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10对联与古诗词
导游证全国导游基础第十章判断题
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方法为图画记事和契刻记事。
( )2.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
( )3.“甲骨四堂”指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 )4.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 ) 5.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帖》为“天下第二行书”,唐代颜真卿所书《祭侄稿》为“天下第三行书”。
( )6.汉字的演变规律主要表现为笔画的线条化、字形的符号化、结构的规范化和字集的标准化。
( )7.注重形式美是诗歌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富有民族性的。
( )8.东汉班固的《西都赋》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 >9.三国魏曹丕的《燕歌行》创造了一种新的七言歌行体,成为唐代以后七言的基本模式。
( )10.近体诗也就是唐代的格律诗,它们是五、七言的律诗与绝句。
( )11.李白是写格律诗的圣手。
( )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登高》。
( )13.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依次称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 )14.从民歌到文人诗,从古代的《诗经》到现代新诗,都要押韵。
( )15.格律诗押韵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 )16.格律诗押韵是指奇数句末押韵,偶数可押可不押。
( )17.格律诗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而在对句中是相反的。
( )18.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1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20.对仗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及流水对等几种基本类型。
导游基础知识-对联与古诗词
导游基础知识-对联与古诗词(总分:13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33,分数:132.00)1.对联经历了怎样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孕育时期——从先秦至唐代,门上挂桃符来镇邪驱灾,桃符上先是神荼与郁垒的画像,后为驱邪祈福的话语;(2)出现时期——五代时期,桃符上多表达除旧迎新的喜悦与期盼,称为春联。
出现了第一副对联,为后蜀主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3)发展时期——宋、元,对联的运用范围扩大; (4)鼎盛时期——明、清,上至君王将相,下至普通文人皆好联语。
)解析:2.按应用范围划分,可以将对联分为哪十类?(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寿联、挽联、交际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含题画)联、杂联。
)解析:3.我国对联史上第一副对联是什么内容,出现于何时?(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后蜀主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认为是第一副对联。
)解析:4.对联对仗的特点从哪六个方面来体现?(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2)出句与对句词性相同;(3)出句与对句语法结构相应;(4)出句与对句节奏相同;(5)出句与对句平仄相谐;(6)出句与对句内容相关。
导游基础知识——第十一章 对联与古诗词
第十一章 对联与古诗词
对联
❖ 对联,又称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 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 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对联的发展
❖ 1.对联的孕育时期——从先秦到唐代 ❖ 2.对联的出现时期——五代 ❖ 3.对联的发展时期——宋代、元代 ❖ 4.对联的鼎盛时期——明代、清代
七言诗 现存最早的完全成熟的七言诗,是三国
时魏文帝的两首《燕歌行》。
古代诗歌的种类和区别
1.古体诗
1)句数、字数不限。 2)用韵比较自由。 3)不讲究平仄。 4)不用对仗。
2.近体诗 1)讲究平仄。 2)要求对仗。 3)压韵严格。
古代词基础知识
词,是一种依照乐谱曲调来填词的诗歌体 裁,它萌芽于隋,兴起于唐,成熟于晚唐、五 代,大盛于两宋。
词的形式
❖ 1.词的名称 ❖ 2.词调 ❖ 3.词的分片 ❖ 4.词的压韵
词的发展流变
❖ 1.词的萌发与兴起——隋至中唐 ❖ 2.词的发展期——晚唐、五代 ❖ 3.词的鼎盛期——宋 ❖ 4.词的衰落期——元代以后
古代山水诗词选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对联的领词
❖ 领词是在对联中引出一串排比句与骈文句,使 对联衔接自然、层次分明,造成节奏的起伏 变化,使音律和谐婉转的语词。
❖ 领词有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不等。例: 一个字的领词:正、看、问、怅、爱…… 两个字的领词:看他、对此、问他…… 三个字的领词:最堪怜、只赢得……
对联的断句
❖ 1.掌握长联短句多长句少的特点。 ❖ 2.注意对联中的领词。 ❖ 3.利用反复词。 ❖ 4.上下联互相参照断句。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10对联与古诗词
或相对,对比鲜明,变化强烈,往往能给人 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杭州岳坟前铁槛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30/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按照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关系,可分为 正对、反对和串对
串对,指出句与对句之间有递进、转折、条
件、因果等某种关系,上下联在内容上是连 贯的,在语气上是衔接的。
8
类 1、春联(含节日联) 2、 门联(含行业联) 3、喜联 4、寿联 5、挽联 6、交际联 7、堂联 8、名胜古迹联 9、文艺作品联 10、杂类
9/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1、春联(含节日联)的含义与
特点:春联又叫春帖,是春节时 帖的对联,是对联中出现最早的、 应用范围最广东的一种类型。内 容主要是表现人们辞旧迎新的愉 悦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春联一般都帖在门上,多有横批。
上联:春晖盈大地
下联:正气满乾坤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7/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6、出句与对句内容相关
才成志立
年 华 潇 洒 莫 蹉 跎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 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必 须直写竖贴,上联在右 边,下联在左边。与对 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 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 是对联的中心。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子,阁中 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39/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名胜古迹对联选读
武汉黄鹤楼联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 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 江流。
40/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名胜古迹对联选读
承德避暑山庄万壑松风联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之中国文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之中国文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弹歌》B、《诗经》C、《楚辞》D、《文选》参考答案:B2.龚自珍的(),里面写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主张推进社会改革。
A、《己亥杂诗》B、《寰海》C、《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D、《猛回头》参考答案:A3.名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出自()。
A、王勃的《滕王阁序》B、范仲淹的《岳阳楼记》C、苏轼的《赤壁赋》D、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参考答案:A4.原始歌谣大多以简短朴实的语言反映当时的生活内容,传达出生活的节奏和旋律,如()。
A、《弹歌》B、《离骚》C、《楚辞》D、《论语》参考答案:A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自唐代()所作的《枫桥夜泊》。
A、杜牧B、张继C、李商隐D、刘禹锡参考答案:B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句出自()。
A、苏轼的《定风波》词B、柳永的《望海潮》词C、陆游的《游山西村》诗D、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诗参考答案:A7.《兰亭集序》的作者是()。
A、郦道元B、王羲之C、柳宗元D、王安石参考答案:B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使至塞上》,是唐朝诗人()所作。
A、王维B、李白C、杜甫D、白居易参考答案:A9.名句“重湖叠崂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
A、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B、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C、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D、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参考答案:A10.清代散文“桐城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是方苞、刘大榭和()。
A、赵翼B、袁枚C、姚鼐D、郑燮参考答案:CI1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
A、白居易的《暮江吟》B、杜牧的《泊秦淮》C、陆游的《游山西村》D、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参考答案:C12.楹联“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题写在()。
全国导基 第十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 练习题 及答案
全国导基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练习题及答案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练习题一、判断题(对的请标注“A”,错的请标注B”) 1.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 ) 2.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2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 ) 3.甲骨文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用来记事() 4.甲骨文全部是象形字()5.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 )6.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越来越简化,越来越符号化,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
( ) 7.《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300首诗歌,分为( ) 8.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它成熟于唐代,所以唐人称为今体。
( ) 9.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律诗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 )10.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平声,下联尾字仄声。
( ) 11.对联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 ) 1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句子。
( ) 13.“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
( ) 14.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中,“浪淘沙”是词题,“北戴河”是词牌。
( ) 1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
( )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白居易《春题湖上》中的诗句。
( ) 17.《望海潮・东南形胜》是柳永盛赞苏州的一首词。
( ) 1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
( ) 19.“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是王十朋给温州江心屿江心() 20.“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是描写嘉峪关的对联。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题25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题252一、判断题1. 对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题写在新都宝光寺大雄宝殿。
正确答案:B[考点] 中国文学知识(江南博哥) [解析] 题写在成都杜甫草堂大廨。
2.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正确答案:A[考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取得的伟大成就3. 《尚书》和甲骨文是最早的档案类史料。
正确答案:A[考点]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4. 乐山大佛通高75米,是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
正确答案:B[考点] 中国民族知识与宗教知识[解析] 应为70.7米。
5. 北宋陵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
正确答案:B[考点] 中国建筑艺术[解析] 应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6. 清陵有“一陵两冢”的结构。
正确答案:B[考点] 中国建筑艺术[解析] 应为明显陵。
7. 宋玉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汲取了中原文化而创造出楚辞,创作出《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作品。
正确答案:B[考点] 中国文学知识[解析] 应为屈原。
8. 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
正确答案:A[考点] 中国民族知识与宗教知识9. 川菜中的渝派菜主要是以重庆、达州为代表。
正确答案:A[考点] 中国饮食文化10. 风筝最初用于军事,宋代风筝的功用从军事转为娱乐。
正确答案:B[考点]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解析] 应为唐中期。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在______时期,瓷器生产中心从北方移至江南,景德镇成为著名的制瓷业中心。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正确答案:C[考点]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解析] 南宋时期城市经济发达、商业经济繁荣,瓷器生产中心从北方移至江南,景德镇成为著名的制瓷业中心,中国经济重心也从黄河流域转到长江流域。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名联选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名联选读学习资料单旅游名联选读1.题太和殿龙德正中天,四海雍熙符广远凤城回北斗,万邦和谐颂平章2.题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联陈谦(人民英雄纪念碑)聚五千年浩气,凝四亿众深情,化万仞泰山,而成烈魄;超八百里湖光,挟七二峰岳色,壮微躯秭米,来仰丰碑。
◤注释◢北京天安门广场。
碑身正面(北面)镌刻毛泽东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是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秭米:数目:古代十万为亿,十亿为兆,十兆为京,十京为垓,十垓为秭。
3.长城山海关联佚名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注释◢河北秦皇岛长城山海关。
两京:北京和沈阳。
锁钥:要塞。
第一关:山海关。
4.应县木塔联佚名俯瞩桑干,滚滚波涛萦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
◤注释◢山西应县佛宫寺。
桑干:桑干河。
恒岳:北岳恒山,又名玄岳、紫岳。
位于山西省浑源县。
岫(秀)嶂:有洞穴的山。
嶂:屹立如屏峰的山。
5.《昭君墓联》王锦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6.吉林北山玉皇阁联成多禄绝妙朋游,有明月一杯,好山四座;是何意态,看大江东去,秋色西来。
◤注释◢吉林市北山,有清代修建的玉皇阁、药王庙、坎离宫和关帝庙。
朋游:旧游。
意态:神情姿态。
7.镜泊湖望湖亭联佚名听飞瀑雄声,声声振耳;挹众山彩色,色色娱人。
◤注释◢黑龙江宁安市牡丹江上游。
挹:会集。
挹yì8.《豫园三穗堂联》陶澍此即濠间,非我非鱼皆乐境;恰来海上,在山在水有遗音9.拙政园梧竹幽居亭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10.西湖三潭印月联程云俶(清)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十亩荷花三径竹;人在瀛洲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山房。
◤注释◢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瀛洲:传说东海上的仙山。
红尘:佛道等家称人世间为红尘。
山房:此指小瀛州的房舍。
11.温州江心屿江心寺联王十朋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云朝(zhao1)朝(chao2),朝(zhao1)朝(zhao1)朝(chao2),朝(zhao1)朝(chao2)朝(zhao1)散;潮长(chang2)长(zhang3),长(chang2)长(chang2)长(zhang3),长(chang2)长(zhang3)长(chang2)消。
2020年全国导游考试科目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十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PART 03 \ \ \
| 中国旅游诗词名篇选读
金陵南京为六朝古都。诗人登上凤凰台,观赏壮美的长江,凭吊历史, 感慨当今,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唯有眼前的自 然美景是永恒存在、永远不变的。全诗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 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抒发了有志难酬的感慨。诗的 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气势磅礴,构思巧妙, 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10
第十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 游记选读
ZHONGGUOLVYOUSHICI
01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
P
A
R
T
O
N
E
PART 01 \ \ \
|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
一、汉字的起源及代表字体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早已用实物、图 画或各种符号记事表意,如结绳记事、 契刻记事等。
【拓展阅读】仓颉造字的故事 【推荐视频】从没有人这样解 读中国文字
| 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
PART 02 \ \ \
| 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
对联的上下联应竖写,上联在右,下联 在左,不用标点符号。如果是长联,一 行写不完,可以另起行写,一般从两边 向中间书写,最后一行要空几格,形成 “门”字形,称为“龙门写法”。
03
中国旅游诗词名篇选读
P
A
R
T
T
H
R
E
E
PART 03 \ \ \
PART 01 \ \ \
(一)甲骨文
|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
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 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用来 记事。甲骨文是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 文字。
PART 01 \ \ \
对联古诗词
对联古诗词对联古诗词篇一:古诗词、对联哲理古诗词、对联、现代诗哲理意蕴赏析(必考)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1、人有悲欢离合,月由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矛盾具有普遍性。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矛盾具有特殊性,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吃一堑,长一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①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③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南宋词人蒋捷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秋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鬂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矛盾具有特殊性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事物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行的统一7、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
功穿漏江海,蚕食因蛟鲸。
——量变和质变8、唐朝诗人张敬忠的《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个性与共性相互联结9、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抓住时机,促成质变1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量变质变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事物的变化具有规律性,人们无法改变。
13、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5、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抓主要矛盾。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17、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物是运动变化的18、树欲静而风不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9、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有一首名为《未选之路》的诗,诗中写道:两条路分散在树林里/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单选题]1.旅游的(江南博哥)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
A.文字B.思想C.工具D.行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文字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和丰厚的民族精神,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单选题]2.汉字是记录()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载体。
A.语言B.汉语C.思想D.感情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和丰厚的民族精神,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单选题]3.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使得文字从()中分离出来,于是原始的文字就出现了。
A.结绳B.刻痕C.图画D.筑器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书画同源,虽然绘画促进了文字的产生,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特殊图画越来越多,且逐渐向文字的方向偏移,最终使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
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需要把特点写出来,使人能够认识,于是,原始的文字就这样出现了。
[单选题]4.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金文B.小篆C.大篆D.甲骨文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用来记事。
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为这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
[单选题]5.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到了()代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后世称为宋体,即现在我们的电子文档所广泛使用的字体。
A.汉B.魏晋C.唐D.宋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到了宋代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
《导游基础知识》项目十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课程名称:导游基础知识项目名称: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编写人:编写时间:2017.2项目十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中国最早的文字是()A.钟鼎文B.金文C.石鼓文D.甲骨文2.“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是()字体的艺术特征。
A.篆书B.隶书C.楷书行书3.宋体印刷字出现的时间是()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4.中国古代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A.东汉班固的《咏史》诗B.后汉张衡的《四愁诗》C.三国曹丕的《燕歌行》D.魏晋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5.近体诗成熟于()A.汉代B. 魏晋C.唐代D.宋代6.北宋第一个致全力于词作的文人是()A.柳永B.苏轼C.周邦彦D.李清照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运用了什么对仗形式()A.工对B.邻对C.宽对D.借对8.“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运用了什么对仗形式()A.工对B.邻对C.宽对D.借对9.我国第一幅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的作者是()A.孟昶B.李煜C.韦庄D.冯延巳10.“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
”是()联。
A.春联B.喜联C.寿联D.挽联1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是()堂联。
A.林则徐B.徐霞客C.郑板桥D.李苦禅12.“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是下列哪处景点的对联()A.居庸关B.山海关C.娄山关D.玉门关13.故宫太和殿联:“龙德正中天,四海雍熙符广运;凤城回北斗,万邦和协颂平章。
”是()题写的。
A.顺治B.康熙C.雍正D.乾隆14.史称“玲珑峻碧倚苍穹,海宇浮图第一工”的是()A.白帝城B.西递古民居C.应县木塔D.人民英雄纪念碑15.“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这副对联中“青冢”指的是中国四大美女中()的墓。
A.西施B.貂蝉C.王昭君D.杨贵妃16.镜泊湖望湖亭联:“听飞瀑雄声,声声振耳;挹众山彩色,色色娱人。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旅记赏析)模拟试卷3(题后含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旅记赏析)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游少林寺》一诗的作者沈俭期所生活的朝代是()。
A.秦B.汉C.隋D.唐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旅记赏析2.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是一首佳作,抒发了作者的()的情感。
A.思乡念亲B.追述古人C.抒情言志D.吊古怀乡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旅记赏析3.《晨登衡岳视融峰》一诗的作者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康广仁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旅记赏析4.《游肇庆七星岩》一诗的作者是()。
A.毛泽东B.叶剑英C.陈毅D.朱德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旅记赏析5.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秦娥梦断秦楼月”,其作者是()。
A.李白B.白居易C.李清照D.柳永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旅记赏析6.《华山》这首五绝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诗人()。
A.司马光B.王安石C.寇凖D.沈括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旅记赏析7.林则徐的《出嘉峪关感赋》中“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用函谷关小如泥丸来反衬嘉峪关的雄伟,采用的视角是()。
A.平视B.仰视C.俯视D.近视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旅记赏析8.《昭君墓联》“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的作者是()。
A.郭沫若B.王锦C.董必武D.翦伯赞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旅记赏析多项选择题9.崔颢的《黄鹤楼》是历代所推崇的一首名诗,是因为它具有()。
A.意境美B.结构美C.绘画美D.音乐美E.语言美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旅记赏析10.念奴娇为词牌名,又名()等。
A.忆秦娥B.赤壁谣C.满江红D.酹江月E.百字令正确答案:D,E 涉及知识点: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旅记赏析11.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解释正确的是()。
2015年云南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前押题及详解第10章中国古代的对联
第10章中国古代的对联、诗词与游记选读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题意。
)1. 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从上下两句内容的相联、相关特点来说,属于()。
A.正对B.反对C.串对D.对开查看答案收藏标记反馈2. 根据对联的类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
A.堂联B.春联C.交际联D.寿联查看答案收藏标记反馈3. 出句与对句在意思上并列,从不同角度表现主题的对联,称为()。
A.正对B.反对C.串对D.合掌查看答案收藏标记反馈4. 我国最早出现、应用范围最广的对联是()。
A.居家楹联B.春联C.门联D.喜联查看答案收藏标记反馈5. 下列不符合“平仄和谐”的最基本要求的是()。
A.平起仄收B.古四声与今四声不能混用C.平仄交替与平仄相对D.仄起平收查看答案收藏标记反馈6. 下列横额全属于寿联横额的是()。
A.神州永春、南极星辰、寿终德望、大椿千寿B.南极星辰、大椿千寿、碧血千秋、百年好合C.千载英灵、寿终德望、齐眉偕老、天地合德D.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天地合德、南极星辰查看答案收藏标记反馈7. 对联“桥下清溪,看你浊时有几许;亭前大路,劝君邪径莫须行”属于()。
A.叙事联B.抒情联C.晓理联D.状景联D.上重下轻查看答案收藏标记反馈9. “志士无双双志士,忠臣不二二忠臣”犯了()的毛病。
A.合掌B.不规则重字C.三平尾D.孤平查看答案收藏标记反馈10. 各类对联中,与旅游关系最密切的是()。
A.交际联B.堂联C.名胜古迹联D.杂类查看答案收藏标记反馈11. 平仄是格律诗中的重要因素。
平仄,是()。
A.对五言、七言的分类B.对汉字声调的分类C.对绝句、格律的分类D.对名词、动词的分类查看答案收藏标记反馈12. 近体格律诗每句的字数是()。
A.多少不等的杂言B.整齐的“四言”C.“四言”或“五言”D.“五言”或“七言”查看答案收藏标记反馈13. “在天愿作比翼鸟”采用的是()修辞手法。
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精品文档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格律诗讲究:押韵、平仄、对仗
❖ 律诗的八行分为四联,有专门的名称:首联 、颔联、颈联、尾联。
❖ 一联中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 押韵,又叫协韵、叶韵,是指诗歌中每句或 者隔句的最后一个字应该属于同一个韵部( 古人将同韵的字归入一部,称为韵部),这 是诗歌的重要特征。
❖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 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 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 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 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全国导三游基础)知识 楹联的特点
形式上:成双成对 语意上:既对又联 对:对立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联:两者相互联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统一起来,
❖ 律诗的特点:
❖ 1、八句四联(五律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 ❖ 2、押平声韵 ❖ 3、每句平仄都有规定 ❖ 4、每篇的对仗都有规定
12/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近体诗的分类与句式特点
❖ 律诗:每首八句; ❖ 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 ❖ 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 ❖ 长律:每首十句以上; ❖ 绝句:每首四句; ❖ 五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 ❖ 七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
❖ 对仗的含义:
❖ 所谓对仗是指在诗文之中,上句与下句的字 面与音节两两相对。对伏是近体诗的体制要 求。律诗的对仗一般是在颔、颈两联,也有 一些律诗,首联就对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 对仗主要有下列四种形式:
❖工对、邻队、宽对、流水对、 借对
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第十章考点:旅游诗词名篇赏析
全国导游基础第十章考点:旅游诗词名篇赏析第三节中国旅游诗词名篇赏析登万里长城(清)康有为其二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
①曰暮长河盘大漠,天睛外部数疆封。
②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
③百万控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
④【注释】①卢龙:古代重要的关塞,在今河北省迁安县。
第一峰,此处指八达岭。
②长河:黄河。
外部:指长城以北的部族。
疆封:边界。
③堡堠(hou):这里指烽火台。
传烽:古代边境有敌人人侵,驻守烽火台的士兵马上举烽火报警,一一传递,称为传烽。
④百万控弦:控弦,开弓。
指古代手持武器的百万士兵。
【赏析】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今南海市)人,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曾积极推动戊戌变法。
这两首诗写康有为登上万里长城,望雄关漫漫,宏伟壮丽,想关山重重,历史沧桑,感国家衰败,民族危亡,不禁心驰神往,抒发怀古之幽思,表达现实之关切。
两首诗都从秦汉长城写起,跨越古今,抚今追昔,唤起读者对历史的沉思;描绘长城壮美之景,峰上云汉,气压幽并,东穷碧海,西带黄河,画面雄浑壮大,气魄不凡,情景交融,境界宏阔,体现了康有为作为维新领袖、革新先驱欲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与远大抱负。
观沧海①(魏)曹操东临碣石,②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③山岛竦峙。
④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⑤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⑥歌以咏志。
⑦【注释】①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秋冬之交,曹操北征残留乌桓的袁绍旧部,大胜回师途中作组诗《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
是用乐府旧题写作的新辞。
这首诗共有“艳”(前奏)一章,正曲四章。
正曲四章在收入选本时,被后人分别加上了小标题《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
②碣石:山名,在右北平郡骊成县(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一说是指大碣石山,在今河北乐亭县西南,早已沉入海中。
③澹( dan )澹:水波荡漾。
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第十章考点:中国旅游名联赏析
全国导游基础第十章考点:中国旅游名联赏析第四节中国旅游名联赏析【注释】①雍熙:形容和乐的样子。
广运:广大而远达。
《尚书·大禹谟》:“帝德广运。
”②凤城:指京城。
回北斗:使北斗回环拱绕。
万邦:古代指各方诸侯或其他国家。
平章:平,辨。
章,彰明。
【赏析】乾隆(1736-1795年),清高宗,名弘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雍正死后继承皇位,成为清朝第六位皇帝。
是清朝年寿的皇帝,对清王朝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太和殿是皇宫正殿,故宫三大殿之一,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婚等重大庆典仪式的场所。
上联写皇帝仁德如日处中天,四海之内百姓和乐的盛世图景正体现出圣王的德行广大而影响深远。
下联写大清一统天下,京城是天下的中心,外夷臣服,就如同北斗拱绕北极一样,和谐昌明。
联语为乾隆皇帝所撰,庄重典雅,气度不凡,体现出一国之君掌握天下的帝王气势。
【注释】①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
它庄严宏伟的雄姿,具有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泽东主席为纪念碑奠基。
1952年8月动工,1958年4月落成。
碑通高37.94米。
碑座四面镶嵌八块汉白玉浮雕,碑身正面(北面)镌刻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碑文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碑文。
②四亿: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数据。
此为概数。
③秭米:数目:古代十万为亿,十亿为兆,十兆为京,十京为垓,十垓为秭。
【赏析】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造的纪念碑。
碑体雄伟壮观,庄严肃穆,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死难先烈的最崇高的敬意与深切的缅怀之情。
人民英雄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对联既写出了纪念碑的雄姿,也表达了全国人民对英雄们的永远怀念和无比敬仰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的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九,十,百,千,万”。
没有亿
1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寄外子 ——卓文君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
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 、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 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 禀烛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 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水转,二月 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 女来我做男
(五)对联的领词
领词的含义与作用 领词是在对联中引出一串排比句与骈文句,使联语 衔接自然、层次分明,造成节奏的起伏变化,使音 律和谐婉转的词语。
清代江湘岚的扬州二十四桥联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成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风吹到月三更。
34/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六)对联的断句
唐寅所撰联
一失足成千古笑; 再回头是百年身。
31/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四)对联的格式
对联除了上下联,还应有横额 A、对联写意,横额题名。 许多名胜古迹联都是这种形式,对联写名胜, 横额点出景物名称。 B、对联画龙,横额点睛。 通常是对联写形式、外在的东西,横额点出实 质和意义。 C、联额互补,相辅相成。 对联与横额在内容与意义上互相补充。 32/77
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中国对联发展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我 国 对联发展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根据《宋史.西 蜀孟氏》记载,是后蜀之主孟昶所撰:“新 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明代把对联推向新高潮的人物:明代的 解缙、祝允明、文征明、唐伯虎等江南才子, 把对联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最早对对联进行系统分类的人物:最早 对对联进行系统分类的,是清代文学家梁章 钜。
37/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名胜古迹对联选读
杭州西湖灵隐寺联 龙洞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泰山孔子岩联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38/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名胜古迹对联选读
南昌滕王阁联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骛,秋水 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5/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一、对联基础知识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对联的孕育时期——从先秦到唐代;
(2)对联的出现时期——五代; (3)对联的发展时期——宋代、元代; (4)对联的鼎盛时期——明代、清代。
6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yù
lǜ shēn shū] 郁垒 神荼 在古音中读作[shēn shū yù lǜ],也可读作 [shén tú yù lěi],但历朝历代的发音不同,正 确读法已无从考证。据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詹鄞鑫教授称,为了统一 ,我们现在可读文字本身发音[shén tú yù lěi]
42/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诗经》的诗歌形式: 除了四言诗以外,另有一部分作 品,句子长短不一,这种形式的诗, 习惯上称为杂言诗。 属于杂言诗的著名诗歌: 楚辞也属于杂言诗,是在《诗 经》出现大约三百年后流行于楚国 的诗歌。
悠悠苍天
18/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9、文艺作品联
出现在文艺作品中的对联。 如李苦禅题画竹联: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19/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10、杂类
不属于以上九类的对联,比如灯联、谜联、
宣传联,可归入杂类。 如一副谜联:
………….水 醉翁之意不在 ………….酒
4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节 对联
对联: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 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 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对联使用的场合:对联主要悬挂在室内 或者贴在门上,许多名胜古迹都点缀有对联, 反映其人情风物,风证其历史遗迹,成为这 些名胜古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0/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2、门联(含行业联)的含义与
特点:门联又叫门帖、门对。是 主要反映门第特征和行业性质的 对联。其中有的是雕刻、嵌缀在 门两旁的永久性对联,有的是在 开张或举行庆典时张贴。
11/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3、喜联的含义与特点:喜联是
婚嫁时的专用对联,又叫婚联。 多贴在门旁及箱柜等处。内容多 为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等喜庆祝 愿的吉利话。
对联断句的参照因素:
A、掌握长联短句多长句少的特点。难于断句的多是 长联,而长联中一般多用短句,其中往往大量使用三 言、四言、七言的排比句、骈文句,铺陈描述,抒发 感慨 。对偶句式也是长联中常用的。 B、注意对联中的领词。对联中一些领词后面往往带 有一组排比句或对偶句,抓信领词,就能看清楚后面 的句式。 C、利用反复词。有些对联有反复词,可以根据反复 词的位置来判别、断句。 D、上下联互相参照断句。对联上下联语法结构与节 奏相似,因此遇到一联某句不好断时,可参照另一联 相应的一句,有利找出句读。
岁 月 峥 嵘 须 奋 斗
28/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按照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关系,可分为 正对、反对和串对
正对,指对联出句与对句在内容、主题上是同
义并列的,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主题,互相补充 。
桂林独秀峰联
一支铁笔千钧重; 四字丹书万丈长。
29/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按照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关系,可分为 正对、反对和串对
8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按应用范围对联的分类:可以分为十类 1、春联(含节日联) 2、 门联(含行业联) 3、喜联 4、寿联 5、挽联 6、交际联 7、堂联 8、名胜古迹联 9、文艺作品联 10、杂类
9/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1、春联(含节日联)的含义与
特点:春联又叫春帖,是春节时 帖的对联,是对联中出现最早的、 应用范围最广东的一种类型。内 容主要是表现人们辞旧迎新的愉 悦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春联一般都帖在门上,多有横批。
6、堂联 堂联是人们用于美化厅堂居室的一种装饰 联,往往寄寓主人或作者的情趣、志向与抱 负,立意优雅,格调不凡。
如徐霞客自题“梅花堂”联: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17/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8、名胜古迹联
悬挂、嵌缀或雕刻在山水名胜和历史名人、 历史遗迹纪念地的对联。
如河南汤阴岳王家庙联 凛凛正气
23/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词性相当
Hale Waihona Puke 拳 打 南 山 猛 虎 脚 踢 北 海 蛟 龙
名 动
方 位 名 词
种类相当 天 风 海 新 日 地 雪 山 旧 月 千 南 庆 枝 月 山 北 贺 头 白
名 形 名
孙 行 者
名 动 虚
祖冲之 (胡适之)
万 西 恭 花 风 水 东 喜 丛 清
24/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12/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郑板桥六十自寿联
13/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4、寿联的含义与特点:
寿联是为年长者祝寿专用的 对联。内容多是称颂长者功德业 绩,祝其健康长寿。在寿联中, 有一些自己写的“自寿联”,多 为愤世嫉俗,言志抒怀之作,往 往能反映撰者的真实感情与平生 志趣。
14/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35/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名胜古迹对联选读
北京长城居庸关联 万壑烟岚春雨后 千峰苍翠夕阳中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36/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名胜古迹对联选读
南京燕子矶联 松声、竹声、钟磬声,生生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苏州寒山寺联
尘劫历一千余年,重复旧观.幸有名贤来做主 诗人题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知佳句不须多。
5、挽联的含义与特点:挽联是
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 联,由古代的挽词演变而来
15/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6、交际联 交际联是人们专用做酬赠交谊的一类对联。 多用于社会名流及文人学者之间,作品往往 有较高的艺术性。
如郑板桥赠焦山长老联:
花开活落僧贫富 云去云来客往还
16/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子,阁中 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39/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名胜古迹对联选读
武汉黄鹤楼联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 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 江流。
40/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名胜古迹对联选读
承德避暑山庄万壑松风联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上联:春晖盈大地
下联:正气满乾坤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7/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6、出句与对句内容相关
才成志立
年 华 潇 洒 莫 蹉 跎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 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必 须直写竖贴,上联在右 边,下联在左边。与对 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 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 是对联的中心。
袁 世 凯 千 古
22/77
2、出句与对句词性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 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