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西安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A卷
西安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12分)1. (6分) (2019高三下·吉林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阐述学与思的关系,《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一句写琵琶女调弦校音,信手弹来,而在诗人看来则是“________”。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含蓄地表明词人杀敌卫国的壮志以及渴望重新得到任用的心情。
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古诗中经常会体味到羁旅行役的悲鸣,安土重迁是中国人巨大的传统心理惯性,由此可见三峡移民工作的艰巨性。
B . 军训结束那天,我们举行队列表演,下午三时,操场上歌声嘹亮,沸反盈天,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C . 更可怕的是,他们名气大,有些还有社会兼职,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中获得话语权,能够把自己信手拈来的言论迅速传播给大众,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
D . 大批博士涌入公务员队伍,或可改变一下地方的政治生态,使得其他官员一个时期、一定程度上对知识对科技存有一些敬畏,兴起学习之风,避免一些相得益彰的官场沉疴。
3. (2分)(2017·江南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B .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节目一经推出就收获好评如潮。
C . 天气炎热,水果从南方运往北方,从种植户到批发商再到超市,中间经历了太多的环节,谁能保证不会不出一点问题?D . 2017年3月以来,全国楼市刮起新一轮调控“风暴”,新房降价空间打开,而与之对应的则是,购房者的观望情绪日益浓厚。
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高 三 模 拟 考 试 语 文 试 题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青年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
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
人也是如此。
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②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
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
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
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③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
④金耀基尝言,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
大学之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
咄咄逼人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令色的功利是它的对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
蔡元培深刻认识此点,故说:“思想自由之通则,正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 ⑤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来加强前者。
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
致力通识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
关于通识教育,l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是:“其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
” ⑥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1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
前者说:“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
”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
后者说:“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与分歧。
通识教育正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陕西铁一中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2018-2019年最新陕西铁一中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第一套)(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③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
④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⑤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①③②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⑤③②①④ D.⑤③②④①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4题。
(24分,7—12每题2分)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
大夫逄同谏曰:“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
吴之志广,必轻战。
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
”勾践曰:“善。
”其后四年。
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
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
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
”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吴使者泣而去。
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承其弊,可克也。
克:战胜 B.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栖:占领C.越其可逆天乎 逆:违背 D.吾老矣,不能事君王 事:侍奉8.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今天以吴赐越 B.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C.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②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B.①得与君王成以归 ②王好战,请以战喻C.①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 ②邻国之民不加少D.①异日尝得罪于会稽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下列加点词语属于谦称的是( )A.吾欲听子言 B.君忘会稽之厄乎? C.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 D.孤臣夫差敢布腹心11.下列句子,全都表现勾践具有仁慈之心的一项是( )①孤臣惟命是听②勾践不忍,欲许之。
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墨竹画的源流析尹石①中国人有寻根问祖之美德,对墨竹画亦然。
据今资料显示,唐代墨竹己始流行,但都“道听途说”而己:一云吴道子作画“不施丹青己极形似”;二云王维为开元寺画过两丛竹;三云萧悦是唐代画竹名家;四云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中有侍女旁立三竿墨竹者。
尚有一传说:后唐大将军郭崇韬伐蜀虏得西蜀美才女李夫人,因李氏本非情愿,终日寡欢,月夕独坐南轩,对影感怀,见竹影徘徊于窗纸上,即使笔墨摹写于其上,明日视之,生意俱足,一时有人往往效之,“遂有墨竹”。
凡此说,可暂定为墨竹画的源头吧。
不过,在晚唐至五代,有张立、李颇、徐熙等人的作品流传却是可信的。
②至于北宋,文同(与可)、苏轼则使墨竹画发展到一高峰。
两人均为四川“老乡”,都为官,诗书画皆名其世。
因文同当时出任湖州知州,人称“文湖州”,被誉为“竹圣”。
后学者众,故有“湖州竹派”之说。
苏东坡称其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并形容与可画竹“如兔起鹃落,少纵则逝”的神态,一气呵成之,在技法上创“以墨深为面,淡为背”的竹叶法,强调意在笔先,传神抒情的感悟。
文、苏二人是为挚友,“文竹苏题”,皆得益彰。
文与可的墨竹理论文字亦尚不见闻,反而,从苏东坡“表扬”文与可画竹的诗文却透露出一些“堂奥”来。
由于宋太宗赵匡胤、宋徽宗赵佶等皇帝倡爱书画,皇家画院的专职画家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但都以工为上,不敢“偷工减料”。
于是虽然有“文湖州”一派的存在,却仍然还是以双构、着色的宫庭画竹法占为主导地位。
③但是到了元代,赵孟頫及夫人管道昇“夫唱妇随”带动了一批文人画家。
李衍、高克恭、张彦辅等均为墨竹画的佼佼者,给墨竹画注入了新的生机。
尤其李衍(息斋),效法文同功夫最深,编著了《竹谱详录》(10卷)传世。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国际合作校高三下期第一次大练习语文试题
2014-2015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谈吟诵陈向春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古调绝响,无从谈起.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唱.这当中,“诵”为基础,“吟“是结果,“唱”是升华.一个现代人,要想得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吟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诸经典.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个转化的结果,便是各种蒙学教材的诞生.于是,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韵读文字,随着熟诵、吟诵渗入人心.古人把作诗称之为“吟咏情性”,诗在性情里,把诗从情性里吟咏出来,即为诗.而诗的鉴赏,则是从相反方向进行,靠吟咏作出来的诗,还须回到声音里体会.所以,“吟咏”的作用,不单是所谓“语言的艺术”问题,或艺术的审美问题,最根本的是它内涵着传统的“性情”.【注】蒙学,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1.关于“吟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内涵.B.吟诵,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C.大陆“吟诵“的叫法,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D.台湾“吟唱”的“唱”,是从吟读中随意生发出的不受固定乐谱约束的自由唱.2.对于吟诵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语音变迁中有不变的因素,我国一些方言中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B.儿童吟诵精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播种“经典”以“求其日后自己发芽”.C.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凭借蒙学教材化作韵读文字,通过吟诵渗人人心.D.鉴赏诗歌要反向而行,通过吟咏(诵),在声音中体会其情感美和艺术美.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吟诵出原汁原味古调的原因是数千年的语音变迁使正宗古音已不存在.B.吟诵比较简便的分类为诵、唱和吟,这三类可以分别看做基础、结果和升华.C.今人学吟诵,一要吟出自己的调,二要想吟就吟,三要有声有情,韵味十足.D.吟咏(诵)不是语言的艺术,也不是审美的艺术,而是内涵着传统性情的艺术.网ZXXK]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朱勔,苏州人.父冲,狡狯有智数.始,蔡京居钱塘,过苏,欲建僧寺阁,会费巨万,僧言必欲集此缘,非朱冲不可.京以属郡守,郡守呼冲见京,京语故,冲愿独任.居数日,请京诣寺度地,至则大木数千章积庭下,京大惊,阴器其能.明年召还,挟勔与俱,以其父子姓名属童贯窜置军籍中,皆得官.徽宗颇垂意花石,京讽勔语其父,密取浙中珍异以进.帝嘉之.后岁岁增加,至政和中始极盛,舳舻相衔于淮、汴,号“花石纲”,置应奉局于苏,指取内帑①如囊中物,每取以数十百万计.延福宫成,奇卉异植充牣其中.勔擢至防御使,东南部刺史、郡守多出其门.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毛发不少偿.士民家一石一木稍堪玩,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识,未即取,使护视之.微不谨,即被以大不恭罪.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人不幸有一物小异,共指为不祥,唯恐芟夷之不速.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子女以供其须.尝得太湖石,高四丈,载以巨舰,役夫数千人,所经州县,有拆水门、桥梁,凿城垣以过者.既至,赐名“神运昭功石”.截诸道粮饷纲,旁罗商船,揭所贡暴其上,篙工、柁师倚势贪横,陵轹州县,道路相视以目.京始患之,从容言于帝,愿抑其太甚者.帝亦病其扰,乃禁用粮纲船.听勔与蔡攸等六人入贡,余进奉悉罢.自是勔小戢②.既而勔甚.所居直苏市中孙老桥,忽称诏,凡桥东西四至壤地室庐悉买赐予己,合数百家,期五日尽徙,郡吏逼逐,民嗟哭于路.遂建神霄殿,奉青华帝君像其中,监司、都邑吏朔望皆拜庭下.主赵霖建三十六浦闸,兴必不可成之功,天方大寒,役死者相枕藉.霖志在媚勔,益加苛虐,吴、越不胜其苦.徽州卢宗原竭库钱遗之,引为发运使,公肆掊克③.勔又托挽舟募兵数千人,拥以自卫.子汝贤等召呼乡州官寮,颐指目摄,皆奔走听命,流毒州郡者二十年.方腊起,以诛勔为名.童贯出师,承上旨尽罢去花木进奉,帝又黜勔父子弟侄在职者,民大悦.靖康之难,欲为自全计,仓卒拥上皇南巡,且欲邀至其第.钦宗用御史言,放归田里,凡由勔得官者皆罢.籍其赀财,田至三十万亩.言者不已,羁之衡州,徙韶州、循州,遣使即所至斩之.(选自《宋史·朱勔传》,有删节)【注】①内帑(tǎng):府库的钱财.②戢:止息,收敛.③掊克:聚敛,搜刮民财.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 ( )A.京以属郡守属:通“嘱”,嘱咐,嘱托B.京大惊,阴器其能器:看重. C.引为发运使,公肆掊克引:招来.D.或鬻子女以供其须. 鬻:卖,出售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朱勔恃宠横暴的一组是(3分) ( )①指取内帑如囊中物,每取以数十百万计②豪夺渔取于民,毛发不少偿③中家悉破产,或鬻子女以供其须④所经州县,有拆水门、桥梁,凿城垣以过者⑤合数百家,期五日尽徙⑥召呼乡州官寮,颐指目摄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朱勔的父亲狡狯有谋略.在蔡京想建造僧寺阁时,独自承担了筹备任务,在很短时间内筹到了几千根巨木;借此机缘,其父子都获得了官职.B.徽宗极爱奇花异石,做出了不少扰民乱政的事.他大力征收“花石”;他宠幸朱勔,导致东南郡县大小官吏多出朱门,这些官吏致使众多百姓倾家荡产.C.朱勔祸国殃民,害人害己.他肆意征用粮纲船只,托皇命强取苏市孙老桥附近土地房宅,借口挽舟拥兵自卫;靖康之难时,他被钦宗流放并最终被诛杀.D.朱勔的属下及家人倚势贪横.赵霖为政苛酷暴虐,导致百姓惨死;卢宗原公然搜刮民财;朱汝贤等人召唤乡州官僚,颐指气使,祸害当地百姓达二十年.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微不谨,即被以大不恭罪.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5分).(2)京始患之,从容言于帝,愿抑其太甚者.帝亦病其扰,乃禁用粮纲船.(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夜坐·张耒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8. 试分析一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9.《文心雕龙》中说:“人亲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请结合本诗对“梧桐”这一形象的描写,分析作者的情志.(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于是废先王之道,, .(贾谊的《过秦论》)(2) ,谈笑间, .(苏轼的《赤壁怀古》)(3)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4)酌贪泉而觉爽, .(王勃的《滕王阁序》)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白纸黑字奚同发决定去一趟那座小城,虽然平日指尖一次次抚摸地图上那个圆点,实际上她对那里一无所知.是一张神秘的纸条,把她与那个圆点连成一线.纸条的神秘不仅是它的出现方式,更主要的是犹如久旱甘霖般及时.纸条出现的那天,爹做农活时摔断一条腿,他打上石膏就离开了卫生所.就这,还是拖欠了一屁股债.学校又一次催她和小弟交学费,开学都一个多月了,一家人正为钱犯愁.晚间,她试穿那件别人捐赠、由学校分配给她的棉衣时,手伸进衣服口袋,触到一张折叠的纸条,很普通的白纸,展开,是几行字:收到纸条的同学,如果上学有难处,跟我联系,我会帮你完成学业.落款“姚国庆”.全家人顿时一扫近乎绝望的悲情而乐观起来,纸条传达的信息,足以成为抵挡困难的最后屏障.爹、娘、她与小弟,四个人没有谁心存丝毫怀疑,一张写了黑字的普通白纸,像几世相承的珍宝,在他们手中欣喜而小心翼翼地传递.要不,跟他联系一下,她怯怯地问.接着一家三口的目光都集中到爹的身上.爹却自顾自地抽着烟,一言不发.最后,爹使劲儿地掐灭了纸烟,以她从未见过的严肃神情说,咱不能就这样随便地麻烦人家,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那一步.重新振作的爹表示,再难,还没到砸锅卖铁的时候,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决不让一个娃辍学.上镇中学时,家里已经负债累累,但是不幸却再次降临,小弟在上学途中因雨天路滑跌落山崖,娘一病瘫在床头……她决定退学,与爹共同支撑起这个再也经不住风雨的家.双手抱头,隐忍丧子之痛的爹,平生第一次把粗厚的巴掌气愤地掴在她的脸上,小弟搭上一条命,如果你不能读出书来,对得起谁?从此爹拖着那条残腿,苦苦维护着家的尊严,又一次打消了她动用纸条的念头.六年后,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爹却含笑离世.纸条夹在小学四年级的课本里,已有些泛黄,捏在手上,已经被汗水微微地打湿了.娘长叹一声,唉——八年了,也不知写字的人还承认不?这个地址还管用不?她怔在那里,是啊,没办法,只能把命运交给这张纸条了……八年的精神支撑,随着一个普通信封寄走了,心里空落落地.两个月后,一个雾气没散的早晨,门前响起清脆的马铃声,邮递员大喊她的名字.在灶头烧水的她,手握尚在燃烧的半截儿柴火,夺门而出.有信件,还有汇款!信上说,几经周转,收到她的信晚了,让她快去学校报到,以后会准时寄钱给她.老天爷啊,老天爷啊,我可以上学了!她高声重复着,一头匍匐在地……然后向远方连连跪拜,口中喊道:恩人呐,恩人呐!……四年大学,她一刻不敢倦怠.从接到第一次汇款时,她心里就默默许诺,工作后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一定要去探望恩人.这个诺言,如今就要兑现了!找到邮政所3019号信箱,没有具体地址,向汇款窗口的工作人员打听,对方大吃一惊,反问她是不是那个被资助的大学生.这下,轮到她惊讶了:是她在这儿有名,还是姚国庆有名?邮政所几乎停止办公,大家七嘴八舌围过来……一切都明白了,是一个大娘给她寄的钱.起初,邮政所还奇怪,她一个捡破烂的怎么每月都要寄出两份钱.一份给在外地上学的儿子,另一份是以姚国庆的名义寄出.原来,姚国庆是她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可她收到一个陌生女孩来信,纸条上丈夫熟悉的字迹让她泪水涟涟.虽然单位破产,她下了岗,但不能让丈夫昔日白纸黑字的承诺化作一纸谎言……在一个依墙斜拉的低矮的破旧帐篷前,电视台记者见到长跪不起的女孩子.围观的人争相介绍,哭了一个多小时啦,都成泪人啦,人能有多少眼泪啊?可她还在不停地抹泪儿.现场观众焦急地把目光投向街道,只是那个供俩孩子上大学,甚至把住房都卖了的女人咋还不回来?记者的镜头更是急切地扫来扫去.所有的人都在期待那个女人的到来.大家心疼哭了那么久、跪了那么久的瘦弱女孩,也在构想另一个女人的模样,或她出现的场景……(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女孩在得到有人准备资助她完成学业的纸条后,曾多次萌生动用纸条的念头,但都被父亲阻止,直到女孩考上了大学,父亲离世后,女孩才能将纸条寄出.B.这篇小说语言质朴,叙事生动,构思巧妙.作者在作品中将自己的理智与读者的情感巧妙地勾连起来,在平静的叙事中蕴涵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C.小说主要通过人物的行为来凸显人物的性格.父亲多次阻止女孩动用“纸条”,说明他是一位讲自尊、有骨气的勤劳农民,但他也有守旧、狭隘的一面.D.大娘为了丈夫临终的嘱托,为了兑现与丈夫的共同承诺,卖掉了房子,靠拾破烂维持生计,供陌生的女孩完成大学学业,这种超越生命的承诺令人肃然起敬.E.结尾描写了女孩、记者以及围观的群众,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那个兑现了承诺的女人,但她却没有到来.结尾的这种开放性设计,引发读者想象,耐人寻味.(2)小说中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场的“女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3)本文以“一张纸条”为线索.请具体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着“一张纸条”展开的.(6分).(4)“白纸黑字”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在心尖上雕刻的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里面有对女性命运的精妙体察,对世道人心的一语洞穿,加之与生俱来的骨子里的傲与冷,使读者仿佛五脏六腑变换了一个全新格式,如她的《倾城之恋》《红致瑰与白玫瑰》《金锁记》《沉香屑》,但它们似乎有些过于华丽,带有她年轻时代的色彩和底调. 长篇小说《十八春》才是她最好的作品.作品中的顾曼贞,永远穿着暗蓝旗袍,因为她姐姐曼璐蜕变为二流交际花的缘故,她这样的穿着多少有些自卫的意味.然而在沈世均眼里,她却是“纤细而坚强的,笼统的好”.世均回南京的家,曼贞在上海,他在南京的雨夜里想起她,“故乡就变成异乡了”.于是他忍不住一大早下了火车就来厂里,恰在门口遇见她.他急道:“曼贞,我有话对你说.”曼贞看他着急的样子,上下打量他,一连串猜测在她脑里闪过——他订婚了,他家里出了事,他辞职……他却道:“我有好些好些话要对你说.”张爱玲的笔仿佛是有神灵指使的.事情越是千钧一发,她却越是漫不经意.这种千百年来世间男女所痴心的一桩事,若放在俗家笔下,不知要制造多少哆嗦、琐屑而无聊的语言幻像呢,并且还往往纠结于外围,深入不到内里.而她三言两语,全都着了精要,一下子呈现了事情的真相,直抵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仿佛是在人心尖上雕刻,如此的精妙、确切与传神.这样的工作,真非天才而不能.《十八春》最要紧的好处还是作品的内在本身,它写出了人的命运由鲜亮变为黯淡之必然之无可奈何的宿命感,整部作品显得练达而老成.美的形式在技术上是可以复制的,它如叶片的暗影.叶子连结了枝蔓,枝蔓连结了枝条,枝条连结了枝干,许多根线条形成一个走势,颇着某一种逻辑秩序,终结于根脉核心.这核心才是真正令人触目惊心的,它必是赤裸的,也是坦率的,藏不住任何的秘密.它是关于一个人心目中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更有对人生世态的观念.它所展现的点滴零碎,都来自这里.如果作家对世界的理解是混乱的,由这个根脉核心抽条出的枝蔓花叶,也必定是繁复混乱、没有秩序的.张爱玲偏偏让美好而干净的生命轨迹,经历灾难与泥沼.曼贞被姐姐囚禁而被姐夫玷污,生了孩子,却不得不为了孩子再回到灾难与泥沼里——在姐姐死后居然选择嫁给了姐夫.我觉得她对世界的理解是悲观的,也有超现实的成分.她有着伤痛.也有着对世道人心的彻底失望.她为了保存着她的傲慢和尊严,只能选择孤独.对于张爱玲,人们似乎只觉其雅,而不觉其痛.一个孩子的天目,必定是因为痛苦才被打开的,这使她看见了世人所不察觉的隐性世界.张爱玲固然有着贵族血统,生活优裕,曾经快乐地在她母亲家的狼皮褥子上滚来滚去,听着客人们演话剧,唱英文歌.岂知后来的生活急转直下,母亲离开,只剩下她和弟弟跟着父亲生话.他们的生活是可以想见的.有钱也不行,不是钱的事.他们的裤腿永远短了一大截.冬天的鞋子进了水,脚肿胀得像一个面包.只是因为她对继母项了嘴,她父亲的耳光便打过来.她只记得地的脸偏向左一边,又偏向右一边.他父亲甚至囚禁她半年,病了也不给医看.没心没肺的孩子或许慢慢把这忘了,偏偏她有的只是灵性,她是靠着灵性生长的,就只有把这苦痛储存了.那些整块吞咽的痛苦慢慢结了痂,内里的变异却只能如腐水一般慢慢地流淌出来,毒素一般渗透在她的生活里.或许那些情节,只是毒素作用的征象.文学情节往往是写作者心理经验开放的瞬间.那时候她心中的母亲,其实是一个虚幻的存在.母亲,除了是血脉之源,更是安全、温暖、爱之所在.但这些过早地离她远去了.我仿佛看见了她在繁花似锦的表层底下,求助而又无助地,爱又恨着她的生之源.这世间最艰难的悖论,她过早地面对了,也因此生发出对世界的悲剧感.她对心中那个叫做母亲的存在,只是心向往之,而永远地求之不得了(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可以复制,但其内在本身却是由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世态的观念决定的,《十八春》所展现的内容支离破碎,这也与张爱玲对世界的理解有关.B.作者从张爱玲早期的人生经历与其作品的关系这一角度,以张爱玲一系列作品为例,揭示了她所经历的生活变故对其性情和作品的影响.C.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性格情怀,往往有着作者现实人生的影子,张爱玲成长经历中的无助、苦痛,也自然会反映在她的一些作品中.D.张爱玲的生活经历了由早期的“雅”到后来的“痛”的急转直下的人生变故,这世间最艰难的悖论使她过早地吞咽了人生的痛苦,也因此形成了她对世界的悲剧感.E.“仿佛是在人心尖上雕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张爱玲的作品文笔细腻、精妙、传神,能抓住精要,呈现真相,直抵人的内心深处,是一般文学家难以达到的.(2)作者为什么认为张爱玲最好的作品是《十八春》?请简要分析.(6分).(3)对于张爱玲,作者为什么说“人们似乎只觉其雅,而不觉其痛”,请简要分析.(6分).(4)文中说“一个孩子的天目,必定是因为痛苦才被打开的”,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Ⅱ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相关.....B. 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学习,有些学生一头钻进了题海中,而放弃了对课本的钻研,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C. 以发给每人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付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这家建筑公司的做法只能是扬汤止沸....,对问题的根本解决是毫无帮助的.D. 日本一小撮右翼分子不愿正视长达八年的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生灵涂炭....的历史事实,这是不能容忍的.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竞争最激烈的职位报录比例为4080:1.有关专家指出,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当公务员,是由于人们更愿意把知识与理性主要用于分配而不是生产,这对社会发展来说显然弊大于利.B. 夏天的青菜豆腐汤固然新鲜可口,但由于青菜中总是渗透着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残留农药,所以做汤食用前应该将青菜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进行冲洗较为安全.C. 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D. 虚拟不仅表明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传统美学优势,更显示了戏曲形态的特征,这种特征和优势,已为现代戏曲所重视和集成.1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最美的感觉当然就在这深巷里.我喜欢它两边各式各样的古屋和老墙.我尤其喜欢站在这任意横斜的深巷里失去方向的感觉.A.喜欢它随地势而起伏的坡度,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B.喜欢它随地势而起伏的坡度,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被踩。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西安市铁一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2018-2019年最新西安市铁一中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第一套)(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③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
④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⑤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①③②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⑤③②①④ D.⑤③②④①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4题。
(24分,7—12每题2分)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
大夫逄同谏曰:“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
吴之志广,必轻战。
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
”勾践曰:“善。
”其后四年。
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
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
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
”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吴使者泣而去。
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承其弊,可克也。
克:战胜 B.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栖:占领C.越其可逆天乎 逆:违背 D.吾老矣,不能事君王 事:侍奉8.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今天以吴赐越 B.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C.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三、现代文阅读(14分)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陕西省西安市2019届高三模拟(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西安市2019届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要求各种审美形式,都以温柔折衷为主调,必须要“中和”,不走极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而不喜欢“怪力乱神”。
从《诗经》到《古诗十九首》的一脉传统,集中体现了这种美学需求。
而在宋、元以后勃发起来的戏曲艺术中,这种美学追求就体现得更为显著了。
元代戏曲批评家钟嗣成,把“中和美”阐释为“和顺积中”。
“和顺积中”,就是要如同孔子评《关雎》所言:“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在结构上要把握“务使一折之中,七情俱备”(李渔《闲情偶寄》)。
要通过悲喜交集的手法和大团圆的结局,来使人们的情感得以“中和”,求得欣慰。
如《窦娥冤》的伸冤昭雪,《赵氏孤儿》的报仇雪恨.,《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记》的“玉烛调和”,《长生殿》的“蟾宫相见”,《祝英台》的蝴蝶双飞,等等。
讲究“团圆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即使是《石头记》里的林黛玉不能与贾宝玉团圆,但后来还是有了《后石头记》《红楼圆梦》等书,把林黛玉从棺材里掘出来同贾宝玉团圆。
再比如像《桃花扇》,结局本是侯朝宗没能与李香君团圆,可顾天石却为其翻案“补恨”,在《南桃花扇》里让侯朝宗与李香君当场团圆。
可见,由悲转喜,由缺转圆,对圆的崇尚似乎已成了一种弥撒性的文化——审美理想的规范,“大团圆”既是审美主体对规范的崇尚和屈从,也是审美主体对传统规范的迎合和妥协。
德国美学家费里德兰德有一句名言:“艺术是一种心理产物,因此可以说,任何艺术都是心理的。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神境、禅境。
不论是《周易》中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还是儒家的不偏不倚的中庸,或是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甚至是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示之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
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蒙学即发蒙开窍之教育教学,蒙学典籍是用于蒙学的经典教材。
开办蒙学、编撰蒙学教材历史悠久。
周谷城在为《传统蒙学丛书》所作的“序”中写道:《汉书·艺文志》收有小学十家,所谓小学,也就是蒙学;秦代李斯的《仓颉篇》和西汉史游的《急就章》都是为了初学启蒙之用的,可谓最早的蒙学教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读书不再是达官显贵的专利,平民百姓也有了读书的需要与可能。
当然,贵族或求仕途者与一般平民在读书的内容和目的上有区别,贵族和求仕途的人所读的主要是《四书》《五经》,儒家经典是士大夫阶层的法定教科书。
“辟土殖谷”、“作巧成器”、“通财鬻货”的农工商小民读书是为了粗通文字,士大夫阶层诘诎聱牙的法定教科书并不适合他们诵读。
为满足平民读书的需求,一些文人雅士为他们编写适合诵读需求的教材。
于是,就出现了《兔园册》《杂字》《百家姓》之类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所诵的村书。
汉代“独尊儒术”,儒学虽然取得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但从义理层面阐释儒学的普及读物并不流行,在日常生活领域,远不如传播形式灵活、能够入民化俗的佛学和道家的影响大。
考虑到维护其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至宋明理学阶段,儒学已不再拘泥于正义、义疏之繁琐章句,而注重于义理层面的普及——兴办书院,举行讲会;编写《温公家训》《家礼》等家庭教育读本;编写《三字经》《童蒙须知》等童蒙读物,向普通民众宣讲和灌输儒学的基本义理。
这些为普通民众甚至少儿所编写的儒学读本大多采取韵文体,便于口诵记忆,很快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
以儒学义理普及为主体内容的蒙学读物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流传不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社会制度的支持,能够利用学校教育这个得天独厚的传播渠道。
7.2019年铁一中三模-语文(word版,有答案)
2018-2019-2语文试卷(时间:13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泥泞.(nìng) 虐.待(nuè) 刨.根问底(pāo) 受益匪.浅(fěi)B.顷.刻(qīng) 气氛.(fēn) 芊.芊细草(qiān) 钟磬.齐鸣(qìng)C.袒露.(lóu) 媲.美(pì) 退避三舍.(shè) 妄.自菲薄(wǎng)D.芜.杂(wú) 道劲.(jìng) 毋.庸置疑(wù) 若即.若离(jí)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疲弊荣鹰融汇贯通轻飞曼舞B.晒笑绥靖神彩奕奕无暇顾及C.泅渡深邃呕心沥血锐不可当D.旁鹜穷匮无可置疑千锤百练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身处互联网时代,多种技术手段的运用,开启跨界 (融汇融合汇聚)之门,把历史“装进口袋”,让传统文化“青春定格”,为古典意象增添“时尚质感”,这是一种文化的生长。
(2)正月十五,西安大唐芙蓉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灯展,各种造型复杂多彩纷繁的花灯,使市民们看得 (应接不暇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4.经典诗文默写。
(6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
(郦道元《三峡》)(2)故虽有名马,,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马说》(3)茅飞渡江洒江郊,,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5) ,并怡然自乐。
(柳宗元《桃花源记》)(6)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茅盾《白杨礼赞》)5.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①建立一个公平、包容、可持续发展的地球,是全球青年在内的每个人都要重视和担当。
②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
陕西省西安铁一中2019 学年第二学期 语文考试试卷含解析
(3)悠哉悠哉,_____。
(4)蒹葭萋萋,_____。
(5)佁然不动,_____,往来翕忽。
(6)______,革命万里起高潮!
【答案】(1).无为在歧路(2).气蒸云梦泽(3).辗转反侧(4).白露未晞(5).俶尔远逝(6).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的是诗文名句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 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 漏字、添字)。此题注意“歧”“辗”“晞”“俶”等字的写法。
【答案】(1).(1)搜集;(2).(2)震耳欲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辨析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注要学会结合 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1)句,搜集:是搜寻聚集的意思。收集:是使聚集在一起。聚集:意思是会合,集中;凑在一起。革命文物是不容易得到的,必须在群众中寻找才能得到,所以用“搜集”。
③玄奘法师著名的弟子窥基、圆测不仅生前协助玄奘译经,二人在圆寂后,还陪伴在玄奘法师灵塔左右。 窥基和圆测的灵塔分别位于玄奘塔的西侧和东侧,形制相同但规模较小。窥基为玄奘法师嫡传弟子,精通教义,是玄奘译经的得力助手,并为玄奘所译经文大量作注解;而圆测是新罗王孙,其佛教思想在朝鲜半岛影响深远。
④兴教寺塔虽不很高,但庄严壮观,驰名中外。在我国建筑艺术史上,是现存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的典型代表。兴教寺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式塔。在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唐代及其以前的建筑遗存非常稀少。玄奘塔和窥基塔都建于唐代,距今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圆测塔虽迁建于北宋,也有 900 年的历史,同样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下学期五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pdf
语文试题 提示:1、第Ⅰ卷请按照序号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
2、第Ⅱ卷按照序号答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 一、成语辨析:(共10题,每题1分) 1.(2007四川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近两三年来,某市大型商场新增营业面积相当于过去十年所增营业面积的三倍,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B.沿着岷江且行且看,既能感受都江堰鬼斧神工、动人心魄的伟大,又能领略沿江两岸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体味别样的风土人情。
C.西昌是攀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攀西资源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不言而喻,这里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D.10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量达到11.48万人次,是最大接待量的2.3倍,游人摩肩接踵,难以感受紫禁城的庄严气氛。
2.(2007江苏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的施工方案。
B.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C.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D.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入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
3.(2007北京卷)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没有人仅因富甲一方而被长久纪念,相反,人们念念不忘的,大都是超脱于物质利益的追逐的人。
B.在军阀混战和北平沦陷期间,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得以保全,这多亏中山先生生前卫士谭惠全等人恪尽职守,矢志护灵。
C.自行车队被两只高大威猛的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高速骑行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D.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4.(2007琼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西安市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西安市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C(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该成语符合第①句优秀干部展现才华的语境。
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该成语修饰第②句中的‚青年作家‛十分恰当。
出人头地:指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
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
该成语用在第③句中阐释育儿理念十分恰当。
)2.B(A“原因就是因为”重复。
C语序不当。
定语位置不当,“一种”移到“万能”之前。
D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尽管”应放到句子开头)3.c(A项句式杂糅,可从“包括……”或“由……所组成”中任选一种说法。
B 项“透过……让……”句缺少主语,可删去“让”。
D项语序不当,可将“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改为“是一个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巨大的覆斗形上盖”。
)4. A (A项“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合乎语境。
B项“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句中适用对象错。
C项“相濡以沫”:指夫妻间在困境中互相扶助。
适用对象错。
D项“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
句中望文生义。
)5、A (结合:事物之间发生密切联系。
组合:组织成为整体。
突出:使(效果)超过一般。
实现:使成为事实。
表达:专用于表示思想感情。
表现:表示出来一般事物)6、D7、C8、A(以东为左,以西为右)9、C(“嫉恶如仇、因为他对当时晋朝的黑暗统治不满”无中生有)10、(1)诸葛恢治理会稽郡时,虞喜屈身为功曹。
他被举荐为孝廉,州里举荐他为秀才,司徒来征召,虞喜全都不去。
(得分点:被动、屈察辟就)(2)最好用蒲轮车去征召,用以表彰优异的操守,一方面可以发扬广远的教化,另一方面可以改变鄙薄的风俗。
(得分点:宜旌翼赞薄句子大意)附文言文翻译1。
2019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9年省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史学与新闻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有专人记录。
不过,它们所做的记录,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故而这终究是历史,不是新闻。
记录客观事物,这是记者与史家的基本工作。
中国古代最早的史家是史官,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这左史、右史,便是史官,凡是最高统治者的言行与国家大事,都由他们记载下来。
汉代以后,人们把这样的记录叫做“起居注”。
这在当时是颇类似于“新闻”的,但我们毕竟不能把“起居注”一类的东西称作“新闻”,而是把它们称作历史。
记者的出现,是在近代报纸、杂志、广播产生以后,才有所谓“本报记者”、“本刊记者”等。
顾名思义,“记者”就是记录之人也。
《礼记•王制》说:“大史典礼,执简记。
”《左传•僖公七年》云:“夫诸侯之会,其德行礼义,无国不记。
”可见,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是有专人记录的。
这些人都是史官,也有点像“新闻记者”。
古代官府的邸抄也是用来传知朝政的文书抄本和政治情报的,后来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又称“京报”。
不过,它们所做的记录,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故而这终究是历史,不是新闻。
今天,凡重大事情,都有记者采访,然后写成新闻报道。
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
尊重事实,秉笔直书,是记者与史家共同遵循的准则。
中国古代正直的史官和史家,都有一个优良传统:秉笔直书。
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汉书•司马迁传》)。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能不能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地反映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先进与落后,犹如史家能不能秉笔直书一样。
年仅24岁的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的主笔后,发挥了报纸宣传的巨大作用,发表了一批根据事实写成的文章和评论,把检查官先生们弄得“一筹莫展”。
反之,如若对新闻报道进行“合理想象”、“逻辑推理”、“艺术加工”、“故意拔高”等,就脱离了客观事实。
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史没有什么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墨竹画的源流析尹石①中国人有寻根问祖之美德,对墨竹画亦然。
据今资料显示,唐代墨竹己始流行,但都“道听途说”而己:一云吴道子作画“不施丹青己极形似”;二云王维为开元寺画过两丛竹;三云萧悦是唐代画竹名家;四云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中有侍女旁立三竿墨竹者。
尚有一传说:后唐大将军郭崇韬伐蜀虏得西蜀美才女李夫人,因李氏本非情愿,终日寡欢,月夕独坐南轩,对影感怀,见竹影徘徊于窗纸上,即使笔墨摹写于其上,明日视之,生意俱足,一时有人往往效之,“遂有墨竹”。
凡此说,可暂定为墨竹画的源头吧。
不过,在晚唐至五代,有张立、李颇、徐熙等人的作品流传却是可信的。
②至于北宋,文同(与可)、苏轼则使墨竹画发展到一高峰。
两人均为四川“老乡”,都为官,诗书画皆名其世。
因文同当时出任湖州知州,人称“文湖州”,被誉为“竹圣”。
后学者众,故有“湖州竹派”之说。
苏东坡称其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并形容与可画竹“如兔起鹃落,少纵则逝”的神态,一气呵成之,在技法上创“以墨深为面,淡为背”的竹叶法,强调意在笔先,传神抒情的感悟。
文、苏二人是为挚友,“文竹苏题”,皆得益彰。
文与可的墨竹理论文字亦尚不见闻,反而,从苏东坡“表扬”文与可画竹的诗文却透露出一些“堂奥”来。
由于宋太宗赵匡胤、宋徽宗赵佶等皇帝倡爱书画,皇家画院的专职画家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但都以工为上,不敢“偷工减料”。
于是虽然有“文湖州”一派的存在,却仍然还是以双构、着色的宫庭画竹法占为主导地位。
③但是到了元代,赵孟頫及夫人管道昇“夫唱妇随”带动了一批文人画家。
李衍、高克恭、张彦辅等均为墨竹画的佼佼者,给墨竹画注入了新的生机。
尤其李衍(息斋),效法文同功夫最深,编著了《竹谱详录》(10卷)传世。
为后世竹谱之楷模,后人画竹之蓝本,但亦因其偏于教学,故有“息斋之竹真而不妙,东坡之竹妙而不真”的说法。
而赵孟頫因兼书、画家于一身,故在他的墨竹中明显地体现出书法的运笔法,而赵妻管道昇翰墨词章均擅长,墨竹未必不如其夫。
④明代的墨竹画基本承袭前贤,画风稍有突破。
代表人物有宋克、王绂、文徽明、夏昶、唐寅、徐渭和项元汴、项德新、项圣谟祖孙三代等。
其中王绂和夏昶均为墨竹名天下,“萧散自在”为王绂面目,而夏昶则竹师王绂,后变其法,时推第一,拥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绽金”之誉。
⑤墨竹画到了清代,高峰叠起,意境大开。
前朝遗民“靖江后人”朱若极(石涛)和其同代“八大山人”朱耷均为书画旷世奇才,所作墨竹,气势磅礴,淋漓洒脱,不拘一格,别开天地。
清中期的“扬州八怪”几乎每人都擅墨竹,且各具特色,如汪士慎的清平淡雅、金冬心的古拙平和、李复堂的繁浓简秀、李晴江的狂放恣肆、罗两峰的坚挺傲岸,郑板桥的清瘦劲健……“八怪”之中,独板桥“删繁就简”,“标新立异”,其“六分半书”和“震电惊雷之学”与“掀天揭地”之文、之诗以“三绝诗书画”著称。
有相悖于“胸有成竹”为“胸无成竹”之论,把“意在笔先”升华为“趣在法外”之道,集李夫人之影、文与可之墨、石涛之笔为大成,并以专事墨竹而独树一帜于画坛。
⑥近现代画竹高手也不乏其人,各时期各地域都产生一些代表人物,对墨竹传统的继承、创新、光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⑦墨竹一科为中国画不可忽缺的组成部分,地球上凡有华人处,皆能意会墨竹之精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吾辈画家要有“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之理,又要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责,创新与发展,使中国墨竹画再度拔峰而起。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二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由于文同和苏轼的共同努力,使墨竹画发展到一个高峰,占据了竹画的主流地位。
B. 因文同任湖州知州,世称“文湖州”,墨竹画艺高超,所以被誉为“竹圣”。
C. 文同画竹必定成竹在胸之后一气呵成,技法上首创竹叶法,讲究意在笔先。
D. 文同创立“湖州竹派”,形成了完整的墨竹画理论体系,后学者甚多。
2.根据原文内容,对墨竹画发展过程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唐代初年已有墨竹画问世,但无传世作品,直到晚唐五代才有作品流传。
B. 宋代文同及其影响下的“湖州竹派”为墨竹画的第一座高峰,此时有了初步的技法。
C. 元代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竹谱,其中赵孟頫及夫人管道昇影响最大,他们的技法为后世蓝本。
D. 明代墨竹画风并无大的突破,到了清代才有大的发展,甚至出现以专事墨竹的画家。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探寻墨竹画的源流,是中国人寻根问祖美德的一种展现,更是华人意会墨竹精神的必然结果。
B. 宋代的宫廷画师为了迎合皇帝,不会效仿文同“竹叶法”这种“偷工减料”的画法。
C. 元代李衍为了让学生便于模仿而画竹,所以和苏轼相比,他的竹画虽然真实,但缺少灵气。
D. 近现代画家要明晓墨竹精神,肩负起创新与发展的责任,墨竹画就能再次走向高峰。
二、古代诗文阅读(31分)(一)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
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
父显,周邢州刺史。
彦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
”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①可愈。
时求紫石英不得。
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
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
周受禅,迁舍人上士。
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岐州宫监,甚有惠政。
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乃下诏曰:“彦光操履平直,识用凝远,布政岐下,威惠在人,廉慎之誉,闻于天下。
三载之后,自当迁陟,恐其匮乏,且宜旌善。
可赐粟五百斛,物三百段,御伞一枚,庶使有感朕心,四海之内,凡曰官人,慕高山而仰止,闻清风而自励。
”后数岁,转相州刺史。
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
及居相部,如岐州法。
邺都②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
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
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
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
”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
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
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居州郭。
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万端千变。
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
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
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
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
彦光训谕而遣之。
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以德化人,皆此类也。
后数岁,卒官,时年六十。
(节选自《隋书》卷七十三,有删节)①五石:道教炼丹的五种石料。
紫石英是其中一种。
②邺都:北齐都城,即相州。
4.下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彦光少岐嶷..,有至性岐嶷:幼年聪慧B. 彦光下车..,发摘奸隐下车:走下公车C. 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险诐:阴险狡诈D.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招致:招纳5.下列各句中,全能展现梁彦光“以德化人”举措的一项是()(3分)①有规检,造次必以礼②以静镇之,合境大化③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④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⑤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⑥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A. ①③④B. ②④⑤C. ③④⑤D. ②③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梁彦光小时候就显露出卓越的品性,父亲认为他能够使家族兴旺。
进入太学之后更注意遵循规矩法度,十七岁就开始当官。
B. 梁彦光在担任岐州刺史的时候,治理地方很得法,皇上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希望他坚持这种品性,成为天下效仿的楷模。
C. 梁彦光第一次担任相州刺史,仍然采用在岐州的方法治理当地,没有收到成效,最终被皇帝免职。
D. 梁彦光第二次担任相州刺史期间,根据当地风俗,不再采取强硬方式,着力推行以德化人的政策,开办学校,以儒家思想教化当地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1)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
(4分)(2)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
(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8~9题。
(9分)章台夜思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8.“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其作用。
(4分)9.本诗的题目为“章台夜思”,有人认为这首诗全篇未现一个“思”,却“秋思”不断,令人回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阐述。
(5分)(三)名句名篇默写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6分)(1)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柳永《望海潮》)(2),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声慢》)(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16分)金克木:小学毕业的大学教授?张建安1939年,湖南大学文学院急需法文教师,到处寻找,但没有合适的人选。
英文老师陈世骧推荐:“我有个朋友,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法文水平很高,可以当法文老师。
”陈世骧推荐的是金克木。
论学历,金克木只是小学毕业,但陈世骧说金克木在中学里教过英文,从初一到高一四个班的课都由他教,教学效果非常好;他不仅英文好,而且法文水平也好,足以胜任大学教师一职。
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陈世骧拿出北大外籍教授、法国人邵可侣所著的《大学初级法文》,翻开里面的法文序言,序言中赫然写着金克木对此书的贡献。
邵可侣是法语教学中的权威人士,而《大学初级法文》则是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教科书。
既然邵可侣都认可金克木,金克木又亲自参与了教科书的编订,而且湖南大学里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所以院里最终决定聘任金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