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国(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草案在2020年10月13日由国务院公布,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话题,有效地推动了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环境的保护展示了高度的政策意识与潜力。
该规划为中国海洋经济在2025年实现发展目标提供了基本保障,旨在构建以战略支撑、专业引领、行动精准、保护生态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以“共建海洋强国”为终极目标,通过加快海洋权利和活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改善海洋经济环境,促进海洋产业发展,落实海洋治理体系和政策,推进海洋科技强国建设,加强全球海洋合作。
首先,深化海洋权利和活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十四五规划要求建立海洋资源权利分类认定体系,推动海洋环境保护体系和管理规划体系,实施海洋行业细分分类管理,明确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权限,完善行政强制手段,以期推动海洋权利和活动的高效实施。
其次,扩大海洋经济空间和环境保护。
十四五规划将实施“海洋经济空间和资源保护”的“三项行动”,健全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体系,推动海洋环境持续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海洋应用研发和利用技术服务功能,加快重点保护区建设,加大海洋污染防治力度,全面保护海洋生态安全。
此外,旨在促进海洋研究的发展。
十四五规划将建立海洋研究试验台,构建海洋科技观测预报网络,完善海洋观测站体系,建设环境宏观地球,推动海洋大数据及应用,积极推进深海科学研究,调整科研机构职能,鼓励海洋科学人才培养发展。
最后,加强全球海洋合作。
十四五规划同时建议要加强全球海洋资源保护与合作,在国际事务中活跃发声,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法律法规的制定,推动全球海洋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全球海洋保护和合作框架,加强海洋研究与技术领域的合作,构建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以上便是关于《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详细内容,它为推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可以说是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里程碑,将有利于促进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
届时,海洋产业将在国家经济发展结构重组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海洋经济发展将更加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
海南发展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选择
有力推动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行“捕捞-精养-深加工”三位一体的产业链发展模式。针对海南地区渔业技术水平落后、渔业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应以持续科技创新为杠杆,不断增强海洋渔业的产业竞争力。通过远洋船舶技术改造、实施海上信息化等多种形式,刺激外海和远洋捕捞业,以维持和箱养殖业和热带海水养殖苗种培育业,基于产业集群式和产业链式模式布局,提升海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行业的集约化水平。通过多种举措,强化海南省渔业的行业竞争优势,实现海洋渔业由偏重捕捞+养殖的单一模式,转型为集成捕捞、养殖、加工、销售等增值环节的价值链式发展。
创新性地发展海洋旅游业。借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东风,充分利用南海海域热带海岛资源,发展“海岛+海滨”复合旅游模式,不断丰富和创新国际旅游岛的内涵与外延,把海南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海滨”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更为关键的是,开发南海海域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也间接维护我国的南海海洋权益。
促进海南海洋经济发展的立法建议
成为海洋相邻 国家实施有 关海洋权 益的政治 、 经济 、 军事 、 外交等政策的重要领 域和国际合作
舞 台。 由此 可 见 , 发展和强 化海洋权 益 , 开 发 利 用和 保 护 海 洋 资 源 , 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 是 海 洋
强国的重要战略 目标和举措。海 南所处海洋 区 位特殊 , 所辖南海资源丰富独特 , 海南所辖之 海 南岛是我国“ 海洋强 国” 战略最 具影响力和最具 发展潜力的前沿基 地。 为此 , 中共 海南省委省政
、
海 洋 经标 志性文件是
竹 致 5 ±
法
掌
论
坛
2 0 0 5 年 中共 海 南 省 委 省 政 府 出 台的 《 海 洋 经 济
海洋生产总值达到 l 0 5 0 , f L元 ,其 占比 已提 升 至
海 南 经 济 总 值 的2 8 % ,这 足 以表 明海 洋 经 济 已 发 展 成 为 海 南 重 要 的 新 经 济 增 长 点 :海 南 省的 海 洋 产 业 也 出现 可 喜 变 化 ,传 统 海 洋 渔 业 升 级
渣
学
论
坛
行 政5 f t
促 进 海南 海 洋经 济 发展 的立 法建议
口 刘 云 亮
( 海 南 大 学 法 学 院 。海 南 海口 5 7 0 2 2 8 )
摘
要 :加 强 海 洋 强 省 建设 ,是 海 南 省 实施 “ 海 洋 强 国” 战 略 的具 体任 务 之 一 促 进 海 南海 洋 经 济 发
海 洋强 省 战 略 的 立 法保 障 , 能够 为全 面促 进 海 南 海 洋 经 济发 展 提 供 更 为科 学的 法律 依 据 关 键 词 :海 南 : 海 洋 经 济发 展 :海 洋 强 省 中 图分 类 号 :D 9 2 2 . 6 收 稿 日期 :2 0 1 6 — 1 2 — 2 7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7 - 8 2 0 7( 2 0 1 7 )0 5 — 0 0 8 9 — 0 6
海南对三沙市制定15项规划
海南对三沙市制定15项规划价值不可估量标签:三沙市15项海洋规划海南三沙市三沙市经济价值核心提示: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引各方关注。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赵中社6月24日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正着手制定7部法律法规和15项海洋规划,确保科学开发西南中沙海洋资源。
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引各方关注。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赵中社6月24日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正着手制定7部法律法规和15项海洋规划,确保科学开发西南中沙海洋资源。
同时,将在三沙建设海洋生态保护区,并加强渔业基础设施,提高海洋执法能力。
制定7部法律法规、15项规划确保科学开发南海资源赵中社表示,三沙市的设立标志着海南海洋经济的开发拉开了帷幕。
为了让开发海洋资源有法可依,海南海洋渔业部门将把制定海洋法律法规放在首要位置。
目前,海南开始着手制定《海南省海岸带保护与开发利用管理条例》、《海南省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条例》、《海南省海洋生态补偿管理规定》、《海南省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条例》、《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管理规定》、《西南中沙旅游开发管理规定》、《海南省水产种苗管理办法》等7部法律法规,发展海洋经济有法可依。
“发展海洋经济,规划先行。
”赵中社表示,开发西南中沙海洋资源,需要编制一系列的规划,科学开发利用。
首先是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岛保护规划,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已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准通过,近日将上报国务院。
同时,海南省海岛保护规划也已通过评审。
“当前,环境约束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瓶颈。
海洋是全球生态环境最大的系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海南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海南省也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在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方面,据《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和海洋组团”定位,海南正在编制《海南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近年来,海洋经济发展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020年,国家发布了《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瞄准了2025年,以推动海洋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该规划提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战略举措,将于2025年实现全面建设,探索海洋经济发展新机遇,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全面覆盖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个领域,包括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实施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加强海洋运输服务等。
规划提出了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为实现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实质性的指导方针。
首先,要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海洋试验区,改善海洋环境,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推动海洋产业发展战略,支持海洋产业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
此外,要加强海洋运输服务,支持海洋航道建设,促进海洋运输可持续发展,实施海洋交通安全综合保障体系。
为落实《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要持续加强海洋经济政策制定和法律法规制定,加大海洋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支持海洋企业发展,改进海洋金融政策,加强海洋示范区建设,以及发挥地方海洋经济和社会投资等作用,减少海洋经济发展的阻碍和风险。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中国海洋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旨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步伐,为全面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海洋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规划,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中国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支持,促进众多的就业机会的创造,把海洋发展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打造世界海洋经济强国。
“蓝色经济”海南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资源现状及发展路径
“蓝色经济”海南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资源现状及发展路径作者:刘郑伊来源:《养生大世界》2020年第11期海南海洋生物资源现状(一)繁多的海洋生物与丰富的生物医药根据我国海洋科学工作者的调查研究,已在我国管辖海域记录到了20278种海洋生物。
这些海洋生物隶属于5个生物界、44个生物门。
其中,动物界的种类有12794种,原核生物界有229种。
我国海洋生物种类约占世界海洋生物总种数的10%。
南海中有记载的各类海洋生物超过3000种。
其中,鱼类资源1064种,有经济价值的40多种,约占全国150多种的26.7%;经济虾类17种,主要品种有斑节对虾、短沟对虾、日本对虾、红斑对虾、中国龙虾、墨吉对虾等。
海参类有梅花参、赤瓜参、白尼参、黑尼参和白参等。
爬行动物主要是海龟(西沙特产,可重达200多公斤)、玳瑁及海蛇。
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方面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医药资源,为众多医药产品的研发上市提供了必要的資源基础;另一方面生物的多样性也保障了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丰富的贝类与明显的药用价值海南省的近海和外海贝类的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达700多种,仅西沙群岛的贝类就有250种以上。
经济贝类150多种,主要品种有鲍鱼、文蛤、泥蚶、大珠母贝、珠母贝、马氏珠母贝、企鹅珠母贝等;价值较高的有鲍、牡蛎、珍珠贝、白蝶贝、大珠母贝、马蹄螺、夜光蝾螺、蝶螺、凤螺、虎斑宝贝等。
贝类资源既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滋阴清热、安神定志、止咳化痰、利尿通淋等,也具备较强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能够制作成优美的观赏艺术品、培育出南海珍珠。
(三)藻类资源分布广泛与医用价值巨大海南省近海和外海的主要经济藻类有162种,其中以麒麟菜、江蓠、马尾藻等10多种藻类的经济价值最高。
在西沙、中沙群岛珊瑚礁礁盘上生长的藻类约有400种,麒麟菜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麒麟菜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南及西沙群岛等海域,仅西沙群岛每年的产量就高达300多吨。
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含图、表)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二O一一年三月序言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琼发〔2010〕14号)编制,主要阐明省委、省政府未来五年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战略意图和工作重点,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逐步把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的宏伟蓝图。
第一章国际旅游岛建设统揽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第一节“十一五”的巨大成就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最好的五年。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海南综合经济实力,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战胜特大洪涝等自然灾害,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科学发展跨上新的台阶。
经济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205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364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是2005年1.87倍和1.77倍。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1亿元,是2005年的4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1亿元,是2005年投资379亿元的3.5倍。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81元,比2005年的8124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75元,比2005年的3004元增长76%。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三次产业比重为26.3:27.6:46.1。
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瓜菜、水果、畜牧业、渔业等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出岛、进宾馆进超市,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面对海洋环境恶化,海洋经济发展受到了影响,并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化海洋经济改革,深化海洋政策,维护海洋资源安全,推动海洋产业绿色发展,积极应对海洋环境变化,强化海洋文化建设和树立海洋科学发展,制定了《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施有效的海洋经济政策措施,实现海洋经济发展新突破。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首先从深入实施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改革入手,以解决传统海洋产业发展问题为根本目标,加快构建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重点培育和发展海洋旅游、现代渔业、海洋科技创新、海洋能源、海洋物联网、海洋药物、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态经济园等新兴业态,建设新型海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其次,《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实施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政策,加强海洋领域的政策支持,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立法方面,完善产业促进、水污染治理、景观保护和海洋生态保护等法律法规,形成综合管理机制。
财政方面,制定多部门联合资金,实施优惠奖励政策,依法支持海洋多样化开发和经营,以及海洋产业新技术研发。
市场方面,通过改革鼓励机制,推进海洋产业资源配置优化和产业升级,为改善海洋经济空间结构和海洋产业结构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还将重点增强规划统筹协调,探索建立海洋经济发展新机制,以提升海洋经济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加强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性研究和技术法规调整,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构建多元参与的海洋经济发展合作体系,实施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海洋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
总之,《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旨在加快海洋开发利用,不断改善海洋经济发展结构,增强可持续性,加强海洋经济政策的实施,提升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尤其在海洋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性意义。
罗保铭海南将加快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建设海洋强省
罗保铭:海南将加快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建设海洋强省月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右)在海口会见了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元一行。
(南海网记者张茂摄)南海网海口月日消息(南海网记者李晓梅)月日下午,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定之在海口会见了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元一行。
罗保铭对国开行多年来给予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他说,近年来,海南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饮水思源,海南不会忘记国开行一以贯之的支持,尤其是在海南经济发展面临困难时的鼎力相助。
截至目前,国开行已累计向海南提供融资总量达亿元,对海南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罗保铭表示,金融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可替代的核心要素,希望国开行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海南加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
罗保铭指出,在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之际,海南省与国开行签署第轮合作协议,进一步密切双方的开发性金融合作,这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行动。
他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对正在实施“海洋强省”战略的海南来说正逢其时,是发展海洋经济、加快三沙市建设发展的重大机遇。
国开行大力支持加快推进南海开发,反映出国开行的大局意识和战略远见。
罗保铭表示,服务国家海洋战略是海南义不容辞的责任,海南将在国开行的支持下,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全力服务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和经略南海大战略,在建设海洋强省上取得新的实效。
陈元对海南省委、省政府多年来对国开行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
他指出,海南作为海洋大省,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壮大海洋经济的重要前沿。
南海开发建设既是海南人民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大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为海南加快推进南海经济开发和三沙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国开行将与海南省不断深化合作内容,以实际行动支持南海开发和三沙市规划建设,为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7.17•【字号】琼府[2005]39号•【施行日期】2005.07.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琼府[2005]39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有关单位:《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四届省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市县、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我省辽阔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油气、旅游和矿产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选择,是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沿海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制定本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一并精心组织实施。
省政府直属各有关部门要履行好各自职能,加强对各地贯彻落实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指导和督促,促进我省海洋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二00五年七月十七日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一、基础条件与现状评价(一)自然资源条件区位条件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内靠粤港澳深珠形成的华南经济圈外缘要地,外临东南亚地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位置(附图1);海南省是祖国的南大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海南省向东北穿过台湾海峡等直抵西太平洋环形经济区的北部,向东经巴士海峡等与太平洋沟通,东南经苏禄海等可达大洋洲,西南经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通,海上交通十分便利(附图2)。
海域空间海南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面积为3.54万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
其中,环本岛海域使用管理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与相关的陆域形成一个环岛“蓝宝石”海洋经济圈(附图3);可以利用的大陆架浅海83万平方千米;南沙海域73万平方千米(附图4)。
资源基础海南省滨海地区和海域有多种自然资源,适合发展海洋经济。
海南未来五年发展趋势
海南未来五年发展趋势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热带岛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具备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
随着国家对海南的高度重视和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推动,海南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以下是我对海南未来五年发展趋势的展望:首先,海南将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
海南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海南成为国内外游客热衷的旅游胜地。
未来五年,海南将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和投资力度,加强旅游景点的建设和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海南还将积极开展旅游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吸引国外游客来海南旅游,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
其次,海南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现代产业的发展。
海南将继续推进自贸港建设,扩大自由贸易区范围,引进更多的跨国企业和国内外优质资源,推动海南经济发展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
海南还将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第三,海南将大力推进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热带海岛,海南自然生态环境独特,海南将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保护海洋、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提高环境质量。
此外,海南还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最后,海南将努力提升人才引进和培养水平。
海南将加大力度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鼓励高层次人才到海南创新创业,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海南还将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适应海南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海南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综上所述,海南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将围绕着旅游业发展、现代产业转型、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才引进和培养展开。
这些发展趋势将为海南提供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海南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激发创新活力,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海南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做出新的贡献。
2024年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前景分析引言海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水产品资源。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升,水产品消费市场逐渐扩大。
本文将分析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现状,并对其前景进行预测。
现状分析1. 水产品资源丰富海南省位于南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包括各类海鱼、虾蟹、贝类等。
海南省的渔业产值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为水产品市场提供了可靠的供应保障。
2. 消费需求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品需求日益增长。
尤其是海鲜类产品在节假日和特殊场合的消费需求较为旺盛。
3. 渔业现代化推动海南省积极推进渔业现代化,提升水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
通过加强养殖技术创新和渔业管理,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市场前景预测1. 健康食品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水产品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
消费者对海鲜类水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并带动整个水产品市场的发展。
2. 电商渠道发展迅猛电子商务的兴起为水产品市场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
购物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的普及使得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购买到优质的海鲜类水产品。
预计电商渠道将成为未来水产品市场的重要销售模式。
3. 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潜力大随着消费者对水产品加工品种的需求日益增多,水产品加工业有望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未来,提供精加工、便捷食用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将受到更多关注,为水产品市场增添新的动力。
结论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加强渔业现代化发展、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积极拓展电商渠道以及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将有助于持续推动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
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海洋局
•【公布日期】2017.05.04
•【文号】发改地区〔2017〕861号
•【施行日期】2017.05.0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
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发改地区〔2017〕861号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会同有关方面编制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按此实施。
附件: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
2017年5月4日。
海南省总体规划(2021-2030)纲要(DOC)
海南省总体规划纲要(2021 -2030)一、目的愿景战略目的:将生态与开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突出海南“生态、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把握“一带一路、消费时代、创新开展〞三大机遇,确定战略总目的为: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建成国际旅游岛。
2030年,国际旅游岛开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范例。
战略定位:本次规划战略定位可概括为:“一点、两区、三地〞。
“一点〞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两区〞即全国生态文明建立示范区、全国改革创新试验区;“三地〞即世界一流的海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南海资源开发效劳及海上救援基地。
二、总体布局根据全省“一点两区三地〞的战略定位,结合海南岛屿省特征、生态环境承载才能和现状开展根底,按照“严守生态底线、优化经济布局、促进陆海统筹〞的空间开展思路,统一筹划海南本岛和南海海域两大系统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设施保障、功能布局、经济开展,在构建全省生态平安格局,保护好海南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根底上,调整优化全省开发建立空间,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海南全面安康可持续开展。
2030年,海南岛陆域空间中,一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1535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33.6%;二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5984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46.4%;开发功能区面积3699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10.8%。
表:海南岛各类功能区汇总表空间类型2021年2030年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空间比例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空间比例一级生态功能区1153533.6%1153533.6%二级生态功能区1598446.4%1598446.4%开发功能区357110.4%369910.8%其他用地33099.6%31819.2%陆域合计34399100.0%34399100.0%注:一级生态功能区。
即生态红线区,指严格进展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和刚性约束的区域。
如何推进海南“海洋强省”战略
随着 经济全球化 的趋势发展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求 以及经济模式 的急需 转化升级 ,实现海洋大 国向海洋强国的跨越便 变得 迫在眉睫 。 自 然的 ,海南作 为中国唯一岛屿省份 ,有着双重职责——依 托南海富 民强 省和维护我国南海权益 。其在南海开发的基 础上 , 如何建设 海洋强省是 我国实现海洋强国的重要 内容之一。 海南 争 创 海 洋 强 省 的 战 略 意 义 在 党的十八大报告 中有明确提出 ,要 “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发 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 益 ,建设海洋强 国”,这是党 的历史上国家第一次如此 重视海洋经 济的发展 。作 为祖 国 南海上的一颗璀璨 明珠 ,海南省建设海洋强省,能有利保 障南海海上权 益、 推 动南海 的经济文化发展 ,有效带动海南经济 的繁荣 发展 ,为经济 增长方式 的转变提供契机 ,是发展特区经济的必然 。同时 ,可为海洋强 国战略注人新 的血液 ,并能作为 “ 典 范”为其他沿海省份建设 海洋强省 提供强有力的经验借鉴 。 从 国际经 济发展进程看 ,经济发达国家大多以沿 海为发展前提 。全 球而言 ,多数 巨富国家大多为沿海国。在 2 0世 纪 7 O年代以来 ,世界 的 海洋产业 总产值 1 O年左右就翻了一番 ,2 0 0 0年 海洋产业对 全球 的 G DP 贡献更 是达到了 3 1万亿美 元。这也 就说 明世界 海洋 经济 的快 速发展 , 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 的增长点。因此 ,海南省借助 其优 越的资源 、地 理位置优势 ,向海洋进军 ,建设海洋强省 ,具有重要 的时代意义 。 二 、海南争创海洋 强省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制约因素 早 在十年前海南省提出推进海洋强省可能尚不具 备主客观条件 ,但 现如今 ,再次提 出这 一 战略则 绝非 “ 纸上谈 兵 ” ,而是 “ 整装 待发 ” 。 如此 ,海南争创海洋强省更多的是具备着各方 面的有 利条 件 ,但在一定 程度上 ,也存 在着某些制约 因素。 ( 一) 海南争创海 洋强省的有利条件 1 .国家政策 的支持 。国家倡导的 “ 海洋强 国” 战略给 沿海省份发 展海洋经济带来最大层面上 的政策支持 ,党 中央也将 “ 建设 海洋强 国” 战略 目标真正提上了 “ E t 程” ,于海南而言, 这就为其海洋经济 的发展指明 了方向。而海南省委、省政府等部门也极力支持,制动各项有利于推进 “ 海 洋强省”的政策法规 。 这就做到了真正把建设海洋强省提上 日 程。 2 .地理位置优越 。海南省 北 以琼州 海峡与广东 划界 ,西 临北部 湾 与越南 民主共和国相对 ,东濒南海与 台湾省相望 ,东南和南面在南海 中 与菲律宾 、文莱和马来 西亚 为邻 ,四周 环海 、湾,有其 独特 的地 理位 置 ,且海南位于各种 “ 十字” 交通要 道 ,发展港 口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 天然条件 。三沙设市更是使得建设海洋强省的条件更加成熟 。 3 .海洋资源丰富。海南省 四周环海 ,其 管辖 的南海 海域 有着成 千 的小 岛,繁衍着各类 生灵 , 蕴藏着各类矿藏 ,这些无一例外的都赋予 了 海南丰沛的海洋资源优势 。并且 ,我国 2 0 0多万平方公里 的海域 由海 南 省所管辖 ,这就可以充分带动海南省海洋工业的 “ 好” 、“ 快”发展 。 ( 二) 海南争创海 洋强省的制约 因素 海南争创海洋强省虽然具备 以上有利条件 ,但因海南经济发展 的相 对缓慢 ,以及科学技术 的限制 ,建 设海 洋经济 强省 尚存在 以下 制约 因 素 :在资源及市场方面 ,对 内地依赖性过高 ,还没有形成 自己的独特 的 产业经济圈 ;海洋经济增长过程 中,新的增长点不够明显 ,依 旧由于技 术 的落后靠传统产业带动 ; 领海等 问题的存在 ,使得海南省无法整体 发 展南海经济 ,只能部分发展 。此外 ,海南建省前遗 留下来 的问题无法 得 到有效 的解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海南海洋经济 的发展。
海南十四五规划方案
海南十四五规划方案前言海南岛是中国国土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长远战略规划中,海南正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进一步推进海南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海南省政府计划出台本土的十四五规划方案。
本文档便是对于海南十四五规划方案的简述和概述。
经济发展海南的经济发展是此次规划方案的重点,计划在未来5年中将海南打造成为中国的自贸区、国际旅游岛和国际航运中心。
1.自贸区采取“自由贸易试验区+数字经济试验区”的全新模式,鼓励境外投资,落户海南并且及时建设大平台,增加进口商品扩大“贸易逆差”。
2.国际旅游岛制定旅游优先发展战略规划,建设“国际旅游消费商品中心”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金融服务平台”,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海上保障能力建设。
3.国际航运中心大力发展海上高新技术产业,完善各外贸机构,建设“海洋航天”和“国际海事服务中心”,促进海南货物和物流进出。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海南岛也不例外。
海南十四五规划方案中,生态建设是重点之一,计划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1.生态修复实施大型海洋保护和修复,推进海洋公园、海洋牧场和海洋环境治理等项目进行。
同时,加强对于海上渔民、渔场的保护,制定相关法规并促进绿色捕捞。
2.生态旅游以生态保护和旅游产业互动发展为目标,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促进旅游产业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3.财政扶持加大对于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推动生态产业发展,优化福利制度以及简化政策环境,提高社会资本的参与和投入,共同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是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延伸。
海南十四五规划方案中,重点加强基层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
1.基层社区建设加强开展社区服务、社区治理和社区文化建设,开展详细的社区调查,为基层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进一步健全和有效地推进乡村社区治理。
2.乡村振兴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支持创业就业和农民增收等措施,推动乡村振兴,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福利。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2021-2025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时期,我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考量,提出了一项重要的发展规划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海洋经济发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主要包括:
首先,加强海洋经济管理。
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海洋经济和行业的规范化管理,鼓励申报加工贸易、综合技术服务等经营性活动,以及海洋经济信息平台建设。
其次,发展渔业和海洋科技产业。
加强经营性活动的规范性管理,建立适度渔业规模,完善海洋科技产业发展机制,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海洋科技产业。
第三,开发海洋化工及海洋生物资源。
推广海洋能源开发,发展海洋能源应用,深入开发海洋化工产业,为更多发展行业带来更大发展机会,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强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及环境效应的研究与应用,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还将进行海洋教育和人才培养、改善海洋环境保护以及加强海洋资源保护等一系列工作。
通过强化经济管理、发展产业、开发资源、加强保护、提高效率等措施,形成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努力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将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受到继续加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支持。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出台,将带来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机遇。
我们期待未来,必将促进更高水平的海洋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恢复做出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近年来,海洋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各
地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作为我国最大的海洋省份,海南省自然
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广阔的海洋空间,对于海洋经济的
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为了充分发挥海洋经济的作用,海南省
制定了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推动海南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海洋经济的重要性
海洋经济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和开发海洋空间进行经济活动的总称。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国家之一,我国拥有众多的沿海省份,其中海
南省作为最大的海洋省份,在海洋经济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海洋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海南省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相关
产业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地方的发展水平。
二、海南省海洋经济的现状
海南省作为我国的热带滨海旅游胜地,旅游业一直是海南经济的重
要支柱产业。
然而,随着人们对于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海
南省也开始着力发展海洋经济。
目前,海南省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海洋
旅游、海洋渔业、海洋能源、海洋科研等为主导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但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海洋经济在海南省的贡献率仍然较低,有待
进一步发展。
三、为了推动海南省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南省政府制定了海洋
经济发展规划。
该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提升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海南省将加大对海洋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推动海南旅游业向海洋旅游业转型升级。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海洋旅游项目,提升海南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 发展海洋渔业,保护渔业资源。
海洋渔业是海南省的传统产业之一,但也面临着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
海南省将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渔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3. 发展海洋能源产业。
海洋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海南省将加大对海洋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力度,积极发展风能、潮能和海洋生物能等海洋能源产业,为海南省的能源供应提供新的途径。
4. 推动海洋科研和技术创新。
海洋科研和技术创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海南省将加大对海洋科研机构和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培养和引进海洋科研人才,推动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
四、海洋经济发展的挑战和对策
虽然海南省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海洋环境保护问题、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海洋人才短缺问题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海南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基础之上,海南省应加大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力度,确保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调整海洋产业结构。
海南省应加大对新兴海洋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升级,提高海洋经济
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3.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海洋科研人才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海南省应加大对海洋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海洋经济发展
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五、总结
海南省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的制定可以有效地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然而,海洋经济发展仍然面
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海南省的海洋经济将实现更加繁荣和可
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