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与合》教案(共4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 分与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 分与合](https://img.taocdn.com/s3/m/a00f8fb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d.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 第4课时:分与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会使用分与合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加法与减法问题,巩固1~5数字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游戏、教师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耐心、细心的学习态度,懂得分合的方法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加法和减法的分与合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及方法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
•利用数字游戏,帮助学生回顾1~5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引入
•通过实际场景引入分与合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分拆与合并的过程。
3. 讲授
•介绍分与合的方法,通过数学故事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
4. 练习
•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相互合作,解决加法与减法问题,巩固分与合的运算方法。
5. 拓展
•引导学生应用分与合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拓展思维。
四、教学反馈
•结合小组讨论和个体练习,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肯定他们的正确表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家庭作业
•布置相应的分与合的作业,巩固学生在家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
•总结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优点,为下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掌握分与合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加
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 分与合》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 分与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01e84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7.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分与合》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分与合》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5的数的分与合,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的分与合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的概念,对1~5的数有所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感知和理解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分与合的概念。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5的数的分与合。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分与合的概念。
2.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5的数的分与合。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引导发现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卡片、实物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小物品、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一些水果或玩具,问学生:“这些水果可以怎样分呢?”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分与合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分与合的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看到一个整体被分成几个部分,或者几个部分合并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与合的概念。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第4课时分与合》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第4课时分与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305ee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c.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第4课时分与
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字1-5的认识以及分与合的意义。
2.能够正确使用数字1-5进行分组。
3.能够将两个组合并成一个组。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数字1-5的认识。
2.理解分与合的概念。
3.实际操作中正确分组和合并。
三、教学准备
1.数字卡片1-5。
2.图片或实物用于分组和合并示意。
3.黑板/白板及彩色粉笔/马克笔。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利用数字卡片,复习数字1-5的认识,并提问学生数字的顺序。
第二步:新知呈现
1.讲解分与合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
2.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分与合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视觉理解概念。
第三步:训练操练
1.老师出示一个数字组,要求学生将其分成两组。
2.学生们分组后,再要求将两组合并为一组。
第四步:拓展应用
1.给学生一些数字卡片,让他们自己分组和合并,老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通过游戏方式加深对分与合概念的理
解。
五、课堂小结
1.复习今天学习的知识,强调分与合概念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加深对数字1-5的认识,并能熟练使用分与合的技能。
六、课后作业
1.让学生回家整理数字卡片,练习分组和合并操作。
2.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家具、玩具等,思考如何将它们分组和合并。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_5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与合教案1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_5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与合教案1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133a1caeaad1f347933fb7.png)
第三单元分与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培养学生有序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渗透相对性的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圆片、小棒、幻灯机、纽扣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老师手里有4颗纽扣,把4颗纽扣分成两份,猜一猜,左手里有几颗?教师把右手放在身后。
学生猜,猜对的回答是根据什么猜的。
那么为什么猜不对呢?(二)新授:1、质疑:那么有什么方法玩这个游戏才能正确知道答案一定是正确的呢?(学生讨论,说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入要把数分解。
2、动手分一分:教师出示4个圆片,把4个圆片作为一个整体,把它分成两份,每份都有圆片,有哪些分法呢?(学生动手分一分,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法)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学生上来摆一摆学生边摆边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4、动动脑:说说自己还有什么方法来分数(如用手势、用事物表示等)5、引导学生将图片抽象成数字,4可以由几和几组成?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6、再一次玩刚才的游戏,指名回答。
(答案有多种,体现学法多样化)7、读一读:4的分解式,边读边做手势(想一想,如果先说部分,再说整体应该怎么说?)8、玩猜一猜游戏:教师两只手分别拿纽扣,让学生看见其中一只手里的数目,并告诉学生总数,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颗纽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9、自学5的分解式: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按照学习4的分解过程,可按照: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方法学习。
10、汇报学习情况:要求每组都要说一说(三)练习:1、师生拍手说数的组成,同桌两人做这样的拍手练习2、做课本做一做及的练习,再指名回答(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设计:分与合4 4 4∧∧∧1 32 23 15 5 5 5∧∧∧∧1 423 3 24 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 分与合》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 分与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30e13c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a.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分与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分与合》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与合的概念,掌握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和将几份合在一起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分与合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分与合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但是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分食物、分玩具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分与合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与合的概念,能够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也能够将几份合在一起。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与合的概念,能够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也能够将几份合在一起。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分与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实际情景,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分与合的意义。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际体验分与合的过程,从而加深对分与合概念的理解。
3.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分与合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如分食物、分玩具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与合。
2.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分与合的过程,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分与合的意义。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_5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与合教案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_5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与合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408f36c5da50e2524d7f3a.png)
分与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课前准备:课件、花的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数数从1~5,从5~12.比较大小3○4 4○2 5○1 2○33.看图回答○○△△□△□○□△☆△一共有()△从右边数,☆排第()。
从左边起,第5个是()。
【设计意图】:一年级孩子学习知识遗忘的快,每节课前把以前学习的知识及时巩固非常有必要。
二、探究新知1.学习4的分解与组成(1)看图你知道了什么,你又知道了什么?从右数排在第三位的向日葵是哪一个?(2)把4个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有几种情况?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
(3)交流展示。
你是怎么摆的?你把4分成了几和几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4 4 41 32 23 1(4)引导学生读数的组成,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再自由读(5)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点?看到3和1组成4,就能想到什么?说说记住它有什么好方法。
脑子想分的过程来帮助记忆。
(6)练习4的组成。
对口令练习,同座位练习。
2.学习5的组成(1)请同学们拿出5根玉米,把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2)分分看。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4的组成的操作过程,人人动手操作。
互相启发帮助总结出5的几种不同分法。
(3)交流展示汇报并加以整理。
5 5 5 51 423 3 24 1(4)引导学生读数的组成,先领读:5可以分成1 和4,1和4 组成5………再自由读。
(5)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算式看看有什么特点?看到4和1组成5就能想到什么?(6)说说记住它有什么好方法。
(7)练习5的组成。
(猜数游戏、对口令)【设计意图】:4.5的组成让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再引导学生按分的结果有序的记录。
同时带领学生读一读理解记录表示的含义。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5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5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4e4a4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9.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5的
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快速准确地辨认1-5这几个数字;
2.能够运用1-5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能够理解1-5之间的数值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点
1.1-5数字的认知;
2.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
1.1-5数字的大小比较;
2.1-5的加减法结合运用。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教学板书;
3.学生教材;
4.教学实物:计数棒、数字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5,让学生看清楚这几个数字,然后进行数字认知练习,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辨认这几个数字。
2. 认识1-5
通过唱歌、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1-5这几个数字的认知。
可以利用计数棒,让学生进行数量对应,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3. 1-5的加法运算
老师出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1-5的简单加法运算练习,引导学生利用计数棒或其他辅助工具完成加法运算。
4. 1-5的减法运算
同样,老师出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1-5的简单减法运算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计数棒或其他辅助工具完成减法运算。
5. 综合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综合练习,结合1-5的认知和加减法运算,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六、课堂作业
在家中完成与课堂练习类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教学计划,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前,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
小学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31~5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与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31~5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与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5a532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0.png)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分与合课题分与合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在研究数的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发现联系、寻找规律,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教学准备课件、板书贴纸、学生每人小花卡片10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案情境创设,揭示课题出示主题图:同学们,想要把4朵向日葵放在两个筐里,应该怎样放,自己试试看!2.导入新课内容——分与合自主探索,兴趣维持4的组成(1)课件配合演示,展示学生摆一摆的结果。
由学生介绍摆图,教师重点强调从无序的摆放到有序摆放。
先在左边筐里放1朵,剩下的3朵放在右边筐里;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添上1朵变成2朵,右边少了1朵也变成了2朵;再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变成3朵,右边变成了1朵。
三种方法一一呈现。
(2)展示画一画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花朵到画圆的抽象过程,感受替代的简洁。
(3)展示写一写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到写,从图到数,感受数字的简洁。
(4)展示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
5的组成学习5的分与合(1)写出5的分与合。
(出示主题图2)有5个玉米。
把这5个玉米放在盘子里又有几种可能呢?试着写一写。
板书:(2)说一说。
由学生介绍方法,在交流中完成三项任务。
任务一:形成有序思考,有序表达。
任务二:用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任务三:总结方法,自编顺口溜,便于记忆。
(3)由符号化还原于实物图。
有1和4,就有4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有2和3,就有3和2,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寓教于乐,趣的体验游戏环节:出手指游戏。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我出一次,小朋友们出一次,然后再说出两次合起来是几?如下:师:我出1生:我出3,3和1合起来是4.课堂总结教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的分与合,还学习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你觉得在哪方面有收获?教学板书分与合5 5 5 5 4 4 4教学反思这节课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无论是操作还是游戏,都很注重的说。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与合教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第三章第4节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与合教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第三章第4节](https://img.taocdn.com/s3/m/a1ec63354b35eefdc8d3334b.png)
第三章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节分与合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1.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考点2.1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2.2 教学难点: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并能熟练应用。
2.3 考点分析: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并能准确、熟练的拆分。
3专家建议紧密结合情景图,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
4 教学方法谈话引入——探究新知——实践应用——本课总结。
5教学用具情境图、多媒体课件、学具盒等。
6 教学过程6.1谈话引入师:今天老师看到我们小朋友各个精神饱满的来上课,老师非常高兴,我们给自己点掌声,好不好?生:(学生鼓掌)师:谢谢你们的掌声!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
(板书课题:分与合)6.2探究新知一、教学4的组成师:(课件)大家看看这里有几个篮子几朵花啊?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操作:谁来帮我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
(叫学生上来动手操作)看一看与我们分的怎么样?(课件)1. 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1)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2)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 分与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 分与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423aa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b.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分与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分与合》主要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和观察,进一步理解1~5的数的分与合,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数的分与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5的数字认识,对数的分与合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和逻辑思维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逐步理解数的分与合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进一步理解1~5的数的分与合。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5的数的分与合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分与合。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数的分与合的规律。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数的分与合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1~5的数字卡片、实物图片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实物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幅图片,例如一幅有5个苹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我们把这5个苹果分成2组,可以怎么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将5个苹果分成2个苹果和3个苹果两组。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数字卡片和实物图片,向学生展示1~5的数的分与合的例子。
例如,教师拿出3个数字卡片(1、2、3),问学生:我们可以怎么把这3个数字分成两组?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将3分成1和2两组。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a699a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1.png)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数字1至5。
2.能够掌握1至5的数位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1至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数字1至5的认识。
2.能够准确地进行1至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教学内容1.认识数字1至5的写法及数量。
2.1至5的加法运算。
3.1至5的减法运算。
四、教学过程1. 认识数字1至5•让学生通过数课本上的图示和实物理解数字1至5的含义。
•给学生出示写有数字1至5的卡片,让学生辨认并练习写出来。
2. 1至5的加法运算•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理解1至5的加法运算规则。
•给学生出示算术题,让他们进行1至5的加法运算练习。
3. 1至5的减法运算•同样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理解1至5的减法运算规则。
•给学生出示算术题,让他们进行1至5的减法运算练习。
4. 综合练习•给学生出综合性的练习题,要求他们在理解1至5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法运算。
五、教学评估1.日常观察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情况。
2.练习评估:布置小练习进行评估学生对1至5认识和运算的掌握情况。
3.课堂表现评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发现学生对1至5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不同,需要继续加强课后练习和复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数学一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1至5的认识和运算。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ec136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c.png)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1~5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能正确书写1~5的数字。
2. 培养学生对1~5的数字的加减法运算能力,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 培养学生运用1~5的数字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5的认识:数字的形状、意义和书写。
2. 1~5的加减法:加法的运算规则、减法的运算规则。
3. 实际问题解决:运用1~5的数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5的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
2. 教学难点:1~5的数字的加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数字卡片、计算器、加减法练习题。
2. 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1~5的数字,让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理解数字的意义,并学会正确书写数字。
2. 新课:介绍1~5的加减法运算规则,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1~5的加减法练习,巩固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运用1~5的数字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1~5的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完成1~5的数字的书写练习。
2. 完成1~5的加减法练习题。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1~5的数字进行计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认识1~5的数字,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理解数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作业布置上,要注重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 分与合》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 分与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84147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5.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分与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与合的概念,能正确理解各种情景下的分合操作。
2.帮助学生掌握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分与合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分与合的概念理解。
2.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分与合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分与合的概念介绍。
2.用具体情景进行分与合操作练习。
3.加法和减法解决分与合问题的实践练习。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相关课文。
2.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等教学工具。
3.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概念引入1.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概念,如一个苹果分成两半,再合并成一个整个苹果。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分与合”的含义。
步骤二:情景练习1.布置练习: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具体情景,让学生分组进行分与合操作练习。
2.引导学生讨论各种分与合的方法,鼓励他们尝试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步骤三:加减法实践1.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分与合问题,让他们用加法和减法解决。
2.让学生分享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练习,加强对分与合概念的理解。
2.激发学生想象力,让他们创造性地设计分与合的情景,进行操作练习。
七、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掌握情况及问题。
2.教学方法的效果及改进。
3.下节课教学的准备和安排。
以上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分与合》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分与合的概念和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6abed0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0.png)
教案标题: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年级:一年级上册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1-5的数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对1-5数字的敏感性,能够快速识别和计数。
3. 让学生掌握1-5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 1-5数字的认识和书写。
2. 1-5数字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书写的准确性。
2. 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熟练程度。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
2. 教师准备加减法运算的题目。
3.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1-5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的名称。
2. 教师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1-5的数字,增强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
二、认识1-5的数字(10分钟)1. 教师出示1-5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并说出数字的名称。
2. 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指表示1-5的数字,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3. 教师引导学生书写1-5的数字,要求书写规范、工整。
三、1-5的加减法运算(15分钟)1. 教师出示1-5的加减法运算题目,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运算的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1-5的加减法运算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 教师对学生的运算结果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并进行纠正。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1-5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快速说出数字的名称。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1-5的加减法运算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对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1-5的数字书写和加减法运算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手势表示、加减法运算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对1-5的数字有了深入的认识,并能够熟练进行加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确保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书写的准确性。
2024最新-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最新7篇)
![2024最新-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最新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4f069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8.png)
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最新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本文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分享的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最新7篇】,欢迎参考。
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分与合》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滅法”单元中的“分与合”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和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掌握1-5各数的组成和分解,培养学生对数字的。
喜欢和理解,最后能够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内容:分与合教学时间:20xx.9.26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教学准备:小花朵,磁铁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图中有几朵花?2、请圈出从右往左数第三朵花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的向日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里,大家想帮帮地唱?二、新授(一)学习4的分合1、把4朵向日葵放在两个筐里,怎么放?(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师巡视2、指名回答并板书,师领读4的分与合。
3、小朋友真了不起,很快学会了4的几种分法。
再请小朋友们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的呢?指名学生说一说师板书4、练习巩固4的分解与组成。
出示苹果图,要把四个苹果放进两个盘子里,应该怎么分?学生回答。
(二)学习5的分合1、你们想知道5的分与合吗?好,我们一起来观看图片,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放法?2、小朋友们用彩笔代替玉米,分一分。
3、学生操作,师指导4、学生反惯,师板书5、反过来谁说一说5的合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3.5 1---5的认识 分与合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3.5 1---5的认识 分与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67e1c2700abb68a982fba1.png)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节1~5的认识【第五课时】分与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2.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探索5以内数的组成的过程,正确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交流意识。
向学生渗透思维的有序性,培养有序思考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以内的数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5以内的数的组成,并掌握一定的方法来记忆数的组成。
四、教学具准备圆片、数字卡片、小棒。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复习数数。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数给大家听?2.从学具卡片中找出这5个数字,做比较大小的游戏。
两名同学同时拿出一张卡片,其他同学进行比较。
(二)学习4的组成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明确题意。
提问:4朵葵花放到两个筐里,有几种情况?请你用小棒摆一摆,看谁动作又轻又快。
把4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
分完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学生到前面来展示。
①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又有点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个好办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个也不落下?②(教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教大家。
(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3.全班学生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
4.小结。
通过分小棒我们得到了4的组成。
5.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41 32 23 1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6.巩固4的组成。
(1)老师还准备了4个小方块,想请大家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①(右手拿3个小方块藏在背后,左手出示1个)右手有几个?②右手藏1个。
③右手藏2个。
刚才大家猜的都很准。
那老师要问一问你们:为什么猜得这样准?有什么办法?(2)抢答。
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反应快!对口令。
师:1和几组成4?生:1和3组成4。
(三)小组学5的组成1.刚才我们通过分小棒编出了4的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与合》教学设计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数字1~5各数之后进行的,一个关系式有双重含义,既表示把一个数分成了几和几,也表示几和几可以合成一个数,这为学习加减法打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2、学生能熟练的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记忆5以内数的组成。
教师:PPT 课件、小棒5根、糖果3颗、磁铁5个学生:小棒5根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请你观察一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师出示课件:两个筐)生(齐):我在图中看到了两个筐。
师:你又看到了什么?看谁能够说完整。
生1:我在图中看到了4个向日葵。
师:我要看一看谁是懂得倾听的好孩子,谁能重复一下他刚刚说的话。
生2:我在图中看到了4个向日葵。
(找一个平时语言表达不太完整的孩子重复)师:从右数,排在第三个的向日葵是哪个?谁能指一指,请举起你的小手。
(师点一名学生上前来指出)二、新授环节(学习4的组成)师:同学们还记得吗?这就是老奶奶家收获的向日葵,现在老奶奶要将这4个向日葵放到2个筐里,谁能告诉老奶奶怎么放?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4根小棒,在你的桌子上摆一摆,看看怎么分,有几种分的方法?分好的小朋友请举手示意我。
生拿出小棒,分一分,老师走到下面看学生分的情况,一一查看后选出有代表性的在班里展示,展示过后,师播放PPT,带领学生将分小棒的方法迁移到分向日葵,师一边引导一边板书:师:我们这样分是不是有落下的,而且还有重复的?生齐:是的。
师:那我们要怎么分才能做到补充不漏呢?生:按顺序分,先左边分1个,剩下的坊右边,再左边分两个,剩下的放右边……师:你的办法真好,这样就不会重复或落下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4的组成(师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学生单个读、分小组读。
)师:观察上面4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生3:我发现都是4分成两个数,两个数合起来又是4。
师:你观察真细心,是的,这都是4的分解。
生4:我发现左边的数是1、2、3,右边的数是3、2、1。
生5:我发现第一组是分成1和3,第三个分成的是3和1,正好换了一下。
(学习5的组成)师:你们的小眼睛真亮,这么隐蔽的规律都被你找到了。
刚刚你已经用4根小棒来分成两堆了,现在再增加1根小棒,一共五根,你来分成两堆,看能分出几种情况。
(生分小棒,师巡视,然后让学生拿着自己分的方法展示给全班。
)师:请大家用你聪明的小脑袋想一想,怎样才能清楚的分出来,而且一个都没有落下呢?生6:按顺序分,左边先分1个,其余的都放到右边;再左边分2个,其余的放到右边……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师:你回答的真完整,很善于思考。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5的组成(师先领读,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4和1,再分小组读。
)师:请你认真观察一下5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生7:我发现都是5分成两个数,两个数合起来又是5。
生8:我发现左边的数是1、2、3、4,右边的数是4、3、2、1。
生9:我发现第一组和最后一组数字就是反过来了,第二组和第四组的也是数字反过来了。
三、练习巩固师:你们真是数学小能手,能发现这么多的规律。
下面请你打开数学书第22页,将玉米图中的玉米来分一分,将正确的数字写到方框里。
(生在书上书写,是用PPT展示分法)师:请你放下手中的笔,将数学书翻到21页,双手放平,请你坐正!老师手里有3颗糖果,我的左手有1颗,谁能说说我的右手有几颗?生10:有2颗。
师:所以3可以分成1和(生齐答2)(师板书3的分解),还是3颗糖果,现在我的左手有2颗,谁能说出我的右手有几颗?生11:有1颗。
师:所以3还可以分成2和(生齐答1)(师板书3的分解)下面请你将书上做一做第1题写完整。
(生做练习,师巡视。
)师:我们继续看做一做第2题,2可以分成1和(生答1),剩下的几个数请你自己分一分,将数字写到方框里。
师:请将数学书翻到下一页,看做一做第2题,请你按照刚刚5的分解来涂一涂,填一填。
(生进行习题训练)四、小结师:请你将数学书合上放到桌面左上角位置,将笔放于桌面凹槽处。
我们今天用分小棒的方法找到了4和5的组成,我们一起来说一说4的组成?(生齐说)师:再说一说5的组成吧?(生齐说)五、作业布置回家跟爸爸妈妈说一遍4和5的组成。
《分与合》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教时教学,使学生能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猜谜:(1)伸出3个手指(它添上2是谁)?(2)3的相邻数是谁?(3)4再添1是谁?(4)老师有4瓶饮料装一袋可是装不下,如果装两袋,可能会怎么装?(二)新授1、教学4的组成。
课件演示主题图,有四朵花和两个筐子,让学生们观察,把四朵花放到两个筐子里,有几种情况?你会分一分,放一放吗?看看你有几种方法?四人小组交流请一个小组汇报你的方法,教师板书: 4 4 4练习:完成书本第21页的做一做,老师给学生5分钟时间,再指名回答。
2、游戏。
让学生掌握2、3、4的组成。
3、教学5的组成。
学具的操作:请小朋友看演示,看到5根玉米系在一起,如何把5根玉米放到两个盘子里,有几种方法呢?总结出把5分成二堆的几种不同的方法。
教师整理板书:5 5 5 5只要知道其中一组,就可以想出另外一组。
让学生进行5的组成的连线练习,并完成书本第22页的做一做。
(三)新课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四)作业1 3 3 12 23 2 2 3 1 14 4《分与合》教案教学要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2、3、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主题图:老师播放,学生观察。
(1)引导学生看花和筐子,问:有几朵花,有几个筐子?可以分别用数字几表示?(2)找个小朋友起来回答,并板书写下数字“4”,“2”。
二、学习新知(一)主动探索:4的组成和分法。
老师板书:把4朵花放到2个筐子里,有几种情况?演示课件,可以2个筐子里可以分别放的情况有:1朵、3朵;2朵、2朵;3朵、1朵。
板书4的三种分法,向学生展示。
活动:请小朋友们拿小棒摆一摆。
1、请拿出4根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
(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4、读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
)(二)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4、读一读。
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5、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6、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评价)7、第22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行评价。
三、练一练第23页的第3题,集体评价。
第23页的第4题:这是一题判断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如何做,然后学生再开始进行判断。
《分与合》教案教学要求1、使学生从不同的两种思考行式逐步记住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
2、较大数的分与合学习。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较大数的分与合的教学。
掌握4和5的组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这节课让我们继续乘坐旅行快车到数学王国去学习吧!二、新课:(一)5的分与合。
师:在数学王国里有一片茂密的大森林,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小兔一家生活的很愉快。
今天兔妈妈出去采蘑菇,采了4个大蘑菇,兔妈妈可高兴了,它要把这些蘑菇分给两个兔宝宝吃,每只小兔至少要分到一个蘑菇,咱们帮帮兔妈妈分一分好吗?生:4人一组,两人当兔宝宝,一人当兔妈妈分蘑菇,一人说5的分与合。
小组汇报,师板书。
(按顺序写)师:观察一下4的分与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二)学习5的分与合。
师:“帮助了兔妈妈,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动物联欢会吧!联欢会上每两只动物分给9个气球,这时小蝴蝶和小花猫发愁了,这5个气球怎样分呢?咱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要求每只小动物至少要分到一个气球。
”每人拿出5个圆片分一分,小组里4个人分的方法不能相同,看哪组分的方法多。
小组汇报,找规律。
(按顺序说)(三)练习:1、4的分与合。
(游戏:出手指)2、5的分与合。
(拍手游戏)3、对口令。
(师生对、生生对)4、咱们学习了4、5的分与合,你还学习了5以内哪些数的分与合?(2、3、的分与合。
)学生按顺序直接说,教师板书。
四、巩固运用:1. 找朋友: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4?哪两张合起来是5?2、小精灵听说咱们班的学生特别聪明,还要带咱们到数学王国的智慧宫去,有两组题,自由选择,想做哪组就做哪组,看谁能做对,做对的可得一个小奖杯□ 1 3 □ 5 □ 2 22 4 □□3 □ 5 □课后反思:1. 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
根据教材特点,以学生生活为素材,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景,充分运用这些情景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数的分与合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大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5以内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 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