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例证型分析
第五章 有效市场假说 《投资学》
第三节 市场有效性的检验
一、弱有效检验:股票收益模式
按照传统的分类,将对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检验分为三种不 同市场效率下的检验。
(一)短期收益
对于股票而言,过去的一年中,收益率高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 间里还会表现出较高的收益率,而收益率低的股票还会继续是低 收益率。这种情况被称为为股价对新信息反应不足
有效率市场假说的整个分析框架就如同建在沙滩上的城堡,摇摇 欲坠。 第四,有效率市场假说所应用的线性分析受到了“非线性经济 学”或称“混沌经济学”的挑战。
17
2
二、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设理论认为,证券在任一时点的价格均对所有 相关信息作出了反应。
有效市场假说的核心内容是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反映可 获得信息的变化,证券的价格等于其“内在价值”。这里的 “充分反映”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1)信息反映是即时的; (2)反映是准确的。必须指出并不是所有信息都对证券价格 产生影响,只有可以影响公司基本价值的信息才会对证券价 格产生影响。
变动的异常现象。
(四)事件异常。事件异常是与特定事件相关的异常现象。
如,分析家推荐。
15
三、强有效检验:内幕信息
在强式有效市场中,拥有内幕信息的投资者是不能获得超额收益的。 对强式有效市场的检验主要是判断掌握内幕信息的投资者是否能获得 超额收益。
(一)对基金管理者投资业绩的实证检验
从严格的角度来讲,仅从基金的投资业绩并不能有效的判断市场是 否达到强式有效。
来价格的某种变化倾向,从而在交易中获利。 (二)弱式有效市场
在弱式有效市场,技术分析是无用的。公开信息未被当前价格 完全反映,分析公开资料寻找错误定价将能够增加收益。 (三)半强式有效
在这样一个市场中,基于公开资料的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分 析毫无用处,获得别人没有的内幕消息才能获得超额收益。 (四)强式有效
Chap011有效市场假说
11-3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 有效市场假说
• New information is unpredictable; if it could be predicted, then the prediction would be part of today’s information. 新的信息是不可预测的,如果是可预测的信息马上就会带 来股价变动从而成为了今天的信息
et = rt - (a + brMt)超额(异常)收益的 估计值是否不为零的检测很重要
INVESTMENTS | BODIE, KANE, MARCUS
11-15
Are Markets Efficient? 市场是有效的吗?
• Magnitude Issue规模问题
– Only managers of large portfolios can earn enough trading profits to make the exploitation of minor mispricing worth the effort.只有大型投资组 合的经理才能从微小的定价错误中获利
INVESTMENTS | BODIE, KANE, MARCUS
11-7
Versions of the EMH 有效市场假说的不同版本
• Weak弱式假说认为市场的股票历史价格、 成交量等市场公开信息已经无用,都已反映 在目前的股票价格里;
• Semi-strong半强式假说任何公司财务信息、 预期、以及一切公开可得的信息都已无用, 反映在当前股票价格里;
– Information-gathering is motivated by desire for higher investment returns.信息收集是由追求更高投 资收益所驱动的
【金融工程原理】3 有效市场假说1
四、市场有效面临的质疑
对一价定理的违背 一价定理:如果市场是有效的,价格必然反映价值, 一价定理:如果市场是有效的,价格必然反映价值, 在剔除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后, 在剔除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后,一个资产不可能按不 同的价格出售。 同的价格出售。 – 违背一价定理的现象1:孪生证券,即在多个交易所 违背一价定理的现象1 孪生证券, 同时挂牌交易, 同时挂牌交易,但实际价格对理论定价存在明显偏 离。
三、有效市场假说实证检验
3、对专业投资者业绩的检验 检验专业投资者在不占有内幕信息的条件下,是否能 凭借专业技能获得超额收益。 还可检验投资咨询机构建议的效果,即所谓股票的推 荐效应,就是检验采纳投资咨询机构的建议的交易策略, 是否能比不采纳其建议的交易策略收益更高。
三、有效市场假说实证检验
(三)强式有效市场效率的检验 对强式市场效率的检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观察那 些最可能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的人员的业绩上。 内幕人员通常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大股东、注册 会计师、律师等,由于内幕信息有助于较好地预测证券价 格的走势,因此,内幕人员可以籍此获得超额收益。
案例1:皇家荷兰和壳牌公司股票价格的长期偏离
四、市场有效性面临的质疑
– 违背一价定理的现象2:股票分立,即若A公司是从 违背一价定理的现象2 股票分立,即若A 公司分立出X比例的股票份额而成立的,那么A B公司分立出X比例的股票份额而成立的,那么A公 司的理论价值应该是B公司的市值乘以X 司的理论价值应该是B公司的市值乘以X,但实际上 也出现了偏离。 也出现了偏离。
二、有效市场的类型
例子:Prices react to news quickly. :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s (CAR) before and after Dividend Announcements
有效市场假说
此已经完全反映在现在价格中), 因此资产的未来价
格不可真正预测,从而资产价格变化具有随机性和独立
性。有效市场理论是一个鞅,或者说是公平博弈,也就
是说资产价格随机游走与市场理性和秩序本身并没有矛
盾,这是有效市场假说在经济学上意义。
市场有效的基础
1.理性: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因此投资者可以理性
I
II
III
2014
IV
I
II
2015
III
上海股市弱式有效性检验
(4)实证结果
H0:残差序列相互独立
年份
样本数量
滞后期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44
243
238
245
244
24
24
23
24
24
残差项序列
自相关系数
-0.016
0.015
-0.063
0.075
0.005
Q值
12.118
4
绿庭投资
60069
2016.03.22
5
0.006602
0.0452
1.714429
0.0000
5
西王食品
00063
2016.03.21
9
0.002510
0.3472
1.365052
0.0000
注:对于每支股票,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βi估计值都是显著不为零的。
中国股票市场半强式有效性检验
利用估计出的αi 和βi,计算出事件窗内每支股票每日正常收益(期望收益):
β估计值
P值
有效市场假说
第4 章 有效市场假说综述
如果金融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王冠上一颗明珠的话,那么EMH将占去它一半的光彩。
—— Samuelson
现实故事:奥巴马连任与股票市场反应
2012年11月6日奥巴马连任,美元闻讯下跌:
受奥巴马连任影响,美元对主要货币全线下挫。 美元指数跌至日低80.29;欧元/美元在1.28上方走强;英镑/美元突破1.60关口。
Roberts(1959):股价的波动符合普通布朗运动,呈“随机游走”规律 一旦资产或证券价格变动的观测数量足够多或趋于无穷时,其概率分布必然为正态分布。 首先提出了证券市场弱式效率、半强式效率和强式效率的区分方法。 Samuelson(1965):《合理预期价格随机波动之证明》一文中对价格变化的随机行为第一个进行了严格数学阐述,为EMH奠定了理论基础。 有效市场和公平赌博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Eugene Fama(1965, 1970) The Behavior of Stock Market Prices. Journal of Business, Vol.38(1965): 34-105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 Journal of Finace, Vol.25(1970):393-471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
(二)EMH的定义 1、Fama(1970) A market in which prices always “fully reflect” all available information is called “efficient”. 2、Roberts(1967) 称一个市场是弱式有效的,如果所有关于过去价格变化的信息都反映在市场价格上;称一个市场是半强式有效的,如果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市场参与者公开可得的信息;称一个市场是强式有效的,如果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全部信息
第五章 有效市场假说 (2)
(1 ) t j
e t j j 0
适应性预期的缺点,即人们只是凭借过去的经验对 未来做出判断,所以适应性预期是错误的。人们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以及现在和过去货币政 策的执行结果都必然会影响通货膨胀率的预期结 果。此外,人们经常根据新的信息迅速地调整自 己的预期。为了解决对于适应性预期的批判,约 翰·穆斯(J.Muth,1961)发展出理性预期:预 期结果将会等于使用全部信息获得的最优的预测 结果(对于未来的最佳预测结果)。 约翰·穆斯(J.Muth,1961)认为,在任何经济社 会里,人们的经济行为都会是合乎理性的,即他 们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寻求最大的利益 ,包括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
效率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
次强势有效市场假设实证检验
运用在弱势有效市场假设测试中的纯市场信息以外的其他可获得 的公开信息来预测未来收益率。这类研究包括对收益报告预测股票 未来收益的研究、对在日历年度内是否存在可以用来预测收益的规 则的研究以及对典型收益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不是次强势 有效的。
股票能多快调整至可以反映一些特定重大经济事件。这个研究主 要采取事件研究的方法,即列举几个股票市场上的重要事件,观测 股票价格对这些重要事件的反应,从而来验证股票市场的有效。这 些重要事件有:股份分割;首次公开招股;交易所上市;不可预期 的经济和政治事件;会计变动公告;法人事件等。研究结果表明, 除了交易所上市之外,其余的检验结果都支持市场有效假设。这与 金融市场学 根据上面一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互相矛盾。
适应性预期
1956年由菲利普· 卡甘在分析起来通货膨胀时提出。 式中 ——对第t期的通货膨胀预期; t j — t j 期的通货膨胀水平; —0至1之间的一个常数。 预期形成机制中的权数是通过引进适应系数 ,呈 现几何递减的滞后分布。越是过去的实际水平,所 获分配的权数越小。尽管几何权数的优点能使预测 变得容易,但不足以证实这种处理信息的方式有效 地反映了客观实际。 金融市场学
金融学中的有效市场假说
金融学中的有效市场假说传统经济学认为,投资者能够通过分析市场中的信息和价格趋势,获得超额收益。
但是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市场是无法被打败的,所有的信息都已经被充分反映在市场价格中,因此任何人都不能在市场中赚取超额收益。
有效市场假说的提出有效市场假说最早由经济学家Eugene Fama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该学说主张市场是完全有效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分析或信息来源获得超额利润,因为一旦有这些信息能影响投资价格时,价格会立刻反映在市场上。
从而,市场价格包含了所有可得到的信息,并呈现一种随机游走的形式。
这一理论最初的目的是解释股票市场的价格,但是很快就被应用到其它金融市场上来,最终成为了金融学中的基础理论之一。
有效市场假说可以用来解释金融市场中各种各样的现象,例如价格波动、咨询分析师的价值以及投资者的心理偏见等。
有效市场假说的三种形式有效市场假说可以被分为三个不同的形式,即弱式有效市场假说、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和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弱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所有的历史市场价格已经被反映在目前市场价格中,所以技术分析(根据历史价格信息进行预测)是无效的,只能通过基本分析(根据市场上的财务信息进行预测)来获取收益。
这一假说的典型证据是技术分析的无效性和长期市场价格趋势的不确定性。
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进一步认为基本分析也是无效的,因为所有的公开信息都已经反映在市场价格中,所以投资者不能通过研究财务报告、媒体报道等方式来获得超额收益。
然而,非公开信息,例如内幕信息,仍然可以被用来赚取超额收益。
这一假说的典型证据是一些投资者通过获取内幕信息,获得了超额收益。
强式有效市场假说则认为即使是内幕信息也被反映在市场价格中,因此任何人都不能通过交易市场来赚取超额收益,除非拥有特殊信息(如企业破产、政府政策等信息)或者能够预测未来。
由于此类信息无法得到,所以有效市场假说主张市场是无法被打败的。
关于有效率资本市场假说的评价和启示
有信息 ,一般是指 包括 历史信息 、公开信 息及不公 开的内幕 信息 。资本市场信息有 效性形势 图如 图 1 所 示。
( 三 )市场 效 率 的 不 同形 态
效率市场假 说” 。 该假说 认定 , 若资本市场
在证券价格 形成 中充分而 准确地 反映全部 相关信息 , 则称其为 “ 有效率 ” 。 换句话说 ,
经济学 中 ,“ 效率 ”是 一个使 用频率极高 、
应 用范 围极广 的概念 。通常 ,它是指不 浪
重视 及追 求的东 西 。根 据有 效市 场假 说
理 论 ,可 以用 方差去 评估 资 本市 场 的风 险 ,根据 有效 市 场假 说 的经典 理 论解 决
资本 市场 关 于定 价 的 问题 。有效 市场 假 说 不 仅对 于政 策 制定 具有 参 考价 值 ,也
1 . 弱型效率 。弱型效率是指所 有过去 的价格或收益 的信息 已经充分地反映在现
( 三) 有效 率市场假说——构建 了资本
市 场 的研 究 分析 框 架
能够有效地利用经济、金融等各方面信息
的资本市场 , 就是 “ 有效率市场 ” 。 很显然 ,
在的证券价格上 了,因此没 有投 资者能够 按基于历史价格或收益信息 的交易规 则而 获得超额收益。
2 . 半强 型效率 。 半强型 效率 是指所 有
公 开 可 获得 的信 息 ( 包 括股 票 价格 序 列
有效 市 场假 说 理论 能 够在 一 定程 度 上假 设 竞争 均衡 ,这 也是 经 济学 家 最 为
只有在有效率 市场上 ,金融资产信 息才会 在资产 的价 格确 定 中发挥应有 的作 用。在
西方经济学家经过大量 实证分析 ,大
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分析引言我国证券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中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资本配置、信息披露和市场流动性等方面的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资本配置的有效性资本配置是证券市场的核心功能之一,也是其有效性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在我国,通过证券市场可以方便地获取资金,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来筹集资金。
然而,资本配置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资金的供给,还取决于资金的配置效率。
首先,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企业融资成本高、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方面。
尽管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对融资条件进行了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由于信息披露不透明、投资者保护不完善等原因,企业在资金使用上也存在较大的浪费。
为提高资本配置的有效性,我国需要进一步改善证券市场的规范和监管体系。
加强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同时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市场,并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
二、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效的信息披露可以提高市场透明度,使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然而,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企业披露的信息可能存在不准确、不完整甚至失实的情况,这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其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时效性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便投资者准确地了解企业的情况。
为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我国应加强对企业披露信息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规范企业的披露行为。
采用审计制度,强化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审计,确保披露的财务信息真实可信。
此外,还应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理财能力,以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
三、市场流动性的有效性市场流动性是证券市场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有效市场假说详解ppt课件
市盈率低的股票或投资组合,其超额利润较市 盈率高的股票来得高。
▪ 小公司效应(1月效应)
平均地说,规模小的公司,其超额利润非常 高。还有研究证明小公司效应几乎整个1月都会 发生。
2020/2/22
7
图11.3 10家不同规模组合的年平 均收益率, 1926 – 2008
11.4.4 半强式检验:市场异象
主要市场收益的预测者
▪ 法玛和弗伦奇 ➢股息率较高时,总收益也会上升。
▪ 坎贝尔和席勒 ➢盈利率能预测市场收益
▪ Keim和Stambaugh ➢债券收益之间的差幅可以预测收益
▪ 不违背市场的有效性。市场收益的可预测 性源于风险溢价的可预测性,而不是风险 调整后的异常收益的可预测性
11.4.4 半强式检验:市场异象
2020/2/22
3
弱有效检验
基于股票动量效应,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过去收益率高的股票、卖出 过去收益率低的股票获利,这种利用股价动量效应构造的投资策略称为 动量投资策略。
一些学者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动量效应做出了解释 (1)Barberis、Shleiffer、Vishny(1998)认为保守性偏差导致投资者 对新信息的反应不足,使得股价在短期表现出惯性,但以偏概全倾向导 致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过度,结果导致股价出现反转。 (2)Daniel、Hirshleifer、Subrahmanyam(1998)的解释则是利用 了人的过度自信和自归因偏差。 (3)HongandStein(1999)基于投资者交互作用机制对动量效应进 行解释。HS模型强调了投资者的异质性,把交易者分为信息观察者和 动量交易者两类,私人信息在信息观察者之间是逐步扩散的。得到结论 :信息扩散慢的股票的动量效应或反转效应高于信息扩散快的股票,因 此,公司规模小,换手率低的股票具有更高的动量收益或者反转收益。 但是,随后LeeandSwaminathan(2000)等的研究发现高换手率的股票 动量效应收益更为明显,HS模型的结论受到质疑。
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综述
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综述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把眼光转向了这个市场。
然而,投资者不可避免地会问到一个问题:中国证券市场有效吗?证券市场有效性是衡量一个市场能否提供理性、公正的定价和信息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综述目前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研究成果,并评估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水平。
1. 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是现代证券市场理论的核心,它认为市场上所有可得的信息都已经被充分反映在了股票价格之中,股票价格随机漫步。
有效市场假说分为三个层次: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
弱式有效指市场上公开信息已被充分反映在股价中,而无法通过技术分析来获得超额利润。
半强式有效指不仅公开信息已经被充分反映在股价中,而且内部信息也已反映在股价中,而无法通过基本分析来获得超额利润。
强式有效指所有信息无论是公开的还是内部的都已反映在股价中。
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投资者是很难获得超额利润的。
2. 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几十年来,在全球各地的证券市场,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结果并不是一致的,特别是在新兴市场中,更是如此。
在中国证券市场中,也没有例外。
2.1 弱式有效大多数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在弱式有效方面是相对有效的。
以A股市场为例,对于公开信息,如公司财务报表,新闻公告等,市场普遍平均5天之内即能反映到股价中。
这表明,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公开信息来获得超额利润。
2.2 半强式有效然而,在半强式有效方面,中国证券市场显得不那么有效。
研究发现,根据经济学理论基础反映的公司内部信息,与市场的反应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通常不能在短时间内反映到股价中。
这意味着,如果投资者能够获得公司的内部信息,就有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不仅如此,许多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中存在诸多内幕信息和操纵市场的行为,这也导致了市场半强式有效性的下降。
2.3 强式有效中国证券市场在强式有效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强式有效方面,中国证券市场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第3章 有效市场假说
பைடு நூலகம்
损失
赢利 0
(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ehavior Asset Pricing Model)
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
信息交易者是严格按CAPM行事的理性投资 者,他们不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只关 注组合的均值和方差,噪声交易者则不按 CAPM行事,他们会犯各种认知偏差错误, 并没有严格的对均值方差的偏好。
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
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认为现行的股票价格不只是反映了历史 价格所包含的信息。该层次里明显的具体的信息组包括历史价格所反 映的和所有公开的可得到的信息组所反映的信息。
强式有效市场假设
这是有效市场的最高层次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该 假设意味着任何市场参与者所了解的信息不论是公开的或未公开的都 被全面准确地反映到了市场价格上去。
(一)对投资者理性的挑战
行为金融理论发现,某些投资者的行为实际 上并不满足收益最大化 (或效用最大化 ) 要求,这些投资者被称为“噪声交易者”。
他们主要在对待风险的态度,投资决策等 方面偏离理性要求。
投资者的非理性心理将对EMH形成致命的挑 战。
(二)对投资者交易无关性的挑战
心理学研究表明,即使个人投资者依靠自己 的判断来做交易决策,他们的交易仍然有很 强的相关性。
在BAPM中,证券的预期收益是由其“行为 Beta”决定的,Beta是“均值方差有效组 合”的切线斜率。
(三)噪声交易者模型
De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 在 在1990年提出噪声交易者模型。
噪声与信息是相对的概念。
市场中存在两类交易者:理性投资者和噪声 交易者。
有效市场实证方法
(一)EMH的理论基础
证券投资学简单题整理 2
1.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的三种形态一、弱式有效市场假说(weak Form efficiency)该层次假说是有效市场假说的最低层次。
该假说认为在弱式有效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已充分反应出所有过去历史的证券价格信息,包括股票的成交价、成交量、卖空金额,融资金融等;推论一:如果弱式有效市场假说成立,则以分析历史价格来做出投资策略的技术分析失去作用,基本分析还可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
二、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Semi—Strong Form Efficiency)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现行的股票价格不只是反映了历史价格所包含的的信息。
该层次里明显的、具体的信息包括历史价格所反映的和所有公开的可得到的信息组所反映的信息。
由此可见,这一信息较第一层次的信息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
前面所说的所有公开的可得到的信息实际上指的是公司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有关重大事件的公告所包含的信息。
推论二:如果半强式有效假说成立,则在市场中利用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都失去作用,内幕消息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三、强式有效市场假说(Strong Form of Efficiency Market)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价格已充分地反应了所有关于公司营运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已公开的或内部未公开的信息。
推论三:在强式有效市场中,没有任何方法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即使基金和有内幕消息者也一样。
四、三种有效假说的检验就是建立在三个推论之上强式有效假说成立时,半强式有效必须成立;半强式有效成立时,弱式有效亦必须成立。
所以,先检验弱式有效是否成立;若成立,再检验半强式有效;再成立,最后检验强式有效是否成立。
顺序不可颠倒。
2.收益率曲线的形状特征将不同期限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按偿还期限连接成一条曲线,即债券的收益率曲线,该曲线在债券中非常重要。
它反映了债券偿还期限与收益率的关系。
对收益率曲线的不同形状的解释产生了不同的期限结构理论: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与优先置产理论。
资本市场效率实证分析
资本市场效率实证分析在当今的经济体系中,资本市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资源的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资本市场效率是指资本市场在价格发现、资金融通、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有效性和效率水平。
为了深入了解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和效率状况,我们有必要进行实证分析。
一、资本市场效率的理论基础资本市场效率的理论主要包括有效市场假说(EMH)。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反映所有可用的信息,包括历史信息、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
根据信息的涵盖程度,有效市场假说分为三个层次: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
弱式有效市场认为,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历史交易信息,技术分析无法获得超额收益;半强式有效市场则表明,证券价格不仅反映了历史信息,还反映了所有公开可得的信息,基本面分析也无法获取超额利润;强式有效市场主张,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信息,包括内幕信息,任何人都无法持续获得超额回报。
二、资本市场效率的衡量指标1、价格发现效率价格发现效率是衡量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市场对新信息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通常可以通过考察证券价格的波动、价格调整的及时性以及价格对新信息的敏感度来衡量。
2、流动性流动性是指资产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迅速变现的能力。
在资本市场中,较高的流动性意味着投资者能够快速买卖证券,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常用的流动性指标包括成交量、换手率、买卖价差等。
3、融资效率融资效率反映了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资金的难易程度和成本高低。
可以通过考察企业的融资规模、融资成本、融资时间等方面来评估。
4、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是指资本市场将资金引导到最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和企业的能力。
可以通过观察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情况、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等来衡量。
三、实证研究方法1、事件研究法事件研究法通过分析特定事件对证券价格的影响来评估市场效率。
例如,研究公司发布重大利好或利空消息后,股价的反应情况,以判断市场是否能够迅速、准确地反映这些信息。
支持有效市场假说的证据
支持有效市场假说的证据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简称EMH)是由经济学家尤金·法玛于1964年提出的一种有关金融市场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具有信息有效性,即市场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可被人所利用的信息,因此,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已经充分合理,任何人都无法通过使用已经公开的信息来获得长期的超额收益。
支持有效市场假说的证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市场价格的随机性。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的变化是随机的,无法预测。
大量的研究发现,经过一定统计处理的市场价格,确实无法通过任何技术分析方法或者基本面分析方法来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向。
市场的反应相当迅速,随着新的信息的到来或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价格会迅速调整到一个新的均衡水平。
这说明实际市场有一定的有效性。
其次,随机漫步理论。
随机漫步理论认为,价格的变动是通过一个随机过程来刻画的,每个时刻的价格与前一时刻的价格是独立的,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的概率都是相同的。
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是,许多研究发现,市场价格的变动往往符合正态分布,而正态分布是一个典型的随机过程。
再次,经济学领域的研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对金融市场的研究发现了很多支持有效市场假说的证据。
例如,法玛在1965年进行的研究发现,经过平均后的股票收益率往往是很低的,与随机漫步理论相符。
此外,许多学者发现,即便是一些专业的基金经理,他们的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率往往也只能与市场平均水平持平,而无法取得持续的超额收益。
除了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之外,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也为有效市场假说提供了支持。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的学科。
研究发现,人类的决策往往受到情绪的影响,投资者常常在情绪冲动的驱使下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价格的波动。
然而,市场总体上能够很快地消化这些冲动性行为,使得价格能够迅速回归到均衡水平。
这一现象也支持了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
股票因具有较高投资价值受到更多关注,而收益率水平 较低的成长型股票往往被忽视。通过对成长型股票收 益率的观察可以发现,尽管其整体表现弱于价值型股 票,但投资其中一些股票却可获得很高的收益率。传 统的财务报表分析通常依据未完全反映在股价中的信 息分辨事后赢家和输家,很难确定这种分析对成长型 股票是否有效,因为成长型公司往往因宣传或近期较 好的市场表现而受到偏离基本面的价值高估。研究发 现,市场往往对成长型股票的当前基本面进行自然外 推,或者忽视前期投资对未来收益的影响。
(一)资产配置假说 Campben等(1993)的实证研究发现,高成交量交易 日的股票收益率更易在随后交易日中表现出反转。他 们提出了基于投资者资产配置的理论模型对此进行解 释:非股票资产风险收益关系的变化导致投资者进行 资产比例的重新配置(Hedgingtrades)驱动成交量的变 动,例如股票以外的其他资产的收益下跌,使得投资 者增加股票投资的比重,从而导致成交量放大,可见 成交量变化仅仅表示“其他资产收益相对于股票收益 的变化”,而且由于这种成交量的变化并不表明股票 的基本价值发生变化,因此成交量的变化是暂时的, 未来股票收益将会“反转”,即:股票以外其他资产 收益下降导致投资者大量买入股票,从而成交量增加、 同时股价上升,但一旦资产配置结束,股价将会下跌, 回复到基本价值。
五、小结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角 度,分析了市场假说对资本市场融资的影响并展开理 论评述。研究中发现市场有效假说对资本市场的融资 影响存在一些异象,同时产生了一些其他的观点和模 型。在中国的股市中,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世纪80年代以前,经典金融理论以有效资本市 场假说为基础,认为公司股票价格能够快速、准确地 反映所有信息,任何利用已公开信息的投资策略都不 可能获得超额收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逐 渐发现许多与CAPM模型预测不一致的“异象”或 “迷”。Basu(1977)首先提出了市盈率比效应,他在 实证研究中发现低市盈率的股票比高市盈率的股票赚 取明显高的收益率。其他一些重要的异象包括账面市 值比效应、规模效应、杠杆效应、短期收益动量效应、 长期收益反转效应以及对信息反应过度和反映不足的 现象等。围绕上述“异象”,传统金融学家和行为金 融学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例证型分析
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例证型分析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是一种有关金融市场的理论,认为市场上的资产价格反映了市场上所有可得到的信息。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投资者无法通过对公司基本面、经济数据等进行分析,获得超过市场智慧所能获得的收益。
然而,有效市场假说也存在批评和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市场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总是有效的。
本文将通过例证型分析探讨有效市场假说的可行性,以及对此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的启示。
例证型分析是一种通过故事、案例等来验证或支持一个观点的方法。
对于有效市场假说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例证进行分析。
第一个例证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市场上普遍认为次贷危机只会影响到少数银行和金融机构,而不会波及整个金融市场。
然而,实际情况却与此相反。
很多投资者在危机爆发之前并没有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并且市场也没有及时反应出金融危机的真实情况。
这表明市场并没有充分反映信息,违背了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
第二个例证是技术分析的成功。
技术分析是一种基于历史价格和交易量的研究方法,认为市场的行为会在图表中留下痕迹,从而可以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
虽然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技术分析是无效的,但是实际上,很多投资者通过技术分析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这表明技术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投资者超越市场的智慧,违背了有效市场假说的假设。
第三个例证是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上的信息是对称的,即每个投资者都能够获得相同的信息,没有信息优势。
然而,实际情况是,有些投资者可以通过非公开渠道获得一些内幕信息,从而获得超额收益。
这表明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破坏了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
以上三个例证提供了一些证据,表明有效市场假说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成立。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否认有效市场假说在其他情况下的有效性。
例如,在高度发达和透明的金融市场中,有效市场假说更可能成立。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透明度的提高,有效市场假说可能会变得愈发准确。
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理论一、尤金·法玛简介尤金·法玛(Eugene F. Fama),著名经济学家、金融经济学领域的思想家,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芝加哥大学教授。
2013年10月,因为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尤金·法玛与另一位芝加哥大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拉尔斯·彼得·汉森,以及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获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939年2月14日,尤金·法玛出生在美国马萨储塞州波士顿,移民家族的第三代。
幼年时代法玛热爱运动,在长跑、足球和棒球方面都有过人之处。
他还曾改变过规则,“我还是足球中散锋位置的发明者”。
1956年,17岁的法玛进入塔夫茨大学学习法语。
法玛打算大学毕业后去做一个高中教师或者体育教练,“我就是奔着塔夫茨的体育馆去的”。
两年后,法玛跟高中时代的恋人佐里安·迪美(Sallyann Dimeco)喜结连理。
过了一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降生,于是体育变得不太重要了。
法玛在那里遇到了酷爱高尔夫球的哈里·恩斯特(Harry Ernst)教授,他是一位优秀的统计学家,被法玛称作他“一生中事业上的北极星”。
1960年修业期满,法玛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进入芝加哥大学的第二年,法玛就开始在米勒的指导下做博士论文研究,主题是关于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的研究。
二、“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一)发端1900年路易·巴舍利耶(Louis Bachelier)发表了最早使用统计方法分析收益率的著作,他把发明来分析赌博的方法用于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而他最大的贡献就是认识到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过程是布朗运动。
但是,巴舍利耶并没有给出多少经验证据来支持他关于市场收益率是独立的、具有相同分布的随机变量的论点。
(二)尤金·法玛与有效市场假说法玛(Fama,1965,1970)对前人关于股票价格行为模式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考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自巴舍利耶以来关于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盘价”用如下公式计算:
In = ( 1 + En ) * I(n-1)
其中I1为走势起始价格,必须人为给出,我们选用I1 = 10作为初始值。
这样我们得到了每日“收盘价”(I列)
5、计算“最高价”(G列)和“最低价”(H列)。
“最高价”用如下公式计算:
Gn = ( 1.1 * I(n-1) – In ) * Bn + In
其实,EMH的核心观点——“市场的随机性”,在FMH中也有体现——即市场是混沌的,其自我复制的特性使得其复杂程度很高,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单纯以人类的观察就会容易被认为是其运动是随机的。
因此,其实EMH和FMH两者是有机统一的,EMH实际上是FMH在某些走势片段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正因为如此,EMH依然是部分可靠和可以借鉴的。
证券市场的运动实质:
第一点结论表明当日开盘价和前日收盘价确有一定内在联系。
由此,我们推论:
当日开盘价与前日收盘价间的“集合竞价”阶段非完全随机,存在一定规律。
我们认为,“集合竞价”中存在的规律来源主要有两点:
1、投资者对前一日收盘价的普遍认同感。这使得集合竞价的结果体现为趋向前日收盘价。
2、投资者对当日走势不确定的不安感。这使得集合竞价的过程体现为不断波动。
2、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都是在当天收盘价的基础上加(减)去一个随机数得到;
3、对取随机数的限制条件只有一个——每日最大波幅,不超过涨跌限度(前一天收盘价涨跌10%)。
具体的模型计算方法:
具体的走势模拟,我们选择在Excel中以表格公式运算的方式进行。
我们采用的模型具体计算步骤为:
1、先使用Excel内建的随机数函数“Rand()”产生四列,每列240个,共960个随机数。这四列随机数我们称之为A,B,C,D列。由Rand()函数产生的随机数是均匀分布在区间(0,1)中的。
对“有效市场假说”(EMH)的例证型分析
前言:
在研究市场模型时,“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以下简称EMH)一定是研究的必经之路。现在,在有如“分形市场假说”(Fractal Market Hypothesis,FMH)等新型市场模型的不断冲击下,EMH还有多少可信和可以借鉴的地方?
这样,通过修改模型的算法,我们解决了之前提出的两个问题。
以下是修改后模型产生的K线模拟走势效果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前文叙述的两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此时的模拟走势已经非常接近真实走势。我们用于测试实验的模拟走势图例都是这种改进后算法所产生的。
调查实验:
我们调查了多位拥有丰富炒股经验的股民,让他们分辨我们制作的测试图例中,哪些图片所代表的是证券市场的真实历史走势,而哪些图片所代表的是在人工环境下产生的模拟走势,并与正确而答案对比分析。
若结论为真,且若这种随机波动的强度是高的,则易得推论:
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和内幕消息都是无效(不能为投资者获得额外收益)的。
因此,EMH的核心观点——“市场是随机的”,是有其一定的正确性的;EMH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被借鉴的。
2、不断出现过长的上(下)影线;
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1、在模拟走势模型中,由于当天开盘价与前日收盘价没有必然联系,所以常常出现大幅度高开和低开;又因为开盘价与当日收盘价直接关联,使得开盘价有趋向收盘价的趋势,所以常常出现开盘价与收盘价差距较小,使当日K线的柱子很短的现象。这在真实走势当中是不常见的。
2、在模拟走势模型中,由于最高最低值是纯粹地随机计算得出的,其值与前日收盘价和今日收盘价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会经常出现最高(最低)值相对波幅较大的情况,若此时刚好遇上“问题1”中所叙述的“短K线柱”,那么就会出现过长的上(下)影线。
“最低价”用如下公式计算:
Hn = In – ( In – 0.9 * I(n-1) ) * Cn
我们得到了G列和H列的值。
6、最后,计算“开盘价”(F列)。
“开盘价”用如下公式计算:
Fn = ( Gn – Hn ) * Dn + Hn
至此,我们已经求得绘制一幅K线图所需要的全部数据(F,G,H,I列)
因此,算法更改的的部分,能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股市可能的内在规律。
更改的算法总结为两点:
1、建立当日开盘价和前日收盘价的关系;
2、使每日最高价到最低价的波幅减小;
我们将其类比股市,得到以下结论:
1、当日开盘价趋向前日收盘价,即股市运行不趋向高开和低开。
2、每日最大波幅(最高价到最低价)趋小。则在同一日内,股市的波动趋于稳定,即在每日分时图上,走势的波动是以接近开盘价的某一条价格线做均值回复运动。拓展到全部证券当中,证券的分时波动相对于涨跌停波动(即涨跌10%)应是呈正态分布的。
通过建立当日开盘价和前日收盘价的关系,我们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高(低)开过多,同时也就使K线柱子变长。
2、对于上下影线太长的问题,我们采用直观的“缩短法”,即将决定上下影线长度的两列随机数(B,C列)减小,我们的方法是:
将B,C列随机数的产生公式由“Bn,Cn = Rand()”修改为“Bn,Cn = Rand()*Rand()”,由于Rand()函数产生的随机数在区间(0,1)中,所以取两次随机数的乘积可以简单而有效地减短上下影线的长度。
对EMH可靠性的分析:
1、由公开的算法可知,模拟走势是随机产生的;
2、由调查结果可知,人类不能将随机走势和真实走势区分开来;
由前文“图灵标准”的推论可知:人类不能区分的走势都是有效(有实验意义)的,即实验的结果是适用于类比真实市场的;
因此,我们通过类比,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在实验条件(有限例证条件)下,证券的走势至少在在某种程度上是随机波动的(至少不是单纯的决定式的),并且市场是有效的。
这两个因素相互影响,最终造成集合竞价呈不可预测的“混沌”状态,但是其波动过程和结果反映了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之后的合力。
由于这两个因素除了在集合竞价中,还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市场波动当中。因此,市场每一日的走势可能在集合竞价结束时就已经决定了。
我们得到推论:
每日的分时走势是当日集合竞价走势的某种复制
由:
1、由于证券市场的历史走势由每日的分时走势叠加而成;
2、根据上面的结论,每日的分时走势是当日集合竞价走势的某种复制;
3、根据模型的架构,当日集合竞价与前日收盘价有直接关联;
得到证券市场运动的实质是:
一个从起始价格开始,不断自我复制的运动的叠加结果。
模拟模型与EMH和FMH的关系:
通过我们模型的模拟,我们得到市场的本质是“不断自我复制的运动”的结论。“不断自我复制”,就是“混沌理论”当中,使系统呈现混沌状态的可能原因之一。而将市场视为混沌的,但内在蕴含一定规律的市场理论,就是现代市场理论中最著名的——“分形市场假说”(FMH)。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EMH):
1、市场的运动是随机的;
2、所有价格以外的因素都直接并且已经体现在证券的历史走势中了——在强式有效市场中,技术分析、基本分析甚至内幕信息都是无效的(即不能为投资者带来额外的收益)。
总结:
对证券市场可能的内在规律分析:
在第一次建模中,我们使用完全随机的算法。制作出样图之后,我们发现了两个问题:“短K线柱”和“长上(下)影线”。它们使模拟走势偏离了真实走势的模式,所以我们更改部分算法,并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研究的判断依据和标准:
根据判别人工智能的经典标准——“图灵测试”,对机器是否真正拥有人工智能的判断方法:
若人类不能识别与其对话的机器是真正的人类还是机器,则该机器是拥有智能的;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由“图灵标准”得到以下不严谨的推广:
若人类不能正确地识别模拟走势与真实走势,那么由这个程序模拟出的“证券交易市场”是有效(有研究意义)的,即模拟走势的特征是适用于与真实市场类比研究的。
2、随意选一列随机数,这里我们选取A列,将其作如下变换得到E列:
En = 0.2 * An - 0.1
至此,模型的初始化数据准备完成。
3、由于在后面生成模拟走势的K线图时,Excel要求数据的排列从左至右为“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所以我们按此顺序给这四列的数据空间分别为F,G,H,I列。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产生“最高价”、“最低价”和“开盘价”的算法进行修改。
模型的修改方案:
1、对于柱子过短的问题,我们通过修改开盘价的产生公式来解决:
将原来的开盘价公式:
Fn = ( Gn – Hn ) * Dn ) * Dn + Hn + E(n-1) ) / 2
7、根据F,G,H,I列的数据,画K线图。
问题产生:
以下是随意选取的一幅模拟走势效果图:
由图可见,按照以上方法计算出来的K线图已经比较逼真。
但是我们发现,这样生成的K线图与真实走势仍有一些细小的差距。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是有两点问题:
1、连续多日出现K线柱子过短,即当日开盘价与收盘价价格差距过小;
我们从EMH最重要的核心观点“市场的运动是随机的”出发,建立了一套模拟证券市场波动变化的“随机波动模型“,并以此制作了一些模拟(随机)走势与真实走势的对比图例,用于研究证券市场的内在规律。
建立市场波动模型:
模型的基本运行方式和规则:
1、给定一个初始值(初始价格),每一天随机加减(涨跌)一个数值,为当日收盘价;
调查结果:
在面向多位拥有丰富炒股经验的股民的调查中,统计结果后,我们得到如下结果:
1、没有人能够完全正确地分辨出模拟走势和真实走势;
2、基本上(排除“随机选择”等调查干扰之后),调查对象都不同程度的混淆了真实走势和模拟走势,即,在某些答案中出现:认为真实走势为模拟走势,而认为模拟走势为真实走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