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赏析出自元代诗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如聚:形容重岩叠嶂,群山密集,绵亘不断。
「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
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
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望西都,意踟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③西都:指关中一带,周、秦、汉、北朝、隋、唐等朝均在这里建都。
④踟躇:原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这里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
⑤「伤心」句:言经过秦汉的故都,想起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兴亡往事,引起无穷的伤感。
⑥「宫阙」句:言在无数的战乱中,过去的宫殿已经化为了一片焦土。
宫,宫殿。
阙,王宫前的望楼。
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与译文(含鉴赏)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与译文(含鉴赏)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原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
(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
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赏析:会员:qslsjlqgy 友情提供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chóu)躇(chù)。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赏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
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课题的《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这支流传的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
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注释及译文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注释】
峰峦:山峰和山峦。
聚:聚集。
山河表里:即河为表,山为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成一天然屏障。
潼关:地名,在今陕西境内,历来为军事要地。
西都:指长安。
东汉建都洛阳,称为东都,于是就以长安为西都,也叫西京。
踟躇(chíchú):犹豫不定。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这里的“经行处”,借指帝王经过、起居、逍遥玩乐之地,亦即辛苦经营的地方。
经行,本为佛家用语,指佛教徒修行布道往返于一定之地。
这里的“处”,指的是“西都”。
宫阙(què):泛指宫殿。
阙,皇宫前面的楼台。
兴、亡:表示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
【大意】
大大小小的山峰好像都在这里集聚,黄河的汹涌波涛好像在发怒。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远望西都长安,内心思绪起伏,一路上看到不少秦汉时代的遗迹,引起无限的感伤。
那成千上万间的宫殿,如今都化作了泥土。
无论哪个朝代的兴起,受苦的仍是百姓;无论哪个朝代的灭亡,受苦的还是百姓。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下面小编整理了《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元代: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赏析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坡羊:曲牌名,又明“苏武持节”。
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原文】山坡羊·潼关怀古——[元] 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释】山坡羊:词牌名(曲牌子)。
聚:聚集。
表里:内外。
表,外边。
里,里边,内里。
踟蹰:徘徊犹豫。
这里指情绪变化剧烈。
【古诗今译】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
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故地,当年那无数间宫殿早已经都变成了泥土。
世世代代以来,无论哪朝哪代,王朝兴旺,百姓受苦;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赏析】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
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随做本曲。
《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
登天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潼关地处层峦叠嶂包围之中,在作者笔下,一“聚”字向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再看潼关外的黄河,河水奔腾咆哮,一“怒”字让读者仿佛听到了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而潼关就在这其中,“山河表里潼关路。
”至此,潼关内居层峦叠嶂治中,外临汹涌咆哮的黄河,山河雄伟,地势险要,足见道路奇险。
如此险要之地,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想起古代,诗人不禁向西方望去。
潼关以西三百里,便是西京长安,从秦汉到隋唐,好几个朝代在那一带建过都。
落日苍茫之中,诗人一无所见,却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座座巍峨壮观的古都,一簇簇富丽堂皇的宫殿,如今踪影全消,剩下来的只有黄土一片。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朝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踌躇一作: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
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注释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
聚:聚拢;包围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一作“踟蹰(chíchú)”。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赏析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代散曲不可多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作品。
“峰峦如聚”两句,作者以开始就用“如聚”“如怒”的生动比喻,描绘出山河的雄伟壮丽,感情悲壮沉郁,风格豪放雄浑。
那连绵起伏的山峰,不就是历史的见证吗?那咆哮奔腾的河水,不就是人民痛苦的呼喊和反抗的怒吼吗?巍巍群峰,滚滚波涛,该凝聚着作者多少愤怒的感情,又能引起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多少联想!“山河表里”一句,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潼关,据山临河,虎踞龙盘,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潼关路,这是一条历史兴亡的路: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多少胜利者和失败者,又有多少朝代走向兴盛和衰亡!潼关路,这是一条浸透血泪的路:在这条路上,留下了多少人民苦难的脚印,倒卧过多少士卒的尸骨;又有多少历史的风云人物在这里化为尘土!走在这样的路上,作者的心情因该是怎样的呢?“望西都”两句,描写了作者西望长安的无限感慨。
长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唐大帝国的国都,历代有多少励精图治的帝皇,曾在此施展过宏图,建树过功业;也曾有过多少无道的昏君,在此滥施淫威,虐杀人民,成为历史的罪人。
长安,在这个特定的历史舞台上,演出过多少威武雄壮,悲欢离合的戏剧;又有多少诗人,作家,写过多少有关长安的诗文。
特别是人民群众,曾在长安这块土地上流过多少血汗!这就是作者“意踟蹰”的原因和内容吧!“伤心秦汉”两句,描写了秦汉两代,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秦皇汉武曾苦心营造的无数殿堂楼阁,万千水榭庭台,而今都已灰飞烟灭,化为尘土。
曾经盛极一时的秦汉王朝,在人民的怒吼声中,都已灭亡,犹如“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样。
这字里行间寄予了作者多少感慨!“兴,百姓苦”两句,指出一个朝代的兴也好,望也好,受苦的都是老百姓。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古诗文、作文大全、教学资料、试题大全、条据书信、公文素材、方案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ncient poem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test questions, letter letters, official documents, project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散曲作品。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翻译及赏析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翻译及赏析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翻译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背景]这首小令是作者路过潼关时写的。
从张养浩的作品和有关史料看,他对元朝的黑暗统治深感不满,对人民的痴苦相当关心。
他在“关中大旱,饥民相食”之时写的这首[山坡羊],尽管题为“怀古”,实际不重有“伤今”,其揭露、批判的锋芒,既指向历史上历朝累代的统治者,更指向当时的元朝统治者。
注释:①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本文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聚——聚拢;包围③怒——指波涛汹涌[1]④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⑤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⑥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⑦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⑧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⑨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指秦汉故都遗址。
⑩宫阙——宫殿。
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译文一]大大小小的山峰好像都在这里集聚,黄河的波涛奔腾咆哮如狂如怒。
依山靠河的就是这潼关的道路。
西望京都,心潮起伏。
伤心这秦汉兴亡的经行之处,千万间巍峨的宫殿如今都化作了焦土。
历史上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兴、亡,还不都是老百姓的痛苦。
译文二华山的山峰从西面聚集到潼关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潼关古道连接着关内华山和关外黄河。
西望长安,心神不定,感慨万端。
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昔日秦皇汉武的万间宫阙都已荡然无存,所剩的只有眼前的一片萧条。
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下面是其作品赏析,欢迎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作品赏析: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古诗山坡羊·潼关怀古翻译赏析

古诗山坡羊·潼关怀古翻译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张养浩。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前言】《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
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
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这种同情与关怀的出发点是儒家经世济民的思想,在传统的五七言诗歌中本为常见,但在元代散曲中却是少有。
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注释】⑴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⑵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
聚:聚拢;包围⑶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指波涛汹涌。
⑷“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⑸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⑹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一作“踟蹰(chí chú)”。
⑺“伤心”二句:谓目睹秦汉遗迹,旧日宫殿尽成废墟,内心伤感。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意思及赏析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意思及赏析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意思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1张养浩峰峦2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3潼关路。
望西都4,意踌躇5。
伤心秦汉经行处6,宫阙7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山坡羊:元曲牌名。
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北。
2峰峦:山峰和山峦。
3山河表里:潼关地势险要,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4西都:指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5意踌躇:思绪起伏翻腾。
6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7宫阙:泛指宫殿。
华山的群峰像是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黄河的波涛如猛兽怒吼,地动山摇,凶险的潼关要道就在华山与黄河之间。
遥望古都长安,万千思绪弥漫心头。
秦汉的遗址令人伤心,曾经的万千宫殿都化作了焦土。
一朝兴起,百姓要出钱出力去搭建宫殿;一朝灭亡,百姓流离失所餐风宿雨,怎样都是这些老百姓们遭殃!【大一爱一之美】很多人说,战争带来灾难,黎民百姓生灵涂炭。
但张养浩把历史看得更深,从“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样的历史规律来看,不论是王朝兴盛还是王朝衰败,都是贵族之间的权利游戏,真正受苦受罪、勤劳却不能果腹的都是百姓,是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于是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样的一声呼喊,打破了好大喜功的帝王的美梦,他对百姓的同情和一爱一也传递给了后世的人。
【赏析】这首作品的观点与以往赞颂盛世、控诉乱世的诗文迥然不同,在作者看来,不管怎样都是百姓受罪,于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们看事情也要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个现象,写作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分析本质的原因。
这样的文章才有深度。
【启示】这首元曲的作者张养浩,在十九岁时就被荐为东平学正,后来一直做到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的职位。
但他看到元朝的朝廷已经黑暗腐败,便以要奉养年迈的父亲为名,辞官家居,此后很久都没有再任官职。
八年之后,也就是天历二年(1329),朝廷第七次以“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的诏书命张养浩赈灾,他不顾高龄体弱,接到诏书的半夜就奔赴任所。
语文高考文学常识-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全文译文及鉴赏

语文高考文学常识: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全文译文及鉴赏《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踌躇一作: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
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注释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
聚:聚拢;包围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一作“踟蹰(chí chú)”。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山坡羊·潼关怀古》创作背景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赏析【部编版九下】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赏析【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原曲】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依旧受苦。
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作者】张养浩(1270--1329)元散曲家。
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
曾任监察御史,以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免官。
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
辞职归隐,屡召不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以积劳病卒。
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
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庄类稿》。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背景】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
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
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
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主题思想】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赏析】张养浩赴陕西途中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抒情名篇.前三句写登临潼关所见,由远至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
“望西都”四句点题怀古,面对昔日帝都的遗址,作者展开充分的想像,突出了历史的变迁.最后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的意思:大大小小的山峰好像都在这里集聚,黄河的波涛奔腾咆哮如狂如怒。
依山靠河的就是这潼关的道路。
“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生动的比喻,突出了山河的雄伟壮丽,为全曲奠定了悲壮沉郁、气势雄浑豪放的感情基调。
出自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注释⑴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⑵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
聚:聚拢;包围⑶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指波涛汹涌。
⑷“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⑸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⑹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一作“踟蹰(chí chú)”。
⑺“伤心”二句:谓目睹秦汉遗迹,旧日宫殿尽成废墟,内心伤感。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⑻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参考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全文译文及鉴赏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全文译文及鉴赏《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踌躇一作: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
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注释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
聚:聚拢;包围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一作“踟蹰(chí chú)”。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山坡羊·潼关怀古》创作背景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
潼关怀古翻译及赏析

潼关怀古翻译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
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
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下面是潼关怀古翻译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诗、诗意]华山四周群山聚集,黄河之水波涛汹涌,潼关内外地势险要,前有黄河,后有华山,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遥望长安,惆怅彷徨,在这样有利之地建都立朝又有什么用呢?伤心啊!秦代汉朝曾经做过行宫的地方,如今万间宫殿都化作了尘与土。
朝廷兴盛不息,百姓受苦。
朝廷衰亡破败,百姓更受苦。
[赏析]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代散曲不可多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作品。
“峰峦如聚”两句,作者以开始就用“如聚”“如怒”的生动比喻,描绘出山河的雄伟壮丽,感情悲壮沉郁,风格豪放雄浑。
那连绵起伏的山峰,不就是历史的见证吗?那咆哮奔腾的河水,不就是人民痛苦的呼喊和反抗的怒吼吗?巍巍群峰,滚滚波涛,该凝聚着作者多少愤怒的感情,又能引起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多少联想!“山河表里”一句,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潼关,据山临河,虎踞龙盘,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潼关路,这是一条历史兴亡的路: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多少胜利者和失败者,又有多少朝代走向兴盛和衰亡!潼关路,这是一条浸透血泪的路:在这条路上,留下了多少人民苦难的脚印,倒卧过多少士卒的尸骨;又有多少历史的风云人物在这里化为尘土!走在这样的路上,作者的心情因该是怎样的呢?“望西都”两句,描写了作者西望长安的无限感慨。
长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唐大帝国的国都,历代有多少励精图治的帝皇,曾在此施展过宏图,建树过功业;也曾有过多少无道的昏君,在此滥施,虐杀人民,成为历史的罪人。
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下面是其作品赏析,欢迎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作品赏析: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1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 元名臣兼散曲作家。
字希孟,号云庄。
济南人。
自幼嗜学,于诗、赋、词曲、文章无所不能。
年19作《白云楼赋》。
延佑二年(1315),以礼部侍郎知贡举,主持首次科举考试。
继之出任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擢礼部尚书。
英宗初年,又命参议中书省事。
后弃官告归,隐居济南云庄别墅,屡召不赴。
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早,复起任陕西行台御史中丞,赈济灾民,夜以继日。
又整顿币制,杜绝吏弊,以苏民困。
莅任仅四个月,以忧劳致疾卒。
归葬济南云庄,乡里建张公祠。
天顺二年(1331),追赠摅诚宣惠功臣,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封滨国公,谥“文忠”.着有散曲集《云庄闲居自适小乐府》、文集《归田类稿》等。
[注释]山坡羊:曲牌名。
潼关怀古:曲的题目。
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内,雄踞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的要冲,为进入长安的门户。
峰峦如聚:形容华山四周群山密集,地势险要。
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水势浩荡,波涛汹涌。
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头地理形势险要。
山河:华山和黄河。
表里:内外。
表为外。
一说指潼关以东为关外,潼关以西为关内,互为表里。
西都:指长安。
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长安在潼关以西,今天的西安市旧址。
踌蹰(chóu chú):犹豫,彷徨。
秦汉:指曾在西都(长安)营建宫阙的秦、汉王朝。
经行处:曾经做过行宫的地方。
经:曾经。
行:行宫,行事。
宫阙:泛指皇家宫殿。
兴:兴盛。
兴与亡为互文。
亡:衰亡,灭亡。
[译诗、诗意]华山四周群山聚集,黄河之水波涛汹涌,潼关内外地势险要,前有黄河,后有华山,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遥望长安,惆怅彷徨,在这样有利之地建都立朝又有什么用呢?伤心啊!秦代汉朝曾经做过行宫的地方,如今万间宫殿都化作了尘与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代: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
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
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
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不禁令诗人踌蹰伤心。
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
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的。
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
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
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
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
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
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
”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见《史记·项羽本纪》。
故曰:“阿房一炬”。
) 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
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
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地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
来的一个结论。
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
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
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陈草庵《山坡羊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 《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
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
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
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
“兴,百姓苦”的原因则是: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
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
“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
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
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解。
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
” 《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
” 《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
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
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为一份难得的沉重。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