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人教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化学新人教选修4第二章单元测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一个体积为2L的密闭中,合成氨。
已知在时间t内,氨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
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45mol/(L·s)。
求t是多少秒?A。
0.44sB。
1sC。
1.33sD。
2s2.在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中充入2mol SO2和一定量的O2,发生反应2SO2 + O2 → 2SO3,进行到4分钟时,测得n(SO2) = 0.4mol。
若反应进行到2分钟时,中n(SO2)为多少?A。
1.6molB。
1.2molC。
大于1.6molD。
小于1.2mol3.二氧化氮能形成二聚分子:2NO2(g) → N2O4(g);ΔH<0.现欲测定二氧化氮的摩尔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是?A。
低温、高压B。
低温、低压C。
高温、低压D。
高温、高压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s) + 2B(g) → C(g) + D(g) 已达平衡的是?A。
混合气体的压强B。
混合气体的密度C。
B物质的分子量D。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5.某反应2C(g) → A(g) + 2B(g),已知ΔH<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仅常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B。
仅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C。
任何温度下反应均可以自发进行D。
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难以自发进行6.可逆反应2NO(g) ⇌ O2(g) + N2(g);ΔH=-180 kJ/mol,对此反应的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B。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C。
增大压力则平衡移动D。
增大N2浓度,则NO分解率增大7.在一定条件下,反应CO + NO2 → CO2 + NO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条件B、配制FeSO4溶液时在溶液中加入稀硫酸C、H2、I2、HI 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D、工业制硫酸中,SO2氧化成SO3,往往需使用催化剂2.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A.C02(g)+H2(g) CO(g)+H20(g) △H>0B.CH3CH20H(g) CH2=CH2(g)+H20(g) △H>0C.2C6H5CH2CH3(g)+03(g) 2C6H6CH=CH2(g)+2H2O(g) △H<0D.C02(g)+2NH3(g) CO(NH2)2(s)+H20(g) △H<0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5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4.两气体A、B分别为0.6mol、0.5mol。
在0.4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B mC+2D,经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为0.2mol。
又知在此反应时间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m值为3 B.B的转化率为20% B.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 C.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 D.平衡时反应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1mol 5.在四支试管中发生反应:Mg+2HCl=MgCl2+H2↑,生成H2的速率最大的是()A.A B.B C.C D.D6.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7.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 mol·L -1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A.20 ℃,10 mL硫酸 B.20 ℃,5 mL硫酸和5 mL水C.30 ℃,10 mL硫酸 D.30 ℃,5 mL硫酸和5 mL水8.已知可逆反应X(g)+2Y(g)Z(g) ΔH<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Y和一定量的X后,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增大X的浓度,X的转化率增大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的压强不变,再充入1 mol X和2 mol Y,再次达到平衡时n(Z)/n(X)的值会变小9.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1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1③ 2 s 时物质 A 和 B 的转化率(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占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数)一样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0.3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10.在100℃时,把0.5molN2O4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于化学反应的内因,与其他外界条件无关B.相同温度下,反应A+B C与反应C A+B的化学平衡常数相同C.反应2SO 2(g)+O2(g)2SO3(g) ΔH<0 温度升高,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D.反应A(g)+B(g)2C(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2(C)/[c(A)·c(B)]2.在一定温度、一定体积条件下,能说明下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反应2SO 2(g)+O2(g)2SO3(g)容器内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反应A 2(g)+B2(g)2AB(g)容器内A2的消耗速率与AB消耗速率相等C.反应N 2+3H22NH3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D.反应4A(s)+3B(g)2C(g)+D(g)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3.可逆反应a A(g)+b B(g)c C(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av(A)正=bv(B)正B.bv(A)正=av(B)逆C.cv(C)正=av(A)逆D.av(A)正=bv(B)逆4.已知2SO 2(g)+O2(g)2SO3(g)ΔH=-197 kJ·mol-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 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5.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 mol•L﹣1硫酸和一定量的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 20℃,5 mL硫酸,2 mL水B. 20℃,4 mL硫酸,3 mL水C. 30℃,4 mL硫酸,3 mL水D. 30℃,5 mL硫酸,2 mL水6.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 A(g)+n B(g)p 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C.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v正>v逆的是点3D.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7.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某些反应及其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N 2(g)+O2(g)K1=1×10302H 2(g)+O2(g)2H2O(g)K2=2×10812CO 2(g)2CO(g)+O2(g)K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c(N2)·c(O2)c(NO)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冰醋酸CH3COOH沸点较高(117.9 ℃),且能形成二聚物(CH3COOH)2,其反应式为2CH3COOH(g)(CH 3COOH)2(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采用测气体密度的方法测醋酸相对分子质量,为尽量接近真实性,在测定时应采用()A.高温低压B.低温低压C.加催化剂D.低温高压9.下图中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只改变一个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使用催化剂D.缩小体积10.某温度下,2A(g)+B(g)3C(g)的平衡常数K=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C.对于某一可逆反应,在任何条件下K均为一定值D.K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大11.现有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12.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气体Y各0.16 mol 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选修4第二章测考试试题有答案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反应X(g)+Y(g)2Z(g);△H <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 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 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 的转化率增大00100⨯=理论产量实际产量产率 理论产量:完全反应得到的产量【答案】D2.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气体Y 各0.16 mol 充入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g )+ Y (g )2Z (g ) △H < 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A. B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 (逆)>v (正) 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1.44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 ,平衡时X 的体积分数增大 【答案】C3.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 ·MgSO 3(s ) + CO (g )MgO (s ) + CO 2(g )+SO 2(g ) △H >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 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 随x 变化趋势合理的是4.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SO 2(g)+2CO(g)催化剂2CO 2(g)+S(l ) △H <0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 2的转化率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平衡常数不变 答案:D5.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H 2O(g)催化剂CO 2(g)+H 2(g) △H < 0反应到达平衡后,为提高CO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增加压强 B .降低温度 C .增大CO 的浓度D .更换催化剂答案:B6.温度为T 时,向2.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PCl 5,反应PCl 5(g) PCl 3(g)+Cl 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化学平衡与溶液习题1:在500 mL 0.1 mol/L HCl 溶液中加入1 g KCl,求该溶液的pH值。
首先,计算KCl的摩尔量:摩尔质量(KCl) = 39.1 + 35.5 = 74.6 g/mol摩尔量(KCl) = 质量(KCl) / 摩尔质量(KCl) = 1g / 74.6g/mol = 0.0134 mol然后,计算盐酸(HCl)的摩尔量:摩尔质量(HCl) = 1.0 + 35.5 = 36.5 g/mol摩尔量(HCl) = 浓度(HCl) * 体积(HCl) = 0.1 mol/L * 0.5 L = 0.05 mol根据物质的摩尔量关系,可知盐酸(HCl)反应完全后的物质摩尔量:KCl:HCl = 1:1,所以 KCl 的摩尔量 = HCl 的摩尔量 = 0.0134 mol所以,盐酸(HCl)与KCl反应后,生成溶液中的氯离子的摩尔量为:氯离子(Cl-)的摩尔量 = 0.05 mol + 0.0134 mol = 0.0634 mol由此可得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浓度(Cl-) = 摩尔量(Cl-) / 体积溶液 = 0.0634 mol / 0.5 L = 0.1268 mol/ L根据氯离子的浓度求溶液的pH值:pH = -lg[Cl-] = -lg(0.1268) ≈ 0.9所以该溶液的pH值约为0.9。
习题2:若已知 0.1 mol/L HCl 和 0.05 mol/L NaOH 完全反应生成水和盐的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为:HCl + NaOH → NaCl + H2O根据方程式可知,1 mol HCl 反应生成 1 mol NaCl。
所以 0.1 mol/L HCl 反应生成的 NaCl 的摩尔质量:摩尔质量(NaCl) = 23.0 + 35.5 = 58.5 g/mol所以生成的 NaCl 的质量为:质量(NaCl) = 摩尔质量(NaCl) * 反应生成的 NaCl 的摩尔量= 58.5 g/mol * 0.1 mol/L * 1 L = 5.85 g所以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5.85 g。
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章末练习及答案word版
高考链接1.(2011·天津)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答案 D解析可逆反应SO2(g)+NO2(g)SO3(g)+NO(g)在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从图示可以看出:a、b、c三点v正一直增大,说明反应一直正向进行,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浓度:a点大于b点,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B、C项错误;在绝热恒容条件下,若c点达到平衡,则c点以后应为一水平状态,c点仅表示以前温度起主导作用,c点以后,反应物浓度对速率影响占主导作用,故c点未达到平衡状态,A项错;因a~b段正反应速率小于b~c段,当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应是a~b段小于b~c段,D 项正确。
2.(2010·北京)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
设平衡时甲中CO2的转化浓度为x mol·L-1,则平衡时H2、CO2、H2O、CO的浓度分别为(0.01-x) mol·L-1、(0.01-x) mol·L-1、x mol·L-1、x mol·L-1,根据平衡常数K=94=x×x(0.01-x)×(0.01-x),解得x=0.006,则甲中CO2的转化率为0.0060.01×100%=60%,由于乙相对于甲增大了H2浓度,CO2的转化率增大,大于60%,A项正确;设平衡时CO2的转化浓度为y mol·L-1,则平衡时H2、CO2、H2O、CO的浓度分别为(0.02-y) mol·L-1、(0.02-y) mol·L-1、y mol·L-1、y mol·L-1,根据平衡常数K=94=y×y(0.02-y)×(0.02-y),解得y=0.012,丙中CO2的转化率为0.0120.02×100%=60%,B项正确;平衡时甲中c(CO2)=0.01mol·L-1-0.006 mol·L-1=0.004 mol·L-1,丙中c(CO2)=0.02 mol·L-1-0.012 mol·L-1=0.008 mol·L-1,C项错;反应开始时,丙中反应物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快,甲中反应物浓度最小,反应速率最慢,D 项正确。
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单元测试卷(含详细答案)
安阳县实验中学高一19班化学试卷第I卷(选择题)单项选择1.用CH4催化还原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合物的污染。
例如: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H>-574kJ/mol B.等物质的量的CH4在反应①、②中转移电子数相同C.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把NO2还原为N2(生成的水为气态),放出热量173.4kJ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把NO2还原为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mol 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或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H2(g)+12O2(g)=H2O(g)ΔH=-241.8 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B.已知:S(g)+O2(g)=SO2(g)ΔH1=-Q1;S(s)+O2(g)=SO2(g)ΔH2=-Q2(Q1、Q2均正值),则Q1<Q2C.已知:12H2SO4(浓)+NaOH(aq)=12Na2SO4(aq)+H2O(l)ΔH1;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ΔH2,则有|ΔH1|<|ΔH2|D.已知:Fe2O3(s)+3C(石墨,s)=2Fe(s)+3CO(g)ΔH=+489.0 kJ·mol-1;CO(g)+12O2(g)=CO2(g)ΔH=-283.0 kJ·mol-1;C(石墨,s)+O2(g)=CO2(g)ΔH=-393.5 kJ·mol-1,则4Fe(s)+3O2(g)=2Fe2O3(s)ΔH=-1641 kJ·mol-13.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 △H=+QkJ/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上述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D.反应吸收0.025Q kJ热量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中恰好反应4.已知常温下,N2(气)和H2(气)生成2mol NH3(气)放出92.4 kJ热量。
2019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2.1 化学反应的方向精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4
化学反应的方向A组1.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B.天然气的燃烧C.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D.室温下水结成冰解析:自然界中水由高处向低处流、天然气的燃烧、铁在潮湿空气中的生锈、室温下冰的融化,都是自发过程,其逆向都是非自发的。
答案: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生锈和氢燃烧均为自发放热过程B.冰融化的过程中熵值增加C.无热效应的自发过程是不存在的D.同一物质固态时熵值最小解析:自发过程是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就能进行的过程。
铁生锈和氢燃烧均为混乱度减小、有序性增加、稳定性增强、放出热量的自发反应,A项正确;冰融化即有序性减小,混乱度增加,即熵值增加,B项正确;物质由有序转化为无序时,不一定发生热效应,如分子的扩散现象,C项错误;同一物质在固态时有序性最高,混乱度最小,熵值最小,D项正确。
答案:C3.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 )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概率大解析:A项,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有趋向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倾向。
B项,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例如,在25℃和1.01×105Pa时,2N2O5(g)4NO2(g)+O2(g) ΔH=+56.7kJ·mol-1;(NHH=+74.9kJ·mol-1。
不难看出,上述两个反应都是吸热反应,4)2CO3(s)NH4HCO3(s)+NH3(g) Δ又都是熵增的反应,显然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
C项,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有趋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属于熵判据。
D项,扑克牌的无序排列也属于熵判据。
答案:A4.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酸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B.碳酸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C.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此反应不应该自发进行,必须借助外力才能进行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解析:(NH4)2CO3分解的过程气体分子数增多,是一个熵值增加的过程,用熵判据。
化学选修四-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和答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5习题1.举例说明什么叫反应热,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2.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吸热,有的反应放热。
3.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molN2(g)与适量H2(g)起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kJ热量。
(2)1molN2(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NO2(g),吸收68kJ热量。
(3)1molCu(s)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kJ热量。
(5)(l),(6)(l),1、O(g),2、反应12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找对应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可以再生的,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用氢气作燃料有什么优点?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有什么问题?它的发展前景如何?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
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
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科学家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请你谈谈甲烷燃料开发的前景。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
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
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
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请画出一张柱状图来形象地表述这些数据,并提出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的设想。
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3.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 M、N 的物 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
N
C.t3 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B.t1 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 D. t1 时,N 的浓度是 M 浓度的 2 倍
4.在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 2HI
_。
(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2. 对于反应 3X(g)+Y(g)====Z(g),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则生成 Z 的速
率(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1) 升高温度:
;
(2) 增大压强:
;
(3) 增大容器容积:
;
(4) 加入 X: (5) 加入 Y: (6) 压缩体积:_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看,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的作用
9. 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加的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下列反应中,在任何温度下都
不自发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是
A.203(g)=3O2(g) △H<0 B.2CO(g)
化学第二章练习题一
1.下列哪些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
A.压强
B.温度
C.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2.100 mL 6 mol·L-1 的 H2SO4 跟过量的锌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 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 物中加入适量的( )
A.硫酸钠固体
B.水
高二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 参考答案(全)
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选修4课后答】『必修1部分答案』第一章 (2)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3)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4)第二章 (7)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7)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7)第三节化学平衡 (8)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9)第三章 (9)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9)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0)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11)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2)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 (14)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14)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4)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 (14)第一章习题 (15)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5)物质的分类 (15)离子反应 (16)氧化还原反应 (17)金属及其化合物 (18)金属的化学性质 (18)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8)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9)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
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二)补充习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发生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2.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过量的锌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
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N B.t 1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
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 1时,N 在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HI
H 2+I 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mol·L -1需20 s ,那么由0.06 mol·L mol·L 等于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 (g ) 2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 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CO
,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
三者的反应速率值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g)====Z(g),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则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硫酸的工业生产中,通过下列反应使22SO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SO3
)在生产中常用过量的空气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不是用水,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气中的S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逆反应
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0 逐渐减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氢气发生的速率变化情况如
______________;t2
3 mo l·
(3)3A+2B
13.
充分利用
2
间
3
生产效益低
t<>v(
为反应物浓度大于生成物浓度)所以
t=500 达最大值。
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在
℃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但v(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