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政治经济与社会》教案 第一课
中职经济政治社会全教案
中职经济政治社会全教案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一、商品和货币(一)多种多样的商品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要准确地理解商品的概念,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一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学生分析A.自然状态下的,空气?B.商店里卖的农夫山泉,乐百氏是不是商品?C.声音不是商品,美国加州某青年游历全世界,录下了各种鸟鸣,松林喧哗,瀑布奔泻,小溪潺潺的声音,经过剪辑,开办了“自然之声”豪华商店,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成为很多失眠者的催眠曲,生意兴隆,这种声音是不是商品?D.你从商店买来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是不是商品?E.废品是不是商品?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是不是商品?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社会分工(需要);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交换)(二)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
3、关系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复习提问:什么是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有哪些?什么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导入新课:设问导入:我们生活中必需的物品主要从哪里来的?什么是“钱”?钱是货币吗?(三)、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是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中产生的。
(1)原始社会末期出现最初的商品交换---物物交换。
(2)随着生产和分工的发展,交换出现难度。
(3)难题解决的办法---出现一般等价物。
什么是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与其他各种商品相交换,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4)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5)货币出现2.什么是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啥商品。
3.货币的职能(1)基本职能A: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叫价格。
B: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2)纸币A:含义: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节教案
的。
板书设计:
决定
价值
价格
决 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课堂设问:既然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一旦生
产出来,商品的价值就确定了,那么商品的价格为什么还
会发生变化呢?
师生互动:影响商品的价格很多,有气候、时间、地域、
文化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最终是通过改变
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
分析问题:首先是求同心理。利:健康合理的求同心 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弊:如果忽视个人经济承受 能力,盲目从众,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
其次是求异心理。 再次是求名心理。 最后是求实心理。 3、科学的消费观 课堂设问:上述的消费心理有利也有弊,所以要形成 合理、健康、文明的消费那么科学的消费观有哪些原则呢? 分析问题:(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根据自己的经济 实力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商品,避免过度消费和消费不足。 (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从收入的用途来看,可以分 为积累和消费;从消费的时间来看分为当前消费和长远消 费;从消费的内容来看,可分为物质生活消费和精神文化 生活消费;从消费满足需要的层次可分为生存消费、发展 消费和享受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 包括选择绿色产品、注意垃圾的分类处理、注重环保、节 约资源。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树立节约消费、合理消费, 反对浪费消费中的浪费现象。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 动生产率
课堂设问:请同学们分析第 8 页的连线职场案例,生 产者会采用哪些手段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呢?
分析问题:谁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改善经营管理,谁 的劳动生产率就搞,获利就多,正因为如此,这样就会刺 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政治经济与社会第一课第三节教学教案
第一课商品交换与消费三、消费和消费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科学的消费观•能力目标:认识正确的消费观念•情感价格态度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何时何地购买商品比较经济划算,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
同样,了解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重点,难点:•如何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例证法、情景导学法。
教学手段:结合预习、板书、故事、提问、讨论,ppt等进行课堂讲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一堂课二、导入新课结合新闻和图片,关于学生预习情况的提问,生活中哪些消费行为?(一)常见的消费方式常见的消费方式有两种:1、钱货两清2、信贷消费(学生阅读书本内容)P9(二)影响消费的因素P9• 1. 收入• 2.消费品价格• 3.消费心理:•(三)常见的消费心理影响消费的心理:学生讨论哪些是可取的,哪些不可取?同时,举例说明(“走进生活”)P10求同心理……错求异心理……错求名心理……错求实心理……对(四)科学的消费观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有怎样的消费观?结合你自己谈谈,你的消费观如何?是否正确?有没有因为什么情况,买了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或者让自己后悔的东西呢?阅读课本P10 ,科学的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三、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明白了四种消费心理影响到了我们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求同,求异,求名和求实……明白了何为正确的消费心理!作为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同学,应该有正确的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学生,依然要有的精神品质,要有的传统品德四、布置作业1.学生的自我思考,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合理消费,同样也能做到勤俭节约?2.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三、消费和消费观(一)常见的消费方式1、钱货两清2、信贷消费(二)影响消费因素(三)常见的消费心理求同心理求异心理求名心理求实心理(四)科学的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节教案.doc
单元(章节)教学授课计划一、单元(章节):第-•单元透视经济现象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二、单元(章节)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第1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2课时三、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第1 周星期1、3 第节课题商品的交换与消费第1、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憧得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理解科学消费的原则。
2、过程与方.法:能识别商品,正确对待货币,能分析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用科学的消费观引领自己的消费行为;树立和增强环保意识,自觉落实环保行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正确看待商品价格的变化;培养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以艰苦奋斗为荣,重点商品的基本属性;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规律内容和表现形式难点价值规律内容和表现形式;科学的消费观教学准备课件过程设计教师活动一、导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材P2的四组图片课堂设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几组图片中有哪些商品呢?这些商品的买卖方式有什么不同呢?师生互动:理发服务、项链、蔬菜、服装、鞋子(正在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上述五样);这些商品展示的商品买卖方式,从支付方式来说有现金交易、刷卡交易、购买大件耐用品的贷款消费;从买卖的渠道来说有直接的钱货交易,网络购物、电视购物或邮购等。
二、教学过程1、商品和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课堂设问:前面我们讲述了图中的商品及其买卖的方学生活动式,那么商品的含义是什么呢?分析问题:首先,图中的商品是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其次,这些劳动产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不通过交换就不是商品。
板书设计: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课堂设问:既然劳动产品要通过交换才能是商品,那么商品的交换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换句话说商品交换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分析问题:最初的商品时通过物物交换实现的,请同学们思考:是不是交换的双方生产出不同的劳动产品,且各方拥有其所有权?结合学生的回答,得出结论:社会分工使不同的劳动者生产不同的商品,商品属于不同所有的所有者是商品的交换成为可能。
最新中职经济社会与政治教案--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2019年上半年《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教材: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主编:沈越张可君)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授课班级:动漫1803班(实验楼六楼西头北。
)20人(5人一组)平面设计1804班(实验楼六楼西头南。
)24人(6人一组)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认清自己今天和未来的角色变化:消费者——企业的劳动者——经营者,民主政治的受益者——参与者——建设者等。
2.我们也将学习和掌握成为这些角色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正确的观念和初步的能力。
教学内容:经济:第一、二单元。
政治:第三、四单元。
社会:第五单元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6课时)一、本单元在全书的位置:基础。
经济是政治、文化、社会的基础。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经济是基础。
二、本单元的内容编排角度按照消费者、劳动者、纳税人和理财者三个角度去编排。
消费者层次:透视商品交换和消费(第1课)劳动者层次: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第2课)纳税人和理财者层次:个人收入和理财(第3课)三、本单元的知识范围:基本的经济常识。
四、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为学生参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做好知识能力的铺垫。
第1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的作用,理解交织规律的作用,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2.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评析常见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要求:1.认知:商品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来历及其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树立科学消费观。
2.情感态度观念:1.正确的金钱观。
2.培养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
3.科学的消费观。
3.运用:(1)能识别商品。
(2)能举例说明货币在商品中的作用,正确对待货币。
(3)能根据某一商品价格的变化制作价格曲线图,分析价格变化的原因。
(4)根据个人每月或每半月的零花钱,设计个人(半)月消费方案。
中职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中职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经济政治与社会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供求关系与市场-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经济增长与发展2. 政治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国家与政府- 政治制度与政府职能- 政治文化与政治参与3. 社会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 社会变迁与社会进步- 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和互动体验等。
通过问题导入、探究式教学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 通过引发学生对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出问题:你认为经济政治与社会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 知识讲解(40分钟)- 设计教学PPT,结合图表、案例等方式,向学生讲解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学科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3. 小组讨论(3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经济、政治或社会问题进行讨论。
-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就方案的可行性和影响展开讨论。
4. 案例分析(30分钟)- 提供一些实际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 学生就案例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5. 实践操作(40分钟)-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企业或政府机构,亲身体验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相关活动。
- 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并撰写参观心得和体会。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通过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想。
- 学生进行小结,阐述对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理解和反思。
五、教学评价1. 定性评价- 观察学生在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主动性、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等。
-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以及对参观经历的整理和表达能力。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课课件北京师范版
宋朝交子
(1)从交子的产生过程来看,它为什么能够购买商品? 交子能够用来购买商品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凭借纸币可以随 时兑换货币,在这里纸币作为货币的象征、符号,代替金属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一种价值符号。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短缺会造成该商品紧俏难买, 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当某个商品供过于求时,过剩造成商品积压,出现“货 多不值钱”的现象。
2、供求影响商品价格
2012年2月份开始后,大 葱的价格一路飙升在北京一 斤大葱售价飙升至6元~7元, 10元钱只能买两棵。出现高 价葱是因为当年很多农户都 转种别的作物,大葱的种植 面积少了很多;天气寒冷导 致北方大葱迟迟不能供应, 而南方大葱进货价就比北方 的高出一倍左右。
③一般来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当 时的个别劳动时间平均值决定。
例题:
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是9小时, 小王需用12小时,小李 需用10小时,老张需用 8小时,如果在同一市 场上卖,谁可以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 地位?
想一想:
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和价值是不是完全一致呢? 如果不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 、7页,回答问题。
第二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
社会发展,剩余产品增加, 常常需要交换。
一位美国人到非洲原始丛林旅游,看到水天 一色,便想租用部落的独木舟泛游湖上。当他拿 出美元去租船时,船的主人拒绝了,提出要用象 牙交换。这位美国人于是来到另外一个有象牙的 部落用美元购买象牙,不料又遭到拒绝,主人提 出要用纱布交换。于是他又来到一个有纱布的部 落,用美元购买纱布,不想也遭到拒绝,主人提 出用针来交换。他猛然想起帽子上别了几根针, 于是他用针换回了纱布,又用纱布换回了象牙。 当他拿着象牙来找船主时,船主已经回家了。这 位美国人十分沮丧。
中职 经济政 治与社会教案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了解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
掌握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商品的基本属性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学会识别货币的职能,提高在经济生活中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价值规律解释市场中的价格波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商品观和货币观,增强法制意识。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经济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职能。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2、教学难点理解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调节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商品图片,如衣服、食品、书籍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商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经济政治与社会。
(二)讲授新课1、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案例分析:以苹果手机为例,分析其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举例说明:在商场购物时货币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商品标价时货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结合市场上猪肉价格的波动,分析价值规律的作用。
(三)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看待“一分钱一分货”的说法?2、货币是不是越多越好?(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等。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版教案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版全套教案第一章:经济建设1.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1.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引发学生对经济建设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二章:政治建设2.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运行机制2.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运行机制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2.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现象,引发学生对政治建设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三章:社会建设3.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3.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框架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3.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社会建设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四章:生态文明建设4.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机制4.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机制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4.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引发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五章:全面深化改革5.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运行机制5.2 教学内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框架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运行机制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5.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改革现象,引发学生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六章:全面依法治国6.1 教学目标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了解全面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6.2 教学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全面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目标案例分析法:分析全面依法治国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影响6.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引发学生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目标案例分析:分析全面依法治国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讨论全面依法治国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七章:全面从严治党7.1 教学目标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了解全面从严治党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7.2 教学内容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全面从严治党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全面从严治党的影响和效果7.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当前党的建设现状,引发学生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案例分析:分析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讨论全面从严治党对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八章:国家安全与国防8.1 教学目标理解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防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了解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防的现状与发展8.2 教学内容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防的主要内容和措施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防的现状与发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典型案例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国家安全和国防的意义和影响8.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国家安全和国防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措施案例分析:分析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典型案例和挑战讨论:讨论国家安全和国防对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影响和作用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九章:外交与国际关系9.1 教学目标理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了解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现状与发展9.2 教学内容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和措施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现状与发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典型案例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作用9.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措施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典型案例和挑战讨论:讨论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对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的影响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1 教学目标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掌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了解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10.2 教学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内容和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和目标难点解析: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超级完整教案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案首页)NO: 1课题: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形成正确的金钱观;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挂图:考核(或提问):1,什么是商品?商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3、什么是价格?什么是价值规律?4、科学的消费观是怎样的?复习旧课要点:提出学习本课的要求及学习方法,了解生活中哪些是商品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1、什么是商品?2,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3、什么是价格?什么是价值规律?4、科学的消费观是怎样的?课外作业(或复习题):本课小结(或改进措施):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商品的基本知识,课堂气氛活跃。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一、商品和货币1、多种多样的商品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条件:社会分工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二、商品的基本属性:学生思考:商品和其他劳动产品有什么区别?生产出的废品是商品吗?1、商品的基本属性:(1)使用价值:商品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学生思考:不同使用价值中的共同点是什么?(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1、概念:货币是从商品经济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1)价值尺度:货币是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因为货币也是商品,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
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纸币:概念: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货币除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4、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不是任意的,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课ppt课件
教学重难点
• 货币的产生;价值规律的作用;健康的消 费观念;
•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如何树立合理的消 费观念。
5
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6
商品和货币
一、多种多样的商品
商 品是
用 于 交 换 的 劳 动 产 品
7
:
• 1、某菜农有400千克大白菜,其中200千克卖掉了,100千克 烂掉了,100千克留自家食用。请说明哪些是商品?哪些不 是商品?为什么?
商品价
× 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次数
32
•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请问如果当年只有价 值100万亿元的商品,而国家发行了200万 亿元的货币,这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实际货币发行量 大于?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小于?
33
国民党政府法币发行额
时间
1937年 1945年 1948年
发行量(亿元)
14 5569 6636946
使用价值 价值
使用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 值: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10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必要属性。 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同一种商品可以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 同种商品使用价值可以比较,不同商品使用价值无法比较。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使商品之间需要交换。
…… …… ……
50
(一) 不同的消费行为
钱货两清的消费
信贷消费
51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中国 老太太说:“我攒够了30年的钱, 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 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临终 前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
2024版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第课
社会现象篇
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知 识,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及其背后的原 因和规律。
6
02
市场经济基础知识
2024/1/28
7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产权明晰的市场主体
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包括企业、个人和 政府等,他们拥有明确的产权边界和
自主决策权。
竞争机制
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企业 为了获取利润和市场份额,不断进行
21
中国应对国际挑战的策略和措施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多边主义
中国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国内市场建 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推进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中国将加强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建设,有效 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市场供给
市场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受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相关商品价格、生产者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2024/1/28
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是指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时的状态,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对应的商品 和劳务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当市场出现不均衡时,价格会自发调整以实现新的均衡。
业保险等,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
2024/1/28
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医疗设 施不断完善,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治理挑战
随着社会进步,社会治理面临新的挑 战,如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中的 社会问题等。
17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01
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财富增加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课教案
讨论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列举几种知名品牌手机,让学生选择
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品牌,而不选择另一个品牌?
讨论劳动对个人的意义。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回答问题,并谈一下个人的想法。
5’
35’
30’
15’
3’
2’
【教师讲评】:一个品牌是一个企业的“诚信”标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直接关系到企业形象、地区形象乃至国家民族形象。质量是品牌的基石,没有一流的质量,就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在创立品牌的过程中,只有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将优质产品推向市场,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强化企业产品在顾客心中的地位。诚实经营、注重品质和信用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学生活动内容
时间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10月12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于11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上市十多年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司良好的业绩也渐为广大投资者所认同的事例,提出问题:海尔品牌代表着一个企业,什么是企业呢?海尔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海尔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作为海尔集团员工应具备什么素质?
教案
章节
课题
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课型
讲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备
无
教学目标
知识
教学点
1、企业的含义;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2、企业成功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能力
培养点
1、公司的含义;企业怎样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2、企业的经营发展,企业的优胜劣汰;劳动者的就业观和提高素质的途径。
德育
渗透点
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这一图表说明,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减少供应量;供应量减少了,又会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增加,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可见,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者主动扩大或减小商品生产。
2、价值规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师活动】:价值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学生活动】:看书并回答
【教师总结】:价值规律主要是通过商品的价格涨跌来影响人们生活的,当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就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就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3、价值规律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
【教师总结】:价签就是货币的价值尺度的作用,其并不需要真实的货币。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
【教师活动】:流通手段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流通手段就是流通所需要的媒介。
【教师活动】: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的直接交换,交换的方式是:商品—商品。货币产生以后,商品所有者首先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取得一定数量的货币,然后再用货币买回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此时交换的方式是:商品一货币一商品。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只能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人们常说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是这个道理。
当货币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时,就发挥了价值尺度的职能。当货币与其他商品相交换时,又体现出流通手段的职能,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货币在两个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逐渐派生出货币充当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中职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内容涉及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教案主要介绍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考试要点。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了解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掌握相关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2.理解我国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了解我国经济的基本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3.了解我国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理,掌握我国政治运作的流程和机制。
4.了解我国社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社会变革的主要动力和影响因素。
5.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经济方面(1)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现状。
(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3)我国经济的基本规律。
(4)世界经济的主要趋势和影响。
2.政治方面(1)我国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理。
(2)我国政治运作的流程和机制。
(3)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作用。
(4)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战略。
3.社会方面(1)我国社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
(2)我国社会主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3)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和变革趋势。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以教师的讲述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图表等形式进行知识的讲解和分析,确保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分析工具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法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或情境开展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4.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动态,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四、考试要点本课程的考试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等几种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版教案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版全套教案第一章:生活中的经济现象1.1 教学目标:了解日常生活中经济现象的基本概念,认识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掌握基本的经济术语。
1.2 教学内容:1.2.1 经济现象的概念与分类1.2.2 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1.2.3 基本经济术语解析1.3 教学重点:1.3.1 经济现象的分类1.3.2 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的辨析1.3.3 基本经济术语的应用1.4 教学难点:1.4.1 经济现象的识别与分析1.4.2 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的实际运用1.5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课堂讲授法1.6 教学准备:1.6.1 教学案例及资料1.6.2 课堂讨论话题1.7 教学过程:1.7.1 导入新课:生活中的经济现象1.7.2 讲授基本概念: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经济关系1.7.3 分析案例:识别与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1.7.4 小组讨论: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1.7.5 总结与作业:基本经济术语的应用第二章:市场经济的运作2.1 教学目标: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掌握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了解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与发展。
2.2 教学内容:2.2.1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2.2.2 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2.2.3 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与发展2.3 教学重点:2.3.1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2.3.2 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2.3.3 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与发展2.4 教学难点:2.4.1 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与运作2.4.2 我国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与挑战2.5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课堂讲授法2.6 教学准备:2.6.1 教学案例及资料2.6.2 课堂讨论话题2.7 教学过程:2.7.1 导入新课: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2.7.2 讲授基本原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2.7.3 分析案例: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2.7.4 小组讨论: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与发展2.7.5 总结与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与运作第三章: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3.1 教学目标:理解我国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掌握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中职经济政治社会教案
中职经济政治社会教案教案标题:中职经济政治社会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3.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教案内容和步骤:第一节:经济领域1. 引入经济领域的概念和重要性,鼓励学生思考经济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介绍经济基本概念,如资源、供求关系、市场经济等。
3. 分析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和经济体制的不同类型。
4. 引导学生进行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探讨。
第二节:政治领域1. 介绍政治领域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政治对社会组织和决策的影响。
2. 解释政治体制和政治权力的基本概念,如民主、专制、选举等。
3. 分析不同政治体制的优缺点,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政治体制的看法。
4. 引导学生讨论政治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
第三节:社会领域1. 引入社会领域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社会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
2. 介绍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基本概念,如家庭、教育、劳动等。
3. 分析社会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案,鼓励学生思考社会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4.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评估方法:1. 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分组进行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讨论和解决方案的展示,评估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个人写作和反思:要求学生撰写关于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个人观点和反思,评估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堂测验:设计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选择题和解答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
教案扩展: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政府机构或社会组织,深入了解实际运作和问题解决的情况。
2. 辩论赛:组织学生进行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辩论赛,培养他们的辩论和说服能力。
3. 项目研究:指导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经济、政治或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方案的设计。
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教案:《经济政治与社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内容。
具体包括: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其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
2. 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为例,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教材内容讲解:讲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3. 例题讲解: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 自主性2. 竞争性3. 开放性4. 法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形式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1. 供求机制2. 价格机制3. 竞争机制4. 信用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未来展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是什么?(3)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包括哪些方面?(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如何?2. 答案:(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自主性、竞争性、开放性和法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P3《走进生活》
2、商品的基本属性(8分钟)
(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劳动(体力和脑力)。
(2)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辨析:“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商品都有使用价值。”
①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货币符号,纸币不是商品,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补充: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例:越南用麻袋装钱去买东西;现在物价飞涨,青菜从几角涨到几块。
思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好不好?
以上两句话正确吗?为什么?
师:第一句话是错误的,氧气有使用价值,但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它就不是商品。但是医院的氧气罐中的氧气就是商品,因为它必须要通过交换(购买)才能取得。
思考:两种不同的商品如何进行等价交换呢?
比如一把斧头和一袋20千克的大米,我们怎么知道它们的交换是等价的呢?
师:这就由商品的价值量来决定了,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来衡量,一把斧头能够和一袋20千克的大米交换,说明它们所包含的人类的劳动量相同,也就是价值量相同。
体验:你在日常生活中以哪种消费心理为导向?
3、科学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统筹兼顾,合理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拓展思考:你对信贷消费理解吗?你对这种消费方式有什么看法?
补充:国外的消费方式和国内消费方式的对比。
三、课堂小结(4分钟)
师: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将使我们受益终身。
师:商品的价格总在不断变动,你能说说近一两年你所感受到的商品的价格变动吗?
2、影响价格的因素(5分钟)
①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反过来则越低。
例:生产一件短袖T恤和一件长袖T恤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所以价格有区别。(复习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内容)
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气候、时间、地域、文化产生的供求差)
3、运用:能识别商品,正确对待货币,能根据商品价格变化分析其原因,用科学的消费观引领自己的消费行为,增强环保意识,自觉落实环保行动。
教材分析
难点
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掌握价值规律和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
重点
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用时
一、导入(2分钟)
播放介绍上海特产(组图),引起学生兴趣。
课时计划
第1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教学用时
2
教学
目标
1、认知: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和科学消费的原则。
2、情感体验:正确看待商品价格的变化,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培养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科学消费观。
4、货币(10分钟)
(1)货币产生的过程
师:货币的产生比商品要晚得多,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①原始社会末期,物物交换
②交换频繁,出现一般等价物
③当金银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出现了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P4
组图: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商品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P2
师:在这里我们要从两个方面了解商品。
①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是通过人类劳动产生的。
思考:水里的雨花石很漂亮,是天然产生的,那么雨花石是商品吗?
师:雨花石虽然是天然产生的,但是人们收集它、选取它也付出了智力和体力的劳动,所以用来买卖的雨花石也是商品。
教学过程
教学用时
思考:价格和供求间是相互影响的,试从P7的养鸡图中体会两者的关系。
4、价值规律的作用(10分钟)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教学过程
教学用时
例:以学生劳动课中的人员分配为例。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师: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距直接影响了商品生产者的效益。(看P8的图片)
3、P6什么决定商品的价值量?(15分钟)
师: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
小游戏:每组派一位同学上台折幸运星,分别记录下每人完成的时间。
思考:这些幸运星的价值相同吗?
师:都不好,通货膨胀使得百姓的钱不值钱了,生活水平降低;通货紧缩使得商品不值钱了,生产动力减弱,经济停滞不前。
③贮藏手段(目前货币只能是金银,美国国库的金砖)
④支付手段
⑤世界货币
思考:电子货币是商品吗?
师:不是,电子货币只是货币形式的变化,代替货币行使其职能,和纸币是一样的。
(二)价格和价值规律
1、商品价格(2分钟)
例:冬天卖棉衣——棉衣价格高,夏天卖棉衣——棉衣价格低;
在超市买方便面便宜,在火车上买方便面贵;
中国的瓷器在国内卖便宜,在国外卖贵。
3、价值规律(3分钟)
价值规律定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图P7)
思考:如果大家都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都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发生变化。
(三)消费和消费观(15分钟)
1、不同的消费行为
消费的方式:钱货两清;信贷消费——用未来的钱实现今天的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消费心理等等。
2、常见消费心理
①求同心理;②求异心理;③求名心理;④求实心理
师:在照片中我们看到很多美食、华服和各种生活用品,这些关系我们日常吃穿用度的物品,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商品。市场上的商品、买卖商品的货币、以及我们买卖商品的消费行为,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商品、货币、价格和消费的有关知识。
二、新课步骤
(一)商品和货币
1、什么是商品?(5分钟)
师:决定商品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每个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的时间都是不相同的,这个叫做“个别劳动时间”。无论个别劳动时间是多少,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因此这三个产品的价值是相同的。
补充:一般来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当时的个别劳动时间平均值决定。如几个同学折叠幸运星的平均时间,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课后小故事:李嘉诚的儿子们;中国当代富二代炫富。
四、布பைடு நூலகம்作业(1分钟)
板书设计
一、商品和货币
二、价格和价值规律
三、消费和消费观
布置作业
预习第三课
完成练习册相关选择题
教学后记
教研组长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