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地形 PPT
园林设计要素地形
南阳师范学院 李景照
16
2021/3/11
平地的植物景 观
平地造景特点
平地造景特点
园林设计元素-地形
• 2地形的类型
➢凸地:是比周围环境的地势高的地形,表现形 式有土丘、丘陵、山峦、小山峰等。
➢凸地具有视线开阔,有延伸性的特点。 ➢凸地的坡面部分缺失缺乏稳定性,限制了空间
的利用,但对凸地形进行有效的改造也可以创 造出宜人的景观,往往比平地景观更具动势和 趣味性。
➢ 平地是所有地形里最简明、最稳定的,给人以舒适、 平静、踏实的感觉。平地的适应性很广,能承载各种 各样的活动需求,即使人们站立、聚会或坐下休息的 理想场所,也是建筑物或构筑物选址的最佳位置。因 此,常常人为的平整土地创造出平坦的地形来,景观 中大量的草坪、广场、建筑用地等都是以平地的地形 式出现的。
南阳师范学院 李景照
6
2021/3/11
自然天成的地形
场地规划本质
寻找最合适的场地; 让场地启发规划方 式;提取所有的场 地潜在价值。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虽 由 人 作 ,
宛 自 天 开
园林设计元素-地形
• 2地形的类型
➢地形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途径进行划分,比如 规模、坡度、地质构造、形态等。对于景观设 计师来说,形态是涉及到地形的视觉和功能特 性最重要的因素。
➢平地:
➢平地设计中的弊端:大面积平坦、无明显起伏 的地形,有时也会让人感到乏味无趣。因此在 进行平地的空间设计时要避免过于单调直白的 方式,应用各种空间手法来丰富层次。
适当抬高或降低地面,划分不同的空间平台
增加建筑、构筑物、植物等垂直向的空间要素来遮 挡视线,增加空间的视觉变化。
要根据不同场地的使用性质来塑造不同的平地景观 ,有些需要突出其开敞、空旷的特点,有些则需要 适当增加层次以加强空间的吸引力。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地形
地形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要素之一。它不仅赋予园林独特的魅力, 还能为人们创造出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地形的基本概念
地形是指自然地面的地貌和地势。它包括山脉、丘陵、河流、湖泊等地表特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形是创 造美丽与功能性的关键。
地形对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地形直接影响园林的布局、空间划分和景观效果。通过合理的地形设计,可以打造出富有层次感和变化的景观, 提升人们的视觉体验和情感共鸣。
日本庭园
日本庭园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地形 元素,如小山丘、平坦的步行道 等,打造出独特而和谐的景观。
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利用程度不同的坡度和 高度差,创造了多层次和多样性 的绿色空间。
禅意花园
禅意花园通过精心设计的地形和 石质元素,营造出恬静宁和的氛 围,让人心生平静。地形Fra bibliotek计的原则和方法
1 自然与人工的结合
土壤质地
分析土壤的类型和状况,选择 合适的植物和营养管理措施。
排水与保水
确保地形设计具备良好的排水 和保水能力,维持园林的生态 平衡。
结论和要点
地形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它不仅为园林赋予独特之美,还为 人们创造出丰富的体验和情感共鸣。
将自然地形与人工元素结合,创造出自然而又艺术的园林景观。
2 层次感与流线性
通过合理的层次划分和流线引导,使园林具有丰富的空间变化和整体性。
3 环境适应与可持续性
根据地形特点合理选择植物和材料,实现园林的可持续性发展。
地形设计的考虑因素
地貌特点
考虑地形的高度、坡度、起伏 等特点,为园林设计提供依据。
地形的种类和特征
山脉
壮丽的山脉为园林增添壮观景象,并提供远处的 视觉焦点。
第五章风景园林的环境要素ppt课件
地形对温度的影响也主要与日辐射和气流条件有关,日辐射
小、通风良好的坡面夏季较凉爽,日辐射大、通风差的坡面冬季
较暖。最后应将地形对日照、通风和温度的影响综合起来分析,
在地形图中标出某个主导风向下的背风区及其位置、基地小气流
方向、易积留冷空气和霜冻地段、阴坡和阳坡等与地形有关的内
容。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4、雨、雪、霜
雨、雪、霜在某些地区或场所是比较正常的自然现象,其产
生与持续时间,特别是年最大降雨、雪、霜量,年最小降雨、雪、
霜量,年平均降雨、雪、霜量对风景园林环境的影响巨大,如它
们对这些地区的植物、动物的分布、数量、种类以及生长状况就
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场地的使用时间、材料的选择以及场地的
一、气候
气候是一个地区在一段时期内各种气象要素
特征的总和,它包括极端气候和平均天气。
在理解气候的前提下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不仅有助于对公众健康和人身安全的保护,而且 也有助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及空间的不同其光照时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直接影响 到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动物的活动时间以及场所给人类 的舒适感等。
(2)光照强度 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无论哪种类型的植
物,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光照强度的差异决定了植物的垂直分布状况以及动物的活 动区域。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园林景观设计 ppt课件
园林景观设计
14
音乐喷泉
园林景观设计
立面分布图局部二:
楼梯
园林景观设计
16
立面分布图局部三:
小喷泉
园林景观设计
17பைடு நூலகம்
立面分布图局部三:
桥
园林景观设计
18
立面分布图局部四:
园林景观设计
19
立面分布图局部一:
人工湖
园林景观设计
20
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
课程: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
2
目录
1. 园林道路景观设计 2. 地面铺装 3. 地形改造
园林景观设计
3
1. 园林道路景观设计
▪ 1.1 园路的作用 ▪ 1.2 类型 ▪ 1.3 布局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
4
▪ 划分园林空间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通
。 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园林艺术之美
园林景观设计
5
▪ 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山水、 建筑及植物等景观紧密结合。
园林景观设计
6
平面分布图局部一:
公园入口,大门和牌坊。
园林景观设计
7
平面分布图局部二:
天桥,供游客在高处欣赏更多的风景
园林景观设计
平面分布图局部三:
小型喷泉,右侧为紫玉兰
园林景观设计
9
平面分布图局部四:
湖中亭,香樟树、黄连木、红枫
园林景观设计
10
平面分布图局部五:
音乐喷泉
园林景观设计
11
平面分布图局部六:
花坛
园林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课件:第二章 景观设计基本理论
斜坡能创造出优美水景
3、凸地形
若地形比周围环境的地形高,则视线开阔,具 有延伸性,空间呈发散状,此类地形成凸地形。
它一方面可组织成为观景之地,另一方面因地 形高出的景物往往突出、明显,又可组织成为造景 之地。另外,当高出的景物达到一定体量时,还能 产生一种控制感。
实的感觉,是人们站立、聚会或坐卧休息的理性场地;
直接安置在斜坡上的建筑缺乏稳 定感和舒适感
而在平坦的台地上,建筑物使得 人感到稳定和舒适
平坦地形
性质: 2.开阔空旷的、暴露的感觉,没有私密性
平坦地形自身不能形成私密的空间限制
平坦地形
空间和私密性的建立必须依靠地形的变化和其它因素的帮助
平坦地形
凸地形
• 表示方式:以环形同心的等高线布置围绕所在地面的制高点。 • 表现形式:土丘、丘陵、山峦以小山峰。 性质 • 一种正向实体,同时是一负向的空间,被填充的空间。
可建立空间范围的边界,凸地形的坡面和顶部限制了空间,控 制视线出入。
性质 • 最具抗拒重力而代表权力和力量的地形。 • 在景观中可作为焦点物或具有支配地位的要素,
• 平地造景设计
– 平地规划项目主要有:建筑用地、集散广场、露天 剧场、体育运动场、停车场、花坛群、草坪等。
– 也可以在平地上进行挖湖堆山,平地是山地和水体 的过渡。
– 平地可作为协调园林景观的要素 ,形成统一的风格 – 平地有利于营造植物景观 – 要注意平地排水问题
2、坡地
坡地造景的特点 : 等高线是主要的规划因素 ;
性质 5.具有多方向特性的地形。 在平面上,某点向都有方
园林景观设计PPT课件
• 日常用语里常把园林和花园混用,其实花 园专指以展示花卉为主的园林。
2021/3/9
授课:XXX
4
加拿大温哥华岛上的布查花园。
2021/3/9
授课:XXX
5
2.园林的四大基本要素
• 山石 • 水体 • 植物 • 建筑
2021/3/9
授课:XXX
6
3.世界园林可分为三大体系:
• 1.东方体系:
2.一种新的景观篱笆或者障碍物
3. 找到一个处理城市径流的好方法
2021/3/9
授课:XXX
25
• 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 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 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 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 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 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 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意同风光、 景色、风景 。 • 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 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
2021/3/9
授课:XXX
23
2.什么是景观设计?
依照特定的思想内涵、审美趋向、社会功能 ,对 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 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 系,使其使用 更方便,更舒 适,提高其整 体的艺术价值。
• 符号:通过联系、相似或传统,一些事物 或者形式代表着其他的一些东西,例如修 建的灌木代表着远山。
• 隐喻:经常用不相似的物体或概念来暗示 对比。
• 寓意(象征):在引人注目的或者可视的 装置中常用文字或者事件象征着寓意。
2021/3/9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地形
驳岸石:沿水面,或高差变化,起驳岸作用,也作挡土墙。
山石瀑布:以园林地形为依据,堆放石材,引水由上而下,形成 瀑布跌水。
2.置石 1)特置:欣赏单块石头形状、姿态之美。 对湖石的品评:透、漏、瘦、皱。 江南四大名石: 皱云峰 冠云峰 瑞云峰 玉玲珑
2)对置:沿轴线或道路、门庭两边布置。 3)散置:自由布局,散漫理之。布置时,要有高低、主次。
龙光塔
3.山脊:凸地形的集合,总体线状。 特征: 导向性和动势感 分隔物
4.凹地形 特征:
内向性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 视线封闭、空间成积聚性。 排水、蓄水。
5.谷地:凹地形的集合。
凸地形与凹地形的视线比较
1.5 地形的坡度处理 坡度小于1%-易积水、地表面不稳定,不太适于使用和活动。 1%~5%-排水理想,适于大多数活动。 5%~10%-排水条件良好,具有起伏感。 大于10%-局部小范围内加以利用。
不同绿地地形处理技巧 1.广场
抬升和下降处理。 2.街道绿地
“龟背”状或楔形。 3.园路绿地
形成适当的起伏,调节游人步伐。 4.滨水绿地
打破绿地与水的界面。宽阔的水体还可创造岛、洲、滩等景观。
1.6 假山设计
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园而著称,山、水是骨架。 1.分类(按材料分 ): 土山:坡度要考虑安息角。 石山:峥嵘、玲珑。 土石结合:以土为主,局部为挡土石。
2.设计原则 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因地制宜,顺其自然。 土方平衡。 符合自然规律和艺术要求。
3.假山艺术 1)要有宾主
主景山:体量大,位置显著。 客山:附属。
“众山拱伏,主山始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 。
2)层次: “山不在高,贵有层次”。 三远:高远、平远、深远。
一、园林设计-课件(PPT演示)
园林设计
1
一、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1、园林设计的依据(熟悉)
(1)科学依据 (2)社会需求 (3)功能需求 (4)经济条件
2
2、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熟悉)
“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一般情况下, 园林设计者应首先考虑“适用”的问题。一方面,是“因地制 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是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 的对象。在考虑“适用”条件的前提下,其次应考虑的“经济” 问题。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美观”。
5、园林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熟悉) 立意和布局,其关系实质就是园林的内容与形式。只 有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形式充分的表达内容,表达 园林主题思想,才能达到园林创作的最高境界。
19
园林的内容是其内在诸要素的总和,园林的形式是其内容存在的 方式,内容与形式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 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园林的内容决定其形式,园林的形式依赖于 内容,表达主题。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又是相对的,作为一定内容的园林形式,可以 成为另一种园林形式的内容。有时,由于内容发展的需要,必须 及时破除旧的园林形式,创立新的园林形式。 例如“一池三山”的模式产生,源于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为满足其 梦寐以求的“不老永生”“神山仙界”的欲望。该模式在各朝各 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具体地形、环境条件、创造出生动、 精彩、多姿的湖岛艺术形象。
23
2)植物 植物是园林设计中有生命的题材。植物要素包括 乔木、灌木、攀缘植物、花卉、草坪地被、水生植物 等。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芳香、习 性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园林植物与地形、水体、 建筑、山石、雕塑等有机配植,将形成优美、雅静的 环境和艺术效果。
课件-园林绿地的构成要素
园林地形
园路及铺装
园林建筑与小品
园林植物
1、园路的功能
1.2 划分空间 园路本身是一种线性狭长的空间, 因园路的 穿插划分,把园林其它空间划成不同形状、不 同大小的一系列空间。
园林地形
园路及铺装
园林建筑与小品
园林植物
1、园路的功能
1.3 引导游览
园路作为无形的艺术纽带,很自然地引导游人 从一个景区到另一个景区,从一个风景点到另 一个风景点,从一个风景环境到另一个风景环 境。
人工塑山
人工塑山是用雕塑艺术的手法,以天然岩石为蓝本,采用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等现代材 料和石灰、砖、水泥等非石料经人工塑造的假山或石块,又称“塑石”、“塑山”。
园林地形
园路及铺装
园林建筑与小品
园林植物
3、园林地形的设计
3.4 置石
利用山石零星布置,作独立或附属的造景布置, 称为置石或点石。点石时山石半埋半露,以点缀 局部景点,别有风趣。如建筑的基础、抱角镶隅、 蹲配、如意踏跺、土山、水畔、护坡、院落、墙 角、路旁树下、代替桌凳等。它是园林中应用非 常广泛的一项内容。主要形式有特置、散置、群 置三种。
园林地形
园路及铺装
园林建筑与小品
园林植物
3、园林地形的设计
3.1 平地 平地一般是指坡度介于1%-7%的缓坡地面,同坡不宜过长,有起伏。最小坡度:铺装0.3%, 草地1%,运动和栽植地表0.5%;排水最大坡度:草地1.5-10%,栽植表面3~5%。 平地类型(按地面材料):草地、铺装地面、泥土砂石地面
园林地形
园路及铺装
园林建筑与小品
园林植物
3、园林地形的设计
3.4.3 群置
是几块石头成组的排列在一起,作为一个群体来表现的布置形式。布置要点与散置相似,只是所占空 间更大,堆数也可增多,但就其布置的特征而言,仍属散置范畴,只是以大代小,以多代少而已。
园林地形的设计
园林地形的设计地形是地表面高低起伏变化的表现特征,包含土丘、台地、斜坡、平地,或因台阶和坡道所引起的水平面变化的地形,这类地形统称为小地形。
起伏最小的地形叫微地形,它包括沙丘上的微弱起伏或波纹,或是道路上石头和石块的不同变化。
总之,地形是外部环境的地表因素,地形设计是园林规划设计中最先进行的内容,是整个设计的基础,是其它要素的载体,是关系到整个园林绿地竖向景观优美与否的关键。
园林设计中地形的表示方法主要有:等高线表示法:等高线就是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橡交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见图3-1、图3-2图3-1 等高线在切割面上闭合的情况图3-2 等高线表现山洞标高点表示法:所谓标高点就是指高于或低于水平参考面的某一特定点的高程。
见图3-3。
图3-3 标高点表示地形上某一特定点的高程蓑状线表示法:蓑状线是在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划出的与等高线垂直的短线,蓑状线互不相连的。
等高线与蓑状线的画法是,先轻轻地画出等高线,然后在等高线之间加画主蓑状线。
见图3-4。
图3-4蓑状线表示地形模型表示法:用木板、泡沫等材料制作的与设计地形特征相符的表示形式。
见图3-5、3-6 、3-7。
图3-5 模型剖面图图3-6 模型未加表面材料俯视图图3-7 地形模型比例法:是用坡度的水平距离与垂直高度变化之间的比率来说明斜坡的倾斜度。
见图3-8 。
百分比法:是斜坡的高差除以斜坡的水平距离所的百分数。
见图3-9。
图3-8 比例法表示地形图3-9 百分比法表示地形(一)地形的作用地形是园林绿地设计的骨架,能满足不同园林功能要求的需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分隔空间地形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创造和分割外部空间。
平坦地形仅是一种缺乏垂直景观的平面因素,视觉上缺乏空间限制。
而斜坡的地面较高点则占据了垂直面的一部分。
并且能够限制和封闭空间。
斜坡越陡越高,户外空间感就越强烈。
地形除能限制空间外,它还能影响一个空间的气氛。
园林设计ppt资料文档
1.景观设计的造型方法(整饰原理)
具有整体性、严整性、观察周围景象时总是优选规则的,所以要用整体的、有规律的景观 环境来强化审美的强度。
景观设计的艺术应用
2.景观设计的常用手法 (1) 轴线法:利用轴线来组织景点、控制景素的方法。 (2) 对构法:将重要景物组织到视线的终结处,或轴线的端点处,以 形成终视点的观赏效果。 (3) 因借法:通过视点、视线的巧妙组织,把空间的景物纳入视线之 中,目的是丰富景观的层次,扩大空间感。 (4) 相似法:包括形似,神似,这里主要是指形似,使事物之间的形 象相近似以求得整体的和谐。 (5) 抑扬法:利用空间对比来强化视觉感受。
虽都是长方形,但在形状和尺寸方面不够相似,不像同一族。
每个长条形的图案纹理不同,形状却是一样,但形状更为 主导,所以看起来是一个族。
景1.观景设观计设的艺计术的应用造型方法(力动原理)
a. 力场:景观环境中,各景物引力相互对构形成相互关系的网络和心理力的网络。
景观设计的艺术应用
b. 动势:景观形态是能引起人们运动印象的景观造型,动势比静态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 兴趣。
点开始的,它作为空间形态的基础和中心,本身没有大小、方 向、形状、色彩之分。在环境景观中,点可以理解为节点,是 一种具有中心感的缩小的面,通常起到线之间或者面之间连接 体的作用。
在环境中,点有实点和虚点之分。
实点是小环境中以点状形态分布的实体构成要素,是相对空间 而言的点,本身有形状、大小、色彩、质感等特征 。
6.间隔 要素之间以及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的间距是设计整体的必要
部分。间隔可以是均等的或变化的。一个均等的间隔创造一种 稳定、规则和正式场合的感觉。变动的间隔可以是随机派生出 来的,也可以是根据某种规则生成的,如数学数列,常用于非 正式场合。
园林景观地形
一、地形的形式→4.山谷
山谷是指两山之间低凹而狭窄之处。山谷一般只有来自两个方向的围合,因此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开放性。山谷 综合了凹面地形和脊地地形的某些特点。与凹地形相似之处在于山谷在景观中也是一个低地,是景观中的基础空 间,适合安排多种项目和内容。同时,山谷与山脊一样也呈线状,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且谷底常常伴有溪流。
二、地形设计的原则→1.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地形设计要因地制宜,顺应自然,以形成天然之趣。例如,苏州拙政园的中部景观就是利用原有的 水洼地进行开发建造的,并按原有的地貌水系布局,水体、山石、花木相互掩映,构成了富有江南 水乡风貌的自然山水景色。正如《园冶》所述: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此外,园林建筑的 布置也要与地形紧密结合,力求依山就势,浑然天成。例如,深山寺庙、庵观等建筑群,巧妙地利 用了山坡、山谷等富有变化的地形,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紧密连成整体。
二、地形设计的原则→3.功能优先,造景并重
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营造一个优美的游憩环境,方便人们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不同的活 动所需的地貌环境也不同。例如,游人开展集体活动时,需要以平地为主的草地或广场;进行水上 活动时,则需要利用凹地形造就的水景。因此,在进行地形设计时,要尽可能为游人创造出各种不 同的地貌环境。同时,也要注重地形的造景作用,考虑其他园林景观要素在地形中的布置问题,以 创造出优美的游憩环境。
一、地形的形式→3.山脊
山脊与凸地形比较相似,是连续 的线性凸起地形,具有明显的导向性 和流线性,其设计与凸地形有很多相 似之处。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脊地可 被用来转换视线在一系列空间中的位 置,或将视线引向某一特殊焦点。人 们通常会沿着山脊移动,因此设计师 常在山脊线上布置道路、建筑等。脊 地作为一个空间的边缘,还可以充当 分隔物,犹如一道墙体将各个空间分 隔开来,使人感到有“此处”和“彼 处”之分。
《园林设计初步》课件
园林设计包括园林规 划、园林建筑、园林 植物、园林水景、园 林照明等多个方面。
园林设计的目的是创 造优美、舒适、和谐 的人居环境,满足人 们的审美需求、休闲 需求和生态需求。
园林设计需要遵循生 态、经济、社会、文 化等多方面的原则,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生。
美化环境:通过园林设计,美化城 市和乡村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 量。
植物:树 木、灌木、 草本等
建筑:亭 台楼阁、 廊桥等
道路:路 径、小径、 台阶等
景观小品: 雕塑、喷 泉、灯饰 等
植物要素
植物种类:选择适合当地气候 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
植物布局:合理规划植物布局, 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
植物色彩:选择不同颜色的植 物,形成丰富的色彩效果
植物形态:选择不同形态的植 物,形成丰富的形态效果
案例分析
案例一:苏州园林
地理位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历史背景:始建于春秋时期,发展于唐宋时期,鼎盛于明 清时期
设计理念:以山水为背景,以建筑为点缀,追求人与自然 的和谐统一
特色景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
园林艺术:布局精巧,建筑精美,山水相映,意境深远
保护与传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国内外游客的 喜爱和赞誉
布局
园林文化:体 现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的天人 合一、和谐共 生的理念,同 时也展示了清 朝皇家园林的 奢华与气派。
案例三:日本枯山水园林
枯山水园林简介: 日本传统园林的一 种,以砂石、石块、 树木等元素构成, 表达禅宗思想
特点:简洁、抽象、 静谧,强调人与自 然的和谐
代表作品:京都龙 安寺、大阪府立美 术馆等
施工进度控制:确保施工进 度符合计划要求,包括施工
时间、施工人员等
园林景观设计图PPT课件
➢要素的高程:现状和设计 ➢建筑、山石、道路、水体、出入口 ➢园路主要转折点、交叉点、边坡点,各景点的控制标高
第四节 园林景观竖向设计图
一、内容与用途
➢用途
➢土方调配依据 ➢地形改造施工依据
➢要素高程 ➢高程间的关系 ➢作品
第四节 园林景观竖向设计图
二、绘制要求
➢绘制等高线 ➢标注高程 ➢标注排水方向 ➢绘制方格网 ➢比例、指北针 ➢标题、要求 ➢绘制局部断面图
表达局部
第五节 园林建筑单体设计图
五、建筑断面图
➢形成
➢只表达剖切面 ➢不表达其他可视面
断面 截面
第五节 园林建筑单体设计图
五、建筑断面图
➢与剖面图区别
➢概念
➢接触 ➢可视
➢剖切符号
➢不表剖示方向
➢剖面图包含断面图
第五节 园林建筑单体设计图
五、建筑断面图
➢与剖面图区别
➢重合断面图
➢投影图直接表达断面图
三、建筑立面图
➢立面图的形成
➢形成
➢外墙投影面 ➢正投影
➢作用
➢房屋体型 ➢房屋外貌 ➢门窗形状位置 ➢墙面材料做法 ➢施工依据
第五节 园林建筑单体设计图
三、建筑立面图
➢立面图命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朝向
➢东立面 ➢西立面
➢外貌特征
➢正立面 ➢背立面
➢首尾轴线
第五节 园林建筑单体设计图
三、建筑立面图
➢立面图的绘制方法
第五节 园林建筑单体设计图
四、建筑剖面图
➢内容与用途
➢内容
➢内部结构、标高 ➢剖切位置
➢负责、典型
➢用途
➢配合平面图立面图 ➢表达设计方案 ➢设计和施工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层次: “山不在高,贵有层次”。
三远:高远、平远、深远。
3)起伏 4)疏密虚实
1.7 叠石
1.常见石材 1)湖石 太湖石 房山石 英石 宣石
2)黄石
3)青石
4)石笋
百果笋 乌炭笋
慧剑
钟乳石笋
1.8 园林中经常使用山石的地方和用法 孤赏石:庭园主要位置,供人观赏。
峭壁石:常用英石、湖石等,配以植物、浮雕、流水。于庭院粉墙、 宾馆大厅布置。 石山洞穴:高三、五米,高者可达数十米,并常在山脚设计花坛、 池塘、水帘、洞壑。
1.6 假山设计 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园而著称,山、水是骨架。 1.分类(按材料分 ): 土山:坡度要考虑安息角。 石山:峥嵘、玲珑。 土石结合:以土为主,局部为挡土石。
2.设计原则 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因地制宜,顺其自然。
土方平衡。 符合自然规律和艺术要求。
3.假山艺术 1)要有宾主 主景山:体量大,位置显著。 客山:附属。 “众山拱伏,主山始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 。
2.控制视线: 导向特定景观, 封闭不悦视线。
3.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 通过地形改造,改变运动频率。
4.改善小气候: 创造冬暖夏凉的小气候。
5.解决排水问题
6.改善种植和建筑物条件
1.3 地形的表达方式
1.等高线:最常用的地形表达法。 原则: 等高线各自闭合。 等高线不会相交。 等高距:两个相邻等高线切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平距:水平投影图中,两个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与位置有关,是个变值。
2.高程点表示法 标高点 :用圆点或十字标记,在旁边标注上该点到参照面的
高程。
3.明暗与色彩法
4.模型
5.计算机绘图表示法
1.4 地形的类型
1.平坦地形:平坦或微坡的地形。
特征: 1)缺乏三维空间感。
2)视觉中性,宁静悦目。
3)多方向性:为了解决排水问题,一般有5%-0.5%坡度。
2.凸地形 是一种正向实体和负向空间(被填充的空间)。
4)群置:“大散点”。
3.山石与其他方面的配合 1)与园林建筑结合
踏跺与蹲配
抱角与镶隅 粉壁置石 廊间山石小品 “尺幅窗”、“无心画” 云梯
2)与植物配合——石山花台
3)石山器设
坡度小于1%-易积水、地表面不稳定,不太适于使用和活动。 1%~5%-排水理想,适于大多数活动。
5%~10%-排水条件良好,具有起伏感。
大于10%-局部小范围内加以利用。
不同绿地地形处理技巧 1.广场 抬升和下降处理。 2.街道绿地 “龟背”状或楔形。 3.园路绿地 形成适当的起伏,调节游人步伐。 4.滨水绿地 打破绿地与水的界面。宽阔的水体还可创造岛、洲、滩等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
1.园林地形处理 1.1地形的特征 1.自然的设计要素 一切室外活动的基础。 《园冶》相地篇 2.地形的辞义 “地貌”的近义词。即地球表面三度空间的变化。 大地形 小地形 微地形
1.2 地形的功能——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
1.分隔空间:限制和创造外部空间。 限定外部空间的三要素: 1)空间底面范围 2)封闭斜坡坡度 3)地平轮廓线
特征:
焦点和具支配地位的要素 视线开阔、空间成发散状
改善小气候
龙光塔
3.山脊:凸地形的集合,总体线状。 特征:
导向性和动势感
分隔物
4.凹地形 特征:
内向性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
视线封闭、空间成积聚性。 排水、蓄水。
5.谷地:凹地形的集合。
凸地形与凹地形的视线比较
1.5 地形的坡度处理
驳岸石:沿水面,或高差变化,起驳岸作用,也作挡土墙。
山石瀑布:以园林地形为依据,堆放石材,引水由上而下,形成 瀑布跌水。
2.置石 1)特置:欣赏单块石头形状、姿态之美。
对湖石的品评:透、漏、瘦、皱。
江南四大名石: 皱云峰
冠云峰
瑞云峰 玉玲珑
2)对置:沿轴线或道路、门庭两边布置。 3)散置:自由布局,散漫理之。布置时,要有高低、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