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路基宽24.5m公路—I级说明及CAD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篇路基、路面及排水
一、路基
1、设计依据
本路段路基设计,根据沿线地质、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及外业调查资料进行设计。
2、路基横断面
本路段路基宽度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规定的设计速度为80Km/h一级公路的几何尺寸进行设计,路基宽24.5m,其中路面行车道宽度为2×7.5m,两侧各设2.5m硬路肩,0.75m土路肩;中央分隔带2.0m,两侧各设0.5m路缘带。
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
在边沟外缘,填方坡脚(或坡脚排水沟外缘)、挖方坡顶(或坡顶截水沟外边缘)外侧3.0m以内为公路用地范围。
3、路基高度
本路段路基高度
4、路基边坡
①填方路段
填方边坡高度小于8.0m时,边坡率为1:1.5,当边坡高度大于8.0m 小于20m时,其超过部分的下部边坡率应放缓一级,采用1:1.75。
②挖方路段
挖方边坡设计以工程类比法为主,根据岩石风化、破碎程度及开挖边坡高度来确定边坡率。
土质密实的边坡,其边坡率采用1:1。
5、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该路段结合地形、土质、水文气象等因素,确定的排水原则:排水系统畅通,不产生积水。
本路段经过地形为平原区,路基排水主要采用浆砌矩形边沟、浆砌梯形边沟等排水设施排除;路面降水主要通过路面横坡自行分散排除。
①浆砌矩形边沟:在挖方路段设置M7.5浆砌片石矩形边沟,断面尺寸为底宽0.8m,深0.6m;边沟内侧、顶面及底面均采用M10水泥砂浆抹面;
每隔10~15m设伸缩缝一道,缝内填塞沥青麻絮;泄水孔间距为3m。
②浆砌梯形排水沟:在填方路段设置C20预制块排水沟,设10cm砂砾垫层,具体尺寸参见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边沟、排水沟)。
6、路基防护
挡墙的型式主要是重力式路肩墙和重力式路堤墙,具体参见挡墙设计图。
所以挡墙采用的设计参数参见挡土墙断面图,墙背土压力按库伦理论计算主动土压力,墙体圬工容重为18KN/m3,设计荷载:公路-I级。
二、路面
1、路面设计依据及原则
路面设计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及外业调查资料进行。
路面结构设计力求合理,并能满足对各结构层要求,材料组成设计及厚度计算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方便施工的原则。
路面设计采取标准轴载BZZ-100,设计使用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为12年。
2、路面结构组合及厚度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依据交通量、道路等级对路面的使用要求,结构沿线气候、水文、地质及当地筑路材料的分布、施工经验等情况,经过对现有公路交通量实地调查,并整理分析确定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443.8万次,路面设计弯沉值为30.9(0.01mm)。
经计算确定路面结构层及厚度如下:
①路面结构:
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中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下面层: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基层:17cm+17cm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18cm水泥稳定砂砾
②路肩石:采用C30水泥混凝土预制。
沥青路面在上面层与中面层之间设SBS改性沥青防水层,在中面层与
下面层之间设粘层,在面层与基层之间撒透层油。
3、路面设计参数
路面设计参数采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中推荐值,并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及地质等具体条件确定。
路面设计采用的材
料、设计参数见表2。
路面材料设计参数和土基回弹模量 表2
4、结构层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1)面层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采用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采用AC-16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附录B 的步骤进行,经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
配合比设计各阶段都必须进行马歇尔试验。
粗、
细集料及矿粉的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第4.8、第4.9及第4.10条的规定。
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必须符合表3的要求。
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更换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指标表 表3
沥青混凝土所用沥青采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沥青技术要求应符合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2.1-2的要求。
(2)SBS改性沥青防水层、粘层及透层油
SBS改性沥青防水层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上面层与中面层之间,采用SBS改性沥青,撒布量0.35Kg/m2。
粘层用于中面层与下面层之间,透层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采用乳化沥青PC-2或PA-2,也可采用液体沥青AL(M)-1、2或3和AL(S)-1、2或3。
其规格、用量和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第9.1条的规定。
(3)基层
设计阶段沥青混凝土路面推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试验值:
水泥:碎石=5:95 平均7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4.11MPa。
可根据使用的原材料找出更佳的配合比,水泥稳定碎石7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MPa。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32.5级水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悬浮密实型集料,集料的最小粒径不大于31.5mm。
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按重型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不小于98%,其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5%。
水泥稳定碎石级配应符合表4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碎石的级配范围表4
(4)底基层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配合比参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7.5mm,水泥稳定砂砾采用悬浮密实型集料,7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MPa。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采用32.5及水泥。
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按重型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不小于97%,其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5%。
水泥稳定砂砾级配应符合表5的要求。
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中碎石的级配范围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