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合集下载

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
29

1981年到九华山,只身住东崖幽冥钟亭,每 日撞钟念佛。 1986年转到九华山上禅堂禅修,严守戒律, 常手执方便铲。 1990年10月慈明和尚预知西归将近,传行脚 僧大弟子德贵和尚从祁门来见。11月26留下 一偈:“忘我戒生灵,是如不变迁。真持亦 放下,谁住叹空也”。话音一落,圆寂西归, 世寿86岁。
32

1950年赴抗美援朝战场,随军当卫生员,1953年回 国,于吉林通化206医院工作,1954年在沈阳南大 关联营中医院针灸科当医生,1958年调入城乡卫生 院,1963年下放二边江乡三边江村,1976年回吉林 通化自办诊所。 1982年宗教政策落实后,便再度上五台山,在塔原 寺受具足戒,同年重修南山寺。 1983年朝礼九华山,决定在此常住,先后住过甘露 寺,菩提阁等寺,后重修通慧禅林。
绿树葱茏。
8

化城寺历代曾遭受多次火灾,现有殿宇多系清
朝光绪年间重建,唯独藏经楼是明代宣德年间
建筑。现在,化城寺已辟为九华山佛教文物展
览馆,将以前保存在月身殿西侧的佛教文物和
该寺的一些文物珍宝搬迁过来,集中展览。其
中有康熙、乾隆二帝的手谕笔迹,有传说是金
地藏王穿过的僧靴和使用的宝印,还有宋代和
元代的岩红瓷和青蓝瓷钵,以及从缅甸传入的 仰光大金塔模型、梵文贝叶经等文物。
31

通慧禅林的肉身菩萨——仁义师太




是世界上唯一尊比丘尼肉身菩萨。 俗名姜素敏,出生于1911年,祖籍辽宁沈阳,门 第书香。 高中毕业后当教师,23岁与一同窗好友成婚, 30岁时丈夫病故。 1940年秋到山西五台山显通寺落发为尼,法名 仁义。 1946年仁义入沈阳中医学院钻研医学四年。 解放后,由于宗教政策的原因被遗返原籍。

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建寺最早、素有华北屋脊之称的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孤悬碧海清波之中的浙江普陀山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地处四川盆地绵延数百里常有金顶佛光奇观的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号称山有四百八十寺的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四大菩萨一般指:文殊菩萨-释迦牟尼佛左胁侍,以智慧闻名。

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右胁侍,以大行闻名。

观音菩萨-既为阿弥陀佛左胁侍,又以大慈大悲闻名,在人间以千手千眼不遗余力地救度苦难众生。

地藏菩萨-救度一切有情,直至地狱尽空,以大愿闻名。

释迦佛灭度后弥勒佛出世前娑婆众生之救世主。

在弥勒佛时代尚未来临以前,释迦牟尼佛与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会以佛法济度众生。

观音菩萨以慈悲闻名,常以各种化身救济世人苦难,广受世人尊敬。

而地狱的众生,就由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愿意牺牲自己,而不立即成佛的地藏王菩萨救度。

一般常把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合称四大菩萨。

中国有四大菩萨道场(四大佛教名山)之说: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是浙江普陀山;文殊菩萨的道场是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的道场是四川峨眉山;地藏菩萨的道场是安徽九华山。

阿弥陀佛的另外一位胁侍:专修念佛法门的大势至菩萨,在藏传佛教中示现为代表神通力、现愤怒相的金刚手菩萨,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五台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

五台山绕周约250千米,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

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

有东西南北中五台。

五峰之内为台内,五峰之外称为台外。

五台各有其名,东台望河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

五台中北台最高,海拔3058米,是华北地区最高峰,素称华北屋脊。

山中气候寒冷。

4月解冻,9月积雪,故又名清凉山。

五台山不仅风光怡人,更以佛教圣地著称。

东汉永平年间,山上已有寺庙,后经北魏、北齐、隋、唐直到清末的多次修建,寺庙众多。

在全盛时期,建筑多达300余处。

历史上几经兴衰,现存庙宇47座,台内39座,台外8座。

浅谈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浅谈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浅谈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

中国佛教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那么,接下来跟随小编来了解了解吧!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

中国佛教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四大佛教名山随着佛教的传入,自汉代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清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受到国家的保护,并对寺院进行了修葺。

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

五台山五台山,中国佛教第一圣地。

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方圆五百余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

汉唐以来,五台山一直是中国的佛教中心,此后历朝不衰,屡经修建,鼎盛时期寺院达300余座,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目前,大部分寺院都已无存,仅剩下台内寺庙39座,台外寺庙8座。

现在五台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旅游区之一。

寺院经过不断修整,更加富丽堂皇,雄伟庄严,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举世称绝,其中最着名的五大禅寺有显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罗睺寺。

普陀山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浙江舟山群岛,观音菩萨道场,同时也是着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

如此美丽,又有如此众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我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约12.5平方公里。

普陀山的名称,出自佛教《华严经》等六十八卷,全称为:“补坦洛迦”、“普陀洛迦”,是梵语的译音,意为“美丽的小白花”,由于中国历代帝王多建都在北方,所以自元朝以来,惯称此山为“南海普陀”。

普陀山又有“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的美誉。

峨眉山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着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

中国四大名山是

中国四大名山是

中国的四大名山是庐山、龙虎山、黄山、九华山。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

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因此得名。

黄山,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

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

黄山代表景观有“五绝三瀑”,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而更名为“九华山”。

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佛教是人类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放射异彩但尚未完全被人感受到的一种珍品。

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去恶从善、去染成净、护生佐世,用“出世”思想表示其“入世”的态度,亦即用“出世法”改造“世间法”。

它的关于“众生平等”、人人具有佛性的主张,包含着深刻的人人可以教育、可以造就、布衣可以成圣的思想,认为只要通过戒、定、慧三学(同时也是三个阶段)的修习,便可证菩提、入涅磐,亦即所谓成佛。

佛教的最高境界的特点是清净、虚寂。

为了便于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僧人往往希望远离尘世之名利场,寻求可以寄身托志之所。

而自然界中之山,得阳光雨露的化育,受风霜寒热之洗礼,尤具天地之灵气。

林海云涛衬其静,飞瀑流泉见其净,莽莽苍苍显其空,虎踪鹿迹明其虚,自然之风采,天造的神韵,难以状貌。

净、静、虚、空在僧人与崇山峻岭之间架起一道无形的桥梁,于是产生了独特的人文与奇特的自然融于一体的佛教名山。

“天下名山僧占多”,僧人选择名山修习是一个方面,而他们一旦住山,便从此成为此山的义务护林员、育林员,而且将文化引进山林,形成人文景观,从而扩大、升华了这座名山的内涵,则是另外一个方面。

寺于山得其所,山以寺而扬其名,纯自然之名山变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双美之名山。

当中国化的禅宗创立之后,这一趋势和作用尤其变得明显。

中国的佛教名山不止千百,其中以“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这四大名山声名及影响为最。

五台山,清凉圣境五台山在山西省的东北部,其大部分在五台县境内。

五台山属太行山一个支脉,为东北至西南走向。

有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大高峰,其中北台叶斗峰,海拔高达3058米,为我国华北地区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

五座台顶虽峻极云表,峰顶却平坦宽广,“有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

又因此山“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广清凉传》卷上),亦称为“清凉山”,并被人们誉为“清凉圣境”。

五台山景色宜人,风光秀丽,气候凉爽,是消夏避暑的理想胜地。

佛教四大名山

佛教四大名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佛教的四大菩萨
五台山
➢地理位置:位于山西省五台县;
➢ 主要特色:青庙与黄庙并存,显教与密教 竞传;
➢五大禅林:
• 显通寺:前身为北魏的大浮图灵鹫寺,最早寺院; • 塔院寺:大白塔,尼泊尔阿尼哥设计藏式白塔; • 菩萨顶:传说中文殊菩萨居住处,黄庙之首; • 殊像寺; • 罗睺寺。
五 台 山 地 理 位 置
峨眉山主要特色
九华山
➢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 ➢主要特色:所供奉的为肉身菩萨; ➢法系:禅宗 ➢开山寺院:化城寺; ➢四大丛林:祗园寺、百岁宫、东崖寺
和甘露寺。
九 华 山 地 理 位 置
九华山肉身菩萨
化城寺
佛教四大名山的地位
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 说明了四大名山在佛教信徒心中的 不同地位,同时也说明了佛教四大 菩萨在佛教信徒心中的地位。
显通寺
塔院寺
普陀山
➢地理位置:浙江省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
岛; ➢ 主要特色:佛教四大名山中惟一一个建在
岛屿之中的; ➢ 最早寺院:不肯去观音院; ➢ 法系:禅宗; ➢ 普陀三大寺:普济寺(规模最大的寺院和
佛教中心)、法雨寺和慧济寺。
普陀山地理位置
海天佛国普陀山
普济寺
峨眉山
➢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省峨眉县;
➢ 主要特色:为佛教四大名山最为秀丽的一 座,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也是四大名山 之中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为 野生弥猴的自然保护区;
➢ 主要寺院: • 山下第一寺报国寺; • 入山第一大寺伏虎寺; • 山上最大的寺院万年寺; • 山顶(金顶)名寺普光寺(日出/佛光/云海
圣灯)。
峨眉山地理位置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相传安徽九华山曾是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道场,山西五台山曾是南无大智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南无大行普贤菩萨道场。

故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地藏王菩萨坐骑谛听,观音菩萨坐骑金毛犼赛太岁即朝天吼,文殊菩萨坐骑青面狮口首仙即青狮,普贤菩萨坐骑黄牙老象即灵牙仙。

愿妙悟之回答能帮助您。

南无阿弥陀佛传承不同,造像上也有所不同,一般的文殊菩萨像多为头戴五髻宝冠的童子形,这个时候他所执的法器是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放般若经梵箧,表示般若之智一尘不染。

右手执宝剑,以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比喻大智慧好像一把锋利的宝剑,能断一切无明烦恼。

另外常见的一种白文殊右手搭膝拈一支乌巴拉花茎,所拈之花上竖立着一把慧剑,剑尖有火焰围绕燃烧,象征以智慧之剑斩断一切捆缚内心的执著绳索,左手在胸前也持一只花,延伸到左耳边之花上有代表般若经之经箧,象征所有智慧来自般若经典。

白文殊还有另外一种形象,区别是右手并不持花剑,左手所持花上安置般若经典,其上竖立智慧之剑。

普贤延命菩萨的形像有二臂像及二十臂像两种。

依经典所记,其二臂像‘如满月童子,头戴五佛顶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召集金刚铃。

二十臂像的话左右十手持各种不同法器。

而地藏菩萨我们通常见的是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

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

但是地藏是有六地藏的,莲华三昧经中的是一檀陀地藏,为地狱道之能化,手持人头幢者(檀陀者译人头幢)。

二宝珠地藏,为饿鬼道之能化,手持宝珠者。

三宝印地藏,为畜生道之能化,伸如意宝印手者。

四持地地藏,为修罗道之能化,能持大地拥护修罗者。

五除盖障地藏,为人道之能化,为人除八苦之盖障者。

六日光地藏,为天道之能化,照天人之五衰而除其苦恼者。

谷响集中的六地藏是:第一,(地狱道)白色(或肉色),赤莲华印(左手莲华其上童子头并幡右手月轮),梵号尾萨缚钵哩布罗迦。

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

(1)状如五瓣莲、建寺最早、素有“华北屋脊”之称的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

(2)孤悬碧海清波之中的"海天佛国"普陀山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的道场。

(3)地处四川盆地绵延数百里常有金顶佛光奇观的"峨眉天下秀"是普贤菩萨道场。

(4)号称有四百八十寺的九华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地藏王菩萨的道场。

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悟的人,大慈大悲的人,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拜佛就是以佛为导师,学佛的为人处世,积德修福,做一个慈悲与智慧的人,一个身心清净、健康的人,一个快乐无忧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国家、众生的人,一个无我利他的至善之人。

因为,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

成功的人生,就是做人的成功。

那么该怎样拜佛呢?关键是至诚恭敬。

印光大师嘱咐我们:“欲得佛法真实利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为什么拜菩萨?一、弥勒菩萨:包容、欢喜我们一进天王殿,第一个见到的,就是正当中供奉的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塑造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他代表什么意思呢?布袋和尚肚皮很大,满面笑容,他所代表的意义就是什么资格才可以入佛门: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第二要慈悲,要以欢喜心接待一切众生。

所以弥勒菩萨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悦相。

我们以清净平等的心对待一切众生,以满面笑容接待一切大众,这才是入佛门必备的条件。

所以他是教学,而不可以把他当作神明来祭祀,那就错误了,你一定要懂得其真正的含意。

你明了之后,才会对于佛家教育佩服到五体投地,不能不称赞,这真是具足了大智慧,圆满的设施。

明了他对我们的教育意义,这就是拜菩萨了。

二、地藏菩萨:孝顺、恭敬地藏菩萨所表示的是孝亲尊师,所以一部《地藏经》就是佛门的《孝经》,我们从这个地方学起。

无论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都是从孝亲尊师做起。

然后把孝亲尊师扩大,能够孝顺、恭敬一切众生,这就是拜菩萨了。

朝拜佛教四大名山的真正意义

朝拜佛教四大名山的真正意义

朝拜佛教四大名山的真正意义众所周知,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

许多人还知道,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地藏菩萨,由于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因而意味着;大愿;。

观音菩萨,由于随时随地;悲悯众生,救苦救难;,因而意味着;大悲;。

文殊菩萨,由于;智慧超群,洞悉般若;,因而意味着;大智;。

普贤菩萨,由于;难行能行,不辍不止;,因而意味着;大行;。

地藏菩萨之;大愿;,是指他的愿心极大,要普度所有的众生(包括动物乃至地狱之中的饿鬼等一切生灵),只要地狱没有度空,他就不成为佛。

观音菩萨之;大悲;,是指他的胸怀极为慈悲,即所谓;大慈大悲;。

;慈;是;予乐;,即为众生带来快乐;;悲;是;拔苦;,即为众生解除痛苦;;大慈;是;无缘大慈;,即不分亲疏、不计恩怨地为一切众生带来快乐;;大悲;是;同体大悲;,即视众生与自己为一体,解除众生的痛苦就是解除自己的痛苦。

文殊菩萨之;大智;,是指他的智慧极高,悟透了;空有;、;因果;、;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等所有佛法,洞悉一切;般若;(佛法的最高智慧)。

普贤菩萨之;大行;,是指他在实践佛法宏旨(普度众生)方面极为尽心尽力,再难也不中断、再苦也不停止。

因此,人们朝拜九华山,真正的意义在于敬仰并学习地藏菩萨那种大愿心;朝拜普陀山,真正的意义在于敬仰并学习观音菩萨那种大胸怀;朝拜五台山,真正的意义在于敬仰并学习文殊菩萨那种大智慧;朝拜峨眉山,真正的意义在于敬仰并学习普贤菩萨那种大践行。

其实,这四位菩萨是代表修行佛法的四项要求,即:一、要像地藏菩萨那样立下宏大的愿心;;修行佛法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而是为了天下苍生。

二、要像观音菩萨那样具备广阔的胸怀;;无论是亲人、仇人、好人、坏人,都要一视同仁地为之解除痛苦、带去快乐,并且在这样做的时候还不要以菩萨自居,要不分彼此,以众生的痛苦为痛苦、以众生的快乐为快乐。

佛教中国化视角下的四大名山信仰

佛教中国化视角下的四大名山信仰

佛教中国化视角下的四大名山信仰O景天星佛教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中华大地传承两千年左右。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成功融入中国文化,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和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是分不开的。

佛教中国化进程中,形成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或模式,比如,隋唐时期形成的八大宗派被认为是佛教中国化的理论典型:又如,明清时期,在四大菩萨信仰基础上形成的四大名山信仰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指的是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应化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

在四大菩萨信仰基础上形成的四大名山信仰,不论是从历史演变来看,还是从理论结构、社会影响来看,都表现出明显的“中国化”特色,在当代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历史演变来看,作为整体的“四大名山”是在长时段的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形成的。

南北朝时期,五台山已经是著名的佛教名山,唐初,五台山就已出现了第一部志书《古清凉传》。

唐代还最终将《华严经》中的“清凉山”指认为山西五台山,五台山遂成为华严道场、文殊道场。

此后不久,因为《华严经》尊崇文殊和普贤的原因,作为文殊道场的五台山便和作为普贤道场的峨眉山开始融合,如唐代的华严大师澄观法师“大历十一年(776)誓游五台,----巡礼,祥瑞愈繁。

仍往峨嵋求见普贤,登险陟高,备观圣像。

”直到宋代,依然将五台、峨眉“两山”并称为“名山”,并受到皇帝的关注。

不过,宋代也有将庐山、天台山与峨眉、五台并称的。

而在元代的时候,与五台、峨眉并称的又是河南的伏牛山、少室山。

相比之下,从唐代到明末,三大名山的出现似乎更为频繁,只是唐宋时期并非特指。

明末,三大名山开始有了“特指”,普陀山开始与峨眉山、五台山并称,协同发展。

明谢廷谅撰《三大士殿》曰:“普贤肇峨眉,示迹惟西方。

文殊现五台,台殿俱清凉。

猗与观世音,普陀实吾乡。

四大佛教名山及其他佛教胜地

四大佛教名山及其他佛教胜地

四大佛教名山是中国最有名的佛教旅游圣地.据说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 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 浙江普陀山是观音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 安徽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五台山】位於山西省五台县东北.原名清凉山, 后因有五座峰顶如平台的高峰, 故名五台山.有"清凉佛国"之称.相传为文殊菩萨居所.文殊, 是文殊师利的略称, 意为妙吉祥或妙经.专司智慧, 人称"大智菩萨".他头顶有五髻, 表示五智.一般手持宝剑 (或宝卷) 以示智慧锐利, 身坐狮子, 表示智慧威猛.隋文帝时, 五个台顶各有一寺, 每寺所供文殊菩萨的法相和名号不同, 五个台顶都去朝拜的, 称"大朝台".黛螺顶在台东镇的山脊上, 寺内供有五尊不同法相的文殊.如仅朝黛螺顶的称"小朝台".北魏时所建的佛光寺, 唐时所建的南禅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市西南7 公里处, 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又名光明山.相传为普贤菩萨现相处.普贤菩萨一般手持如意, 身骑白象以示专司理德, 人称"大行菩萨".著名的寺院有报国寺、万年寺、光相寺、华严顶等.光相寺相传是普贤菩萨示现的灵场.万年寺内有普贤所乘象之铜像, 高24 米, 长4.7 米, 重62 吨.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除寺庙外, 还有峨眉宝光、舍身崖、洗象池, 龙门洞等胜迹.【普陀山】位於浙江普陀县, 在舟山群岛中部有"海天佛国"之称.据说在五代后梁贞明二年 (公元916 年) , 有个叫慧锷的日本和尚, 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乘船回国, 但是行至普陀山时触礁, 他认为是菩萨显灵, 不欲东渡, 於是留像於岛上, 并建"不肯去观音院".观世音菩萨一手持净瓶, 一手持杨柳枝, 以示大慈大悲、广大灵感, 人称"大悲菩萨".据佛经记载, 观音菩萨住在南印度洋的补怛洛迦山, 因此便附会该岛为"普陀山" (谐音) , 另一小岛为"洛迦山", 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 年) , 下旨在普陀山正式建寺, 赐"圆通宝殿"额, 指定普陀山为供奉观音菩萨的道场.南宋时, 普陀山的佛教各派统一於禅宗.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合称普陀三大寺.普济寺的圆通宝殿, 正中供奉高8.8 米的毗卢观音, 两侧端坐32 尊化身, 极为精美.法雨寺中的九龙殿是从南京明故宫移來的, 也十分珍贵.此外还有梵音洞、潮音洞、磐石洞、多宝塔、南天门等多处胜迹.【九华山】位於安徽省青阳县西南.旧名九子山.因李白三游九华山, 并留下"昔在九江上, 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 绣出九芙蓉"的名诗, 便更名九华山.有"仙城佛国"之称.相传唐朝时, 新罗王族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行75 年, 於唐贞元十年 (公元794 年) 农历七月三十日圆寂, 时99 岁;三年后开函, 仍"颜色如生", 时人视为地藏王菩萨的化身.月 (肉) 身殿是其塔院.地藏王菩萨像一般为手捧明珠或手持锡杖, 以示"地狱未空, 誓不成佛"之大愿, 故人称"大愿菩萨".祇园寺、化城寺、百岁宫等是九华山名刹.其中百岁宫内有无暇和尚肉身坐像, 近400 年不腐, 为国内仅有.除四大佛教名山外, 尚有三大石窟, 更有一大批著名寺院, 如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天台国清寺、北京雍和宫、杭州灵隐寺、苏州寒山寺、宁波阿育王寺, 上海龙华寺与玉佛寺、奉化雪窦寺等.【三大石窟】石窟寺是古代印度佛教徒为纪念释迦牟尼和学习他的苦修而筑的.大都开凿於悬崖绝壁之间, 有札拜窟和禅窟之分, 前者供朝拜用, 后者供修禅和居住, 石窟传入中国后也已中国化, 成为中国文化与外來文化的结晶.在众多的石窟中, 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合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它們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莫高窟位於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 公里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的峭壁上.始建於前秦建元之始(公元365 年) , 历经千年开凿.保存至今的有壁画和塑像的洞窟492 个, 壁画总面积达45 万平方米, 彩塑2400 多幅件.是一个由建筑、壁画、彩塑组成的综合体, 以壁画、泥塑为主, 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保持最完好的瑰丽壮观的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位於山西大同西16 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凿於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 (公元460 年) , 主要石窟竣工於太和十八年 (公元494 年) .石窟依山开凿, 东西绵延1 公里, 现存主要石窟53 个, 有石雕佛、菩萨、飞天等共51000 多尊, 其中最大的石雕像高达17 米.龙门石窟位於洛阳市老城南12.5 公里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的山崖上.石窟於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的 (公元494 年) 时营建, 大规模的雕凿延续至唐天宝年间.现有窟、龛2100 余个, 造像10 万余尊, 题记碑碣3600余块, 佛塔40 余座, 其中奉先寺的卢舍那佛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 堪称石雕艺术奇观.【白马寺】位於洛阳市城东12 公里处.汉永平七年 (公元64 年) 时, 明帝夜梦金神绕殿飞行, 询问群臣得知是佛, 遂遣使西行求法.使臣路遇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 於永平十年 (公元67 年) 以"白马负经而來", 次年於洛阳建寺以白马名.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第一座寺院, 有"僧寺之祖"之称.寺院最盛时僧人多达千人.现存建筑是在明嘉靖时的遗物基础上修缮的.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城嵩山西麓.始创於北魏太和二十年 (公元496 年) , 因寺建在少室山阴的密林之中, 故名"少林寺".北魏明帝孝昌年间 (公元525 年前后) , 印度僧人达摩來此传授禅法, 开创了禅宗, 被尊为禅宗始祖.少林寺成为禅宗祖庭.唐初, 少林武僧援助秦王李世民作战有功, 后得唐皇朝厚遇.最盛时僧房达5000 余间, 僧徒上千人, 一时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美誉, 少林拳也名扬天下, 寺内千佛殴后墙有300 平方米的大幅明代壁画《五百罗汉朝毗卢》, 还有少林武术"锤谱"及"十三和尚救唐王"等壁画.地面砖上的许多脚踏的线凹坑, 是千年來寺僧們演练少林武功时留的痕迹.【雍和宫】位於北京雍和宫大街, 曾是清雍正皇帝即位前的"潜龙宅邸".乾隆九年 (公元1744 年) 改为喇嘛庙.建筑巍峨庄丽, 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牌楼、昭泰门、雍和门、四体御碑亭、大殿、永佑殿、法轮殴、万福阁、绥成楼等, 两侧对称排列钟鼓楼、碑亭、密宗殿、讲经殿、药王殴等配殿.楠木雕佛龛、白檀香木雕弥勒大佛和紫檀木雕500 罗汉山, 是雍和宫木雕"三绝".【国清寺】位於浙江天台山南麓.创於隋开皇十八年 (公元598 年) .智大师云: "寺若成, 国即清", 故名"国清寺".为天台宗祖庭, 与南京栖霞寺、荆州玉泉寺、济南灵岩寺并为我国佛教四大丛林.寺内尚存清代重建殿宇14 座, 房屋600 余间, 由50 个大小不同, 风格各异的院子和建筑群组成, 并由1800 多米长廊贯穿全寺, 集中了我国古建筑中多种廊沿形式, 为古建筑之珍贵遗产.【灵隐寺】位於杭州西子湖之西.东晋咸和元年 (公元326 年) , 印度僧人慧理來此, 面对飞來峰, 疑是印度灵鹫山飞至, 說: "佛在世日, 多为仙灵所隐", 即面山建寺, 名"灵隐寺".寺中有三处名贵塑像: 一是天王殿的韦驮, 是用整块香樟木雕成的宋代遗物;二是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 身高9.1 米, 是用24 块香樟木雕成;三是大雄宝殿佛像后面高宽20 余米的"五十三参"群塑, 塑像150 尊, 形态各异, 栩栩如生, 为同类作品中之最精美者.【寒山寺】位於苏州阊门外枫桥镇.始建於六朝梁天监年间 (公元502年—519 年) , 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唐时天台名僧寒山主持寺院, 遂改名"寒山寺".唐诗人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寺以诗传, 诗以寺名, 寒山寺蜚声海内外.现存建筑基本是清光绪二十二年 (公元1896 年) 后陆续所建.那"夜半钟声"的大钟, 早已於历史沧桑中失落了.明嘉靖时重铸的大钟也在明末流入日本.清光绪三十年 (1904 年) , 江苏巡抚陈夔龙重修寺院时又仿铸一钟, 即今悬於钟楼之大钟, 钟楼也是那时所建.【阿育王寺】位於宁波市鄞县宝幢镇.相传印度在公元前3 世纪阿育王时, 曾造了84000 座佛舍利塔, 遍布天下.西晋太康三年 (公元282 年) , 中国僧人慧达 (刘萨诃) , 四出寻访舍利塔.据说当寻到此地时, 忽闻地下有铛铛钟声, 便诚心祈祷, 念佛诵经, 三天三夜后, 从地里涌出一座光明腾耀、高1.4 尺、方广7 寸、内悬宝磐、中辍舍利的宝塔, 遂就地建造精舍供奉.梁普通三年 (公元522 年) 建殿堂楼阁, 并赐额"阿育王寺".寺中以舍利殿最为著名.【雪窦寺】位於浙江奉化雪窦山.北宋仁宗曾经梦游此山, 成为"应梦名山".唐代始创寺院, 寺以山名.为"雪窦寺".五代后梁年间 (公元907年—921 年) 契此和尚常携布袋於附近岳林寺修行, 人称布袋和尚, 后视其为弥勒菩萨的化身.岳林寺今已荡然无存, 便將雪窦寺移为弥勒道场.近年來修复一新, 兜率宫殿供大肚弥勒, 即布袋和尚, 其后立头戴天冠的弥勒立像, 为弥勒在兜率天内之本像.【龙华寺】位於上海市南龙华镇.始建於赤乌五年 (公元242 年) 为上海历史最悠久, 规模最完整的古刹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传人弥勒將於56 亿7千万年后, 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道弘法故名.现仍保持宋迦蓝七堂制.寺前有塔, 七级八角砖木结构, 飞檐曲栏, 雄伟美观;每年迎元旦撞"龙华晚钟"已名誉中外.每逢农历三月龙华庙会, 热闹非凡, 且寺侧龙华烈士陵园内桃花盛开, 名刹、宝塔、桃花形成三绝.现属净土宗寺院.【玉佛寺】位於上海安远路.素有"城市丛林"美誉.清光绪年间, 普陀山僧人慧根遍访天下名山至缅甸求佛, 得缅甸华侨陈君普资助, 雕饰玉佛 5 尊.回岛途经上海, 因轮船无起重机, 高约1.92 米, 重达1 吨的坐佛无法上船, 便应上海佛教徒的请求, 留下坐、卧佛各一尊.清光绪八年 (1882 年) , 在江湾建寺, 称"玉佛寺".辛亥年, 寺院毁於兵燹 (一说被占) , 后曾在淮安路另辟寺屋. 1918 年, 主持可成法师重建梵宫, 历时10 年, 在今址建成巍峨壮观寺院, 因可成法师系禅宗临济宗, 便称"玉佛禅寺".玉佛楼佛龛中的玉佛座像, 是由整块玉石雕琢而成的, 玉质细腻, 晶莹透剔, 巧夺天工, 举世无双.。

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

供奉在关圣殿
• 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繁 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
周五百余里。中心地区台怀镇,距五台县 城78公里、繁峙县砂河镇48公里、忻州市 150公里、山西省会太原市240公里。在北 纬38°50'~39°05'、东经113°29'~ 113°44'之间,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 其中五座高峰,山势雄伟,连绵环抱,方 圆达250公里,总面积592.88平方公里。
• 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海拔达 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有“华北屋脊”
之称。台顶雄旷,层峦叠嶂,峰岭交错,
挺拔壮丽,大自然为其造就了许多独特的
景观。五台山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 山”。全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度,7至8月最 热,分别为9.5度和8.5度,1月份最冷,平 均气温零下18.8度。台怀地区比台顶早一个 月入春,迟一个月入秋,温度相差6度左右, 全年平均气温2-3度,最低气温零下30度, 最高气温为30度。台怀地区夏季空中云层 较低,湿度大,常有雨水。
供奉在大兴堂,保存 完好
刻苦修持,在钟亭撞钟十年。平时头戴济公帽, 手拿方便铲,行路匆匆,口念佛号。临终前写下 四句偈语:“妄我成生灭,如是不变迁。真持亦 放下,谁住叹空也”。预知自己圆寂后肉身不腐
供奉在地藏殿,保存 完好
禅功独到,修持奇特。曾在旃檀林站禅、坐禅3 年,闭关3年,长年赤足,人称“疯和尚”。圆 寂前暗示保留肉身,6年后开缸肉身不腐
供奉在明净殿,保存 完好
大家闺秀出身。自幼信佛、修持严谨。出家、参 军、行医,辗转五台山与九华山,为传奇式人物。 圆寂后3年多开缸,毛发尚存,牙齿无损,肌肤 有弹性
供奉在通慧庵,保存 完好
自幼在庙前关圣殿出家,曾参加抗日战争。长住 天台寺,并在道僧洞修持30余载,广结善缘,行 医济世。2000年圆寂于关圣殿,3年后开缸,毛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四大佛教名山”3篇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四大佛教名山”3篇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四大佛教名山”3篇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四大佛教名山”1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国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众多著名的佛教圣地。

其中,“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指峨眉山、嵩山、九华山和普陀山。

这四座山峰分别分布在四个不同的方位,代表了中国佛教的北、南、东、西四大派系,同时也被誉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胜地。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四大佛教名山的历史和特点。

第一座名山:峨眉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是中国佛教普遍认可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在古时代,峨眉山就被称为“蜀中禅苑”或者“蜀中禅都”,因为它是岷江与沱江的分水岭,山峰高巍挺拔,景色宜人,所以自古以来就吸引了很多僧人前来寻求灵性上的指引。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的禅宗发源地之一,据传该山的净慈禅师是佛教禅宗的创始人之一。

而现如今,峨眉山更成为了全球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拥有众多景点和名胜古迹,如乐山大佛、峨眉山金顶、万佛之洞等。

第二座名山: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县境内,是中国古代五岳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文化名山之一。

在唐代,嵩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并且在宋代后被列为国家重要的文化、科学、教育中心之一。

在嵩山,拥有众多佛教名胜古迹,如少林寺、大观峰、清凉台和南岳庙等。

特别是少林寺,作为中国古代佛教寺院之一,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公认的武术名寺。

第三座名山:九华山九华山位于江西省庐山市瑞金市九华山风景名胜区。

它是中国佛教教派之一——华严宗的发祥地之一。

这座山峰以华严教为主,并且在明代之前只允许男性进入。

直到明朝中期,这里才被改造成为一个兼容性别的佛教圣地。

在九华山,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民俗活动,如华严寺、九华山金顶、文化广场和华严文化节等。

其中,华严寺被誉为华严宗的“祖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礼佛。

第四座名山:普陀山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在中国大地上,有一串璀璨夺目的项链———“金色世界”五台山、“银色世界”峨眉山、“琉璃世界”普陀山、“莲花世界”九华山,佛教四大名山,那里有看不尽的自然风光,享不尽的佛教文化,解不开的神奇惊叹,观不完的民俗风情,抹不去的回味思念…… 在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梦幻般神奇的旅游线路,它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朝圣之旅、缘满之旅,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这四大名山融观光游览、佛教建筑参观、休闲度假为一体。

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佛教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舒适的旅游环境、极富个性的世界级旅游景区,正是四大名山的魅力所在,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充满诱惑的朝圣目的地,是海内外游客一生不可不去的无悔选择。

相传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故称之为“佛教四大名山”,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五台山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忻州地区东北部,由忻州、定襄、五台、繁峙、代县、原平六县市组成,是一个以五台山佛教寺庙群革命纪念建筑物、温泉保健、民俗旅游为主的旅游区。

旅游区内可供旅游参观的名山胜水、名人故居、寺庙、古人类和文化遗址以及革命纪念地等共七十多处。

五台山历史悠久,是中国佛教著名的活动场所,位列“四大名山”之首。

五台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稀世宝库,文物荟萃,珍品云集。

全山现有各种寺庙50余座,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有4座,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有20余座。

我国保存下来的木结构建筑,最早的是唐代遗物,全国仅有两座,皆在五台山。

五台山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层峦叠嶂,出岳交错,形如虎踞势若龙蟠。

奇峰怪石,峭崖秀洞,清泉碧池,滴水涓流,随处皆是。

而洞旁树盛,泉边花浓,满山覆岭,都是葱绿,俨然一座高山公园。

三山五岳、四大道教名山、四大佛教名山都是哪些山?

三山五岳、四大道教名山、四大佛教名山都是哪些山?

三山五岳、四大道教名山、四大佛教名山都是哪些山?网友提问:三山五岳、四大道教名山、四大佛教名山都是哪些山?优质回答:我国名山众多,雄、奇、灵、秀,各具特色。

人们公认比较著名的山有:1三山五岳“三山”指安徽黄山、江西庐山和浙江雁荡山。

“五岳”指山东东岳泰山、陕西西岳华山、河南中岳嵩山、湖南南岳衡山、山西北岳恒山。

2四大道教名山与道教相关的四大名山,指安徽齐云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这四座山分别供奉广援普度天尊、真武大帝、道德天尊、降魔护道天尊。

3四大佛教名山与佛教相关的四大名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的说法,指的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这四座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

名山是传说故事最多的地方,历代名人留下的诗词题赋更是增加了这些名山的文化底蕴,留给我们的是珍贵的文化宝库。

其他网友观点这一个问题,基本上把我国的22座最为著名的山峰都涵盖进去了,其中16座为我们现在可见可玩的实体山,3座为留在我们脑海中的神仙山,还有3座就可归于半仙山吧。

先说三山吧关天三山,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法说是道教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蓬壶(蓬莱山)、方壶(方丈山)、瀛壶(瀛洲山)。

这三座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三座神山,在学生的考试卷中可以找到,但在旅行社的线路图上找不到,我们自驾用地图导航也找不到。

第二种说法是指我们神话传说中的华夏远古三条龙脉:盘古开天辟地、共工怒触的不周山(山喜马拉雅山脉)、嫦娥奔月、玉帝居庭玉京山(昆仑山脉)、西王母娘居庭、女娲炼石补天(天山山脉);这三座山其实也是带有很多神话色彩的,但我们在地图上已经能够真真切切地找见它们了,就叫它们为半仙山吧。

第三种说法就是我们今天人人所喜欢的三座旅游名山了:黄山、庐山、雁荡山。

黄山·安徽安徽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市。

黄山有著名的“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四奇。

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中国五岳五岳”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

即东岳泰山(山东1532。

7米)、西岳华山(陕西2154。

9米)、北岳恒山(山西2016。

1米)、中岳嵩山(河南1491。

7米)、南岳衡山(湖南1300。

2米)论景观,五岳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奥台湾五岳玉山(台湾第一高峰),雪山(台湾第二高峰),秀姑峦山,南湖大山,北大武山.中国山脉中国的山脉多成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山脉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念青塘古拉山脉、祁连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阴山山脉、太行山脉、秦岭山脉、大兴安岭山脉、长白山脉、台湾山脉等世界山峰排名1 珠穆朗玛峰8844.43m 喜马拉雅山脉中尼边界27°59′17″N, 86°55′31″E2 乔戈里峰8611m 喀喇昆仑山脉中巴边界35°52′57″N, 76°30′48″E3 干城章嘉峰8586m 喜马拉雅山脉尼印边界27°42′09″N, 88°08′54″E4 洛子峰8516m 喜马拉雅山脉中尼边界27°57′42″N, 86°56′00″E5 马卡鲁峰8485m 喜马拉雅山脉尼泊尔27°53′24″N, 87°05′18″E中国河流两大河流是长江"父亲河" 和黄河"母亲河"长江,全长6300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发源,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皖、苏、沪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流延至甘、陕、黔、豫、浙、桂、闽、粤等8省、自治区。

长江水系庞大,浩荡的长江干流加上沿途700余条支流,纵贯南北,汇集而成一片流经180余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占中国总面积的18.8%。

知识百科-四大佛教名山的朝圣之旅

知识百科-四大佛教名山的朝圣之旅

知识百科-四大佛教名山的朝圣之旅在中国大地上,有一串璀璨夺目的项链———“金色世界”五台山、“银色世界”峨眉山、“琉璃世界”普陀山、“莲花世界”九华山,佛教四大名山,那里有看不尽的自然风光,享不尽的佛教文化,解不开的神奇惊叹,观不完的民俗风情,抹不去的回味思念……在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梦幻般神奇的旅游线路,它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朝圣之旅、缘满之旅,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这四大名山融观光游览、佛教建筑参观、休闲度假为一体。

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佛教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舒适的旅游环境、极富个性的世界级旅游景区,正是四大名山的魅力所在,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充满诱惑的朝圣目的地,是海内外游客一生不可不去的无悔选择。

6月3日,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朝圣之旅正式启动。

据悉,“首届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朝圣之旅暨峨眉山普贤文化节”将于2004年10月金秋时节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隆重举行。

这是四大佛教名山联盟后首次联合举行的“朝圣之旅”盛会。

届时,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的代表、海内外宾朋、高僧大德、信众居士将云集峨眉山,参与系列文化活动。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朝圣之旅系列文化节”今后每年将在各名山轮流举行,四大名山将共同制定联合营销战略,实施营销方案,每年举办1—2次国际、国内联合促销活动,充分展示四大名山的品牌形象,实现共同繁荣。

金色世界———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

自东汉明帝以来,即成为佛教圣地,经历代修建,塔幢林立,佛刹棋布,五峰内外佛寺最多时达360所,僧尼达万人之众,堪称为我国最大的寺庙建筑群。

五台山融会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民间宗教、儒教、道教和三晋文化的精髓,形成了显密并行、诸宗竞秀、青庙和黄庙、子孙庙和十方庙共存的模式,是“中国佛教的缩影”,并被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宝库”、“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展览馆”、“中国佛教音乐奇葩”和“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普陀山
普陀山位于浙江东北,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屿,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91.3米)。

海景变幻,岛上有千步沙、潮音洞、梵音洞、南天门等风景点20余处。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

普陀山即普陀岛,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海中,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在佛教界有“银普陀”之誉。

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

普陀山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

自唐建立观音道场以来,经历代兴革,寺院林立。

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篷,4000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

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县西南,海拔3099米,一山势逶迤,形如"螓首峨嵋,细而长,美而艳"故名。

先全山主要庙宇及风景区有报国寺、万年寺、伏虎寺、清音阁、洗象池等十余处,金顶是观日出、云海、佛光之地。

峨眉山在佛教界被称为光明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县西南,有山峰相对如峨眉,故名。

峨眉山由花岗岩、变质岩构成,包括大、二、三、四峨眉,海拔3000米左右,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

山上寺宇始建于东汉,起初流行道教,唐朝开始佛教日兴,至明清
有寺庙近百座,在佛教界有“铜峨眉”之誉。

后来,寺庙多遭摧毁,建国后曾大规模修建过。

现主要有报国寺、万年寺、伏虎寺、雷音寺、洪椿寺、仙峰寺、洗象池、接引殿、卧云庵等。

云海、日出、宝光为山顶三大奇观。

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

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即传入峨眉山。

近2019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

寺庙中的佛教造像,有泥塑、木雕、玉刻、铜铁铸、瓷制、脱纱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如万年寺的铜铸“普贤骑象”,堪称山中一绝,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阿弥陀佛铜像、三身佛铜像,报国寺内的脱纱七佛等,均为珍贵的佛教造像。

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五台东北,海拔3058米。

五台山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

庙宇最著名的是南禅寺和佛光寺,是我国现存寺庙中历史最悠久的唐代木结构建筑。

五台山,中国佛教第一圣地。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北部的五台县境内。

呈东北至西南走向。

长百余公里,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最高峰北台顶海拔3058米。

五台分别为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

五台之中北台叶斗峰最高,海拔3058米,素称“华北屋脊”。

,在佛教界有“金五台”之誉。

五台山因气候凉爽,又
名清凉山。

山上多佛寺,主要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等,还有唐代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

东汉初起即建寺庙,后经历代扩建,最多达200多处,现存40余处,多集中在五台山中心台怀镇。

五台山被国内外佛教公认为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

五台山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

自东汉明帝以来,即成为佛教圣地,经历代修建,塔幢林立,佛刹棋布,五峰内外佛寺最多时达360所,僧尼达万人之众,堪称为我国最大的寺庙建筑群。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
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九华山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
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九华山位于安徽青阳县境内。

据《太平御览》载: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奇状,旧名九子山。

因山有九峰,形似莲花,故名。

唐大诗人李白"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诗,从此更名九华山。

九华山山体由花岗岩组成。

主峰天台峰海拔1342米。

奇峰罗列,岩壁峥嵘,巨瀑深潭,幽谷密林,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在佛教界有“铁九华”之誉。

山上古刹众多,多始建于东晋,至明清鼎盛期寺庙达300余座,现存肉身宝殿、化城寺、祗国寺、百岁官、地藏禅林等数十座。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历代高僧辈出,从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尊肉身菩萨,现可供观瞻的有5尊,其中明代无瑕和尚真身被崇祯皇帝敕封为应身菩萨;2019年1月发现的仁义大师肉身是世界上惟一的比丘尼肉身。

在气候常年湿润的自然条件下,肉身不腐已成为生命科学之谜,引起广泛关注,更为九华名山增添了一分庄严神秘的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