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结果误差分析
操作
c(待)结果
仪器润洗不当
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偏高
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偏高
取待测液时,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偏低
洗涤后锥形瓶未干燥
无影响
读数不当
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偏低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
偏低
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
偏高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刻度读数。
偏低
操作不当
取液时,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
偏高
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偏高
滴定过程中,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
偏低
滴定后,滴定管尖端挂有液滴未滴入锥形瓶中。
偏高
一滴标准溶液附在锥形瓶壁上未洗下
偏高
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
无影响
滴定过程中,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
偏高
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口的半滴标准溶液至锥形瓶中。
无影响
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最后一滴盐酸滴入使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
偏高
过早估计滴定终点
偏低
过晚估计滴定终点。
偏高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结果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3、练习使用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
4、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酸碱之间的定量反应来测定未知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
通常,酸(HX)和碱(MOH)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X + MOH = MX + H₂O在滴定过程中,当加入的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酸或碱)与待测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时,称为滴定终点。
此时,根据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在酸碱中和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和甲基橙。
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无色;甲基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在 pH 为 31 44 时呈橙色。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
2、药品01mol/L 盐酸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1、检漏分别检查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水。
将滴定管装满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液面是否下降。
如果液面下降,说明滴定管漏水,需要更换或修理。
2、洗涤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 2 3 次,然后分别用待装溶液(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润洗 2 3 次。
3、装液将盐酸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将氢氧化钠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
调整液面至 0 刻度或 0 刻度以下。
4、取液用移液管或量筒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 2 3 滴酚酞指示剂。
5、滴定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开始时,滴定速度可以稍快,当接近滴定终点时,应减慢滴定速度,一滴一滴地加入盐酸溶液,直到溶液的颜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即为滴定终点。
记录此时酸式滴定管的读数。
6、重复实验按照上述步骤,重复滴定 2 3 次,计算每次滴定所消耗的盐酸溶液的体积,取平均值。
高二化学选修4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误 差 分 析
3、在称取固体氢氧化钠制备NaOH标准液来滴 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如遇下列情况,测得的 盐酸浓度与实际浓度相比是偏高、偏低还是没 有影响? 偏高 (1) NaOH表面有部分潮解 。 (2) NaOH混有不与盐酸作用的杂质 偏高 。 偏高 。 (3) NaOH混有少量Na2CO 3杂质 偏低 (4)砝码上有油污 。
误 差 分 析
2、某同学要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某浓度的盐酸溶液, 进行如下操作,指出错误并改正: (1)用托盘天平称量0.40g NaOH固体,溶解后立刻转 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后放置备用。 (2)取一支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已配制好 的NaOH溶液,记录读数。 (3)用滴定管精确地放出一定量的盐酸溶液,置于未经 润洗的洁净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4)加入石蕊试液,用标准液进行滴定。 (5)滴定时边滴边振荡,注视滴定管内的液面变化。 (6)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即停止滴定,记 录读数。 (7)根据读数求得NaOH溶液的体积为22mL。 (8)计算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C待=C标V标/ V待)
待测液 标准液
v标 C待
↑ ↓ ↑ ↓
√
√
定
终点 判断
锥 形 瓶 指 示 剂
Hale Waihona Puke √↓↓ ↓ —
↓
↓ ↓ —
误 差 分 析
1、用已知浓度的酸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时,会导 AC 致待测碱溶液偏低的操作是( )
A.碱式滴定管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中,不慎将锥形瓶中少量待测液体摇出瓶 外 D.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未充满溶液
误 差 分 析
1、液体体积测量误差对测量浓度的影响: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3、放液前俯视(或仰视) 、放液后平视
以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
误差分析
四、读数操作 (2)标准液度数 1、滴定前平视、终点俯视(或仰视) 2、滴定前俯视(或仰视) 、终点仰视(或俯视)
3、滴定前俯视(或仰视) 、终点平视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0.1mol/L的盐酸溶液,如 果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一滴氢氧化钠溶液(一滴 溶液的体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稀释至50mL,所 得溶液的pH为多少?
如果是少滴加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呢?溶液pH又为多少?
以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
பைடு நூலகம்
误差分析
三、滴定操作
1、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气泡消失 2、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点有气泡 3、滴定过程中部分标准盐酸滴出锥形瓶外 4、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5、滴定到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出悬挂一滴液体
以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
误差分析
四、读数操作 (1)待测液度数 1、放液前平视、放液后俯视(或仰视) 2、放液前俯视(或仰视) 、放液后仰视(或俯视)
以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
误差分析
一、洗涤操作 1、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2、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 3、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4、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以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
误差分析
二、取液操作 1、放出待测NaOH溶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 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版3.2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及误差分析 课件
误差分析
1. 仪器洗涤
(1)装标准液的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使滴定结 果______偏__大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下同)
(2)锥形瓶用水洗后,用待测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___偏___大____
2.气泡 (1)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了无气泡,使 滴定结果___偏__大____
以标椎NaOH溶液滴定待测盐酸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取液:
向酸式滴定管中注入待测液盐酸,取25.00ml注入
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 操作:
用待测液盐酸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 注入待测液至“0”刻度线以上; 迅速转动活塞将尖嘴气泡排出; 调整液面在“0”或“0”刻度线以下,记下读数。 往洁净锥形瓶内准确放入25.00mL 酸液。
氧化还原反应滴定
3.实例 (1)Na2S2O3溶液滴定碘液 原理:2Na2S2O3+I2===Na2S4O6+2NaI。 指示剂: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 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氧化还原反应滴定
3.实例 (2)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 原理: 2MnO-4+6H++5H2C2O4===10CO2↑+2Mn2++8H2O 指示剂:酸性KMnO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 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 钟内不褪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1. 滴定管不润洗是否有影响?
2、若不排除尖嘴的气泡,所取酸液 _<___25.00mL
3.滴定
控制滴 定管的活塞
摇动 锥形瓶
锥
形瓶内溶液 的颜色变化
4.读数 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原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并能准确读数。
3、理解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二、实验原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OH⁻= H₂O。
在酸碱中和滴定中,通常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称为滴定剂)来测定未知浓度的待测溶液。
当滴定剂与待测溶液中的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根据滴定剂的用量和浓度,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在酸碱中和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等。
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无色;甲基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在中性溶液中呈橙色。
选择指示剂时,应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滴定的化学计量点附近,以减小滴定误差。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酸式滴定管(50 mL)碱式滴定管(50 mL)锥形瓶(250 mL)移液管(25 mL)容量瓶(250 mL)烧杯(500 mL、100 mL)玻璃棒胶头滴管铁架台(带滴定管夹)托盘天平2、试剂标准盐酸溶液(01000 mol/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配制标准盐酸溶液用洁净的小烧杯在托盘天平上称取约 05 g 基准无水碳酸钠(Na₂CO₃),倒入 100 mL 烧杯中,加入约 20 mL 蒸馏水溶解。
向溶液中滴加 1 2 滴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
平行滴定 3 次,计算盐酸溶液的准确浓度。
2、配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 20 g 氢氧化钠固体,放入 500 mL 烧杯中,加入约200 mL 蒸馏水溶解。
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 250 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 3 次,将洗涤液也转移至容量瓶中。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摇匀。
3、酸碱中和滴定用移液管准确量取 2500 mL 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 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 2 3 滴酚酞指示剂。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 PPT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
NaOH + HCl = NaCl + H2O
C标.V标= C待.V待 即:n(H+)=n(OH-)
1.准备阶段:
①检查是否漏水
②水洗
③润洗
④装液
⑤记录初读数
⑥取待测液
2.滴定阶段:
⑦加指示剂
⑧滴加标准液直至颜色发生明显 变化
⑨记录末读数 3.数据处理阶段:⑩计算待测液浓度
偏高 偏高 偏高 偏高 偏高 偏高 偏低 偏低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高
偏低 偏低
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分析:V标偏小,导致C测 偏低。
滴定前 读
实际 值
出 值
滴定后
滴定前仰视,滴定后平视。
分析:V标偏小,导致C测 偏低。
滴定前
实 际 值
读 出
滴定后 值
1.0 2.3 3.3 4.3 7.0 9.7 10.7 11.7 12.5
【问题组一】:
1、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碱多少? PH等于多少?
2、滴定终点时多半滴(0.02mL)和少半滴溶液性 质发生怎样改变? PH发生怎样改变?
滴定曲线
PH
中和滴定曲线
12
10
9.7
突
8
变Hale Waihona Puke 6反应终点范 围
向滴定管和锥形瓶中加液体
1)、取标准盐酸溶液: 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线以上; 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迅速转动活塞将尖嘴气泡排除并调整液面在“0”
刻度或“0”刻度以下。 记下准确读数。V1
2)、取待测NaOH溶液: 注入待测液至“0”刻度线以上;固定在滴定夹上;
酸碱中和滴定
洗。偏高
(2)滴定前,盐酸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偏高
(3)滴定前,用待测烧碱液润洗锥形瓶。 偏高
(4)读取标准盐酸液的刻度时,
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偏低
(5)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
偏低
(6)滴定后,盐酸滴定管尖端挂有液滴未滴入锥形瓶中。
偏高
(7)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 偏低
谢
谢!
突跃范围
19.98mL
4.3 3.3 2.28
25
30
35
40
45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mL) “突跃”的存在为准确判断终点提供了方便
二、酸碱中和滴定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1. 酸 酸式滴定管 碱 中 和 碱式滴定管 滴 定 锥形瓶 所 需 铁架台 的 仪 器 滴定管夹
想一想:
1、如何判断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2、量筒和滴定管的“0”刻度位置是否一致?
小结:
• 【小结】中和滴定前,必须用滴定液多次 润洗滴定管,以确保溶液的浓度不被剩余 在滴定管中的水稀释变小;加入指示剂的 量控制在2滴~3滴,以避免指示剂消耗酸 或碱;临近终点时,滴液要慢,至指示剂 变色“不立即”褪去或变为原色即为终点 ,避免过量。 • 重视测定结果的复核。即重复实验测 定2次以上,取实验平均值。根据计算公式 ,求出计算值。
实验 编号 1 2 3
待测NaOH溶液 的体积(mL) 25.00 25.00 25.00
滴定前酸的 读数(mL) 0.00 1.00 2.00
滴定终点酸的 读数(mL) 22.30 23.34 24.32
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
(1)准备阶段:
①检查 ④排气泡 ⑧加指示剂 ②洗涤(冲、清、润) ⑤调液面 ⑥读数 ③装液 ⑦放液
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及误差分析
3、滴定
滴定
滴定至终点—记录读数—重复2-3次
滴定过程中注意:
左手:控制活塞(活塞朝右,滴液先快后慢)
右手:持锥形瓶,不断旋转。 滴定终点判
断:溶液颜
锥形瓶中的颜色变化 色发生变化
眼睛:
且在半分钟
滴定的速度
内不恢复
注意:左手、右手、眼睛
计算
(4)起始时确定液面读数时仰视液面,而终了时平视液
面( ) BABBD
(5)起始和终了时确定液面读数,均仰视液面( )
A.测得待测液浓度偏高 B.测得待测液浓度偏低
C.测得待测液浓度正确 D.无法确定滴定结果是否正确
操作方法
1.放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2.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使用前用待测液润洗 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完毕气泡消失 4.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毕正确读数 5.滴定前正确读数,滴定毕俯视读数
6.滴定中,滴定管漏液 7.锥形瓶摇动时部分碱液溅出 8.滴定中向锥形瓶加入蒸馏水
误差分析
V标偏大 C待偏高 V标偏大 C待偏高
V标偏大 C待偏高
V标偏小
V标偏小 V标偏大
C待偏低 C待偏低 C待偏高
V标偏小 C待偏低 V标不变 C待无影响
误差分析
强
误差原因
V酸影响 C碱结果
酸 1、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酸润洗 偏 高 偏 高
滴 2、碱式滴定管未用未知碱液润洗 偏 低 偏 低
定 3、酸式滴定管气泡未赶
偏高偏高
未 4、锥形瓶内有水或用水冲洗
不影响 不影响
知 5、锥形瓶用碱液润洗
偏高偏高
浓 6、在滴定过程中发现局部溶液发 偏 低 偏 低 度 生色变就立即停止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精)
平视 仰视 (仰视) (平视) 平视 俯视 仰视 俯视
V待
V标
V待 V标 V待 V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俯视 仰视
↑
V待
V标
↓
↑
误 差 分 析
紧扣公式:C待=C标V标/ V待 关键是V标的变化,确定其测量值与实际值的关系 V待:实际值
操作 查 仪器 滴定管 引起误差原因
V标:测量值
待测液 √ √ √ √ ↑ 标准液
v标
↓ ↑
C待
↓
↑ ↓ ↑
漏液
洗
滴定管 锥形瓶
水洗未润洗 水洗后润洗
涤
√
↑
↑
误 差 分 析
操作
(C待=C标V标/ V待)
仪器
滴定管
引起误差原因 开始尖嘴有气泡 结束后无气泡 放前待测液悬于尖 嘴部,放后无液滴 放后待测液悬于尖 嘴部放前无液滴 用量过大 强酸滴弱碱用酚酞 强碱滴弱酸用甲基橙
待测液 标准液 v标 C待 √ √ ↓ ↑ ↑ ↓ ↑ ↓ ↓ ↑ ↑ ↓ ↑ ↓
误 差 分 析
2、某同学要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某浓度的盐酸溶液, 进行如下操作,指出错误并改正: (1)用托盘天平称量0.40g NaOH固体,溶解后立刻转移 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后放置备用。 (2)取一支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已配制好 的NaOH溶液,记录读数。 (3)用滴定管精确地放出一定量的盐酸溶液,置于未经 润洗的洁净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4)加入石蕊试液,用标准液进行滴定。 (5)滴定时边滴边振荡,注视滴定管内的液面变化。 (6)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即停止滴定,记 录读数。 (7)根据读数求得NaOH溶液的体积为22mL。 (8)计算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1]
NaOH滴定HAc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测量未知溶液的浓度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NaOH溶液(标准液)、未知浓度的HAc
(待测液)、酚酞(变色范围8~10)
四、实验步骤
(一)滴定前的准备阶段
1、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2、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
3、量取:用酸式滴定管量出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HAc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并往
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现象为溶液不变色。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标准液NaOH,使液面恰好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1
(二)滴定阶段
1、把锥形瓶放在碱式滴定管的下面,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不断旋摇锥形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入一滴氢氧化钠后溶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此时,醋酸恰好完全被氢氧化钠中和,达到滴定终点。
记录滴定后液面刻度V2。
2、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将上述操作重复3次。
(三)数据处理
注意:取三次测定数值的平均值,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四)误差分析
1、来自滴定管产生的误差:
①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②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③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④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⑤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2、来自锥形瓶中产生的误差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3、读数带来的误差
如:标准液读数时
①先俯视后仰视②先仰视后俯视。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6)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处半滴尚 ) 未滴下,或一滴标准液附着在锥形瓶内 未滴下, 壁上未流下。 壁上未流下。
分析:这样使标准液用量增大,所以会造成 分析:这样使标准液用量增大,所以会造成C 测的值偏大。 测的值偏大。 思考:在滴定接近终点时, 思考:在滴定接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 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处的标准液至锥形瓶中, 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处的标准液至锥形瓶中, 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 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
思考: 思考: 若锥形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若锥形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C测 测 是否有影响? 是否有影响? 答案: 答案:无影响
2.读数不规范
(1)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分析:V标偏小,导致 测 标偏小, 分析: 标偏小 导致C 偏小。 偏小。
滴定前
实 际 值 读 出 滴定后 值
(2)盛装待测液的滴定管或移液管用 ) 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实际 测减小 所以会使V标减 测减小, 分析:这时实际n测减小,所以会使 标减 导致C 小,导致 测减小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再用待 ) 测液润洗。 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待测液的实际总量变多了, 分析:这时待测液的实际总量变多了,使 标液的用量增加,导致C 标液的用量增加,导致 测增大
酸碱中和滴定 误差分析
中和滴定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的6个方面是: 中和滴定过程中, 个方面是:
①洗涤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 洗涤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 ②气泡; 气泡; ③体积读数(仰视、俯视); 体积读数(仰视、俯视) ④指示剂选择不当; 指示剂选择不当; ⑤杂质的影响; 杂质的影响; ⑥操作(如用力过猛引起待测液外溅等)。 操作(如用力过猛引起待测液外溅等)
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误差及分析
1.盛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分析:这时标准液的实际浓度变小了,所以会使其用量有所增加,导致待测液(物质的量浓度)的测定值偏大。
2.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待测液的实际总量变多了,使标准液的用量增加,导致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大。
3.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或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实际所取待测液的总物质的量变少了,所以会使标准液的用量减少,导致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少。
4.酸碱中和滴定。
为什么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
结果会偏高
因为溶液会填掉气泡的体积,读数就比实际消耗的体积大。
按照读数计算的结果当然是偏高的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尖嘴气泡消失会致使把气体也计算在体积内会使实验结果偏高
5.滴定结束滴定管尖端挂一滴液体还没滴下,为什么碱液的浓度偏大
因为我们读取酸的液体时包括滴定管尖端挂一滴液体还没滴下的这一滴,所以使得V(酸标)偏大, 所以C(碱待)偏大。
6. 酸碱中和滴定中震荡锥形瓶是部分液体溅出导致结果偏低
因为震荡时液体溅出,使得锥形瓶中的反应物减少,那么滴定所需的量就比实际的少,通过计算后结果就会偏低。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 https:/// 推荐棋牌游戏
;
个问题:我怎么办?我怎么办? 这个问题使我困惑了很久,不知如何回答。也使我想起法国的侏儒大画家罗德列克(Toulouse Lautrec)。罗德列克出身贵族,小的时候聪明伶俐,极得宠爱,可惜他在十四岁的时候不小心绊倒,折断了左腿,几个月后,母亲带着他散步,他跌落阴沟, 把右腿也折断了,从此,他腰部以下的发育完全停止,成为侏儒。 罗德列克的遭遇对他本人也许是个不幸,对艺术却是个不幸中的大幸,罗德列克的艺术是在他折断双腿以后才开始诞生,试问一下:罗德列克如果没有折断双腿,他是不是也会成为艺术史上的大画家呢,罗德列克说过: “我的双腿如果和常人那样的话,我也不画画了。”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回答。 从罗德列克遗留下来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正在跳舞的女郎和奔跑中的马特别感兴趣,也留下许多佳作,这正是来自他心理上的补偿作用,借着绘画,他把想跳舞和想骑马的美梦投射在艺术上面,因 此,罗德列克倘若完好如常人,恐怕今天我们也看不到舞蹈和奔马的名作了。 每次翻看罗德列克的画册,总使我想起他的身世来。我想到:生命真正的桂冠到底是什么呢?是做一个正常的人而与草木同朽?或是在挫折之后,从灵魂的最深处出发而获得永恒的声名呢?这些问题没有单一 的答案,答案就是在命运的摆布之中,是否能重塑自己,在灰烬中重生。 希腊神话中有两个性格绝对不同的神,一个是理性的、智慧的、冷静的阿波罗;另一个是感性的、热烈的、冲动的戴奥尼修斯。他们似乎代表了生命中两种不同的气质,一种是热情浪漫,一种是冷静理智,两者在 其中冲激而爆出闪亮的火光。 从社会的标准来看,我们都希望一个正常人能稳定、优雅、有自制力,希望每个人的性格和表现像天使一样,可是这样的性格使大部分人都成为平凡的人,缺乏伟大的野心和强烈的情感。一旦这种阿波罗性格受到激荡、压迫、挫折,很可能就像火山爆发一 样,在心底的戴奥尼修斯伸出头来,散发如倾盆大雨的狂野激情,艺术的原创力就在这种情况生发,生活与命运的不如意正如一块磨刀石,使澎湃的才华愈磨愈锋利。 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大部分是阿波罗性格,为我们留下了生命深远的刻绘;但是史上的艺术家则大部分是戴奥尼修斯性格, 为我们烙下了生命激情的记。也许艺术家们都不能见容于当世,但是他们留下来的作品却使他们戴上了永恒、真正的桂冠。 这种命运的线索有迹可循,有可以转折的余地。失去了双脚,还有两手;失去了右手,还有左手;失去了双目,还有清明的心灵;失去了生活凭惜,还有美丽的梦 想——一只要生命不被消灭,一颗热烈的灵魂也就有可能在最阴暗的墙角燃出耀目的光芒。 生命的途程就是一个惊人的国度,没有人能完全没有苦楚地度过一生,倘若一遇苦楚就怯场,一道挫折就同关斗室,那么,就永远不能将千水化为白练,永远个能合百音成为一歌,也就永远不能 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如果你要戴真正的桂冠,就永远不能放弃人生的苦楚,这也许就是我对“我怎么办?”的一个答案吧! 雪中芭蕉 王维有一幅画《雪中芭蕉》,是中国绘画史里争论极多的一幅画,他在大雪里画了一株翠绿芭蕉。大雪是北方寒地才有的,芭蕉则又是南方热带的植 物,“一棵芭蕉如何能在大雪里不死呢?”这就是历来画论所争执的重心,像《渔洋诗话》说他:“只取远神,不拘细节。”沈括的《梦溪笔谈》引用张彦远的话说他:“王维画物,不问四时,桃杏蓉莲,同画一景。” 但是后代喜欢王维的人替他辩护的更多,宋朝朱翌的《猗觉寮杂记》 说:“右丞不误,岭外如曲江,冬大雪,芭蕉自若,红蕉方开花,知前辈不苟。”明朝俞弁的《山樵暇语》谈到这件事,也说都督郭鋐?在广西:“亲见雪中芭蕉,雪后亦不坏也。”明朝的王肯堂《郁冈斋笔麈》为了替王维辩护,举了两个例子,一是粱朝诗人徐摛好一首诗:“拔残心于 孤翠,植晚玩于冬余。枝横风而色碎,叶渍雪而傍孤”来明雪中有芭蕉是可信的。一是松江陆文裕宿建阳公馆时“闽中大雪,四山皓白,而芭蕉一株,横映粉墙,盛开红花,名美人蕉,乃知冒着雪花,盖实境也。” 这原来是很有力的据,说明闽中有雪中的芭蕉,但是清朝俞正燮的(癸 已存稿)又翻案,意见与明朝谢肇淛的《文海披沙》一样,认为“如右丞雪中芭蕉,虽闽广有之,然右丞关中极雪之地,岂容有此耶?”谢肇淛并由此提出一个论点,说:“作画如作诗文,少不检点,便有纸漏。……画昭君而有帷帽,画二疏而有芒躍,画陶母剪发而手戴金驯,画汉高祖 过沛而有僧,画斗牛而尾举,画飞雁而头足俱展,画掷骰而张口呼六,皆为识者所指摘,终为白壁之暇。”期期认为不论是作什么画,都要完全追求写实,包括环境,历史,甚至地理等等因素。 我整理了这些对王维一幅画的诸多讨论,每个人讲的都很有道理,可惜王维早就逝去了,否 则可以起之于地下,问他为什么在雪中画了一株芭蕉,引起这么多人的争辩和烦恼。 我推想王维在作这幅画时,可能并没有那么严肃的想法,他只是作画罢了,在现实世界里,也许“雪”和“芭蕉”真是不能并存的,但是画里为什么不可以呢? 记得《传灯录》记载过一则禅话:六源律 师问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六源又问:“一切人总如师用功否?” 师曰:“不同,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 这一则禅话很可以拿来为雪中芭蕉作注,在大诗人、大画家,大音乐家王维的眼中,艺术创 作就和“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一样自然,后代的人看到他的创作,却没有那样自然,一定要在雪里有没有芭蕉争个你死我活,这批人正是“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此所以历经千百年后,我们只知道王维,而为他争论的人物则如风沙过眼,了无踪迹了。 我并不想为“雪中确实有芭蕉”翻案,可是我觉得这个公案,历代人物争论的只是地理问题,而不能真正触及王维作画的内心世界,也就是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雪中真有芭蕉为王维所眼见,是写景之作,另一种是雪中果然没有芭蕉,王维凭借着超人的想像力将之结合,做为寓意之作。也 就是“精于绘事者,不以手画,而以心画”的意思。王维是中国文学史、绘画史、音乐史中少见的天才。在文学史里,他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齐名,被称为“诗佛”。在绘画史里,他和李思训齐名,李思训是“北宗之祖”,王维是“南宗之祖”,是文人画的开山宗师,在音乐史里,他 是一个琵琶高手,曾以一曲《郁轮袍》名动公卿。十五岁的时候,王维作了《题友人云母障子诗》、《过秦王墓》,十六岁写《洛阳女儿行》,十七岁赋《九月九肾忆山东兄弟》,十九岁完成《桃源行》、《李陵泳》诸诗……无一不是中国诗学的经典之作,十九岁的王维中了解元,二十 一岁考上进士,他少年时代表现的才华,使我们知道他是个伟大的天才。 王维也是个感情丰富的人,他留下许多轶事,最著名的有两个,当时有一位宁王,有宠姬数十人,都是才貌双绝的。王府附近有一位卖饼的女子,长得亭亭玉立,百媚千娇,非常动人,宁王一见很喜欢她,把她丈 夫找来,给了一笔钱,就带这女子回家,取名“息夫人”,一年后,宁王问息夫人:“你还想以前的丈夫吗?”她默默不作声。于是宁王把她丈夫找来,彼此相见,息夫人见了丈夫泪流满颊,若不胜情。宁王府宾客数十人,都是当时的名士,看了没有不同情的。宁王命各人赋诗,王维即 席作了《息夫人怨》: 莫以今时完,而忘旧日思;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宁王看了大为动容,于是把息夫人还给她的丈夫。 另一个是安禄山造反时,捕获皇宫中的梨园弟子数百人,大宴群贼于凝碧寺,命梨园弟子奏乐,他们触景生情不禁相对流泪,有一位叫雷海清的乐工禁不往 弃琴于地,西向恸哭,安禄山大怒,当即将雷海清肢解于试马殿。王维听到这个消息,写了一首十分深沉的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奉管弦。 从王维的许多小事看来,虽然他晚年寄情佛禅,专写自然的田园诗篇,在他的性灵深处,则有一颗 敏感深情,悲天悯人的心,这些故事,也使我们更确信,他的绘画不能光以写实写景观之,里面不可免的有抒情和寄意。 他囱己说过:“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新唐书》的王维本传说他:“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独到,学者所不及也。”我认为,一位 “意在笔先”、“天机独到”的画家,在画里将芭蕉种在大雪之中,并不是现实的问题,而是天才的纤运。 王维的诗作我们读了很多,可惜的是,他的绘画在时空中失散了。故宫博物院有一幅他的作品《山阴图》,花木扶疏,流水清远,左角有一人泛舟湖上,右侧有两人谈天,一人独 坐看着流郛,确能让人兴起田园之思。据说他有两幅画《江山雪雾图》、《伏生授经图》流落日本,可惜无缘得见,益发使我们对这位伟大画家留下一种神秘的怀念。 我一直觉得,历来伟大的艺术家,他们本身就是艺术。以《雪中芭蕉》来说,那裸芭蕉使我们想起王维,他纵是在无边 的大雪里,也有动人的翠绿之姿,能经霜雪而不萎谢。这种超拔于时空的创作,绝不是地理的求所能索解的。 在造化的循环中,也许自然是一个不可破的樊笼,我们不能在关外苦寒之地,真见到芭蕉开花;但是伟大的心灵往往能突破樊笼,把大雪消溶,芭蕉破地而出,使得造化的循环 也能有所改变,这正是抒情,正是寄意,正是艺术创作最可贵的地方。寒冰有什么可畏呢?王维的《雪中芭蕉图》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 名家散文汇编:毕淑敏4 婚姻是一双鞋 ?婚姻是一双鞋。先有了脚,然后才有了鞋,幼小的时候光着脚在地上走,感受沙的温热,草的润凉,那种无 拘无束的洒脱与快乐,一生中会将我们从梦中反复唤醒。走的路远了,便有了跋涉的痛苦。在炎热的沙漠被炙得像驼鸟一般奔跑,在深陷的沼泽被水蛭蜇出肿痛……人生是一条无涯的路,于是人们创造了鞋。穿鞋是为了赶路,但路上的千难万险,有时尚不如鞋中的一粒砂石令人感到难言 的苦痛。鞋,就成了文明人类祖祖辈辈流传的话题。 鞋可由各式各样的原料制成。最简陋的是一片新鲜的芭蕉叶,最昂贵的是仙女留给灰姑娘的那只水晶鞋。 不论什么鞋,最重要的是合脚;不论什么样的姻缘,最美妙的是和谐。切莫只贪图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别人 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许许多多的人却常常忘记。 我做过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即可将管中的气泡排除。
2.(重庆市诊断题)取相同体积(0.025 L)的两份0.01 mol· L- 1
的体积(mL)
1 2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0.10 0.10 22.62 22.72 20.00 20.00
3
0.10
22.80
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溶液由无
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红色不褪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①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结果偏高。③石蕊 不作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因颜色变化不明显。⑤酸式滴 定管必须润洗后再注入标准酸溶液。⑦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答案:D
1.(2008· 全国理综Ⅱ)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 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等质量的Na2CO3消耗盐酸比NaOH少,所以使滴定结果偏低。
B选项盛标准盐酸的滴定管用碱液润洗,实际使盐酸浓度变稀, 需要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大,所以使 c(NaOH)偏高。C选项是正确 操作,无误差。D选项固体NaOH中含KOH杂质,因为等质量的 KOH消耗盐酸比NaOH少,所以使滴定结果偏低。 标准答案:B
烧杯 (或表面皿) _、________ 码、镊子)、 ___________ 药匙 。 (2)取20.00 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 示剂,用自己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 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推荐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 变小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 变大
偏高 偏低 偏高酸碱中和滴来自的误差分析1.原理:cB
cA VA VB
其中VB——准确量取的待测液的体积
cA——标准溶液的浓度
故
VVAA
大 小
cB大 cB小
2.常见误差 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 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
步骤
洗涤 取液 滴定
操作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酸溶液润洗
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部分酸液滴在锥形瓶外
VA
变大
变小 变大
不变 变小 变大 变小 变大
cB
偏高 偏低 偏高 无影响
偏低 偏高 偏低 偏高
读数
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反加一滴碱液 颜色无变化
变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分析:V标偏小,导致C测 偏低。
实际 值
滴定前 读 滴定后
出 值
滴定前仰视,滴定后平视。
分析:V标偏小,导致C测 偏低。
滴定前
实 际 值 读 出 滴定后 值
知C标,量V待,读V标,求C待
算待液 测.. 液量准 备 .取 滴一、 注 定定 体入 、积标 计的准 锥管 酸 形、 式 瓶滴 滴 、定 定 铁管 管 架夹 、 台、 碱 、烧 式 白杯 滴 纸、 定 1
滴定操作:
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锥形瓶放在下面接 液体,滴定过程中用左手控制活塞,用右手摇动 锥形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滴定终点判断: 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颜色发生变 化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发生变化即已 达终点。
问题探究一
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
以下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 用0.1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mol/L盐酸 加入 NaOH 0.00 18.00 19.68 19.98 20.00 20.02 20.20 22.00 23.00 (ml)
滴定 原理
操作步骤
3
4 5
2
酸碱中和滴定
误差 分析
C标 V标 V待
主要仪器
C待=
通过V标判断误差
3.数据处理阶段:⑩计算待测液浓度
向滴定管和锥形瓶中加液体
1)、取标准盐酸溶液: 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线以上; 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迅速转动活塞将尖嘴气泡排除并调整液面在“0” 刻度或“0”刻度以下。 记下准确读数。V1
2)、取待测NaOH溶液: 注入待测液至“0”刻度线以上;固定在滴定夹上; 迅速挤压玻璃球,将尖嘴气泡排出; 调整液面在“0”或“0”刻度线以下,准确记下读数。 往洁净的锥形瓶内准确放入10.00mL的待测液。
酸碱中和滴定操作 及误差分析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
NaOH + HCl = NaCl + H 2O
C标.V标= C待.V待
1.准备阶段: ①检查是否漏水
即:n(H+)=n(OH-) ②水洗 ③润洗 ⑥取待测液
④装液
2.滴定阶段:
⑤记录初读数
⑦加指示剂
⑧滴加标准液直至颜色发生明显 变化
⑨记录末读数
偏高
偏高 偏高 偏高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低
偏高
偏高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低
③ 滴定前,用待测烧碱液润洗锥形瓶 ④ 读取标准盐酸液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 视
⑤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 ⑥ 滴定后,盐酸滴定管尖端挂有液滴未滴入锥形瓶中 ⑦ 盐酸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
7 甲基橙 颜色突变范围
44.4
总结
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在此pH值突跃范围发 生明显的改变,则就能以极小的误差指示出 滴定终点的到达.
强酸与强碱之间的滴定用酚酞和甲基橙都 可以
问题探究二
序 常见操作 号
酸碱滴定操作中误差分析 C待=
定前,在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用标准盐酸 润洗 ② 滴定前,盐酸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9.7
突 变 范 围
4.3
10
20
30
问:如果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在此pH值突跃范围发生明显 的改变,误差很大吗?
中和滴定曲线
PH 12 10 8 6 4 2 0 10 20 30 40 V(NaOH)mL
7 酚 酞 颜色突变范围
中和滴定曲线
PH 12 10 8 6 2 0 10 20 30 40 V(NaOH)mL
溶液 PH值
1.0
2.3
3.3
4.3
7.0
9.7
10.7
11.7
12.5
【问题组一】:
1、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碱多少?
PH等于多少?
2、滴定终点时多半滴(0.02mL)和少半滴溶液性 质发生怎样改变? PH发生怎样改变?
滴定曲线
PH
中和滴定曲线
12 10 8 6 4 2 40 加入NaOH(ml) 反应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