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编制

合集下载

现行畜牧业国家和农业行业标准目录

现行畜牧业国家和农业行业标准目录
42
GB/T 22909-2008
小尾寒羊
43
GB/T 22912-2008
马头山羊
44
GB/T 24699-2009
四川白鹅
45
GB/T 24701-2009
百色马
46
GB/T 24702-2009
藏鸡
47
GB/T 24703-2009
岔口驿马
48
GB/T 24704-2009
金定鸭
49
GB/T 24705-2009
关中驴
27
GB/T 7223-2008
荣昌猪
28
GB/T 8130-2006
太湖猪
29
GB/T 8472-2008
北京黑猪
30
GB/T 8473-2008
上海白猪
31
GB 8475-1987
三江白猪
32
GB/T 8476-2008
湖北白猪
33
GB/T 8477-2008
浙江中白猪
34
GB/T 19166-2003
104
NY/T 826-2004
绵羊胚胎移植技术规程
105
NY/T 827-2004
绍兴鸭饲养技术规程
106
NY/T 828-2004
肉鸡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107
NY/T 1160-2006
蜜蜂饲养技术规范
108
NY/T 1179-2006
茸鹿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109
NY/T 1234-2006
179
GB/T 9960-2008
鲜、冻四分体牛肉
180
GB/T 9961-2008

倒毛鸡生物学特性、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研究

倒毛鸡生物学特性、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研究

倒毛鸡生物学特性、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研究摘要:为保护贵州地区倒毛鸡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其生长性能和肉用价值,本试验对贵州倒毛鸡的生物学特性、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倒毛鸡的蛋质量为(42.75±2.18)g,孵化率约为75%。

在0日龄时,倒毛鸡公鸡、母鸡之间的体质量差异不显著;30日龄后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180日龄时公鸡平均体质量为1 776.12 g,母鸡为1 455.68 g,差异显著(P<0.05)。

180日龄母鸡的腹脂率高于公鸡,而活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胸肌质量、腿肌质量、屠宰率、全净膛率、腿肌率等性状公鸡优于母鸡,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公鸡、母鸡的腿肌pH值和剪切力均高于胸肌,而失水率低于胸肌,公鸡、母鸡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品尝试验结果显示,倒毛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比普通土鸡更受欢迎。

因此,倒毛鸡具有较好肉用性能,有较大开发价值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倒毛鸡;种源保护;生物学特性;屠宰性能;肉质性状中图分类号:S831.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202-04收稿日期:2014-05-16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编号:黔科合NZ 字[2012]3007号、黔科合NZ[2013]3022号)作者简介:刘忠伟(1980―),男,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动物学。

E-mail:26710586@。

通信作者:欧德渊,男,教授,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学。

E-mail:oyl1000@。

倒毛鸡别称麒麟鸡、翻毛鸡等,因其全身羽毛外翻带卷,形如麒麟而得名。

早在两晋时期,《广志》就对其有记载:“鸡有胡髯、五指、金?f、反翅之种”。

宋代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对倒毛鸡的特征及产地作出明确描述,其卷九禽兽门:“翻毛鸡,鸡翮翎皆翻生,弯弯向外,雌雄皆然,二广皆有之。

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编制

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编制

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 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1.1 标准制定背景家禽生产性能测定,是指在相对一致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水平下对家禽目标性状进行度量的过程。

性状度量是获取测定对象某一时间段、某一性状的外在表型值,而表型值则是环境与遗传互作的结果,是透过表相评估家禽可遗传能力的客观依据。

因此,生产性能测定是家禽育种的基础,只有严格按照测定、评估、选种的流程开展育种工作,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遗传改良效果。

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2012-2020)和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中都把性能测定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提出要完善生产性能测定技术与管理规范,保证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准确性、规范性和可重复性。

家禽生产性能测定结果的判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首先一些家禽质量与数量性状的划定和度量非常复杂;其次不同禽类生理习性差异也较大,如鹅是季节性繁殖的,鸡鸭一般都能全年产蛋,再者即使同种禽类生产性能差异也较大,如生长速度较快的白羽肉鸡,42天可达2.8 kg以上,而达到相同重量的黄羽肉鸡优质型则要饲养到100天以上。

因此要有一套统一的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才能保证测定数据的规范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现有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NY/T 823-2004)的制定为我国家禽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家禽资源保护与评估、新品种培育、生产性能测定以及推广应用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提供了较为科学、客观的依据。

然而标准制定已经有12年的时间,如今家禽品种培育技术较12年前已有较大进步,各种测定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原标准主要技术内容需要做较大修改才能适应当前家禽遗传资源保护、遗传育种、生产、质量监测和推广的需要。

现有标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不够全面,如原标准中只涉及到鸡、鸭、鹅等禽种,对于近几年发展迅猛的肉鸽、鹌鹑等特禽未列入其中; 2、不够科学,如标准中快大型肉鸡、蛋鸭的育雏育成阶段的划分与实际生产中出入较大,黄羽肉鸡分为快速型、中速型和优质型,按照统一的阶段划分显然不符合生产实际;蛋重的概念部分,应规定某一统计期内平均蛋重及总产蛋重量等。

家禽生产学(全)

家禽生产学(全)

(20110616001)一、名词解释1.应激:是指家禽对外界环境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

2优胜序列:是指群体中某一成员较其它成员在许多群体行为中表现有更为优先的地位。

3.家禽:指经过人类长期驯化和培育而成,在家养条件下能正常生存繁衍并能为人类大量提供肉、蛋等产品的鸟类。

4.家系选择:根据家系均值进行选择,选留和淘汰均以家系为单位进行。

5.兽医生物安全:采取必要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致病因子对动物群造成危害的一种动物生产体系。

6.产蛋量:母禽在一定时间内的产蛋数量,或一个禽群在一定时间内平均产蛋数量。

7.封门:胚胎发育到第17天,照蛋时蛋小头看不到发亮的部分,俗称封门。

8.合拢:胚胎发育到第10天,照蛋时,除气室外整个蛋布满血管。

9.鸡群均匀度:是指群体中体重落入平均体重+10%范围内鸡所占的百分比。

10.限制饲养:鸡在育成期,为避免因采食过多,造成产蛋鸡体重过大或过肥,在此期间对日粮实行必要的数量限制,活在能量蛋白质量上给予限制,这一饲喂技术称限制饲养。

11.带鸡消毒:指将消毒液直接洒到鸡身上,从而对鸡体进行消毒的方法。

12.产蛋曲线:把每周的母鸡日产蛋率的数字标点在图纸上,再将各点连接起来,就得出产蛋曲线。

13.光照制度:就是对鸡群实施系统的人工光照或自然光照补充人工光照。

14.杂交繁育体系:将纯系选育,配合力测定,以及种鸡扩繁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一套体系。

15.网上平养:禽群离开地面,活动于金属或其他材料制作的网片上,这种饲养方式~。

16.强制换羽:人为采用强制性方法,给鸡以突然应激,造成新陈代谢紊乱,营养供应不足,促使鸡迅速换羽后迅速恢复产蛋。

17.人工孵化:根据母禽自然孵化的原理,人工模仿自然孵化的条件来孵化种蛋。

18. 生物学产蛋年:从开始产蛋到第二年换羽停止产蛋为止。

19. 现代鸡种(配套系):是在标准品种的基础上采用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的具有特定商业代号的高产群体。

家禽的生产性能

家禽的生产性能
母禽存活率= 产蛋期末存活母禽数 100% 入舍母禽数
1、蛋重的测定
(1)平均蛋重 通常称测初产蛋重和300日龄蛋 重。一般以300日龄蛋重作为该品种的代表蛋重。 育种场称测个体记录,以开产后的第一、二、 三枚蛋的平均重量作初产蛋重;在300日龄左右连 续称取3天的蛋的平均重量作为300日龄蛋重。 繁殖场和商品场称测群体平均蛋重,每月按 日产蛋量的5%连称三天,求其平均值,作为该群 该月龄的平均蛋重,以全年所得蛋重的平均值为 该鸡群的平均蛋重。
受精蛋数 种蛋受精率= 100% 入孵蛋数
3.孵化率 受种禽质量、种蛋保存条件、孵化条件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是反映禽场技术水平的一个指标。生产中, 常用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来表示。一般要求入孵 蛋孵化率达到85%以上,受精蛋孵化率达到90%以上。
入孵蛋孵化率= 出雏数 100% 入孵蛋数 出雏数 100% 受精蛋数
2、影响产蛋率量的生理因素 (1)开产日龄 个体记录以产第一枚蛋的 日龄作开产日龄。群体记录以鸡、鸭群产 蛋率达50%时的日龄为群体开产日龄,鹅群 以产蛋率为5%时的日龄计算。 (2)产蛋强度。用产蛋率表示。 (3)产蛋持久性。 (4)就巢性。 (5)冬休性。(休产7天以上)
(二)产蛋率
1、产蛋率的计算 指群体在统计期内的平均每天的产蛋百分 率。
产蛋期料蛋比= 产蛋期内总蛋重 kg
目前饲养的商品蛋鸡在产蛋期内料蛋比一般为 2.2~2.8。 2. 肉用禽料肉比= 饲养期内实际消耗饲料总量 kg
饲养期内总增重 kg
目前饲养的商品肉用仔鸡在56日龄料肉比一 般为2.08~2.2。
二、肉用性能
1、生长速度 是肉禽生产中的重要经济指标。生长快, 增重迅速,可缩短饲养期,减少饲料消耗, 减少疾病感染机会,提高经济效益。测定 肉鸡的生长速度多以7-8周龄体重来表示。

家禽生产学

家禽生产学

家禽生产学第一篇:家禽生产学20110616一、名词解释1.家禽:指经过人类长期驯化和培育而成,在家养条件下能正常生存繁衍并能为人类大量提供肉、蛋等产品的鸟类。

2.家系选择:根据家系均值进行选择,选留和淘汰均以家系为单位进行。

3.兽医生物安全:采取必要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致病因子对动物群造成危害的一种动物生产体系。

4.带鸡消毒:指将消毒液直接洒到鸡身上,从而对鸡体进行消毒的方法。

5.产蛋曲线:把每周的母鸡日产蛋率的数字标点在图纸上,再将各点连接起来,就得出产蛋曲线。

6.产蛋量:母禽在一定时间内的产蛋数量,或一个禽群在一定时间内平均产蛋数量。

7.标准品种与商业配套系的有何区别和联系?标准品种强调血统的一致和典型的外貌特征,配套系是提高群体的生产性能水平及其一致性。

配套系是在标准品种的基础上采用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的,具有特定商业代号的高产群体。

标准品种是经育种阶段的产物,强调品种特征;而配套系则是现代育种的结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对标准品种的继承和发展。

8.简述现代鸡种杂交繁育体系的结构?完善的杂交繁育体系形似一个金字塔。

结构为:1.品种厂(基因库):保存现有的遗传资源。

2.育种厂:进行专门化品种选育,处于核心地位。

3.配合力测定:将不同的杂交组合在相同条件下饲养,测定后代性状选择优良的组合。

4.原料场:饲养和扩繁配套系。

5.祖代场:饲21.温度、光照对肉仔鸡的影响?(1)温度:雏鸡出生后体温调节能力很差,必须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温度低则雏鸡不活泼,影响采食和生长;温度下降的太快,肉雏不适应,易诱发其他疾病,影响增重;下降太慢影响采食量,也不利于增重,还会影响羽毛的生长。

(2)光照:①光照时间较长,目的是为了延长采食时间;②光照强度小,弱光可降低鸡的兴奋性,使鸡保持安静的状态。

22.肉仔鸡饲养管理要点?(1)加强早期饲喂:早入舍,早饮水,早开食。

(2)保证采食:①足够的采食位置和采食时间;②高温季节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加强夜间饲喂;③保证饲料品质和适口性;④采用颗粒饲料、饲料香味剂。

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

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

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鸡、鸭、鹅等家禽的生产性能的规范名词和度量统计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家禽的生产、育种和科学研究。

二、生产阶段的划分1. 肉用禽生产(1)速生型肉禽以生长速度快、体型大为特征。

A. 育雏期鸡0~4周龄,鸭0~3周龄,鹅0~3周龄;B. 育肥期鸡5周龄至上市,鸭4周龄至上市,鹅4周龄至上市。

(2)优质型肉禽体型、毛色、肤色等符合市场要求;肉质佳或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等特征。

A. 育雏期0~5周龄;B. 育成期6周龄至上市。

2. 蛋用禽及种禽生产(1)育雏期Brooding period A. 鸡0~6周龄;B. 鸭、鹅0~4周龄。

(2)育成期Rearing period A. 蛋鸡7~18周龄;B. 肉种鸡7 ~24周龄;C. 蛋鸭5~16周龄;D. 肉种鸭5~24周龄;E. 中、小型鹅5~28周龄;F. 大型鹅5~30周龄。

(3)产蛋期Laying period A. 蛋鸡19~72周龄;B. 肉种鸡25~66周龄;C. 蛋鸭17~72周龄;D. 肉种鸭25~64周龄;E. 中、小型鹅29~66周龄;F. 大型鹅31~64周龄。

三、孵化性能1. 种蛋合格率Percentage of setting eggs 指种禽所产符合本品种、品系要求的种蛋数占产蛋总数的百分比;按(1)式计算。

种蛋合格率=合格种蛋数/ 产蛋总数×100% (1)2. 受精率Fertility 受精蛋占入孵蛋的百分比;按(2)式计算。

血圈、血线蛋按受精蛋计数,散黄蛋按未受精蛋计数。

受精率=受精蛋数/ 入孵蛋数×100% (2)3. 孵化率(出雏率)Hatchability(1)受精蛋孵化率Hatchability of fertile eggs 出雏数占受精蛋数的百分比;按(3)式计算。

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 受精蛋数×100% (3)(2)入孵蛋孵化率Hatchability of setting eggs 出雏数占入孵蛋数的百分比;按(4)式计算。

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

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823—2004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于2004年8月25日发布,2004年9月1日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鸡、鸭、鹅等家禽的生产性能的规范名词和度量统计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家禽的生产、育种和科学研究。

2生产阶段的划分2.1肉用禽生产2.1.1速生型肉禽以生长速度快、体形大为特征。

育雏期:鸡(0~4)周龄,鸭(0~3)周龄,鹅(0~3)周龄。

育肥期:鸡5周龄至上市,鸭4周龄至上市,4周龄至上市。

2.1.2优质型肉禽体型、毛色、肤色等符合市场要求;肉质佳或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等特征。

育雏期:(0~5)周龄。

育成期:6周龄至上市。

2.2种禽及蛋用禽生产2.2.1育雏期 brooding period雏鸡(蛋鸡、肉鸡):(0~6)周龄。

鸭、鹅:(0~4)周龄。

2.2.2育成期 rearing period蛋鸡:(7~18)周龄。

肉用鸡:(7~24)周龄。

蛋鸭:(5~16)周龄。

肉种鸭:(5~24)周龄。

中、小型鹅:(5~28)周龄。

大型鹅:(5~30)周龄。

2.2.3产蛋期 laying period蛋鸡:(19~72)周龄。

肉种鸡:(25~66)周龄。

蛋鸭:(17~72)周龄。

肉种鸭:(25~64)周龄。

中、小型鹅:(29~66)周龄。

大型鹅:(31~64)周龄。

3孵化3.1种蛋合格率 percentage of setting eggs3.2 受精率 fertility受精蛋占入孵蛋的百分比。

血圈、血线蛋按受精蛋计数;散黄蛋按未受精蛋计数,按式(2)计算:3.3 孵化率(出雏率) 3.3.1受精蛋孵化率hatchability of fertile eggs出雏数占受精蛋数的百分比,按式(3)计算:3.3.2 入孵蛋孵化率 hatchability of setting eggs3.4 健雏率 指健康雏禽数占出雏数的百分比。

家禽行业标准

家禽行业标准

家禽行业标准家禽行业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家禽养殖与加工环节的生产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制定家禽行业的规范、规程、标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四个方面,阐述家禽行业标准。

一、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家禽养殖的基础,对饲养环境、饮水、饲料等方面进行规范,可以有效提高家禽的生长发育和产品质量。

在家禽饲养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饲养环境:养殖场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通风系统和灭菌消毒设备,保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2. 饮水管理:提供干净、无污染的饮水,定期清洗饮水设施,确保家禽饮水的卫生和安全。

3. 饲料管理:合理安排饲料的配比和喂养时间,防止饲料的浪费和过量喂养,避免家禽因饮食不良导致的生长发育问题。

4. 养殖密度:根据不同种类和年龄的家禽,科学合理地确定养殖密度,防止过度养殖导致的环境恶化和疾病传播。

二、疫病防控疫病是影响家禽养殖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疫病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疫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家禽的免疫力和生产能力。

1. 预防接种:按照兽医部门的要求,定期对家禽进行常规疫苗接种,确保家禽的免疫力达到规定标准。

2. 病害监测:建立家禽疾病的监测体系,定期对家禽群体进行病原学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

3. 隔离和消毒:对于发生疫情的家禽,应立即进行隔离处理,同时对养殖场的设施、器具和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4. 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饲喂、科学用药,减少因饮食不良和过度用药引发的疾病。

三、环境保护家禽养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合理的养殖环保措施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1. 粪便处理:严格执行粪便处理措施,合理规划和使用粪便处理设施,减少氮、磷等养分的排放。

2. 水质管理:监测养殖废水的水质,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水生态环境。

3. 噪音控制:采取有效的噪音防护措施,减少养殖场对周边居民和动物的噪音干扰。

简介《家禽生产性能指标名称和计算方法》

简介《家禽生产性能指标名称和计算方法》

简介《家禽生产性能指标名称和计算方法》
《家禽生产性能指标名称和计算方法》是一部关于家禽生产性能指标名称和计算方法的专著。

它由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家禽生产系团队开发并编辑,全面介绍了不同类型家禽的生产性能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本书以家禽生产性能指标和其计算方法为核心内容,对各种家禽产品性能指标进行理论诠释和具体计算介绍,从技术、医学和经济三方面来源全面地评估家禽生产的综合效益,形成一个家禽综合评估体系。

本书的内容精细而详细,覆盖了家禽技术知识、生产技术、饲养技术、疗效判定、流行病学、营养技术、经济评价技术等内容,可以很好地指导家禽养殖者从综合的视角评价家禽产品的性能指标,让用户以高性价比购买优质的家禽产品。

此外,本书中包含的家禽生产性能指标评价技术,还可以调动家禽养殖者的资源效率,提高家禽种类的品质和品类,把每一对家禽的饲养量都发挥到最大,达到维护和改善家禽种类的目的。

总之,《家禽生产性能指标名称和计算方法》是一部深入研究家禽生产性能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的精品专著,是解决家禽养殖问题的参考书。

读者进到里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家禽种类的名称和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它的出现将有助于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和振兴。

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标准

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标准

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标准说明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共同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已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批准,自2007年2月2日正式施行。

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本职业现阶段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出明确的规定。

二、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的要求,《标准》在体例上力求规范,在内容上尽可能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原则。

同时,尽量做到可根据科技发展进步的需要适当进行调整,使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培训、鉴定和就业的实际需要。

三、本职业分为五个等级。

《标准》的内容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

四、参加《标准》编写的人员主要有:吴健、杨泽霖、陆雪林、高玉时。

参加审定的人员主要有(按姓氏笔画为序):云鹏、陈伟生、陈蕾、徐桂云、梁田庚、蒋桂芳、谢颜。

五、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原全国畜牧兽医总站、锦州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上海畜牧兽医总站、江苏省家禽研究所等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此,谨致谢忱!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家禽繁殖工。

1.2职业定义从事种禽饲养、人工授精、孵化作业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四级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三级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一级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室内、室外,常温。

霸王鸡生长曲线拟合及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分析

霸王鸡生长曲线拟合及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分析

霸王鸡生长曲线拟合及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分析王飞;李笑春;吴科榜【摘要】[目的]研究霸王鸡体重生长发育规律及体重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为其科学饲养管理及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3种非线性模型对0~18周龄霸王鸡的体重数据进行生长曲线拟合与分析,同时对18周龄霸王鸡的体重与体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结果]以Gompertz模型对霸王鸡生长曲线的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R2)达0.9989,极限体重1505.2 g,拐点体重553.7 g,拐点周龄为10周龄.霸王鸡的体重与各体尺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龙骨长与体重的相关性最高(r=0.9355),其次为胸深与体重的相关性(r=0.9119),而胸宽与体重的相关性最低(r=0.6795);经逐步回归分析后,霸王鸡生长曲线模型的自变量由7个减为4个(胸深、龙骨长、骨盆宽和胫围),最佳回归模型为:y=-1573.3470+57.9062x3+109.7107x4+66.4648x5+80.9203x7.[结论]在今后的实际生产中,应尽量满足霸王鸡前10周的营养供给,同时应加强对龙骨长、骨盆宽、胸深和胫围4个指标的选育,最大限度地提高霸王鸡的体重,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4(045)005【总页数】5页(P870-874)【关键词】霸王鸡;生长曲线模型;体重;体尺;相关分析【作者】王飞;李笑春;吴科榜【作者单位】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口 5702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31.89【研究意义】畜禽的生长发育一般都具有非线性特征,因此生产中可用非线性数学模型来描述其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

在禽类上常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有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运用这些非线性数学模型对禽类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分析,不仅可以动态了解禽类的生长过程,预测其生长规律,还可以指导饲养管理及提高选育效果。

家禽专有名词

家禽专有名词

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鸡、鸭、鹅等家禽的生产性能的规范名词和度量统计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家禽的生产、育种和科学研究。

二、生产阶段的划分1. 肉用禽生产(1)速生型肉禽以生长速度快、体型大为特征。

A. 育雏期鸡0~4周龄,鸭0~3周龄,鹅0~3周龄;B. 育肥期 鸡5周龄至上市,鸭4周龄至上市,鹅4周龄至上市。

(2)优质型肉禽体型、毛色、肤色等符合市场要求;肉质佳或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等特征。

A. 育雏期 0~5周龄;B. 育成期6周龄至上市。

2. 蛋用禽及种禽生产(1)育雏期 Brooding periodA. 鸡 0~6周龄;B. 鸭、鹅 0~4周龄。

(2)育成期 Rearing periodA. 蛋鸡 7~18周龄;B. 肉种鸡 7 ~24周龄;C. 蛋鸭 5~16周龄;D. 肉种鸭 5~24周龄;E. 中、小型鹅 5~28周龄;F. 大型鹅 5~30周龄。

(3)产蛋期 Laying periodA. 蛋鸡 19~72周龄;B. 肉种鸡 25~66周龄;C. 蛋鸭 17~72周龄;D. 肉种鸭 25~64周龄;E. 中、小型鹅 29~66周龄;F. 大型鹅 31~64周龄。

三、孵化性能1. 种蛋合格率 Percentage of setting eggs指种禽所产符合本品种、品系要求的种蛋数占产蛋总数的百分比;按(1)式计算。

种蛋合格率=合格种蛋数/ 产蛋总数×100% (1)2. 受精率 Fertility受精蛋占入孵蛋的百分比;按(2)式计算。

血圈、血线蛋按受精蛋计数,散黄蛋按未受精蛋计数。

受精率=受精蛋数/ 入孵蛋数×100% (2)3. 孵化率(出雏率)Hatchability(1)受精蛋孵化率Hatchability of fertile eggs 出雏数占受精蛋数的百分比;按(3)式计算。

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 受精蛋数×100% (3)(2)入孵蛋孵化率Hatchability of setting eggs 出雏数占入孵蛋数的百分比;按(4)式计算。

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3号――关于《畜禽屠宰术语》等57项农业行业标

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3号――关于《畜禽屠宰术语》等57项农业行业标

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3号――关于《畜禽屠宰术语》等57项
农业行业标准目录的公告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3号
【发布部门】60240
【发布日期】2018.05.07
【实施日期】2018.09.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23号)
一、《畜禽屠宰术语》等57项标准业经专家审定通过,现批准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自2018年9月1日起实施。

二、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废止《饲料级混合油》(NY/T913-2004)农业行业标准。

特此公告。

附件:《畜禽屠宰术语》等57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录
农业农村部
2018年5月7日
附件:
《畜禽屠宰术语》等57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录。

青壳鸡蛋与褐壳鸡蛋品质及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青壳鸡蛋与褐壳鸡蛋品质及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青壳鸡蛋与褐壳鸡蛋品质及营养成分比较分析葛庆联;高玉时;马丽娜;蒲俊华;樊艳凤;赵敏【摘要】为了比较青壳鸡蛋和褐壳鸡蛋品质的差异,以苏禽青壳蛋鸡和海兰褐壳蛋鸡2个鸡种为试验素材,采用笼养饲养方式,测定苏禽青壳蛋鸡和海兰褐壳蛋鸡鸡蛋的常规蛋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在常规蛋品质方面,苏禽青壳蛋鸡鸡蛋的哈氏单位和蛋黄色泽极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鸡蛋(P<0.01),蛋黄比率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鸡蛋(P<0.05),蛋重极显著小于海兰褐蛋鸡鸡蛋(P<0.01),蛋形指数、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差异不显著.在营养成分方面,苏禽青壳蛋鸡鸡蛋的干物质、脂肪、胆固醇和卵磷脂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鸡蛋(P<0.01),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钙、镁、铜含量两者差异不显著,但苏禽青壳蛋鸡鸡蛋的铁、锌、锰、硒、磷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鸡蛋(P<0.01),可见鸡种对鸡蛋常规品质和营养成分均具有一定的影响.【期刊名称】《中国食物与营养》【年(卷),期】2015(021)012【总页数】3页(P64-66)【关键词】苏禽青壳蛋鸡;海兰褐壳蛋鸡;鸡蛋;蛋品质;营养成分;矿物元素【作者】葛庆联;高玉时;马丽娜;蒲俊华;樊艳凤;赵敏【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正文语种】中文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者对鸡蛋的要求由单一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于是市场出现各种认证蛋、功能蛋和概念蛋。

认证蛋即通过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认证的鸡蛋;功能蛋即某种营养成分相对较高的鸡蛋;概念蛋多以饲喂某种特定饲料或中药来定义鸡蛋,达到某种概念。

市场上的鸡蛋若以蛋壳颜色划分,常见的有褐壳、粉壳和青壳等,不同种类鸡蛋营养成分的差异常引发消费者的热议。

不同鸡种鸡蛋品质及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不同鸡种鸡蛋品质及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不同鸡种鸡蛋品质及营养成分比较研究唐修君;高玉时;葛庆联;陈大伟;唐梦君;施祖灏;顾荣;张小燕【摘要】为了比较不同鸡种鸡蛋品质的差异,本研究以海兰褐、京白939、苏禽青壳蛋鸡、如皋黄鸡4个鸡种为试验素材,采用笼养的饲养方式,测定不同鸡种常规蛋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4个鸡种中苏禽青壳蛋黄比率、蛋黄蛋白比最大,海兰褐最小,差异极显著(P<0.01);海兰褐蛋形指数最小,如皋黄鸡最大,差异显著(P<0.05);京白939蛋壳颜色最浅,海兰褐最深,差异极显著(P<0.01).4个鸡种中苏禽青壳蛋鸡鸡蛋维生素A和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海兰褐(P<0.01),维生素E含量显著高于京白939(P<0.05),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海兰褐(P<0.01);海兰褐蛋鸡鸡蛋脂肪和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其它鸡种(P<0.05).4个鸡种中苏禽青壳鸡蛋硒含量最高,京白939最低(P<0.05);京白939和海兰褐磷含量相对高于苏禽青壳和如皋黄鸡(P <0.05).可见不同鸡种对鸡蛋常规品质以及营养成分均具有一定的影响.【期刊名称】《家畜生态学报》【年(卷),期】2014(035)001【总页数】5页(P35-38,96)【关键词】蛋鸡;常规蛋品质;营养成分【作者】唐修君;高玉时;葛庆联;陈大伟;唐梦君;施祖灏;顾荣;张小燕【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25;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25;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25;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25;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25;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25;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25;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6鸡蛋作为人类最好的营养物质来源之一,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 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1.1 标准制定背景家禽生产性能测定,是指在相对一致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水平下对家禽目标性状进行度量的过程。

性状度量是获取测定对象某一时间段、某一性状的外在表型值,而表型值则是环境与遗传互作的结果,是透过表相评估家禽可遗传能力的客观依据。

因此,生产性能测定是家禽育种的基础,只有严格按照测定、评估、选种的流程开展育种工作,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遗传改良效果。

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2012-2020)和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中都把性能测定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提出要完善生产性能测定技术与管理规范,保证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准确性、规范性和可重复性。

家禽生产性能测定结果的判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首先一些家禽质量与数量性状的划定和度量非常复杂;其次不同禽类生理习性差异也较大,如鹅是季节性繁殖的,鸡鸭一般都能全年产蛋,再者即使同种禽类生产性能差异也较大,如生长速度较快的白羽肉鸡,42天可达2.8 kg以上,而达到相同重量的黄羽肉鸡优质型则要饲养到100天以上。

因此要有一套统一的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才能保证测定数据的规范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现有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NY/T 823-2004)的制定为我国家禽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家禽资源保护与评估、新品种培育、生产性能测定以及推广应用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提供了较为科学、客观的依据。

然而标准制定已经有12年的时间,如今家禽品种培育技术较12年前已有较大进步,各种测定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原标准主要技术内容需要做较大修改才能适应当前家禽遗传资源保护、遗传育种、生产、质量监测和推广的需要。

现有标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不够全面,如原标准中只涉及到鸡、鸭、鹅等禽种,对于近几年发展迅猛的肉鸽、鹌鹑等特禽未列入其中; 2、不够科学,如标准中快大型肉鸡、蛋鸭的育雏育成阶段的划分与实际生产中出入较大,黄羽肉鸡分为快速型、中速型和优质型,按照统一的阶段划分显然不符合生产实际;蛋重的概念部分,应规定某一统计期内平均蛋重及总产蛋重量等。

3、不够先进,原有标准的相关技术参数不能体现现有家禽育种与生产技术的先进性。

如一些蛋品质指标的测定原标准中还是采用最为原始的测定工具进行度量,现有已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仪器设备等。

综上所述,原有标准已严重不适应我国家禽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NY/T 823-2004)的修订工作迫在眉睫,通过修订使标准更加全面、科学、客观和权威,并具有先进性,为家禽科研、教学、生产和推广单位开展家禽性能测定提供科学标准,对推动我国家禽遗传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任务来源根据农业农村部下发的《农业部关于支付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经费等项目资金的通知》(农财发[2016]29号),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承担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农业行业标准修订项目,项目计划号为:农财发[2016]29号201637。

2 主要工作过程2.1起草阶段2016年8月,项目下达后,成立了以高玉时研究员为首席专家的标准修订小组,收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的相关资料。

2016年9月,起草小组广泛开展调研工作,向有关家禽教学、科研和家禽企业的专家进行咨询和调研,征求原标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其需要的修订的内容,掌握修订该标准的第一手资料。

2016年10月,在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起草小组编制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修订方案,并邀请相关专家对本标准修订方案进行论证。

2017年3月,根据调研结果和修订方案专家组意见,标准起草小组于完成了标准草案的第一稿,召开起草小组会议逐条讨论,并邀请相关专家点评。

2017年9月,起草小组对标准草案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2.2征求意见2017年9月,发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广西畜牧兽医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等有关单位的专家进行广泛征求意见。

共发出征求意见稿21份,收到返还意见18份。

2018年3月,标准起草小组对收到的专家意见,进行整理,相同的意见进行合并,汇总了39条意见。

召开标准起草小组会议,逐一对专家意见进行处理,采纳了其中的35条建议。

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初步形成了标准送审稿。

2.3预审阶段2018年5月,受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托,农业农村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扬州)组织9位专家于2018年5月24日对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修订(初审稿)进行了预审。

专家组由文杰、王金玉、卢立志、孟和、杨长锁、王志跃、姜润深、詹凯、陈益填等9人组成。

专家组在听取了标准起草组汇报的基础上,逐字逐句对标准初审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质询,并查阅了编制说明等文件。

专家组认为:(1)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是对原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及其度量统计方法》(NY/T823-2004)的修订,符合生产和科研需要。

内容叙述正确,文字格式规范。

(2)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对鸡、鸭、鹅、鸽和鹌鹑等家禽的生产阶段划分、孵化、生长发育、产蛋与繁殖、肉用性能、饲料利用、肝用性能等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具有准确性、科学性、实用性,适用于家禽生产和科研。

(3)专家组建议:a)每条术语应有定义和相对应的度量的方法;b)生产类型调整按照肉用禽、蛋用禽和种禽进行划分,并调整为表格的方法描述;c)规范名词术语的英文表述;d)增加中英文索引表。

(4)专家组成员一致同意通过预审,并建议标准起草小组根据专家审定意见进一步修改后形成送审稿,报全国畜牧业标准委员会尽快审定。

3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3.1 本标准制定的原则本标准编制严格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要求,在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产业政策的要求的前提下,对标准制定的内容包括范围、生产阶段的划分、孵化、生长发育性能、产蛋性能、肉用性能、饲料利用性能、肝用性能以及其他性能等进行了规定。

该标准的编制,在充分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综合国内相关研究资料和标准,采用和吸收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尽量与国际标准靠拢。

在起草过程中,力求文字简练,用语规范,通俗易懂,易于掌握,又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靠性,这是标准制定的原则。

3.2 主要技术内容确定及依据3.2.1 依据的相关标准和参考资料本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畜牧法》、《畜禽品种、配套系审定及遗传资源鉴定技术规范》以及《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及其度量统计方法》(NY/T823-2004)等。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范围、生产阶段的划分、孵化、生长发育性能、产蛋性能、肉用性能、饲料利用性能、肝用性能以及其他性能等,涵盖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

3.2.2 标准主要修订内容及确定依据(1)增加了家禽各个生产阶段术语的定义为便于准确理解和划分不同禽类和不同用途的禽类生产阶段,本标准增加了育雏期、育成期、育肥期和产蛋期的术语定义。

这些术语定义主要是参考《家禽生产学》(2010年版)、《家禽育种学》(1991年版)、《中国畜牧兽医辞典》(1996年版)等文献资料。

增加部分的内容表述如下:“2.1.1育雏期brooding period雏禽出壳后需要借助于人工给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阶段。

2.1.2育成期rearing period蛋(种)用禽自育雏期满后至接近性成熟转入产蛋舍前的生长阶段。

2.1.3育肥期fattening period肉用禽自育雏期满后至上市的生长阶段。

2.1.4产蛋期laying period蛋(种)用母禽从开始产蛋至淘汰的生长阶段。

”(2)增加了鹌鹑和鸽子相关内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品质和安全的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几年鸽业和鹌鹑业发展迅速,对鸽和鹌鹑的育种、生产和推广力度不断加大,育种和生产单位不断涌现,相关品种质量检测以及审定工作迫切需要规范各项测定技术。

制订内容主要依据《特禽生产学》(2013年版)、《蛋鸽饲养管理技术规程》(GB/T 36196-2018)、《家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遗传资源鉴定条件》(2016年讨论稿)等文献。

本标准修订新增鹌鹑和鸽子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如下:表1 新增鹌鹑和鸽子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3)修改了不准确的英文对照旧标准制订的年代较为久远,限于当时的信息收集条件,原标准中一些名词术语的英文翻译和欧美习惯叫法有一定偏差,函审和会议预审专家均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

为此标准修订小组查阅了大量英文文献,并且和国外同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主要对以下名词术语英文翻译进了修改:表2 术语英文翻译修改内容(4)增加了肥肝禽相关内容由于鹅肥肝、鸭肥营养丰富,质地细嫩,风味鲜美,脂肪含量高达60%左右,且绝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欧美消费者将其视为世界三大美味之首。

我国是鹅、鸭肥肝的主要出口国,肥肝鹅、肥肝鸭的育种与生产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各高校、科研单位以及种鹅生产企业在科研、生产和推广中迫切需要统一的性能测定方法,因此本标准修订过程增加了相关内容。

制订内容主要依据《肝用鹅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NY∕T 3184-2018)、《中国鹅业》(2009年版)等文献。

主要增加内容见表3。

表3 新增肥肝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5)增加了新型测定工具原标准中蛋品质指标的测定设备均为原始的仪器,测定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测定效率也低,随着近年蛋品质多功能测定、蛋形指数测定仪、蛋壳色泽测定仪等新型蛋品质测定设备的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提高了蛋品质测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蛋品质指标测定增加了新型设备的使用等相关内容,主要增加以下新型测定工具:表4 新增新型测定工具(6)孵化修改为繁殖性能,并对原内容顺序进行了调整孵化内涵太小,原标准中3.5种母禽产种蛋数和3.6种母禽提供健雏数并不属于孵化的范畴,将其列入孵化性能并不合理,因此本标准修订将孵化性能名词术语及有关内容调整为繁殖性能更为科学、更为准确。

(7)存活率单独列为一章将原标准中生长中育雏期存活率、育成期存活率,产蛋性能中种母禽存活率,以及新增加的填饲存活率合并为存活率这一章,更为明了,层次更清楚。

(8)生产阶段划分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并在附录中以表格形式进行呈现原标准中“速生型”和“优质型”等概念不科学,易引起歧义,新版本对此进行了纠正,统一以快大型、中速型和慢速型进行分类,更为合理和科学;原标准中肉鸡、肉鸭和肉种鸡未按快大型、中速型和慢速型进一步细分,不太符合生产实际;根据目前产业发展状况,增加鸽子、鹌鹑和肥肝禽的内容;原标准该内容包含大量的数字,数字的表述方法也不符合GB/T 1.1-2009标准要求,新版标准把此部分内容整合到附录A中,改用附录表格的形式呈现更加清晰明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