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段义孚关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用处的观点
《日诞之地》中印第安人的地方感解读: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
外国文学《日诞之地》中印第安人的地方感解读: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张晶净中南大学摘要:“地方感”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地方感也是美国印第安作家莫马迪的小说《日诞之地》中印第安人赖以生存和实现民族身份的根基。
本文将对《日诞之地》中印第安人地方感的构建进行解读。
首先,小说中印第安人的地方感构建始于其对城市和部落两种景观的不同体验,由此突出印第安人对于部落的根植型地方体验。
其次,借助景观与人物的进一步互动,小说展现了印第安人与部落环境的关系,表现出印第安人情感上对地方的依恋。
基于这两个层面的地方感建构,印第安人从理性认知上表现出对自己民族和文化的地方认同。
由此,印第安人既完成了自身的地方感构建,保持了印第安民族和文化的本质,也顺应了当下文化融合共存的大趋势。
关键词:斯科特•莫马迪;《日诞之地》;人文主义地理学;地方感斯科特•莫马迪(1934-)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印第安作家和诗人。
1969年,他的第一部小说《日诞之地》(House Made of Dawn)获普利策奖,拉开了印第安文艺复兴的序幕。
小说以印第安青年阿韦尔在白人社会和印第安社会夹缝中寻求自我身份的历程为主要脉络,讲述了参加二战和进城谋生的印第安人痛苦心酸的经历。
值得注意的是,该小说不仅表达了对白人和美国政府的控诉和诘难,也运用大量笔墨深情描写了印第安人生活环境中摄人心魄的地貌和厚重的印第安文化,尤其是印第安人对土地深厚的情感。
因此,“土地”、“位置”、“地方感”是这部小说贯穿始终的主线。
作为现代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核心概念,“地方感”所体现的是人在情感上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深切的联结,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特征改造的特殊的人地关系[1]。
在《日诞之地》中,无论是部落亦或是城市地理景观的呈现,作者均是通过印第安人的视角展开,因此小说中的“地方”不仅仅是人物活动的背景,更在于其“微妙的人文特质,以及那种能够揭示人性价值潜在层面的可能性”[2]。
段义孚与人文主义地理学(全文)
段义孚与人文主义地理学引言自从1976年当代国际著名地理学家段义孚在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刊发表的文章中首次使用“人文主义地理学”这一概念以来,人文主义地理学已成为当代西方地理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英国著名地理学家R.J.约翰斯顿把80年代的西方地理流派归纳为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结构主义。
人文主义地理学作为当代西方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引起了国际地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对地理学的进展产生着愈来愈深远的影响。
1.人文主义地理学人文主义地理学是一种研究方法,是“理解生活的目的、价值和人文意义”的尝试,也是“一种人类究竟是什么、能够做什么的广泛观点”。
人文主义地理学在西方兴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从社会、经济的进展来看,6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迅猛社会变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把人日益物化。
在这种形势下,人文主义思潮十分流行。
二战后这种人文主义哲学思潮和地理学结合,诞生了人文主义地理学。
从整个地理学的进展来看,50年代实证主义思想占统治地位,60年代末一些地理学家对实证主义研究方式日益不满。
因此一些地理学家倡议,实证主义应被人文主义替代,以人及其所处环境为中心,将人作为地理研究的出发点,重视意义、价值、目标和目的等的研究。
人文主义地理学主张人文地理学以人为中心,是人的地理学,关怀场所的构建。
1976年,著名地理学家段义孚在美国地理学协会会刊发表的论文中,首次使用了“人文主义地理学”。
至此,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研究进入了高峰。
2.段义孚的生平段义孚作为西方公认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大师,他的生平又是怎样的呢?1930年段义孚生于天津,后移居国外,成年后在牛津、美国伯克利读书,之后在美国多所大学教书。
自任教明尼苏达大学,段义孚在地理学界声名鹤起,荣获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和美国地理学会授予的奖章。
1998年,段义孚在演讲中回忆了自己的学术历程,也特意提到了早年ZG生活带给他的感受。
他注重人性、人情,以人为本,给地理学一份人情,就是他的理念。
段义孚
几天前读了段义孚的American Space,Chinese Place,说的是中国人的扎根性和美国人的流动性,刚读到题目就觉得很有韵律,特别奇妙的时空感觉。
他说美国人的家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扇大大的窗,可以无限远眺,看到distant horizon separating earth from sky,看到未来;而中国人的家总被墙院包围,唯一自然的景观就是院子里的四季变幻和头顶的天空,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
美国人的生活是horizontal的,而中国人的则是vertical的。
美国人喜欢wanderlust 四海为家,寻梦他乡;而中国人root in home过自己的小日子。
想想自己就是这样的,总是不愿意离开家,不愿意经历时空变化,真是地道的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永远不会成为Banana。
因为这篇文章也对段这个人感兴趣起来,他是当代华裔地理学家,当代人本主义地理学的旗手,他的人本主义地理学思想在西方地理学界,以及与西方关系密切的其他地方的地理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段义孚1930年生于天津,后随家到澳大利亚、菲律宾。
在牛津大学读大学。
1 951年入美国伯克利大学为研究生,1957年获博士学位。
之后,分别在印地安那大学、芝加哥大学、新墨西哥大学、多伦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教书。
自任教于明尼苏达大学始,段义孚在地理学上贡献陡增,声名鹊起。
1973年,获得美国地理学家协会授予的地理学贡献奖,1987年美国地理学会授予他Cullum地理学勋章。
2001年他成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2002年他又被选为美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许多人认为,如果诺贝尔设地理学奖的话,段义孚理应是诺贝尔奖的获奖者。
段义孚本来学的是地貌,但他后来却完全关注人的问题。
他注重人性、人情,称自己研究的是"系统的人本主义地理学"(systematic humanistic geography),以人为本,就是他的"地学"的特征。
挖掘城市徒步活动中的德育“富矿”
唐晓鹏(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上海 201203)“漫步是对一座城市的最高致敬”。
从2014年上海旅游节开始, 上海旅游局推出了“微游上海”活动,包括“对话张爱玲”、“风云上海滩”、“聆听虹口” 等城市徒步线路,让“微游者”在徒步过程中感悟上海的城市意象,发现上海的城市魅力。
城市徒步活动,英文称City Walk,已经逐渐成为上海市民和外地旅游者体验上海城市文化的时尚方式。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知行合一”被认为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一个人的人格修养、道德品质如何,不是靠说出来,也不是背出来,而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而学校课堂教育同人的生活、经验、活动之间的分裂,教育的原生活意义的丧失,或许是自近代以来教育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学校课堂内难以实现的德育功能,通过“压马路”这样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却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地理环境去体验、去模拟、去验证、去运用。
可以说,城市徒步活动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富矿”。
笔者所在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陆续开发了一系列主题为“发现上海”的城市徒步活动,目前有:《探秘法租界——上海开埠与法租界》、《北外滩犹太历史文化——上海1930》、《从梦清园到外白渡桥——苏州民族工业发展》、《从静安寺到徐家汇——上海近代教育文化》、《坐地铁,到你未去过的上海——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五条主要线路设计以及《玩转跑马场——人民广场的今世前身》、《张江高科是个什么玩意——城市土地利用的变迁》等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几年时间中,通过指导学生设计策划以及多达二十几次的徒步活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树立情真意切的家国情怀当代美国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Yi-Fu Tuan)从人文主义地理学而非科学实证主义地理学角度研究人与地方环境的情感关系,是依靠学习者个体在生活经验中积累的视觉图像、声音、文字、气味的记忆,从而对区域产生了某种熟悉感,甚至是归属感和依赖感。
这种情感不仅能有效帮助学习者提高地理学科的区域认知能力,更是一种重要的非认知素养。
从逃避主义透视人文主义地理学——读段义孚《逃避主义》有感
宇等,借助这样的建筑,人们可以在心理上逃避对现实世界的不满。第四,创造精神世界。
第三种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暂时逃避对现实的不满,然而人们更多地依靠精神创造逃避不 满。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童话能指引人们“逃人”快乐和幸福的天界。迁徙与改造当地的 自然环境是人文地理学两个研究主题。上述四种逃避途径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高度 重叠。 “逃避”是一个看似贬义的词汇,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内心与生俱来的逃避心理,推动了 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创造。在逃避的过程中,人类需要文化手段的辅助作用(组
术、治国的艺术,以此来逃避现实世界的黑暗。人文主义的中心主题一直贯穿这一过程, 这一主题是“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塑造自己的能力,但是这些能力是潜伏的,需 要唤醒,需要让他们表现出来,加以发展,而要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是教育”[1i。
从逃避主义透视人文主义地理学
・25・
19世纪的欧洲人文主义进入众说纷纭的时期,有多种关于人文主义的观点涌现。例
性的异化将现实生活当成是一种邪恶魔鬼的化身,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虚无飘渺的天 空,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人的本性,所以在基督教内部出现了崇高精神和卑污现实
之间的二元分裂,这种分裂导致中世纪晚期普遍的虚伪,压制人性。 文艺复兴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古希腊尊重人,追求知识,古罗马向往功
利,热爱世俗国家,这些深深吸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者,激励他们探索古代世界,他们 不但效仿古代世界的修辞、文学、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还效仿古代世界善处逆境的艺
1人文主义与人文主义地理学
1.1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人文主义(Humanism)起源于西方,目前关于该词的定义有多种,即便在西方也没有 一个大家一致公认的定义。该词对应的中文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性主义和人文主义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流派regional geography区域地理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源自19世纪德国的赫特纳。
观点:区域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在区域中自然和人文复合在一起。
cultural geography文化地理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卡尔·索尔观点: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人类的文化,人类文化的地理现象就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humanistic geography人文(人本)主义地理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段义孚(Yi-fu Tuan)观点: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其研究目的也是为了人,每个人各有不同,我们在研究时要注意这种不同。
quantitative and spatial geography计量-空间地理学派代表人物很多观点:利用数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研究人类空间活动,并建立人类活动的空间模型。
radical geography激进主义地理学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哈维(David Harvey)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不同阶层的人们活动的空间特点和规律。
feminist geography女性(女权)主义地理学观点:研究社会中女性群体行为(活动)的空间特点和空间规律。
(新旧女权主义有差别)女性主义地理学着眼于社会如何创造性别结构形式,怎样致力于通过社会变化结束性别不平等的一个项目中改变空间形式。
(旧)研究社会中女性群体行为(活动)的空间特点和空间规律。
(新)后现代地理学post-modernism geography代表人物:索哈(E. Soja)观点:反对传统的、规范的、普适的地理规律研究。
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地理学实证主义地理学注意两点:1)实证主义不是举实例2)实证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不是对经验的归纳或对理论的演绎,而是在经验基础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结构主义地理学表层结构(空间现象结构)——多样的深层结构(文化内具有共通性)——不变的人文主义地理学观点: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其研究目的也是为了人,每个人各有不同,我们在研究时要注意这种不同。
对华裔著名地理学家段义孚的回忆
对华裔著名地理学家段义孚的回忆朱阿兴(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地理系教授,从事GIS和遥感方面自然资源的工作):1995年春,我到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地理系面试,当时系里的教授们不时提到段义孚(他们都亲切地称他为义孚),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我能体会到他们对义孚的尊敬,这些教授在美国地理学界也颇有名望,他们对义孚的尊敬引起了我的好奇。
以前我对义孚也有耳闻,但是他们的话对我产生了很大震动。
面试当天晚上,按照美国的习惯,被面试的人要与系里的教授们共进晚餐。
当我与一行人走出地理系大门时,我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位年长的东方学者,我猜想他就是义孚。
义孚身材虽然不高大,但显得很精干,衣着朴素。
他主动上前与我打招呼,并问及我是哪里人,来美国有多久了。
当时有两点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一是我察觉他用的是音调生硬的中文;二是我不理解他为什么用中文与我对话。
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与多数美国人在一起时,人们都用英文交流。
我处于世俗,当时用英文回答他的问话。
后来我受聘于该系,有幸与义孚成为同事。
随着我对义孚的了解,我逐渐明白义孚当时的用意,渐渐地我也明白系里教授们为何如此尊敬义孚。
义孚研究的领域是人本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按照他的解释,humanistic geography是从人的感觉、心理、社会文化、伦理和道德的角度来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他在学术上的确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可能义孚并不愿意人们用这样的誉美来赞扬他,但是这些词汇并不过分。
我并不想用过多的笔墨阐述他的学术成就,他所获得的许多学术头衔就足以说明。
譬如,从1985开始他就进入了我校最高一级荣誉教授的行列(Vilas Professorship)。
2001年他成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2002年他又被选为美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许多人认为,如果诺贝尔设地理学奖的话,段义孚理应是诺贝尔奖的获奖者。
义孚在学术上的登峰造极是他过人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刻苦相结合的结晶。
人文主义地理学
主题像男子情谊、领地、建筑等,都几乎化约为动物的神经行为;而人文主义地 理学的视角则是专注于人类特有的这类行为与产物,①并从意义的角度展开诠释。
由此,人文主义地理学就在其鼎盛的 1970 年代大致发展出两条诠释意义的 知识脉络。按照地理学家西蒙(David Seamon)的观点来看:第一条脉络是对人 类的经验展开诠释;第)展开诠释。
欧美地理学界之所以在 1970 年代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原因在于,该地理 学是对 1960 年代迅速崛起的计量空间地理学之主宰局面的反抗。③在此之前,决 定论、经济主义和计量类出版物的抽象化模式仿佛废除了人类的意向(human intentionality)、文化以及人自己,而人文主义地理学作为一种相反的潮流,强调 人类独有的心灵、意识、感知和价值观,因此它与人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像艺 术与文学,由此,它便导向了意义哲学的相关领域:现象学、存在主义与实用主 义。④它关注人类的意识、行为及其创造的空间与地方的意义。与是,相关学者 开始围绕人展开研究,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围绕着心灵与景观及其相互关系做研究, 这样,人文主义地理学就将伯克利学派的地理学延伸到了环境感知的层面⑤。
1970 年 1971 年 1974 年
1976 年 1978 年
表 1 1970-1978 年间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主要论著①
雷尔夫 段义孚
莱 巴蒂默
① David Seamon, Humanistic Geography. pre-publication draft of entry to be published in Douglas Richardso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Geography: People, the Earth, 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y. NY: Wiley, 2015, forthcoming. ② 同上。 ③ David Ley. Cultural/Humanistic Geography[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5:249 (1981) pp. 249~257. ④ 同上。 ⑤ 参考雷尔夫为著作《地方与无地方》2008 年版写的前言部分,无页码,在“Changes in interpretation of place” 一节第一自然段。E Relph. Place and Placelessness[M]. Pion Limited, 1976, Reprinted 1980. ⑥ Tim Cresswell. Space and Place (1977): Yi-fu Tuan[Z]. in Phil Hubbard, Rob Kitchin and Gill Valentine. Key Texts in Human Geography[M].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8: 54.
段义孚的人地情感研究对城乡规划的启示
城市发展研究 26 卷 2019 年 8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26 No.8 2019
陈伊乔等: 段义孚的人地情感研究对城乡规划的启示
城市空间
世界终极意义的理解。人地关系从喜爱与恐惧出 发,由此产生地方感,空间也因为人的地方感,而成 为“地方”[9-10]。
基于对空间和地方的研究,段义孚指出喜爱与 恐惧是人地关系的两大主导情绪,二者的对立统一 是理解人与地理空间辩证关系的基础。在《经验透 视中的空间与地方》、《恋地情结》、《无边的恐惧》与 《逃避主义》这四本著作中,段义孚对喜爱与恐惧这 两种情绪在空间中的表现进行深入剖析,并且强调 以个人经验作为研究地理学的工具,认为人类是因 为与环境进 行 互 动,才 对 特 定 的 空 间 产 生 经 验,继 而演进为概念。这种经验是我们了解环境基础,是 一个地方的“感受性质”[10]。人在不同空间中产生 的爱与惧的情绪,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空间感和地方 感。比如人们在高大的地标面前产生恐惧的情绪, 因此地标可 能 会 让 人 产 生 不 亲 近 的、权 威 的、震 慑 的地方感[11]。在 由 人 类 的 地 理 经 验 透 视 出 空 间 感 和地方感后,段 义 孚 引 进 时 间 的 尺 度,作 为 研 究 地 理空间的元素。时间影响人对空间的体验,进而影 响地方感的产生,例如久居更容易产生对地方的依 恋( 即恋地情结) 。
本文发现当前对段义孚理论价值的借鉴应用 主要集中在文学研究、地理研究、旅游规划等领域, 而在城乡规划领域尚未出现较为系统的探讨。因 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梳理段义孚人文地理学中空 间的情感逻辑的表述和思辨,继而对当前城市规划 领域中的若干城市议题展开反思,探索如何借助段 建设质量,为人们缓解城乡矛盾和人地矛盾 提供新的方向。
地理学的流派
地理学的流派二次大战后,尤其是从60年代起,西方人文地理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连续不断地朝多元化发展。
这些变化从基本上改变了西方人文地理学,尤其是区域地理研究的性质,使人文地理由战前孤独地在内部自行演化,转变为战后与其他社会科学的互动,并从经济学、社会学与政治学引进了一些新观念。
此一转变大大地丰富了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也相当程度地提高了其学术地位,基本上将人文地理学从以前侧重于区域描述,改变为现在的对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及人与地点或地方关系的诠释[1]。
英国的著名地理学家约翰斯顿(R.J.Johnston),从哲学角度曾将80 年代的西方地理思想流派归结为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结构主义,国际地理学界对人文主义地理学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2]。
标签:人文主义地理学;地理学学派;认识论一. 基本概念人文主义,顾名思义,也就是讨论个体的、个性的(人)与集体的人(文)发展变化的思想或学问。
段义孚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是一种基于人文主义地理哲学的学派,它不属于系统地理学的任何学科分支,“它既非自然地理学、又非经济地理学或人文地理学”[3]。
二. 研究背景人类对人文内容及其精神选择的历史与人类对确定性的渴望有关,柏拉图是开启人类选择与放弃并行历史的先行者。
西方科学有一种称谓叫“视觉中心主义”(Ocularcentrism),其涵义是,人类的五官是认知的来源,但眼睛是最明亮的,这是古希腊哲人的意见。
柏拉图接受了这一意见,但他对眼睛作了区分:对应现实世界的肉体之眼和对应理念世界的心灵之眼,并将后者视为可靠知识的来源。
最终,人类的认知开始了选择与放弃并行的道路,(心灵的)眼睛成为了唯一可以依赖的认知工具,其他“四官”是不足为信的。
柏拉图的选择最终导致了人类这样那样的选择,最终缔造了“完美无缺”的科学理性主义——一种单一的却无可质疑的态度。
现代人文主义地理学兴起于于20世纪60年代末,此时欧美国家正值社会矛盾尖锐,亟待转型的关键时期,正如文艺复兴之于反对神学运动一样。
段义孚的人文地理学观点
段义孚的人文地理学观点段义孚是中国著名的人文地理学家之一,他的人文地理学观点对中国的地理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段义孚的人文地理学观点。
一、人文地理学的定义段义孚定义人文地理学为“研究人类活动及其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彼此间的联系、影响的一门科学”,即人类活动的空间表现及其影响的科学。
二、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段义孚提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综合观察法”,即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资料材料来观察、分析地球表面人类活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
三、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在段义孚看来,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人类的文化和行为习惯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和变化趋势。
2、城市和乡村的空间组织结构及其功能和意义的演变。
3、旅游活动的发展和空间分布规律。
4、文化现象、传统和现象的地理分布规律等等。
四、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根据段义孚的人文地理学观点,城市规划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1、合理利用城市的空间资源,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2、加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优化城市环境。
3、强调人类活动的创造性和可持续性。
以上原则在实际城市规划中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如何依据人文地理学的观点来实现城市的发展,是城市规划者所必须关心的问题。
总结:综上所述,段义孚的人文地理学观点对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仅对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而且为城市规划及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指导。
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应用,为人类的生活和未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
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段义孚1(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地理系,威斯康星州府麦迪逊)志丞、左一鸥译周尚意校(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北京 100875)摘要: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其一。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段义孚和雷尔夫(Edward Relph)、布蒂默(Anne Buttimer)、莱(David Ley)、赛明思(Marvyn Samuels)和恩特里金(Nicholas Entrikin)等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代表人物。
1976年段义孚发表了《人文主义地理学》一文,1978年这些学者一起出版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第一部论文集《人文主义地理学》。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协调社会科学和人之间的关系,容纳知性(understanding)与智慧(wisdom),客观(objectivity)与主观(subjectivity)以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其主要任务是发展方法论,并深刻理解人类在世界所处地位的。
本文各部分都渗透着这个主题。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社会批判立足点是伦理和道德。
它强调人们对自然、对世界的感悟能力。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这种感悟力。
第一,地理学关注不同地方的差异,地方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各个地方特点的差异上。
地方是可以如何通过感官来感受到的,各种感受的综合形成了地方感;第二,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往往是把强权加在自然之上,从而扭曲了自然的本来形态。
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将提升人类的道德;第三,想象力是一种对世界的感悟能力,文化则是想象力的产物。
人类在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时也会陷入怪圈。
本文最后指出,人文主义地理学者必须能够把握大量的事实,同时洞悉人类对自然的感悟的复杂与精妙。
(周尚意摘)关键词:人文主义地理学地方人与自然文化中图分类号:K901文献标识码 AHumanistic geography--a personal viewYi-Fu Tuan(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Madison, USA)1作者简介:段义孚(1930-)男,1941年离开中国,在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就读初中和高中。
段义孚地方思想对区域旅游开发的启示
232018年4月下半月刊段义孚地方思想对区域旅游开发的启示李 润 李玉琼 汪顺美地方与空间思想是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核心,其地方与空间思想思考阐述的不仅是人的感官感受到的各种感情,还融合了美学和哲学等内容。
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人与地方、空间两种地理环境存在的本质联系,展现了人类对地方和空间认识的新角度。
本文认为在区域旅游开发中,要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赋予人文情怀,将其规划开发为一个可见的或者不可见的能吸引游客满意的稳定的地方,给予游客以强烈的安稳幸福感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发和保护好当地的旅游资源。
引言在美国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中,地方与空间理论是核心内容,其地方与空间思想思考阐述的不仅是人的感官感受到的各种感情,还融合了美学和哲学等内容。
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人与地方、空间两种地理环境存在的本质联系,展现了人类对地方和空间认识的新角度。
他的思想影响着城市的规划建设、景观园林的设计思路等。
本文通过研读有关段义孚的精品著作,发现将其地方和空间的思想引用到区域旅游开发中的案列较为稀少,因此,通过从其空间和地方与人的情感和生存相联系,研究在区域旅游开发中充分将其理论及其阐述的本质和实际相联系,推动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以期对区域的精神生态和环境生态在开发的过程中起到充分的保护作用。
一、地方思想与区域旅游开发在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中,地方不但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还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地方开发规划得当,不仅让人感觉安稳幸福,也让人有强烈的归属感。
由此看来,地方使人具有稳定感与安全感。
第一,地方要能给人以身份认同。
即在区域旅游开发中,如在基础设施服务方面,要给游客以强烈的“归属感”,要从游客的心理需求出发,站在游客的角度深入客观地分析其内心深处能够满意的旅游目的地的载体,让游客身临其境时,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要来这里,最好让其有足够的存在感,充分地给予游客身份认同感。
第二,稳定与完整的地方有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
人文主义地理学
段义孚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者不是完全拒绝看待人的科学视角,而是在现 有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从事新的知识创造,因为,科学地研究人的路径会弱化人类 意识的重要性。⑥比如,站在科学的视角,很多社会学与人文地理学当中的重要
① David Seamon, Humanistic Geography. pre-publication draft of entry to be published in Douglas Richardso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Geography: People, the Earth, 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y. NY: Wiley, 2015, forthcoming.格式? 地理学家克拉瓦尔(Paul Claval)提到,段义孚“1976年在《美国地理学协会期刊》(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AA A G)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使用“人文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一词,这个名词很快就取代了早先用于这个新发展路线的名词——“现象学地理学” (phenomenological geography)”。参见:[法]保罗•克拉瓦尔.地理学思想史[M].郑胜华,刘德美,刘清华, 阮绮霞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69. ② Yi-fu Tuan. Humanistic Geography[J]. Annu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66:2 (1976: June) pp. 266~276. ③ David Ley. Cultural/Humanistic Geography[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5:249 (1981) pp. 249~257. ④ 同上。 ⑤ 同上。 ⑥ Yi-fu Tuan. Humanistic Geography[J]. Annu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66:2 (1976: June) pp. 266~276.
用文学地理学的方法分析诗词的时空结构
用文学地理学的方法分析诗词的时空结构1. 本文概述随着文学地理学的兴起,诗词研究开始注重地理空间与时间序列的交织影响。
本文旨在运用文学地理学的理论框架,深入探讨诗词作品中的时空结构,揭示地理环境与诗人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古典诗词的细致分析,本文不仅关注诗词中的地理景观描绘,还致力于探索这些景观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迁,以及这些变迁如何反映在诗词文本中。
文章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介绍文学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诗词研究中的应用详细分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作品,探讨其时空结构的特点总结文学地理学方法在诗词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本文期望为诗词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论,促进对古典文学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2. 文学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文学作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其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决定论、地域文化论和空间批评理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对文学创作具有决定性影响。
这一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认为“万物皆流,无物常驻”,强调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也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说法,表明地理环境对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学创作的影响。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塑造不同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从而影响文学作品的题材、主题、风格和审美取向。
地域文化论强调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地域文化论认为,文学创作受到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文学作品中的地域特色是地域文化在文学中的体现。
例如,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南方诗歌多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婉约北方诗歌多写边塞战争,风格豪放激昂。
这种差异正是地域文化影响的结果。
空间批评理论是文学地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空间批评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中的空间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且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意识形态内涵。
人本主义对地理学的影响
人本主义对地理学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和上世纪的人本主义对地理学的影响方面有所不同,所以上世纪的人本主义思潮主要将其称之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潮对地理学的影响主要是认识论方面的。
通过阅读书籍和课程的介绍对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精髓实在是没能学到。
但有几个重要的观点和视角可以说一说,根据保罗克拉瓦尔的《地理学思想史》和我们的一个课程上讲的,人文主义者批判以往的思想,即人不是动物,社会也不是机器,认为把人当作纯粹的理性人去判断他们的空间行为决策和人地关系是不合理的。
人文主义地理学强调通过人的感知经验去认知人地关系,比较重视感知、态度、价值观对地方主体的地方感、地方认知建构的影响,这不同于之前实证主义为主的地理学那种讲求客观认知人地关系。
可以看看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先生的经典著作《人本主义地理学》、《恋地情结》、《割裂的世界》、《逃避主义》等。
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视野
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视野
李溪
【期刊名称】《人文地理》
【年(卷),期】2014(29)4
【摘要】段义孚的人文地理学思想,在很多方面来源于20世纪哲学的发展。
本文侧重于对他影响最大的实用主义、现象学和符号学三个领域,探索这些哲学思想如何或明确或潜在地影响了他的人文地理学观念。
实用主义主要启发了他"日常经验"及其连续性和关联性的关注,符号学为他阅读建筑和城市的一些地理特征关系提供了帮助。
而现象学则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影响了他,从他最初批判地理科学的数学化方法,到后来他对时间和知觉问题的关注,以及由此产生的地方感问题,均在现象学的视野下展开。
此外,他以描述和归纳呈现一个"人"的地理经验的视野,也源自与现象学"面向事实本身"的主张。
本文最后提及中国哲学和智慧对他的影响,他有效地融合了东西方的思想,使之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总页数】5页(P8-12)
【关键词】段义孚;现象学;实用主义;符号学;经验
【作者】李溪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0-06
【相关文献】
1.人文主义地理学视野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指向 [J], 朱承熙
2.乡村旅游艺术介入:基于段义孚人本主义地理学视角的模式探究 [J], 曾艾依然;张茵
3.“回家”:关于段义孚人本主义地理学的专栏 [J], 柴彦威
4.作为中国人文地理学鉴镜的段义孚思想 [J], 叶超
5.初论段义孚人本主义地理学思想的形成 [J], 陆小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段义孚关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用处的观点
段义孚为什么能在美国产生甚至超出地理学界的影响,是一个有趣而有意义的问题。
这些“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的东西,究竟有何用处?我试译他的原作中的一段话为复:
“地理学提供有用的知识。
斯特拉波曾宣称,“它服务国家的需要”。
什么是有用性?一个标准是:如果一件工作有酬劳,则它是有用的。
另一个标准是对人们生活和土地有可辨别的影响。
第三个是从人类的目的定义:如果对人类福利有贡献,则它是有用的。
什么是人本主义地理学的用处?除了宽松自由的艺术院系,人本主义地理学家很难在其它部门就职。
在传统部门他也难以找到一席之地,因为处理大量的统计材料不是他的技术。
人本主义者对现实世界有何影响?当然,学生是现实世界一个部分而且致力于教学能够解放思想。
事实上,以影响他人为标准而判定,人文学者在他的教室比那些规划办公室的、讲究实际的同事更有用。
数据收集并不能保证有用。
大量的土地利用图、公园和休闲报告、城市和政府规划未见天日。
梦想在书桌上开始,常常在文档盒里逗留,然后就永远被束之高阁。
人本主义地理学家怎样对人类福利有贡献?以设计更好的自然环境为例。
他的科学家同事能够建议修建更有效的交通系统,选择理想的新产业和下水管厂房的区位。
人本主义者能做什么?一般而论,人本主义者的特长在于解释人类经历的模糊、矛盾和复杂。
作为地理学家,他的主要作用在于澄清那些属于空间和地方的概念、工具和渴望。
这包含一个他如何去做的暗示。
人本主义的作用之一就是揭示文化的美德和缺陷。
他应该能够建议规划者同种文化的人倾向于生活在一起,他应该能够提醒人们,尽管抱团令人渴望,但是它必须付出某种人生价值的成本。
人本主义者将展示,地方怎样是一份共享的感情、一个就像一个区位和一个自然环境的概念。
它能够建议地方感觉被提升的方式。
除了这些可能的服务,人本主义方法将从不会真正流行。
原因不简单,因为与那些直接的自然环境的人工方法相比,它很少有效率。
一个更基本的原因在于,很少有人关心深入剖析自己。
知识为己,人本主义事业的最初奖赏,在西方文化中常被怀疑。
考虑一下地方感和民族身份形成时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任务中,它有助于生动地表述邻里或民族成就;借助麦迪森大道技术,它有助于提升一个地方的形象;在更深层次上,通过象历史的盛会和咖啡桌上的书籍这样的方式,它有助于唤醒人们过去的自我意识。
这个探究和经历应止步于何处呢?正如个人的历史只是枯骨一具,人类的历史更是如此。
那些通过告诉他的邻居如何修饰形象而有一个良好开端的人本主义者也失去了他的客户,因为它揭露了问题的复杂性和不常是美好的过去。
”
请注意上面的多处警句。
尤其是“一个更基本的原因在于,很少有人关心深入剖析自己。
”(比较中国古人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现之学者又在为啥?)
研究地理为了什么呢?到底为了什么呢?
为了自己!那么是不是地理学的问题和学问可能不是重要的,关键是不是人的地理,是不是“人”的新地理。
段的理论、思想可能并不是新的或者特别宏大和具有震动性的,因而他无法与那些大哲学家相提并论;但是,在哲学贫困的地理学领域,他将二者,或数者联系起来,却无疑身逢其时和其地。
另外,段义孚的成功是丰富的个人敏感性、西方哲学素养、东方文化背景三者结合的结果。
关于应用及“有用性”的学科意义,舍费尔(Schaefer, F.K.)在他的例外论一文中曾指出,“根本性的要点在于,只存在科学及科学的应用,而不存在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明确划分。
无论这种划分的根据是实际,个人兴趣还是研究重点等理由。
“纯”科学家寻求与他的“应用”科学家同事所用的的法则并无区别。
相反地,一些重要的理论思想来自于工程技术人员的建议。
举一个人们长期确信的学科的例子,相比热力学和机械学,工程物理学不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应用这个概念也不是像人们想当然的那样清晰。
它至少有两层意思。
区域地理学家应用法则解释一些区域特征,而区域规划者或土壤保护专家则应用同样的法则工作,但他的“应用”含义却与区域地理学家不同。
他是一个社会工程师。
”。
说到底,不同的人看待“应用”不同的价值观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由于社会分工不同。
社会分工再与现实的经济利益挂钩,就会产生两重效果。
一方面,它促使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更重视和产生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它会使我们评价东西的价值标准变为经济和功利、工具主义,以至产生马克思批判的人的异化。
这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的致命缺陷。
事实上,社会分工不应该成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我们自己的障碍,而是条件,一个需要我们不断调整和打破的有利条件。
地理学家,在享受分工带来的专家地位的同时,能跳出这种学术或社会分工的桎梏,使人类(包括自己)更加自由吗?为什么二战以后人文地理学几乎十年一变,并容易受哲学及社会思潮的影响,我想,与这个问题不无关系。
重要的不在于思潮的变化,而要看到维系它变化的主线和核心。
尤其对人文和社会科学而言,古老的问题和思想似乎永远不会过时,它们在新的时代和条件下对我们重新提出挑战。
这是我们把握常新的西方人文地理学时应有的立场。
否则,一味地追风,就只能是捕风捉影。
段义孚正是在破解这一难题上提供了一个并不崭新却发人深省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