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医学 病理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死亡标准:1.自主呼吸停止2.不可逆性深度昏迷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4.脑电波消失5.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诊断脑死亡意义:1.可协助医务人员判定患者的死亡时间、适时终止复苏抢救2.节省卫生资源,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和情感负担3.有利于器官移植

高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1.神经肌肉兴奋性先↑后↓2.心肌兴奋性先↑后↓心肌传导性↓心肌自律性↓心肌收缩性↓(3期K+外流↑,复极加速→T波高尖,传导性↓→P-R间期延长,QRS波增宽传导阻滞及自律性↓→心律失常)3.高血钾→酸中毒

钾代谢障碍对酸碱平衡的影响:1.低钾血症A.细胞内酸中毒B.细胞外液代谢性碱中毒C.反常性酸性尿;2.高钾血症A.细胞内碱中毒B.细胞外液代谢性酸中毒C.反常性碱性尿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主要因素: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3.微血管壁通透性在家4.淋巴回流受阻

水钠潴留机制:1.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和肾小球病变→肾小球滤过率↓2.肾内血流重分布3.近曲小管重吸收水钠↑4.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钠↑

病毒感染引起胰岛β细胞破坏的发病机制:1.病毒直接破坏β细胞,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使β细胞进一步被破坏2.作用于免疫系统,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与病毒抗原和宿主抗原决定簇的结构存在相同或相似序列有关3.分子模拟作用使胰岛细胞失去免疫耐受,或刺激调节性T细胞及效应性T细胞,引发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

胰高血糖素失调引起高血糖症:1.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受损2.胰高血糖素对葡萄糖敏感性下降,长时间高血糖降低α细胞对血糖的敏感性,导致葡萄糖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能力丧失3.胰高血糖素对β细胞的作用降低4.胰岛α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是由于IR后信号转导通路受损所致,其原因可能与血中的游离脂肪酸增加,脂毒性作用导致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严重肝脏疾患引起高血糖:1.继发性胰岛功能不全2.胰高血糖素灭活减弱,糖代谢的酶系统破坏、功能结构改变,糖吸收、利用障碍3.胰岛素抵抗4.肝病的多糖治疗或高糖饮食、大量皮质激素、利尿剂的应用等

糖代谢紊乱引起渗透性脱水:1.高血糖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在家,水从细胞内渗透性转移至细胞外2.血糖浓度高于肾糖阈,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多于肾小管吸收的葡萄糖,葡萄糖在肾小管液中的浓度增加,小管液中的渗透压明显增高,阻止了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丢失大量的细胞外液,进而引起细胞内液的脱水

高血糖的心血管系统影响:1.急性高血糖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进而引起心肌损伤2.高血糖对血管内皮损伤。高血糖引起内皮细胞黏附性增加、新血管生成紊乱、血管渗透性增加、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等,而且其损害程度与高血糖的峰值成正比。高血糖还可通过诱导NO化学性失活而直接改变内皮细胞功能3.高血糖可以增加血粘滞度、钠尿肽水平

高血糖导致脑缺血损伤机制:1.血糖升高在缺血缺氧时产生无氧代谢,使缺血本身已有的高乳酸浓度进一步升高,乳酸水平升高与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以及内皮细胞损伤密切相关

2.高血糖可使细胞外谷氨酸盐在大脑皮质聚集,谷氨酸盐浓度的升高也可继发神经元的损害

3.高血糖还可损伤脑血管内皮、降低脑血流、破坏血脑屏障。使严重低灌注半影区快速复极化及神经组织中超氧化物水平的升高

高血糖对晶状体的影响:高血糖时晶状体肿胀,出现空泡,某些透明蛋白变性、聚合、沉淀,导致白内障。1.过高葡萄糖进入晶状体后,形成的山梨醇和果糖不能再溢出晶状体,致使晶体渗透压升高,水进入晶状体的纤维中导致纤维积水、液化而断裂2.代谢紊乱,致使晶状体中的ATP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化合物含量降低、晶状体蛋白的糖基化等

肝脏脂蛋白合成增加机制:1.摄取高糖、高饱和脂肪膳食后,肝脏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R活性增加,胆固醇合成增加 2.血液中胰岛素及甲状腺素增多时,能诱导肝HMGCoAR表达增加,胆固醇合成增加 3.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减少时,其对

HMGCoAR的活性抑制作用减弱,胆固醇合成增加4.肥胖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导致脂肪动员时,大量游离脂肪酸释放进入血液循环,肝脏以其为底物合成VLDL增加

HDL介导胆固醇逆转运异常的机制:主要由参与胆固醇逆转运的主要蛋白基因突变所致。如家族性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缺陷症,犹豫基因突变导致CETP缺乏,HDL中CE转运到其他脂蛋白发生障碍,早餐HDL中CE积聚,表现为HDL浓度明显升高而LDL浓度偏低,TC 水平增加。LCAT是参与体内脂质代谢的重要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卵磷脂β位脂肪酸与胆固醇3-OH作用,生成CE。LCAT缺乏症时因该酶基因突变导致上述功能发挥受阻,FC 不能转变为CE,HDL的成熟过程受阻,胆固醇逆向转运出现障碍,导致FC在外周组织大量沉积,引起弥漫性角膜混浊、溶血性贫血和尿蛋白并发肾功能损害的发生。Tangier病史由于ABCA1基因突变,外周组织胆固醇流出障碍,胆固醇逆转运受阻。

易损斑块的病理形态学特点:1.偏心性、相对体积大且质软的脂质核,脂质核占整个斑块体积的40%以上2.纤维帽薄且不均匀,细胞外基质含量和平滑肌细胞数量减少3.斑块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4.版块内有大量的新生血管

稳定斑块的病理形态学特点:1.斑块内脂质核体积小2.平滑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含量多,浸润的炎症细胞少3.纤维帽厚而均匀

高脂蛋白血症对肾脏的损伤:1.高脂血症导致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肾血流量减少,导致肾性高血压;若斑块造成肾动脉狭窄进一步加重,肾脏发生缺血、萎缩、间质纤维增生,甚至肾梗死。2.高脂血症导致肾小球损伤A.脂质以脂滴形式存在于肾小球细胞内,或沉积于系膜基质中,并发生氧化修饰,脂质尤其是氧化脂质可导致肾小球上皮细胞的损害和基底膜通透性在家,肾小球通透性在家,蛋白尿发生B.脂质还可导致系膜细胞弥漫性增生,系膜基质合成增加使系膜增宽,趋化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最终造成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

急性缺氧对CNS的影响及机制:急性缺氧可出现头痛、情绪激动、思维力、记忆里、判断力降低或丧失以及运动不协调,严重可出现惊厥和昏迷。1.缺氧→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毛细血管内压增加→组织液生成增加 2.缺氧→酸中毒→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间质性脑水肿3.缺氧→A TP减少→钠泵障碍→细胞内钠水潴留4.脑充血、脑水肿→ICP增高→压迫脑血管→加重脑缺血缺氧

高原肺水肿机制:快速登上2500m以上高原时数天内可发生肺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明显、咳嗽、咳血性泡沫痰、肺部有啰音。可能机制1.缺氧→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增高→肺毛细血管内压增高→血浆、蛋白和红细胞经肺泡-毛细血管壁漏出至间质或肺泡2.缺氧→肺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强,液体渗出。缺氧→肺微血管的通透性增高与活性氧释放最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上调,以及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介质释放增多有关3.缺氧→外周血管收缩→肺血流量增多→液体外渗4.肺水清除障碍。肺泡上皮具有主动转运清除肺泡内液体的功能。缺氧时肺泡上皮的钠水主动转运系统的表达和功能降低,对肺泡内钠水的清除能力降低。

缺氧引起血流重分布机制:缺氧→心、脑血管扩张→血流最多,皮肤,内脏等组织血管收缩,血流减少1.器官血管受体密度不同,对儿茶酚胺反应性不同:皮肤,内脏血管α肾上腺素受体密度高,交感神经兴奋,缩血管作用占优势2.器官物质代谢特点不同:心、脑组织局部代谢产物乳酸、腺苷、PGI2等生成最多,扩血管作用增强,血流增加3.器官血管钾通道反应性不同:心、脑血管平滑肌细胞膜K Ca、K ATP开放,钾外流增加,细胞膜超极化,Ca2+内流减少,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

发热机体物质代谢变化:发热时,体位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增高13%。持续高热或长期发热消耗体内物质,尤其是糖、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多,使机体处于能量代谢负平衡1.蛋白质代谢: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尿素氮明显增高,呈负氮平衡2.糖与脂肪代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