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学习目标1.掌握“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2.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重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难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的运用.一、复习回顾(1)我们已学习过哪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2)如图,△ABC中,点D在AB上,如果AC2=AD•AB,那么△ACD与△ABC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3)如(2)题图,△ABC中,点D在AB上,如果∠ACD=∠B,那么△ACD与△ABC相似吗?二、新课学习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2、例题讲解例1已知:如图,矩形ABCD 中,E 为BC 上一点,DF ⊥AE 于F ,若AB=4,AD=5,AE=6,求DF 的长.分析:要求的是线段DF 的长,观察图形,我们发现AB 、AD 、AE 和DF 这四条线段分别在△ABE 和△AFD 中,因此只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再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这四条线段对应成比例,从而求得DF 的长.由于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故有一对直角相等,再找出另一对角对应相等,即可用“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3、课堂练习1 、填一填(1)如图3,点D 在AB 上,当∠=∠时,△ACD ∽△ABC 。
(2)如图4,已知点E 在AC 上,若点D 在AB 上,则满足条件,就可以使△ADE 与原△ABC 相似。
2.已知:如图,∠1=∠2=∠3,求证:△ABC ∽△ADE .3. 如图,△ABC 中, DE ∥BC ,EF ∥AB ,试说明△ADE ∽△EFC .ABD图 3 ● A BC E图 4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2)有一个角相等的两等腰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三、拓展延伸1 、图1中DE ∥FG ∥BC ,找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导学案
3.4.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学习目标: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用平行法判定三角形相似;2、会用平行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学习重点:用平行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学习难点:平行法判定三角形相似定理的推导学习过程:一、问题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相似图形吗?相似的图形具有怎样的特征呢?2、在实际生活中你见过的哪些三角形是相似的?怎样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呢?二、出示目标:三、自主研读:学生自学教材77页至78页四、合作探究:如图,在△ABC中,D为AB任意一点,过点D作BC的平行线DE,交AC于点E。
(1)△ADE与△ABC的三个角分别相等吗?(2)分别度量△ADE与△ABC的边长,它们的边长是否对应成比例?(3)△ADE与△ABC之间有什么关系?平行移动DE的位置,你的结论还成立吗?从而我们可以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平行于的直线与相交,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
五、展示提升:1、如图,点D为△ABC的边AB的中点,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延长DE至点F,使DE=EF,求证:△CFE∽△ABC.2、如图,在ABCD中AE=EB,AF=2,求FC的长。
3、书本78页第一个练习题4、书本79页第二个练习题六、达标检测:1、在ABCD中,AE=,连接BE交AC于点F,AC=12,则AF=_____。
2、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1,在BC上取一点E,沿AE将△ABE向上折叠,使B落在AD的F处,若四边形EFDC~四边形ABCD,则AD=_____。
3、已知Rt△ABC~Rt△BDC,且AB=3,AC=4,求CD的长。
4、矩形草坪的长为50m,宽为20m,沿草坪四周修等宽的小路,能否使小路内外边缘的两个矩形相似,说明理由。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学习目标: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会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学习重点: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学习难点:理角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的推导过程学习过程:一、问题导入:观察你与老师的一个三角板(含30°,60°角的),这两个三角板的外围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它们所在的三角形相似吗?二、出示目标:三、自主研读:学生自学教材79页至80页四、合作探究:''',使∠A′=∠A,∠B′=∠B.任意画△ABC和△A B C(1)∠C=∠C′吗?(2)分别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它们是否对应成比例?(3)把你的结果与同学交流,你们的结论相同吗?由此你有什么收获?如何证明上题中两个三角形相似呢?证明: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此定理用数学式子表示为:五、展示提升:1、在△ABC中,∠C=900,从点D分别作边AB,BC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DF与AB交于点H,求证:△DEH~△BCA。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导学案ywm
3.3.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学习目标】(1) 会用符号“∽”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 △A′B′C′; (2) 知道当△ABC 与△A′B′C′的相似比为k 时,△A′B′C′与△ABC 的相似比为1k .(3) 掌握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掌握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及应用.【学习难点】 运用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三角形相似. 一、知识回顾平行于三角形一边与其它两边(或其延长线)相交,所截得的对应线段_________。
1、如图:MN//BC,则: ①AM AN =______=______. ②AM AB =______=______. 2、如图,DE//BC ,则: ①ADAB =______=______. ②BDAB=______. 3、把一个△ABC 放大后得到△A′B′C′,那么△ABC 与△A′B′C′有什么关系?①放大后AB 边对应______,BC 边对应______,AC 边对应ABCM NC BA A′B′C′______,∠A 对应______,∠B 对应______,∠C 对应______. ②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有什么关系? 二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 “说一说”,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作相似三角形?如何表示相似三角形? 在△ABC 与△A′B′C′中,如果∠A=∠A′, ∠B=∠B′, ∠C=∠C′, 且AB A ′B ′=BC B ′C ′=AC A ′C ′=k .我们就说△ABC 与△A′B′C′相似,记作:△ABC ∽△A′B′C′,对应边的比AB A ′B ′=BC B ′C ′=ACA ′C ′=k 叫△ABC 与△A′B′C′的相似比.【注意】①△A′B′C′与△ABC②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具有顺序性。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不难得到相似三角形性质:△ABC ∽△A′B′C′══>⎩⎨⎧∠A=_____、∠B=_____、∠C=____.AB A ′B ′=BC B ′C ′=AC A ′C ′2、【问题】如果k=1,这两个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3、【问题】已知:如图,DE//BC.求证:△AD E ∽△ABC.∵D E ∥BC∴∠B=∠ADE, ∠C=∠AEDAD AB =AE AC =DEBC;又:∠A=∠A∴△ADE ∽△ABC (相似三角形定义) 【归纳总结】相似三角形判定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线),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_________.∵D E ∥BC ∴△ABC ∽△ADE【注意】平行截相似的三种基本图形。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导学案(含答案)
4.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导学案 第1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一)1、预习目标 1.三角形中除三条边外的主要线段有角平分线、高、中线.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课堂精讲精练【例1】如图,某同学拿着一把12 cm 长的尺子,站在距电线杆30 m 的位置,把手臂向前伸直,将尺子竖直,看到尺子恰好遮住电线杆,已知臂长60 cm ,则电线杆的高度是(D)A .2.4 mB .24 mC .0.6 mD .6 m【跟踪训练1】若△ABC ∽△A ′B ′C ′,BD 和B ′D ′是它们的对应中线,已知BD ∶B ′D ′=5∶2,AC =10 cm ,则A ′C ′=4_cm .【跟踪训练2】已知△ABC ∽△DEF ,且相似比为4∶3,若△ABC 中∠A 的平分线AM =8,则△DEF 中∠D 的平分线DN =6.【例2】如图,△ABC 是一张锐角三角形的硬纸片,AD 是边BC 上的高,BC =40 cm ,AD =30 cm ,从这张硬纸片上剪下一个长HG 是宽HE 的2倍的矩形EFGH ,使它的一边EF 在BC 上,顶点G ,H 分别在AC ,AB 上,AD 与HG 的交点为M.(1)求证:AM AD =HGBC ;(2)求矩形EFGH 的周长.解:(1)证明:∵四边形EFGH 为矩形,∴EF ∥GH.∴∠AHG =∠ABC ,∠AGH =∠ACB.∴△AHG ∽△ABC. ∵AD ⊥BC ,∴AM ⊥HG. ∴AM AD =HG BC. (2)设HE =x cm ,则MD =x cm ,HG =2x cm.∵AD =30 cm ,∴AM =(30-x)cm. ∵AM AD =HG BC ,∴30-x 30=2x 40. 解得x =12.∴矩形EFGH 的周长为2(x +2x)=72 cm.【跟踪训练3】如图,已知正方形DEFG 的顶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顶点G ,F 分别在边AB ,AC 上.如果BC =4,△ABC 的面积是6,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27.3、课堂巩固训练1.已知△ABC ∽△A ′B ′C ′,相似比为3∶4,AD 与A ′D ′分别是△ABC 与△A ′B ′C ′的角平分线,则AD ∶A ′D ′等于(A)A .3∶4B .4∶3C .9∶16D .16∶92.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E 为AB 的中点,BM ⊥CE ,则Rt △BEM 与Rt △BCM 斜边上的高的比为(C)A .1∶3B .2∶3C .1∶2D .3∶53.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两腰BA 与CD 的延长线交于点P ,PF ⊥BC 于点F ,交AD 于点E.若AD =2,BC =5,EF =3,则PF =5.4.如图,在△ABC 中,BC =12,AD 是BC 边上的高,AD =8,P ,N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Q ,M 是BC 上的点,连接PQ ,PN ,MN ,PN 交AD 于点E.若四边形PQMN 是矩形,且PQ ∶PN =1∶2,求PQ ,PN 的长.解:设PQ =y ,则PN =2y. ∵四边形PQMN 是矩形,∴PN ∥QM.∴∠APN =∠B ,∠ANP =∠C. ∴△APN ∽△ABC. ∴PN BC =AE AD ,即2y 12=8-y 8. 解得y =247.∴PQ =247,PN =487.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二)1、预习目标1.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上述性质可推广到相似多边形,即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课堂精讲精练【例1】如图,点D ,E 分别为△ABC 边AB ,AC 上的一点,且DE ∥BC ,S △ADE =4,S 四边形DBCE =5,则△ADE 与△ABC 的相似比为(D)A .5∶9B .4∶9C .16∶81D .2∶3【跟踪训练1】如图,把△ABC 沿着B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它们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BC 面积的一半.若BC =3,则△ABC 移动的距离是(D)A.32B.33C.62D.3-62【跟踪训练2】如图,在▱ABCD 中,E 为CD 的中点,AE 与BD 相交于点F.若△DEF 的面积为2,则▱ABCD 的面积为24.【例2】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点M 是斜边AB 的中点,MD ∥BC ,且MD =CM ,DE ⊥AB 于点E ,连接AD ,BD.(1)求证:△MED ∽△BCA ;(2)当S △BDM =13S △ABC 时,求S △BED ∶S △MED 的值.解:(1)证明:∵MD ∥BC , ∴∠DME =∠CBA. ∵∠DEM =∠ACB =90°, ∴△MED ∽△BCA.(2)∵∠ACB =90°,点M 是斜边AB 的中点,∴MB =12AB.∵MC =MD ,∴MD =12AB.∵△MED ∽△BCA ,∴S △MED S △ABC =(DM AB )2=14.∵S △BDM =13S △ABC ,∴S △MED S △BDM =34.又∵S △MED +S △BED =S △BDM , ∴S △BED ∶S △MED =1∶3.【跟踪训练3】如图所示,在▱ABCD 中,点E 是CD 的延长线上一点,且DE =12CD ,BE 与AD交于点F.(1)求证:△ABF ∽△CEB ;(2)若△DEF 的面积为2,求▱ABCD 的面积.解:(1)证明:∵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A =∠C ,AB ∥CD ,AD ∥BC ,AB =CD. ∴∠ABF =∠E. ∴△ABF ∽△CEB. (2)∵AD ∥BC ,∴△DEF ∽△CEB.∴S △DEF S △CEB =(DE CE )2.∵DE =12CD ,AB =CD ,∴DE CE =13,DE AB =12.∴S △DEF S △ABF =14,S △DEF S △CEB =19. ∴S △ABF =8,S △CEB =18.∴S ▱ABCD =S △ABF +S △CEB -S △DEF =8+18-2=24.3、课堂巩固训练1.如图,△ABC 中,DE ∥BC ,若AD ∶DB =1∶2,△ADE 的周长是6,则△ABC 的周长是(C)A .6B .12C .18D .242.已知△ABC 与△DEF 相似且周长的比为2∶3,则△ABC 与△DEF 的面积比为(D)A .2∶3B .16∶81C .9∶4D .4∶93.如图,E为▱ABCD的边A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E∶AB=2∶3,△BEF的面积为4,则▱ABCD 的面积为(A)A.30 B.27 C.14 D.324.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1∶2,那么它们某一组对应边上的高之比为1∶2.5.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两腰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若S△PAD∶S梯形ABCD=1∶2,且BC=26,求AD的长.解:∵S△PAD∶S梯形ABCD=1∶2,∴S△PAD∶S△PBC=1∶3.∵AD∥BC,∴△PAD∽△PBC.∴ADBC=33.∴AD=2 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一、导学1.导入课题:问题1:我们学过哪些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问题2:类比上面这些方法,猜一猜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有哪些? 由此导入课题(板书课题).2.学习目标:(1)能用符号表示两个三角形相似,能确定它们的相似比,对应边和对应角.(2)能叙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并能结合图形写出正确的比例式.(3)能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证明三角形相似判定的引理.3.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平行线分成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难点:正确理解定理中的“对应成段”.二、分层次学习 第一层次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P29页到P30页思考上面部分.(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方法:学生分小组采用度量的方法和己学知识探究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4)自学参考提纲:①三个角 ,三条边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在△ABC 和△A ′B ′C ′中, 如果∠A=∠A ′, ∠B=∠B ′, ∠C=∠C ′,A C CA C B BC B A AB ''=''=''=k, 那么△ABC 和△AA ′B ′C ′与△ABC 的相似比为.○a 如下左图,量一量,算一算,BC AB 与EF DE 的值相等吗?AB BC 与DE EF 呢?AC AB 与DF DE 呢?AC BC 与DF EF 呢? ○b 由上一步可得:∵1l∥2l ∥3l ,∴BC AB __EF DE ,AB BC __DE EF ,AC AB __DF DE ,AC BC __DFEF . ○c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指下出左图中的所有对应线段(如AB 与DE):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应用到三角形中,会出现图(1)和图(2)两个基本图形:在这两个图形中,把DE 看成平行于△ABC 的边BC 的直线,截其他两边(如图1)或其他两边的延长线(如图2),于是可得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______.即∵DE ∥BC,∴DB AD = ,AD AB = , BD AB = . 2.自学: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能否正确理解“对应线段”,尤其是在推论的两个图形中.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指导学生结合图形理解“对应线段”.(2)生助生:小组交流研讨.A D EBC ED A B C 图(1) 图(2)图(3) 4.强化:(1)分清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条件与结论,弄清哪些是“对应线段”.(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强调“对应”).第二层次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p30页思考到31页.(2)自学时间:6分钟.(3)自学参考提纲:①已知DE ∥BC,运用定义证明△ADE∽△ABC (如图3,作EF ∥AB).证三个角___:∠A 公共,由DE∥BC 可得∠ADE=___,∠AED=___.证三条边___:由__∥__可得AB AD =___,由__∥__可得BCBF =__. 由__∥__,__∥__可得四边形BFED 是___,所以BF=__.故DE BC =__=__.所以△ADE∽△ABC②如图(4), DE ∥BC 分别交BA 、CA 的延长线于点 D 、点E ,那么△ADE 与△ABC 相似吗?能否给予证明?③如图,△ABC 中,DE ∥BC ,EF ∥AB ,求证△ADE∽△EFC.④图中DE ∥FG ∥BC ,找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2.自学:结合对照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看学生能否添加辅助线将图(4)转化为图(3)的情形.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指导学生弄清引理的证明思路和方法.(2)生助生:小组交流研讨.4.强化(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引理及其两个基本图形图(3)和图(4).(2)点两名学生板演第③、④题,并点评.三、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足?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从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思维状况、小组协作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去评价.(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E D AB C 图(4) B A E F D G C。
整理相似三角形判定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探索过程,初步掌握“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
2.掌握“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二、重点、难点1.重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2.难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的运用.三、教具准备1、学生每人制作△ABC纸片,使∠BAC=60°2、学生每人制作△ABC纸片,使∠BAC=60°,∠ABC==45°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是相似三角形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方法一:方法二:(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拿出每人制作∠BAC=60°的△ABC,组内比较交流,你们所画三角形相似吗?结论:2拿出每人制作的∠BAC=60°,∠ABC=45°的△ABC,组内比较交流,你们所画三角形相似吗?结论:(三)严谨思维,推理论证思考: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组角对应相等,它们一定相似吗?请同学们试着证明。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A=∠A',∠B=∠B';求证:△ABC∽△A’B’C’证明:在A’B上截取A’D=AB,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 ∴△A’DE∽()∴∠A’DE=∠B'又∵∠B=∠B'∴∠A’DE=________ 在∆ABC和∆A'DE ∴△ABC≌△A’DE ( ) ∴△ABC∽△A’B’C’(四)【归纳】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简称用数学符号表示:∵∴(五)新知运用如图,△ABC 中, DE ∥BC,EF ∥AB,试说明△ADE ∽△EFC .(六)课内练习1、如图,在矩形ABCD 中,DE ⊥AC ,垂足为E ,求证:△ADE ∽△ACD4.如图,在□ABCD 中,EF ∥AB ,DE:EA=2:3,EF=4,求CD 的长(七)课堂总结1、谈收获2、找对应角的方法(八)当堂检测1 、我会填如图,点D 在AB 上,当∠ =∠ 时, △ACD ∽△ABC 。
九年级数学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导学案)
27.2相似三角形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3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知识与技能】1.掌握“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以及直角三角形中特有的判定相似的方法.2.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动手探究等活动中,掌握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体会转化思想.【情感态度】经历从实验探究到归纳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及直角三角形中特有的相似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两个判定定理的过程及其证明方法.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观察展示教师用的大三角板(45°和45°) 及学生用小三角尺(45°和45°),请学生们观察这样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对应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教学说明】教师简要回顾学过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2后,提出“还有没有其它的 方法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呢?”,进而展示所准备好的三角尺,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顺理成章地提出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 作△ABC 和△A ′B ′C ′,使∠A=∠A ′,∠B=∠B ′,分别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计算C A AC C B BC B A AB '''''',,的值,你有什么发现? 由此你能作出一个怎样的猜想?【教学说明】让全班同学动手画图,并按要求独立完成探索过程,获得结论后,与同伴交流;只要画图和测量尽可能准确,则会得到它们 的比值相等,从而初步了解“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结论.教师巡视,对出现偏差的结论应予以帮助,查找问题,尽量让他们也能获得正确结论.问题2 如图,在△ABC 和△A ′B ′C ′中,∠A=∠A ′,∠B=∠B ′,则△ABC ~△A ′B ′C ′吗?说说你的理由.【教学说明】教师应引导学生论证上述结论,在学生动笔前给予适当点拨,让学生能独立完成说理.在巡视时,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并给出足够的时间,锻炼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试一试如图,点D是AB边上一点,且∠ACD=∠B,试问:图中是否存在能够相似的二角形?如果存在,请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教学说明】现学现用,巩固所学新知识.问题3对于直角三角形,我们知道“有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那么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条直角边与斜边的比对应相等,这样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吗?【教学说明】教师应先与学生一道交流,找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已知条件有哪些(用图形和符号语言来表述),从这些条件到所探讨的结论之间还缺少什么条件,能否通过推理计算获得相应条件,从而引出利用勾股定理来探讨第三条对应边之间关系而获得结论.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或相互交流获得论证过程.直角三角形相似的特殊判定方法:斜边和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教材P35例2.例2如图,Rt△ABC中,CD是斜边AB边上的高线.求证:(1)△ABC~△CBD;(2)CD2=AD•DB.【教学说明】例1可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再相互交流.例2则需师生共同探讨,利用直角三角形及高线定义找出图中能够相等 的角,从而获得相似的三角形有哪些,进而可解决问题.但它的证明过程仍可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再挑选两至三份作业予以展示,共同评析,达到掌握本节知识的目的.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否相似?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呢?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AD 、BE 是AABC 的高线,它们相交于点 F.求证:AF • DF=BF • EF.3. 如图,△ABC 中,CD 是边AB 上的高,且BD CD CD AD ,试求∠ACB 的大小.【教学说明】1,3两题分别应用本节的两种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来获得结论,是对本节知识较好的理解与掌握的体现,而第2题则是用一般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相似问题,具有代表性.这些练习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做,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或相互交 流来得到结论.在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本节学习两种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它们分别是什么?2.总结一下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教学说明】釆用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教师设问,学生抢答,进行必要的知识梳理.1.布置作业:从P42〜44习题27.2中选取.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本课时应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原则,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动手探究等方式掌握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整堂课应注重转化思想的运用,本课时难点在于探究两个判定定理的过程及其证明方法,教师教学时讲解要尽可能详尽.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3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和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一、新课导入1.课题导入情景:拿一个含30°角的三角尺,让学生判断其内、外轮廓构成的两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是否相似.问题1:你是怎么判定的?能用前面学习的判定定理判定它们相似吗?问题2:我们由三角形全等的SSS和SAS的判定方法类似地得到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那么能否同样地由三角形全等的ASA或AAS类比得到相应的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呢?(板书课题)2.学习目标(1)知道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知道斜边、直角边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2)能证明结论“斜边、直角边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3)能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3.学习重、难点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以及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难点:定理的证明.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P35.(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方法:仿照上课时探究1,2完成探究提纲.(4)探究提纲:①探究:与同伴合作,一人先画△ABC,另一人再画△A′B′C′,使得∠A=∠A′,∠B=∠B′.a.操作判断:分别测量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计算,,AB AC BC A B A C B C ''''''的值,你有什么发现?∠C=∠C′ 吗?由此你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猜想?b.交流比较:把你的结果跟你周围的同学比较,你们的结论相同吗?c.归纳猜想: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d.推理证明:已知△ABC 和△A′B′C′中,∠A=∠A′,∠B=∠B′.求证:△ABC ∽△A′B′C′.证明:在A′B′上截取A′D=AB,过D 作DE ∥B′C′交A′C′于点E.∵DE ∥B′C′,∴△A′DE ∽△A′B′C′.又∵∠A=∠A′,∠B=∠B′,DE ∥B′C′,AB=A′D,∴∠A′DE=∠B′=∠B.∴△ABC ≌△A′DE.∴△ABC ∽△A′B′C′.e.推理格式:∵∠A=∠A′,∠B=∠B′,∴△ABC ∽△A′B′C′.②教材P35例2:如图,Rt △ABC 中,∠C=90°,AB=10,AC=8,E 是AC 上一点,AE=5,ED ⊥AB,垂足为D,求AD 的长.a.AB,AC,AE,AD 分别是哪两个三角形的边?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b.怎样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由此可以得到关于AB,AC,AE,AD 的一个怎样的比例式?c.写出你的解答过程.AB,AC 是△ABC 的边,AE,AD 是△AED 的边,这两个三角形相似.∵ED ⊥AB,∴∠EDA=90°,又∵∠C=90°,∠A=∠A,∴△AED ∽△ABC.∴AD AE AC AB =.∴AD=·AC AE AB=4. ③如图,若∠B=∠AED ,则△ADE ∽△ACB 吗?为什么?△ADE ∽△ACB.理由:∵∠B=∠AED,∠A=∠A,∴△ADE∽△ACB.④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吗?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吗?证明你的结论.(相似,证明略)2.自学:学生参照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3的掌握情况.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4.强化:∠A=∠A′,∠B=∠B′△ABC∽△A′B′C′.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P36.(2)自学时间: 6分钟.(3)自学方法:注意怎样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定理.(4)自学参考提纲:①由已知∠C=∠C′=90°,AB ACA B A C='''',能根据定理“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吗?为什么?(不能,∠C和∠C′并非对应两边的夹角)②选择定理“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还差什么条件?AB BC A B B C=''''③能否像前面三个判定定理的证明一样,构造一个与已知的一个三角形全等而与已知的另一个三角形相似的中间三角形的方法来证明呢?④如图,在Rt△ABC中,∠C=90°,CD是斜边AB上的高.求证:a.△ACD∽△ABC;b.△CBD∽△ABC.证明:∵CD⊥AB,∴∠ADC=∠CDB=90°.∴∠ADC=∠ACB=∠CDB.a.在△ACD和△ABC中,∵∠A=∠A,∠ADC=∠ACB,∴△ACD∽△ABC.b.在△CBD和△ABC中,∵∠B=∠B,∠CDB=∠ACB,∴△CBD∽△ABC.⑤如果Rt△ABC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以3k和4k(k>0)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一定与Rt△ABC相似吗?为什么?(相似,理由: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自学:学生参照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的归纳与证明.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指导.(2)生助生:生生互动交流、研讨.4.强化(1)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2)点学生口答后,点3位学生板演,并点评.三、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不足?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从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思维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应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原则,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方式探究并掌握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在这节课中,通过设计问题和启发、引导,让学生悟出学习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整堂课应注重转化思想的运用,难点在于探究两个判定定理的过程及其证明方法,教师教学时讲解要尽可能详尽.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基础巩固(70分)1.(10分)如图,当∠ADE=∠C(答案不唯一)时,△ABC∽△AED(填写一个条件).第1题图第2题图2.(10分)如图,在方格纸中,△ABC和△EPD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要使△ABC ∽△EPD,则点P所在的格点为(C)A.P1B.P2C.P3D.P43.(10分)如图,△ABC中,AB=AC,∠A=36°,∠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求证:△ABC∽△BDC.证明:∵AB=AC,∠A=36°,BD平分∠ABC,∴∠ABD=∠DBC=36°,∴∠A=∠DBC.在△ABC和△BDC中,∠A=∠DBC,∠C=∠C.∴△ABC∽△BDC.4. (10分)如图,AD是Rt△ABC的斜边上的高.若AB=4 cm,BC=10 cm,求BD 的长.解:∵AD⊥BC,∠BAC=90°,∴∠ADB=∠CAB.∴△ABD∽△CBA,∴BD BA AB CB=,即4410BD=,BD=1.6(cm).5.(30分)从下面这些三角形中,选出相似的三角形.①、⑤、⑥相似,③、④、⑧相似,②和⑦相似.二、综合应用(20分)6.(20分)如图,△ABC中,D在线段BC上,∠BAC=∠ADC,AC=8,BC=16.(1)求证:△ABC∽△DAC;(2)求CD的长.(1)证明:∵∠BAC=∠ADC,∠C=∠C,∴△ABC∽△DAC.(2)解:∵△ABC∽△DAC,∴CD ACCA BC=,即8816CD=,∴CD=4.三、拓展延伸(10分)7.(10分)如图,M是Rt△ABC的斜边BC上异于B、C的一个定点,过M点作直线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这样的直线共有(C)A.1条B.2条C.3条D.4条。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 班级: 学生姓名: 制作人: 不知名 编号:2023-12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学习目标:1.记住“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以及“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2.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重点 : 记住两种判定方法,会运用两种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难点 : 1. 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归纳、证明;2. 会准确的运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来判定三角形是否相似.预学案【回顾】1.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哪些判定方法?2.我们学习过哪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3.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4.如果要判定△ABC 与△A ′B ′C ′相似,是不是一定需要一一验证所有的对应角和对应边的关系?(自主学习)1. 三边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如下图,如果AB A ′B ′=BC B ′C ′=AC A ′C ′,则△ABC ________△A ′B ′C ′.2. 两边___________且夹角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下图,如果''''C A AC B A AB ,△A =△A ′ 则△ABC △A ′B ′C ′探究案【探究一】探究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在一张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再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各边长都是原来三角形各边长的k 倍,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它们相等吗?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猜测: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 ,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已知:求证:证明:归纳: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三边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符号语言:△ ,△△ABC △ △DEF .【探究二】:探究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类似判定三角形全等的SAS 方法,能不能通过两边和夹角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呢?事实上,我们有利用两边和夹角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定理:△''''C A AC B A AB ,△A =△A ′ △△ABC △△A ′B ′C ′归纳:两边___________且夹角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怎样证明这个定理呢?它的证明思路与证明前面定理的思路类似,先用同样的方法作一个与△A ′B ′C ′_______的三角形,再用相似三角形____________和已知条件证明所作三角形与△ABC __________.【探究三】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 和△A ′B ′C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1) AB =4 cm , BC =6 cm , AC =8 cm ,A ′B ′ =12 cm ,B ′C ′=18 cm ,A ′C ′=24 cm .(2)△A =120°, AB =7 cm ,AC =14 cm ,△A '=120°,A ′B ′ =3 cm ,A ′C ′=6 cm .检测案1. 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为 (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和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3和4及x ,那么x 的值 ( )A .只有1个B .可以有2个C .有2个以上但有限D .有无数个3.如图,△ABC 与 △ADE 都是等腰三角形,AD=AE ,AB=AC ,△DAB=△CAE. 求证:△ABC △△ADE.4.如图,△ABC 中,点 D ,E ,F 分别是 AB ,BC ,CA 的中点,求证:△ABC ∽△EF D .A .B .C .D . 第1题 A C B。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 班级: 学生姓名: 制作人: 不知名 编号:2023-12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学习目标】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2.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基本事实以及推论 (重点)3.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来解决问题.(难点)预学案1. 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如图,在△ABC 与△A ′B ′C ′中,如果△A =△A ′, △B =△B ′, △C =△C ′, 且k C A AC C B BC B A AB ===''''''. 即 ,我们就说△ABC 与△A ′B ′C ,记作△ABC △△A ′B ′C ′,k 就是它们的相似比.反之如果△ABC △△A ′B ′C ′,则有△A =△A ′, △B =△B ′, △C =△C ′, 且k C A AC C B BC B A AB ===''''''.即 . 2.问题:如果k =1,这两个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3.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 .探究案探究 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如图,任意画两条直线l 1,l 2,再画三条与l 1,l 2 相交的平行线l 3,l 4,l 5.分别度量l 3,△ABC ,l 5.在l 1上截得的两条线段AB ,BC 和在l 2上截得的两条线段DE ,EF 的长度.(1) 计算的值,它们相等吗? (2) 任意平移l 5,根据上述操作,度量AB ,BC ,DE ,EF , 同(1)中计算,它们还相等吗?总结:若l 3△l 4△l 5,则,, ,...归纳: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 两条直线被 所截,所得的线段成比例.(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中相比线段同线) EFDE BC AB =EF DE BC AB =DEEF AB BC =DF DE AC AB =DFEF AC BC =探究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如果把所画的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A 刚好落到“横线”上,如图△,△示,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吗?依据是什么?图(1)中,把l 4看成平行于△ABC 的边BC 的直线;图(2)中把l 3看成平行于△ABC 的边BC 的直线.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应用到三角形中,于是可以得到结论:_____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_____线段 .检测案1.如图AB ∥CD ∥EF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CE BC DF AD = B .AD DF CE BC = C .BE BC EF CD = D .AFAD EF CD =第1题 第2题 第3题2. 如图,已知D 、E 分别为AB 、AC 上的两点,且DE △BC ,AE =2CE ,AB =6,则AD的长为( )A .3B .4C .5D .63. 如图,l 1△l 2△l 3,AB =2,BC =4,DB =3,则DE 的长为( )A .4B .5C .6D .9 4. 如图,直线l 1、l 2、l 3分别交直线l 4于点A 、B 、C ,交直线l 5于点D 、E 、F ,直线l 4、l 5交于点O ,且l 1∥l 2∥l 3,已知EF ∶DF =5∶8,AC =24.(1) 求CB AB 的值;(2) 求AB 的长.。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 班级: 学生姓名: 制作人: 不知名 编号:2023-12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学习目标】1. 探究平行相似.2. 会证明定理并灵活应用.【重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平行相似 .【难点】证明定理并灵活应用.预学案(回顾)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两条直线被 所截,所得的 线段成比例3、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线),所得的_______线段的比_______.探究案探究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平行相似:如图,在△ABC 中,D 为AB 上任意一点,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DE ,交AC 于点E .问题1 △ADE 与△ABC 的三个内角分别相等吗?∠A ∠A , ∠ADE ∠B , ∠AED ∠C ,问题2 分别度量△ADE 与△ABC 的边长,它们的边长是否对应成比例?______=_______=BCDE 问题3 你认为△ADE 与△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平行移动DE 的位置,你的结论还成立吗? △ADE △ABC猜想: ∵DE ∥BC∴______ = _______.而BCDE 中的DE 不在△ABC 的边BC 上,不能直接利用前面的结论,但从要证的AC AE =BC DE 可以看出,除DE 外,AE ,AC ,BC 都在△ABC 的边上,因此只需将DE _______到BC边上去,使得_____=DE,再证明ACAE=________就可以了.只要过点E作EF∥AB,交BC于点F,BF就是_____DE所得的线段.请你写出证明过程:结论: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相似的两种常见类型:“A”型“X”型检测案1.已知在△ABC中,D,E分别是AB,BC的中点,ED:AC等于()A.1:2 B.1:3 C.2:3 D.2:52. 如图,在△ABC中,EF∥BC,AE= 2 cm,BE = 6 cm,BC=4 cm,则EF的长为()A.1 cm B.cmC.3 cm D.2 cm3.如图,在△ABC中,DE∥BC,则△____∽△____,对应边的比为=.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AB,DE:EA=2 :3,EF=4,求CD的长.34ABAD。
相似三角形判定导学案
§19.5.2相似三角形判定(二)导学目标:1.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过程;2.能说出识别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有两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会用这种方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导学重难点: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能熟练地运用时重点也是难点 。
导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是否一定要知道他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呢?二、自主导学:1、学习23—24页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 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 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2)如图:△ABC 和△A B C '''中,∠ A =40°,∠B =80°,∠A '=80°,∠B '=60°.三、想一想,议一议,意见相同吗。
1、每个图形中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为什么?⑴AB ∥CD ⑵DE ∥BC (3)∠ADE =∠C2、在图(4)中找出所有相似的三角形。
AB C D E (1) (2)A C D E (3) (4)四.小结五、课堂测评:1、△ABC 的两个角分别是60°和72°,和△A B C '''的两个角分别是 60°和48°,△ABC 和△A B C '''2、如图,D 是△ABC 的边AC 上一点,连接BD ,△ABC ∽△BDC,则需 要添加的条件是3、如图,已知△ABC 与△ADE 的边DE 、AB 相交于O ,且∠1=∠2=∠3.(1) 试证明△ADO ∽△EBO.(2)证明△ADE ∽△ABC.D B A D C B A 213O 第5题。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一些具体情境,深化对相似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2.掌握并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3.掌握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这个定理进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过程与方法经历上述两个基本定理的探究,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究活动、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重点难点重点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和判定方法进行证明.难点对“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这一定理的两种情形的理解与掌握.三、学情分析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几何的重点。
同时,在我们的生活中相似图形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由于有了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基础,学生应不难理解。
五、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由于该定理要用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因此本节课先从该定理入手。
该定理的证明,并没有从理论上研究,而是通过学生动手测量、计算、猜想、归纳等方法而得到的,然后通过该图形的特殊情况,抽象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延长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
进而再利用该定理探究判定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一、自主探究问题一: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 5、 什么叫相似三角形? 6、 怎样表示两三角形相似? 7、 什么是三角形的相似比?8、 如果相似比k=1,两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已知如图,直线345l l l ∥∥,直线12,l l 分别交345,,l l l 于点A 、B 、C 、D 、E 、F. (1)分别测量线段AB 、BC 、DE 、EF 的长度; (2)计算AB BC ,DEEF的值,你有什么发现? (3)任意移动2l ,再测量DE 、EF 的长度,并计算DEEF的值,你又有什么发现? (4)任意平移5l ,再测量AB 、BC 、DE 、EF 的长度,计算AB BC ,DE EF的值,上述规律还成立吗?(5)验证BC EF AC DF =,AB DEAC DF=成立吗? (6)由上述探究,你能发现什么规律?2、(1)若1中的12,l l 相交于3l 上点A ,如图,你会得到什么结论?l 5l 4l 3l 2l 1FEDCBA(2)若1中的12,l l 相交于4l 上点A ,如图,你会得到什么结论?(3)把(1)中的4l 看成平行于△ABC 的边BC 的直线,把(2)中的3l 看成平行于△ABC 的边BC 的直线,你会得到什么结论? 问题三: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1、在△ABC 中,DE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D,E,△ADE与△ABC有什么关系?EDCBA2、由上题,请你归纳结论.3、【引申】上述结论中,如果平行线与其他两边延长线相交结论仍成立,你能画出正确的图形吗?二、尝试应用1.如图1,已知AB CD EF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D BC DF CE =B .BC DF CE AD = C .CD BC EF BE = D .CD ADEF AF =2、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AD 上一点,连结CE 并延长交BA 的延长线l 5l 4l 3l 2l 1EDCB A A BDCE F 图1l 5l 4l 3l 2l 1EDCBA于点F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 .∠AEF=∠DEC B .FA :CD=AE :BC C .FA :AB=FE :EC D .AB=DC3、(2010年兰州市) 如图,上体育课,甲、乙两名同学分别站在C 、D 的位置时,乙的影子恰好在甲的影子里边,已知甲,乙同学相距1米.甲身高1.8米,乙身高1.5米,则甲的影长是 米.4、如图,已知DE ∥BC ,AB=2,AC =3,AD=1.5,BC=4,求AE 、DE 的长。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的计算和证明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和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
2、难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灵活运用,尤其是涉及到周长比和面积比的综合问题。
三、知识回顾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四、新课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相似三角形以及如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相似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五、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例如,在△ABC 和△A'B'C'中,如果△ABC∽△A'B'C',那么∠A=∠A',∠B =∠B',∠C =∠C',且\(\frac{AB}{A'B'}=\frac{BC}{B'C'}=\frac{AC}{A'C'}\)。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1)如图,△ABC∽△A'B'C',AD 和 A'D'分别是△ABC 和△A'B'C'的高。
因为∠ADB =∠A'D'B' = 90°,且∠B =∠B',所以△ABD∽△A'B'D',所以\(\frac{AD}{A'D'}=\frac{AB}{A'B'}\),即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编制:邵玉春2011.1.22学习目标: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4、直角三角形的判守守理及其证明.新知导读: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注:(1)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是判定定理1;(2)判定定理2则常见于连续两次证明相似时,在第二次使用此定理的情况较多;(3)在证明直角三角形相似时,要特别注意直角三角这一隐含条件的利用.范例点睛:例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过点B作B E C D⊥,垂足为E,连接AE,F为AE上一点,且B F E C∠=∠.(1)求证:△ABF∽△EAD;(2)若AB=4,30∠=︒,求AE的长;BAE(3)在(1)(2)的条件下,若AD=3,求BF的长.变式演练: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F在BA的延长线上连结CF角AD于点E.(1)求证:△CDE∽△FAE;=∠.(2)当E是AD的中点,且BC=2CD时,求证:F B C F例2、如图,已知点A、B、C在OA B C在另一边l1上,并且直线∠的一边l上,点'''AC CA.,求证:''',''AB BA BC CB变式演练:已知,,求证:△DEF∽△ABC.DE AB EF BC例3、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 36∠=︒,BD是BA∠的角平分线,试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关系说明2= .AD DC AC变式演练: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CF BA,BF交AD于点P,交AC于点E,求证:2= .BP PE PF达标测试:1、如图,ACD B DE BC ∠=∠ ,则图中共有 对相似三角形.2、在△ABC 中,点D 在线段BC 上,,816BAC ADC AC BC ∠=∠==,,求CD.3、如图,D 在AB 上,且DE BC 交AC 于E 、F 在AD 上,且2AD AF AB = ,求证:△AEF ∽△ACD.4、已知,如图△ABC 中,AB=AC ,90BAC ∠=︒,D 、E 、F 分别在AB 、AC 、BC 上,111,,333A E A CB D A BC F B C ===且, 求证:(1)EF BC ⊥ (2)ADE EBC ∠=∠5、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且AD=AC,D E B C⊥,DE与AB相交于点E,EC与AD相交于点F,求证:△ABC∽△FCD.6、如图所示,在△ABC中,AM是BC边上的中线,AE平分,∠⊥的延BAC BD AE长线于D,且交AM的延长线于F,求证EF AB.7、AE=2,BE=3,BC=7.5,BD=AE,求证:1C∠=∠.小结: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有:1、定义法2、平行法3、判定定理:三个判定定理。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一:复习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 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 前面判定两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是:能否简化一下呢?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4. 你猜测下哪些方法可以判定两三角形相似了呢?二:探究新知判定定理1 :两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已知:在心ABC 和 A ABC 中,N,求证:也ABC :^ABC(参看课本68页证明过程)已知:在心ABCAC疋"S 求证"ABC5,B ,C ,C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基本图形:四:射影定理 在双垂直图形中,AC ? =AD ^AB,BC^BD ^AB,CD^ AD BD(第1题)已知:在也ABC 和也A'B'C ,中,上ABAC ACBC= ----------- ,求证:BC也ABC : A ABC典型图形:X 形变形: 关于直角的两个基本图形:cABBf i五:AA判相似练习1.如图所示,在△ 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AD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的延长线于F,交AD于E,求证:人ABF :也CAF2.如图,△ABC ^△DEF均为等边三角形,D、E分别在AB、BC上,请找出一个与△DBE相似的三角形,并给予证明。
IT*3.在△ABC中,AB=AC,点P、D分别是BC、AC边上的点,且/ APD= /B .(1)求证:AC?CD=C P?BP;(2)若AB=10,BC=12,当PD //AB 时,求BP 的长4.如图,在△ ABC中,/BAC=90 °,B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交CA的延长线于D,交AB于点F,求证:AE2=EF?ED.六:SAS判相似5.已知:如下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P是BC上的点,且BP=3 PC, Q 是CD的中点.AADQ 与AQCP是否相似?为什么?6.如图,D为△ABC的边AB上一点,若AB=12,AC=15,AD=8,在AC边上取一点E,使△ADE与△ABC相似,求AE的长.Q C7.如图所示,在△ ABC 中,/C = 90 °,AC = 6cm , BC = 8cm ,点P 从点B 出发的速度移动,点Q 从C 点出发沿CA 边向点A 以1cm/s同时出发,几秒钟后,可使△ PCQ 与△CBA 相似?y 轴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与双曲线y=\ (x >0)x相交于点P ,PC 丄x 轴于点C ,且PC=2,点A 的坐标为.(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2)若点Q 为双曲线上点P 右侧的一点,且QH 丄x 轴于H ,当以点Q 、C 、 H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OB 相似时,求点Q 的坐标.49.如图,在直角三角形POQ 中,/POQ=90 ° OP=2OQ ,点P 在反比例函数y = -x沿边BC 向点C 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 、Q 8 .直线y=ax + 1与x 轴、上,点Q在反比例函数ky =上,求K的指.x10.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D //BC , ZABC=90 ° AB=8,AD=3,BC=4,点P 为AB 边上一动点,若△ PAD 与△PBC 是相似三角形,求AP 的长度.11.节节高69页11题.七:SSS 判定相似1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左图中△ABC 相似的是(16.在△ABC 中,AB=AC ,4=36 ° 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若AC=2,则AD 的长是c八: 课后练习在矩形 ABCD 中,E ,F 分别是CD ,BC 上的点,若/ AEF=90 °,则一定有( △ADE S /E CFB. △ECF S /AEFC.^ADE SZ A EFZB= ZDAC ,则线段AC 的长为()D .△AEFs/ABF在Rt △KBC 内有边长分别为a , b ,c 的三个正方形,则a ,b ,c 满足的关系式是(A . b=a+cB . b=acC . b2=a2+c2b=2a=2c如图,A . △ABC 中,AD 是中线,BC=8,。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相似》导学案: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相似》导学案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学习目标】1.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会证明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2.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知识梳理】1.两角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边 且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三边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典型例题】知识点一: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1.已知:如图,∠ABD=∠C ,AD=2, AC=8,求AB.知识点二: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如图,△ABC,AB=12,AC=15,D 为AB 上一点,且AD=23AB,在AC 上取一点E,使以A.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则AE 等于( )A. 6.4B. 10C. 6.4或10D. 以上答案都不对知识点三:定理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下列四个三角形,与左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 )【巩固训练】1. 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边上的点,DE ∥BC ,BE 与CD 相交于点F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B.C.D.2如图,矩形ABCD 中,AD =4,AB =10,P 为CD 边上的动点,当DP = 时,△ADP 与△BCP 相似2题1题图3.如图,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 D , E , F 分别是三边上的点, AE = BF = CD ,那么△ABC 与△DEF 相似吗? 请证明你的结论.4.已知:如图,ΔABC 中,AD=DB,∠1=∠2.求证:ΔABC ∽ΔEAD.【拓展延伸】5.如图,在△ABC 中,AB=AC ,点D 、E 、F 分别在AB 、BC 、AC 边上,DE=DF ,∠EDF=∠A .(1)找出图中一对相似的三角形,并证明(2)求证:BC AB CE BD .6.如图,AB ∥CD ,AC 与BD 交于点E ,且∠ACB =90°,AB =6,BC =6,CE =3. (1)求CD 的长;(2)求证:△CDE ∽△BDC .4题图 A D B E C F。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数学教学教案(优秀6篇)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数学教学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数学教学教案(优秀6篇)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已知直角三角形 ABC,CD⊥AB。
C
问:1.图中有几个 Rt△?
2.有几对△相似?
3 求证:CD2 = AD×BD
AC2 =AD×AB
BC2 = BD×AB
ADB来自射影定理: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两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的比例中项; 2.每条直角边都是它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九年级数学自主学习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
科目 设计人
数学
课题
田小宁
姓名____________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审核人
赵淑芳
授课时间 序号
教学目标 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 教学难点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
________(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 段成比例)。
过点 D 作 AC 的平行线,交 BC 于点 F,则 __________(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
段成比例)。 ∴____________ ∵DE∥BC,DF∥AC ∴四边形 DFCE 是平行四边形。 ∴DE=CF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旧知回顾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相似比。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 定理 1 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温馨提示:证明文字命题的步骤,引导学生进行画图,写出已知,求证,并写出证
明过程 第一步:学生根据文字命题画图,
四.课堂检测
习题 4.9 1,2,3,4 五.畅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您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方法?哪里还有困惑?
1 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B=∠ACD,AB=6,BC=4,AC=5,CD= 7 ,
求 AD 的长.
2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而∠ADE=∠B, ∠DAE=∠BAC, ∠AED=∠C, ∴____________ ∵∠A=∠A’, ∠ADE=∠B’, AD=A’B’, ∴△____≌△____ ∴△ABC∽△A’B’C’. 现在,我们已经有两种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用这两种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可以证明其他判定定理。 下面我们可以类比前面的证明方法,来继续证明定理 2 和 3。
第二步:根据图形和文字命题写出已知,求证。 已知:如图,在△ABC 和△A’B’C’中,∠A=∠A’,∠B=∠B’。 求证: △ABC∽△A’B’C’。 第三步:写出证明过程。(分析现在能说明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只有相似三角形 的定义,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线索进行探索,已知两角对应相等,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可以推出第三个角也相等,从而可得三角对应相等,下一步,我们只要再证明三边对应 成比例即可。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推论,我们可以在△ABC 内部或外部构造平行 线,从而构造出与△A′B′C′全等的三角形。) 证明:在△ABC 的边 AB(或延长线)上截取 AD=A′B′,过点 D 作 BC 的平行线,交 AC 于点 E,则∠ADE=∠B,∠AED=∠C,
(二)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定理 2 的证明
定理 2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独立完成定理 3 的证明 定理 3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小结: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选择:1.已知有一角相等,可选判定定理 1 和 2;
2.已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可选判定定理 2 和 3。
三.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