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
必修三必修四理解性默写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版)一、《蜀道难》理解性默写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喊!危乎高哉!”。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 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止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一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m6n)参(sh ◎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hd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3匕)流争喧肠(hui), 林(ping)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幽阁嵯嵘而崔嵬由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苏教版语文必修3、4名句默写.doc

必修三名句默写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徒慕君之高义也。
”2、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廉颇蔺相如列传》)3、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 o ______________ ,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4、臣闻求木之长者, _______________ ;欲流之远者, ___________ ;思国之安者, __________ o5 .不念居安思危, _________________ o_6 .有善始者实繁,___________________ o7、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 o8、怨不在大,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所宜深慎。
9、.惧满溢,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__________________ 恩所加,____________________ ,罚所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谏太宗十思疏》)10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君亦无所害。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将焉取之?______________ ,唯君图之。
11 .子犯请击之。
公说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仁;___________ ,不知;______________ ,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12 .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______ ;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o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_ O ________________ ,恐美人之迟暮。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四文言文名句默写课件

文言文名句默写在考试中的重要性
检验知识掌握程度
默写名句是检验学生对文言文 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之一
。
培养文学素养
学习并默写文言文名句,有助 于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经典,培 养文学素养。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默写,学生可以培养语感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 去。"
04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
奴曾住。"
05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如虎。"
06
《声声慢》名句默写
总结词:婉约凄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01
02
03
04
05
06
详细描述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04
05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阿房宫赋》名句默写
总结词:描述阿房宫的壮 丽与奢华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 日。"
详细描述 "五步一楼,十的道 理
04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 多困于所溺。"
01 03
详细描述
02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 身。"
02 必修四文言文名句默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名句默写
总结词:豪放壮阔
语文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答案)

语文必修三、四册重点篇目理解性默写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个句子:,,,,。
2、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3、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3.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4.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5.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6.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7.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8.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9.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10.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11.,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2.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写诗人被贬之后终日听杜鹃哀鸣,只能取酒独倾的诗句是:,,,14.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1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16、《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17、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18诗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的技艺高超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作侧面描写,表现自己触动最深。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学习资料

一、《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命名的由来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二、《五人墓碑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五人墓碑记》中因为五人的壮举,即使在死后也受到了人们的景仰的句子是: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2、《五人墓碑记》中表明作者写作原因和目的的一句话是: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三、《离骚》路漫漫,1、《离骚》中感叹时光流逝飞快的名句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2、《离骚》中表加强自身修养的名句是:①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②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3、《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诗中有许多诗人直抒胸臆、表明心志的句子。
请写出诗人表明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两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四、《烛之武退秦师》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 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四文言文名句默写

目录
• 必修三文言文名句默写 • 必修四文言文名句默写
01 必修三文言文名句默写
《劝学》
总结词: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 过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而寒于水。"
详细描述 "学不可以已。"
《师说》
详细描述 总结词:尊师重道的必要性
以吾两人在也。"
04
02 必修四文言文名句默写
《离骚》
详细描述
总结词:离骚中的名句
0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
多艰。"
02
03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 犹未悔。"
04
0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而求索。"
《师说》
详细描述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 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如是而已。"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 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如是而已。"
"不拘于时,学于余。"
《廉颇蔺相如列传》
总结词:赞扬廉颇的忠 勇精神
01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 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03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 宽之至此也!"
05
详细描述
02
苏教版语文必修3、4名句默写

苏教版必修3、必修4文言文名句默写1.其触于物也,,金铁皆鸣。
2.,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3.其色惨淡,;其容清明,;;其意萧条,。
4.,佳木葱茏而可悦。
5.人为动物,,百忧感其心,,有动于中,。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奈何非金石之质,。
6.物华天宝,;,徐孺下陈蕃之榻。
7.,烟光凝而暮山紫。
,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台耸翠,;,下临无地。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披绣闼,。
山原旷其盈视,。
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轴。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
8.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
关山难越,;,。
9.嗟乎!时运不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非无圣主;,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
,处涸辙而相欢。
,扶摇可接;,。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10.他日趋庭,;,喜托龙门。
11.闲云潭影日悠悠,。
1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最难将息。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到黄昏、点点滴滴。
,怎一个愁字了得!1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
多情自古伤离别,!?。
此去经年,。
便纵有千种风情,!14.,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斜光到晓穿朱户。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山长水远知何处?1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只是朱颜改。
?。
16.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
17.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生平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初为霓裳后六么。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幽咽流泉水下滩。
冰泉冷涩弦凝绝,。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铁骑突出刀枪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命名的由来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二、《五人墓碑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五人墓碑记》中因为五人的壮举,即使在死后也受到了人们的景仰的句子是: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2、《五人墓碑记》中表明作者写作原因和目的的一句话是: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三、《离骚》路漫漫,1、《离骚》中感叹时光流逝飞快的名句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2、《离骚》中表加强自身修养的名句是:①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②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3、《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诗中有许多诗人直抒胸臆、表明心志的句子。
请写出诗人表明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两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四、《烛之武退秦师》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 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10.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11.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2. 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他又说“因人之力而敝之”,这是不仁道的;“失其所与”,这是不明智的;“以乱易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吾其还也”,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五、《谏太宗十思疏》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境界是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2、作者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4、“十思”的内容: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5、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6、作者认为得天下的君王为何易失天下: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六、《廉颇蔺相如列传》1、廉颇不服蔺相如的原因: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蔺相如的门人想要离开他的理由: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3、蔺相如不愿与廉颇一般见识的原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表现廉颇忠于国家,勇于改错的语句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七、《鸿门宴》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八、《秋水(节选)》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2、且夫我尝闻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九、《非攻》1、表现墨子为实践自己的“非攻”主张而不辞辛劳的句子是_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2、墨子运用排比,从“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等五个方面逐层剥下公输盘“义不杀人”的假面具,使公输盘无话可说了。
这种论辩技巧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情境默写题说明:1.横线长短与答案字数多少不严格相关。
2.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冉有归咎他人推卸自己责任的句子是:,。
2.《季氏将伐颛臾》一文冉有替季氏粉饰攻打颛臾之叵测居心的句子是:,,,。
3.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面对弟子的推诿之词,孔子以良史之言为论据,,又以形象比喻,批驳了弟子之后,再以反问的形式提出典守者难辞其咎的句子是,,,,?4.《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声色俱厉地批评冉有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两面派态度的句子是:。
5.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认为应如何对待臣服归顺的百姓:,。
6.以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阴谋的句子是:,,。
7.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说明了梁惠王的什么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寡人之于国也》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对王道的开端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熟语是:。
11.《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提到对百姓进行教育,可实现敬老目的的句子是:,,。
1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运用比喻指出统治者面对百姓饿殍遍地却责怪年成的荒谬之处的句是:。
13.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提醒统治者不怨天尤人,就会“寡人之民”“加多”的句子是:,。
而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提到使别国人民归顺本国的做法的句子是:,。
14.孟子认为在渔业和林业方面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有所节制的句子分别是:和。
15.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说明了梁惠王的什么疑问? ,,。
16、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荒年,并提出什么看法? ,。
《氓》1、《卫风·氓》中描写女主人公热恋时见到氓时高兴心理的句子,。
2、《氓》中以桑叶润泽有光,比喻女子容貌亮丽的诗句,。
3、《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诗句,,。
4、《氓》中用鸠多食桑葚易致醉并且告诫人们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容易上当受骗的诗句,。
,。
5、《氓》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了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诗句,。
这就预示了两人日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6、《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诗句,。
7、《氓》中写女子登上倒塌的土墙遥望男子的诗句,。
8、《氓》中写女子没有看到男子的到来而伤心不已的诗句,。
9、《氓》中写女子乘车回娘家时的情景的诗句,。
2、10、《氓》中写男女主人公少年时一起愉快玩耍的诗句,。
11、《氓》中写男子反复无常,对待感情不专一的诗句,。
12、《氓》中写女子静下心思考过后痛斥男子任何事物都应该有个限制的诗句,。
13、《氓》中写女子不愿与氓终老的句子,。
14、《氓》中写女子自从嫁与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体现这一点的诗句,。
,。
15、《氓》中写女子和男子两人很顺利的结婚的诗句,。
16、《氓》中写男子忠厚老实的诗句,。
17、《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
18、从《氓》最后一章里的,。
来看,说明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19、在《氓》里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骚》1、《离骚》中感叹时光流逝飞快的诗句是,。
2、《离骚》中表明诗人不光有内在的美质,还加强自身修养的诗句,。
3、《离骚》中写诗人表明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两句,。
4、《离骚》中诗人为人民生活多灾多难而擦泪哀叹的诗句,。
5、《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的名句,。
6、《离骚》中写诗人指出自己出身高贵,述说自己是楚王的同姓之臣的诗句:,。
7、《离骚》中写诗人降生在一个美好吉祥的时刻,得天地禀赋之正的诗句,。
8、《离骚》中诗人说自己的名字也尊贵,绝非一般,是父亲通过兆卦赐予的,。
9、《离骚》中点明诗人名字的诗句,。
10、《离骚》中诗人说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诗句,。
11、《离骚》中诗人急切希望君王能快点重用自己,自己愿意为君王在前面带路的诗句,。
12、《离骚》中诗人认为为什么不把握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行径?为什么不改变这种不善的法度?,。
13、《离骚》中诗人用“美人”喻指君主,一说是自喻,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担忧的诗句,。
14、《离骚》中诗人用身上披挂的都是香草比喻自己操行高洁,博采众善的诗句,。
《蜀道难》名句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