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下册单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热胀冷缩1、一般情况下,(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在相同的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3、水的(反常膨胀)现象水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也叫(反常膨胀)。

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4、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夏天,自行车容易爆胎的原因是(车胎内的空气过足受热体积膨胀)所致。

冬天,自来水管有时会被冻裂是因为(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致。

5、生活中的问题:瓶装饮料、啤酒等不能装得很满要留有一定的空间。

水烧开时,会从壶嘴里溢出来。

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修复了。

架电线时要把电线冬天拉得紧一些,夏天松一些。

火车行驶的钢轨连接处留有一些间隙(也叫伸缩缝)。

6、在研究(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实验时,我们看到:在铜球未被加热时,(能)穿过铁环;当铜球被酒精灯外延加热3-5分钟后,就(不能)穿过铁环了,当把被加热的铜球放到冷水中冷却后,又(能)通过铁环了。

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1、(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

2、(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

使用时,把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物体,距被观察物体(越近),观察的越(清楚),也越能分辨物体的(细节)。

3、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

测试岩石软硬程度的方法非常简单:砸开岩石后,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画。

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为(较软);手指甲刻画后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后留有刻痕为(较硬);铜钥匙刻画后没有刻痕,小刀刻画后留有刻痕为(很硬);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留下刻痕为(非常硬)。

4、常见的岩石由(花岗岩、砂岩、石灰岩、页岩、大理岩)等。

5、花岗岩内含三种不同的矿物,白色的(石英)、黑色的(云母),(长石)6、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三大类:即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7、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动物的繁殖》说课稿5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动物的繁殖》说课稿5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动物的繁殖》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繁殖》是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14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繁殖方式,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不同动物的繁殖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于动物的特征和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动物的繁殖方式,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繁殖方式。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繁殖方式。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繁殖方式。

2.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动物的繁殖特点和繁殖方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讨论、讲解、实验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繁殖方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繁殖行为,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动物的繁殖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繁殖实验,加深学生对动物繁殖方式的理解。

5.总结环节: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6.拓展环节:通过视频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繁殖行为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突出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课堂观察、学生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主要评价学生对动物繁殖方式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我将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第3课《岩石的组成》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3课《岩石的组成》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在前一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中,学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对花岗岩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它是由不同颜色的颗粒组成的。

而且不少学生可能也听说过或者接触过矿物,对矿物也有一定的理解。

能力方面,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半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等。

能够初步对岩石的形态进行观察、比较、分类。

兴趣方面,小学生对于身边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对科学实验充满了兴趣。

他们乐于探究,在探究中能体验到发现的喜悦。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2.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3.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1.利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结构,并了解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特征。

2.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一些矿物的形态特征和用途,从而为如何观察和描述矿物做好准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矿物与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

3.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花岗岩,认识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教学难点】观察、辨别花岗岩中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形态,并与花岗岩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花岗岩、石英、长石、云母、放大镜、铜钥匙、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矿物引言:最近,发现临平街上首饰店特别多,有卖翡翠项链的,有卖钻石戒指,有卖黄金手镯的,看上去十分漂亮。

了解做这些首饰的主要材料:翡翠、钻石、黄金。

1.这些材料在自然界是不是天然存在的呢?2.生反馈交流3.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再来看一组图片。

4.小结。

来自岩石,分离出来后我们叫矿物。

5.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一起来研究岩石中到底有些什么?岩石与矿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课题《岩石的组成》二、组织观察,深入了解花岗岩1.你想知道花岗岩里有哪些矿物吗?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美丽花岗岩,看看组成花岗岩的几种颗粒有哪些特点?3.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花岗岩颗粒?(颜色大小粗细透明度结构松紧硬度光泽等)4.发放实验袋和记录单(1块花岗岩和1张记录表、1个放大镜、铜钥匙),学生分组观察5.交流花岗岩每种颗粒的特点6.小结。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各课知识点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各课知识点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冷和热》第一课《冷热与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国际单位:摄氏度,符号:℃2、光凭感觉是无法准确判断出物体的温度的,(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定物体的温度。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

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要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并且要让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4、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5、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有:(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电子体温计)、(温湿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

第二课《热胀冷缩》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2、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增大);受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3、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有: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等。

4、温度计的液柱就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第三课《水受热以后》1、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2、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是: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融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融化后温度(持续上升)。

3、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此时温度将(不再升高)。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4、蒸发:水从液态变成气态。

如:拖地以后,地上的水变干了。

5、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第四课《水遇冷以后》1、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凝结)。

生活中常见的凝结现象:露、雾、热水上方出现的“白雾”、盛冰的瓶子外壁出现的水珠、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的水珠等。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局部:〔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的运动方法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肘关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完成的。

14、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7、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兴盛〕、〔体力充分〕、〔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

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0、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打算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青黑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电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不显示带电。

物体表面的电荷能发生转移。

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1、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2、要有电路,电流只能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一节普通的干电池的电压时1.5v。

人体安全用电是在36v以下。

5、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会造成电池损坏。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那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交换法等来破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或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亮或灭。

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相同材料下,并联比串联的电路要亮。

13、电池可以串联和并联。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 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教科版第一单元电1.从古时候起,人们就开始了对“电”的探索。

2.1879年XXX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国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8.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9.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0.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11.开关是电路中拉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12.一个电路是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连接的,在这样的电路中会使用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和电器元件。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春天,开花植物以百花盛开的形式开始了创造新生命的历程。

2.繁殖是生物具有的配合特征。

3.油菜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4.油花由片、花、雄葛、雌组成。

1教科版5.由片、花、雄和雌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完全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6.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雌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7.植物的花担负着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8.当蜜蜂或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去,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9.散播出去的种子,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就会萌发,长成一棵新的植物。

10.许多动物是靠卵繁殖的。

11.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新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电1、静电存在于所有物质之中,平时不显示带电,是因为物质同时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2、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所以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常见的静电现象:打雷闪电、冬天脱毛衣,会看到火花并听到“劈啪声”、梳头时头发和梳子会相互吸引、塑料梳子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片、冬天干燥时,两个人相互接触会有触电的感觉等。

5、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产生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6、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对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7、家用电是220V的交流电,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不能用来做科学实验。

8、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构成。

9、在使用电路检测器时,要首先接触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接触头,如果灯泡亮,就可以对被测物体进行检测了,检测时要进行多次检测。

10、能够使电流流过的物质,我们称为导体,金属一般都是导体;不能使电流流过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

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11、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12、两个小灯泡并联时要比串联时亮一些;两节干电池串联时要比并联时亮一些;电池串联时,电压相加;电池并联时,电压不变,还是一节电池的电压。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一株完整的油菜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几部分组成。

2、有些花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有些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1课力在哪里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1课力在哪里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1课《力在哪里》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第一课。

本单元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运动与力”的范畴,《力在哪里》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在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亲自来“找力”及亲历“弹硬币”的游戏,引导学生重新认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力的现象,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有力,知道力的要素,从而构建自身关于力的体系,以达到《科学课程标准》中制定的使学生能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力,体验力有大小和方面,尊重证据,愿意与人合作和交流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过了一年多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程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对如何实验和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也比较熟悉,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但大部分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尚未养成。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科学探究习惯养成的培养。

由于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在这一课学习之前,学生可能通过日常生活已经对力的现象有所了解,他们也可能在成长中体验过某些力的现象。

但力是无形的,我们只能根据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来感受力,这又是学生所陌生的。

而且学生也还没有通过比较系统、完整的探究过程来认识、了解有关力的现象。

因此,这个单元就是要引导、鼓励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主动参与,经历过程,在一个个亲历活动中感受身边的科学,品尝成功的喜悦,发现科学的真谛。

三、教学目标分析(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能够搜集事例,感受到生活中的力无处不在。

2. 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

科学知识:1. 知道力的普遍存在性,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力;2.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和形状发生改变;3. 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真倾听,愿意合作与交流;2.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标题: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生命科学部分1. 生物的多样性- 认识动植物的主要种类,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等。

-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如拟态、保护色等。

- 探索生物的生命周期,了解植物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以及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人体与健康- 学习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器官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及其功能。

- 掌握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物质科学部分1. 物质的状态变化- 理解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质状态及其相互转化原理,如熔化、凝固、蒸发和冷凝现象。

- 通过实验观察并理解温度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

2. 简单机械- 认识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等简单机械,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作用原理。

- 初步了解力的概念,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平衡。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部分1. 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现象。

- 认识月相变化规律,初步探索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

2. 大气与气候- 学习大气层的基本构成,了解风的形成原理和降水过程。

- 初步认识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理解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 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如通信技术、能源技术的应用,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以上是对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的重点梳理与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梳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种子包括种皮和胚,部分种子还有胚乳。

3.种皮:坚韧,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4.胚包括子叶、胚根、胚芽、胚轴。

(1)子叶:储藏或转运营养物质。

有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的种子有两片子叶。

(2)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3)胚根将来发育成根。

(4)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2.种植凤仙花1.种植凤仙花的方法(1)选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目的是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3)用手指在土里按2-3个洞,深度1cm左右。

在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的种子,然后用土盖住洞。

(4)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2.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1)观察工具:种植杯。

(2)在透明玻璃的内壁上放几层卫生纸,里面放点土,让卫生纸粘在玻璃壁上。

(3)将种子放在杯壁和卫生纸之间。

(4)向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3.种子萌发:指种子从吸胀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变化。

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

3.种子长出了根1.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1)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根迅速向下生长,然后长出茎和叶。

(2)无论把种子朝什么方向放置,根最终都是向下生长的。

(3)根、茎、叶三者之中,根生长最迅速,也是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来的。

2.根芽:从植物根部长出的幼芽。

根和芽出土后,移植后可成为独立植株。

3.主根系统:具有强壮主根和许多侧根的根系。

4.须根系统: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许多根,根细长如须。

5.变态根: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的根称为变态根。

变态根是植物在长期进化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6.探索植物根的作用(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植物的生长(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植物的生长(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知识点第13课、种辣椒思维导图:知识点:1.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种子发芽、生长,植物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阶段。

2.在观察辣椒的生长前,预先制定观察内容、观察时刻、记录方法等,就是在制定观察计划。

3.观察辣椒的生长过程,要做好记录。

4.种辣椒的过程,要经历选种、播种、覆土、浇水等环节。

5.选种要籽粒饱满,播种要点种,覆土要薄,也可覆盖一层塑料布保温,浇水要适量。

6.观察计划中包括观察时间、观察内容、记录方法,另外,还可以记录改变植物生长的条件,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7.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可以是拍照片、画图画、写观察日记、表格记录等。

8.辣椒的生长向阳处:生长旺盛,背阴处:生长不旺盛。

水分充足:生长旺盛,水分不足:易枯萎。

空气流通的地方:生长旺盛,空气不流通的地方:生长不旺盛。

9.辣椒的一生经历了种子萌发成幼苗、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等阶段。

辣椒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

10.辣椒(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有利于其生长的自然环境。

11.大多数植物的一生都会经历种子萌发成幼苗、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等阶段。

12.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果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汗水。

第14课、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思维导图:知识点:1.在我国南方地区可以看到大榕树“一树成林”,在北方却很少见到这种现象,这是由植物的生活环境决定的。

2.莲子的皮非常的坚硬,在水中不易腐烂。

3.莲的地下茎(藕)和叶柄都有孔,可以储存空气,有利于莲在水中呼吸。

4.莲的叶柄长,可以使叶子伸出水面;叶子表面有一层蜡质白粉,能使雨水聚成水珠,使叶子实现自我清洁功能;大大的叶片有利于吸收更多的阳光。

5.仙人掌的叶片呈针形,是因为它们长期生长在干旱缺水的环境中,无法吸收足量水分和养分,为了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退化所形成的。

针形叶片的面积十分小巧,能减缓水分蒸发的速度,从而封锁住更多的水分。

6. 仙人掌的表层上有一层蜡质物质,能够抵御紫外线的照射,不会被晒伤,出现干枯脱水的状况。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集锦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集锦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题1一、我会填1.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半径约为6400 千米。

用带子围着地球绕赤道一圈,这条带子要有4万千米长。

2.16世纪,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球形的。

3.为了便于观察,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4.在地球仪表面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弧线,其中连接两级的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与经线相交的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中间最大的纬线圈叫赤道,它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5.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6. 6.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测力计测量。

7.7.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8.光是沿着直线像四面八方传播的。

9.表面是平的镜子叫平面镜。

10.平面镜中的像和镜外物体的像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11.两面镜子之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

(填“多”或“少”)12.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3.三棱镜能把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1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5.红绿陀螺在旋转过程中变成了黄。

16.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为三类,即白亮污染、和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17.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8.花岗岩,内含三种不同的矿物,白色的是石英,肉红色或黄褐色的是长石,黑色的是云母。

19.遇到盐酸冒泡的岩石是石灰岩、大理岩。

20.岩石在自然界当中,受到风吹日晒、植物生长、水流冲刷、气温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就叫做风化。

21.透水性最好的土壤是砂质土。

22.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粘质土。

23.分布面积较广的土壤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南方的红壤。

24.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因为它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

25.土壤能够给植物提供水分、无机盐、空气。

二、我会选世纪,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C )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北冰洋2.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的情况下,( B )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动物的繁殖》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动物的繁殖》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动物的繁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繁殖》是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14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培养学生对动物繁殖现象的探究兴趣,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

教材中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鸟类、昆虫、哺乳动物等不同类群的繁殖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动物繁殖的特点和规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掌握了动物的基本特征,对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观察到过一些动物的繁殖现象,如鸟儿的筑巢、鸟蛋的孵化等。

但学生对动物的繁殖方式的了解还比较片面,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动物的繁殖方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认识动物繁殖的特点和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动物繁殖现象的探究兴趣,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认识动物繁殖的特点和规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动物的繁殖方式。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动物的繁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繁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

3.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思考不同动物的繁殖特点和规律。

4.讨论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思考成果。

5.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繁殖的重要性。

统编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统编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统编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
解读
统编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要内容为“什么是日常
用电器”,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了解电器”,“使用电器应
注意的事项”,“安全使用电器的方法”。

本单元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家用电器的常识,了解电器的功
用以及如何安全使用电器,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第一部分“了解电器”,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家用电器,如电灯、电风扇、电热杯、电视机等。

通过介绍电器的外形、功能
等特点,让学生了解电器的功用。

第二部分“使用电器应注意的事项”,主要讲解了学生在使用电
器时需注意的几种情况,如遇到电器失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
找专业人员维修等。

第三部分“安全使用电器的方法”,介绍了一些安全用电的方法,如不能用手拔插头,不得将电线裸露在外等。

通过这些安全使用电
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电器的功用,掌握一些
安全使用电器的方法,为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供有力的支持。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全册知识点总结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全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1.一天的气温1、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

2、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做气温计,气温计由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等部分组成,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早晚温度低,中午及午后温度高。

5、气象人员一般用安装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测量气温。

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避免阳光直射入箱内。

箱内温度表的玻璃泡要距离地面1.5米左右。

6、百叶箱内主要安装的有干球温度表、湿度表、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

7、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根据需要,还会有日均温、月均温和年均温。

2.风向和风力1、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

比如从东面吹来的风叫做东风。

风向有东风、西风、南风、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西北风等。

2、风力是指分的强度。

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3级,最小是0级,最大是12级。

现在气象部门有把12级以上、摧毁力极大的风补充到18级。

3、风力歌: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动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很少见。

4、我们可以制作简易的“风向标”或“风旗”来观测风。

风向标静止后,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风向。

5、风不仅有方向,还有速度,即风速。

不同的风速对应不同的风力等级。

气象部门常用风向风速仪观测风向和风速。

其中,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来风方向,根据风杯的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

风速一般以米/秒为单位。

除此之外,还有手持风速仪。

3.观测云和雨1、云和雨也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2、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

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是云量。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天气1、〔事情在形态或本质上产生的状况〕叫做变化,自然界中〔没有〕永久不变的事物。

2、〔完整细致的观看记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步骤,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变化的〔过程〕,探寻物体变化的〔缘由〕。

3、天气就是我们四周〔大气〕的变化状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4、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青蛙呱呱叫,〔大雨〕必来到。

5、人们将观看天气变化的〔阅历〕积存成谚语。

6、〔天气预报〕就是对将来时期内天气变化的预先估量和预报。

7、天气预报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内容。

8、我们在观测天气之前,要制定观测打算。

观测打算可以从观测〔时间〕、〔地点〕、〔内容〕、〔工具〕、〔步骤〕等方面考虑。

9、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从北面吹来的风叫〔北风〕,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叫〔西北风〕。

10 雨量器是用来测量〔降水量〕的工具,一般用〔毫升〕作单位。

11、用来测量空气温度的表叫做〔温度表〕,又叫〔寒暑表〕。

12、同一时间,在不同的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13、〔大雨〕、〔中雨〕和〔小雨〕,是降水强度的概念。

14、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变化形成的。

15、气象员们从事〔观测天气〕、〔推测天气〕的工作。

16、气象卫星可以随时跟踪〔云层〕以及〔暴风〕的路径,拍下〔云层〕变化的照片,并把它传回地面。

17、气象工作人员把气象资料输入电脑,进展〔综合分析〕,得出对〔天气〕的科学推测。

18、由于〔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准确〕了,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19、雨天,我们出门要带上〔雨具〕;风天,出门要带上〔风镜〕。

20、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天气变化〔严密相关〕。

21、〔大雪〕是冬小麦的棉被,城市中心的气温比郊区〔高〕。

22、〔大雾〕会遮挡人们的视线,使人看不清前方,简洁引发车祸。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2岩石的组成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2岩石的组成

石英
云母
长石
显微镜下的花岗岩
石英
长石
长石是一类含钙、钠和钾的铝硅酸盐
类矿物。为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比例达 到60%,在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中都 可出现。
长石晶体常呈 柱状或板状,细 粒状,颜色肉红、 浅黄、白或者灰 白等,为地壳中 最常见的矿物, 比例达到60%,在 火成岩、变质岩、 沉积岩中都可出 现。
方铅矿
方铅矿是提炼铅的重要矿石矿物,是分布 最广的铅矿物。方铅矿是一种灰色的硫化铅。
石膏是单斜晶系矿物, 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钙。 石膏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 业材料和建筑材料。可用 于水泥缓凝剂、石膏建筑 制品、模型制作、医用食 品添加剂、硫酸生产、纸 张填料、油漆填料等。
赤铁矿
黄铜矿
铁矿石
铜矿石
金刚石
蓝晶石
水 晶
蓝铜矿
铜水晶
莹石
云母
石墨
大水晶
辉锑矿
食盐
石膏
黄 铜 矿
金刚石
蓝晶石
蓝铜矿
萤石


形状、颜色、透明度、 光泽度、硬度、手感、 ……
石墨:形状为 片状或块状, 颜色铁黑色或 钢灰色,不透 明,强金属光 泽或光泽暗淡, 质软,触摸具 滑腻感,染手 染纸……
观察并描述矿物
赤铁矿
岩石的形成
1.地面深处有岩浆生成。 2.地壳下面有大量岩浆。 3.岩浆能上升至地面。 4.火山活动一般发生在板块 交接的地方或其附近。
火山的种类
活火山 地下岩浆库存在,并且正在活动。 休火山 地下岩浆库存在但暂不活动。
死火山 地下岩浆库已不存在。
地球的构造
地球分为三层: 地壳.地幔.地核
名称:赤铁矿触 Nhomakorabea:粗糙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2021)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2021)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2021)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不同植物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种皮(保护种子内部结构)胚芽:发育成茎和叶种子胚胚根:发育成根子叶:提供营养2.种植凤仙花1.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

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种子挑出去,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在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拍照、画图、使用测量纸袋等方式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

3.播种是指用播种的方式种植。

播种的好季节是春天。

4.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5.做一个栽种杯能够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

杯壁和卫生纸之间摆放4粒种脐方向不同的种子。

6.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来繁殖后代。

3.种子长出了根1.种子萌生时先长出根,然后长出茎和叶,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2.无论把种子的种脐朝什么方向放置,根最终都是向下生长的。

3.探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1)选用红色的水是为了便于观测。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防止试管中的水蒸发到空气中。

(3)实验征象:一段工夫后,发现试管中的水面下降。

(4)实验结论:试管中水面下降说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感化。

4.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分歧的植物,根的形态特性分歧。

常见的有直根系、须根系和反常根。

4.茎和叶1.植物的叶子平展而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2.植物的叶子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

3.茎的运输感化实验(1)实验现象:将凤仙花的茎纵切开,发现茎的纵切面上有红色的线状结构。

将凤仙花的茎横切开,发现茎的横切面上有红色的点状结构。

(2)实验结论:茎具有运输的作用。

4.叶具有吸收阳光及蒸腾水分的作用的实验(1)将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作者xxxx------------------------------------------日期xxxx第一单元电1、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手,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脱下毛衣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头发,梳子会吸引头发;用梳子慢慢接近纸屑,梳子会吸引纸屑、;摘下羊毛织成的帽子,帽子会吸引头发;用一块羊毛制品摩擦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这个侧面靠近头发,气球会吸引头发;这叫静电现象。

【注: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各带上不同的电荷,异种电相互吸引。

】2、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这时两个气球相互排斥,这是因为两个气球带上了相同的电荷(-),同种电相互排斥。

3、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带电气球相互靠近时会有:同种电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5、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交流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

【注:36V以下为安全电压,36V以上为危险电压。

】6、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

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这些带有高压电的地方。

因为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注:同时这些高耸的物体容易带电的云产生静电感应,产生放电,使人也因此遭受雷击。

】7、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如右图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1、岩石是自然形成的,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广泛分布于地球,山上的岩石、地下的岩石和海底的岩石拼接起来,组成了地球坚硬的外壳(地壳)。

2、根据岩石成因,我们可以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

石英、云母、长石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从软到硬的顺序依次是:云母、长石、石英。

4、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看、摸、闻、掂、刻等。

地质学家、岩石学家常常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岩石薄片的成分和颗粒组成,对岩石种类作出判断。

●由碎石和卵石组成,像混凝土——砾岩
●颗粒粗或中等,像许多沙子黏合在一起——砂岩
●颗粒粗或中等,颗粒有不同颜色,花斑状——花岗岩
●颗粒细,有孔,有的能浮于水面——浮石
●颗粒细,常有化石,滴稀盐酸冒泡——石灰岩
●颗粒粗或中等,有美丽条纹,滴稀盐酸冒泡——大理岩
●颗粒细,薄层状,敲击无砰声——页岩
5、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矿物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

6、有些矿物有着特殊规则的几何形状,他们都是矿物的晶体。

7、很多矿物都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如赤铁矿是红色的,褐铁矿是褐色的,黄铜矿是黄色的,白钨矿是灰白色的。

我们可以从颜色、条痕、软硬、透明度、光泽、形状观察和描述矿物。

8、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

几种矿物的条痕:自然金——黄色、黄铁矿、黄铜矿——绿黑色、方铅矿——黑色、石墨——黑色、石英——白色或近于白色、赤铁矿——樱红色
9、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它广泛地应用于研磨、切割、抛光等重要工具中;硬度最小的是石墨,它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还用来制作铅笔芯。

鉴别矿物的硬度在建筑、珠宝、雕塑等行业中很有意义。

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

有金属光泽的大部分是金属矿物。

岩石和矿物的用途:冶炼金属(磁铁矿、赤铁矿、方铅矿、黄铜矿等)、建筑材料(大理石、花岗岩等)、生活用品(食盐、石英、铜、铝等)、医药(石膏、朱砂、硼砂)。

10、岩石和矿物是不能再生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合理利用岩石和矿物。

11、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171种,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其中稀有金属矿、锡矿等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12、比较矿物硬度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等工具粗略的来检验矿物的软硬。

可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13、观察矿物的透明度的方法:答: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它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把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