;(3)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4)地理视野拓展:全球化与地方化、城乡关系、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在准备高中地理的高考过程中,可以根据以上的必考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总结。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查阅教材、参考书籍、地理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进行学习和了解。
此外,还可以通过做试题、模拟考试等方式进行练习和考察自己的掌握情况。
通过不断的复习和练习,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中地理题型总结
![高中地理题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1a81b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8.png)
高中地理题型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特征、自然资源、人类活动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高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多种题型。
下面对高中地理题型进行总结。
1. 选择题:选择题是地理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选择题通常包含一个问题,然后给出4-5个选项,考生需要从中选择正确答案。
选择题可以涉及地理知识的各个方面,包括地理基本概念、地球的构造、地理环境、地理过程等。
针对选择题,学生需要通过对地理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理解,熟悉掌握各个知识点,提高对地理知识的辨析能力。
2. 填空题:填空题也是常见的高中地理题型。
填空题通常会给出一个句子或问题,然后要求考生在空白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填空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填空题的难度可能会较大,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 解答题:解答题是高中地理考试中比较常见的题型之一。
解答题需要考生对所学的地理知识有一个较好的掌握,并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中。
解答题通常会给出一个较长的问题,要求考生进行分析、解释和论述。
解答题的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文献资料查找和组织能力,同时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4. 综合应用题:综合应用题是对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的题型。
综合应用题通常会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解决。
综合应用题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应用能力。
5. 地图题:地图题是地理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之一。
地图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地图和地理现象,进行地图上的测量、分析和判断。
地图题考察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和地图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总的来说,高中地理题型多样化,既包括对地理知识点的把握和记忆,也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要多做题,多进行练习,多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总结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752c2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6.png)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特征的缩略表示。
比例尺、图例、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3. 地图的类型: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
4.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通过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识别图例,了解地图所表达的信息。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结构。
-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洋流的类型与分布:寒流、暖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等。
-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
4.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
- 气象灾害:洪水、干旱、台风。
- 灾害预防与减灾措施。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与迁移。
-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布局。
- 工业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
- 交通运输地理:交通网络、物流分布。
3.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污染、生态破坏。
- 可持续发展策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概念、功能与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与在地理中的应用。
五、地理实践1. 地理实验:- 气象观测、土壤分析等。
2. 地理调查:- 社区调查、环境评估等。
3. 地理研究:- 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与解释。
六、地理学科思想方法1. 地理空间思维:- 空间分析、地理模式识别。
2. 地理综合分析:- 自然与人文因素的综合考量。
3. 地理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
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精选)
![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b8b7b4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a.png)
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精选)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1高考地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气候干旱大风频繁。
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土质疏松,遇水崩解,易于侵蚀。
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人口增长迅速,加大生态环境压力。
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盲目开垦。
2荒漠化的危害流动沙丘淹没农田灌渠村社铁路公路等设施粮食减产牧草绝收,引发饥荒,增加社会不稳定性。
表土裸露,为沙尘暴提供沙源。
破坏植被与地表形态,使生产力持续下降。
3等高线地形图地理专题: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4气候与自然带地理知识专题⑴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⑶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⑸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
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⑹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高考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d6f623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a.png)
高考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是高考中的常设题型。
地形特征描述类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失分较多的情况。
【答题建模】二、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答题建模】三、河流水文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的差异。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答题建模】四、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判断影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二是分析形成该地貌的成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的;三是描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先后顺序。
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答题建模】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的答题模板该类型问题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是先确定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其次是该要素对其他要素有什么影响,及什么要素对该要素有什么影响。
六、人口迁移类题目的答题模板1.人口迁移类题目常以各种图表为载体,结合热点问题和时事材料,贴近现实,尽管图文材料提供的信息量大,但考生审题障碍不大。
只要把握材料和题干中的关键字词,便可准确快速联系教材知识组织答案。
2.背景材料多变,设问角度不同,但考查的知识一直比较平稳,如对人口迁移状况及其影响的考查。
高考地理 知识点分几大类
![高考地理 知识点分几大类](https://img.taocdn.com/s3/m/dcd76e5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b.png)
高考地理知识点分几大类知识点分几大类在考试中,知识点分为几大类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这些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目的地复习和准备考试,提高我们在地理科目上的成绩。
本文将从物质地理、人文地理、地球与宇宙、地理技术与技巧等几个方面分析知识点的大类。
1. 物质地理:物质地理主要研究地球上的自然地理现象和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此类知识点涵盖了地球的构造与成因、地壳变动与地震、水文地理、气候与气候变化、土壤及植被等内容。
了解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并且对于解决环境问题、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主要研究地球上人类活动与社会现象的分布与演变。
此类知识点包括了人口地理、城市与乡村、经济地理、交通与通讯、文化与旅游等内容。
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类活动差异,掌握人地关系的规律,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对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地球与宇宙:地球与宇宙主要研究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与其他天体的关系以及宇宙中的一些基本现象。
此类知识点包括了行星与卫星、天体运动与时间、天气与气候、地理与地质历史等内容。
了解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地球作为一个星球的特点,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球与宇宙间的相互作用。
4. 地理技术与技巧:地理技术与技巧主要研究在地理研究和实践中运用到的工具、方法和技巧等。
此类知识点主要包括地图与地图解读、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地球观测与调查等内容。
熟练掌握这些技术与技巧可以提高我们的地理认知能力,同时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导航、旅游规划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结起来,的知识点可以分为物质地理、人文地理、地球与宇宙、地理技术与技巧等几大类。
每个大类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理解这些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我们在科目上的应试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且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日益变化的地球环境和社会挑战。
高考地理常见基础题型解析
![高考地理常见基础题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91904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0a.png)
高考地理常见基础题型解析高考地理作为文科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生的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备考过程中,熟悉常见的基础题型并掌握其解题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解析高考地理中的一些常见基础题型。
一、地图与图表题地图和图表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具备读图、析图的能力。
对于地图题,首先要明确地图的类型,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在阅读地图时,要注意图中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要素。
例如,在一幅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能更清晰地看到地理事物的细节;而在比例尺较小的地图上,则能了解更广阔的地理区域。
图表题常见的有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
解这类题时,要仔细观察图表的标题、坐标轴、数据等。
比如,柱状图通常用于比较不同地理事物的数量或大小;折线图则更适合展示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
二、自然地理基础题自然地理部分涵盖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大气、水、地形等内容。
在地球运动的题目中,要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黄赤交角的影响等。
例如,通过计算地方时和区时来判断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常考的知识点。
需要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分布规律来确定所属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比如,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是由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三、人文地理基础题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
人口问题常常涉及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比如,发展中国家多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而发达国家则普遍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城市的发展与布局也是重点,要了解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和工业的区位因素是常考的内容。
农业区位要考虑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工业区位则除了上述因素外,还需考虑环境因素。
四、区域地理基础题区域地理要求考生对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有清晰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地理学问总结-地理高考题型分类归纳高考地理备考系列(六)地理高考题型分类归纳第一类、地理计算类:时差、正午太阳高度、日照长短;比例尺;温差、海拔高差等常需计算来解决问题。
1、依据概念、公式、方法、技巧等,采集相关的数据来分析。
如:地方时差的计算:时刻东早西晚(自然),从时间日期看自180°向西愈西愈晚(人为规定)。
正午太阳高度:H=900-φ±δ(ф为某地纬度,δ为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半年取-)日照度长短中:日出时刻 = 12-昼长/2 = 夜长/2。
比例尺或经纬网图中的计算,常用“110千米/1°(沿经圈或赤道上)”;温差、海拔高差中“6℃/1000米”(气温直减率)等是非常重要的计算依据。
2、实行统计图表中的极端数值或拐点、转折点,或依常识概念性规律提取地理有效信息,利用要素的关联性进行推理分析。
其次类、分析区域环境区位特点、优势及评价:1、分析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从区域的环境要素结构因子动身,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比较中往往是与同纬度(东西)比较为主,也有同经度(南北)比较两个度,比较是为了突出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分析的目的是为发挥比较优势,以便因地制宜地找出区域科学发展之路。
如:北京与巴黎的气候相比,其特点是夏热冬冷,年气温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水旱灾难较多。
北京与广州气候相比年温差较大,雨季较短,降水集中于夏季7、8月,表现为大陆性较强。
2、分析区域的经济区位优势特点。
见另文《经济地理区位选择一般原理》。
第三类、地理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类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这一主线,回答促进人地关系的协调的措施,树立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应留意“地理是将来进行式”,答题的方向是:1、“问题地理”是地理特色,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这一主线,地理试题主要是考地理环境中的问题的表现、成因、对策的理解,应体现地理科学对国情资源的忧患意识。
提高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培育节约资源的风尚,提倡绿色消费。
围绕主题说危机,谈不足,论缺陷;找缘由、出对策。
如:我国黄土高原存在的生态问题有哪些?——人口压力大,土地负载重;毁林开慌,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峻,地表破裂,千沟万壑;地处自然地理的过渡地带,旱涝灾难,地质灾难多发;生活贫困。
同理,①、西北的地理主题往往是荒漠化、盐碱化问题;②、西南的地理问题往往是石漠化、滑坡、泥石流、酸雨问题;③、东北往往是黑土肥力保持和湿地爱护问题;④、江南往往也是水土流失、土地的立体利用问题。
⑤、而近海则往往是海洋污染、生态破坏、休渔问题。
⑥、城市往往也是考环境爱护问题——城市病是如何产生的?2、在科学发展观类的主题上地理则针对不足出对策(要实在):强调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爱护,从改善环境的针对性措施来看要合理、适度、均衡;清洁、生态、循环;全面、协调、科学。
主要应从地理环境要素的结构组成来分点组织采分点,落实到详细的区域、详细的因素来设置取(采)分点。
“造林植草绿化、爱护植被;减轻水污染”是最重要的,是画龙点睛之笔。
留意下列两类题: A、——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的地理答题,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来表述如:试从“水源”角度分析北京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开源”:——①、植树造林,涵养水源;②、建设水库、地下水库、集雨水窖;③、南水北调;开采地下岩层水;④、防止水污染,废水回收,循环利用。
“节流”:——⑤、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工业节水设备和家用节水设备;⑥、提高水价,增加节水意识;⑦、分质供水;⑧、加强水源的管理。
B、——农业地理生态环境爱护方面的地理答题,主要从森林、草原植被和湿地、湖泊对气候、水源、土地及生物多样的爱护和改善作用来回答。
如: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削减,但从长远的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
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4分)答为:①、(北方干旱荒漠化地区)生态退耕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爱护农田;(4分)②、(南方暴雨山区)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爱护水土。
(4分)③、(河流中下游洪涝区)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水循环活跃,(4分)④、(人地生态系统)爱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2分)3、某项工业、城市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从资源的综合性、地理环境的普遍联系性动身,依照大气环保、水环境爱护、土地环境爱护、矿产资源爱护、生物资源爱护、城市环境爱护等来设置采分点。
如:例一、从改善和爱护地理环境分析再次启动开发环渤海新一轮开发潮应突出哪些问题?(14分)答案:①(水源)防止新的开发潮导致工农业用水量过大,奢侈水资源,污染水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3分)。
②(土地)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缺乏,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③(耕地)防止不合理利用淡水资源导致土壤沙渍化(3分)④(大气)防止新的开发潮,矿物能源消费过大,导致大气污染严峻(2分)⑤(逆根源)限制北京、天津等特大城市的用地规模的人口规模。
(2分)例二、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须要看,山西省建设“能源大省”应走的道路是什么?①对煤炭资源的开采要留意节约,要有安排开采,不能采富弃贫;②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延长生产链,进一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③合理推放废弃矿石,刚好实施以生物措施为中心的复垦工作;④在开发煤炭资源过程中,留意对水源的爱护。
(任答三点,给15分)第四类、逻辑推理类——地理成因类:自然环境有整体性和差异规律,因果关系规律。
资源环境优势、缺陷的形成,灾难的形成有其内在的缘由。
留意用联系的观点,地理灾难的成因分析尤其应如此:1、自然环境特点——异质特点的综合成因分析。
这类题先定位最为重要。
应留意图表中的数值,在平面地图中植被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以“水环境”为中心,围绕“气候——地形”这一重点的成因因子来分析。
如:气候分析可从①、气温凹凸:纬度——太阳辐射,洋流——寒暖流,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地形——地势凹凸,人——植被破坏和城市热岛。
②、降水多少:风压——环流形势(西风带、低压带、海风是多雨的),地形——迎风坡与背风坡,洋流——寒暖流,人——对林草湖湿地的破坏与爱护”等多角度综合分析这类题目要解除雷同条件,突出主导因素来采点。
这也是近几年常用的考法:A、在小比例尺(多在选择题中、大范围平面图中),一般是考大地理格局因素即:纬度因素和风带、压带、季风因素;B、在大比例尺中(多在非选择题中、小范围平面图中)一般是考地理局地因素即:地形因素、洋流因素、海陆热力差异因素和人为因素;如台湾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的缘由。
——这是小范围局地因素所致。
回答要点是:临海空气潮湿,水汽丰富;地形抬升致雨;西北来的冬季风经海洋变性水汽易达到过饱和。
又如比较旧金山和洛杉矶的气候特点异同。
——这是大地理环境因素所致。
回答:同:两者均为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雨干燥,冬季温柔多雨。
因均处于30°~40°N的大陆西岸。
异:旧金山的雨季比洛杉矶长,年降水量较大。
因为旧金山受西风限制时间长;洛杉矶比旧金山高温干旱季节时间长。
因为洛杉矶受副高限制时间长。
2、地理灾难的综合成因分析:多从“天、地、人”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
如试说明淮河夏季洪涝多发的缘由和措施?成因:a、天(气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水。
b、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汇水快;下游地势低平,又曾为黄河的洪泛区,河床高悬。
c、人(社会因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河床变浅;围湖围滩造地降低了河湖的调蓄实力。
3、地理事物时空特点成因分析。
应锁定应运用的地理原理,多为地理的物质运动原理,以大气运动原理、季节改变原理——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河水补给原理最为重要,应进行逆向推理演择解答。
①、气候的改变、天气的改变:多从近地面的热力环流(风压流原理)进行分析“热(高温)低(压)升(气流上升)雨(成云致雨);冷(低温)高(压)沉(气流下沉)晴(干燥晴朗)”进行逻辑分析。
如:某地云雨多,应扣住“大气运动降温——气流“升空”或向高纬流是什么缘由?某地干旱少雨,应扣住“大气运动升温——气流“下沉”或向低纬度流是什么缘由?某地“冷”是如何变冷的?“热”是如何变热的?又如:简要分析,秋冬季“霜打凹地”的缘由?答:秋冬季夜晚大气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水汽易达到冰点;凹地通风量低,地面热量损失多。
归纳起来:某地昼夜温差大的缘由可能有:反气旋限制——晴天多,云量小;地处内陆,热容量大,变温快;天气系统转换了等。
②、海上什么时候出行多与风浪有关。
其逻辑关系为“温差大(如冬季)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海浪大出行不便。
”“温差小(如夏季)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海浪小出行便利”。
回答时倒推理行文。
如:美英在二战中没有在11月而是选择在6月实施“诺曼底登陆”作战的缘由。
——因6月中高纬间的温差小,气压梯度差异小,风力小,风浪小,可削减渡海战的非战斗伤亡。
我国首次三大洋科考选择在2019年4月2日出航考察西北太平洋的理由是:4月份西北太平洋上,因东亚与北太平洋间温差小,气压差异小,季风弱,风浪小,可便利、精确科学地采样。
③河水的补给。
对于课文的学问点应孰知各个典型地区性的主要补给类型,特殊是我国各个大区的补给类型。
先定地区——南北半球、大气环流纬度带、海陆位置。
依据材料定补给类型。
我国东北是春季雪水、夏季雨不补给。
江南是春雨西南风降水适量、夏季雨水大量补给。
西北部是夏季高山冰雪水补给。
华南是春季锋面雨、盛夏台风雨补给。
地中海气候则是冬雨补给。
④、季节的演化应留意:6月22日(7月)前后愈往北白昼愈长,北半球昼长夜短。
12月22日(1月)前后愈往北白昼愈短,北半球昼短夜长。
第五类、地理事物分布规律: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如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说明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的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典型即可。
上海市分布在哪里?——上海市分布在长江三角洲,黄浦江畔两岸。
①、“点”状分布一般有“众星拱月状”,“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
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②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
又如“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近似于与纬线不行,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