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分配理论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一、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
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的生产者、单个的消费者、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的满足。
同时,微观经济学还分析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微观经济学——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
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进行的供给和收入分配。
微观”是希腊文“μικρο”的意译,原意是“小”。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
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Pareto)有效的。
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理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和微观经济政策。
三、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
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1.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稀缺性2.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3.选择包括: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如果生产,即用什么方法来生产大炮与黄油;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即大炮与黄油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阶段与各成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4.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定义注意事项: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5.基本假设条件: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6.基本内容: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理论,即生产者行为理论。
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7.理解宏观经济学定义的注意事项: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8.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9.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
10.变量分为:内生变量,外生变量,流量,存量。
11.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均衡分析;边际分析;归纳法和演绎法;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局部均衡和一般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12.理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注意事项:价值判断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经济学的呢哦荣具有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尽管有差异,但是它们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
13.古典经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代表作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14.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国民财富如何增长.15.主观价值论引入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
16.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出现被作为经济学史上继亚当斯密革命之后的第二次革命——边际革命,它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始.17.英国经济学家J。
微观经济学经典笔记
第二篇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微观经济学内容精讲第一节西方经济学概论一、稀缺性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4.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
5.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二、选择1.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2.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
它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三、机会成本1.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要选择就要有所舍弃,舍弃的东西就是机会成本。
2.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上的支出,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支出。
四、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
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五、理论(一)理论的内容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4006课程学分:4课程总学时:56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产生的许多经济理论。
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大体上可归为三类:一是个体消费者的经济行为;二是厂商的经济行为;三是资源拥有者的经济行为。
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程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市场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内容。
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
2、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阶段必修的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
3、主要内容有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等。
4、本课程全部为理论讲述,课时安排为47节课讲授加7课堂练习,2节课复习,共56个学时4个学分。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核评价采取出勤率占10%,平时作业成绩10%,笔记20%,期末考试成绩60%。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以及福利经济等问题。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
所以,要求学生掌握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内容。
(二)能力目标1、具备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教师推荐的资源自觉学习,提高信息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微观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
3、能“洋为中用”,能够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
(≡)素质目标1、理论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理性消费和高效的资源分配。
2、具有强烈的资源稀缺意识;3、培养关心时事政治和经济政策的浓厚兴趣,能够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激励效率的角度理解和应用经济政策和制度。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
(2)地租的决定
地租是由土地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土地的供给不能增加,这样,地租就
3.超额利润 ——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为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它是总收益与 总成本之差。这样的利润在完全竞争下并不存在。超额利润的产生来源于垄断(市场竞 争的不完全性)、风险和创新活动。 (1)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包括各种不同程度的买方垄断或(和)卖方垄断。 (2)超额利润也被看作是企业主进行冒险所承担的风险的一种报酬。 (3)超额利润的另一来源可以看作是来自企业家职能的创新,即率先改变生产函 数或需求函数,以致赚得超过同行业其他厂商的正常利润的超额利润。企业家职能的创 新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影响产品的生产,如成功地采用降低成本的新技术或管理方法, 另一类创新包括所有影响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革新,如创造新产品、新式样和广告等等。 (二)利润的功能 1.利润不仅是厂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机,也是评价厂商生产经营活动优劣的 标准; 2.利润不仅影响社会的收入分配,也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 3.利润是厂商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
——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本身具有一个市场价格,即资本价值。
2.利率的决定
(1)利率是由资本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共同决定的。
资本的需求主要是企业投资的需求。企业之所以要借入资本进行投资,是因为资本 的使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即在于资本具有净生产力。由于投资的边际效率随投资 增加即资本的存量的相应增加而递减,所以对资本的需求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线,它表达与每一借贷利率相应的投资人对投资资金的需求量。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分配理论
休息的话,工作质量也会下降。她对记者说:“如果当
经理,我每月薪水增加3000多元,可是我却会失去更多
的东西,我宁愿不要这3000多元,而维持一种生活质
2019/11/29 量。”
24
(三)劳动市场的均衡——工资的决定
W(元/小时)
W1
E1
2019/11/29
W0
E0
L
O
L1 L0
(小时)
25
工资率的差异——《马和驴子》 功不唐捐
者对产品的需求而引起的对生产这种产品的生产要 素的需求。
第二,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
联合需求(joint demand)——是指生产某
种产品需要多种生产要素相互配合、综合作用。
2019/11/29
2
特殊的需求:引致需求
在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直接需求; 在要素市场上,厂商购买生产要素并不能直接得到
又有一天,地主和地主婆要去岳父家,让张三提前几天去
通知,准备好酒菜和床铺。张三赶到地主的岳父家,说: “我家老爷和太太马上就到。他们得了一种怪病,医生说 只能吃生虫的面,睡在地上。”地主夫妇到了,岳父用生 虫的面招待他们,还让他们睡在地上。事后,地主知道是 张三捣的鬼,决定赶走张三。他对张三说:“只要你愿意 自动离开,不割我的鼻子,我给你100块大洋。”张三答 2019/11/29 应了,他拿了这笔钱,开起了小店,过着不愁吃喝的生活5。
对于整个市场而言,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一般产 品的供给曲线一样,也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 曲线。
但是由于不同生产要素各具特点,因而他们的 供给曲线有时并非正斜率曲线。(特例)
2019/11/29
12
对生产要素供给的一般概述 对要素的供给研究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收入分配理论(要素价格理论)
• 当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时
MRP MR MPP P MPL L L
• 当产品市场为非完全竞争市场时
MRP MR MPP P(1 1 L L
Ed
) MPL
4. 边际要素成本(marginal factor cost--MFC) 在其它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 某要素所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6.2 要素需求的特征、原则 及研究方法
一、要素需求的特征 二、要素需求的原则 三、要素需求的研究方法
IEM,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 & Tech. copyright©2002 Hui Guangping
一、要素需求的特征 对要素的需求是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 Input
三、要素(劳动)的供给曲线
w
L
IEM,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 & Tech. copyright©2002 Hui Guangping
四、要素(劳动)的价格决定
w
w*
E
IEM,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 & Tech. copyright©2002 Hui Guangping
人口累计
100
百分率
IEM,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 & Tech. copyright©2002 Hui Guangping
•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衡量一个 社会贫富差距的指标。
A g A B (0 g 1)
100 60 80
g<0.2 很平均
Labor, land, and capital Income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概论经济学、市场经济学以及价格理论。
指的是采用个量经济法,以市场价格为中心,以主体利益为目标,研究家庭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怎样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a完全理性b完全竞争c完全信息2.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社会福利为目标,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的协调发展,研究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充分利用。
3.动态分析:又称过程分析,指考虑时间因素对所有均衡状态向新的均衡状态变动过程的分析。
其分析有关经济变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每一时刻点上的变动速率等。
蛛网模型是典型的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即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处于均衡状态所必须具有的条件,但并不论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即完全不考虑时间因素,是一种状态分析,如均衡价格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指的是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1.机会成本ch5-1:又称择一成本,指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在给定技术的情况下,将一定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大收入,或者将一定资源保持在这种用途上必须支付的成本。
2.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函数Q=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需求价格: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需求法则:需求量与需求价格反向变动。
3.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微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全面)
名词解释1、稀缺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资源配置: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之为资源配置问题。
3、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科学利用的科学。
4、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基本假设:①市场出清②完全理性③完全信息基本内容:①均衡价格理论②消费者行为理论③生产理论④分配理论⑤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⑥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5、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基本假设:①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②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基本内容: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②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③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④开放经济理论。
⑤宏观经济政策。
6、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的变量。
7、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关系: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8、流量:是在一段时期某一变量的加总量。
流量为一个时期数,如一年总收入。
例如:1992年的农业生产总值是流量。
1993年的出口量是流量。
9、存量:是在某一时点某一变量的数量。
存量为一个时点数,如某人在某一时点上银行存款的数量。
例如:1993年12月31日的人口数量是存量。
1993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存量。
10、价值判断: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
11、实证经济学:是不以价值判断为依据,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12、规范经济学:不以价值判断为基本,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13、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有能力且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
14、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企业愿意生产并销售某种商品的数量。
《微观经济学》重点1
《微观经济学》重点1.经济物品:指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价值规律: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动规律。
3.为什么说微观经济学是以价格为核心的?答:在市场经济中居民和厂商的经济行为都要受价格的作用,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都要由价格来决定。
生产者厂商生产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在厂商看来所生产的产品市场价格越高,所花费的成本越低,他所赚取的利润就越多。
因此厂商总是选择那些价格高的产品进行生产,这就解决了生产何种产品的问题。
生产要素组合和生产技术的选择也要依赖价格。
生产者总是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那种方法,哪种方法成本最低呢显然若在生产中少使用价格高的生产要素,多使用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便能使生产成本降低。
可见,对生产方法的选择最终是因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引起的。
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消费,生产出的产品和劳务最终必须分配给消费者予以消费,才能达到最初生产时的目的。
产品该如何在各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每一消费者应分配多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并不是直接以实物形式分配,而是按照消费者所提供的各种生产要素获得的报酬,通过货币购买而实现分配的。
如果购买的商品价格一定,则货币越多的,所分配到的产品也就越多。
而一个人拥有货币的多少,又取决于生产要素价格,如劳动,土地和资本等。
可见产品分配也是围绕价格而进行的。
因此,微观经济学是以价格为核心的。
4.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含: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的运作、消费者行为、厂商的市场供给、分配理论。
5.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6.需求:需求量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某卫生组织宣称食用某种水果可以防癌,在这种情况下,该种水果的销量大增,原因可能在于消费者增加对该水果的偏好。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需求量减少。
7.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有何不同?答:①需求量是指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
微观经济学分配理论
第一节:要素供给与需求—要素价格决定
(三)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需求 1、买方垄断条件下的要素需求 2、卖方垄断条件下的要素需求 3、双边垄断条件下的要素需求
二、始生产要素) ①劳动力,②资本,③土地,④企业管理才能。 2、有生产成本的供给(各种衍生要素) ①机器,②设备,③厂房,④原料等。 (一)劳动力的供给(曲线) (图示见黑板)
为得到增加值而付出的成本(代价)。 (二)资本的供给、需求与利息决定 (图示见黑板) 1、资本需求原因:投资获取利润。 纯利润率e=投资利润率﹣利息率i,i↓e↑→D ↑, i↑e↓→D ↓ 利率越高,需求量越少,反之,需求量越大
第二节:工资、利率、地租和利润理论
第七章:分配理论
第一节:要素供给与需求—要素价格决定 第二节:工资、利率、地租和利润理论 第三节:社会收入分配 第四节:收入分配政策
第七章:分配理论
• 生产要素是有主的,要素收入就是生产要素所有 者的收入。
• 在生产要素市场解决分配问题。 • 原始生产要素分为: ①劳动力。②资本,③土地,④企业管理才能。 • 所有生产要素有这四种要素衍生而来。 • 生产要素所有者收入(报酬、分配)为: ①工资和薪金,②利息,③地租,④利润(平均利
产品价值,VMP) C′(x):边际要素成本(投入要素的边际成本)即要素价格p
第一节:要素供给与需求—要素价格决定
有: MRP=p时, 利润最大,达到最优投入量。 MRP﹤p时,减少要素x投入量。 MRP﹥p时,增加要素x投入量。
(见生产理论例1:表1) Q′(x) P:边际要素(产量)收入(边际收益产品, MRP,
第一节:要素供给与需求—要素价格决定
1、劳动供给的特殊规律
一般来说,当工资(劳动价格)增加时劳动供给会增加,但工 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如果再继续增加,劳动供给不但不会 增加,反而减少。这是因为货币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货 币的边际效用递减。不足以抵消增加劳动的负效用,从而劳 动供给减少。
微观经济学完整版(获奖课件)
消费者剩余与价格歧视
要点一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 ,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 之间的差额。如果消费者愿意支付的 价格高于实际支付的价格,那么消费 者剩余就是正的。
要点二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的不同 需求和支付能力来制定不同的价格策 略,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例如,企业 可以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不同的价 格,或者对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制定 不同的价格。
边际效用递减
根据该理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即“边 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应用
在市场营销中,企业可以根据边际效用理论来制定价格策略和促销策略,以吸引消费者 购买。
消费者选择与边际效用
消费者选择
消费者在有限的资源下,根据商 品的价格和效用来选择购买不同 的商品组合。
ABCD
成本函数
根据生产函数,描述了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 ,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平均成本曲线
描述了生产过程中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 化的规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最大化利润与边际收益
最大化利润
根据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选 择合适的投入品数量以最大化
利润。
边际收益递减
随着产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 位产量所带来的收益增量递减 。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模型
基本假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和完全理性。市场出清意味着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总是处于平衡状 态;完全理性意味着每个经济单位都是理性的,能够根据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决策。
常用模型
微观经济学有许多常用的模型,如供需模型、成本收益模型、竞争模型、垄断模型等。这些模型都是 基于市场出清和完全理性的基本假设,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来解释经济现象。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分配理论
第八章 分配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工资理论 利息理论 地租理论 利润理论 社会收入分配
分配理论要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生 产出来的产品按什么 原则分配给社会各 阶级。
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就是生产要 素的价格。所以,分配 理论就是要解决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
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
工资率越高,个人越有条件享受更 多的娱乐和消费更多的商品,因而 越不愿意增加工作时间即劳动的供 给。
当 收入效应<替代效 应 时,
劳动供给则会随着工资率提高而增加, 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 方倾斜,斜率为正 值。
当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时,
劳动供给量随着工资率的提高而减少, 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斜率为负 值。
第三,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变动与多种生 产要素变动的情况。
第四,生产要素本身的市场结构是完全 竞争的还是不完全竞争的。
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 即等于价格
MR=MC=P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一家厂商来说、价格是 不变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取决于生产 要素的边际收益。
第二类是资本品,
资本品 是利用其他资源生产 出来 的,也是和其他产品一样的产品。
第三类是劳动。
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有其特殊 性,
第二节 工资理论
一、工资的性质与种类
工资是劳动力所提供的劳务的报酬,也 是劳动这种生产要素 的价格。劳动者提
供了劳动,获得了作为收入的工资。
工资分为不同的种类 :
从计算方式分 从支付手段来分
3.工资的决定
W
SL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概述[001]
一、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1、稀缺性与经济学 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用途, 以满足经济主体多样化需求的科学。稀缺性(Scarcity),又 称稀少性,在经济学中特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 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等的相对有限性。 即人类拥有无穷的欲望,但只拥有有限的资源。有限资源 永远无法资源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其有限性促使了竞争 及选择的出现,有时候还扩张到能带来收益的社会资源。 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质,由于稀缺性人们要在经济资源的 各个用途之间进行选择。这就产生了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充 分利用稀缺性的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要。经济学就是研究 如何将稀缺性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 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从而为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微观经济行为研究开辟了一片 崭新的领域。由于存在有限理性,即有限的信息能力和计 算能力,加上偏好的不确定性,经济人在进行决策时很可 能无法使用或放弃最大化的决策方式,而采用类似于大拇 指原则的一些简单的决策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一个满 意的解并非最优解。即便是经济人可以追求最大化的结果, 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局部最优。 4.经济人存在机会主义倾向 经典经济人暗含着这样的一个假定,即每一个经济人 都具有完全的制度知识,他们完全了解在资源稀缺性和未 来不确定性约束下的相互竞争的自利行为所必须遵守的规 则,由于人具有完全理性,制度也就不重要了。为此,制度 经济学对经典经济人作了两个方面的修正:一是承袭人的 有限理性假定,二是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假定,即经济人 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私利的行为倾 向。威廉姆森认为,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常常会走到机会主 义上去,也就是说,经济人都自利,不但自利,只要能够 利己,就不惜去损人。他会借助于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分配理论总体介绍:本章的中心是用价格理论来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经济学家认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生产要素共同造了社会财富。
分配就是把社会的财富分配给这四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
劳动得到工资、资本得到利息,土地得到租金,企业家才能得到正常利润。
收入分配理论就是要研究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收入到底是如何决定的。
生产要素的收入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素的数量.二是要素的价格,当拥有的要素数量既定时,要素的价格越高,则得到的收入也就越多。
和普通商品一样,生产要素价格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分配理论实际上就是一般价格决定理论在收入分配中的运用。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一)生产要素需求性质1.派生需求(也叫引致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需求者是厂商不是消费者2.联合需求。
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二)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
2.生产技术状况。
3.生产要素的价格。
分析生产要素需求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产品市场的类型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
第二,一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整个行业对生产要素需求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变动与多种生产要素变动的情况。
第四,生产要素本身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的。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1.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是要实现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与价格相等。
即:MC=MR=P。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一家厂商来说,要素价格是不变的。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2.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如果以实物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称为边际物质产品(MPP),如果以货币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称为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收益产品不同既不同于边际收益,也不同于边际产量.▲边际产量反映的是产出与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边际收益反映的是产品销售量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边际收益产量反映的生产要素投入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3.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二、生产要素的供给1、含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一定的要素价格愿意并能够提供的某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2.类型: 一般来说,可以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然资源,在经济分析中假定这类资源的供给是固定的。
通常一个社会的自然资源是既定的,所以在经济分析中一般假定自然资源的供给量是不变的。
第二类是资本品。
资本品是利用其他资源生产出来的,也是和其他产品一样的产品。
因此,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一般产品的供给是一样,与价格同方向变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第三类是劳动。
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有其特殊性,我们将在工资理论中详细加一说明。
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生产要素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
第二节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一、工资理论(一)工资的性质和种类★1.工资的性质工资是劳动力所提供劳动的报酬,也是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劳动者提供了劳动,获得了作为收入的工资。
2.工资的种类1,计时工资和记件工资。
2,货币工资和实物工资。
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 (二 )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这里说的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在劳动市场上的完全竞争状态,无论劳动力的买方或卖方都不存在对劳动的垄断。
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完全是由劳动的供给和需求所决定的。
完全竞争性的劳动市场(perfectly competitive labor market)特征:(1)劳动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买主(企业)和卖主(个人);(2)所有工人对企业来讲是一样的;(3)不存在进入和退出劳动市场的壁垒。
1、劳动需求的决定因素★决定劳动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劳动的边际产量。
▲劳动的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产量。
▲边际产量值就是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市场价格。
▲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厂商在购买劳动时要使劳动的边际成本(即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值。
因此,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劳动需求量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动.竞争性企业如何决定雇佣工人的数量(单位产品价格10元)(2)决定劳动需求的其他因素1)产品价格。
产品价格与劳动需求同方向变化。
2) 劳动的价格。
劳动的价格与劳动需求反方向变化。
3)技术变革。
技术进步增加了劳动的边际产量,从而增加了劳动需求。
4)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
一种生产要素的可获得量会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
★2.劳动的供给决定劳动供给的因素(1).一是劳动实际成本。
即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格,以及培养,教育劳动力所需要的费用。
★二是劳动者对收入和闲暇的偏好。
这种偏好是由工资增加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决定的。
三是劳动者数量,如人口规模,劳动参与程度、教育程度、移民等替代效应是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者愿意用劳动代替闲暇,即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收入效应是指工资率越高,劳动者收入越多,对闲暇的需求也就越多,工资率的提高又会使劳动供给减少。
工资率上升引起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在相反的方向对劳动供给发生作用。
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增加。
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率上升而减少。
★(2)劳动供给曲线★ 3. 工资的决定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了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工资水平。
30年代以前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正如价格的调节使物品市场实现供求相等一样,工资的调节也使劳动市场实现供求相等,并保证充分就业4、工资差别( 1 )劳动质量的差别( 2 )补偿性差别(compensating wage differential)是单纯用来补偿不同职业之间的非金钱的因素而形成的工资差别:(3)不同群体的差别(human capital)不同的劳动者存在天生的体力、智力和教育、训练程度以及经验等方面的差别。
●工作令人讨厌程度:枯燥乏味的煤矿工人、夜班工人工资高●危险程度(高楼清洗和汽车清洁的区别、核电站工人)●就业的稳定程度:临时季节性工作比一般稳定的工作工资待遇高;●紧张程度:图书馆员单调性强,有些工作紧张而且体力要求高。
●失败的风险程度●社会地位不同●不同地区生活费用等。
●能力差别:迈克尔.乔丹等超级明星需要天赋能力和努力程度。
●学历作用:教育的信号理论(教育与天赋有关)、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提高产量)(humancapital)●社会品味(偏好):室外和室内工作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偏好。
美国1996年男女工资差异职业妇女所占百分比高报酬职业:工程师 8.5医生 26.4律师 29.5低报酬职业:照顾小孩 97.1秘书 98.6护士 88.4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工资决定(三).不完全竞争是指劳动市场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垄断。
一种是劳动者对劳动供给的垄断,即劳动者组成工会,垄断了劳动的供给。
另一种是厂商对劳动购买的垄断。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可能高于或低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在西方社会中,工会、政府、企业被认为是三个并列的组织。
在工资决定中,工资水平一般是由工会与企业协商确定的,政府在其间只起一个协调作用。
在经济学中工会被作为劳动供给的垄断者,并以这种垄断来影响工资决定★工会影响工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增加对劳动的需求2.减少劳动供给3.最低工资法(四)影响工会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从对劳动的需求方面来看,主要受以下三方面条件的限制:第一,工人自己所生产产品的需求弹性。
弹性大,工会影响作用小,弹性小,工会影响作用大。
第二,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第三,其它生产要素对劳动的替代性从劳动的供给方面来看,主要受到以下三方面条件的限制:第一,取决于工会本身的力量是否强大。
第二,工人流动性的大小。
第三,劳动市场上的买方垄断。
国家制造业的工资和福利(每元/小时,1995)西德 31.88日本 23.66美国 17.20墨西哥 1.51印度 0.71据资料:1980年,中国一个工人的收入只有欧美发达国家工人的1/100,2002年,美国制造业工人平均时薪21.11美元,中国工人的时薪则为0.64美元. ★二、利息理论(一)什么是利息。
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即资本所有者提供资本所获得的报酬利息率是利息在每一时间单位(一年)在货币资本中所占的比率利息率=(二)利息产生的原因为什么要给资本支付利息,以及为什么资本可以带来利息?1.时间偏好。
利息是人们放弃现期消费把货币作为资本应该得到的报酬。
2 .迂回生产与资本净生产力。
资本具有净生产力是资本能带来利息的根源。
(三)利息的决定利息率取决于资本的需求和供给。
用投资来代表资本的需求。
用储蓄来代表资本的供给。
利息率是投资与储蓄的共同决定的。
1.利息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从而资本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利息率与储蓄成同方向变动,从而资本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可以用下图来说明利息率的决定:利息在经济中的作用) 四(在经济中,通过利率的调节作用,资本市场实现了均衡。
这也是价格调节经济的作用之一。
1.利息的存在可以鼓励少消费,多储蓄。
2.利息的存在可以使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3.利息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调节杠杆。
★三、地租理论(一)地租的性质地租是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地租的产生首先在于土地本身具有生产力。
其次,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数量有限、位置不变、不能再生的特点。
(二)地租的决定地租由土地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所以土地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而土地的供给是固定的,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
(三) 级差地租由于土地在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引起的地租在经济学上称为级差地租。
产价总产生产成级差地A 200 2 400 200 200B 180 2 360 200 160C 150 2 300 200 100D 100 2 200 200 0E 80 2 160 200 -40(四)准地租准地租指固定资产在短期内所得到的收入,其性质类似地租,而被马歇尔称为准地租。
在短期内,固定资产是不变的,与土地的供给相似。
不论这种固定资产是否取得收入,都不会影响其供给。
只要产品的销售价格能够补偿平均可变成本,就可以利用这些固定资产进行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产品价格超过其平均可变成本的余额,代表固定资产的收入。
这种收入是由于产品价格超过弥补其可变平均成本余额而产生的,其性质类似地租。
可用下图来说明准地租。
如果价格为OP1,产量为OQ1,则收益只能弥补平均可变成本,这时不存在准地租。
如果价格上升为OP2,产量为OQ2,这时,收益除了弥补平均可变外尚有剩余,剩余部分就是准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