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合集下载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姓名:学号:专业:班级:《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我说的题目是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板书课题: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一、说教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的一篇回忆文章。

文章紧紧围绕了本单元“修改自己的作文”的单元主题,记叙了作者“我”和叶老先生之间的两件事情,一是叶老先生为我认真地修改作文,令我受益匪浅;二是讲了之后一次我去叶老家做客,他那平和而又关爱儿童的品质更令我感动,全文表达了叶老对我的“关爱”和我对叶老的“敬爱”之情。

二、说学生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大脑发育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时段孩子的注意力目的性强、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持久,言语发展水平也由口头向书面过渡,所以教师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涵盖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因此,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预设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推荐、眼帘、融洽”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先学做人的道理。

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的品质,并从中受到启发。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编者意图和小学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的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了解叶圣陶的文品与人品;将本课的难点定为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并懂得要学作文先学做人的道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说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说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说课稿一、导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课,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也是一堂生动的语文课。

这篇文章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二、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其细腻之处,感受文学的美。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整体感知:首先,请大家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生字词和难懂的句子。

2.深入理解: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深入剖析文章,领略其中的美妙之处。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爬山虎的描写:文章运用了哪些感官描写了爬山虎?这些描写有何特点?(2)作者的情感表达:作者通过描写爬山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体现的?(3)文章的结构安排: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这种结构对表达文章主题有何作用?(4)语言的运用: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这种语言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何作用?3.拓展延伸:在理解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将带领大家进行拓展延伸。

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丰富大家的知识和技能:(1)比较阅读:请大家阅读一篇类似的散文,比较两篇文章在内容和表达上的异同点。

这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本文的特点和风格。

(2)写作练习:请大家尝试运用本文所学到的观察和表达方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植物的短文。

这将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4.课堂小结:最后,我将带领大家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本文的主题和重点。

同时,也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四、作业布置1.请大家课后继续阅读本文,深入品味其中的语言和情感。

2.请大家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一篇关于自己喜爱植物的短文,字数不限。

3.下节课我们将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大家的短文和心得。

请大家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及改进在课后,我将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进行改进。

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我会成为一名更好的语文教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片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顽强精神,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同时,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素养。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但在词汇积累、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方面仍需不断提高。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悟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爬山虎的生长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激发对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学习;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描绘自然景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情感教学: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美丽;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问题,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生字词学习: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默写,加强词汇记忆;4.讨论交流:小组内讨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5.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语言描绘自然景物;6.总结感悟:引导学生总结课文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那片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那片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6课。

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得回忆文章。

文章紧紧围绕本单元“修改自己的作文”的单元主题,记叙了叶老为“我”“修改作文”、“邀我作客”两件事情。

课文篇幅较长,文字平和,可平和之中却带给读者心灵的震撼。

二、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由于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单地理解课文。

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3、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难点)四、教法和学法大家都知道,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为了实现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

除了以上的教学方法外,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利条件,还穿插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2.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3.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二)学习第二部分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第8自然段通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感受叶老平易近人,和蔼亲切。

3.第9自然段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通过朗读、补充课外资料──叶老和“我”谈话的内容,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目录一.说教材---------------------------------------2 二.说学习者分析---------------------------------2 三.说教学理念-----------------------------------2 四.说教法---------------------------------------3 五.说学法---------------------------------------3 六.说教学过程-----------------------------------4 七.说板书---------------------------------------6 八.作业设计-------------------------------------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一、说教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的回忆文章。

文章紧紧围绕本单元“我的成长故事”的单元主题,记叙了叶老为“我”“修改作文”、“邀我作客”两件事情。

课文篇幅较长,文字平和,可平和之中却带给读者心灵的震撼。

二、说学习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四年级学生处于从直观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的阶段,但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要特点,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所谓“人文性”,就是指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谓“工具性”,就是指语言文字是表达方式,语文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等奖说课稿

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等奖说课稿

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等奖说课稿《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等奖说课稿教材分析:课文是中年作家肖复兴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修改他的一篇作文及请他做客的事,从中表现老一辈对青少年一代的热情关怀,以培养学生写后要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作文地好习惯。

课文内容比较好掌握,但课文篇幅长,内容多,还有许多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只有通过对句子的理解,才能感受到人物品质,因此,本次课我选择第一件事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写作文的方法,并感受叶老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从叶老对《一张画像》地修改中,学习写作文的方法,并能从这件事中感受老一辈对青少年一代的热情关怀。

学生情况分析:该班学生思维不太敏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很容易停留在文字表面,对《一张画像》的修改,学生只能感受到叶老的认真,很难感受到叶老的平和、温暖,更很难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自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

所以说,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青少年一代的热情关怀和学习写作文的方法,将事整个课堂的难点。

教学过程结构的设想:一、通过学过的课文《爬山虎的脚》如题,揭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讲了两件事。

三、学生自主学习修改作文部分。

1、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课文给自己留下深深感受的地方画出来,并不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中空白处。

(让学生自主、主动的学习课文,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以深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人物形象)2、指名交流。

预设(1)句子: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叶不少。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叶规范了。

而“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得封面。

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范文(通用4篇)

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范文(通用4篇)

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范文(通用4篇)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范文篇1一、教材分析:第七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并请“我”到他家做客的两件事,通过这两件事使“我”受益匪浅,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写在叶老家做客时,作者两次提及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

一是下午刚进院时看到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

二是黄昏时分落日余辉映照下的爬山虎。

两番景色都给人以不同的美感享受。

表面是写景色之美。

实则把作者对两代人的共通共融暗藏在文字的背后,更会让人回味悠长。

课文最后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点明了题目,道出了这两件小事对作者的影响之深。

二、设计理念:本着将课堂教学努力做到简单、扎实、有效的设计理念,更好的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我注重了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在充分了解他们自学所得的基础上,构建以点带面的阅读话题,来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含义深刻的句子较多,对于刚升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颇有难度。

我抓住了作者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习“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做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指导规范书写“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导背诵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4、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

5、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这是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分为了三课时完成。

我讲的这一课主要完成3、4两条。

2023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通用3篇)

2023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通用3篇)

2023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通用3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语文教学要着眼于言语形式,有效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得意又得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前,我便问自己:我要教些什么,要留给学生什么,怎样才能得意不忘言呢?带着这样的思索,我反复读了这篇课文,在理解中慢慢明白了自己要教给学生什么,下面我来说说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其次篇精读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得回忆文章。

文章紧紧围绕记叙了叶老为“我”“修改作文”、“邀我作客”两件事情。

课文篇幅较长,文字平和,可平和之中却带给读者心灵的震撼。

二、说学情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肯定的识字阅历,初步具有独立的识字实力。

学习重点也由识字渐渐向阅读过渡。

一些阅读方法已经基本驾驭,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但体会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则是四年级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基于以上的理解和相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相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举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育仔细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本课拟定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将重点实现目标:1、读准生字,理解“春风拂面”“密密麻麻”等词,会写删;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知道写好作文字要精确、句要规范、文要详细;从叶老对《一幅画像》的原文修改中,学习修改的方法,初步培育仔细修改作文的习惯。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一、教材分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述著名作家肖复兴回忆少年时代受到叶圣陶先生的关怀教导,走上文学之路的事。

文章借物喻人,感人至深,字里行间涤荡着一种温情。

二、目标预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以点连线带面,抓住重点词,体会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这事对小作者的教育和
影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领会人物感情,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则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
语文是学生精神栖息的家园,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对话等途径,引领学生一次次地亲吻文本,解摸文本,走进文本,感受文字背后作者真情的流淌,生命的呼吸和记忆的心跳。

本课设计力求体现以情为重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悟为强育,加深学生体验的深度。

运用“直奔重点,以主带次”的教法和“自主探究,读悟结合”的学法,共同生成智慧的课堂。

四、教学流程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最后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总结:此时,在作者心中眼里,这绿绿的爬山虎,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已不再是普普通通的爬山虎了,让我们再欣赏一下激情诵读爬山虎的句子,由景入文,再由景走出文本。

这一墙的生机盎然的爬山虎与叶老的人品作品相映成趣,构成了一道和谐的风景。

此时,学生的情感心弦又一次被奏响,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这片绿绿的爬山虎将深深映在学生的脑海里!。

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

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一、教材分析:这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的两件事,通过这两件事使“我”受益匪浅,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深刻,对于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颇有难度。

本节课我打算用两课时完成,今天主要说一下第一课时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指导书写“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

4.初步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

首先出示爬山虎图片,回顾《爬山虎的脚》一课及作者,引入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齐读课题后,了解作者。

这样在课的一开始,就明确了所学课文的主要人物。

2.检查预习因为课文篇幅特别长,所以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读熟课文。

所以导入以后直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首先检查词语。

指导读准生词读音及多音字。

在指导识记字形时重点指导“删”的字形、字义以及书写。

然后练写。

第二组词语出示了与作者和叶圣陶有关的词语,以帮助学生主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在默读课文后概括课文的主要事件并板书,让学生借助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品读课文我以课文中心句“作品与人品都堪称楷模”切入课文的品读,围绕这句话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语句来体会叶圣陶老先生的人品与文品。

在汇报交流过程中,出示叶老为我批改的作文,体会修改的好处及基本的方法,并练习修改几句话。

这样既学习修改的方法,又做到情感的升华,让学生能够通过朗读体会叶老的人品。

简略处理第二件事,以问题:同学们,你们看,6-10自然段,这三句话已经把做客的过程写的很清楚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最新说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最新说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庄日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叫庄日娣。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这两件事,赞美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美好品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并且养成用心修改作文的习惯。

3、情感目标:感受和理解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人格魅力。

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文中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1、谈话导入法: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情感朗读法:通过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3、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给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4、角色采访活动法: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说教学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七个教学环节:(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上课伊始,我会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本学期第六课学的是什么?(《爬山虎的脚》)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一篇与爬山虎有关的文章,名字叫做——《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板书课题,然后让学生再次齐读课题。

(二)介绍叶圣陶与肖复兴学生介绍——教师点评、小结(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教案名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文章,了解爬山虎的生活习性和美丽的外表。

2. 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根据所读内容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写作。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进行综合性写作,将所读内容进行整理和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 大屏幕或投影仪3. 学生练习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爬山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植物。

2. 引导学生思考,爬山虎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它具有哪些特点?二、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教师将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跟随课文朗读。

2.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关键信息。

3.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共同回答以下问题:a. 爬山虎的外形特点有哪些?b. 爬山虎的生活习性是什么?c. 爬山虎为什么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三、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学生小组依次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回答的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整理出爬山虎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四、写作训练(20分钟)1. 教师出示写作题目:“如果你是一片爬山虎,你会如何描述自己的形象和生活?”2. 引导学生思考写作内容,提醒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a. 形象描述:颜色、形状、大小等。

b. 生活习性:生长环境、特点等。

c. 与人类的关系:对人类有何好处,能为人类提供的帮助等。

3. 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写作,注意表达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2.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1. 文章背景与教学目标这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名称为《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本文通过描写爬山虎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启发学生对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能力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本次说课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植物生长的变化和特点,培养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

2. 预习导入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幅插图,插图中有一棵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

我会请学生观察这棵植物,提问植物的特点和生长变化。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棵植物的名字是什么?•这棵植物的特点是什么?•这棵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变化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观察到植物的生长变化?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心,并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准备。

3. 阅读教学3.1 阅读引导在学生思考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将开始正式阅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首先,我会介绍一些相关的生词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例如,“爬山虎”、“四季如春”、“靠着”等词语。

然后,我会提醒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特别是作者是如何描写爬山虎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的。

3.2 阅读讲解然后,我将逐段为学生讲解文章的内容。

第一段:文章开始,作者描述了爬山虎在春天的样子,如行云流水般的生长。

我会请学生在阅读中注意观察,了解爬山虎在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第二段:文章继续,作者描写了夏天的爬山虎,如火烧云般的繁盛。

我会请学生注意观察,了解夏天的爬山虎有怎样的特点和变化。

第三段:文章进入秋天,作者描述了爬山虎在秋天的变化,如同大片金黄的世界。

我会请学生在阅读中理解秋天的爬山虎是怎样的,与春天和夏天的爬山虎有何异同。

通过逐段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爬山虎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3.3 阅读串读在阅读讲解后,我会让学生进行课文的串读。

我会先带领学生读一遍课文,让他们熟悉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然后,我会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反复串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景美人更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等奖说课稿

景美人更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等奖说课稿

景美人更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等奖说课稿《景美人更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景美人更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等奖说课稿一、文本解读:()配乐:(你嫩绿的叶子闪着光芒,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你像温柔的小精灵,跳跃着,摇曳着,闪烁着……)这美丽的景致便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肖复兴笔下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也是今天我说课的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主要是帮助学生体会成长的过程,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本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和邀请“我”到他家做客这两件事,刻画了叶圣陶先生认真工作、平易待人的人物形象。

但是,课文却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用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叶老先生由衷的感激于钦佩之情。

文章通过两次具体描写叶老家院子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情景交融,让人不禁发出景美人更美的感叹!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蕴含在这绿绿的爬山虎之中。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要读出两处景和两件事的巧妙联系是个难点,怎样将爬山虎的生机美与叶老的人格美有机地融合起来,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便是我教学设计的意图所在。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我把教学目标预设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的文品,对人平易真诚的人品。

(这是教学的重点。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这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4、初步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二、说说教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我确立了两条主体思路。

其一,为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为后文的学习打下情感上的基础,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用于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

其二,品词酌句阅读法:首先老师带领学生通过抓重点词体会句子的意思,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感悟句意,接下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这种方法。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定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定稿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师范路小学赵艳玲一、教材分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它记叙了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修改他的一篇作文并邀请他到家做客的事,表现了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文品和平易真诚、和蔼可亲的人品。

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

目的是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作文,怎样做人。

同时,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掌握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

它是一篇记事的文章。

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人物的情感。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所谓“人文性”,就是指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谓“工具性”,就是指语言文字是表达方式,语文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即语文学习既要“得意”,又要“得言”,“得意”者,就是体会感情,是“人文性”;“得言”者,就是学习表达方法,是“工具性”。

因此,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1、学习叶圣陶先生伟大的人品与文品,懂得学习作文首先应学会做人的道理;2、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这三个目标中,“学习叶圣陶先生伟大的人品与文品,懂得学习作文首先应学会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相对就是难点。

二、教学课时这节课的学习预计用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需做的是,整体把握课文,明确课文中讲的两件事,并通过第一件事体会叶老先生的文品,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第二课时则主要学习课文的第二件事,学习叶老的人品,体会描写爬山虎的句子的深刻含义,学习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三、下面就针对我刚才教学的第二课时做一说明:教学思路:我确定的第一个思路是“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X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对本课做具体阐述: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叶老先生为我认真地批改作文和邀请我做客的两件事情。

颂扬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的文品和对人平易近人的人品。

本单元的主题是成长故事。

根据《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目标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预设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重难点为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说教学方法“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采用朗读感悟法、批注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让语文课真正变成学生的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做人。

三、说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谈话引入课题从《爬山虎的脚》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启发学生思考:肖复兴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2、检查预习、整体感知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主要讲了哪两件事?以课件的形式检查生字词,重点指导识记、书写“删”字。

通过课件展示这个字的演化过程,感受汉字的表情达意作用。

3、研读感悟,主题升华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在第一件事中我以学生的自学为主,设计三个问题:为什么“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叶圣陶爷爷从哪些方面对我的作文给了修改?叶圣陶爷爷认为我的作文好在哪里?让学生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批注。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材料
 一、教材分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当代作家肖复兴于1992年写的回忆文章,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中的重点将读篇目。

围绕“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一重点训练项目而定,该篇情感浓郁,叙事性强,又保含深刻的哲理。

 全文篇幅较长,叙事的脉络很清晰,着重记叙了,“改文、做客”两件事。

通过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这件事,作者感受特别深,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写在叶老家做客时,作者两次提及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

一是下午刚进院时看到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

二是黄昏时分落日余辉映照下的爬山虎。

两番景色都给人以不同的美感享受。

表面是些景色之美。

实则把作者对两代人的共通共融,共同走向充满美好的希望的明天的心愿暗藏在文字的背后,更会让人回味悠长。

课文最后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幺绿着。

”点明了题目,道出了这两件小事对作者的影响之深。

 二、整体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如何使师生共同享受高质量、高品位的生命历程,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述著名作家肖复兴回忆少年时代受到叶圣陶先生的关怀教导,走上文学之路的事。

文章借物喻人,感人至深,字里行间涤荡着一种温情。

根据我对文本的解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的目标预设为: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以点连线带面,抓住重点词,体会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这事对小作者的教育和影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领会人物感情,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则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二、联系实际,说策略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我将联系实际,说说本节课的教学策略)
语文是学生精神栖息的家园,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对话等途径,引领学生一次次地亲吻文本,解摸文本,走进文本,感受文字背后作者真情的流淌,生命的呼吸和记忆的心跳。

本课设计我力求体现以情为重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悟为强育,加深学生体验的深度。

运用“直奔重点,以主带次”的教法和“自主探究,读悟结合”的学法,共同生成智慧的课堂。

三、情感互动,说流程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基础,而合理地安排教学程序,则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为此,我现在想结合新课标,具体地谈谈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入新课
一节课的开头,教师要用最佳的手段,最精彩的语言,最短的时间,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因此,揭题导入可以这样设计:
1、读题2次
2、请看图,这图上二人是谁?
然后简介二人。

顺势一引: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肖复兴的少年时代,去领略与感悟他与叶肖之间的真情故事!现在就请打开课文,先把课文读通顺,再想想课文哪些地方写到了爬山虎?用“——”划出句子。

如此的导入,一开始以叶肖二人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再紧扣题中的“爬山虎”,找出相关句子,非常精确而迅速地抓住文本的灵魂,减少内耗,提高课堂效率。

(二)初读课文,切入文本
1、精美的导入,使学生产生了迫切的阅读期待,很快进入了第一次文本的阅读时间,即初读。

2、初读后生汇报,出示相应的句子。

3、指导读好三处写爬山虎的句子,在师生对话、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引导学生感悟爬山虎的美丽、生气、绿得深沉与深情,为下一步文本内容学习打开一个美丽的缺口。

(三)奔向重点,研读课文
(这一环节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我紧抓住“绿绿的爬山虎”这一支点,不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内核,走入那片绿的深处。


1、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巧妙引导:仅仅是这片绿绿的爬山虎,让我久久无法忘怀吗?(不,不是的)是叶圣陶这个人深深扎根在我的心间!(在作者心里叶肖是个怎样的人?)
①出示句子:一位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②指名读,齐读后,抓“楷模”一词讨论理解。

师问:如何称他为“楷模”?
③由这个词再将学生带回文本1—5小节,分别请生读读1—5小节,用心感受。

由此实现预设中以点连线,带碳的目标。

学生读后,请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谈谈叶肖给你留下的印象,充分唤醒学生个体对文本的体验,现出示句子“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如春风拂面”,去领悟作者的感受,进行感情朗读,理解“春风拂面”的感觉,领会文本背后人物的感情,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2、引入6—9小节的学习
在上一环节的学习情感的持续作用下,师顺势引导,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年暑假,叶老邀请我去做客,请用心读6—9小节,文中哪几处情景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用“——”划出来,多读几次。

①学生自由读后交流重点句子。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读自悟,形成个体感悟后组织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要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悟文中“叶老”的品格,体会作用当时的思想感情。

②重点品析句子:
A:“叶老见了我,像……”
a.我让学生反复读这句话,抓住“距离:边读边想,我和叶老之间会有什么距离?(生自由说)
b.抓“一握”,这一握,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叶老?
c.指导朗读。

B:“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
此时教师可以自然引出下个句子的理解。

a.学生反复读,师趁势追问:“我们是老朋友?”学生说后老师接着说:对呀,短时间内我们竟能像老朋友般地相处起来,这就是融洽呀!请你读好句子!
b.几十年过去,作者记忆犹新,我们聊了些什么?(听录音片断)
教师用语言点拨,这样,距离短了,心也贴近了,这就是亲切中蕴含认真,质朴之中包含期待,再次深情品读句子。

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的心也开始融化了,齐读6—9小节。

C:通过以上对课文内容的研读,叶老亲切和蔼、平易近人的形象,已在学生心中完全被构建,对于作者的感受也是了然与心,了解小作者不但学到了作文的方法,还学到了如何作人的道理,生成深刻的生命感悟。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最后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总结:此时,在作者心中眼里,这绿绿的爬山虎,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已不再是普普通通的爬山虎了,让我们再欣赏一下激情诵读爬山虎的句子,由景入文,再由景走出文本。

这一墙的生机盎然的爬山虎与叶老的人品作品相映成趣,构成了一道和谐的风景。

此时,学生的情感心弦又一次被奏响,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这片绿绿的爬山虎将深深映在学生的脑海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