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地基变形模量报告
强夯地基检测报告
目录一、序言-------------------------------------------3页(一)、工程概况------------------------------------3页(二)、原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页(三)、采用人工地基类型-----------------------------4页二、检测依据---------------------------------------4页三、设计要求、检测内容及检测工作量-----------------4页(一)、设计要求-------------------------------------4页(二)、检测内容-------------------------------------4页(三)、检测工作量-----------------------------------6页四、检测结果评价----------------------------------6页(一)、载荷试验-------------------------------------6页(二)、重型圆锥动力角探N63.5-------------------------7页五、检测结论--------------------------------------8页附件:1、检测点平面布置图--------------------------1张2、载荷试验P-s曲线图------------------------3张3、载荷试验s-lgt曲线图----------------------3张4、载荷试验数据汇总表------------------------3张5、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击数统计表------------1张6、重型圆锥动力触探N63.5~Z关系图-------------6张批准:审核:工程负责:一、序言(一)、工程概况(二)、原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根据2006年4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拟建场地原地貌属于剥蚀低丘陵地貌单元,现被人为改造。
强夯试夯报告
中石油云南石化厂区铁路强夯试验报告一、工程概述本施工方案设计内容为ZDK3+070~ZDK3+549.83区间路基人工填筑土层强夯地基处理施工。
施工设计范围内地基土表层为近期填筑的人工弃土,主要成份为黏性土,含碎、块石,为炼油厂场地平整堆(弃)土,结构松散。
为确定合理的强夯施工选取576㎡作为试夯区。
按设计图纸要求的布点方式进行夯点布置,进行试夯处理。
二、编制依据1.1《中石油云南石化铁路专用线项目施工图厂区铁路装卸场路基设计图第一册》,《ZDK3+070~ZDK3+549.83人工填筑土地基处理路基工点图》。
1.2《中石油云南石化铁路专用线项目施工图厂区铁路装卸场路基工程设计专用图第三册》。
1.3现行有关技术规范《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J 1078-2010《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 J 945-200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三、试夯目的1.为有效解决人工填土的岩土工程问题,提高人工填土强度,减小沉降变形,设计采用强夯法对人工填土进行加固处理。
在场地强夯全面施工前,选择有代表性的区段划分试验区,进行强夯试验,通过试夯,选择适宜本场地具体的施工参数,满足施工要求,试夯应达到以下目的:(1)验证本工程人工填土进行强夯加固处理的可行性;(2)通过试夯确定最佳夯击能量、最佳夯击锤数;(3)确定强夯有效加固深度。
2.目标控制值强夯加固后的人工填土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0.15MPa。
四、试夯施工准备1.施工工艺流程设定试夯区双桥静力触探试验第一遍夯点放样第一遍4000能级点夯回填整平,夯点放样第二遍4000能级点夯回填整平,夯点放样第三遍4000能级点夯回填整平,夯点放样第四遍1000能级满夯回填及整平碾压双桥静力触探试验试验报告2.试夯设备2.1强夯机:杭重QH3000C机液一体式强夯机。
2.2装载机:徐工ZL50GL轮式装载机。
强夯法处理地基的检测分析
强夯法处理地基的检测分析【摘要】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因其施工速度快、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节约材料、效果明显等优点,20多年来一直受到各国工程界的重视,并得到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本文对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工作原理、方法和优点以及效果检测等课题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地基处理;强夯法;检测分析引言:用强夯法处理地基指的是利用起重机把夯锤(一般为8T~40T)提高后让夯锤自由下落,产生巨大的冲击能(3OOO~7000kN·m)作用在地基上,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足以克服土颗粒之间的重重阻力,把地基土压实,以降低土的压缩性,提高土体密度和强度。
由于这种方法使用设备简单,施工方法简单,节省材料,施快,在我国特别是在沿海地带被广泛运用。
如果设计要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应当事先通过选择部分区域作为试夯区,然后再进行平板静载试验检验强夯的效果。
一.强夯法处理地基简介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Menard技术公司首先创造强夯法处理地基技术。
这种是一种将很重的锤提升到高处让其从高处自由下落,冲击震动地基,使土的强度得到提高并能降低土的压缩性,改变土的液化条件并能消除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
并且强夯法还能使土层更均匀,减少差异沉降的可能。
强夯法早期只能用于对砂土和碎石土的加固,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应用和改进,这种方法已能适用于各种地基土。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施工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排水条件的改善。
1978年9月,我国引进了这项技术;1979年,我国首次在塘沽实施了强夯法加固粘土地基实验。
1979年6月,我国分别在山西省阳泉以及河北省廊坊,对黄土质砂粘土填方地基、轻亚粘土和粉细砂地基进行了相应处理。
随后这项技术被快速推广到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天津等地,而且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给国家节约了巨额费用。
二.强夯法相关技术分析(一)一般技术要求与规定强夯法适用于碎石土、粘性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杂填土和素填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
强夯试夯报告
一.工程概况XXX±800kV直流输电工程是中国XX电网的重要项目,汇集XXXX、XXXX 等水电站的电力输送XX。
额定输电电压±800kV,双极额定输电容量500万kW,输电距离1438km,直流输送端的XX换流站工程是整个工程重要组成部分。
XX换流站工程所在地在XX省XXXXX县XX乡境内,站址进站大门东侧100m处有XXXX三级公路经过,距离县城20km,距成昆线上的XX 火车站3.5km。
交通较为便利。
根据XXX设计院提供的初步设计总布置图:该换流站500kV配电装置场地、交流滤波器场地等处于大面积填土区,为保证该部分区域内建构筑物及构支架基础不因地基变形而失稳,设计考虑在高填方边坡区域进行原土强夯处理,围墙范围内填土区采用分层进行强夯地基处理。
试夯施工由XX换流站场平工程总承包商—XXXXXXX公司承担。
根据XXXXX设计院2006年11月编制的《回填土、原土强夯试验技术要求》,X 公司对试验方案作了认真分析研究,编写了《XXX±800kV换流站场地强夯试夯方案》,并经业主委托XXX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相关单位审查通过后实施。
试夯检测委托XXXXX勘测设计研究进行。
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根据XX电力设计院提交的岩土工程勘测报告:该工程地形、地质情况如下:2.1.地形、地貌属中低山丘陵地貌,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57m。
2.2.地层岩性由地表向下分为:○0层素填土,以可塑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夹强风化泥岩碎块,松散;○1层粉质粘土、粘土: 可塑~硬塑,广泛分布,厚度0.3~9m。
层粘土、淤泥、淤泥质土、软塑~流塑状,分布在沟谷内的水田和鱼○11塘表层,厚度0.6~4.9m.层粉土、粉砂、细砂:松散~稍密,稍湿~湿,厚度0.4~2.3m。
○12○2层基岩:泥岩为主,局部夹泥质砂岩,属软质~极软质岩石。
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场地范围内及周边无强夯震动影响距离内的建(构)筑物、无地下管道等埋藏、隐蔽物,适宜强夯。
变形测量报告模板
变形测量报告模板1. 引言变形测量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用于评估结构物的形变情况。
本报告旨在记录对XXX结构进行的变形测量,并分析数据结果。
本次变形测量的目的是评估结构在重大荷载下的变形情况,以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测量设备和方法2.1 测量设备本次变形测量使用以下设备和仪器:•XXX变形测量仪器•XXX传感器•XXX数据采集仪2.2 测量方法采用以下测量方法对结构进行变形测量:1.安装测量仪器和传感器:根据结构特点和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测量仪器和传感器。
2.数据采集:使用数据采集仪记录变形数据,并确保采样频率符合要求。
3.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噪声,并进行校正。
4.数据分析:将校正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变形值和形变量。
3. 测量结果经过对结构进行变形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以下测量结果:位置变形值(mm)形变量(%)Point A 10 1.5Point B 15 2.7Point C 8 1.24. 结果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重大荷载下,结构的变形值在合理范围内,未出现异常变形情况。
2.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存在一定的形变量,但仍满足设计要求。
5. 结论本次变形测量结果表明,XXX结构在重大荷载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变形值和形变量均在合理范围内,未发现结构的异常变形情况。
建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变形测量,并对变形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6. 参考文献1.XXX标准,XXX版本,发布年份。
2.XXX论文,作者,发表年份。
注意:本报告仅针对根据实际情况编写,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
以上是变形测量报告模板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以满足具体需求。
建筑工程强夯地基及强夯置换地基-完整版
建筑工程强夯地基及强夯置换地基完整版强夯地基是为了提高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增强建筑物的稳固性,而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
简单来说,强夯施工是一种施工便捷、效果显著的地基加固技术。
强夯施工有其适合处理的土地类型,一般包括:砂土、碎石土、低饱和度粉土、湿陷性黄土等等。
其他土质类型需要经过试验后方可进行施工,或结合其他地基加固手段处理。
强夯地基包含强夯和强夯置换。
一、强夯地基(1)强夯地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地区经验确定。
在缺少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按表6.3.3-1进行预估。
2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根据现场试夯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宜满足表6.3.3-2的要求,当单击夯击能E大于12000kN·m时,应通过试验确定;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3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2~4)遍,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应适当增加夯击遍数;最后以低能量满夯2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
4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3)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5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础底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
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第二遍夯击点应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
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适当减小。
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
6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且不应小于3m;对可液化地基,基础边缘的处理宽度,不应小于5m;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的有关规定。
(孔内深层强夯法)应用于强风化岩地基
一、DDC桩介绍DDC桩(孔内深层强夯技术)是北京瑞力通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专有及专利技术,该技术已在数百项工程中得到应用,均满意规划需求。
DDC桩经北京市建委判定为“技术水平属国表里创始”,国家建设部为DDC桩技术编制规程并判定DDC桩技术到达世界先进水平。
DDC桩技术在2001年、2005年、2008年和2011年先后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重点推行技术。
2003年11月DDC桩技术在比利时举办的第52届世界创造饱览会上取得世界最高奖--金奖,这是中国地基处置技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上取得的仅有金奖。
该技术最大特色之一,即是能因地制宜。
但凡无机固体资料如土、砂、石、碎砖瓦、混凝土块、工业废料及其混合物等均可运用。
并且用料不需严厉加工,凡能填入孔内的无机固体资料均可运用。
用料不需长途运送。
复合地基紧缩模量高,沉降变形小,承载性状好;桩与桩间土具有杰出的一起作业特性。
桩体资料在遭到高压强的强力冲击揉捏下,桩间土遭到显着的侧向揉捏密实,从而使处置后的复合地基上下均匀,摆布“抱紧”,密实“咬合”,紧缩模量显着进步,承载性状显着改进,地基紧缩变形量大为下降。
E0值可达30MPa——40MPa以上。
社会经济效益好。
DDC与其它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是通过孔道将强夯引入到地基深处,用异型重锤对孔内填料自下而上分层进行高动能、超压强、强挤密的孔内深层强夯作业,使孔内的填料沿竖向深层压密固结的同时对桩周土进行横向的强力挤密加固,针对不同的土质,采用不同的工艺,使桩体获得串珠状、扩大头和托盘状,有利于桩与桩间土的紧密咬合,增大相互之间的摩阻力。
因为该技术具有高动能、高压强,在孔内深层强夯的特征,故振荡小,噪音低,消除碴土污染,可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建设中地基的处置工程。
能净化人类生存环境,将废物、碴土“变废为宝”,大量消耗废料。
在近几年承当的近百项地基处置工程中,先后将一百多万吨废物用于地基处置,一起又削减了振荡、噪音、无机固体资料对人类社会的污染。
强夯地基检测报告
目录一、序言-------------------------------------------3页(一)、工程概况------------------------------------3页(二)、原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页(三)、采用人工地基类型-----------------------------4页二、检测依据---------------------------------------4页三、设计要求、检测容与检测工作量-----------------4页(一)、设计要求-------------------------------------4页(二)、检测容-------------------------------------4页(三)、检测工作量-----------------------------------6页四、检测结果评价----------------------------------6页(一)、载荷试验-------------------------------------6页(二)、重型圆锥动力角探N63.5-------------------------7页五、检测结论--------------------------------------8页附件:1、检测点平面布置图--------------------------12、载荷试验P-s曲线图------------------------33、载荷试验s-lgt曲线图----------------------34、载荷试验数据汇总表------------------------35、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击数统计表------------16、重型圆锥动力触探N63.5~Z关系图-------------6工程负责:一、序言(一)、工程概况(二)、原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根据2006年4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拟建场地原地貌属于剥蚀低丘陵地貌单元,现被人为改造。
强夯后地基土变形模量与承载力的反演计算
强夯后地基土变形模量与承载力的反演计算*孔令伟袁建新文摘通过建立反分析模型,提出强夯后地基土变形模量的确定方法,即可根据计算所得的夯沉量随变形模量变化的关系曲线,运用单值反分析法,以达到夯实效果时的单击夯沉量来确定,进而结合载荷实验的基本理论,按相对沉降法预测夯后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
大量反演计算实例表明,所得结果精度满足工程要求,可靠性也较高,为预测强夯加固效果、检验原设计的合理性和改进强夯设计方案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途径。
关键词强夯法,变形模量,容许承载力,反分析法中图法分类号TU 472.31Back-calculation of modulus of deformation and bearing capacity for foundation after dynamic consolidationKong Lingwei Yuan Jianxin(LRSM,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han,430071)Abstract In this paper,through establishing model of back analysis,the modulus of deformation for foundation after dynamic consolidation can be determined by single-valued back analysis method, in which the settlement-modulus of deformation curve and the final drop settlement for control of soil densification are used.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plate loading test,the allowable bearing capacity can be predicted by the relative settlement ratio method. Many practical examples of calculation show tha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can satisfy the engineering demand and have high reliability.Therefore,a new method is provided to predict the improvement effect, to check the rationality of orignal design and to improve the design for dynamic consolidation.Key words dynamic consolidation,modulus of deformation,allowable bearing capacity,back analysis1 前言强夯法目前仍停留在累积经验阶段,严格的强夯理论分析和强夯设计方法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8000kN·m能级分层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效果分析
8000kNm能级分层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效果分析周小明【摘要】采用底层强夯置换和顶层强夯半置换的分层强夯置换方法处理某1 000万t/年炼油工程油罐地基,处理后,采用重型动力触探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对底层和顶层强夯半置换效果进行检测,顶层处理后,采用了静载试验测试地基承载特性.底层和顶层强夯置换后,有效加固深度、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均达到设计要求,岩土体工程特性得到了改善,依托工程地质条件下,底、顶层8 000kN·m强夯能级有效加固深度均不小于6m.【期刊名称】《城市住宅》【年(卷),期】2018(025)002【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地基基础;分层强夯置换;动力触探;静载试验【作者】周小明【作者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少沿海城市开始兴建大型石油炼厂,炼厂工程成功与否,地基处理是最关键的一环。
油罐地基处理方式包括强夯法、强夯置换法及各种类型的桩基(CFG桩、钻孔灌注桩或振冲碎石桩等)[1-4]。
强夯置换法是20世纪80年代法国Menard公司将用于软弱地基土处理的强夯法改进得来,和强夯法一样,强夯置换法具有经济、快速的特点。
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弱地基进行研究,郑凌逶等[5-6]分别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手段,对强夯置换碎石运动机制和成墩过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徐东升等[7-9]分别就强夯置换处理海相淤泥软土、松软土及盐渍土的效果进行相关研究;此外,刘红军等[10]从孔压监测角度,对强夯置换和砂井-强夯处理饱和软土地基试验进行了研究,该文献是少有的强夯置换和其他地基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前关于强夯置换的研究主要以单层为研究对象,少部分研究涉及分层强夯置换。
在某些特殊地质条件下,如岩溶状况,单层强夯置换可能无法满足处理要求,需考虑实施分层强夯置换。
目前,在油罐地基处理上已经有分层强夯置换的实施案例。
强夯实验报告
一、实验模块地基加固与处理二、实验标题强夯法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实验三、实验日期2023年10月15日四、实验操作者张三、李四、王五五、实验目的1. 了解强夯法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原理和施工工艺。
2. 通过实验验证强夯法对地基加固的效果。
3. 掌握强夯法施工过程中的参数控制和质量检测方法。
六、实验原理强夯法是利用大型履带式起重机将重锤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对地基土进行冲击和振动,使地基土得到夯实,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及压缩模量。
本实验采用强夯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处理,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验证强夯法的效果。
七、实验步骤1. 实验场地准备:选择一块适宜的实验场地,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杂草、杂物等。
2. 实验设备:准备强夯机、重锤、测量仪器等。
3. 实验参数:根据实验目的和场地条件,确定强夯参数,如夯击能量、夯点密度、夯击次数等。
4. 实验实施:a. 在实验场地划分夯点,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点夯试验。
b. 根据点夯试验结果,调整强夯参数,进行大面积强夯施工。
c. 在强夯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夯击次数、夯击能量、夯沉量等参数。
5. 实验结束:强夯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测,对比实验前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八、实验环境实验场地:某建筑工地实验设备:强夯机、重锤、测量仪器等实验材料:地基土九、实验过程1. 场地准备:对实验场地进行平整,清除杂草、杂物等。
2. 设备准备:检查强夯机、重锤、测量仪器等设备,确保设备正常。
3. 参数确定:根据实验目的和场地条件,确定强夯参数,如夯击能量为600t·m,夯点密度为23个/100m²,夯击次数为4次。
4. 点夯试验:在实验场地划分夯点,进行点夯试验,确定强夯参数。
5. 大面积强夯施工:根据点夯试验结果,进行大面积强夯施工,实时监测夯击次数、夯击能量、夯沉量等参数。
6. 检测:强夯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测,对比实验前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十、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 实验前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对比:- 容重:由1.5g/cm³增加到1.8g/cm³- 压缩模量:由5MPa增加到10MPa- 承载力:由100kPa增加到200kPab. 强夯施工过程中,夯击次数、夯击能量、夯沉量等参数均符合设计要求。
地基土强度检测报告
地基土强度检测报告共页第页委托单位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工程部位样品名称填土类别样品数量样品状态代表批量检测类别委托日期委托人检测场所地址联系电话检测依据检测日期检测设备检测环境检测内容检测结果样品编号取样日期取样部位/层次检测项目123456结论内摩擦角(。
)粘聚力(kPa)内摩擦角(。
)粘聚力(kPa)内摩擦角(。
)粘聚力(kPa)检测结论检测单位检测专用章(盖章)签发日期:年月日检测说明见证单位:见证人:批准:审核:主检: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状态填土类别检测日期环境条件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依据取样部位/层次检测内容试样状态周围压力σ3(kPa)项目起始值固结后剪切后直径D(cm)反压力u0(kPa )高度h 0(cm)周围压力下的空隙压力u(kPa)面积A(cm 2)体积V(cm 3)孔隙压力系数B=u0σ3质量m(g)破坏应变ℇf (%)湿密度ρ(g/cm 3)干密度ρd (g/cm 3)破坏主应力差(σ1-σ3)f (kPa)试样含水率破坏主应力σ1f (kPa)起始值剪切后破坏孔隙压力系数B f =Bσ3f 盒号盒质量(g )盒加湿土质量(g)相应的有效大主应力σ1′(kPa)湿土质量m(g)盒加干土质量(g)相应的有效小主应力σ3′(kPa)干土质量m d (g)水质量(g)最大有效主应力比(σ1'σ3')max 含水率ω(%)饱和度Sw 孔隙压应力系数A f =udfoσ1−σ3)试样破坏情况的描述备注校核:主检: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状态填土类别检测日期环境条件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依据取样部位/层次加反压力过程说明(检验结果)固结过程说明时间周围压力σ3(kPa)反压力u(kPa)孔隙压力u(kPa)孔隙压力增量∆u试样体积变化时间(min)量管孔隙压力u体变管读数(cm3)体变量(cm3)读数排水量(cm3)读数(kPa)压力值(kPa)读数(cm3)体变值(cm3)校核:主检:地基土强度检测原始记录(三轴压缩试验)(三)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状态填土类别检测日期环境条件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依据取样部位/层次周围压力o3-=_kPa 剪切应变速率_mm/min 测力计率定系数C=_N/0.01mm 固结下沉量△h=cm 固结后高度h=cm 固结后面积A=cm2轴向变形读数Δhi= (0.01 mm)轴向应变έ1=ΔhiℎH10(%)试样校正后面积Aa=Aϵ1−ϵ1×0.01(cm2)测力计表读数R(0.01mm)主应力差(σ1-σ3)=RC Aa×10(kPa)大主应力σ1=σ3+(σ1-σ3)(kPa)孔隙压力u试样体积变化有效大主应力σ1(kPa)有效小主应力σ3(kPa)有效主应力比σ1σ3σ1−σ32σ1+σ32σ1+σ33读数压力值(kPa)排水管体积变化读数排出水量(cm3)读数体变量(cm3)校核:主检:共页第页委托编号地基类别样品名称样品编号设计图桩位编号规格型号工程名称环境条件检测地点检测起止日期检测依据千斤顶型号编号状态校准方程压力表/压力传感器型号编号状态百(千)分表/位移传感器型号编号状态静载测试仪型号编号状态荷载板尺寸加卸载分级抽样信息抽样基数抽样数量抽样地点抽样人抽样时间检测说明校核:主检:共页第页委托编号样品编号检测日期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级数n荷载增量△Q(kN)累计荷载Q(kN)压力表读数P(MPa)百分表测读时间t(时、分)位移计(百分表)读数S(mm)沉降Sn(mm)备注1号2号3号4号本次累计校核:主检:共页第页委托编号样品编号工程名称检测日期桩号孔号检测依据环境条件架空线路电压安全距离混凝土强度桩长、桩径L:m;Φ:mm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时间钻进(m)芯样编号芯样长度(m)残留芯样芯样初步描述及异常情况记录自止自止计校核:主检:共页第页委托编号样品编号工程名称检测日期桩号孔号检测依据环境条件桩身强度桩长、桩径L:m;Φ:mm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项目分段(层)深度(m)芯样描述取样编号取样深度备注桩身完整性钻进深度,芯样连续性、完整性、胶结情况、表面光滑情况、断口吻合程度、混凝土芯是否为柱状、骨料大小分布情况,以及气孔、空洞、蜂窝麻面、沟槽、破碎、夹泥、松散的情况。
地基检测报告
. .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场区工程地质条件简述三、强夯施工简述四、检测工作简述(一)检测依据(二)检测工作布置及完成工作量五、强夯地基检测结果(一)水平方向(二)垂直方向(三)综合分析六、结论与建议附图1、检测点平面位置图 12、检测点重型动力触探曲线图 6一、工程概况百福山庄B-4#~B-6#、B-11#、B-12#、B-27#楼地基采用强夯加固处理。
B-4#~=150kPa,B-11#、B-12#、B-27#B-6#设计要求处理后的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
设计要求处理后的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受中联盈地集团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百福山庄上述楼座的强夯地基的检测工作。
目的是检测、评价强夯地基加固效果,确定强夯后设计基底围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设计部门提供基础设计所需的有关岩土技术参数。
拟建场区位于城阳区惜福镇铁骑山南麓,院后庄东部、霞沟村北部、东铁村南部。
二、场区工程地质条件简述根据现场检测资料,结合地矿岩土工程提供的《百福山庄B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检测深度围的地层共有三层,简述如下:第①层:夯实填土黄褐色,稍湿~湿,稍密,以粉质粘土为主要成份,含少量碎石。
层厚0.70~3.00m,平均1.71m。
第②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红褐色,硬塑,含有花岗岩砂粒和Mn核,局部夹有花岗岩碎屑薄层,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钻探进尺缓慢。
=250kPa,压缩模量Es=10.0M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fak第③层:强风化花岗岩:肉红色,表层黄褐色,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手搓呈砂状,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V级,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fak 取800kPa,变形模量E取45.0MPa。
三、强夯施工简述机械设备采用15T履带式起重机一台,夯锤重100kN。
强夯分两遍完成,重夯一遍,低能满夯一遍。
强夯参数如下:(1)夯击遍数:2遍(2)单点夯击能:重夯800kN·m,低能满夯500kN·m。
强夯地基变形模量报告
强夯地基变形模量报告1. 背景强夯地基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使用高频率的冲击力将填土逐渐加密,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其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地基变形模量是地基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描述土壤的变形特性。
强夯地基的变形模量对于土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准确地确定强夯地基的变形模量对于土壤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2. 分析为了确定强夯地基的变形模量,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室内试验来获得其基本物理特性,如容重、含水量、粒度等。
这些试验结果可以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接下来,可以进行压缩试验来确定土壤的压缩特性。
通过施加不同的应力水平和不同的固结时间,观测土壤的应变、应力和压缩模量的变化,从而得到土壤的压缩曲线和压缩模量。
在强夯地基的分析中,还可以考虑进行动力触探试验。
动力触探试验通过在土壤中施加动力负荷,观测反射波的传播速度和强度,从而反推土壤的变形模量。
另外,还可以进行现场观测和监测。
在强夯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变形监测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和应变计等,对地基的变形进行监测和记录。
这样可以获取实际施工过程中地基的变形数据,进一步验证和修正强夯地基的变形模量。
3. 结果通过以上的试验和分析,我们得到了强夯地基的变形模量。
根据试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我们得到了如下的结论:•强夯地基的变形模量为 XXX MPa。
•根据变形模量的数据分析,强夯地基的抗弯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4. 建议基于以上的结果和分析,我们向您提出以下建议:1.在进行强夯地基处理时,监测和记录变形数据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自动化的监测仪器来实时监测地基的变形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施工方法。
2.在设计和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试验结果合理选择强夯设备和施工参数,以确保地基的变形模量达到设计要求。
3.在强夯地基处理后,可以进行现场动载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模量。
浅层地基强夯处理后检测结果的分析与计算
浅层地基强夯处理后检测结果的分析与计算2019-10-20摘要:本⽂以实际⼯程为依托,采⽤平板载荷与动⼒触探两种不同的⽅式检测地基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特征值。
经对试验结果整理计算,并结合室内⼟⼯试验成果,证明碎⽯⼟经强夯处理后强度提⾼明显,承载⼒达到设计要求,计算分析过程准确。
并为其他类似⼯程项⽬的地基处理提⾼参考。
关键词:强夯平板载荷试验动⼒触探试验承载⼒特征值压缩模量Abstract:Based on practical project, two methods of plate loading and dynamic penetration are applied to test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after dynamic compaction. According to calculation and combining test results in the laboratory, the strength of gravel soil is enhanced obviously after dynamic compaction, bearing capacity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 and the process of calculation is accurate. The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imilar engineering.Key words: dynamic compaction; plate loading test; dynamic penetration test;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bearing capacity; modulus of compression中图分类号:TU4⽂献标识码:A ⽂章编号:⼀、前⾔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类⽣活⽔平逐步提⾼,⼯业及⽣活垃圾也越来越多,为满⾜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如何合理处置城市⽣活垃圾、保护⽣态环境,成为⽇益严峻的问题。
强夯地基检测报告
目录一、序言-------------------------------------------3页(一)、工程概况------------------------------------3页(二)、原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页(三)、采用人工地基类型-----------------------------4页二、检测依据---------------------------------------4页三、设计要求、检测内容及检测工作量-----------------4页(一)、设计要求-------------------------------------4页(二)、检测内容-------------------------------------4页(三)、检测工作量-----------------------------------6页四、检测结果评价----------------------------------6页(一)、载荷试验-------------------------------------6页(二)、重型圆锥动力角探页五、检测结论--------------------------------------8页附件:1、检测点平面布置图--------------------------1张2、载荷试验P-s曲线图------------------------3张3、载荷试验s-lgt曲线图----------------------3张4、载荷试验数据汇总表------------------------3张5、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击数统计表------------1张6、重型圆锥动力触探~Z关系图-------------6张批准:审核:工程负责:一、序言(一)、工程概况(二)、原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根据2006年4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拟建场地原地貌属于剥蚀低丘陵地貌单元,现被人为改造。
土基回弹模量检测报告
土基回弹模量检测报告(一)共页第页委托单位报告编号施工单位样品编号工程名称样品数量工程部位代表批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生产厂家委托人检测场所地址联系电话样品名称委托日期规格型号检测日期样品状态检测类别检测设备检测环境检测依据检测内容承载板直径(mm)土基含水率(%)土基压实度(%)土基密度(g/cm3)路基的干湿情况测点桩号泊松比结构层次序号检测项目单位技术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判定检测结论检测单位检测专用章(盖章)签发日期:年月日检测说明批准:审核:主检: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承载板法)共页第页委托编号样品编号样品名称环境条件样品状态规格型号检测依据检测日期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测试车类型测试车后轴重(N)前后轴距(m)加劲小梁距离后轴(m)测点桩号具体位置弯沉仪杠杆比测力环校正系数(kN/0.01mm)a=b=承载板直径(mm)土的泊松比土基干密度(g/cm3)千斤顶读数(MPa)荷载(kN)承载板压力(MPa)百分表读数(0.01mm)总变形(0.01mm)回弹变形(0.01mm)分级影响量(0.01mm)计算回弹变形(0.01mm)Ei(MPa)左表右表加载前加载后卸载后加载前加载后卸载后总影响量测量百分表初读数(0.01mm)左右总影响量(0.01mm)百分表终读数(0.01mm)左右最大干密度(g/cm3)土基含水率(%)设计回弹模量(MPa)土基回弹模量E0值(MPa)压实度(%)检测说明校核:主检:土基回弹模量检测报告(二)共页第页委托单位报告编号施工单位样品编号工程名称样品数量工程部位代表批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生产厂家委托人检测场所地址联系电话样品名称委托日期规格型号检测日期样品状态检测类别检测设备检测环境检测依据检测内容承载板直径(mm)土基含水率(%)土基压实度(%)土基密度(g/cm 3)路基的干湿情况测点桩号泊松比结构层次序号检测项目单位技术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判定弯沉测定值(0.01mm)测点数N温度修正系数测试有效点平均回弹弯沉值L(0.01mm)标准差S (0.01mm)代表弯沉值L 1(0.01mm)温度修正系数特异点个数特异值下限特异值上限去特异点平均弯沉值去特异点标准差去特异点代表弯沉值(0.01mm)去特异点修正代表弯沉值(0.01mm)回弹弯沉测定值自然误差r 0(0.01mm)泊松比μ弯沉系数α回弹模量E1(MPa)车轮垂直平均荷载p(MPa)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的半径δ(cm)检测结论检测单位检测专用章(盖章)签发日期:年月日检测说明批准:审核:主检:土基回弹模量原始记录(二)共页第页委托编号样品编号样品名称环境条件样品状态规格型号检测依据检测日期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内容检测部位结构层次路表温度(℃)测试车车型后轴重(kN)设计厚度(cm)芯样直径(mm)测点编号回弹值(0.01mm)测点编号回弹值(0.01mm)初读数加载读数卸载读数回弹弯沉初读数加载读数卸载读数回弹弯沉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1111 1212测点数N 温度修正系数测试有效点平均回弹弯沉值L(0.01mm)标准差S(0.01mm)代表弯沉值L1(0.01mm)温度修正系数特异点个数特异值下限特异值上限去特异点平均弯沉值去特异点标准差去特异点代表弯沉值(0.01mm)去特异点修正代表弯沉值(0.01mm)回弹弯沉测定值自然误差r0(0.01mm)泊松比μ弯沉系数α回弹模量E1(MPa)车轮垂直平均荷载p(MPa)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的半径δ(cm)检测说明校核:主检:。
广东某项目强夯工程试夯检测报告
二、执行的标准和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CECS 55:9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6.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行 业 标 准 《 多 道 瞬 态 面 波 勘 察 技 术 规 程 》 (JGJ/T
第2页
Edited by Foxit PDF Editor Copyright (c) by Foxit Software Company, 2004 For Evaluation Only.
图 3-1 10000kN.m 强夯区典型地层钻孔柱状图 第3页
Edited by Foxit PDF Editor Copyright (c) by Foxit Software Company, 2004 For Evaluation Only.
Edited by Foxit PDF Editor Copyright (c) by Foxit Software Company, 2004 For Evaluation Only.
×××××××××××项目地基强夯工程 10000kN.m 强夯试验区试验监测报告
(第 0 版)
现场测试: ×××
本工程建设单位为××××××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岩土 工程有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夯地基变形模量报告
强夯地基变形模量报告
一、引言
强夯地基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将钢筛板或钢筛管插入土
壤中,利用冲击力将土壤颗粒重新排列和固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
能力和稳定性。
在进行强夯地基处理时,了解土壤的变形特性是十分
重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强夯地基变形模量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二、背景知识
1. 变形模量:指材料在受到应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能力。
对于土壤来说,变形模量反映了土壤的刚度和变形特性。
2. 强夯地基:通过冲击力改善土壤工程性质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三、实验方法
1. 采样:选择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实验研究。
2. 强夯试验:使用标准设备进行强夯试验,记录强击次数和冲击能量。
3. 恢复试验:在不同时间间隔后对强夯试验后的样品进行恢复试验,
记录其恢复应力和恢复应变。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
1. 强夯试验数据分析:根据强夯试验记录的强击次数和冲击能量,计算土壤的相对密实度和固结指数。
2. 恢复试验数据分析:根据恢复试验记录的恢复应力和恢复应变,计算土壤的变形模量。
五、讨论与解释
1. 强夯地基处理对土壤的影响:通过强夯地基处理,土壤颗粒重新排列和固结,提高了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土壤变形模量与工程设计关系:土壤的变形模量直接影响工程设计中的荷载传递和变形控制。
3. 强夯地基处理后土壤变形模量的变化:强夯地基处理会使土壤的变形模量增加,提高了土体的刚度。
六、结论
通过对强夯地基进行实验研究并分析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1. 强夯地基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土壤工程性质。
2. 强夯地基处理后,土壤的变形模量增加,提高了其刚度。
3. 土壤的相对密实度和固结指数是评估强夯效果的重要指标。
七、建议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强夯参数和处理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地基改良效果。
八、参考文献
(此处列出参考文献,但由于要求不能出现链接,请自行添加)
以上是对强夯地基变形模量的详细报告。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讨论解释,得出了强夯地基处理对土壤工程性质的影响以及土壤变形模量与工程设计的关系。
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