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SYPMQS质量管理手册
QMS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
![QMS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364b36c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2.png)
QMS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QMS Quality Manual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QMS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 本章描述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管理,提出了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总的要求,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范围、质量手册内容及对文件和记录控制的要求。
1总要求 本条明确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总的要求。
1.1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识别 综合部应组织职能部门系统地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予以识别和管理,使过程达到预期的结果。
必须做到: a)识别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这些过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识别其中的简单过程、复杂过程、关键过程、一般过程及相互关联的过程。
识别这些过程的输入输出,应开展的活动,投入的资源。
识别过程的顾客及顾客的要求; b)为达到过程的有效运行,除对过程识别之外,应确定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顺序及过程的接口; c)必须对过程的输入输出及开展的活动和投入的资源做出明确的规定,按过程结果的特性,确定对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的准则和方法; d)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并对其加以监视、识别,必须获得必要的用于过程运行的资源和对过程监视的信息,明确信息的收集和反馈,通过对信息的判定实现对过程的监视; e)通过对这些过程业绩的监视、测量以及监视、测量所获结果的分析,对过程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过程策划的结果及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1.2外包过程的识别 本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中涉及的外包过程应予以识别,明确其控制的内容和方法,控制的实施见《采购控制程序》、《生产安装过程控制程序》相关条款中实现。
2文件要求 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能成为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起到沟通意图、统一行动的作用。
QMS品质手册
![QMS品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ca64809581b6bd97f19ea48.png)
文件名稱:品質手冊頁次:1目錄一、公司簡介 (2)二、品質手冊目的、範圍 (3)2.1 目的 (3)2.2 範圍 (3)三、品質政策 (4)四、品質管理系統要項 (5)3.1 一般要求 (5)3.2 文件化要求 (5)五、管理責任 (8)3.1 管理承諾 (8)3.2 顧客焦點 (8)3.3 品質政策 (8)3.4 規劃 (8)3.5 責任、授權與溝通 (9)3.6 管理審查 (9)六、資源管理 (11)3.1 資源的提供 (11)3.2 人力資源 (11)3.3 設施 (11)3.4 工作環境 (12)七、產品的實現 (13)3.1 產品實現的規劃 (13)3.2 顧客相關的流程 (13)3.3 設計與開發 (14)3.4 採購 (15)3.5 生產與服務的提供 (15)3.6 鑑別與追溯 (16)3.7 顧客財產 (17)文件名稱:品質手冊頁次:23.8 物品保存 (17)3.9 監控與量測儀器的管制 (17)八、量測、分析和改善 (19)3.1 概述 (19)3.2 監控與量測 (19)3.3 不合格產品的管制 (21)3.4 資料分析 (21)3.5 改善 (21)九、ISO 9001:2000 年版條文一二階程序對照一覽表 (23)文件名稱:品質手冊頁次:3 一、公司簡介公司名稱:示範有限公司成立日期:西元1988年4月資本額:新台幣元整經理人:員工人數:人公司地址:TEL:(02)FAX:(02)經營項目:文件名稱:品質手冊頁次:4二、品質手冊目的、範圍2.1 目的2.1.1 為本公司實施全面品質管制與品質保證制度之基本管理文件。
2.1.2 為本公司品質系統活動之最高指導原則。
2.1.3 為本公司品質管理系統之最高指導準則。
2.1.4 達成既定品質政策及品質目標,以確保品質管理與品質保證之運作。
2.1.5 達成及維持生產產品之品質,以持續符合客戶產品要求之需要。
2.2 範圍2.2.1 包含國際標準組織之品質管理與品質保證ISO 9001:2000年版國際標準手冊內之所有項目。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76f2b3725c52cc58bd6be74.png)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目录QES手册 (4)QES手册目录 (6)公司简介 (10)前言 (11)范围 (12)手册发布令 (1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14)QE方针发布令 (15)文件更改记录 (16)引用标准 (17)术语和定义 (18)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 (19)总要求 (20)文件要求 (21)管理职责 (24)管理承诺 (25)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6)质量方针和环境方针 (27)策划 (29)职责、权限与沟通 (30)管理评审 (34)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5)目标和指标 (36)管理方案 (37)资源管理 (40)资源提供 (41)人力资源 (42)基础设施 (43)工作环境 (44)产品实现与运行控制 (45)产品实现的过程与运行控制的策略 (46)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48)设计和开发 (50)采购 (53)生产和服务提供与运行控制 (55)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 (58)测量、分析和改进 (59)监视和测量总则 (60)监视和测量 (61)不合格品控制 (64)数据分析 (65)改进 (66)环境因素 (68)应急准备和响应 (69)附录A 有限公司管理机构图 (70)附录B 有限公司管理机构图 (71)附录C 有限公司地理位置图 (73)附录D 程序文件目录 (74)文件控制程序 (80)记录控制程序 (84)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86)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获取、识别和更新程序 (88)资源管理程序 (89)能源综合利用管理程序 (91)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93)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98)产品开发管理程序 (101)采购控制程序 (105)产品标识、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07)信息交流管理程序 (111)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12)内部审核程序 (11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17)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19)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2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更新程序 (123)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126)废弃物管理程序 (128)质量环境管理手册(QES手册).。
QS质量管理手册
![QS质量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00a8b653186bceb18e8bb87.png)
QS质量管理手册纯净水厂年月日1目录1(质量管理职责1.1组织领导1.1.1组织结构图1.1.2任命书1.1.3管理手册发布令1.1.4 关于设立质管科的决定质管科职责和权限1.1.5相关记录1.2质量目标1.3管理职责1.3.1质量管理制度1.3.2部门职责、权限及考核办法 1.3.3岗位职责1.3.4不合格品的控制管理办法 1.3.5 相关记录a《不合格报告》b《纠正措施处理单》2.生产资源提供2.1生产场所2.1.1 企业区位图2.1.2生产布局平面示意图 2.1.3 防尘、防鼠、防蝇控制管理办法2.1.4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2.1.5相关记录2《卫生检查表》2.2生产设备2.2.1设施、设备卫生管理制度 2.2.2管道、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2.2.3设备和容器清洁控制程序 2.2.4相关记录a《设施设备清单》b《保养、检修、维护计划》 c《保养、检修、维护记录》 2.3人员要求2.3.1岗位人员任职要求2.3.2人员健康卫生控制管理制度 2.3.3 相关记录a《员工登记表》b《人员培训记录》3.技术文件管理3.1技术标准3.1.1相关记录a《标准清单》3.2工艺文件3.2.1工艺流程图3.2.2工艺作业指导书3.3文件管理3.3.1技术性文件管理制度 3.3.2相关记录3a《文件清单》b《文件借阅、发放、回收记录》 c《记录清单》4.采购质量控制4.1采购制度4.1.1采购管理制度4.2采购文件4.2.1采购原材料的管理办法 4.2.2采购合同4.2.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4.2.4相关记录a《合格供方名录》b《采购计划》c《采购清单》4.3采购验证4.3.1相关记录a《原辅材料进货验证记录汇总表》 b《原辅材料验证记录》c《原辅材料不合格处理单》 d《包装物进货验证记录汇总表》 e《包装物验证记录》j《添加剂的验证记录》 5.过程质量管理5.1过程管理5.1.1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及考核办法45.1.2 相关记录a《过程记录》5.2质量控制5.2.1 生产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 5.2.2生产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控制程序5.2.3相关记录a《关键控制点一览表》b《关键工序质量检查表》 5.3产品防护5.3.1产品防护管理办法5.3.2防止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5.3.3成品储藏运输卫生管理制度6.产品质量检验6.1检验设备6.1.1 相关记录a《检验设备清单》b《检验设备维护和保养记录》 c《校验记录》6.2检验管理6.2.1检验员任职资格6.2.2产品质量检验制度6.2.3检测设备管理制度6.2.4相关记录6.3过程检验6.3.1产品过程检验管理制度56.3.2计量器具的校验、标识、使用管理办法 6.3.3相关记录a《产品质量检验记录》6.4出厂检验6.4.1相关记录a《出厂检验记录汇总表》b《出厂检验报告》c《不合格的处理记录》61(2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1(质量方针2(质量目标a. 产品出厂检验受检率 100%b. 出厂产品合格率 100%c. 顾客满意率95以上%3(质量目标的分解3(1(办公室:a与质量有关人员岗前培训合格率100% , b外来文件受控有效率100%, 3(2供销科:a主要物资采购合格率98%以上, b合同履约率99% ;c顾客反馈处理率100%以上。
(质量管理)QS质量管理手册完整版
![(质量管理)QS质量管理手册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5bdb9c52d380eb62946dba.png)
QS质量手册(应用于QS认证)文件编号:CZ001版本号: A受控状态:受控持有者:编制/日期:审批/日期:台州市XX食品厂发布2005年3月10日实施:2005年3月11日0.3批准页本厂质量手册依据《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编制。
经审定,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
现予以批准颁发,自2005年1月11日起实施。
本手册是质量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纲领性文件,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厂长:年月日0.4前言1 企业概况本厂是民营企业。
现有员工约100人。
占地面积2000m2,建筑面积 3000m2。
主要产品为冷冻饮品。
本厂生产设备、检测仪器设备齐全,质量体系完善。
2 质量手册说明2.1 主题内容质量手册阐明本厂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21个要素进行描述。
2.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生产的冷冻饮品。
2.3 编写依据《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3 通讯方法地址:邮编:电话:法定代表人:0.5术语采用GB/T 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规定的术语。
0.6质量手册的管理11概述质量手册是实施质量管理各项活动的纲领和指南,为确保本厂质量手册的充分、适宜与有效,必须加强对质量手册的管理。
2 职责2.1 质管科负责质量手册的归口管理。
2.2 质量手册由质管科组织有关人员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要求编制,厂长审批颁发。
2.3 质量手册版本号为“第×版”,由质管科印制。
2.4 质量手册由质管科统一编号、登记,发放至厂领导和中层干部。
2.5 质量手册在以下情况时修订:(1)质量手册中某些规定已不适应工作需要,执行中有不完善之处;(2)组织机构或人员岗位调整,影响质量手册的执行;(3)现行手册条款与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规章矛盾。
2.6 质量手册在以下情况时改版:(1)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对食品管理要求方面有重大变动,与现行质量手册有较大矛盾;(2)《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改版;(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发生重大变化;(4)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有较大变动,严重影响质量手册的实施;(5)生产能力发生重大变化;(6)质量手册局部的修订涉及相当多处或相当多页。
质量管理操作手册
![质量管理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ed0b39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0.png)
质量管理操作手册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 (3)1.1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3)1.1.1 质量策划 (3)1.1.2 质量控制 (3)1.1.3 质量保证 (3)1.1.4 质量改进 (4)1.2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4)1.2.1 提高产品质量 (4)1.2.2 降低成本 (4)1.2.3 提升企业竞争力 (4)1.2.4 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4)1.3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4)1.3.1 传统质量管理阶段 (4)1.3.2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4)1.3.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4)1.3.4 现代质量管理阶段 (4)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 (5)2.1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5)2.1.1 质量方针与目标 (5)2.1.2 管理职责 (5)2.1.3 资源管理 (5)2.1.4 产品实现 (5)2.1.5 测量、分析和改进 (5)2.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 (5)2.2.1 文件结构 (5)2.2.2 文件编写原则 (6)2.2.3 文件内容 (6)2.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核与发布 (6)2.3.1 审核流程 (6)2.3.2 审核要点 (6)2.3.3 发布与实施 (6)第三章质量策划与目标设定 (6)3.1 质量策划的基本流程 (6)3.2 质量目标的制定与分解 (7)3.3 质量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7)第四章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8)4.1 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8)4.1.1 基本概念 (8)4.1.2 基本原则 (8)4.2 质量控制的方法与工具 (8)4.2.1 方法 (8)4.2.2 工具 (8)4.3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关系 (9)第五章质量改进 (9)5.1 质量改进的基本流程 (9)5.2 质量改进的工具与方法 (10)5.3 质量改进的案例分析 (10)第六章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 (10)6.1 统计质量控制方法 (11)6.1.1 控制图 (11)6.1.2 抽样检验 (11)6.1.3 实验设计 (11)6.1.4 方差分析 (11)6.2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11)6.2.1 质量策划 (11)6.2.2 过程改进 (11)6.2.3 质量成本分析 (11)6.2.4 供应商管理 (11)6.3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12)6.3.1 质量数据收集与处理 (12)6.3.2 质量计划与监控 (12)6.3.3 质量改进与反馈 (12)6.3.4 质量报告与决策支持 (12)第七章供应商质量管理 (12)7.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12)7.1.1 确定供应商选择标准 (12)7.1.2 收集供应商信息 (12)7.1.3 评估供应商能力 (12)7.1.4 确定供应商合作关系 (13)7.2 供应商质量控制 (13)7.2.1 制定供应商质量管理计划 (13)7.2.2 建立供应商质量信息反馈机制 (13)7.2.3 加强供应商过程控制 (13)7.3 供应商关系管理 (13)7.3.1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13)7.3.2 实施供应商绩效评估 (13)7.3.3 优化供应商结构 (13)7.3.4 实施供应商激励机制 (14)第八章质量成本管理 (14)8.1 质量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14)8.1.1 质量成本的概念 (14)8.1.2 质量成本的分类 (14)8.2 质量成本的计算与分析 (15)8.2.1 质量成本的计算 (15)8.2.2 质量成本的分析 (15)8.3 质量成本控制与优化 (15)8.3.1 质量成本控制 (15)8.3.2 质量成本优化 (15)第九章质量风险管理 (16)9.1 质量风险识别 (16)9.2 质量风险评估 (16)9.3 质量风险应对 (17)第十章质量教育与培训 (17)10.1 质量教育的基本内容 (17)10.2 质量培训的方法与技巧 (18)10.3 质量教育与培训的效果评估 (18)第十一章质量考核与评价 (18)11.1 质量考核的指标体系 (18)11.2 质量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19)11.3 质量考核与评价的结果应用 (19)第十二章质量管理实践 (20)12.1 质量管理案例分享 (20)12.2 质量管理经验总结 (20)12.3 质量管理创新与展望 (21)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QMS质量管理系统培训手册
![QMS质量管理系统培训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d13a67a1711cc7931b7160d.png)
壹、前言 (1)一、系统主流程 (7)二、系统功能 (7)参、基本信息创建 (10)一、基本信息管理系统之关连作业 (10)二、质量管理系统之基本信息 (13)肆、日常异动作业 (21)一、品管检验程序 (22)二、进货检验单创建作业 (22)二、进货检验单创建作业 (23)三、托外进货检验单创建作业 (25)四、生产入库检验单创建作业 (27)五、移转检验单创建作业 (28)伍、报表打印及检验单凭证 (29)一、进货检验单凭证 (30)二、托外进货检验单凭证 (32)三、生产入库检验单凭证 (33)四、移转检验单凭证 (34)五、待验明细表 (35)六、厂商/品号检验明细表 (36)七、厂商/线别不良原因分析表 (38)八、品号别不良原因分析表 (39)壹、前言一、课程大纲二、系统目的三、系统特色一、课程大纲(一) 、前言(二) 、质量管理之系统架构(三) 、基本信息创建(四) 、日常异动处理(五) 、品管报表介绍(六) 、课后测验及问卷二、系统目的近代工商企业竞争日益剧烈,商品与商品之间,常有剧烈的商业竞争。
为了确保产质量量符合标准,进而提高产质量,除对制造技术不断研究改进外,工厂操作的严格管制尤为重要。
通常在管制技术上有二个要求,一个是如何保持各种操作条件,及产质量量合乎规定的限度,另一个是如何减少损耗,提高效率。
鼎新质量管理系统乃是以统计数理分析为基础,应用在公司生产过程中,采购进货,生产入库,及托外进货的质量检验,其配合公司使用人员,管理人员的知识及经验,以数理的分析与客观的判断,谋求操作标准化,来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成本。
质量管理系统透过弹性参数设置,以符合不同行业,不同生产型态之品管要求,并与采购系统,工令/托外管理系统,应收 /应付管理系统搭配,以求达到全面整合的架构,且利用图形报表产出提供相关质量分析报表以提供质量改善参考,并以达到高质量要求为目标,让企业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质量管理手册_2(共39页)
![质量管理手册_2(共39页)](https://img.taocdn.com/s3/m/16dd955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d.png)
0.1目录质量管理手册为使公司更好地贯彻执行ISO9001:2021管理体系,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领导,特任命本公司为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履行以下职责: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2: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3: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良时机〔见〕,向最高管理者报告;4:确保在整个公司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确保在筹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6:负责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内部沟通和外部联络。
总经理:2021-04-27本质量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是为了在我公司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效劳质量标准, 满足顾客要求的效劳而制定的。
本手册是依据ISO 9001:202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本公司实际情况相结合编制而成。
手册对质量管理体系作了系统、总体的阐述, 是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法规, 也是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应长期遵循的纲领性文件, 它是我公司对外向顾客提供满意的效劳的可靠保证,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部门和人员。
现批准颁发公司的?质量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公司贯彻落实,全体干部员工必须切实执行,不断地改良与提升,迎接市场经营新的挑战。
总经理:2021-04-27全员参与优质高效持续改良客户满意公司通过宣传、培训使各阶层人员都理解质量方针并坚持贯彻执行。
质量方针内涵:全员参与以人为本,人是组织目标实现的直接推动力。
公司在推行质量管理中十分重视人的作用,积极为各类人员创造一个积极投入、发奋进取、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工作环境,为提高整体效益和实现开展目标作出奉献。
优质高效抓住客户最有效的利器——稳定的品质。
没有品质,就没有明天。
因为大多数客户不再接受或容忍质量平平的效劳,要想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靠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效劳质量,而别无它法。
企业追求的目标,首先是创造利润,创造利润又得建立在高效率、高品质及低本钱的根底上,品质代表着利润,也代表着生产力,更代表着市场占有率,消除浪费,提升效率,提升品质是企业走向强大的必经这路。
优马克斯系统有限公司质量管理系统手册说明书
![优马克斯系统有限公司质量管理系统手册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9070e1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b.p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Manual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ManualISO 9001:2015Revised 2019-01-25The only valid manual is the master in the Optimax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DMS). Allexternal/printed copies are not controlled.\s\ M. MandinaAuthorized by President, M. Mandina\s\ P. AuginoIssued by Quality Manager, P. AuginoOptimax Systems, Inc.6367 Dean ParkwayOntario, NY 14519-8939(585) 265-1020 (voice)(585) 265-0752 (fax)DMS101982 2019-01-25TABLE OF CONTENTS PageRevision Record (3)1 Introduction (4)1.1 Optimax History (4)1.2 Optimax Value Proposition (4)1.2.1 Vision (5)1.2.2 Mission (5)1.2.3 Quality Policy (5)1.2.4 Corporate Values (5)2 Purpose (5)3 Scope (5)3.1 Relationship of Core and Support Processes (6)Process Flow Chart (6)4 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 (7)5 Leadership (7)5.1 Leadership and Commitment (7)5.1.2 Customer Focus (7)5.2 Quality Policy (7)6 Planning................................................................................................... .. (7)7 Support (8)8 Operation (8)9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8)10 Improvement (9)Organization Chart (9)QMS Procedure Matrix (10)REVISION RECORDRevision D ate Description Amended By 2006-12-20 System review a nd upgrade Iveta M ay2009-02-05 System review a nd upgrade Anne M arino 2010-05-20 Revised S OCAs and P rimary Q MS Procedures Bob M artin 2012-01-27 Changed bldg. size from 40,000 to 60,000 sg ft. Bob M artin 2012-06-15 Changed Organization Chart Bob M artin 2013-04-23 Updated l ogo a nd O rganization C hart Joe T ipps 2013-08-09 Updated format Tori U the2014-04-28 Updated O wner, U pdated Org. C hart Stacy K elly 2015-02-13 Updated O wner, U pdated Org. C hart Todd AndersonTodd Anderson 2016-04-14 Reviewed f or acceptability. Updated O rg. Chart,Updated Adjust to Act (p.6), Updated QMS Manualfrom D MS100682 t o D MS1019822018-01-19 Rewrite to ISO 9001:2015 Standard and toTodd A nderson incorporate updates.2018-05-21 Added fig. 1 to PDCA layout, moved sect 3.1 to afterTodd Anderson fig.1 to show as part of Sect. 3, added “at a minimumannually by the Management Team” to line 3 of Sect.62018-07-27 1. Renamed the following Procedure names.Todd Anderson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and Planning toLeadership Procedure; Order Acceptance toOrder Acceptance – Prototype, Recurring &LGO Business Units;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Ac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o CorrectiveAc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2. Added Order Acceptance Coat-Only BusinessUnit Procedure3. Updated Quality Policy and Mission4. Renamed Management Team to LeadershipTeam5. Removed Organization Chart and replaced withlink to Organization Chart in People Database.2019-01-25 1. Added 1.2.4, moved Quality Policy to 1.2.3,Todd Anderson Corporate Values to 1.2.42. PDCA Map – Changed Management toLeadership3. 5.2, Removed “Enabling customer success andemployee prosperity”1 IntroductionOptimax provides quick reliable delivery of precision optical components. Our tag line is “Prototype Optics in one week.” and we have been fulfilling that value proposition for more than 25 years.We are the largest optics manufacturer in the United States. Our products include spherical, aspheric and cylindrical components, prisms, freeforms, coatings, and optical assemblies.Responsiveness is our core value and Optimax empowers employees to use their skills and knowledge for real time decision making. Employees are provided the information and equipment necessary to prioritize workloads for dynam ic production control in an ongoing effort to ensure quality while minimizing process times.While small volume production is our specialty, with lot sizes of 1 to 100 pieces for a wide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large volume orders are also supported. Our services include optics for aerospace, astronomy, bio-medical, cinematography, machine vision, metrology, military, process control, pure research, remote sensing and telecom.1.1 Optimax HistoryOptimax was founded in 1991 as a beta site for Opticam technology. Opticam is computer-numerically-controlled (CNC) machining of glass. People have been CNC machining metals for 40 years but Opticam goes beyond conventional technology by processing brittle optical materials to tolerances 100 times tighter. Opticam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number of manufacturing steps from 14 to 5, thus enabling a quicker, more robust process.In 2015, Optimax had grown to the point that its business model required modific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our customers. Larger volume capabilities and laser grade optic manufacturing were the main drivers.In 2016 Optimax formed five Business Units; Prototype, Recurring (Large Volume), LGO (Laser Grade Optics), Coating and Support. Each Business Unit operates with its own management, budget and responsibilities.Today, Optimax has a 55,000 sq. ft. main facility, 3,000 sq. ft. satellite facility and more than 100 opticians machining optical components 3-400mm in diameter. Our customer base is diverse with the largest customer representing less than 20 percent of our business.1.2 Optimax Value PropositionOptimax strives to create value in every process, with every part, for every customer.Optimax takes ownership of each job received and is driven to create value that our customers can leverage to satisfy market needs and build customer success and employee prosperity. Our commitment to high quality, and on-time delivery, whether small or large volume, is more than just a statement. At Optimax, we understand that the value we add to each order goes beyond the unit price. Product performance (over the part’s entire lifespan), quality (number of rejected parts) and risk (on-time delivery) are all factors.1.2.1 Vision“To be the leading global optics provider, building the highest performing teamsand solutions.”1.2.2 Mission“Enabling customer success and employee prosperity.”1.2.3 Quality PolicyOur Quality Policy is made up of three elements, each of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in its own right. In order to be successful, we have to know where we want to be(Vision), how we will get there (Mission) and our strengths (SOCA’s). When linked together, each working with and supporting the other, they create a unity ofpurpose and direction.1.2.4 Corporate ValuesOptimax believes in ethical behavior, free/open communication, good corporate citizenship, charitable giving to advance youth participation in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and leadership in the area of workforce development for Advanced Manufacturers. KIS (Know-How, Innovation, and Speed) are the Optimax sourc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Senior leadership models the behavior expected from all employees. Regular feedback and review is provided to all employees.2 PurposeThis manual describes the framework for the Optimax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t is provided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all stakeholders, including regulatory agencies, customers and employees is to understand and to use as a blueprint for improvement to Optimax’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3 ScopeThe management system described in this manual applies to the prototyping and production of custom optical lenses and assemblies by Optimax Systems, Inc., located in Ontario, NY.At a minimum, the Optimax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SO 9001:2015 standard and applicable statutory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s. Some processes are additionally compliant to other standards, as required by particular customers.Optimax manufactures components for its customers to their specification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product design or product service. It is Optimax’s practice to assist our customers as early as possible in the order process to ensure manufacturability.3.1 Relationship of Core and Support ProcessesThe production of optical lenses and lens assemblies is managed as an interrelated system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in achieving Optimax objectives and, ultimately,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rough system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ptimax continually improves it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s it strives to exceed customer expectations.4 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Optimax has established, documented and implemented a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QM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ISO 9001:2015.Optimax has developed a Strategic Planning Initiative to understand external and in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that may impac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s the companies short and long term vision is developed and deployed.Optimax defined procedures have been written to outline the scope of the QMS.Processes, documents and records, applicable to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re managed to ensure relevant information is readily available and correct.5 Leadership5.1 Leadership and CommitmentThe Optimax Leadership Team provides leadership and commitment to unity of purpose and direc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by 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in which people are fully involved in achieving the organization's objectives.5.1.2 Customer FocusThe Optimax Leadership Team ensures that customer needs and expectations are determined and achieved with the aim of enhanc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rough established processes and procedures.5.2 PolicyThe Optimax Leadership Team is responsible for setting and communicating Optimax policies to all employees. The Quality Policy is also the Company’s Mission Statement.It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establishing and reviewing quality objectives. It is included in new employee orientation, training on the QMS and internal auditing.The Leadership Team reviews the quality policy annually to determine its continuing suitability for the company.6 PlanningOptimax has developed a Risk Management Plan. The plan defines those processes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A Risk Matrix is used to identify and cause action to occur in the event any definedrisk thresholds are reached.Risks are reviewed and revised at a minimum annually by the Leadership Team to ensure they remain applicable.7 SupportThe Optimax Leadership Team ensures employees are competent within their position and are aware of the relevance and importance of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achievement of Optimax goals and objectives. Optimax provides mandatory and elective training, and encourages all employees to expand their skills and education.Information is communicated throughout the company to ensure every person is informed of the importance of complying with customer an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s well as the company’s effectiveness in meeting these requirements.Additionally, Optimax provides an environment that enhances the successful fulfillment of customer orders, including a safe and comfortable workspace, maintained building, suitable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and supporting services.Optimax maintains various databases as repositories for documented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customer satisfaction, statutory an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nd other stake holders.8 OperationThe requirements of each customer order are identified and reviewed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understood and that the organization has the capability and capacity to meet those requirements. Requirements include customer requirements, statutory an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nd self-imposed requirement of the QMS.Each order is planned, controlled and monitored to ensure conformance to customer requirements and satisfaction. This includes the selection of vendor(s) to provide product or service that will best satisfy the completion and delivery of customers’ orders.Customer supplied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receive the same care and control as that which is Optimax owned. This include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traceability of material and finished products.The control of nonconforming or underperforming processes are documented, reviewed and acted upon through various means including the Strategizer database, Edgy Job databas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s well as through Business Unit and Cell level action groups.Nonconforming product is handled by way of the DMR process. This is also a step off point for continual improvement.9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The Optimax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monitors, measures and analyzes processes and products against expected results and objectives to ensure that they satisfy requirements. Appropriate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 and improvement opportunities are implemen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ata and information.Optimax employs an internal ISO Team responsible for monitor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Management Review meetings are held annually, at the minimum, to review, evaluat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10 ImprovementOptimax has a dedicate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eam which leads the overall effort to improve processes and procedures.An employee suggestion program allows for operator involvement in the improvement process.Organization Chart。
质量管理手册(最终版)
![质量管理手册(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a4fd1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b.png)
质量管理手册(最终版)一、前言质量管理手册是企业为了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而制定的管理文件。
本手册结合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旨在为全体员工提供一套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指导。
二、质量管理目标1.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2. 降低不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3.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4.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形成全员质量管理氛围。
三、质量管理原则1. 客户至上: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2. 全员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3. 过程控制:关注过程管理,确保每个环节质量达标;4.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管理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5. 事实依据: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进行科学决策。
四、质量管理组织结构1. 质量管理部:负责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整体策划、组织、协调和监督;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落实质量目标;3. 质量管理小组:由各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具体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施。
五、质量管理流程1. 质量策划: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各阶段进行质量策划,确保质量目标实现;2. 质量控制:通过过程控制、检验、试验等方法,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3. 质量改进:通过质量分析、纠正预防措施等手段,不断优化质量管理;4. 质量保证:通过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等方式,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以下是具体内容:(一)质量策划1. 产品研发阶段:(1)收集客户需求,明确产品性能指标;(2)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研发方案;(3)制定研发计划,明确研发任务和节点;(4)进行设计评审,确保设计满足客户需求。
2. 生产阶段:(1)制定生产工艺,确保生产过程质量;(2)制定作业指导书,指导员工操作;(3)进行生产前准备,确保生产条件具备;(4)实施生产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3. 销售阶段:(1)制定销售计划,明确销售目标和策略;(2)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3)进行销售培训,提高销售人员业务水平;(4)建立客户档案,定期回访客户,收集反馈意见。
qms质量环境安全三合一管理手册-转换版.doc
![qms质量环境安全三合一管理手册-转换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ee596f3f121dd36a22d8208.png)
4)生产、生活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率100%
5)职业病发生率为零
6)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和伤亡事故
7)杜绝火灾事故
---各部门在职责范围内,通过各种形式对管理目标和指标进行宣传
---管理目标、指标要在部门进行分解、展开,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确保总目标的实现
---在管理评审做出决策时或管理体系运行发生变化时,由总经理组织有关部门对管理方针、目标/指标/方案进行修订,以满足顾客、法律法规的要求
34
6.3
管理体系变更的策划
36
7.1
资 源
37
7.2
能力
40
7.3
意识
40
7.4
沟通及信息交流
41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44
立德信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管理手册文件号:QEO/LDX-01-2016
标题:目录
版号/修改次:D/0页码/总页数2/2
章节号:0.1
生效日期:2016-06-01
章节号
内 容
严格遵守国家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安全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履行向国家主管部门和社会的承诺;通过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企业的行为,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立德信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管理手册文件号:QEO/LDX-01-2016
标题:目的、适用范围
立德信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管理手册文件号:QEO/LDX-01-2016
标题: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
版号/修改次:D/0页码/总页数3/3
章节号:0.2
生效日期:2016-06-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
QMS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控制程序
![QMS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dce878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2.png)
记录文件
包括检验记录、审核记录、不合格品处理记 录等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相关的记录。
文件控制的程序
文件的编制和审批
文件的标识和分发
文件的使用和保管
文件的评审和更新
文件的作废和销毁
按照组织的规定,对质 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编 制和审批,确保文件的 准确性和适宜性。
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 的有效运行。
资源需求计划
根据策划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制定资源需求计划,包括人力、物力 、财力等方面的资源配置。
监控和测量计划
制定监控和测量计划,明确监控和测量的对象、方法、频次等,确保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策划的评审与批准
评审目的和内容
06
内部质量审核
内部质量审核的目的
01
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通过内部质量审核,评估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标
准的要求和组织的实际情况,以及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02
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通过审核发现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防止问题扩大和影响产品质量。
特定要求或标准
根据组织的特定要求或相关标准,确定内部质量审核的具体范围和重点。
内部质量审核的程序
策划和准备
制定内部质量审核计划,明确审核目 的、范围、时间和资源等;组建审核 组并进行培训;准备必要的文件和记 录表格。
报告和跟踪
编写内部质量审核报告,对审核结果 进行汇总和分析;将报告提交给管理 层并跟踪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对纠 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手册(依据GB/T19001-2008 / ISO9001:2008标准编制)华润置地(沈阳)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十月十日目录0 引言30.1 管理手册实施令0.2 公司简介0.3 公司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0.4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0.5 《管理手册》的管理要求1 范围91.1 总则1.2 适用范围1.3 应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标准2.2 适用的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3 术语和定义4 管理体系4.1 总要求4.2 文件要求5 管理职责175.1 管理承诺5.2 以客户为关注焦点5.3 质量方针5.4 策划5.5 职责、权限和沟通5.6 管理评审6 资源管理336.1 资源提供6.2 人力资源6.3 基础设施6.4 工作环境7 服务实现367.1 服务实现的策划7.2 与客户有关的过程7.3 设计和开发7.4 采购7.5 服务提供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8 测量、分析和改进528.1 总则8.2 监视和测量8.3 不合格服务控制8.4 数据分析8.5 改进附录一:程序文件清单附录二:质量职能分配表引言0.1管理手册实施令本人代表华润置地(沈阳)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管理手册》生效。
为提高客户满意度及市场竞争需要,公司依据GB/T19001—2008 / ISO9001:2008《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行业的通用要求、客户及公司实际管理及服务情况,制定本《管理手册》。
《管理手册》是本公司进行质量管理的依据,满足客户对物业服务的需求及期望,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并使股东、员工、相关方权益得到保障,自发布之日起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为保证公司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公司特任命付子秀先生任管理者代表,以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确保公司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组织公司内部审核工作,负责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包括客户在内事宜的外部联络;向公司总经理报告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改进需求;通过培训、沟通等方式提高全员品质意识,以客户为关注焦点,就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管理手册》由品质管理部归口管理,并具备解释权。
《管理手册》于2011年11月18日发布,2011年11月18日实施。
《管理手册》于2013年10月10日A/1版修订完成,2013年10月10日发布并实施。
总经理:2013年10月10日0.2公司简介华润置地有限公司(HK1190)是华润集团旗下的地产业务旗舰,是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综合型地产开发商之一。
截至2008年底,公司总资产超过700亿港元,净资产超过360亿港元,是中国地产行业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地产企业之一,市值位居行业前三名。
华润置地(沈阳)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系华润置地(沈阳)开发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公司具有沈阳市房产管理单位颁发的物业管理资质二级证书。
公司注册资金为伍佰万元人民币。
公司为大型商业综合体、写字楼、中高档居住小区及高档别墅提供专业规范、悉心关怀的高品质物业服务。
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引进最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经验,秉承华润置地“诚信、务实、专业、团队、积极、创新”的企业精神,严格管理,真诚服务,创新进取,在很短的时间内跨入了国内先进物业管理行列。
在组织建设上,本公司总部设立五个部门(品质管理部、工程管理部、人力行政部、运营管理部、财务管理部)及服务/管理中心(万象城、华润大厦、凯旋门、橡树湾等)的管理机构,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建立了完整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
公司在实施物业管理服务中奉行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以情感悉心服务为全体员工的工作宗旨,实现让客户满意的高品质的物业服务。
本公司贯彻执行管理体系的要求,形成了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各级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物业管理的能力和素质水平,努力成为客户的忠实朋友和可靠的合作伙伴。
公司在总结吸收国内外同行先进经验的同时,积极提升管理,优化服务,树立企业形象,使“华润置地”品牌在物业管理行业得到新的诠释。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兴工北街128号邮编:110016电话:传真:0.3公司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办公、卓越品质---不断超越合同、承诺和工作标准,努力将最好的服务献给客户,在服务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我们以前瞻性的眼光提出精细服务准则和目标,在物业服务提供上,我们以法律为准绳,确保物业服务的精细严谨,不断超越客户期望,保持行业服务领先,为客户提供更具特色的金牌服务。
注:情感悉心服务五个层级:第一层级,专业化、规范化的物业服务第二层级,行业领先的100个服务细节第三层级,乐意服务的满意员工第四层级,高层次的情感需求第五层级,无处不在的服务体验0.4.2质量目标1)客户满意度≧95%,3~5年内实现98%以上;2)物业费收缴率98%;3)住宅年均有效投诉率低于1%,商业月均有效投诉率低于1%;4)客户投诉处理及回访率100%;5)商业维修处理及时率100%;住宅维修处理及时率≧90%;6)员工培训合格率≧95%;7)员工满意度≧90%,员工敬业度≧82%;8)在用关键设备安全运转率100% ;9)责任内消防事件、集团Ⅲ级(含)以上责任安全事故、造成社会负面影响的责任事件及责任内治安事件发生数量均为0件;10)月度工作计划完成率≧95%;11)物业服务高品质标准落地质量评价达到总部前三名,并且所有项目达到总部检查平均水平。
12)公司各部门及中心质量目标的分解,形成并保持《质量目标分解统计表》。
0.5《管理手册》的管理要求1)本手册由品质管理部负责编制、发放、控制和管理,由管理者代表审核,经公司总经理批准生效;2)本手册首版号为A,换版后依次为B、C、D……3)本手册每年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审查一次,审查结果同内部质量审核结果纳入管理评审;4)本手册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类文本:a)公司总经理、各部门、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持有受控文本;b)向第三方认证机构呈报受控文本;c)需要时向国家相关机构、客户和上级公司等提供非受控文本。
5)受控文本的手册加盖“受控文件”印章,并统一编号,领取人在“受控文件发放登记表”上签字,非受控文本建立发放登记;6)手册采用“换页”方式更改。
更改由各部门、服务/管理中心提出,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品质管理部进行更改,当修改的章节数超过2/3或手册发放期满3年时,手册需换版,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7)品质管理部在发放新版本《管理手册》的同时,应按原发放渠道收回原《管理手册》,品质管理部对更改、更换的手册统一处置;8)作废的《管理手册》由品质管理部统一销毁并记录,作为资料保存的《管理手册》加盖“作废”及“保留”印章或标识;9)手册未经管理者代表确认、总经理批准,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向外单位和个人发放,如有损坏、丢失,立即报品质管理部处理,手册持有者调离工作岗位的,调离当日应返还品质管理部,品质管理部对返还的手册统一处置;10)对违反手册管理要求的部门、服务/管理中心或个人,由品质管理部提出处罚要求,人力行政部组织实施。
手册修改1.1总则公司依据GB/T 19001-2008 / ISO 9001:2008《管理体系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建立管理体系。
公司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促进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性、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并加以持续改进,确保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客户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服务,增强客户满意度。
本手册描述了公司的质量方针、管理体系的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通过管理体系的贯彻执行,确保物业管理及服务满足客户的要求。
1.2适用范围1)管理手册规定了物业服务各过程控制要求,适用于本公司负责的写字楼、商业及住宅物业服务的设计和服务提供;2)适用于内部及外部评价机构评价本公司满足客户、法律法规和组织自身要求的能力;3)应用公司应用GB/T19001-2008 / ISO9001:2008标准要求进行物业服务及管理活动,采用全部要素,不存在删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2.1标准1)GB/T19000-2008/ISO9000:2005《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2)GB/T19001-2008/ISO9001:2008《管理体系要求》。
2.2适用的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2.2.1国家、省、市有关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行业规范性文件(详见《法律、法规、政策、规范清单》)。
确保服务中心始终使用的法律、法规、条例、规章、行业规范等为最新有效版本。
2.2.2公司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满足地方政府和立法机构发布的有关法规、条例、规定,当地方政府法规与国家法规相冲突时,依照国家法规执行。
3.术语和定义本管理手册采用下述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同时对有关的术语予以定义:1)总部:华润置地有限公司;2)本公司:华润置地(沈阳)物业服务有限公司;3)各部门:华润置地(沈阳)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所属的全部职能部门;4)服务/管理中心:依据本公司签订的物业管理委托合同派驻的业务管理部门;5)客户:本公司辖区内全体业主、租赁租户及相关客户的总称;6)供方:以合同形式向本公司提供各类物资、劳务服务或分项工程项目的组织;7)回访:对已交验的服务,与客户进行各种形式的接洽、沟通,掌握对方的意见、建议;8)客户财产:客户或客户共同拥有产权的财产,如房屋本体、各类设备、设施、客户的邮件、委托采购或代办的资金和资料、客户的隐私(客户、租户的身份、身份证号码、车牌号码、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家境、职业、嗜好等);9)体系: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10)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11)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12)可追溯性: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能力;13)评审:为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评审也可包括确定效率;测量设备: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器械或它们的组合。
4.管理体系4.1总要求根据GB/T 19001-2008标准的要求,本公司管理及服务提供特点,确定管理体系的相关过程,规定过程有效运行方法及准则,测量和分析过程的信息,为达到物业服务/管理过程结果和持续改进采取措施,并对过程实施控制,以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管理体系,要求如下:4.1.1公司运用过程方法对管理体系进行控制。
过程方法模式图:4.1.2为实施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组织对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进行识别,公司管理体系覆盖物业前期介入阶段、服务/管理策划、前期准备阶段、接管入住阶段、服务运行阶段所包含的过程和资源,以及客户需求的识别、测量,用组织结构图、职能分配表、文字描述、流程图等方式,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